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有哪些過錯?
鏡像問題:
李鴻章有那些貢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254853
謝 @Gwendolyn女神邀請。李鴻章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包括我本人的真名也和李鴻章很相似,但我跟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只是純粹的崇敬。
本來打算先做三天功課再答這個題的,但看到題目的時候心頭就有無數感慨,實在是不吐不快,所以趁著剛寫完paper的勁頭盡量把核心內容填上,日後再補充完善吧。
人的功與過往往是互相結合的,此處得利,彼處就必定碰壁。放在中晚晴的時代,這一點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李鴻章此人早年是曾國藩的門生,受曾國藩的賞識,先後入職翰林院,又給曾國藩擔任過襄辦營務,正是在這段時間,李鴻章遇見了一生千載難逢的機遇和一個與他一生為敵的大人物。
咸豐八年,安徽巡撫翁同書在對太平天國戰爭中棄城逃跑,曾國藩上疏彈劾翁同書,正是採用的李鴻章起草的手稿。正是因為朝廷罷了翁同書,安徽防務亂成一鍋漿糊,而李鴻章作為安徽望族,才迎來了組建淮軍的機會。但是也正因他和曾國藩一同彈劾了翁同書,也就得罪了翁同書的胞弟——翁同龢。日後北洋水師的覆滅和洋務運動的破產都跟翁同龢有很大的關係。
咸豐十年,李鴻章統帶淮揚水師,奉命組建淮軍;兩年後的同治元年,淮軍借英國軍艦,在太平軍的轄區內無害通過,於上海登陸,在太平軍的身後狠狠地捅了一刀。淮軍與湘軍非常不同,淮軍是李鴻章完全按照歐陸標準打造的現代化部隊,裝備和制式都完全西化,戰鬥力自是不用多說。由於淮軍的神勇發揮,淮軍規模在兩年內從6000多人發展到六七萬之眾,日後中國的淮系軍閥也來自於此。淮軍雖有西式裝備,但本質上還是中式的家丁部隊,而且部隊風氣也沒脫離清軍的兵痞作風,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也為甲午大敗留下的伏筆。當然了,在1862年這個時代能換裝西式武器已經很超前了,李鴻章一人之力也沒法構建起西式現代陸軍文化。
1870年,此時發生了一件決定曾李二人命運的大事,即天津教案。具體經過不表,可自行百度,我直接說結果。這是一場平民攻擊法國教會的事件,清廷本認命曾國藩處理此事,曾國藩審時度勢,認為應當按律處死相關責任人,然而清廷和民眾均認為這是一種軟弱的行為,朝野上下甚至一度要求與法國一戰。由於曾國藩和法國人的協議與朝廷和民眾的期望差距太大,曾國藩甚至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朝廷隨即讓李鴻章接替曾國藩,交接當年,曾問李:「你與洋人交涉,準備怎麼辦?」李回答:「我想與洋人交涉,不管什麼只同他打痞子腔。」而當年的法國正忙於與普魯士的普法戰爭,無暇顧及遠東事物,因此李鴻章說啥法國人就當是啥了。此事對清朝的最大影響是,讓朝廷和百姓都以為李鴻章有外交之才,可能李鴻章本人也信以為真了。曾國藩隱退不到一年就病逝,估計和晚節不保導致的心理抑鬱有關係吧。
