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是否涉及抄襲《小倩》?
寧采臣扮死人
不知大家看《千與千尋》(2001)的時候,有沒有像我一樣覺得它與徐克的《小倩》(1997)有十分相似的感覺。例如若蘭寺的設計與氣氛像千尋的鬼城、眾鬼的設計與千尋如共同一轍,也出現群鬼狂食及主角混入群鬼裝死的情節。投胎火車與千尋的幽靈列車也有相似之處。這一切都是巧合嗎?假若我大膽地指出宮崎駿在製作《千與千尋》時極有可能參考過《小倩》,換而言《千與千尋》是多少有受《小倩》的影響,各位一定以為我是瘋了。就讓我瘋一次吧。
若蘭寺徐克與宮崎駿相識已久,而且有合作關係。宮崎駿是徐克最欣賞的日本動畫大師,熟悉其作品。最早合作是徐克擔任港版《風之谷》的配音導演。兩人互相欣賞。本來宮崎駿在《天空之城》(1986)後,計划下一部動畫以香港為背景,並有意與徐克合作。結果計劃沒有實現,宮崎駿便以《龍貓》取而代之。雖然兩人未能直接合作,在徐克製作《小倩》時,宮崎駿便派出幾名副手及友好協助,也可以說是對合作未能成功的一點補償。
集寶聚的老闆及老闆娘
《小倩》的前期製作以宮崎駿一班助手為主要班底,所以畫風及人物設定是有宮崎的影子。《龍貓》的演出助手遠藤徹哉出任《小倩》的人物動畫導演。難怪不少觀眾看後都覺得它有《龍貓》的影子,好象樓梯鬼及投胎火車有些像龍貓巴士及污氣鬼像煤氣鬼等。其它幫助此片的還有曾任宮崎駿助手的小松原一男及中村孝。小松為《風之谷》的動畫導演;中村為《風之谷》及《Akira》的原畫師。《小倩》的部份景色及建築確有《風之谷》的味道。。。。。。雖然宮崎駿在製作《千與千尋》時,遠藤徹哉、小松原一男及中村孝都沒有參與(遠藤及中村已獨當一面,小松早逝),但宮崎駿肯定看過《小倩》(有日文版),而且很有可能參考過它。不過我要強調這並不存在抄襲的問題,因為同出宮崎的班底,風格、設計及情節難免接近。即使沒有《小倩》,《千與千尋》還是會出來。若以足球為喻,就當《小倩》是宮崎隊一次海外熱身友誼賽吧!。。。。。。。。。。。。。。。。。。。。。。。。。
這部動畫片在1997年的金馬獎奪最佳動畫殊榮。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在2001年發行的,獲得03年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由動畫製作時長——1~2年,這個角度去看,如果宮崎駿參考了《倩》,並且和其他各種靈感糅合出來有了作品《千》的故事大綱,也是有了足夠時間製作,而且這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剛好滿足這個條件。而且,不得不注意的是,日本和香港之間的文化交流(特別是動漫和時尚)高頻深入,兩地之間的資訊互動性很強。
在兩部電影中角色人物設定也有一定相似程度,不完全吻合,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可能還有遺漏的證據,但也基本能說明我的觀點,就夠了。不得不說,宮崎駿這部動畫很成功的,從音樂、角色、故事情節都是鋪排得當,跌宕起伏,驚喜連連,客觀來說,遠超了相對單薄的《小倩》動畫,而我在找疑點的時候也十分賞心悅目地欣賞了多一次。
想求證這部電影是否抄襲,也並非吹毛求疵。是因為我心底里更敬佩徐克的《小倩》,能夠跳出87年《倩女幽魂》的故事架構,只保留模板,重新創作出這部想像力非富多彩的動畫,在當時的香港實在是開山之作。正是這個原因,如果《千》真的有參考過《小倩》,出現了這麼多雷同,宮崎駿有必要也需要在個人的靈感創作上稍有說明,以表尊重以及讚許。目前,在維基百科中,宮崎駿提及《千》作品的靈感源泉,多是身邊瑣事以及國外文學名著。
場景,人物,群鬼設計上的相似是因為小倩用的是千與千尋班底,可是情節上也有些相似啊。
不能說抄襲,那就參考吧!——論《千與千尋》與《小倩》動畫故事大綱的相似度
Lika 2014-09-19 20:19:20
我不是一個較真的人,我也曾被《千與千尋》感動萬千,遐想連篇,也很佩服宮崎駿製作了這麼棒的一部動畫,豐滿了我們的成長和想像力。
