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是一個悲劇人物嗎?
看他的self portrait,尤其是割耳朵後的自畫像,有種說不清的感覺。
求解答,謝謝!
大學是梵高粉,尤其大三的那年簡直是我的梵高年。反覆讀他的傳記,看他的畫,找美術老師分析他的畫。逢人便講梵高,逢人就推薦梵高的傳記。
梵高的確是悲劇人物。看了他的傳記更覺得如此。
我不知道該把梵高的悲劇歸為哪一類。有人覺得他一直追不到女孩,好像挺屌絲的,可是問題是他家是荷蘭第一的大畫商,他是完全可以繼承這些產業的。就是說,他起碼是個資本家的後代。其名字中的van也表示其出身不俗。這樣的大少爺追不到女孩,完全不是屌絲不屌絲的問題。
如果說他精神失常,那多少是受了一點母親家族的影響,遺傳。但是他在礦區和共黨支部書記一樣做牧師為民眾排憂解難不顧生死時,其精神的強大如鋼鐵一般,儼然是工人階級的老大哥形象,完全不像個藝術家。吃土豆的人,素材就來自那個時期。
如果說他是為了追求藝術而發狂,這個有一點,但是他的狂熱也並不比某些科學家更狂熱,比如牛頓那種愛情生活全面變態的人,也沒有像梵高一樣最後住精神病院。
但是他就是很悲劇,悲劇到成了藝術家可以聊以自慰的悲劇人物。只要不比梵高慘,就說明搞藝術還是可以幸福的。
最讓人覺得悲劇的,是他的畫光明得如天使臨塵,生活和藝術的反差如此之大,讓人們看完他的生活再看他的畫,或者看完他的畫再看他的生活,會覺得觸目驚心。人們無法接受這樣美好的作品背後竟然是那樣不幸的人生。如果他畫得悲切,大家可以理解,如果他生活得和莫奈一樣,大家也可以理解。結果他選擇了把春天留給別人,嚴冬留給自己。
我曾經和別人討論,看梵高畫的感受。我說,那種感覺,看向日葵,看星月夜的感受,就像在黑夜中,看到了火柴劃著的那個瞬間。是的,就是那個瞬間。濃烈的磷味,灼熱的溫度,空氣在顫抖,木頭在燃燒,黑夜被光明瞬間覆蓋。就是那個電光石火的瞬間。顏色,味道,溫度,突然一起迸發升騰,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
然而這一切無法改變他始終渴望愛情卻得不到愛,渴望友誼卻失去畫家的友誼。人間給他溫暖的除了他弟弟,還有那個醫生,那個讓他最後邁進新風格的肖像畫的那個醫生。沒人知道那個醫生為啥那麼喜歡他的畫,只是,他沒有辜負那個醫生的喜愛,把這個善良的醫生的容貌,永遠留在了人民的形象里。
寫到這裡,他悲劇不悲劇的結論都是次要的了。他就像劃破黑夜的火柴,生命短暫,卻在瞬間照亮世界成為火熱與光明之源。渴望溫暖的人會因為向日葵而感到溫暖,他就是最初的火。照亮了當時和之後世界上冰冷和孤獨者的心。
我走在綻放著洋甘菊的街道,
捂著耳朵的梵高坐在路邊
「我喜歡你的自畫像呀」
「是嗎,可是我沒有了一隻耳朵」
「很可愛」
「嘿」
他從口袋裡緩緩掏出一隻乾癟的耳朵,
走進店裡用它換了一塊麵包,
我倆分享了這塊麵包
然後他蹲下來。
用手一點點撿起麵包屑,
揣進衣袋
「明天可以喂鴿子」
他笑著。
大眾的價值觀只是時代的衍生品,一個時代一個大眾價值。
你本來就是個大眾價值觀的人,你學專業技巧學世故,那也能過得滿足自己內心同時滿足社會。
可你本來可以是個藝術家,可偏偏要學得世故融入社會,即使自己不開心,也要融入。
你認為梵高失敗,那是你認為,梵高自己過得開心就行。今晚去看了一個話劇叫《燃燒的梵高》,現在感觸很深。活的失敗又怎麼了,是這個世界配不上你,文森特。
他就是一個悲劇人物。精神混亂,窮困潦倒,孤獨一生。
梵高死在屌絲逆襲的最後一公里,說明了啥?
1、從藝比從良還要難
搞藝術不是個正經逼事兒。
說某某是個文藝青年,聽著也跟罵人似的。
文藝青年自個兒可能不以為然:老子是真愛!
可周圍一干腹黑黨直撇嘴:裝什麼文藝逼,人梵高才是真愛,你學得來嗎?