李鴻章的大局觀應該是中興四臣中最好的,若論外交能力,尤其是在戰與和的把握上,還是左宗棠比較會拿捏。但是左宗棠最大的錯誤,個人認為是在抗俄還是抗日的問題上缺乏遠見,如果左宗棠也全力支持發展海軍抗擊日本,也許翁同龢的阻力就沒那麼大了。然而左宗棠和李鴻章二人都坐在錯誤的職位上,中興四臣,李和曾是前後腳的接替關係,李、左、張三人基本上都沒唱到一起去,再加上一個和稀泥的翁,最終的結果是大家力量都使不到一塊去,說白了就是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其實都沒能力和威望駕馭另外兩個人,曾國藩本是最有可能統領漢族官僚的人,可惜早死了幾年。
李鴻章大力發展的洋務運動和海軍,雖然教科書上已經定性為「地主階級發起的救亡圖存運動」,但很明顯的是官辦工廠的經營權都在漢族官僚手裡,雖是官辦,但官僚經濟結構中已經形成了外重內輕的格局,而漢族官僚普遍在地方上有強大的勢力,因此催生了一批圍繞著官辦工廠而興起的配套產業,比如李鴻章上疏:「船炮機器之用,非鐵不成,非煤不濟,英國所以雄強於西土者,惟藉此二端耳。」閩、滬各廠日需外國煤鐵極多,一旦中外關係緊張,外國對華採取禁運措施,各鐵廠就勢必「廢工坐困」,所有輪船也必將因無煤而寸步難行。中國煤鐵礦藏豐富,外商垂涎三尺,處心積慮地攫取中國內地煤鐵開採權。他認為中國「誠能設法勸導官督商辦,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準洋人代辦,此等日用必需之物,采煉得法,銷路必暢,利源自開,榷其餘利,且可養船練兵,於富國強兵計,殊有關係。正是出於服務官辦造船廠的目的,中國才開放了民營煤礦的經營許可,而背後獲利的正是士人階級。洋務運動本是一次地主階級用土地和財富投資工業的絕好機會,不過由於朝廷上並沒有一個穩定、強大的代言集團,洋務運動也註定沒法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契機。由此可見李鴻章作為中堂首輔,政治手腕確實較其恩師有一定差距,然而他在政治預見和務實中的取捨無疑是中興四臣中最強的。
有人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一人與日本的戰爭,此話確實不假。之前說過左宗棠主張聯日抗俄,加上他在西北的威望和派系勢力,他確實有必要和李鴻章爭一爭這捉襟見肘的防務經費。而張之洞,本來就是慈禧扶植起來對抗湘淮系漢人的請流派。雖然張之洞對西方的政體、精神文明有更加深刻的見解,日後的立憲派、革命黨也與他活動頗深,但很可惜張之洞並不是個實幹家。此人先是請流派健將,後支持李鴻章的洋務派,晚年策劃東南互保給革命黨開後門,基本上晚晴末年能站的隊就差太平天國沒他份了。張之洞毀譽參半,絕對是個沽名釣譽之人,政治智慧足夠,可惜不是扶大廈之將傾的料。
之前說過翁同龢是李鴻章最大的宿敵,翁這個人基本上沒起過啥好作用,但他老爸位極人臣,一家子都是達官顯貴,就是比李鴻章有勢力。北洋水師看似規模龐大,但在甲午之戰前已經多年沒有換新裝備了。自從1891年戶部駁了北洋水師購置英國新式鐵甲艦的要求後,北洋水師到被全滅已經三年沒買過一件裝備了。定遠、鎮遠雖然比日本軍艦強了不止一個級別,但是日本聯合艦隊在航速和速射炮的數量上均甩了北洋一個級別。北洋水師甚至都沒有足夠的海戰炮彈以迎敵,射中吉野號艦首的是一枚訓練用的穿甲彈,而造成這番困局的最大原因就是戶部各種拖沓、剋扣北洋水師的經費。此事並非朝廷不撥款,朝廷在1891年准了李鴻章購置兩艘英國新式戰艦的摺子,但是戶部以修頤和園為由一拖再拖就是不給錢,而事實上頤和園蓋了10年才花了500萬兩,平攤到每年才50萬兩,頤和園根本就不足以拖延北洋水師的換裝速度。戶部之所以不停地找茬、拖沓,因為時任戶部尚書乃是翁同龢,此人就是見不得李鴻章好,小鬼難纏,說的就是這種人。
在甲午海戰前,丁汝昌已經意識到日本海軍有極大的射速優勢,整個北洋水師實際上只有定遠和鎮遠可以憑火力和噸位優勢與日本一戰,丁汝昌提議換速射炮的請求,需要60萬的經費,李鴻章東拼西湊也就湊了20萬,買了12尊次等速射炮,可惜海戰開打了還沒運到。
