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的音樂算搖滾嗎?如何評價黃家駒的音樂地位?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但有許多人對Beyond的印象只短暫停留在最受關注的1989-1993年,又或者把家駒等同於Beyond。基於上述前提,很多答案已經失去可討論的價值。


謝邀。首先我們要釐定搖滾樂是啥,每個人對著干定義不太一樣,連查閱老外的字典,只有大英百科全書才把Rock 和Rock N Roll 分辨出來,而Rock N Roll 比 Rock更早,生於月1940年左右,融合了藍調、RB、爵士、鄉村和宗教音樂,簡單來說就是以鋼琴或sax做主調(後來以兩把吉他和低音吉他代替),配以敲擊樂。我們這裡說的搖滾,該是Rock N Roll而不是Rock吧。
Rocking and rolling 這個詞,本身是形容海上的搖晃狀態,後來才被人用作形容搖動人心的音樂。(準確點來說,是Billboard雜誌Maurie Orodenker在1942年首次在媒體上用這個詞形容音樂), 因此能夠稱為Rock N Roll的,該是 1。兼容的音樂配以敲擊樂 2。有撼動人心能力
Beyond在成名前的一些嘗試和思考,個人覺得他們不止是搖滾樂手, 他們的音樂,加上歌詞、現場演出感染力和對於樂壇的影響力,怎麼說也不為過。


家駒 欠你張演唱會門票。


我想在中國其實恐怕也沒有人能說明白什麼叫搖滾吧,西方搖滾更不懂了,和我們是不同的文化。有人說搖滾是一種態度,有人認為搖滾是一種風格,如果說搖滾是一種態度,那麼任何歌曲都有態度,有靡靡之音,有激情澎湃,有真情流露,有無厘頭,有前衛實驗,各種思想,各種態度,他們都是態度的一部分,如果老是分析什麼是搖滾,算不算搖滾,糾結擰巴於搖滾,其實是一種極端,或者意淫!總歸說來,感性說來音樂只有好聽不好聽,理性說來音樂只有結構嚴謹不嚴謹之分,所以一味的以小眾群體來討論搖滾有閉門造車之嫌!只要知道大部分不聽所謂的搖滾音樂的人如何定義所謂的搖滾音樂就大概知曉,也只能大概知曉,搖滾在現在看來更像是一種態度犀利,節奏強勁的音樂曲風而已,完全沒有必要扣上各種莫須有的帽子!我個人認為黃家駒的最大成就是讓大部分人能夠接受並欣賞他的音樂以及曲風,各種大氣回蕩,激情澎湃,迷茫掙扎,鐵骨柔情,能夠做出讓大部分人懂且產生共鳴的音樂才是他最大的貢獻,以及大部分夾樂隊都是因為BEYOND的緣故。這算是一種天賦吧?華人有很多很努力很優秀的音樂人做出來的音樂大部分人不一定能接受,所以說這也算是一種天賦吧。我愛黃家駒,我是個徹底的家駒迷,我不會因為喜歡他而詆毀任何歌手,就算是愛情買賣這類歌曲的作者。不喜歡可以不聽,完全沒有必要詆毀別人,也完全沒有必要詆毀周杰倫五月天他們。


聽了這麼多年beyond,斷斷續續的國內國外的都聽了不少,現在唯一能確定無法超越的是黃家駒的聲音。
——————————————————
黃貫中跟黃家駒之間差了1000個黃家強,都承認吧。


譚維維都可以說她是搖滾
beyond為什麼不能算


呵呵,我關注的一個微信號文章恰好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白居易寫詩的時候有個怪癖,總把寫好的詩文先拿給一位老太太看,不是因為老太太姿色出眾,而是老白另有所求。老太說懂了,老白就把這篇留下,老太說不解,老白就重寫。這是真實的故事,絕非杜撰。白居易的目的很明顯,他希望自己的詩文更通俗易懂,他曉得一味裝深沉最後肯定曲高和寡。

今天我要和你聊《真的愛你》,這首歌誕生於1989年,被收進粵語專輯《Beyond IV》。曲子是家駒寫的,填詞人是小美(梁美薇),演唱四人都有份。在家駒離世15年紀念日時,小美曾說過,能與黃家駒共同創作《真的愛你》,心內始終無限愉悅,她與家駒是摯友,有時候甚至還是家駒戀愛和事業上的參謀,她還透露家駒超愛下廚房。小美與Beyond的合照拍攝於93年5月28日,家駒墜落前一個月。

《真的愛你》是一首歌頌母愛偉大的歌曲,上周日恰好是今年的母親節,很應景。1989年母親節前夕,經紀公司要求黃家駒創作一首關於母親的作品,家駒甚感不悅,作為原創音樂人來說,最反感的事情莫過於被指定去寫某種歌曲,商業化味道會很重,家駒還把這事兒跟姐姐抱怨過(好率真的性子),直到曲子出爐他還有點小鬱悶。不過最終家駒還是寫出了這首至今仍然偉大的永恆金曲《真的愛你》!

《真的愛你》一夜爆紅,當時一經推出便迅速被傳唱開,朗朗上口的旋律,直抒胸臆的告白,亢奮激昂的前奏,樸素真誠的歌詞,加上Beyond獨具特色的演繹,都讓《真的愛你》勢不可擋。學過吉他的朋友肯定對這首歌太熟悉了,大部分初學者就是從它開始的。我最沉醉的莫過於前奏、和聲以及家駒發人深思的幾聲吼。至今還能回想起學唱這首歌的場景,高中同學很多人都大愛這一首,一人一台那种放磁帶的低檔錄音機,一旦有幾句唱不上去會跟自己特較勁。《真的愛你》認可度極高,成績也晃瞎人眼,1989年一舉拿下「電台排行榜第一位」和「年度十大中文金曲」,20多年過去了,如今這首歌依然是每年母親節收聽率最高的歌曲,常年穩居百度音樂和QQ音樂收聽人數的前幾位。

沒想到,正是《真的愛你》給Beyond引來了媒體和同行的大量質疑。我分析了一下大致如下:

你不說自己是搖滾嗎?怎麼突然不搖也不滾了;

這絕對不能算搖滾歌曲,太流行化了;

玩搖滾就別妥協,不嗑藥不濫交也能叫ROCK?……

Beyond早期風格是家駒一直堅持的搖滾精神,外界的罵聲讓黃家駒頓時陷入莫大的苦惱。但家駒畢竟不是凡人,面對懷疑迎風而上,後來又陸續拿出了大批牛叉作品,這才讓很多人啞口無言。其實,我們總是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強,《一代宗師》里說過,一個人但凡見不得人好,那是沒有容人之量。批判別人刷存在感真的好么?自己沒有作品還黑別人,拉倒吧。韓寒說過,人家早就乾的熱火朝天了,姿勢都換了好幾個了,你還想給人家科普手淫該注意的要點?