你以為吧,搞藝術就跟搞女人一樣,不光爽快,一不小心搞大了,名利雙收,豈不嗨炸了,要多傲驕有多傲驕。
其實,搞藝術就像搞衛生,髒亂差,苦逼范兒,自個兒累死累活,到頭來只把環境搞得舒服了,讓別人來嗨。
所以,但凡心智正常的父母長輩,都不贊成小輩兒搞這勞什子藝術的。
你看王小波,人這麼特立獨行,結果一聽說上清華的外甥想棄學做搖滾青年,立馬不淡定了,絞盡腦汁做思想工作,勸他不折騰,走正路。
他成功了!一個文藝中年,竟然成功地勸阻了一個文藝青年。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有效:
「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
於是,「水木年華」少了一個名叫姚勇的成員,網遊世界多了一款名叫「QQ炫舞」的遊戲。
你說,從藝是不是比從良還要難?
2、苦逼的梵高,把環境搞得舒服死了
說回梵高。
這苦逼就是典型的搞衛生。
把自己搞得慘兮兮苦水兒滴滴,整個人生就是一場24K的純杯具。
在美術公司當個小店員被解僱。
想當牧師卻沒能取得任命,只好跑到貧窮的礦區幹個臨時工,非正式傳教,又由於工作過於熱情被解僱。
而且顏值還低, N次求婚N次失敗。沒有一個女人願意嫁給他,孤獨到死。
(顏值即正義真是顛撲不破破釜沉舟的宇宙真理啊!)
一生全靠他弟弟提奧扶貧獻愛心賴以生存。
真可謂是幹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
到了27歲,總算確定了人生目標,開始學畫畫。
33歲時還在美術學院深造,結果37歲就掛了。
直到自殺咽氣,從藝十年,總共只賣出去一幅畫。
生前沒開掛,死後上帝卻為他開了外掛,作品身價扶搖直上,如今已是拍賣行里最昂貴的搶手貨。如今這世上,都不知有多少人靠賣他、寫他、炒作他發了大財。
這個衛生工,真是把環境搞得舒服死了。
3、他為什麼死在屌絲逆襲的最後一公里
其實,苦逼高是死在屌絲逆襲的最後一公里。
而不是像很多傳言所說,死後幾十年才被偶然發現。
至少,他母親就活著看到了兒子成名(1907年去世),並為自己沒能很好地理解和支持兒子而悔青了腸子都。
梵高自殺前不久,有6幅作品在布魯塞爾「20人」群展中展出,參展作品之一的《紅色葡萄園》以400法郎的價格當場售出(這也是苦逼高生前賣出的唯一一件油畫作品)。
同樣是在1890年,苦逼高還有10幅作品入選巴黎「獨立沙龍展」,弟弟提奧在寫給他的信中說:
如果你在獨立展現場該有多好……你的繪畫位置顯眼,看起來很棒。很多人走過來告訴我他們很喜歡這些作品。高更跟我說,你的繪畫是整場展覽的核心作品。
還有評論家這麼讚美他:
溫森特·梵高全部作品的特色就在於那非同尋常的力量和強烈的表現力。在他對事物本性的絕對肯定之中,在他對形式佐仗不加思考的簡化之中,在他想直接面對太陽的強烈願望之中,在他對描繪與色彩的酷愛之中,顯示出了一個時而野蠻狂暴時而單純溫柔的強而有力的人,一個富於男子漢氣概的人,一個勇猛的鬥士。
這表明他的作品正在成為藝術市場的潛力股。
其實哪個成名畫家沒經歷過這種成功前的煎熬與打磨。
法國「新藝術之父」塞尚,作品曾經每年都在沙龍落選,一些學院派拙劣畫家對他極盡嘲笑,公眾對他長期不理解。
天才畢加索夠牛叉吧?不也在巴黎貧民窟「洗衣船」住過好些年,畫作也經常賣不出去,有時只能10法郎一幅賤賣。某天有位畫商以2000法郎的價格收購了他的30幅畫,天才為感動得連連道謝,而他卻說:「我可能是瘋了,買了你的這堆垃圾。」當時老畢那顆熾熱的心,立馬熱脹冷縮卡嘣一聲碎成渣了。
再好的玉石,也需要時間去打磨和粹煉。
按老掉牙的話說:不經一番冰雪苦,哪得梅花香如許。
按福樓拜的話說:天才就是長期的忍耐。
家族性精神病導致的瘋狂與自殺,使苦逼高倒在了曙光乍現的黎明時分。
所以,從藝並不是苦逼高悲劇的原因,短命才是。
4、作為一個文青,你到底該不該從藝?
最後得說,不是每個人活到92,就能成為畢加索。
從藝是有風險的,也是需要一點獻身精神的。
話說回來,哪行哪業不是一樣有混不下去的渣渣?
經商不當,還可以一夜破產,負債纍纍。
那麼多街頭乞丐,難道都是學藝失敗?