再說說甲午戰爭清軍的兩個統帥,陸軍統帥葉志超和水師提督丁汝昌,都是李鴻章的親信,甲午一戰,不論陸地還是海上都是淮軍精銳盡數出戰。然而正如上文所言,淮軍始終沒脫離舊清軍的那套作風,舊軍隊中的將領一般出現兩種致命的毛病——缺乏責任和擔任職位與能力不符。這兩個問題在這兩位統帥身上都體現了。葉志超是貪生怕死之輩,督軍在的時候還能與日軍一戰,督軍左寶貴戰死了,葉志超馬上就慌了,本來清軍傷亡還少於日軍,主帥先慫了,仗立馬就輸了。此人打捻軍立了不少戰功,看似驍勇善戰但面對強敵就慫成孫子,李鴻章連這點都沒看出來,作為淮軍的統帥難辭其咎。而丁汝昌呢,陸軍出身,擔任起了海軍提督。本來北洋中有一大票留學英美的海軍高材生,其中大有可用之才,然而李鴻章還是對自己人比較放心,拉陸軍的老底組建海軍,結果就是陸軍那套自由散漫、家丁式軍事組織形式又帶到海軍來了,長崎清國海軍事件就暴露出北洋水師的軍紀和風氣問題已經積重難返。丁汝昌此人忠心足夠,最後也死的像個英雄,只可惜陸軍思維太濃厚,也改不過來,最終求勝無望之際,李鴻章命令他率艦隊突圍,保艦要緊,他竟然直接自殺以謝中堂了。不能說海戰指揮上丁汝昌做得有多麼不對,畢竟對面的艦隊提督伊東祐亨也是陸軍出身,兩邊海軍的實際指揮權都落在艦隊副司令手裡,兩位副司令還都是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出身(劉步蟾和東鄉平八郎)。
甲午之戰,基本是李鴻章能力所能決定的事物中的最後一次了。辛丑條約替慈禧擦屁股,那純粹就是拿來當替罪羊的。甲午海戰之所以是一場李鴻章一個人和日本的戰爭,其實跟李鴻章自己也脫不了干係。曾國藩過早隱退,他接替的時機確實不對,導致了朝廷上沒有一呼百應的人,因此才有中興四臣,不然本來就該曾國藩一人帶領大家奮鬥。李鴻章與翁同龢多年不和,既然知道翁同龢就是這樣的人,與其總想著把他擼下去不如與其和解,最後搞得兩人矛盾越來越大,翁從戶部尚書位置上退下來之後沒兩年,甲午海戰李輸了,翁又復出解體了李的職務,搞到最後倆人其實誰也沒落到好,翁的名聲臭了,李一輩子的努力付諸東流。李鴻章在淮軍內部是影響力很大,通過淮軍的支持,在朝廷上硬實力是有的,但是李鴻章到底是不具備曾國藩的能力,沒有組建強大的集團,陸防海防的關鍵性決斷上與左宗棠爭,錢的問題被翁同龢卡死之後也沒有對翁形成足夠的壓力,再加上舊軍隊的思維沒轉過來,北洋水師如果當初不以淮軍為基礎,而另立新軍,全部啟用專業人才,或許朝廷上就不會覺得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私人武裝,或許翁、左和慈禧都會支持大力投資海軍建設。但是曾李師徒二人的平步青雲都靠著背後私人武裝的支持,讓李鴻章在古稀之年突然想開這一點也是不可能的,他想開了別人也不見得會信。
李鴻章這個人確實有功有過,正如我開篇所說,人的功與過往往是互相結合的,此處得利,彼處就必定碰壁。很難說李鴻章在面對困局時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他只是做了這個時代里,以他的能力和政治大環境下,他能做的,而已。想想曾國藩都晚節不保了,最後連個能和他一起看破時局的人也沒有,李鴻章晚年好歹也促成了東南互保,算是在革命黨人那裡積累了不少口碑吧。風雲突變的十九世紀後半頁,頃刻間就能改變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的命運,天下大勢尚且如此,即使貴為中堂,又能主宰幾分命運?讀史不要輕言是非成敗,要理解當時人物所處環境下的選擇。他的選擇題我們未必做得好
