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压抑的摄影作品?

包括但不限于艺术摄影,相关问题:有哪些令人很压抑的画? - 艺术


提示:慎入,照片可能引起不适。

题目问的是”有哪些令人压抑的摄影作品?“,而非“有哪些令人压抑的摄影文案?”

所以本文尽量精简文字不喧宾夺主,以图片为主。

Moriyama Daido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时,脑海中只出现了两个字:地狱

Diane Arbus(割腕自杀而死)

长期拍摄巨人、诛儒、低能儿、残障者、变性人

Robert Capa(误踩地雷而死)

战争有多残酷?

Nick Ut

战争有多残酷?

Kevin Carter (一氧化碳自杀而死)

《饥饿的苏丹》

Michael Wolf

可怕的日本地铁早高峰

Chen Jie

天津大爆炸

Kevin Fraer

我们的国度

Marc Riboud

刺刀与鲜花

W.EugeneSmith

《智子入浴》

Raghu Rai

《无名孩子的葬礼》

Steve McCurry

生命是如此的坚强

Cristina Garcia Rodero

死亡,灵魂,宗教

Walter Schels

生 与 死

Dietmar Eckell

空难残骸

Jerome Sessini

马航MH17

Jessica Dimmock

吸毒者

Ed Kashi

越南,橙剂 ,畸形

Jocelyn Bain Hogg

黑帮,暴力,色情

Ambroise Tézenas

汶川地震遗址

James Nachtwey

有时候,人活着是一种痛苦

PS:

1.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侵删。

2.我们只讨论摄影,不谈政治哦。

3.可自行搜索摄影师的名字查看更多作品。

4.其实还有几个摄影师的作品没放,因为涉及到非常

敏感政治内容。

(全文完)


Misha Gordin美籍前苏联观念摄影师,生于1946年3月12日。Misha Gordin描绘了一种陷于生存悲剧之中的人类绝境。孤独,压抑和迷茫始终挥散不去。

Misha Gordin生于1946年3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第一年。Misha Gordin和因战争背井离乡的父母回到了故乡拉脱维亚里加市。此时,拉脱维亚已经成为苏联的一部分,Misha Gordin在拉脱维亚的俄语区长大,俄罗斯文化对Misha Gordin影响根深蒂固。

Misha Gordin对反映生活毫无兴趣,对他来说,摄影就是通过虚构场景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的工具。他对苦难与拯救的关注,显然来自早年经历和东正教的影响。

——
“压缩东京” 来自摄影师Michael Wolf(http://photomichaelwolf.com)。早晚高峰,可能是大城市上班族最怀疑人生的时刻。你可能会平静的说出“习惯了”三个字,但愁容总会在每天的同一时刻爬上你的脸。

——
德国柏林摄影师Evelyn Bencicova的观念摄影作品,一种陌生、孤独而又纯净的未来感。她的tumblr是:http://evelynbencicova.tumblr.com

——
斯洛伐克女摄影师 Maria Svarbova ,充满诗意和超现实色彩的观念摄影作品~

——
俄罗斯出生的艺术家 Sauco(http://sauco.ru)的一组关于女性主义的观念摄影作品。

——
台湾摄影师Yung Cheng Lin的一组概念摄影作品,暧昧而又晦涩,传达出让人不安的情绪…

——
这是摄影师池磊的《五星招待所》

在中国,招待所大多都是一个肮脏破旧的公共空间,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汇集到这里,给这个狭小的空间赋予了奇幻的空间概念…

——
摄影圈对于池磊的《五星招待所》有一个普遍的看法,那就是《五星招待所》受到了美国著名商业摄影师Lyndon Wade的项目《Room 107》的启发。
这就是《Room 107》:

——
深受喜爱的视觉文化自媒体“尖峰视界”期待您的关注。

http://weixin.qq.com/r/OkyFnUHEzxywrQX_9xko (二维码自动识别)


大多数答案关注图片色调、构图本身带来的冲击。想介绍一组单一看非常普通的照片,色调也很明亮。但综合来看,你可能会觉得日常难以忍受

绝大部分人都把生活过成了死水一潭……”这似乎就是我们一直在回避的真相。不信请看:

??