Beyond到底算不算搖滾?我看過很多關於界定家駒風格的評論,就搖滾還是偽搖滾的問題,我也經常看到類似的大辯論,很多Beyond歌迷甚至跟質疑者打的頭破血流。大可不必!這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往往都有著出奇一致的共通之處,一是被廣泛認可,二是被經久流傳!白居易的詩文如此,黃家駒的歌曲亦同此理!真的愛你已經風靡了20多年,而且在各大排行榜中一直名列前茅,說明什麼?人們用耳朵和情感在買賬!


黃家駒能夠將流行元素融入搖滾,本身就是超越之舉,何須質疑?我不想陷入這種無休止的爭論,太沒技術含量,有吵架的時間還不如干點更帶勁的事兒,一個真正的武林高手最終必然是融會貫通,你追問這高手師從何派,他會如何作答呢?他會一生氣自己開創一個新門派!真的愛你我會繼續聽下去,而且我敢說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愛上這首歌,因為它是偉大的作品!音樂充滿靈魂的主因,皆因它可觸動人心!

來自微信號jiajuforever


看完這篇文章,估計你已經有答案了。作品是否偉大與類型無關,有些東西好就是好,無需深究。


Beyond,黃家駒當年組建的團,後面就不是了。

----

家駒的歌,即使自己遭遇挫敗後去聽,依然給人希望,給人無盡的力量。這不是音樂的風格之分,我覺得這是一種感覺,一種《沖》的感覺。

如果要說 Beyond 的音樂到底是否是搖滾,我覺得絕對是;但家駒的歌,不一定是。

『但這不緊要(「我地 BEYOND永遠會夾 BAND,夾到亦手指都唔彈為止呀」),我想卻唱一首好舊好舊的歌,玻璃箱。』

流行,Beyond 曲風再轉
創作,93 以前的 Beyond 平均每個月一首歌
才華,一直到現在整個音樂界都沒有這樣的音樂人,20 年、30 年,無人超越

我想家駒不是因為要流行、要賺錢才寫去曲/歌。

不管怎樣吧,我想你和我一樣感到:「吖種孤獨同落寞的感覺」,再見理想!


BEYOND我知道,但是搖滾是什麼啊?


搖滾是什麼?
家駒在一次採訪說過就是歐美的街頭音樂。因為它靠近大眾,所以很接地氣。
Beyond算不算搖滾我不想討論,在生命接觸live里(指影片資料)家駒可是作為主唱的同時演奏著吉他。他們的曲目不乏悅耳的solo,穩進的Bassline,吉他互飈、riff,鼓點也經常是恰到好處。
要了解他們的音樂,那就從音樂著手吧。


一、
算搖滾。
其實在我個人看來,搖滾這個詞概念不明,因為就連這個問題下的 38 個回答中,對搖滾這一名詞的定義都不下十個。而更多的又是用一些精神上的東西來定義,我覺得是很扯的,因為音樂就僅僅是音樂而已,你從相同的音樂當中理解出何種不同的精神,實在是很主觀的事情。
那麼我認為 Beyond 樂隊是搖滾,是因為大多數人(至少是我人生中見過的大多數人),尤其是不玩樂團的普通人,在談到搖滾樂的時候,第一個想起的樂隊是 Beyond 。他們在說起「聽一首搖滾歌曲」的時候,播放的也大多是 Beyond 的作品。
如果這樣的「大眾心中的搖滾樂代表」都不能算是搖滾樂隊,那麼試問在華語樂壇,誰當得起搖滾的名號?
同理可證,崔健是搖滾,汪峰是搖滾。

二、
我認為 Beyond 在我國音樂上的地位是「教科書」一般的地位。
教科書是負責傳授基礎知識啟蒙我們,讓我們從最初什麼都不懂的孩童開始成長,接受知識,開始變得有文化的東西。這正像 Beyond。有多少大陸的樂手,組的第一個樂隊排的第一第二首歌,不是《光輝歲月》、《真的愛你》呢?多少新手吉他手把「彈下《不再猶豫》」當作職業生涯的第一道坎,多少新手貝斯手把「拿下《冷雨夜》」當作一個偉大的目標。我們在告別新手期之後,會去玩更純正更難更創新的音樂,也許也會創作出比這些歌曲更偉大的作品,但我們依然很難否認,Beyond 是帶領我們接觸我們畢生摯愛的搖滾樂的第一支樂隊。

三、
Beyond 被高估了。
Beyond 不是什麼世界四大樂隊之一,這個就算是 Beyond 吹心裡也應該很清楚。比 Beyond 更偉大的、影響更多人的樂隊這個世界上多了去了。葉世榮不是亞洲鼓王,他的鼓技甚至不太出眾(但足夠好);黃貫中吉他彈得很好,也非常有才氣,但他是否是亞洲第一的吉他手我持懷疑態度。黃家駒寫出了很多好歌,但能夠相隔二三十年仍被我們傳唱的,也並不是只有他的作品。
但刨去這些吹捧的成分看,Beyond 依然是華語樂壇中獨一無二的樂團。比他們更叛逆、更重更純粹的樂團多得是,但能夠被當成教科書,啟蒙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目前來看僅有 Beyond 一團。
Beyond 的歌早已從我的播放列表中消失,假如我加入的樂團中還有人說想玩 Beyond 的歌,我想我會白他一眼,但不得不說,我必須感謝 Beyond。


人們歷來對Beyond是不是搖滾樂隊爭論不休,網上經常因此鬧出罵戰甚至約架。有人認為Beyond是殿堂級搖滾樂隊,有人則說撐死了算流行。有人認為嗷嗷怪叫、滿身刺青、一頭長髮的才是搖滾人,有人覺得強烈的批判精神和反叛意識才是搖滾人的標配……漫無目的的爭論和對罵不可能得出結論,冷靜的分析和理解才有可能尋得答案!「一路有家駒」陪你一起尋找。

搖滾樂究竟是個啥?