貼一篇我讀李鴻章傳的讀後感:
梁啟超先生的這本《李鴻章傳》我是第二次閱讀了,大概在高一時從同學處借得了這本書,由於當時我的古文水平未臻上乘,所以讀的是霧滿攔江翻譯的白話文版本,這次終於抽空拜服了一下樑先生的原著,感慨頗多。
對於懂一些近代史的人來說李鴻章這個名字絕對不陌生,有人把他當作晚清重臣,洋務運動先驅的,也有人視他為漢奸賣國賊,還有人呼籲為李鴻章翻案。梁啟超在為李鴻章作的傳中第一句話就是「世上惟庸人無咎無譽」,算是對後人關於李鴻章五花八門的評論的一個高度概括與總結吧。梁啟超所處的時代與李鴻章相距不遠,而且梁啟超的名氣與威望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拙見以為這部傳記可以看做高度貼近史實了。
在傳記的開頭有梁啟超對李鴻章一生的一句評論「 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個爭議頗大的人物的肯定態度還是占多數的。
李合肥發跡於曾國藩的提攜與栽培,在平發平捻的作戰中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洋務運動中聲望逐漸達到了頂端這個自不必說。
李公的詬病多在於甲午戰爭因果以及之後的諸多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作者對此也不諱言,並總結了李公在甲午戰爭中的十二咎,如其所言,李鴻章在甲午戰爭犯下的錯誤確實是大錯特錯。但這絕不是把李鴻章定義為賣國賊的理由啊。
作者評價李鴻章「不學無術」,我看最是恰當不過了。李鴻章已經代表了當時清朝的頂尖人才,頂尖人才尚且如此,即便是換上旁人恐怕會差的更多。中國的頂尖人才在世界上都被外國外交家的外交手段玩弄於鼓掌之中,何況旁人呢?
有人說李鴻章是晚清權臣,足以控制清朝的歷史走向所以該為清朝的覆滅負責,說此話之人多是把李鴻章比作西漢的霍光和蜀漢的諸葛亮了,但是清朝可不比其他封建王朝清朝是由滿族統治,權臣儘是滿臣,如鰲拜,或和珅。漢人無一能有大權而不受掣肘,何況李鴻章又在慈禧太后掌權之時。
拙見以為縱觀李公一生為國為滿皆盡心儘力,馬關條約之時與伊藤博文角力討價如百姓與小販一般,直至遇刺面部中彈方得小利,不可謂不義。辛丑條約,已淡出滿清政治中心的李鴻章以七十八高齡受命從廣東赴京談判不可謂不忠,唯有在平發之戰中殺太平天國降軍乃李公一生污點。
同時,讀這本李鴻章傳讓我感受到了閱讀原文的重要性,閱讀原文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態度,作者在評論有人指責中國軍隊的腐敗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時如是說「謂中國全國軍旅皆腐敗可也,徒歸罪於李鴻章之淮軍不可也」義憤填膺之情躍然紙上。在李死後世人皆言李公不是,梁啟超說 「李固可責,而彼輩又豈能責李之人哉? 」我看把這句話翻譯成「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才是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是啊,很多人會在別人把事情做失敗後指手畫腳,這樣便顯得自己是一個有著先見之明的智者,真正做事情的人反而因為做的不好而受到批評,做一個能到處挑錯的批評家很容易,而做一個知道什麼是對的並敢於去實現的實幹家就難多了。長此以往越來越多的人將成為誤國的談客而那些實幹家們也被排擠在在一旁,習主席語:「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言下之意便是如此。