只是在某個時刻,或者是太陽黑子異常對地球磁場造成的影響,順應帶動了我的上網瀏覽速度,而我眼睛又恰好在1/3秒內看到「徐克 動畫片」這個十分有趣的檢索結果,所以,我看了這部1996年出的《小倩》。然後發出了由心的驚嘆,是貼服地讚賞徐克的想像力,他真是個鬼才;然後是——宮崎駿的《千》抄襲了徐克的《倩》!哦,在沒有能確定宮看過徐的動畫又還沒說過是抄回來這番話以前,那就是參考好了。現在說說為什麼會讓我有這個念頭的產生並且堅定地認為這個結果。
按照兩部電影的故事情節推進,兩者情節進度以及故事元素超過70%吻合。
看過《倩女幽魂》也知道寧采臣和聶小倩了吧。《小倩》里的人物也是一樣的。故事鋪排如下:
一天,寧被派去某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收數」,白天里寧一直在趕路,到了傍晚時分才到了要收數的店鋪,店鋪也是怪怪的,其實是一些骷髏骨和精靈假扮而成的,這時,寧逐漸走入了一座鬼城。
鬼城裡面聲色縱場,樂不思蜀,《千尋》里那個湯城也是歌舞昇平,熱鬧非凡,也是白天的一片荒蕪,一到了夜晚,便是天上人間……寧和千都入了鬼城,華燈初上
場景的相似度十分高,包括之後寧被送到了牛鬼蛇神滿布的茶館,遇到助他逃離困境的小倩。
湯屋內不能有活人
鬼城裡不能有活人
小倩帶寧逃離現場,百川也帶千逃離
之後的故事元素重合之處更加是多,截圖只能說明一部分:
鬼城的參觀以及遊盪的鬼魂,吃人,熱鬧,煙氣騰騰
寧見到鬼城很美,驚嘆之情油然而生。同時,兩部電影對建築風格渲染也十分相似。
鬼城建築和湯屋
兩者氣氛、畫風相似
不得不提在這兩部電影里同樣出現多次的一個元素——橋。
在《千》里,橋被賦予了更多的故事梗。橋在兩部電影里同樣作為重要元素出現
接下來,寧開展了神奇的旅程,千也是。出現吻合的,是《倩》里黑山老妖和《千》里的湯婆婆,同樣是脾氣暴躁的老女人,也是有著奇怪的侍從服侍著。
黑山老妖的辦公室和湯婆婆的
包括之後千尋得到的「寵物」,和寧帶著的寵物也有著雷同。
寵物
之後白川負傷,和千尋一起下墜,成為故事情節轉折點,在《倩》里,也是小倩負傷,令兩人友情升溫,也是故事轉折點,連場景都出奇的雷同。
異次元的朋友負傷,成為故事轉折點
之後還有火車。雖然在《倩》里,火車是通往鬼門關的,在《千》里,火車去往錢婆婆,但是無論是火車的作用還是功能的描述,出現的時刻、場景,也是十分雷同。
火車元素出現的場景
火車的特點——「一去不返」
之後是《倩》里,因為小倩怕光,躲在水裡。在《倩》電影中,水和河川一直作為重要元素出現(因為倩躲在陰涼處偷生),而在《千》中,河川也是白龍的棲息地。
在水中特別的故事情節鋪排
宮崎駿的動畫一直以來都離不開這些題材:生態、二戰、民族情感。這部《千》賦予了一定的生態保護意識,寄託了關於河川污染的一些反映,很巧妙睿智,除卻白龍,也有河川之神這個情節加強主旨。但是我仍然擺脫不了這個猜想,如果是在參考過《倩》的前提下,宮崎駿能有這個題材的發揮和拓展是不足為期。
之後,小倩的偶像(大猩猩似的)因為受了刺激,變成不顧一切的恐怖大怪物;「碰巧」,在《千》里也出現了無臉人變成大怪物的情節:
大黑怪的出現
兩部電影里的主角都惹禍到了一定程度了,兩個老太婆都發威了,這個情節在《千》里改良了不少。
黑山老妖和湯婆婆發癲
結局當然是大家都逃離了異世界,這個就不多說了,沒什麼好質疑。但是除了以上截圖出來的元素出現吻合,還有《倩》里燕赤霞操控的道神道——龐然大物,和《千》出現的哭泣嬰兒一樣,是以巨大的角色增加了電影的衝擊力;還有和尚發出攻擊小倩的飛針,還有小蝶的武器「蝴蝶」,在《千》中白龍被紙片人攻擊也找到影子;還有在開頭就出現的豬侍應,碰巧在《千》里也成為了重要角色;而寧矇混過關入鬼城和小千憋氣入湯城,也幾乎是一樣的安排。
而從動畫片的製作發行時間來說,兩者也順應了這種推理:
