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是靠什麼得到歐美主流人群的欣賞的?他的鋼琴技藝真有他的聲望那麼高嗎?
郎朗的確是靠琴技,靠藝術水準征服西方古典音樂界各位大師、大神的,進而得到歐美主流人群的欣賞和追捧的。
別的不說,看看郎朗的老師們,以及欣賞,喜愛郎朗的指揮大師們,再看看郎朗和這些指揮大師,和國際上頂級樂團的合作次數,就能說明一切了。
征服和影響這些金字塔頂端的大師和樂手上,別說不懂古典音樂的國內普通網友的觀點看法沒用,國內古典音樂泰斗的看法和觀點,也沒什麼用處。
至於說郎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從而哄得鬼佬開心的,真是不知從何而起,又以訛傳訛的謊言活著說是謠言了。
舉一個栗子:
首先要介紹一下,郎朗是真愛足球,也真懂足球。他是梅西的鐵粉,球隊中,喜歡巴薩的風格,也喜歡拜仁。不用拿隊蜜那套來質疑郎朗,認為他是偽球迷:首先,同時喜歡巴薩和拜仁並不衝突;其次,2014年世界盃期間,郎朗在豪門盛宴時被張斌現場蓋章是真球迷。
郎朗和梅西、巴薩俱樂部都有很多互動,梅西以日後教郎朗的兒子踢足球為條件,預定了郎朗指導他的寶貝兒子鋼琴一事,很多喜愛梅西的球迷朋友應該都知道。
前幾天,郎朗在西班牙巡演,巴薩又送給他一件印有他名字的巴薩10號球衣。這應該是他手裡的至少第二件印有自己名字的巴薩隊服了,上一件是2012年西班牙巡演時送的8號球衣。
背景介紹完,下面要說主要內容了,在2013年下半年,郎朗曾拜訪皇馬俱樂部,以及世界報報社。訪問期間,世界報總編曾問郎朗:「是更喜歡皇馬還是巴薩?」
郎朗回答:其實自己更喜歡巴薩,但聽說在這裡(世界報報社)不能這麼說?
總編當然說:沒關係,說實話就好。
然後,皇馬依然送了郎朗世界上僅存幾張的最貴人牆照照片,次日世界報報道大標題:郎朗說自己一直是皇馬球迷!記得還連出了好幾期。
如果不是郎朗拜訪皇馬和世界報的活動,有西班牙電信錄像並放出來,估計郎朗這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罪名是怎麼也洗不清了。
了解了這個故事的朋友,如果依然認為郎朗不是一個坦率真摯的人,認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我真心想問問你們,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回答才不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呢?
至於認為郎朗是靠不規矩嚴謹、新鮮感,土氣而具有識別度,吸煙觀眾的。我只是想提醒你,郎朗不是靠吸引觀眾,獲得人氣,才進入大師視線的。他每次都是能在第一次接觸時,就以自己的音樂、以自己的藝術表達吸引大師的,希望儘快與他合作的。郎朗的伯樂艾森巴赫面試他那次的故事,應該被很多人了解了,原計劃只是最多花15分鐘的時間聽聽,最後變成取消當天排練計劃,帶上藝術節音樂總監扎克梅塔一起,聽他彈了三四個小時。如果有人認為這是靠郎朗的土氣,新鮮感,能吸引普通觀眾做到的,我覺得這種人簡直是認為自己的古典音樂素養、古典音樂理論知識,藝術水準、審美水準,包括聽力,已經高到能夠與大師們相提並論了。
也許有人認為艾森巴赫只是一個孤立,不能說明什麼,真的不是這樣。郎朗的老師之一,巴倫勃依姆,一直以驕傲著稱,想到他自幼以天才出名,學識豐富,一般人他根本看不上,也懶得搭理,也是情有可原的。
郎朗第一次與他見面,是在郎朗音樂會結束後的後台,音樂廳總監告訴郎朗:巴倫勃依姆大師聽了他的音樂會,想見見他。根據描述,郎朗見到大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師,您能教我嗎?
然後,以傲慢出名的巴倫勃依姆就這樣同!意!了!
這就是郎朗成為巴倫勃依姆大師的學生的經歷,看起來很簡單吧?不要告訴我是什麼因為郎朗的土氣和不規矩嚴謹,能讓觀眾有新鮮感,所以巴倫勃依姆才讓步的,好嗎!
2009年卡內基開季音樂會,哈農庫特帶領維也納愛樂與郎朗合作貝一,哈老點名要求郎朗擔任獨奏,又是一場里程碑式的演出。2009年卡內基開季音樂會,哈農庫特帶領維也... 來自蓋茨比詠嘆調
根據下面這篇報道,哈農庫特大師第一次與郎朗見面,是他在綵排前想與郎朗談談,就是一下子花了三個小時,根據兩人的描述,那應該是2005年的事情。
先這些吧,有時間再補充
1、純靠琴藝。
2、有。幾個評論說郎朗的東方形象,他的"土",反而是加分,我就完全不能理解了,明明這些都是一個亞洲人邁入西方主導的古典音樂領域的障礙,他能獲得今天的地位,和國際市場的歡迎,除了實力難道還有第二個原因?難道那些西方演奏廳里被古典音樂從小影響到大的耳朵,不是為了去聽音樂才買高價門票,而是為了看形象?