人生本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誰能為你的未來買保險。
硬要確定自己是天才才去從藝,只可惜世上沒有天才測試儀。
要知道,真正的天才,總是出於內驅力而投身事業。
如果你是發自內心熱愛藝術享受藝術,不如就聽喬布斯的:
做我所愛!本回答來自公眾號:無讀不丈夫(WUDUBZF)
男士角度、紳士風度、入世態度
寫在前面:梵高是我在學習繪畫中完成作業的一個人物,他的作品 經歷 還有想法都令人有所啟發,所以寫下這篇回答並非全部原創,有一部分只能算是我對梵高資料的整理。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我是正經的分割線——————
1888年,初見梵高,燦爛的陽光照耀在阿爾的土地上,同時也照射進了梵高充滿熱情的內心。梵高在花叢中采了一束開得最燦爛的向日葵送給我,盛放的向日葵開的耀眼,配上阿爾的陽光,使人過目難忘。
這是梵高的《向日葵》
1888年4月,梵高從巴黎來到阿爾勒尋找屬於他自己的陽光與理想。他力求表現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
在《向日葵》中充滿了強烈的生命力與視覺衝擊,向日葵即使是在小小的花瓶中,也依然困不住想要綻放的生命力,這個時候的作品代表了梵高對生活的追求與生命的熱情。亮麗的黃色
表現盛開的向日葵,沉悶的褐色來呈顯萎蔫和死亡; 整個發展過程通過兩個極端的對立面被表現出來,顏色強烈的對比,讓人感到生活充滿希望。
———————————————————————
1889年,僅僅時隔一年,再找到梵高時卻是在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我想聽聽他說說發生了什麼事,可他卻十分難過的告訴我說可是我已經什麼都沒有了。他把捂著耳朵的手放下來對我說 "沒有花田,連耳朵也沒有了,你抬頭望望天空,我唯一剩下的只有這一片星月夜。"我抬頭看到天上的星空,不知道黑暗中的那些光亮是他的希望 還是淚光。
這是梵高的《星月夜》
1889年,梵高入住在法國聖雷米精神病院中創作了《星月夜》現已被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很多人都說這是梵高瘋了以後想像出來的美妙情景,但從另一方面看來,這似乎又更像是是梵高割掉耳朵後內心最真實情感的表達與釋放
畫布和畫境靜止而立體,雲層和夜空形成的漩渦更像是悲傷和痛苦在纏繞著梵高,而點點的星光和月亮卻更像是梵高想要掙脫這一切 對生活還抱有的希望。或許當時情緒極不穩定的他,只有在畫作中才能夠抽離出來。
———————————————————————
1890年,這次,我再也見不到梵高,卻是在一片麥田中看見了他的屍體,他再也沒有留下任何東西送給我,唯一剩下的只有一群烏鴉從我們的身邊飛過。
這是梵高的《烏鴉群飛過的麥田》
1890年5月,梵高到達巴黎北郊的奧維爾。在他生命最後的兩個月里,他貧病交加,一步步走向徹底的混亂與絕望。
在《烏鴉群飛的麥田》這幅油畫上仍然有著人們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黃色,也就說明他心中依舊有希望,但是這最後的一點點希望仍然被烏雲密布死氣沉沉的陰暗天空死死壓住了,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空氣似乎也凝固了
1890年7月,梵高站在麥田中開槍自殺。被槍聲驚起的烏鴉就是他留給這個世上最後的風景。隨後他在奧維爾的旅店內忍受流血與疼痛,兩天後才在痛苦中死去。離開了這個他瘋狂熱愛卻無情拋棄了他的冷冰冰的世界。
———————————————————————
這是我心中的梵高
也許也可以說他是一個悲劇的藝術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而路過的人卻只能看見光"
嗯 但他會回來的。
有一天梵高回來了 把那個潦倒覺得世界上無人可欣賞的梵高帶到了巴黎 ,帶到了 奧賽博物館裡。無人可以看的見他 因為他再也不能真正存在於世界上,開始徘徊於各大師畫作之間,看到自己的畫也被眾人知曉時,他跟個孩子似的 哭了起來。
嗯,你的人生不是一文不值 你被世人所敬仰。
你真傻,你心懷夢想 ,卻感到世界全與你為敵 你僅因為 曾經最欣賞 你的人 ,最理解你的人 都不再理解和欣賞。你把你的整個人生全部否定。
嗯你和高更不同之處是 你情感太多了 你情緒太多了。
你傻但我也敬佩你這個「瘋子」有死掉的勇氣
對了 星夜的那個月亮 真的好明亮
好明亮。
你想重煥新生 你想雖在病院里 但仍有強大的生命里
到最後的那幅畫 麥田群鴨 絕望 恐懼 不再被最理解的人理解
嗯 你對著腹部自殺 雖沒中要害 但也拒絕治療。
有一天你會回來的
像星夜裡明亮的月亮
像羅納河上的星夜
夜晚漏天咖啡座 里的星星一樣 明亮。
這回別再做一個情緒多的人了 最深情的人應當最無情
這也算是不瘋不成魔了吧。
感恩??有共鳴
不算吧。畢竟自己的才華沒有浪費掉,並得以流傳千古。
真正的悲劇是碌碌無為度過一生,卻從來沒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悲劇,連同情心都得不到。
推薦閱讀:
※怎樣的行為算是褻瀆/侮辱了藝術?
※馬歇爾杜尚對於西方藝術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設計師是藝術家嗎?
※有哪些敘事性的當代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