《小倩》是徐克在1996年發行的,引述如下,這部動畫片在1997年的金馬獎奪最佳動畫殊榮。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在2001年發行的,獲得03年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由動畫製作時長——1~2年,這個角度去看,如果宮崎駿參考了《倩》,並且和其他各種靈感糅合出來有了作品《千》的故事大綱,也是有了足夠時間製作,而且這兩者之間的時間間隔剛好滿足這個條件。而且,不得不注意的是,日本和香港之間的文化交流(特別是動漫和時尚)高頻深入,兩地之間的資訊互動性很強。
在兩部電影中角色人物設定也有一定相似程度,不完全吻合,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可能還有遺漏的證據,但也基本能說明我的觀點,就夠了。不得不說,宮崎駿這部動畫很成功的,從音樂、角色、故事情節都是鋪排得當,跌宕起伏,驚喜連連,客觀來說,遠超了相對單薄的《小倩》動畫,而我在找疑點的時候也十分賞心悅目地欣賞了多一次。
想求證這部電影是否抄襲,也並非吹毛求疵。是因為我心底里更敬佩徐克的《小倩》,能夠跳出87年《倩女幽魂》的故事架構,只保留模板,重新創作出這部想像力非富多彩的動畫,在當時的香港實在是開山之作。正是這個原因,如果《千》真的有參考過《小倩》,出現了這麼多雷同,宮崎駿有必要也需要在個人的靈感創作上稍有說明,以表尊重以及讚許。目前,在維基百科中,宮崎駿提及《千》作品的靈感源泉,多是身邊瑣事以及國外文學名著。我不是挑童年的刺,只是覺得長大了,我們可以接受更多的事實,願意去看到和明白更多的真相。
觀影地址:
小倩
『小倩』徐克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不能說抄襲,那就參考吧!——論《千與千尋》與《小倩》動畫故事大綱的相似度
--------------------------------------------
《千與千尋》是否受《小倩》影響?
大 | 中 | 小
2006/04/30 08:26 [港日交流]
寧采臣扮死人-
《千與千尋》是否受《小倩》影響?
不知大家看《千與千尋》(2001)的時候,有沒有像我一樣覺得它與徐克的《小倩》(1997)有十分相似的感覺。例如若蘭寺的設計與氣氛像千尋的鬼城、眾鬼的設計與千尋如共同一轍,也出現群鬼狂食及主角混入群鬼裝死的情節。投胎火車與千尋的幽靈列車也有相似之處。這一切都是巧合嗎?假若我大膽地指出宮崎駿在製作《千與千尋》時極有可能參考過《小倩》,換而言《千與千尋》是多少有受《小倩》的影響,各位一定以為我是瘋了。就讓我瘋一次吧。
若蘭寺
-
徐克與宮崎駿相識已久,而且有合作關係。宮崎駿是徐克最欣賞的日本動畫大師,熟悉其作品。最早合作是徐克擔任港版《風之谷》的配音導演。兩人互相欣賞。本來宮崎駿在《天空之城》(1986)後,計劃下一部動畫以香港為背景,並有意與徐克合作。結果計劃沒有實現,宮崎駿便以《龍貓》取而代之。雖然兩人未能直接合作,在徐克製作《小倩》時,宮崎駿便派出幾名副手及友好協助,也可以說是對合作未能成功的一點補償。
集寶聚的老闆及老闆娘
-
《小倩》的前期製作以宮崎駿一班助手為主要班底,所以畫風及人物設定是有宮崎的影子。《龍貓》的演出助手遠藤徹哉出任《小倩》的人物動畫導演。難怪不少觀眾看後都覺得它有《龍貓》的影子,好像樓梯鬼及投胎火車有些像龍貓巴士及汚氣鬼像煤氣鬼等。其它幫助此片的還有曾任宮崎駿助手的小松原一男及中村孝。小松為《風之谷》的動畫導演;中村為《風之谷》及《Akira》的原畫師。《小倩》的部份景色及建築確有《風之谷》的味道。
投胎火車
-
雖然宮崎駿在製作《千與千尋》時,遠藤徹哉、小松原一男及中村孝都沒有參與(遠藤及中村已獨當一面,小松早逝),但宮崎駿肯定看過《小倩》(有日文版),而且很有可能參考過它。不過我要強調這並不存在抄襲的問題,因為同出宮崎的班底,風格、設計及情節難免接近。即使沒有《小倩》,《千與千尋》還是會出來。若以足球為喻,就當《小倩》是宮崎隊一次海外熱身友誼賽吧!
《千與千尋》是否受《小倩》影響?
-------------------------------------------
等到題主評論,才發現是問題是拼接了兩篇文章。。。
既然已經看過了,並且有了自己的判斷,提出這個問題,何解啊?