SPOT DIFFERENCES

2012.7.03-2012.7.10-2012.7.12/高度相似的表

2012.6.08-2012.7.17/一个月都喝星巴克同一款咖啡

2012.7.17-2013.6.19/一年留同一个发

2007.6.28-2012.7.3/五年过去,公司换了制服,生活却还是原样

这些都来自摄影师 Peter Funch 的偷拍,九年来,每天早晨的通勤时段,他在纽约的同一个地铁站记录下行人在一个阶段内的状态变化。他对人们的生活规律持有怀疑式的好奇。

收到的答卷是,大多数人都如复印机般在生活

2007.6.27-2016.6.15/九年前烦心的事儿,依然在继续……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里说过:“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

赶路的人总是面色匆匆

没有安全感的人依旧没有安全感

每天都重复地做着同一件事

悲伤的人任由悲伤蔓延,快乐的人每天都被满足感包裹……风平浪静的,你挑不出特别的一天,正如一本完善却不曾被做上标识记号的书。

Peter Funch 说:“如果总结我的这组照片,也许用‘恍惚’这个词是最合适的。”

无法衡量是好是坏,只是,别被惯性推搡着向前生活。

图片来自Peter Funch,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整理:ct

参考资料:

Home

ItsNiceThat: https://www.itsnicethat.com/articles/peter-funch-42nd-and-vanderbilt-photography-021017

Juxtapoz: https://www.juxtapoz.com/news/photography/peter-funch-photographed-the-same-nyc-street-corner-for-9-years/

更多有趣内容欢迎

Lens-知乎、Lens-专栏

微信、微博 “WeLens”

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Sean Mundy’s Portrait Photography "Twists Reality Mundy" wants people to see meaning in his pictures where he never intended there to be meaning. He is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simple sources, a single feeling, moments in life or nature.


这里要推荐一个我十分喜欢的摄影师,来自旧金山的瑞典摄影师Gabriel Isak。

他的摄影作品主要是飞鸟、海洋、雾。

图自Gabriel Isak Photography - Selected Works,侵删,以及流量预警。

#

#

查看更多可以去国外优秀论坛上搜索,不建议用国内的论坛。

第二个是Yuri Schwedoff,应该是叫这个名字,国内对于他的信息实在太少,翻墙麻烦又费力。

若有朋友看到可以评论或私信,我给予修正。

原图自The Extraordinary Art of Yuri Schwedoff,原网站打开缓慢,寻找了其他论坛。

侵删,及流量预警。

#

#

第三个摄影师我挑选了很久,但始终没有第一次见到这两个摄影师作品的惊艳感。

你可以点个赞或收藏,找到了之后我会慢慢更新。

如果你有好的推荐也可以告诉我,我将在回答中@ 出你的名字并持续更新。

感谢。

@阿潘馆长

以及…能不能不要光收藏不点赞呀,我找图好辛苦…的。


《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当社会陷入黯然,人们不再热爱生活

-

-

重复的生活,体制化的人生,快餐化的食物,无法走向更大的世界。

枯燥的面对每天都要做的事

躲进瓶子里封闭生活,世界太无聊了

与人沟通感到恐慌,电话的声响令自己心律失常

像思维枯竭的纸片

许不出愿的生日蛋糕

人们千篇一律的工作方式与存在的意义

看不到色彩的窗户

无所不能的超人迟暮老去

每天固定的时间内醒来,躯体像是一枚电池

人们变得自卑,不再对异性感兴

工作40年的男人发觉自己的生活与森林中度过40年的猩猩一样单调

人与人最近的地方,人与人最远的距离

每天醒来,然后堕落

行尸走肉的每个人

人们拍摄肖像的表情由裸露笑容转为发泄痛苦

人类越来越不受同类欢迎

作者: Manuel Archain(曼努埃尔), 1983年生于阿根廷。


达芬奇·密码:神秘致幻的画中画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55571

????????????????????????????????????????