首先,搖滾是一種音樂類型,是一種音樂表現形式,關於它的定義,我想沒有人可以準確給出,因為音樂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更何況搖滾樂誕生後又幾經變革分支。搖滾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這種音樂激情四射、節奏感強烈且極具吶喊精神,它從街邊藝術迅速開始風靡,並在70年代前後形成了世界範圍的搖滾浪潮。

但凡一件東西覆蓋的人多了就會出現分歧,搖滾樂也遇到了同樣的尷尬,人們對搖滾的認識開始四分五裂,比如:搖滾必須有吉他有貝斯有架子鼓,solo要晃瞎人的狗眼;搖滾是民間的草根藝術,難登大雅之堂;搖滾樂是年輕人通過音樂來吶喊,表達內心不滿;搖滾就是表達歌者發自骨子裡的反叛,倡導縱慾;搖滾是把自己內心想的唱出來,想唱就唱……

其實音樂是思想的載體,搖滾樂代表著音樂人內心的所感所想,正像黃家駒說的「我感受的,思想的,會用歌唱出來」,而且搖滾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不拘泥於傳統形式,發於歌者心傳入聽者心,它隨心所欲它簡單酣暢它直抒胸臆它感染力強,你穿著大褲衩子可以唱搖滾,穿著西裝照樣可以,你抱著吉他能唱搖滾,把吉他丟開同樣開唱。

一個人過來跟你說,大哥要手機嗎?雙卡雙待的蘋果6s!你一秒就反應過來了,那不是蘋果那絕逼是山寨機,可搖滾不行,這世上壓根就沒有搖滾的準確定義,它太過宏大複雜了,不可能憑一項指標就完成鑒別。

搖滾不被商業綁架,代表著一種氣質一種態度一種精神,至於音樂人想賦予它何種氣質,那就是創作者的事兒了。


搖滾樂有一千張面孔!!

理念和文化的不同造成了搖滾在短短几十年里出現了N多形式,可說百花齊放,民間搖滾、鄉村搖滾、藝術搖滾、古典搖滾、前衛搖滾、迷幻搖滾、硬搖滾、重金屬、華麗搖滾和朋克搖滾等不一而足。這種另類的音樂形式也讓一大批音樂人和樂隊世界聞名,我們耳熟能詳的太多了,滾石、貓王、披頭士、涅磐、平克·弗洛伊德、鮑勃·迪倫、大衛·鮑威、深紫、皇后、蠍子、邦喬維、老鷹、槍炮玫瑰、U2、林肯公園……

搖滾和流行經常因為界限模糊而發生摩擦,流行的範疇更大更寬,搖滾一般被認為是包括在流行之內的,由於界限模糊甚至有時樂手都會越來越看不懂自己。科特·柯本為啥自殺?除了身體和藥物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感覺自己太過流行了,粉絲也太過瘋狂,很多歌迷根本不是關注和理解他的作品,這讓他無法接受,最後27歲的柯本飲彈而終。家駒的歌迷肯定也能理解這一點,海量的粉絲中關注人和八卦的佔大多數,用心欣賞作品的只是一小部分,這話雖然殘酷,但事實真的如此。

表現形式繁多對音樂是好事,可平頭老百姓就有點眼花了,搖滾樂真的有一千張面孔,你喜歡這個我喜歡那個,如果碰見同道中人就喜極而泣,只要自己喜歡的偶像不被對方認可馬上挖他祖墳。喜歡搖滾的人經常聊著聊著就幹起來了,我親眼目睹過太多了,說多了都是眼淚。

在批判者的嘴裡總能聽到搖滾和偽搖兩個詞,但在睿智的欣賞者眼中只有喜歡與不喜歡!對音樂來說,理性的了解+感性的欣賞,這就足夠了。


Beyond是不是搖滾?

有人說,beyond當然不是搖滾,你去聽聽國外的搖滾樂隊就明白啦!不好意思,國外的音樂我不見得聽的比你少,我反問持這種論調的人,假如黃家駒一直模仿西方搖滾寫英文歌會是什麼結果?假如他一直單純沿著藝術搖滾或華麗搖滾往下走會怎麼樣?你肯定會說,黃家駒和Beyond毫無特色,只是在跟風複製西方的風格而已。那假如他沒有在作品中融入東方元素又會怎麼樣?你肯定說聽不懂,而且故弄玄虛讓人有距離感。

所以,不要膚淺的用國外搖滾形式來評價一切,在批判者眼中,怎麼做都是錯的。不同文化不同土壤自然會滋養不同的藝術風格,請不要再關公戰秦瓊了,Beyond無需與任何國外樂隊相比,黃家駒想做何種音樂那是他的自由,旁人無權干涉,假如硬性對比只會以偏概全。

如果參照問題1的大體路數去套Beyond樂隊,你反而能更加清晰的得出答案。不管是黃家駒時代的beyond還是三子時代的beyond,他們的作品都忠於內心所感所思,不會因為商業化和利益去刻意討好市場,即使在向唱片公司妥協的幾年裡,作品也大多具有深刻內涵,絕不膚淺的批量化生產音樂,家駒的標準很簡單,歌曲必須先打動我自己!

他們在借鑒前輩作品的基礎上敢於創新,苦苦尋找搖滾和流行的平衡點,並巧妙的融入了人文、歷史、世界、公益、愛與和平、家國、社會、愛情、親情、友情等多種元素,作品涉獵面之寬令人驚嘆,他們將有深度的搖滾樂在中國這個不怎麼接受內涵音樂的土地上做到了空前的影響力,請問這高度還不夠么?是他們真正讓搖滾樂在華語樂壇流行起來,這一點值得所有人尊敬!

Beyond樂隊不僅是搖滾,而且貨真價實,黃家駒和樂隊其他成員打造了Beyond獨有的風格和氣質。我個人對Beyond獨創的一些極富東方特色的搖滾作品特別偏愛,那才是我們自己的搖滾,東方搖滾!如果你非要問Beyond屬於哪種搖滾,我覺得「黃氏搖滾」或「Beyond式搖滾」更為準確。


黃家駒本人怎麼看搖滾?

歌迷們一定非常在意黃家駒本人對搖滾的看法。在當時的香港樂壇,情歌幾乎壟斷了排行榜,你去翻翻歷年勁歌金曲名單就知道了,天王天后一大堆,但好像誰也沒有在意過音樂本身的價值和意義,經常是今年很紅的歌曲轉年就消失了,作品壽命普遍很短。

家駒更在意音樂的內涵,他說很多音樂表面上看起來蠻rock的,但真的這麼有意思么?未必,它們很多是情歌而已,而rock roll的精神是什麼?rock roll的精神是要讓人感覺到搖滾樂是有意義的。

他認為搖滾樂在香港是很小的,生存起來也頗有難度,如果想玩搖滾也要盡量香港化。黃家駒一直都很純粹,只想做自己內心鍾愛的音樂,不太在意是否得到了認同,但那些攻擊和批評讓人實在難受。他對創作自由度是要求很高的,他曾說,玩搖滾就一定要放的開,要揮灑自如無拘無束,應該打開自己的領域,盡量的多搖滾一點,一開始可以多聽前輩的搖滾樂隊。