-----------------------------------------
記者:那亞洲其他國家的動畫片呢?
宮崎駿:中國台灣的動畫片我很喜歡,例如《小倩》就將中國傳統精緻的美感充分表現出來了,我喜歡這樣具有民族氣息的作品,可惜這樣的動畫太少了。
宮崎駿:民族的傳統藝術會讓世界驚艷
-----------------------------------------
結案陳詞:
小倩劇本是徐克寫的
遠藤徹哉是小倩的動畫導演
小松原一男及中村孝沒有找到他們倆參與了哪部分
小松原一男是風之谷的動畫導演
中村孝是風之谷和Akira的原畫師
遠藤徹哉、小松原一男及中村孝沒有參與千與千尋的製作
宮崎駿喜歡小倩
這個問題已經變成了「宮崎駿抄了,為什麼你們不說?」
高票回答里羅列了一大堆相似元素,乍一看是相似,但是其中有不少元素對劇情發展起的作用並不相似,也談不上什麼創意。何況兩部電影的主題差別很大,宮崎駿為什麼要抄它們?還抄到70%了,不如翻拍好了。
--------------------------------
其實《千與千尋》抄的是《哈爾的移動城堡》(原作小說),不信你看——
。。。甚至懷疑《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看過瓊斯作品後而產生靈感之作。在角色設置上兩者間有著高度對應。平凡的少女,蘇菲和千尋,都被巫婆施了魔法,一個奪去了青春,一個被奪去名字和自由;英俊會魔法、性格多面的少年,哈爾和白龍,一個失去了心臟,一個失去了記憶;面目兇惡的巫婆,湯婆婆和荒地女巫;更驚人的是都有一個不會說話、面無表情、默默出現在女主公身邊角色,《千與千尋》里是無臉人,這裡則是被蘇菲稱作「菜頭」的稻草人。
轉自宮崎駿的夢幻王國(下)
信不信由你_(:з」∠)_
一個抄襲作獲得奧斯卡最佳,柏林最佳,大概評委都瞎了吧,恩,一定是這樣的。
哈哈哈若蘭寺哈哈哈哈哈哈哈。太可愛了。
聊齋原著說蘭若,是泛指寺院。
後來不知道是香港人沒文化還是別的原因,直接把這個寺院叫蘭若寺。
怎麼又成了若蘭寺了?
哈哈哈哈
我沒看過《小倩》,只是聽過寧采臣和聶小倩的故事,很有愛的鬼故事。
《千與千尋》的題材是奇幻的冒險。不過仔細來看,並不完全是東方式的。你可以看到湯婆婆那裡西洋式的裝飾,尤其是地毯。坊的房間也是很西洋化的,給我的感覺很像西方童話里嬌生慣養的王子/公主的房間。還有錢婆婆那裡的那盞會走路的路燈。我看到那裡時感覺像是走錯了片場——這是霍格沃茨嗎?
當然,故事的主要舞台是精靈小鎮和湯屋。湯屋是個很日本化的地方,與我在書上見到的日式浴場很像。但是它又不是完全的日式浴場——那裡也有電梯,但很神奇的是,它竟然一點也不突兀地與整個湯屋融為一體——宮崎駿果然是宮崎駿。(我想給我去做,我一定會弄得一團糟!)
再說小鎮。它很日本化,但也有西洋的鐘樓,有工業文明的產物——電車。各種很東方式的精靈鬼怪生活在那裡。你可以看到它們到湯屋泡澡。那些精靈鬼怪我一個也不認得,或許是日本民間傳說中的鬼怪,抑或是宮崎駿生造出來的。這點歡迎懂日本史的知友補充。但有一點我想問,中國人畫中國鬼,日本人畫日本怪,有什麼不妥嗎?
我覺得《千與千尋》描繪的是日本化的西洋。它更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而不是中國的志怪故事。宮崎駿很擅長移花接木——我在讀《哈爾的移動城堡》原著小說時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我認為《千與千尋》是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為藍本,糅合了製作者日本化的審美(這在《哈爾的移動城堡》里體現得淋漓盡致),成長的主題,製作者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製作者對美的定義,用日本腔講西洋事,融合了東方美與西方美的夢幻般的作品。《千與千尋》極高的思想性,藝術性,以及它的商業價值(雖然很討厭以票房論英雄,但畢竟吉卜力要靠它吃飯——悲催!),是無可否認的。
宮崎駿抄襲能叫抄?
只有諾蘭抄襲今敏,幾個片段相似也算抄!宮崎駿完全是獨立創作,雖然全部劇情節奏完全吻合,但我相信,這只是巧合。信我,我們日漫粉從不搞雙標。
為什麼?
