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余華的新書《十個辭彙里的中國》?


余華的文筆最大特點就是泥沙俱下,娓娓道來。
這也成了不喜歡他的人最大的理由
《十》的價值在於如實記錄了自己對於當代中國的現實感受,如今看似眾所周知,可是作為一個作家,如實記錄,不諂媚彎腰,就是難得。
每個國家都需要有自己的現實記錄,可在當下,這並不易,對於導演,對於作家。
在大陸被禁就說明他的敘述中有些東西並不被體制認可,而這些又可能恰恰是當代中國的癥結所在。
一個作家的寫作風格,敘述能力在旁人來說,見仁見智。
余華的文字最難得的一點就是保持了作家與敘述主題應有的距離,不介入,只述說。遠遠旁觀,近近展現。把思考的空間留給讀者,述說的距離感讓余華保持了應有的冷靜,同樣,對於讀者,也提供了恰到好處的思想把握。

《十》的價值不在當下,而在若干年後。


我個人非常不喜歡。
他選取的幾個關鍵詞都非常討巧:毛、文革、89等。這本書的描述非常乾癟,從那些歷史回憶里已經榨不出什麼情感,還有如脫北者一樣表面化的陳情與控訴。我想他這本書大概目標受眾就是西方讀者,所以書里他像是對著一群外國人講述當代中國的PPT解說員。
他這本書的寫作心態,大抵和後來《第七天》的失敗有很大的關係。


余華早已江郎才盡,江河日下,實驗性先鋒文學在90年代完結,他已退出。投生於商業化大浪潮中,無可厚非。不過思想再無任何新的拓展。《十》是個遺老在試圖表達自己的先鋒性,寫出了些實事至少在國內不翻牆看不到,到底是當局者迷而已。不必過於理會他。


還剩?草根?﹑?山寨?沒看,有些看不下去了。感覺余華的文筆不是特別好,或許可以理解為樸實情真。我個人感覺這本書的觀點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還是有利於我們去了解一些文革時代前後一個群體的心理狀態。這本書或許可以作為一個文人在回憶和現實交集前的內心所憶所感,是一本隨筆,但總體來說這本書難以讓我深入地挖掘出更多東西。現在讀完的篇目中,我比較喜歡《寫作》,能讀出余華深切的情感,感受到一個特殊時代對於一位作家內心所造成的深刻的創傷。


台灣買來看的,說實話不是很喜歡。
就是幾個段子翻來覆去的說,總是拿文革說話,看多了也就審美疲勞了。
而且有一種專門寫給外國人看的心態,讓人有著自曝家醜博同情的感覺。
山寨和忽悠也像是為了呼應一下這幾年的特色,但是隔靴搔癢,總覺得沒講透。


我2011年末在香港書店裡,本意想找尋暢銷區內的不可描述的書籍一探究竟,比如影帝作為演員的自我修養、蛤的情史之流,無意中看到了這本無法在大陸發行的《十》。我挑了一些令它無法發行的不可描述的關鍵詞選擇性閱讀,我意識到這其中很多觀點、故事和語言表述我都曾經在余華十多年前發行的雜文集《靈魂飯 》里讀到過。如果余華既不是舊瓶裝新酒想要騙點稿費,也不是想透過某些不可描述的方式向西方文學界諂媚,那隻能是這些年見識、思辨和積累太差。

故事的結束是:過了幾年,我手賤買了《第七天》。讀完,我徹底對他失望了。實話實說,把一本剪報擴寫成一部小說,余華的水平真的不錯。我也懂了他能寫出《十》的原因。哦對了,鑒於我是一個有潔癖的讀者,《第七天》這本書我無法放在我的書架上,最後我當廢品賣了。


這本書有一種炒作的成分的存在,無法表達出真實的情感。的確讓人感到失望。


第一遍讀的時候覺得很棒,有能抓住人的地方。後來偶爾再翻回去看看,多少有點點矯情的意思。。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關鍵詞式的短文集,整體上的改動會變得有些困難。。


推薦閱讀:

請問《狂人日記》中「做論」是什麼意思?
劉震雲《手機》第三部分為何要寫嚴守一爺爺奶奶的往事?這是什麼手法?
對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的評價?

TAG:余華作家 | 中國當代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