關於Beyond樂隊的風格和發展,家駒很自信,他在日本接受訪問時提到,很多人根本不懂什麼是搖滾樂,總認為搖滾會帶壞小孩子,其實Beyond一直在努力嘗試不同風格不同味道,希望觀眾接受我們的音樂多過接受我們的外貌,這樣就算再多偶像出現,也不會對Beyond有太大的影響。他反對照搬照抄國外的搖滾形式,畢竟文化底蘊是不同的,有自己的特點最重要。

黃家駒談搖滾與音樂 獨到的見解(40分鐘訪談+光輝歲月live)

從始至終,Beyond樂隊的搖滾精神就從未熄滅過,這種內核決定了他們對音樂的態度,也決定了作品的壽命。幾十年了,Beyond的作品反完全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且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這就說明一切了。還是那句話,音樂充滿靈魂的主因,皆因它可觸動人心!這句有點繞嘴,但值得多讀幾遍。


寫在最後

雖然我知道永遠不要試著叫醒沉睡的人,但我還是向歌迷發出呼籲,請不要絞盡腦汁的研究黃家駒八卦和小道消息,將注意力放到家駒的作品上吧,既是對他的尊重也能讓自己提升。

送給黃家駒和beyond歌迷幾句話,也包括我自己:這世界很大,beyond不是音樂的全部,聽聽別人的歌並不是叛徒二百五,不能因為偏激而錯過全世界的精彩音樂。實事求是的說,我聽過不少,對我內心和思想影響最大的依然是beyond依然是黃家駒,小二十年了,戒不掉了。還有,歌迷之間不要再分幫分派,一切都有界限,唯獨藝術無界,假如大家都是暢談作品分享歌曲感悟,怎會有紛爭?

文章是有點長,但我真心希望你懂了搖滾懂了Beyond樂隊,當再有人問你這類問題時,你可以驕傲的告訴對方,我喜歡黃家駒,他是一位可敬的中國搖滾先驅,我喜歡Beyond這支搖滾樂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路有家駒「 微信號jiajuforever,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4年2月19日更新————