宮崎駿耶!動畫大師耶!動畫藝術家耶!嘲諷手塚治虫太商業化、毀了日本動畫的日本動畫的最後的良心耶!每隔幾年就蹦出來導一部動畫片宣稱是自己遺作的藝術家耶!手塚治虫個渣渣為了跪舔藝術門檻搞砸了兩間出版社,看看宮崎駿做藝術家多成功!「一個日本人抄了一個中國導演的作品」,你要讓日本人承認這個或許很困難,但是肯定不會比讓某些中國人承認這點更難
相反,中國的作品只要幾個畫面和日本的作品意境或者風格上有些相似,那你就是抄了,最好聽的也得說你是「借鑒學習」
情節上只說這麼幾點,活人誤入鬼城或妖鬼聚集之所,所見繁華如人間;不能被發現自己以活人之身進入;被妖鬼之類搭救。這些設定和情節,在中國古代的種種傳奇中非常常見,絕不止《小倩》獨創。
剛看完了《小倩》
一些設定相似很高,感覺不是「套路」就可以解釋過去的。
「蘭若寺」和「湯屋」都是招待異族(神或鬼)的繁華城鎮,(動畫《小倩》里對蘭若寺的設定和原著差別非常大)
主人公都有意識想扮為異族,但因呼吸心跳等原因被人懷疑
火車元素也是一致的
不過很奇怪,看《小倩》我一直感覺這是一個發生在現代的日本風格的故事,不知道為什麼。
另:一些設定相似。但故事情節,立意等差別非常大,跟人的觀感也完全不同。
我感覺《千與千尋》有很大可能是受《小倩》啟發,並且用了《小倩》的一些設定。但僅此而已。
受對方啟發而不說明,總給人感覺很怪。但「抄襲」是絕對達不到的。
又附:很多反抄襲者很莫名其妙。巧合、套路是存在,並且很普遍的啊。
因為這個動畫請的是日本團隊,要說抄襲也是日本人自己抄自己。
徐克解釋道:「日本科技與人才主要應用於中國畫和人物動態方面。從動畫工業角度看來,我們的基礎幾乎等於零,而且人手也不足。本來我們是跟台灣合作的,但由於時間及經濟考慮,我們便轉跟日本合作。」曾在日本進修動畫的導演陳偉文亦表示:「對日本有信心。日本做動畫這麼久。相對而言經驗較多。」……徐克只是如此輕輕帶過:「這部動畫的人物與鬼怪都以平面製作。所有這些角色的鉛筆畫,都交由日本的動畫公司Triangle Staff負責,然後再送回香港做上色等工作。」Triangle Staff處理原畫、鉛筆畫及分鏡等前期製作,中、港兩地工作團隊負責執導、配音、劇本、意念、上色及CG等後期製作。」
《日本流行文化與香港》 第190頁
作者:吳偉明
https://books.google.co.jp/books?id=4jarCgAAQBAJpg=PA190lpg=PA190dq=%E5%8A%A8%E7%94%BB+%E9%99%88%E4%BC%9F%E6%96%87source=blots=RNDvYsQoeNsig=9VFNzLu2yE2gpR8eDLd4_eDpuXghl=zh-CNsa=Xved=0ahUKEwjY9NLe2M_NAhVJ9IMKHQzCCOY4ChDoAQglMAE#v=onepageq=%E5%8A%A8%E7%94%BB%20%E9%99%88%E4%BC%9F%E6%96%87f=false
問題已經被大牛回答了,那我來找點樂子。
孔玄的回答很逗,邏輯相當的神奇,截取部分:
反對高票。
抄襲的定義是什麼?《小倩》用了的元素《千與千尋》就不能用了嗎?一部動畫電影的核心是電影的素材嗎?
作為一個宮崎駿的腦殘粉,這個問題我必須要說兩句。
我沒有看過《小倩》。但是就是抄襲,我覺得也和所謂的「元素雷同」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哦……
咱倆拍的片子內容一樣,然後我作為導演,辯解:「我這部劇蘊含的感情和他的不一樣,請的聲優也不一樣嘛~」,媒體/律師/粉絲/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紛紛鼓掌:不一樣,不是抄襲!一定不是!
我作業是抄小明的,老師問我為什麼抄襲,我辯解:「老師,小明用的是晨光的中性筆,我用的是愛好的圓珠筆,雖然我們的作業內容一模一樣,但怎麼能算是抄襲呢?」老師聽完,不禁感嘆道:「孺子可教」。
我親愛的孔玄同學,你的意思是這樣嗎?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想笑。
然後,有一哥們( @墨洄 )上去跟他理論——本來我還以為孔玄只是個腦殘粉,神奇的一幕出現了,他竟然舉了栗子:
打個比方你就懂了。
A同學做了一個很難的作業題,B同學直接抄了過來,叫抄襲;B同學看懂了,轉化成了B同學的知識,然後B同學用更簡單的方法做了一遍,還叫抄襲嗎?
