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統論說的具體是什麼?
道統論是韓愈提出來的,說的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之間相傳的學說。但是其具體內容到底什麼呢?能不能具體的,簡單的歸納一下。
首先道統論不是韓愈提出來的,是朱熹。。。。。他在【中庸章句序】裡面提出這個概念:
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
然後來簡單說下道統論的發展
1,【論語?堯曰】里孔子第一次提到古代聖賢傳承的譜系,認為道德是由堯傳舜而禹而文王周公這麼一個順序,並且提出【允執其中】(不偏不倚的做恰到好處的判斷)這麼一個中庸之道的概念
2 孟子承繼孔子的學說,在【孟子?盡心下】裡面提到史上每隔五百年即有聖人出,並補充了孔子提出的傳承,從堯開始,舜、禹、皋陶、湯、伊尹、萊朱、文王、太公望、散宜生,再到孔子就是整個完整的譜系。又提出「當今之世捨我其誰」認為他自己就是聖人之道的繼承者 = =
3,到了唐代的時候,佛道大盛,儒家勢弱,韓愈提倡古文運動,並為了對抗佛老思想進而推崇【大學】,突出孟子的地位。
他在【原道】里提出
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認為孟子死後「聖人之道」的傳承已經斷裂無人繼續。
又言:
於是時也,而唱釋、老於其間,鼓天下之眾而從之。嗚呼!其亦不仁甚矣!釋、老之害過於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嗚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雖然,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
認為自己雖然能力有所不逮,也願意以身殉道。
韓愈在道統論裡面是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後來宋明理學打下了一個基礎。。。另外也把儒家」道「的傳承上溯到遠古帝王,更肯定了它在中國的正統地位(以對抗西方傳入的佛教)
4,到了北宋的時候,大儒理學家包括孫復,張載,二程等都為道統站隊。其中孫復提出"尊王明道」「崇儒排佛」這些主張,並延展了道統傳承的隊伍:吾之所為道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軻、荀卿、揚雄、王通、韓愈之道也。
二程進一步進行闡述,提出兩個觀點:
1,把道統的"道「等同於」天道「,又把天道和人倫等同起來,於是道宇宙本身,又是儒家的五常五倫(仁義禮智信),同時是中庸的代表。道在此刻就是陰陽,與心性相通(性即理)
2,提高四書的地位,認為研讀四書才能在心中產生與聖人同樣的價值觀,進而做到"不治而明」。又極力鼓吹孟子的地位:
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言。如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5,之後朱熹承繼二程學說,提出:
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
試圖做到四點:
1,填補孔孟之間的傳承譜系,提出曾子(對大學一書有重要影響)和子思(孟子老師)是道統傳續的重要人物
2,堯舜之上更把道統追溯到伏羲以降,上古聖神就是伏羲,神農,黃帝
3,把漢唐的儒家排除到傳承體系之外,認為他們沉溺於詩賦,並無法規勸帝王行聖王之道。在二程之後選出周敦頤來成為聖人,認為他的學說可以聯繫心性和義理,把太極之一概念帶入儒家,盛讚周子:
惟先生道學淵懿,得傳於天,上繼孔顏,下啟程氏,使當世學者得見聖賢千載之上,如聞其聲,如睹其容。授受服行,措諸事業,傳諸永久而不失其正,其功烈之盛,蓋自孟氏以來,未始有也。
4,特尊二程,認為他們是孟子之後的道統傳人。
並寫出十六字作為道統哲學的精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大意就是心有人心和道心之分,人心為私,道心為正,二者在天理和人慾間互相拉扯,而天理無法勝過人慾,此時便要細細的去察覺兩者間的不同,才能守住道心之正,明辨是非,讓人心聽命於道心。
就這樣啦。。以上。
謝邀。首先聲明,在下僅對《論語》熟悉,可以說有點研究,其他「儒家」的著作都不是很熟。
先給出結論:所謂的「道統」,是臆造出來的,忽悠人的玩意兒。
下面進入正題。
既然說到「道統」,就要知道「道」是什麼東西?簡單來說,「道」不是個東西,《易·繫辭》說「形而上者之謂道」,「道」是無形無相的,按照道家的說法,甚至是「不可道」。「統」代表傳承,一種可以世代相傳的連續的玩意。合起來「道統」就意味著一種不可見、不可言傳又可以傳遞的不是東西的東西。聽起來很繞口是不?
所以它首先不是一種「學說」,沒有「具體」的內容(因為「具體」意味著形而下,形而下則非道)。題主如果想知道文字的定義的答案,恐怕要失望了。
「道統論」裡面,韓愈設想了一種傳承的次序,咋一看好像挺有道理,仔細一看,很沒道理。古代一般技藝(如射箭)的傳承都需要耳提面授,師徒之間吃住一起起碼幾年時間才有成就。莊子「輪扁斫輪」的故事還說,輪扁的斫輪技術,他都沒法傳給兒子,所以一大把年紀還要自己做。所以,問題來了,堯舜禹之間還有耳提面命的可能,禹湯之間,周公孔子之間,孔孟之間至少相差幾百年,怎麼耳提面命?沒有面對面的親灸,怎麼知道孔子繼承了周公之道?孟子又繼承了孔子呢?不要告訴我是周公夢裡傳給孔子的。。。。。。
韓愈寫《原道》,提出「道統論」,本身和佛道爭奪話語權的意味非常明顯。他說
「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
意思是佛教是夷狄的,先王之教(儒家)才是自家人,分明是一副赤裸裸的和佛道爭寵撒嬌模樣。撒嬌給誰聽?自然是給皇帝聽。「道統」的提出,估計也是受禪宗的影響。所以,這種爭風吃醋的產物就不要糾結了。
補充一句,「道統」的存在,有兩個條件:1、有一個很牛掰的創始人;2、創始人能將他的「道」傳下去。
孔子本來有機會創立自己的「道統」,但是因為顏回早死,這條線就斷了。顏回之死,《論語》中孔子提到很多次,孔子對顏回之死的反應是異乎尋常的。這點可以去翻出《論語》相關章節看看。
推薦閱讀
1、中華傳統中的儒家道統及對「中庸」的當代詮釋_格局分析員_新浪博客
中華傳統中的儒家道統及對「中庸」的當代詮釋
2、《中庸章句序》中的「道統」與「道學」 ——對《朱熹的歷史世界》的一點質疑_233網校論文中心_中國哲學論文_哲學論文
《中庸章句序》中的「道統」與「道學」 ――對《朱熹的歷史世界》的一點質疑_233網校論文中心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是很好,學識水平有限。 @暗香浮動月黃昏@AKIRA青 兩位來回復下吧。
赤松子傳力黑,力黑傳黃帝,黃帝傳皋陶,皋陶傳大禹,大禹後是文王,文王傳周公,周公後有老子,老子傳孔子、列子、文始,孔子代傳莊子,孔子又傳曾參,曾參傳子思,子思傳孟子,荀子傳承於何人不知。這大概是先秦的道統。
漢有子遊子夏門人傳司馬談,司馬談傳司馬遷。董仲舒傳自何人不知,再後來宋儒發掘先天圖是傳自陳摶老祖。推薦閱讀:
※中國還會有聖人出現嗎?
※如何評價巴金批孔文章《孔老二罪惡的一生》?
※如何看待北外副教授喬木的文章《夏天,當孔子遇上北外女生》?
※我想請問一下「以德報怨,何以報直」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我查了書和網路,都沒有類似的介紹啊?
※郭德綱集相聲各家之長,弟子眾多,又被同行排擠周遊列國,死後會不會被封為相聲屆的郭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