我把我書里關於Beyond的兩篇貼出來(嗯,也是我這書的試讀章節,在網上其他地方也有),請大家看完後,再批吧。

《理想從未離開》

1999年的暑假,我剛順利通過中考,奶奶提議,"要不回一趟粵東老家看看?走,去看看你爺爺出生的房子。"於是,我和奶奶兩人,在搭乘了14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後,從廣東北部的一座山城來到東部的另一座山城。
  來火車站接我們的是我一位遠房堂兄,很遺憾我把他的名字給忘了。他騎著一輛五羊本田摩托車,載著我們,一路顛簸,才抵達了目的地。這是一座小小的村落,沒有任何的公交路線和市區接駁,但由於我的另一位堂兄在東莞白手起家、坐擁一家玩具廠,因此家裡條件也算富裕。房子是新蓋起來的,就建在田邊,早上的時候推開門還能見到遠處的山頭煙霧繚繞。它有三四層高,還有採光井。如果現在的城裡人過來住上這樣的房子,一定開心死了。
  可那時候的我沒有什麼閒情逸緻。這村子實在是太閉塞了,別說網路,電視上連香港的TVB、ATV都沒有——電視機此時也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的東西。堂兄是村子裡先富起來的人,吃罷晚飯,附近的鄉親們就會來到他家,一起看土裡土氣的地方台的節目。有的人還自備小板凳呢。村子裡的年輕人幾乎每天都騎著摩托車往鎮子上跑,要麼是泡放映廳,要麼是泡撞球室。總之,這半個月,可沒把我給憋病了。
  堂哥見我百無聊賴的樣子,遞給我一張盜版卡拉OK的VCD,"喏,要不看看這個?這可是我最喜歡的歌了。"
  接下來,《喜歡你》,《情人》,《真的愛你》,《不再猶豫》,《海闊天空》,《光輝歲月》,一首接一首,堂哥一邊看一邊跟著唱,他早已忘了最初的目的是幫我解悶。第二天,他還意猶未盡,拉上我又看了一遍。
  這是我對Beyond最初的印象。這第一印象不怎麼好。
  中學時候還時興過一陣子點歌台。地方電視台搜羅了一大堆KTV,搞一個點歌系統,家庭觀眾只需要撥打電視上的節目熱線,接通後按照屏幕上提示操作,就可播放這首歌曲了。即使明知道這是電視台和通信運營商合夥斂財的小把戲,大家還是樂此不疲。在"我最喜歡點播的歌曲"里,Beyond是力壓謝霆鋒、劉德華、伍佰的當仁不讓的冠軍。因此,在"搖滾樂"這個詞還沒出現的時候,Beyond於我來說和香港其他流行歌手沒有太大的區別。
  升上高中後,"玩樂隊"開始悄然流行,課室里坐在最後幾排的幾個男生放學後連球也不踢了,說是約了隔壁班的男生排練。就像榮獲2012年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的《聽說桐島要退部》所描繪的那樣,校園即社會,是年輕人即將踏入殘酷現實中的預備課,儘管這門課並沒有寫在課程表上。那些身材高大、長得帥、擅長運動、會下舞廳跳Disco的男生雖功課不好,早已被班主任劃入黑名單,可他們卻是學生社會裡的上流階層,最受女生們青睞;那些老喜歡讀余華、王小波、《紅樓夢》的人則統統被劃入書獃子的世界,處於這個社會裡的最下流。在這個等級分明、秩序井然的社會裡,我當然被歸入後者,只能既眼紅又不屑地看著他們開始脫下"體育明星"的外套,又穿上了一件"偶像樂隊"的衣服。在校園廣播的"空中現場"里,他們演奏Beyond的《真的愛你》;在校園十大歌手的比賽中,當所有參賽選手悉數亮相,他們作為壓軸表演嘉賓登台,演唱Beyond的《真的愛你》;高中二年級文理分班,在班裡的告別晚會上,他們還要把吉他、貝斯、鼓搬來,唱Beyond的《真的愛你》。
  直到上了大學,我還是沒能逃離《真的愛你》的魔咒。幾乎每個男生宿舍里都有一把廉價的紅棉牌木吉他,總是不約而同地彈出了《真的愛你》的前奏。
  我真的受夠了。我真的不愛你們。
  這時的我和中學時候比已經長高了好幾個頭,蓄起了長發,也擁有了一把價值不菲的電吉他以及效果器。我在校園BBS上發了一個帖子:"組樂隊。唯一的要求是,你不喜歡Beyond。"
  我對Beyond的反感,在於我所聽到的他們根本不搖滾,也在於從青春期開始,無數的男生把彈吉他和唱Beyond的歌畫等號,實際上是把彈吉他和"撩女仔"畫等號。年少氣盛的我無法接受搖滾樂被褻瀆,搖滾樂是不可一世的態度,我根本不在乎台下的你的想法。用音樂去吸引女生、討好你們,這更加是無稽之談了。嗯,你也可以把我的行徑看作是對受挫的青春期的一種處心積慮的報復。我絲毫不否認這一點。
  很快,我的樂隊成員們都到齊了。稍有遺憾的是,我的兩位吉他手的啟蒙老師都是Beyond的吉他手黃貫中(他們現在已經不怎麼聽Beyond了)。無妨,我來為你們洗腦,"電台司令"(Radiohead)、"性手槍"(Sex Pistols)、"嗆紅辣椒"(Red Hot Chili Peppers)……把你的吉他失真扭到最大吧!把你的音量旋鈕撥到最大吧!把Beyond趕跑,給他們點顏色瞧瞧吧!
  我的吉他手水哥來自粵西的小鎮,相信他和我的堂兄一樣,是騎著摩托車、打著撞球、聽著Beyond長大的。對我的狂妄自大,他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對我說:"小櫻呀,其實Beyond也不僅只是有《真的愛你》的呢,他們也有很多不一樣的歌呢。就像我們覺得五月天就是一個偶像樂隊,你會告訴我說,五月天有很多很搖滾的作品,Beyond也如此。"就這樣,在半推半就下,我完整地聽了Beyond的幾張大碟,包括他們最早的《再見理想》,以及《樂與怒》,還有黃家駒逝世後Beyond三人行時期的《二樓后座》《Sound》等。原本這只是作為水哥也去聽五月天早期專輯"藍色三部曲"的交換,我當然對Beyond沒有任何期待,可隨著對Beyond了解的越發深入,我發現自己這些年其實都搞錯了。
  二十年前的香港本土樂壇,搖滾樂還是唱片公司的雷區,大家無法接受飛揚跋扈的電吉他轟鳴,搖滾樂也似乎是"爛仔"的專屬品,和男孩子的長頭髮、文身、抽煙、酗酒、飛葉子等捆綁銷售。Beyond之所以叫作Beyond,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越,超越流行音樂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超越大眾對搖滾樂的偏見,超越他們身上的地下樂隊永無出頭之日的桎梏。因此,他們說服了自己,剪短了頭髮,穿上了整齊的西裝,一改反叛青年的形象,成為娛樂圈的一員。在TVB劇集《淘氣雙子星》里,黃貫中飾演李克勤文弱書生的弟弟;在高志森導演的《開心鬼救開心鬼》里,Beyond四子Full Team上陣,扮演青年學生組合Behind(電影插曲正是Beyond的《真的愛你》和《喜歡你》);還有黃家強最不堪回首的回憶《Beyond+草蜢》"扮七個天使的天使裝太噁心了",以及《Beyond放暑假》等。對於一個搖滾樂隊來說,成為青春偶像,還有比這更慘不忍睹的嗎?