問題來了……
數學作業的抄就不是抄了?
我把你答案看個乾淨,然後改改就是我的了?
泰勒級數可以改成孔玄級數?畢達哥拉斯定理可以改成孔玄定理?傅里葉變換可以改成孔玄變換?
這邏輯要上天啦,小夥子。
數學的版權在哪?
可不在使用上,基礎數學本身就是開源的,王小明用勾股定理解答了問題,我為了不背「抄襲者」的鍋,我?去推一遍?
閉源的數學模型多得是,那麼多做期貨套利的,你當他們的數學模型都是免費的大街貨?
用開源內容解答一個閉源問題,這邏輯也是相當神奇——我用PS做的圖牟利5000萬,Adobe公司要我賠4000萬出來,我跟它講:你看勾股定理那麼多人用,都沒人說抄襲,我用用你的PS,你就要我賠錢?你要不要臉?
Adobe公司:哎(ma)呦(de)我(zhi)去(zhang)!
歸根結底,我們是在討論著作保護權,而非著作保護權背後的思想,如果非要說我不管宮崎駿抄不抄襲,反正我只知道「思想自由」,徐能想出來,宮也可以,一定不是抄襲——那還真沒啥說的,反正你開心就好。
——————另:感謝 @陳燃 大大的回復:
『當然,宮崎駿絕口不提:借鑒了《小倩》,我們也沒轍~』
他提了,05年接受訪談的時候就提了:)
宮崎駿果然還是有一代宗師的底氣,相當佩服。
反對高票。
抄襲的定義是什麼?《小倩》用了的元素《千與千尋》就不能用了嗎?一部動畫電影的核心是電影的素材嗎?
作為一個宮崎駿的腦殘粉,這個問題我必須要說兩句。
我沒有看過《小倩》。但是就是抄襲,我覺得也和所謂的「元素雷同」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千與千尋》是我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之一,最喜歡不是因為它設定巧妙,想像出奇,而是因為它細膩的細節。一部抄襲的作品不可能有這樣細膩的細節的,因為細節對刻畫人物形象、闡述故事哲理是至關重要的。只要是想像,都必須有原型,憑空想像這種東西根本不存在。就算是宮崎駿看過《小倩》,那也已經徹底地「宮崎駿化」過了,是他自己的東西。
舉幾個栗子。
1、無臉男給千尋葯浴牌時,千尋只要一個。然後無臉男消失了,牌子都掉在地上。千尋掛第一個牌子的時候牌子掉了,千尋用了無臉男掉下的其他牌子。然後鍋爐爺爺給千尋火車票的時候,三個人四張票,千尋沒有再像上次那樣拒絕,她學會了接受別人更多的好意,而這最後一張票恰好用給了無臉男,相當於報了葯浴牌之恩。若是說這種極其細膩的細節是抄襲的,對不起,我不信。
2、千尋在第一次見湯婆婆時,嚇得不得了,湯婆婆說「真是個沒有禮貌的姑娘」。等到她再見錢婆婆的時候,見到路燈,互相虔敬地鞠一躬,算是打招呼。若是說這種極其細膩的細節是抄襲的,對不起,我不信。
3、我不知道《小倩》的主題是什麼,但看題主的描述,應該是愛情。但《千與千尋》的主題就是成長,愛情最多算眾多副線之一。所以我寧願相信《千與千尋》抄襲《西遊記》。若說這是抄襲《小倩》的,對不起,我不信。
4、《千與千尋》里大量的象徵性的反面人物,很多人都是象徵,都有暗示。每一個場景里都能訴說真摯的道理。無臉男象徵孤獨,湯婆婆象徵貪念,千尋的父母象徵享受。而這就是宮崎駿動漫的最大特點之一。《紅豬》、《龍貓》也都是屬於高度象徵的作品。若說這種宏大的史詩般的象徵是抄襲,對不起,我還是不信。
如果說設定和故事模板都基本相同但肯定不存在抄襲問題,我突然有點心疼那一陣被黑翻了的愛情公寓…
兩部都看過,走向情節確實挺像,宮崎駿也說過有借鑒小倩和山海經。但內容差別還是比較大的。不過如果千與千尋是國產動畫的話,估計要被噴到暴死。國內不少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動畫都被噴像千尋。