生錯了年代
李鴻章的過錯么,首推軍閥化,可這當時真的是無法之法。
也許算得上的是沒有更好的經營天津吧,雖然已經做得很好了,但如果能讓天津更加接近上海一點,甚至突破上海模式,真的去建設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核心城市,也許中國北方無論是社會、經濟、文化還是政治,都會和後來不太一樣,真有了一南一北兩個現代化核心,甚至整個中國的歷史面貌恐怕都會發生重大改變。不過,這恐怕也是一種苛責了。
其實這真的是很委屈的一代人,設身處地,能做的事情真的太少,要負責的東西卻實在是太多了。
就事論事,李文忠公的眼光手腕乃至為人都在左,胡,彭之上,直追其師曾文正公,最後從謚號上也能看出來,文正與文忠都不得臣下自擬,略低於文正卻是明顯高於文襄(真不是黑左,張,當然張也是有機會謚文忠的,自己不願意,如果不是有其師曾文正公為先例,李也是有機會謚文正的),同時依滿清祖制非軍功不得封爵,漢人最高只能封侯爵,這一點文忠公身後追贈一等肅毅侯,直追力挽狂瀾重匡日月的文正公,而李能拿出的軍功只有剿捻,兩人軍功不可同年而語但最後都封爵一等,也說明李在滿清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關鍵的關鍵,李並非愚忠,開洋務,定東南,啟清末新政,乃至於最後的民族革命,李都有過參與,或是全力贊同,或是奔走呼籲,或是低調默許,庚子年,李曾力拒聖旨,此亂命也,萬死不敢奉詔,這種勇氣不是一般人能有,國難之後,項城曾告訴楊士琦,此次拳亂,各督撫中如無我輩四人搘柱,國事尚可問乎? 四人即以李為首(李劉張袁,順序很重要),這樣一個既在滿清統治者,漢族官僚和新興民族資產階級心中都有重要地位的一個人,你可以說他辦事最後都成效不佳,但是在他那個位置上他已經做到了最好,這不是他的錯,是整個制度的錯。這一點,@李中堂已經答得非常好了,我再補充兩個例子。
李鴻章辦洋務完全是半路出家,上意體恤文正公年老多病尚不容於清議,故派了他去天津頂包簽約,說他喪權辱國真的冤枉他了,再比如,北洋之潰敗,不是合肥之無能,實屬整個官僚體系里就是文娛武嬉,有才有學無關係哪怕一等如嚴復,回國只能當教員,對,還不是教習,混賬無能有關係如劉步蟾,學都入不了,回國被報成了歸國一等,直接任用為管帶,這不是搞笑嗎?沒辦法,整個海軍系統就是給福建人承包了,有錢有關係,你不服也不行,一八七幾年,沒有留學中介,也沒有文憑認證,下欺上隱,合肥就是再精明又怎麼知道這裡面的貓膩呢?整個大環境下,就是腐朽落後的,內有黨爭清議,外是強敵環視,就是周公伊尹復生,霍子孟張叔大在世,恐怕也難有所為吧。 這也就是為何,梁任公為文忠公最後有如此感慨,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即是惋惜,又是欽服。
但是這並不是說文忠公的一生之中並無失誤過錯,哪怕是在轉移之中的帝國,有兩個大的過錯都是文忠公難辭其咎,而且這兩個錯誤在我看來都是足夠致命的。
一曰國事,中俄密約,一曰人事,帝後之爭。
手機黨,手都打醉了,找了電腦再寫
以前對李鴻章的看法是片面的,就像小學、中學的歷史書,他是賣國賊一類的,長大後,看了幾本書,才知道李中堂的不易,有一事證明,李去日本簽馬關條約時遇刺面頰中彈,李據此密電國內,可藉此機會回國養傷,拖延時間,日本軍力此時已近強弩之末,再不簽約恐怕就要撤兵了,根據最近清軍機處解密檔案,清廷密電李速速簽約,然而這一切早已被日本情報人員偵知,但縱然簽約李還是依據這次遇刺,生生從日本要求的3億兩賠款砍了1億兩,而且在簽約之前還在問伊藤博文能不能再讓5千萬兩,李中堂為了中國已經仁至義盡了,中國人去日本旅遊都該去馬關的春帆樓看一看