  阿Paul(黃貫中)說,Beyond一直在搖滾和商業中尋找一種平衡。當Beyond決定要出專輯、簽約唱片公司的時候,當初和你一起玩樂隊的地下音樂圈的朋友都把你稱為猶大,而此刻大眾也根本不知道Beyond是誰。每天,你都在商品化的社會和我們永遠銘記的夢想中掙扎。但我們的夢想始終沒有改變——用音樂改變香港的現狀。"每個做音樂的人都自視甚高,我們Beyond四子亦如是。要Beyond和娛樂圈的偶像明星打成一片,內心難免會不太舒服,有些掙扎。但你明白你自己在玩的是一個怎樣的遊戲,那可以好過一點。"
  自己選擇的路,就算是跪著也要走下去。所幸的是Beyond不需要跪太久。1989年,以母愛為題的作品《真的愛你》大受歡迎,收錄該歌曲的專輯《Beyond IV》也獲得雙白金成績,同年伊利沙伯體育館《真的見證演唱會》一連開了7場,Beyond在真正意義上殺入主流,和香港樂壇也有了更多周旋的餘地。
  在認真地、完整地聽完Beyond的《繼續革命》《樂與路》專輯後,我發現Beyond的每張專輯都在小心翼翼地實踐著他們的一種平衡:一方面,為了獲得更大的影響度,也本著對唱片公司利益負責的態度,他們總是會有三首左右不那麼搖滾的、易於傳唱的歌曲;而對於專輯中其餘的作品,他們則把它當作B-Side處理,儘可能地做他們真正想要做的音樂。對此,香港樂評人袁志聰在1997年《音樂殖民地》中的《Beyond:三個人,在途上》一文里這樣寫道:"自己喜愛Beyond的歌曲,都從不會是那些熱門Radio-Friendly作品。由《亞拉伯跳舞女郎》里的《水晶球》和《玻璃箱》,到《樂與怒》里的《妄想》,都是一些滄海遺珠作品。到了三人行的時候,更發覺每張大碟都隱藏著一首冷門卻來得風格新鮮的非典型Beyond式作品。《二樓后座》里有帶濃濃八十年代低調浪漫的《冷雨沒暫停》(尤其那甚電氣化的Bassline);《Sound》里有點點像The Smashing Pumpkins飲歌Today的《阿博》;《Beyond得精彩》里亦有沉重郁怨如夢魘的《夜長夢多》(近年唯一能令我聽得心酸鼻酸的中文歌)。然後我發覺我最留戀Beyond的,是他們身上所埋藏著的低調磁性。"
  如袁志聰所述,Beyond不是能被精選集概括的樂隊。他們用自己的妥協和犧牲,用一首首派台金曲讓大眾認識Beyond、喜愛Beyond,進而期盼聽眾能進一步地了解樂隊的作品,了解Beyond的訴求,了解什麼叫作真正的搖滾樂。有趣的是,同樣也是Beyond的粉絲,當今華人流行樂壇中的"班霸"樂隊五月天,在屢屢被外界批評偽搖滾的時候,主唱阿信的回答是"想給小朋友吃苦藥的時候,得先讓他們吃糖",也是同樣的意思。儘管Beyond在後來越發地不守規矩,也慢慢地恢復了一個搖滾樂隊應有的暴戾之氣,但他們作為世界公民的人文關懷意識絕不僅僅停留在電台排行榜上。除了關注非洲貧困的《Amani》、寫給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的《光輝歲月》,Beyond超越香港這一彈丸之地的島民意識的作品還有很多很多。正如柏拉圖所說:"衡量一個人,就是看他在擁有權力時的所作所為。"這也是Beyond為何偉大。
  《海闊天空》是黃家駒的絕唱,也是Beyond四人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歌曲:
  今天我寒夜裡看雪飄過
  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遠方
  風雨里追趕
  霧裡分不清影蹤
  天空海闊你與我
  可會變(誰沒在變)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一剎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變淡
  心裡愛(誰明白我)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如果不是黃貫中在尾奏時那劃破夜空的電吉他獨奏,《海闊天空》其實並不怎麼搖滾;如歌如訴的鋼琴,大氣磅礴的弦樂,很容易把它和其他主流歌曲歸為同一類,這也是Beyond長時間被我誤讀的原因之一。作為殿堂級的搖滾樂隊,其最著名的歌曲其實並不是狹義上的搖滾樂作品,這沒什麼奇怪的,披頭四最膾炙人口的歌曲《Hey Jude》《Yesterday》《Let It Be》等更不搖滾呢,《Yesterday》甚至就只有鋼琴和弦樂(小櫻註:我不知道為什麼幾遍校對都沒發現我這裡出了一個這麼低級的錯誤…………………………)。18歲的時候,我覺得這首歌一點都不搖滾,一點都不酷。可當我年歲漸長,步入社會,遇到了許多的挫折,年少時的理想也被一點一點地侵蝕掉的時候,我才慢慢明白了《海闊天空》到底唱的是什麼。在商業社會裡,你想要把你的信念傳遞給更多的人,唯一的途徑是讓更多的人認識你,不斷地積攢自己的名氣,獲得更大的影響力。但當你終於爬上山頂的時候,以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忘記了自己是為什麼走到這一步,便一頭扎向下一個追名逐利的山峰,但Beyond不是。就算他們的派台歌曲聽起來確實很主流,但裡頭依然能聽到他們的真誠。在《海闊天空》這首Beyond的自白書里,他們用寥寥幾句道出了他們的困難與堅持,像阿Paul所說:"我們很清楚地知道我們背負著什麼。"
  我還特別喜歡黃貫中所說的另一段話:"以前有一群年輕人,他們從電視、電影知道Beyond,開始聽我們的歌,並追隨了我們很多年。然後他們開始聽英文歌,慢慢發現原來Beyond其實並不好聽。到了現在,他們自己開始玩起Band來,自己寫歌。你說,Beyond的角色重要不重要呢?音樂可以很流行,旋律可以朗朗上口,但我們會在吉他、鼓上做出和主流歌曲不一樣的玩法,完全用的是樂隊的手法。而在一張專輯裡,在主流的歌曲之中再加入我們更自我的歌,讓你們去聽,這其實是一種教育。"
  這是他們十多年前在一個採訪節目里說的話,當年被"教育"的年輕人已經在"教育"他人的位置上。BTW,你把上面一段里的"Beyond"改成"五月天",似乎也同樣適用。