若是中國的和外國的有了幾點相似,那必定是抄襲,
若是外國的和中國的有了一些相似,那必定是巧合,
這大概就是你們的邏輯。
我以實際例子告訴你們不要隨便推薦《小倩》,特別是粉宮崎駿的_?乙(???)_
我很後悔亂推薦《小倩》 ,同時給了我一個教訓,不要把其他人說的話太當一回事,不管是粉還是黑。
作為90後並不想讓它代表90後,真丟90後的臉。
話說大魚的故事情節還沒出來,就那幾個畫面就被說成抄襲千與千尋了,怎麼翻過來就不一樣了呢?定體問,我陷思。
現在看到關於抄襲的話題,真是心累.....有版權意識是好事,但無論看到什麼相似的東西,立即冠以「抄襲」一名,這樣的行為看上去要麼是評論者辭彙量低下,要麼是從一開始就在惡意揣度別人。
或許你會說,這麼多相似的場景設計和劇情元素,難道不算抄襲?是的,這個不叫抄襲,只有在學術論文中才要求每個參考點都註明,藝術創作中沒有這樣的說法。
你大約又要吐槽,所以讀書人的事情就不叫偷了么?不,不是你說的這樣,如果《千與千尋》是一個小女孩去給新同學送筆記,誤入了神明之地,然後在隨後的種種歷險中收穫了愛情神馬的,那才是抄襲。可實際情況是,這兩部電影的劇情是完全獨立的,劇中出場的各個角色的個性、身份和象徵都截然不同,整個故事的起因不一樣,線索不一樣,經過不一樣,脈絡也不一樣,表達的東西也完全不一樣。上面所貼的那個吐槽的文章把相似的點貼了那麼多,卻對所有的不同之處完全迴避,歸結為宮老頭看過《小倩》後的必然產物....現在看來宮老爺子確確實實是參考了《小倩》這部電影的設計,但正是那些不同的地方,才是《千與千尋》成為一部經典動畫的緣由。
舉個大約不恰當的例子,每個人和自己的爹媽都有一半基因雷同,你是你爹媽的抄襲版么?當然不是,你們是活生生的獨立的人,所以在這件事上也不是說抄的好就可以不叫抄襲,而是除去雷同的設計,其保有的內涵和內容完整而獨立,這就不叫做抄襲,而是借鑒。
借鑒並不是好聽版的抄襲,在學術論文之外的領域,抄襲和借鑒的區別就是,前者是完本的照搬,沒有自己的東西或者說自己發揮的東西也極少極少,這是不允許的,要追究法律責任的。而後者則是模仿一樣事物的某些方面,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做出一個獨立的內容,無論你的作品有多少像別人的地方,其他人還是能清晰的認出,這是你的作品,而那個被借鑒方也不會找你追求法律責任。
順便吐槽上面說宮粉雙標洗地的,我覺得會堅定的認為《大魚海棠》抄襲宮崎駿的人和知道《千與千尋》沒有抄襲的人應該不是同一波群體,對抄襲和借鑒的定義,是不會也不該隨著討論對象的改變而改變的,更何況....大魚本來雷同的也不是宮崎駿吧,是古畫好嘛古畫!
這裡再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不知道你們看過老濕做的西遊記回顧視頻沒有,裡面曾經提及,國產那部最為經典的《西遊記》電視劇中,有不少場景的鏡頭和設計都和那個讓人無語的日版一模一樣,完全一模一樣。如果按照認為《千與千尋》是抄襲《小倩》的思路來看,這也妥妥是抄襲,雖然《西遊記》雷同的鏡頭大約比《千與千尋》少,但是按照相似就是抄的觀點來看,畢竟抄的少也並不能成為沒有抄的理由。
我和室友都經營了一個公眾號。
一開始,她沒有公眾號,我有。我按時推文按時po圖。直到有一天,她忽然說,真羨慕你品味生活,我也要寫。
我用鼻孔回答她。
就算她重複了我的行為,也學不來我的氣質。
然後一天天,她用心經營,精雕細琢的內容和圖片慢慢呈現,她的用戶一點點增加。而我,疲於生活更新懶了,也沒人關注。
我用鼻孔回答她,你幹嘛學我?