(完)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由本人收集、整合、编辑及发布

如喜爱,请关注,你的支持将是我的动力

(感谢阅读)

*******************************


11月18号更新。
应该是这个问题最后一次更新了。
谢谢大家点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好吧,


祭出我最喜欢的一位摄影艺术家——Oleg Dou


Oleg Dou,俄罗斯摄影师。1983年生于莫斯科,2005年开始从事摄影与设计行业,Fine art评他为年度职业最佳摄影师。以“裸露的面孔”这一主题,获得多次奖项。2012年,Adobe官方网站出现了他的身影(Oleg Dou Adobe Photoshop CS6 介绍短片)


我知道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人,但是用过ps cs6 的朋友,一定对ps启动画面印象深刻,

然后这是ps cs6 的产品包装盒

ps cs6 包盒上的图片就是他的摄影作品,

以下内容来自度娘

Oleg Dou的意图是,在于揭示存在于人类内部世界,和社会行为的关系。

Oleg Dou的作品中人物面部很光洁,而且都没有眉毛,眼睛会更凸显出来,眼神里有种空灵的状态,有些人物表情里会有一些恐惧,是自我保护的意识在作怪吗?当面具被揭去,露出本我,会不会觉得有些恐慌?

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

“恐怖”程度越来越重,请适度观看,密集恐惧症者慎入

现在,该上图了,


先来他的《纯真的童年》系列

是不是还觉得可以接受这种设定。
是不是觉得有点可爱

好的,咱们继续往下看

《纯净的面孔》(有些网站也翻译成《裸露的面孔》)

亲们,看到这里,还有人在吗??

觉得还是不给力,继续往下看
前方高能预警,密集恐惧症等慎入!!!!!

《另一张面孔》系列

持续高能,

这不是演习!!!!

好的,还有更加恐怖的,大家自己去网上搜一下吧~


晚安 好梦

——————————————————————————————————————————————————————————————————————————————————————


最后补充上adobe 中国官网上,有关oleg dou 的介绍视频,Adobe Photoshop CS6

本人很喜欢他的作品,所以,自己的电脑壁纸也是他的作品。

就是这张~

——————————————————————————————————————————————————————————————————————————————————————

11月18号更新。

美国Oleg Dou网站,Oleg Dou(貌似要翻墙)

Oleg Dou 几年前 出了一本画册

个人展的一些图片(Oleg Dou出现在图二中间)

————————————————————————————————————————————————————————————密封线———————————————————————


还是谢谢邀,虽然我在赶作业。。
题主问 有哪些令人压抑的摄影作品?
基本上全回答的是自己的作品。。
看看别人相关问题的回答。。。都是名家的有哪些令人很压抑的画? - 艺术
所以我来大致答一下吧。

一说到压抑,我立刻想起了前不久在靳宏伟收藏展上,看到的我大鲁美学长 艺术家王宁德《某一天》系列的原作。
第一感受,太压抑了。。
特别是这张,照片挺大,一米多高,一群统一着装,闭着眼睛的小孩,看的我直起鸡皮疙瘩。

感受到没?看原作感受更强烈。

还有很多,想被压抑可以去百度一下-。-

又想起前段时间在朋友圈被误传进马格南的 吕楠
三部曲之一《被遗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状况》

还有很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 森山大道 ,还有他老师细江英公,等等这些人,作品里弥漫着战后日本人的压抑。

罗伯特 弗兰克《美国人》系列

拍了2年 2万张底片选取83张写成的《美国人》可以一看

当然,作为一个有着黑暗内心的人,我的一些照片也挺压抑的-。-,你们感受一下。

《当我们走过》系列 2015

《长山岛》之一 2015

《城市》系列 之三 2015

感受到没?