古人做事無巨細,寂寞豪華皆有意。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不是左宗棠反對,新疆就被李鴻章送人了。
最近看電視劇《走向共和》,對李鴻章有了很多新的認識,不再局限於從前歷史課本上的簽訂各種條約之類,而是更多的從那個時代去理解他的所作所為。就像伊藤博文對李鴻章所說「如果我在清國,不一定有你乾的好。但是如果你在日本,你一定會比我幹得好」。而中國人總是以成敗論英雄,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了,李鴻章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李鴻章的洋務運動破產了……等等,所以覺得他是賣國賊,覺得他所做的一切沒有用。可是真的是勿以成敗論英雄。他的眼界,他的卓識,在當時清政府根本找不出第二個能與之匹敵的人。外媒曾評論李鴻章是「以一人戰一國」,雖說是有些誇張的成分,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是肯定了李鴻章對當時清國的貢獻與他的才能,他也在當時被稱作東方的俾斯麥。
當然,過也是有的,弄權,斂財,義和團運動時期殺了太多人……等等,但是就像梁啟超在《李鴻章傳》說的:天下唯庸人無咎無譽。毀譽都有,也許正是中堂先生不同於庸人之處。
過錯很多,說出來題主自行百度。
首先煙台條約,給了英國進入西藏的權力,當時局勢不必如此。
主張出賣新疆,息事寧人,不是左宗棠據理力爭,俄屬新疆斯坦就誕生了。
中法戰爭主張議和了事,被法國人當傻子騙,丟了清朝的人,不是鎮南關大捷,估計清朝要淪為笑柄。
中俄密約,俄國許諾三百萬兩,讓他出賣路權,他一力達成,後來俄國只給五十萬,李大怒,拒絕簽字。
洋務運動,假公濟私,與盛宣懷狼狽為奸,瘋狂斂財,強買強賣,四川保路運動天下人請殺盛宣懷,盛逃去日本,病死於彼,千古罵名,對中國當時民間經濟干擾很大,宰相合肥天下瘦,遺產四千萬兩,慈禧就是一分錢不給他,這麼多錢也夠北洋艦隊撐很多年。
1885年形勢一片大好,卻允許日本駐軍朝鮮,為甲午埋下隱患。
翁同龢等人以李鴻章擁兵自重為名,掣肘北洋,李鴻章如果此時激流勇退,或是讓出部分權力,也許北洋不會遭受制裁,導致大敗。
治軍任人唯親,出了一些醜聞。
避戰保船,沒有常識,導致艦隊竟然被極小代價全殲於港內,與昏庸的俄國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俄國沒人洗,他有人洗,避戰保船也導致,丁汝昌氣憤自殺。
派系鬥爭,淮系集團劣幣驅逐良幣,對清末官場的黑暗起到促進作用,沒有曾國藩正義。
暫時能想到的就這麼多,我覺得英雄也可以造時勢,李鴻章只是不願意而已,他沒有決心和毅力,也沒有捨己為人的思想去力挽狂瀾,在這點來看,與承擔天津教案的恩師曾國藩相比,並沒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甚至不如曾國藩。
說他算是晚清重臣我沒意見,比張之洞,翁同龢之流,確實動作比較多,也時常老淚縱橫一下子,不過稱不上英雄,東方俾斯麥更是名不副實,說是東方張伯倫有些相似了。
當時清朝並非軟弱可欺,懼怕列強而已,日本國力不足以與清朝抗衡,只是李鴻章,慈禧等人各自心懷鬼胎,寧與友邦不與家奴,李鴻章對太平天國就沒有一絲懷柔之念,濫殺無辜,喪心病狂。