什麼是抄襲?盜用別人的智慧和腦力勞動成果。聲稱出自自己的伸手黨。
但畫面更細緻,音樂更動聽,配音更合拍,而且情節不同,想像發展,風格迥異的《千》,真的能說抄襲了《小倩》?兩部動畫的所要表達的主題不同,情節發展各異。
小倩是以愛情為主題的,千尋是個人成長為主題的。方向就完全不一樣了
畫風上面小倩是大量的黃色、藍色,透露著鬼城的詭異以及有古典山水畫的風格。而千尋是明亮清新的風格,在湯屋內部也是深紅,給人喧囂之感。中日的建築乍一看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但細節看下還是能夠發現千尋道路邊的商店、湯屋的內部,很明顯都是日式的。還有夜景的風格更談不上抄襲了……誰家夜景不是萬黑叢中好多燈……
小倩的故事發展,就是一個傻傻的書生,愛上了一個美麗的鬼。鬼一開始想利用他,後來被他的真心打動,兩人克服萬難都要在一起。小倩主角的形象都很鮮明。燕赤霞是個熱心腸,為人爽朗開明。道士修道執念很深,限於名利,傷人傷己。明星同學是個虛偽的人,表面光鮮卻不堪一擊。姥姥就是個變態boss。鬼村的刻畫就是聊齋的風格。
而千尋的故事發展,是少女千尋誤入神明的地界。(一個是神一個是鬼就不一樣了)為了拯救父母和自己,一步步成長的過程。千的故事寓意,是蓋過了人物形象的。千經歷的每件事情都有其寓意。被排擠、受人幫助、勤奮工作得到河神的禮物、善意對待無臉男卻捅了簍子、把半顆丸子給了無臉男 自己引開他結束這件事情、心愛的人負傷她奮力相救、坐上一去不返的火車去尋找希望。每件事情,都是千尋一步步走向成長的點點滴滴。故事開頭那個睡不醒的、厭世的小女孩,一點點變得勇敢而堅強。
說到火車。投胎火車和千尋火車是我覺得最扯的「證據」。世上火車這麼多,為什麼就只說抄襲了投胎火車……怎麼不說抄襲和諧號抄襲輕軌抄襲水上巴士……醉了……投胎火車很明顯是參考龍的設計。千尋裡面的小火車就是一列普通的火車,表現更多的火車經過的沿途風景,重要的是這個坐火車的小女孩踏上的旅程,她內心一步步堅定堅強的過程。坐個火車都要被說抄襲,是不是千尋一定要坐船走才可以……坐火車和千尋中電影的開端是呼應的,千尋和父母穿過教堂一樣的那個地方時候聽見了電車的聲音,父母以此安慰她繼續往前走。千尋在橋上面也看見電車開過。如果要說,為了設計一個千尋坐火車走的情節,好抄襲小倩。這麼辛苦,我服。火車有去無回憑什麼是抄襲?投胎火車有去無回是因為投胎只有走的沒有回來的,回來要走閻王路不是投胎路。千尋的火車有去無回,對一個堅持要離開的少女,有去無回加碼刻畫她堅定的決心。別忘了鍋爐爺爺問她:這樣你還是堅持要去嗎?完全是兩碼事情,只是都不回來就抄襲了?
我真的不明白現在大家都是怎麼看待抄襲的。之前看過一個調色盤。連「蓮花」、「水池」這種單詞都圈出來說是抄襲。那是不是要把全篇的「的」字也都圈一下,相似度又能夠大大提高呢。給文藝界一點空氣好嗎?為什麼做出好作品就要說人家是抄襲的?
《小倩》是一部很棒的動畫。在97年的中國,簡直一座里程碑。除了配音實在跳戲,沒有什麼太大彆扭。畫風大膽,腦洞足夠,畫面精緻。除了徐克,大概想不出還能有誰,能在那時做一部這樣有力的動畫出來。小倩是我們的突破是拿得出手長得了臉的動畫,但是說千抄襲小倩,就有些空穴來風了。
還有如果真的喜歡小倩,為什麼不好好享受這部作品,好好分析,而是一定要把它和別的作品比來比去,以至於搜索它會跳出一大堆它和千的牽扯。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這樣對待吧?小倩不是一個不值得分析的作品
我們是不是需要自我反思一下,說抄襲國產,是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行為?看看人家文藝界的成就,我們這些年成長了什麼?我們是不是比較擅長文革不太擅長文藝。不要意淫抄襲了,有本事自己做一部像樣的動畫吧,像樣到在令動畫界地動山搖。像樣到自成一家追隨者無數,以後的動畫充滿了你的影子。我也希望別人能夠抄襲一下中國動畫,希望有一天別人看著中國動畫覺得望塵莫及。
然後再指著一堆相似物,說,這些人都學我,也不遲。
文藝界聲稱別人抄襲的,往往都是其中的貧困的一方
——————————————————————————————————————————
謝謝評論的各位給出的建議。第一次的論述確實很多不嚴謹的地方。
一個人看了另一個人的作品,有感而發,做了一部更好的作品。
這件事在古代文人中間很常見好么?
推薦閱讀:
※電影的分鏡手稿在拍攝中有什麼作用?
※徐克和王家衛相比,為何後者更受國際電影界青睞?
※徐克在《西遊》系列裡的「鬼馬想像」和張藝謀在《長城》里的腦洞到底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口碑差異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