肯定有人注意到,上面全是黑白照片。
一般黑白照片是更容易给人压抑的感觉,当然彩色的也可以,能让人感受到压抑的照片太多,中国文革题材,日本战后题材,欧洲战争题材,美国垮掉的一代题材等等,有时间再更吧。


其实吧,可以关注一下这个专栏这里可以发十张图 - 知乎专栏


(以打码挑刺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以为我愿意打?举报的也是你,叫别打码的也是你,既然在网上发言,还是守点网上的规矩吧)


———————————————————————————
荒木经惟吧,
有一段时间画画遇到瓶颈,他对我的启发很大,之后我创作出来的很多作品也是因为看了他照片收到的影响。也许是因为那段时间情绪的原因,看他的大多数摄影作品都觉得很抑郁,尽管我可以想象到他创作的时候是一个很放松的状态,但总给我一种死亡和腐烂的味道,我看着他的照片也会经常想,反正迟早是要死的,不如就做一点这样那样的事。由于可能那段时间真的太难过了,毫无预兆的难过,就觉得自己可能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就渐渐断了那一系列的创作。
现在隔了两年再看,依然很难受
(尺度较大,敏感部位均以“技术性”打码,希望大家以艺术的眼光看待)


分享15个摄影师的作品。

罗杰·拜伦 Roger Ballen

生于1950年,来自纽约的新南非人,摄影艺术家。他致力于通过「纪实小说」的艺术创作方式,来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阴暗面)。


如果我可以对我的画面说些什么,那它可能不是一张好照片,影像应该凌驾于语言之上。如果你看了这些照片感到压抑,那说明这正是你所需的药片。

罗杰·拜伦2012年和南非乐队DIE ANTWOORD合作的MV,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视频封面『南非』DIE ANTWOORD - I FINK U FREEKYyouku.com视频

简·索德克 Jan Saudek

捷克国宝级摄影师。他在地下室进行拍摄创作,作品赤裸裸地直面人性中最为世俗丑陋的部分,是对人性的深刻解剖。


摄影的基本主题,说实在的,是所有的东西;然而对我而言,绝大部分意味着“人”。我不得不说的故事是有关爱情事件,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身体、死亡、欲望……我注视着众多的脸孔、腿、肩膀——为之着迷。我从来不太在意技巧或风景,仅对人类表情感兴趣。

今道子 Michiko Kon

日本女摄影家,使用鱼类等生鲜食材与衣服植物等进行组合创作,其间贯穿着摄影师的丰富想象力,视觉呈现神秘又奇异。


摄影对于我来说是完全独立的表现语言,也许我的语言和别人的不一样,但是它给我带来一种新的表现,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弗兰瑟斯卡·伍德曼 Francesca Woodman

1958年出生于美国的女摄影师,13岁时发表第一张作品。她同时也是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1981年在纽约的寓所跳楼自杀,年仅22岁。她用摄影淋漓尽致地刻画着内心的挣扎不安,质疑焦虑。作家弗雷德·特纳曾在书中对她评价:“身体和灵魂——一位摄影家以其奇妙的、经常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影像,在她身后制造了神秘。”

深濑昌久 Masahisa Fukase

日本著名摄影师。与妻子洋子离婚后,他的作品开始出现更多沮丧灰暗和忧郁不安的氛围。他拍摄乌鸦数年,在其中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精力,这也是他人生最低潮期的真实写照。《鸦》被称为日本近代史的教科书。

玛丽·艾伦·马克 Mary Ellen Mark

马格南图片社成员,以人性化的目光长期关注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包括但不限于马戏团、妓女、精神病人、流浪儿童等等。下面放的照片是她的「81号病房」系列,拍摄于俄勒冈一家以收容女性精神病患为主的封闭式医院。


拍摄的时候,我想达到并触摸到的,就是我觉得居于人们核心的那些东西。

戴安·阿勃丝 Diane Arbus

关注社会边缘人群,畸形人、流浪汉、变性人、同性恋者、智障、精神病人、穷人等等,并且多为人像特写。她反抗主流审美,揭露人性的丑恶,作品饱受争议。


照片是秘密的秘密,它揭示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少。

细江英公 Eikoh Hosoe

战后日本摄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作品带有独特神秘的色彩,压抑而疯狂,极富张力。


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来拍摄,抛弃一切既成观念,即使不是摄影也不在乎。

莎莉·曼恩 Sally Mann

美国女摄影师,专注于探讨灵魂与肉体、生与死的界限等主题。 围绕自己三个孩子拍摄的照片结集为《亲密家庭》出版后引起很大轰动,尤其在道德层面引起了社会的两极评价。


一旦被拍摄下来,无论你曾“真正看到”了什么,都再也不会经由记忆之眼重见。它会永远地从存在的连续体当中被切下,薄薄一片,成为自时间的富庶生命里刮下的半透明细小表皮;挽歌一般,单维度地,不消片刻便透露出琥珀色的乡愁:一种瞬时的死亡象征。