話說也有人說慈禧才華橫溢,以老舊之帝國,與列強並駕齊驅,也是十九世紀傑出之人,可在今天來說,慈禧做的比李鴻章明智,也有效的多,溫和變法,慈溪新政,君主立憲,組建兩洋,平定太平天國,收復新疆,組建北洋新軍,卻沒有李鴻章那樣的美名。李鴻章最大的過錯就是站錯了立場,在那個時代,清朝的毀滅已經無可挽回,中國人民只有收到巨大的創傷才能被喚醒,與之前的封建王朝決裂走上現代國家的道路。
結果出了李鴻章,一身大才,致力於挽救清朝,使得各國列強對中國的野蠻撕扯成了軟刀子割肉,清國衰而不倒,每個人都覺得國家還能繼續,最後他死了之後才勉強革命成功,還有一堆滿清的遺老遺少……
總的來說,在李鴻章的立場之下,他越強,對中國的危害就越大,這不得不說是最大的悲哀。
「生不逢時。」
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即是惋惜,又是欽服。
可看梁啟超的李鴻章傳
李鴻章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治之本原,當此十九世紀競爭進化之世,而惟彌縫補苴,偷一時之安,不務擴養國民實力,置其國於威德完盛之域,而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挾小智小術,欲與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讓其大者,而爭其小者,非不盡瘁,庸有濟乎?孟子曰: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此之謂不知務。殆謂是矣。李鴻章晚年之著著失敗,皆由於是。雖然,此亦何足深責?彼李鴻章固非能造時勢者也,凡人生於一社會之中,每為其社會數千年之思想習俗義理所困,而不能自拔。李鴻章不生於歐洲而生於中國,不生於今日而生於數十年以前,先彼而生並彼而生者,曾無一能造時勢之英雄以導之翼之,然則其時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於如是,固不能為李鴻章一人咎也。算是李鴻章的小粉。
從歷史問題來看,說他簽了馬關條約,當了賣國賊的觀點,多說也無益,爭論太多。
看歷史的絕不能從今天的觀點來看,很多在我們看來簡直是愚蠢的選擇,可能在當時是最佳方案,他一個7,80歲的老頭,被慈禧派遣又是治理黃河,又是籤條約,也不容易阿。
粉他的原因是他的處世原則,活在當下。既不沉溺於過去的榮光,又不活在對未來的貪婪妄想中,也不被周圍的人際關係所捆住,簡直就是楷模阿。
羅輯思維 迷茫時代的明白人。感興趣的去看看吧。
為什麼沒人提「鳳凰大視野-李鴻章的洋務生涯」這個系列紀錄片(鳳凰衛視做的,自行谷歌或百度)?自己也讀些歷史,看下來覺得這個紀錄片做得挺好的,對得上比較真實的歷史,而且裡面沒太多個人褒貶。感興趣李鴻章的可以看下,個人覺得比幾個高票答案好些。
李鴻章的好幾個高票答案都說了(如實幹、率先向西方學習、愛國、衷心、會用手段辦事等),但個人覺得他最大的問題是「只想學器物,非常排斥西方的制度和文化」,這點從他處理「天津教案」、對他創辦企業和軍隊中對使用的洋人的「先揚後抑、最終拋棄」和很多時候對西方軍事文化背後東西的不屑一顧中可以看出。骨子裡,他依舊認為天朝的傳統文化是完美的,我們只是缺點槍炮和現代工業,他創辦翻譯館也是為了「培養懂外語的人才拿來用」,而不是真正的學習西方文化。而這點,也註定了他無法真正的救中國。李鴻章70多歲出訪了歐洲和美國後,思想有所改變,覺得更關鍵是要學制度、文化,只有這部分學好了,才能真正的強國,個人覺得這也是到他生命的最後幾年,這位一輩子「衷心朝廷」的李中堂會支持戊戌變法的原因。但一切已經太晚了,尤其當時還有個愛權如命的西太后...
補充一點,作為佐證吧:李鴻章曾經想拉攏嚴復成為他幕僚的,但嚴復最終拒絕了...