——————————————————————————

《搖滾的路上,你我踏出的每步更瀟洒》

  "搭地鐵將軍澳線、觀塘線至油塘站,從鯉魚門廣場方向出口;經過兩條電動樓梯,直穿過一棟樓宇,過對面行人路後右直行,到鯉魚門廣場,轉左直行過斑馬線再轉左,就會看到14S巴士站,票價是$4.2;若14S停駛,走上去,過完斑馬線就右轉,沿路直行左轉,就會看到墳場入口,沿路直上,會有條分岔路,向上行,一路行。黃家駒墓就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墓場十五段六台二十五號。"
  順著網上的攻略遊記,你很容易就能找到黃家駒的墓碑。遠遠看去,一片醒目的藍色牆壁,家駒就在那兒。
  走到家駒的墓碑跟前,石碑上刻著一把吉他,還有一段墓志銘:"生命不在乎得到什麼,只在乎做過什麼。搖擺精神,永垂不朽。"黃家駒的生命定格在1993年,那個把Rock Roll翻譯成搖擺樂的1993年。而人們關於四個人的Beyond的記憶也永遠鎖定在那個時候。
  黃家駒離去之後,Beyond三子面對鏡頭最常說的話是:我們會繼承家駒的遺志。1994年,Beyond用他們在旺角的Band房的名字為題,推出三人時期的第一張作品《二樓后座》。懷著對家駒濃濃的思念,黃貫中寫出了《遙遠的Paradise》,"望著你走遠,我並沒有心酸。唯望天邊一方,它朝可重逢。"黃家強寫出了《祝你愉快》,"哥哥可否知道我的心,常常埋怨仿似不長大。是你給予我,留我一點真,默默悼念默默憤怒埋怨。一生充滿了鬥志永不倦,怎可終止。"在這張專輯裡,不僅是弟弟黃家強,連黃貫中的唱腔都不自覺地向家駒靠攏,可見對於Beyond的其他三人來說,家駒的死是他們生命中怎樣的不能承受之重。黃家駒在留給他們豐厚音樂遺產的同時,也是他們心裡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即使三人時期的Beyond朝著更純粹的搖滾樂邁進,做出了《Sound》這樣優秀的唱片,但在Beyond演唱會上,觀眾們只想聽黃家駒時期的那些歌。這沒什麼奇怪的,保羅·麥卡特尼以個人身份出版了二十多張專輯,但在他的演唱會裡,獲得台下山呼海嘯般掌聲的,也都是他在披頭四時期所寫的那些歌:《Yesterday》《Let It Be》《Hey Jude》《Blackbird》《Helter Skelter》《Paperback Writer》……
  通常,一個樂隊在缺少了他們的靈魂人物後,便很難再重現往日輝煌。唯一例外的或許是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新浪潮樂隊New Order。1980年,樂隊的前身、以毀滅性傾向和對世界徹底絕望的Joy Division主唱Ian Curtis自殺身亡,可Joy Division的另外三位成員很快地從散落一地的瓦礫中振作起來,重新組成了一隊新的組合,並為它取了"新秩序"這樣充滿積極寓意的名字,由此開啟了世界流行音樂史上八十年代"新浪潮"的序幕。但對於黃家強、黃貫中、葉世榮來說,黃家駒的離去實在太過突然,他們幾乎是本能地做出了以下反應:我們要維繫一個屬於黃家駒的Beyond;家駒沒有走,家駒一直和我們同在。這是激勵,也是束縛。
  最早從Beyond陰影中走出的人是黃貫中。1996年3月,Beyond在香港體育館舉行黃家駒去世後的首個大型演唱會《Beyond的精彩演唱會》,在唱至《海闊天空》時,黃家強泣不成聲,葉世榮陷入沉湎,只有習慣在演唱會上打赤膊的阿Paul,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即使這一刻被樂迷們奉為上世紀90年代香港樂壇最感人的一幕,但對於黃貫中來說,他似乎已經確定自己未來的路,一路向前,絕不回頭。
  如果說家駒的詞曲創作是天才式的、對空氣中飄浮的美好旋律有著與生俱來的敏感,那麼黃貫中的寫作風格則更貼近香港街頭的小人物,隨處可見他的憤怒和感傷。他和黃家強、葉世榮喜歡的音樂風格不盡相同,家駒在的時候,大家以家駒撫慰人心的理想之聲化解了彼此的不和,可慢慢地到了後來,如他們1997年的專輯《請將手放開》,你能聽得出這更像是三子的個人作品集。分離已是必然,1999年,阿Paul開始個人演唱事業,至今已推出6張大碟,並多次在紅館舉行個人演唱會——而黃家強、葉世榮至今還沒有在紅館開過個唱。
  和其他的吉他手不同,黃貫中的歌里幾乎沒有任何民謠吉他的影響,他喜歡重型音樂,喜歡咆哮翻滾的吉他音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Beyond中最搖滾的那一個。和家駒喜歡用概念化的方式寫出心中的信念不同,黃貫中更關注旺角街頭上行色匆匆的人們。在Beyond三子的時代,他以旺角的"MK仔"們為主人翁,寫出了《阿博》:"我叫阿博,經已廿幾。人人在忙,但我最愛嬉戲。個個說我,荒廢自己。人人自危,獨我愛理不理。"一個遊離於上班族的香港新一代垮掉派形象躍然紙上。而在他的個人專輯《狂人習作》里,他和香港另一位作詞人林若寧合作,寫出《阿博二世》,此時的"阿博"已不只是隱蔽青年那麼簡單,他放浪形骸,嫖賭飲盪吹,樣樣都來,最後因賣盜版光碟被海關連人帶貨收繳,還留有案底,但對他來說只是"又換新宿舍"那麼簡單。這是一個香港版《人間失格》的故事,也是阿Paul所一直堅持的批判現實主義。
  黃貫中演出最習慣的行頭是一件黑色的貼身背心,眯著他的單眼皮,蔑視眾生,典型的白羊座火爆脾氣。但在他看似冷峻的外表下,又埋藏著如火山岩漿般的滾燙柔情。曾有一次在頒獎禮的慶功宴上見到他,他剛在台上演唱完《Can"t Bring Me Down》,嘶吼著"我上我的路,沒一秒懷疑""我知我怎做,別給我地圖",可下了台,他彬彬有禮的樣子和台上判若兩人。此時他的太太朱茵還正在懷孕當中,眾人起鬨要看朱茵的孕婦照,阿Paul害羞地說,別搶我手機啦,裡頭沒有。這讓我想起大學時組樂隊總愛翻玩他的那首《無得比》,聽西裝款款的他奏出比《真的愛你》更溫柔的電吉他solo,對朱茵唱出不加掩飾的表白:"共你熱戀可抵擋冰天雪地,共你擁抱能忘掉名利,沒有一個人再可以媲美。"黃貫中曾在微博上說:"知道為何我一直倒霉,做任何事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嗎?因為我的運氣全部都用在她的身上了。"這一晃已經10年了。
  10年中,阿Paul不斷地證明自己,他不僅是Beyond的吉他手黃貫中,他更是他自己。他參加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初次亮相唱了《海闊天空》後,就堅持不再打感情牌,"我來這裡,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唱一首自己寫的歌。大家都愛Beyond,但那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他寫的《帶走你的回憶》,"越變得更實在,越變得更無奈;我越是想逃避,我越是想到你;請帶走你的回憶",也令人不禁捕風捉影地想到他是否依然在驅趕心底關於家駒的記憶。不能說是驅趕,更應該說是封存,Beyond是無法被抹去的,但請把它留在記憶的匣子里。
  在他2011年的專輯《A小調協奏曲》里,最後的Hidden Track竟是Beyond解散那年他寫的那首《故事》,"你的聲音仍是那麼近,就似安慰劑撫慰著舊情人。昔日舞曲,無聲告別,留下了無盡空虛,不再猶豫……"Beyond的舊作歌名被一一串連,就像記憶的膠片被一幀一幀地接駁起來。是呵,以黃貫中之名隻身上路了這麼久,你已經不必再刻意強調"我在存在"了吧?2012年,他以TVB劇集《天與地》片尾曲《年少無知》唱到滿城皆知,而這首歌滿載的理想和抱負,是否讓你想到了當年Beyond四子全盛時期的風華?
  年少多好貧困多好
  一蚊積蓄足以快樂到
  廉價吉他抒發我暴躁
  財富得到 年歲不保
  捐輸不必講究有回報
  人世間總會有異數
  只可惜生活是一聲發泄
  只可惜生命是一聲抱歉怕追到
  如果命運能選擇
  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瀟洒
  如果活著能坦白
  舊日所相信價值不必接受時代的糟蹋
  ——《年少無知》
  阿Paul,在搖滾的路上,你已經一個人走得很瀟洒。但回過頭,你會發現,你並沒有在獨行。

——————————

1)匴
2)中國二三線小鎮青年心目中的神。
3)補充一點:我以前大學的時候組樂隊,唯一的標準是:你喜歡什麼音樂風格都行,beyond除外。如果你喜歡beyond證明我們沒有任何共同語言了。


——————————

那個,補充一下:

1)beyond當年主流化之前是各種迷幻搖滾啊……
2)但是beyong商業化之後就是小鎮青年了……
3)見過一次paul本人,還是蠻搖滾的他。
4)可是我就是不喜歡他們。


——————————

我對我最開始的話表示抱歉。

「判斷一個人,需要看他獲得力量之後的所作所為」——柏拉圖。

beyond是偉大的。雖然我更喜歡達明一派。beyond是妥協,達明是超越。

——————————

現在的五月天做著當年beyond做的事情。


這個問題一直在討論,我很負責地告訴你,Beyond是搖滾 簡單地統計一下,Beyond比較明顯的風格包括:後朋克,新浪潮(新浪漫),華麗搖滾,藝術搖滾,民搖,硬搖滾,金屬,弗拉明戈,流行搖滾,雷鬼,布魯斯,Grunge,Brit-Pop,合成器流行樂,迷幻,融合/爵士,Big-Beat,單飛以後就更多了 早期的永遠等待,Long way without friends,大廈等歌曲都是後朋克與藝術搖滾的結合,其他風格有哪些歌就不一一列舉了 說Beyond不是搖滾的人一般都是比較無知的,首先,他們對Beyond是不了解的,這一點就不多說了。其次,他們對搖滾樂的認識十分有限。說Beyond不是搖滾的人多數喜歡聽金屬樂。也許他們聽過國外幾個金屬樂隊就以為自己很懂音樂了,事實上金屬樂只是搖滾樂中十分局限的一個分支,這些人往往把金屬或搖滾看得高過其他音樂形式,他們注重形式多於一切,金屬就本就就是一種很形式的音樂,說句難聽的,他們崇尚形式主義,腦子已經被形式這種東西東西定格了。而且他們這些人對搖滾的認識也就局限於金屬了,以為搖滾就是金屬,實在可笑之極。我近兩三年來開始聽國外搖滾,什麼風格的搖滾都聽,就是不聽金屬,目前比較偏愛朋克,另類搖滾,獨立搖滾等風格的搖滾樂。搖滾樂說起流派確實博大精深,但是Beyond是我見過的風格最多的搖滾樂隊之一。 另外請不要把搖滾看得太高,搖滾雖然博大精深,但依然有其基本形式,很簡單,就是吉他加貝斯加鼓演奏出來的一種音樂形式。就算是流行樂也未必缺乏音樂精神,各種形式的音樂都有精華和糟粕,搖滾和流行都一樣。轉來的,但我覺得很有道理。 原作者看到了請聯繫我。