米隆·佐尼尔 Miron Zownir

德裔乌克兰摄影家。他用镜头记录了都市阴影下的丑态生活,花费近40年时间拍摄记录纽约、柏林、莫斯科等城市的社会边缘人群。


从一般意义上说,我是一个坚定的现实主义者,同时又带有过激的主观意识和非常抒情的色彩,因此往往可以从一般人认为的丑陋和不完美中发现美。

志贺理江子 Lieko Shiga

日本青年摄影师,作品个人化风格明显,私密、鬼魅、情绪化,在现实中创造荒诞。对死亡的思考占据了她创作的很大一部分。


人永远不可能获胜,因为身边总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在城市边缘行走你总会看见干枯的动物尸体,而在城市中心是不可能看见的。这样一来我对周围的肉体非常敏感。这种无意识感受到死亡就在身边而无力抵抗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是很强烈的体验。

安德斯·皮德森 Anders Petersen

瑞典摄影家,致力于记录社会边缘人的生活,他去过红灯区、老人院、监狱、精神病院、边远地区,混在妓女、皮条客、变性人中间,揭示了人类的尊严与共通的人性。


不要太当你是摄影师,你必须先是一个人,在你开始拍摄前,不要藏在相机、技术、工具的后面。你必须有好奇心、有尊严、有尊严地对待他人,你必须谦虚,赤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去掉自己的安全防护,我们有财富,我们时刻都有爱着我们的人在我们周围,我们的朋友、女人、我们有电视,电脑等等。你必须剥下这些你携带的东西,那种令你感到安全的东西。然后,我会很害怕,但是我不担心自己的害怕。

德西蕾·多伦 Desiree Dolron

荷兰摄影师,作品主题围绕宗教和死亡。

安德列斯?古尔斯基 Andreas Gursky

德国摄影师,以全球化和现代生活为主题,用宏伟的「上帝视角」来全景呈现后现代文明世界景观,画面内容十分密集。

莎拉·莫恩 Sarah Moon

模特出身的时尚摄影师。虚焦、晃动、神秘,是她独树一帜的影像标志,她「用摄影来绘画」。


我常常对自己说:我想要拍出一张什么故事都没有的照片。

以后有空再来更新

稍作补充。根据题目说的「令人压抑的摄影作品」来答,我应该没有跑题。上面有些照片可能会引起不适,也可能让人无感。大部分都是我个人喜欢并尊敬的摄影家,观看他们的作品需要结合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个人经历等等因素,而不仅仅是直观看到的表象那样简单。看了作品感兴趣的不妨去搜索相关资料和专访读一读,再返回来看作品,应该会有更多收获。当然,也并不一定所有人都能与这些作品产生共鸣或情感联系,毕竟感受是个人化的东西,因此也不必强求。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LittleFragments

http://weixin.qq.com/r/l0jWzobEZtsZrcKt9x2F (二维码自动识别)


多图慎入

半夜慎入

第一位:捷克摄影师Michal Macku

他的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痛苦悲哀绝望压抑等一些情绪

就算是不太会欣赏或者很少看这样作品的人

第一次看他的作品依旧可以会被震撼到

或许还能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共鸣

第二位:日本深濑昌久【鸦】

这本作品被称为“灰暗的杰作“

是一部关于失爱 孤独的作品

“孤独的深度会让你颤栗”

彻底沉沦在无尽的黑暗中

这是他婚姻失败的时候所摄 用了六年

经过婚姻工作的双双失败

加上自身的抑郁

所以就有了【鸦】这部灰暗的杰作

第三位:匈牙利女摄Noell S. Oszvald

她喜欢把图像简化 尽可能留白

她喜欢把剩下的一切留给其他人解读

第四位:波兰摄影师Artur Gutowsk

他拍摄的这一组作品全是因为艾滋病而被隔离的居民

没有水没有医疗设备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不管是小孩儿还是大人

进入这个地方意味着永远没有了未来

暂时写到这里吧

每位摄影师的图都有超多超多张

只挑选了部分 喜欢的话我就再补充哇~

下次写写【Dark Beauty Magazine】这本杂志


补充, Sandy Skoglund。
1996-2003 系列, 选取了几张,更多可以看 http://www.sandyskoglund.com/pages/imagelist/1280_960/96_03/index.html

