為何:『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必須結合語境來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梯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keng)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shao)之人,何足算也?

----------------------------------------------------------------------
子貢問「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士呢?」
孔子回答: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難度依次上升。)
最高層次的士,可以做到平天下;即「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次一點的,可以齊家;即「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梯焉」」。
再次一點,勉強稱得上是士的,只能做到修身,即「言必信,行必果」。
----------------------------------------------------------------------
壞就在了「必」上(硜,淺陋而固執)。
why?
舉個例子(論語中起碼兩次談到這個事情),管仲的侍奉的公子糾在爭位時死了,管仲沒有以死明志,而是給公子小白當了相。最終幫助齊國九合諸侯,化解兵戈,使無數百姓受益。這不是比無聲無息死在山溝里好么?
--歸根到底,言必行,行必果,只是道德修養的初級階段。

----------------------答 @王君yi -------------------------------
王君yi :「說白了,孔子堅持的還是功利主義,不是義務論~ 」

不堅持「言必行,行必果」,並不是功利,並不是趨利避害。
一個行善的君子,最痛苦的是什麼?
是身體上的痛么?熬夜?毀傷身體?犧牲性命?
no!
最痛苦的就是君子的思想領先世人太多,不被世人理解。
捨去一身剮為世人謀福利,卻被世人唾棄。
這才是最痛苦的。
but
只要世人能夠活得更好,就算我違背誓言、被世人不理解又怎麼樣?就算我被萬人唾棄又怎麼樣?
所以,
《關雲長》裡面,曹操拍著胸脯對關羽說「:雲長兄,英雄自然你來當,小人,我來!」
所以,
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謝謝邀請。這段文字出自《論語·子路》,主題是「子貢問『士』」。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士:西周以及春秋早中期施行「國野制」(或稱「鄉野制」)。在周早期,人口並不多,諸侯國也並不大,一般一國就只有一城,該城在分封的時候選擇人口稠密的聚集點,封國之後即為國都,居住在國內之內的稱為「國人」,也稱「人」,國人分為國君之家、大夫之家、士之家等幾個等級,都為貴族或者至少是有貴族血脈的人,「士」屬於這個群體當中等級較低的階層。在國都之外一定範圍內為「六鄉」,居住在這片區域內的人稱為「鄉人」,也稱「民」。在「六鄉」之外則為「六野」,在「六野」區域內居住的人稱為「野人」。「國人」地位最高,擁有相當的政治權利,在打仗的時候他們是車戰的主力,鄉人地位次之,在打仗時候他們組成步卒參戰,而野人則沒有參與戰爭的權利,地位低下。當然後來隨著戰爭規模擴大,鄉人組成的步卒逐漸進化為步兵取代車戰稱為戰爭主力,這是後話。

士的等級並不高,所以孔子對其要求也並不算高(相對於代指國君、卿大夫等貴族的「君子」而言),所以,子貢問怎樣才能稱為「士」的時候,孔子回答說:「他能知道羞恥,出使他國,能完成國君交代的使命,就可以稱為『士』了。」

子貢又問:「那其次呢?」夫子回答說:「宗族稱讚他對父母孝,鄉鄰稱讚他對兄長悌。」我們知道,周施行宗法制。嫡長子擁有優先繼承權,嫡長子在繼承天子之後,將自己的弟弟們分封出去建立新的諸侯國,在諸侯國內部也是如此,嫡長子繼承國君位置後,將自己的弟弟們分封為大夫。在這種模式下,兒子對於父親的尊重和順從、弟弟對哥哥的尊重和順從,是決定王朝以及諸侯國統治是否穩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周特彆強調孝悌,因為兒子對父親孝,就不會忤逆弒父篡位了,弟弟對哥哥悌,就不會弒兄作亂了。孔子尊周制,很看重孝悌,而《論語·學而》篇裡面有子也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子貢又問:「那在其次是怎樣的呢?」夫子說:「說話必須信實不反悔,做事必須堅決貫徹執行到底,堅決得像塊小石頭。這是小人啊。但也勉強可以算是次一等的了。」為什麼「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呢?因為,這種人眼裡只盯著說的話一定要做到信、做事情一定要做到底,但缺乏對所說的話以及所做的事情的是非分辨。沒有更高的仁、義等為言行指導,眼睛只盯著「言必信,行必果」,格局不高,所以只能算是小人(這裡的小人不是現在我們所說的人格卑劣的人,而是指地位低、氣量小、格局低的人)。雖然缺乏高層次的思想指導,但至少他們有「言必信,行必果」的意識並能付諸行動,就像小石頭一樣雖然格局低氣量小,但至少還能「硜硜然」,所以可以排在「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的人之後,姑且勉強可以稱為士。

後來孟子補充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孟子強調一切言行要以「義」為準則,即便以前承諾了什麼話要做什麼事,後來發現如果要兌現這句話要做成這件事就會不義,那麼,寧願不兌現不做成也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子貢又問:「現在那些從政的人如何?」夫子回答說:「嗨~一幫氣量見識狹小的人,算得了什麼。」

士,在春秋時代還屬於貴族的最底層,而「小人」的本義,是指相對於大宗而言的小宗,後來指地位低下的貴族,在地位方面,跟士類似,再後來才逐漸引申為指人格卑劣的人。大人,則指地位顯赫的人,後來指品德高尚的人。

解讀《論語》文本原意,不能按照今天人今天文化思維去以今解古,而是要回到當時的歷史背景,當時的語言環境,以古文(甲骨文、金文以及籀文)為鑰匙,結合當時的背景去解讀,這樣才能了解文本原本含義。不能過度引申。


補充一下樓上的: 孟子說過: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
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如果被自己當初的話給束縛住了,不根據現實情況的發展進行變化。那麼到最後,可能就會出現和原來預想的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另外儒家並不十分重視言語,易經中有提到:言有顧,行有恆。關鍵在於過程,而不會為了結果而去強迫得到一個結果。

從修身修心的角度來看,這些話都是對的。
但是在現代社會當中,尤其是激烈的競爭下,我認為,言有信,信有果,才是一個正確的處事態度。


推薦閱讀: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自己的「田曉霞」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何理解「沒有信仰,別談善良」這句話?
哪一刻,你看到最初的自己,會感動的熱淚盈眶?

TAG:國學 | 人生 | 文言文 | 文言文釋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