決定搖滾樂隊風格走向的是吉他手,只要黃貫中依然能作出耳熟能詳的編曲,仍舊能彈出颱風凌厲的solo,我就始終堅持beyond還是一支搖滾樂隊。當然,靈魂只有一個,黃家駒死了,樂隊的一切發展便付諸空談。


算搖滾 不過是流行搖滾 類似有零點 五月天一類 但這個樂隊的不同點是 演唱是用粵語 聽起來比較怪一點
還有歌詞比較激勵人心 這一點不可否認
比較勵志 這屬於流行搖滾的常用題材
但就音樂風格而言呢 除去流行搖滾的勵志元素他還有 比較空洞的一面 也就是偽朋克的一面 和greenday有點像 但做的不如後者好 經常空發感慨地倡導自由民主
有些喜歡粵語歌 又喜歡搖滾的 盲目追求自由民主的樂迷把它神話化 其實他的風格比較普遍 普通
實話講 感覺比較做作
還不及喜歡摘抄的周杰倫歌曲有個性
也不及羅大佑的歌曲樸實
和竇唯 崔健什麼的搖滾人更是沒法比
還有個人倒是覺得他們刻意模仿槍花 但是根本沒模仿到槍花就事論事 抨擊時政的精髓
還有一個是 模仿是不好的 永遠做不出自己 都有別人的影子 類比崔健 國內外 你找不出一個類似的
但這個樂隊 包括零點 五月天都能找到相類似的
題外話
個人而言是十分厭惡槍花的
偶是油漬和朋克愛好者

音樂調式風格也是經常融入其他元素
所以用樂理歸類 他也是流行搖滾
而不是簡單地和弦復變
順便說一句
頂級搖滾樂都是追求和弦的極致簡單

再說一句可能大多數搖滾樂迷都討厭的題外話
周杰倫的雙截棍和懦夫 兩首搖滾 算流行 但音樂中蘊含了朋克的本質 簡單復變 琅琅上口 雖然所論話題或主題比較低檔低級 但是就歌曲本身而言 是很有自己的一套個性的搖滾


算。他們的才華在這麼一個壓抑的市場氛圍中都能獲得如此廣泛的影響力和傳唱度,是後無來者的。聽聽他們的歌曲,說他們是流行搖滾的有失偏頗,流行是無奈的妥協,畢竟大的環境是需要時間而不是一兩個英雄就能夠反轉的。搖滾是他們一貫的堅持,並且家駒做到了,他啟蒙了一大批歌迷,開拓了我們的音樂視聽。他們在與市場權衡之下還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對搖滾樂的鍥而不捨,這就是beyond精神。


我把Beyond樂隊分為三個階段1983——1991(憤怒、叛逆)1991——1993(大愛、自由)和1993——解散(迷茫、回憶),搖滾最重要的是態度,是精神,是啟發。


beyond絕對算是搖滾。如果覺得beyond的歌曲不夠搖滾的話,試著把那個年代的歌拷到mp3里,刪了現代的歌,聽一個月再試試beyond。
我心目中beyond的成就:
1,改變了華人音樂。beyond應該不是華人中第一個搞搖滾的,但卻是第一個把搖滾傳遍華人耳朵的。這裡有點像甲殼蟲,劃時代的里程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拿周杰倫和黃家駒比較的,暫且不說誰更有天賦之類,至少有一點周杰倫比不了,黃家駒突破了當時的那個年代。
2,歌曲所傳達的精神。為什麼陳奕迅會被冠以張學友之後的第二個香港歌神呢?為什麼《傷不起》等歌曲會被人報以嗤之以鼻的態度?是王麟(傷不起的主唱)唱的不好嗎?我想不是的。這就是音樂所傳達的東西吧。好的音樂能直擊聆聽者的內心,就像陳奕迅唱「不具名的演員不管有沒有觀眾 謝謝儂」(謝謝儂) 。還有beyond的「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 願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光輝歲月)。
3,朗朗上口、旋律好聽。這一點比較主觀,就不說太多了。
4,影響深遠。本人曾學過吉他,不知其他人是怎樣,老師教我的順序:先學的C調1把位音階、然後學了幾個簡單的和弦、之後就學《真的愛你》的彈唱。會些吉他的人該都會幾首beyond的歌(彈唱),至少我身邊彈吉他的還沒有不會的。我的表弟大學學音樂,他在教授吉他課程時,入門歌曲選的是光輝歲月。從1993年黃家駒離開,到2011年幾個愛好吉他的朋友在家苦練光輝歲月的和弦,不言而喻。
以上幾點,純屬個人觀點,比較主觀,不要拍我~~~


當然算,在聽搖滾樂的人的認知里beyond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搖滾話題。總是以詞典或搖滾的名詞解釋來看待是否是搖滾樂是完全沒有說服力的,因為自從1960年以後搖滾的發展已經超出了搖滾本身名詞的界限。具體的話可以看看現在的二手玫瑰,左小祖咒等等。beyond本身也確確實實是被香港本土的搖滾前輩培養出來的,有名的叫黑鴉。不要忘了那時候搖滾還曾在主流音樂界擁有過最後的瘋狂輝煌期,所以儘管有些偏主流音樂,但beyond還是徹頭徹尾的搖滾樂隊,現在其成員之一黃貫中仍在搖滾界有著數一數二的影響力。
至於影響也是巨大的,但這些確確實實影響的是流行音樂,比如現在的五月天。在搖滾方面還遠不及當年的崔健,魔岩三傑對於中國搖滾的影響。但beyond在流行音樂界由於其被主流認同的旋律也成為了一個接近文化符號的樂隊,黃家駒更是其中的靈魂人物,當然現在看來基本處於被流行小青年們頂禮膜拜的狀態。在電視上聽到的話還是喜聞樂見的,音樂喜好的話就沒那麼強烈了。


推薦閱讀:

噪音搖滾和自賞的區別?
你聽過最絕望的一首歌是什麼?
吉他手練習電貝司需要注意哪些坑?
怎麼評價gackt?
有哪些你覺得好聽的吉他曲或吉他伴奏?

TAG:音樂 | 搖滾樂 | Beyond樂隊 | 黃家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