很多時候受歡迎不是看誰彈得好,而是看誰能被人記住。
技術不在郎朗之下,又比郎朗規矩、嚴謹、優雅的中國年輕鋼琴家真不少,比如宋思衡,比如張昊晨。但他們沒有識別度。過去的二十世紀,這樣的鋼琴家在歐美已經層出不窮了。世界不缺規矩、嚴謹、優雅的鋼琴家。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郎朗的演奏很特別。不僅是特別,他符合了歐美人心目中中國人的形象:帶著點土氣,但是活力讓人生畏,能很快把歐美那套東西玩轉,繼而玩壞。郎朗彈任何東西都很像那麼回事兒,但又多了一點土氣。這對歐美人來說既是新鮮的,又是很中國的。
古典音樂在歐美國家已經暮氣沉沉,主要受眾是些老頭老太。而郎朗為古典音樂注入了一股活力。這才是他在西方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吧。
郎朗不靠才華難道還能靠臉?
也說點我自己的觀點
1.郎朗被歐美人認可從某種程度是對中國實力日漸增強的認可,不僅僅是經濟,更是文化上的認可。
2.郎朗的專業水準實打實的一流。德國,奧地利,法國,俄羅斯這些古典音樂底蘊高的人民不是傻子,市場就證明一切。各大樂團的音樂總監指揮首席不是傻子,音樂廳經理老闆也不是傻子,歐洲王室不是傻子,各國政要也不是傻子,尤其不要懷疑中國高層的智商,奧運會,國慶,抗日70,各種文化年開幕不是給碗燉酸菜就選擇他的。商品經濟時代,別和我論證郎朗商業化對錯問題,不商業化你想讓音樂家們餓死?開演奏會賣票不也是商業行為?郎朗就是商業化了,就是市場打造出來的,問題是國內那麼多鋼琴家,怎麼就他最能被認可?當那些廣告贊助商,商業精英是開粥鋪的?
3.郎朗性格因素。郎朗性格外向開朗,早年留學美國,深諳西方人際交往規則,情商比較高,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再加上一副中國面孔,滿足了西方人對中國的好奇。
4.和 1, 3點差不多,郎朗接受的是最優秀的古典音樂教育,畢業於柯蒂斯,一群大師提攜他,東方面孔,西方文化背景,問題是並不純粹是西方文化背景,骨子裡還有很多東方中國的東西,還有童年學琴的艱辛。17歲靠替補橫空出世,隨後邀約不斷。這麼一個「複雜」的boy可供人品評的太多了。
5.現在網路那麼發達,沒什麼信息壁壘不對稱,稍微查查就能知道郎朗牛到飛天了,國人總是不自信。不知道這麼比合不合適,郎朗在古典音樂界的地位相當於林丹在羽毛球,丁寧在乒乓球,梅西在足球的地位。我知道肯定有人拿已故的大師來貶低郎朗,你們吶,這是多希望34歲的郎朗掛牆上(我開玩笑的)。拿健在的大師比你們也是欺負他啊(其實未必不能比,怕招黑),他比人家少吃多少鹽!建議拿34歲時的各大師和他比才公平襖~
絕對的實力派 這麼多年都能保持很高的藝術水準 曲目量驚人 能力超群 還很可愛
當然靠琴技了,難道他還能靠臉?
名字要簡單 好記憶 !
比如 郎朗, 馬友友, 譚元元 ...
一下觀點為個人觀點,希望不要黑我
另:本答案會講郎朗和李雲迪對比,兩位都是年輕有為的大師,估計近幾年因娛樂圈事多,水平有所下滑,故採用當年巔峰期的他們進行某些曲子和技巧的對比,並不是說誰更牛逼閃閃,人各有異嘛!
郎朗其人,不可避免的受到非議,因為近幾年的張揚,讓很多人對其感到反感(其實他爹太高調了,常年的影響是的郎朗本人也受到改變。我接觸過他本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張揚),相反,李雲迪(鑒於國人最熟這兩位,再一個要不就是陳薩或者王羽佳,不過這兩位女鋼琴家並不那麼出名)定位的「低調行事」吸引了很多人。由於題主講的只是技巧,那就從做人做事上移開。
接下來我們請出拿到琴就亂砸一通的李斯特大神,其作品liebeslied no.3也就是愛之夢(沒錯愛之夢有三首你們只聽了最有名的一首哈哈哈哈)廣為人知,我們來進行一番小小的和李雲迪的對比。(李的版本採用portrait,郎朗採用卡耐基音樂廳現場)
首先,開頭段,郎朗慢速切入,右手的主旋律突出,其餘四指分配給了要人命的音階(?忘了叫什麼了 )而李的則更加突出,且比較顆粒感,不是很連貫。一路下行,來到轉折,沒錯,一大段的音階,我們聽來就是聽不出來。郎朗在此更有節奏、層次分明一些,特別是後期連續的雙音和弦轉換,更加激動。李略顯含蓄(可以明顯感到情緒宣洩不那麼猛)。然後就是主體了哦~郎朗在此彈奏的比較激動(郎朗一直很激動,可能因此比較適合彈李斯特的作品),右手主旋律和弦明顯,伴奏左右手合的非常好,音強差襯托主旋律之美。李在此感覺主旋律力度不足,和伴奏粘在一起了。
接下來高潮啦~兩人的音階都非常棒,層次分明,尤其是在某兩小節主旋律和音階伴奏之間快速切換很完美,沒有雜合感(這段是檢驗踏板質量的好時機!)但李依舊出現了主旋律不明顯的問題。最後一段,結尾引入,和開頭一樣,旋律和連貫性的問題。但是個人偏愛郎朗的處理方法,感覺感情更豐富
先亂答一個……手機什麼的太累了手上也沒譜子……有空寫的好一點……
推薦閱讀:
※評價李雲迪?
※基於技術和市場的分析,真鋼琴可以被數字鋼琴取代多少?
※鋼琴剛起步如何給日後學習即興伴奏打基礎?
※比較好奇那種教鋼琴的老師教了小朋友一年以上結果那孩子還不會認譜這是咋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