BABIES AT PARADISE POND, ?1996 Sandy Skoglund
photolithograph: ink on Ragcote paper; image area 20 X 25 1/2", sheet: 26 1/2" X 31 1/2"
Location: Paradise Pond at Smith College in Northhampton Mass. sculpted epoxy resin babies and live models.
整张图基调是阴暗的湖蓝、湖绿色;让我感到莫名难受的是那些裸体巨婴,更可怕的是——好多巨婴。
ps:这位摄影师是Smith College毕业的。

WALKING ON EGGSHELLS, ?1997 Sandy Skoglund
color photograph; approx. image area: 47" X 61"
Eggshells on floor; wall tiles of hand-cast paper; sink, tub, and toilet of cast paper
with sculpted epoxy resin snakes, sculpted epoxy resin rabbits, with live models.
乍一眼看到的是这些柔软的、摆动着的蛇,再细看,地上是密密麻麻的蛇蛋。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

SHIMMERING MADNESS, ?1998 Sandy Skoglund
color photograph; approx. image area: 36" X 46"
Sculpted figures coated with jellybeans, floor covered with jellybeans, mechanical
wall panels of animated artificial butterflies, and live models.
密集恐惧症的人应该会看到一种戳便全身敏感点的害怕。

PICNIC ON WINE ?2003 Sandy Skoglund
color photograph; approx. image area: 42"H x 52"L
4000 wine glasses filled with red liquid, artificial grass-covered sculptures and live models.
同样是密集,地上铺满的是倒满红酒的玻璃杯,绿色的人坐在其中,只觉得诡异和慎得慌。

选取的这四张是我觉得最让我能找到理由害怕的,Sandy Skoglund还有同样风格的其他作品,或颜色搭配诡异,或复制重复,神态状若,或是模糊人的表情,或是像素化图片等等,这样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让人有一种脱离真实世界、却又在反射真实世界的、貌合神离的感觉。

更多:



曾经有一本叫做黑镜头的书里,很多极度压抑的摄影作品,多数是表现战乱、饥荒、灾难、贫富差距的。与这些比起来,我们很多所谓的“压抑”不过是一种自恋而已。
类似的找了几个,图片不一定都是史上有名的,但是镜头对准的,都是人类这个物种的失败之处。

乌干达,童子兵。

中国,精神病院。这是吕楠《被遗忘的人》系列里的。

美国,毒瘾。

非洲,饥荒。

贫富差距


怀念任航

压抑中其实又有些许希望,些许温存,些许戏谑,些许幽默

然而他还是走了


【after life】


拍完后 盯着图发呆了好久


深濑昌久《鸦》 “灰暗的杰作”

《鸦》是深濑昌久在行将结束第二段婚姻的1976年前后开始的。

摄影师的自述:”登上前往青森的"夕鹤3号"快车,离开上野。在上铺。我喝醉了。枕头下是背包(塞着内衣,胶卷),以及一瓶威士忌---时不时吖两口。那时,正值我十多年的家庭分崩离析。无处可去,浑浑噩噩的过活着。该是逃离东京的时候了,我想。对我,唯一可逃往的地方是我的出生地,北海道。最后一次踏上那片土地已是七年前了,是春天,地上依然有星星点点的雪。“

那些流鸦,它们本身真已不是重点。我自身已是其中一只。


作者相关:

1992年6月20清晨 酒后从楼地上滑落脑挫伤,丧失语言与记忆能力,停止摄影活动。
2012年6月9日 因脑出血逝世


个人作品,如果你喜欢,请让我知道.


崔岫闻 2007摄影作品《天使》 一个13岁的怀孕少女


推薦閱讀:

怎樣在霧霾天中,拍出好的外景照片?

TAG:艺术 | 摄影 | 美术 | 摄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