明顯的過錯有:貪財,聚斂雖是當時風氣,但曾國藩就做的比他好多了。
至於魄力不足,眼光不遠,這是能力問題。
梁啟超說:拿李鴻章比俾斯麥是」重誣「,說的對。李鴻章謹慎精明,但也就限定在謹慎的圈子裡了,這點康,梁都比他強。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一生就只是個臣子,裱糊著蜀漢,他一掛掉蜀漢很快就完了。劉備或許不如諸葛小算盤精,但劉備不會安心於做一個官員,所以劉備是皇帝。
俾斯麥的膽量,就在於敢和比自己強大的奧地利,法國開戰。至於俾斯麥的能力,不是高過邦內人,是高過歐洲人,把拿三這個政變陰謀的老行家都給誆了。
梁啟超看低了伊藤博文,他大概沒仔細研究過維新歷史,特別是此前的倒幕歷史,伊藤是從最下層殺人放火的志士(現在叫恐怖分子)做起的,明殺外國人,暗殺幕藩官吏這鐘事都參與過,頂著掉頭風險幹革命,他的同僚們也是,伊藤的晉陞不是靠明治這個花瓶的破格提拔,明治也沒那權力,是靠自己打出來的和干出來的。大久保遇刺後,伊藤當政府首腦的時候,明治還一個勁的希望能親政呢。
評論李文忠公,似乎總愛引用梁任公「敬才、惜識、悲遇」,其實這不過是任公之感慨,並沒有多少實際的內容,其實梁任公輪李文忠最值深思的評語是「若夫吾人積憤於國恥,痛恨於和議,而以怨毒集於李之一身,其事固非無因,然苟易地以思,當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論者處李鴻章之地位,則其所措置果能有以優勝於李乎!以此為罪,毋亦旁觀笑罵派之徒快其舌而已。」
其實這句話幾乎適用於評價每一個歷史人物,有其是政治人物。看待一個政治人物,其個人的道德品質往往是次要的,分析其在所處時代的特定環境中的作為,才是有意義。
於是要解答題主的問題,就需要看李鴻章在那個時代,他做到了哪些其他人沒有做到的事情,這些就是他的功,反之,若果看到有他應該去做,而沒有做到的,則是他的過錯,即使這些過錯是受客觀條件限制的。
個人以為,李鴻章的過錯主要有:
1、雖然在暮年甚至更早感覺到,大清朝需要一場制度上的變更,才能有挽回的機會,但迫於時局,他沒有過多的嘗試,也沒有過多看重維新、革命的力量,使得一大批志士並未發揮他們的全部能量。
2、他在選擇事業接班人上,不及他的老師曾國藩。李鴻章以翰林出身,雖出將入相,但仍不違背兩宋以來文人治國的傳統,但袁世凱以行伍出身最終掌握大權,拉開了中國此後近百年軍人主政的序幕。
3、在國防建設上,存在明顯私人武裝的傾向,為今後督撫離心、軍閥割據埋下了伏筆。(當然甲午陸戰的失敗,很大程度是因為所用非人,因為無人可用,1894年除了垂垂老病的劉銘傳和貴為川督的劉秉章,其他淮軍宿將如張樹聲、潘鼎新、吳長慶、周盛伯等均已去世,連一個像樣的主帥也無人選,想想1884年中法戰爭,大清之所以表現「良好」,與潘鼎新在雲南、劉銘傳在台灣,劉秉章在浙江,包括張樹聲署理直隸總督,都有很大關係,吳長慶也是中日在朝鮮第一輪較量的主角,遺憾的是他們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或死、或老、或貴,如果他們有人能替李鴻章在前線坐鎮,即使中國最終難免敗局,也不會敗得如此快、如此慘)
4、送出去一大批留學生,學科技、學制度、學軍事,但回國後,大多只能辦事,不能做官,沒得到很好的啟用,比如嚴復、比如段祺瑞。
肅毅伯: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忠誠!
在蘇州殺了有十多萬降兵(不是俘虜類似於g把獻出北京後的傅作義和他手下都殺光了。)當時氣的洋人戈登 拿把槍找李幾天,差點火拚 還要求清廷處罰李 。隨便看看歷史 都覺得要論殺中國人 恕我直言 所有外國人包括日本都是垃圾。
推薦閱讀:
※袁世凱的後代現在都在幹什麼?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這句話是慈禧說的嗎?
※為什麼當初胡適提「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遭到了批判?現階段還要繼續批判還是應該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