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梵高畫的星星會如此明亮?

來一張清晰點的大圖吧。。。


《星夜》這幅畫作於1889年6月,當時他正在聖雷米精神病院療養,入院後一個月那樣子。

先說說梵高入精神病院療養的背景:他第一次精神失常是在1888年12月,高更是10月過來與他同住,2個月後,因為和高更的爭執, 他割下了一隻耳朵。 梵高和高更的關係非同尋常,為了迎接高更的到來,1888年8月,他創作了《向日葵》來裝飾高更的卧室,而且在他割下一隻耳朵之後,還繼續畫向日葵,直到1889年1月才完成向日葵系列。

梵高經常感到失望和自卑,自己付出的努力看不到希望。他非常敏感,外界對他作品的懷疑,令他感覺孤立無助。一點小成就或者被畫家朋友的認可,又讓他激情飛揚。

他一直被貧窮折磨,他的畫布和顏料,生活費都是靠弟弟資助的,所以他勤奮的作畫,拚命的畫畫,把畫都寄給弟弟,希望能通過賣畫來擺脫貧困,來還弟弟的恩情。

梵高的幾幅畫被掛到弟弟工作的畫店裡出售,給他帶來了希望。

「現在,我畫出了一些能夠賣得出去的畫,並且,我相信,這種畫,我還能夠繼續畫出來。這給了我信心,我有了收入,就有了好心情,有了好心情,我就可以去尋覓更富有詩意的題材,《星夜》和《生著葉子的葡萄樹》就是這樣的作品。這真是一個很好很美的方向,我要朝著它走下去」--梵谷論生活

實際上,他生前唯一賣出的一幅油畫是《紅色葡萄園》1890年。

梵高的弟弟在1889年5月結婚, 他很高興,自願到聖雷米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我們已經知道了他創作這幅畫正是他入院一個月的時間,那時候他的心情並不壞,他覺著自己身體好些了,就又恢復了對畫畫的熾熱感情。《星夜》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回到畫作本身:被旋轉的星雲包裹著的閃耀的星星,對比著寧靜的小村落,前景的柏樹枝向天空伸展,表現了梵高在無比壓抑的心情下對未來的憧憬。其實對比他後來的畫作,《星夜》給人的感覺並不壓抑,是生命力,像黑夜中燃放的焰火一樣炫麗。

這種星空的畫法,在梵高其他作品中也有體現:

《羅納河上的星夜》1888

《有絲柏的道路》1890清晰明亮的線條,大膽地使用純度很高的顏色,色調變換著排線是受了日本浮世繪版畫的影響。
@康樂聰在梵谷的某個階段作品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具體表現出哪些特點?對他以後的畫風有影響嗎? - feeling蓮的回答這個回答里引用的梵高給弟弟的信中一段:

「我想那樣來畫,是一切頭上具有雙眼的人看得清楚的,一件作品,沒有點塊,一切只是無變化者的線條,因我常常是現場作畫,我試圖在我的描畫里緊緊抓住本質的東西,然後我把通過輪廓線範圍著的各平面用平均的簡化的色調塗上,同時有意地過度增強著色彩的價值,簡單來說,在任何場合不要視覺上似真的幻想。

你會察覺到,我是像日本的樣式淡色彩的簡化,因日本人把一切反射抽象掉,只把一個又一個色調相鄰並列著,具特性的筆觸,緊緊抓住運動的形式。」

梵高接觸印象派是在1886年,也就是最後的4年,而他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在最後2年內完成。他是如此熱愛繪畫,可是偏就這麼貧窮,懷著對弟弟的歉疚,還要忍飢挨餓拚命地作畫,那是對繪畫最熾熱的愛,他是用生命作畫的人。看過他和弟弟的書信之後,我覺著他是一個單純、善良、非常有愛的人。如果說他有點瘋的話,那是因為他努力奮鬥和抗爭,但仍然命運不濟,無法被世人所認同和理解,從而導致他的精神崩潰。如果在他活著的時候多給他些溫暖和愛,那該多好呢!

這就是我想說的為什麼梵高的星星這麼明亮的原因。

-------------2014/10/17補充------------------
今天有贊把我引到這個問題中,看了下目前最高票的回答,其他不說了,就想澄清一點。
後印象派不是反對印象派的那波人,說梵高和印象派決裂,這個不妥當。
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其實都算寫實,印象派尊重視覺,看到什麼畫什麼,尤其注重景物在光影下的表現。同時因為浮世繪的影響,不嚴格透視,補色的運用色彩,平面大塊鋪色,排線這些都在很多典型的印象派畫家的作品裡都有體現,比如莫奈、德加、馬奈。這個在我這個回答里有詳細論述:梵高、馬奈、莫奈、德加等印象派畫家為什麼都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影響是什麼?
後印象派的這幾個典型代表:梵高、塞尚、高更,他們都是深受印象派的影響,塞尚是一直和這些印象派畫家混在一起的,切磋和討論新藝術,只不過不怎麼受待見。梵高出現的時候已經是印象派大展尾聲的時候,他來巴黎之後因為受印象派和浮世繪的影響才改變的畫風,色彩更明亮,用高純度的顏料不做暈染,這個有修拉點彩畫法的影子,然後快速規則的排線來表現動感,這個又受浮世繪的影響。如果沒有梵高的巴黎時期,是不可能有後來著名的星空的。
後印象派不是反對印象派,他們的基礎還是寫實,只不過更注重自己的情感表現。畢沙羅可是指導過塞尚、高更、梵高的,獲得了他們的尊敬。塞尚後來自己琢磨形體和幾何圖案,梵高得病之後他看到的色彩和我們常人確實有差別,高更走另外一條神秘主義的路去了。


前面的人講的比較感性,我就不說思想感情的東西了,只補充一些美術上的硬理論吧,希望大家看的時候也有一些美術上的思考,可能會講的直白一些,但是希望能對美術學習者有些幫助。
主要是對比——
在色調上小鎮和天空的用色是很暗的,而星星作為重點表現用色就相對很亮,甚至可以說是肆無忌憚的亮色,(月亮更是如此)就像@張亮說的,一坨黃顏料……這是明暗對比;
在整體上,村落是比較安靜的,而星空畫得很流動,星星感覺就像是在旋轉一樣。如果說星空是流水的話,那麼星星就是流水中的魚,而村落則是水下河灘的卵石。畫面雖然躁動,但是躁動中有著村落的沉靜。這是動態和靜態的對比;
在線條上,小鎮和柏樹用的短線,層層疊疊,而星空用的長線,尤其是月亮和星河,很激情,這是結構線條對比。
整個星空雖然很活躍,但是這是有基底——小鎮和宇宙做鋪墊的,沒有這個,就沒有星空的躁動。
另外梵高的色彩把握能力很強,畫過畫的人都體會過黃色的難用,但是梵高的黃色卻是他的強項。這點從《向日葵》上也可以看得出來。


味公主:這是怎麼了?我怎麼會流淚呢?有一種哀傷感……
史提芬:是洋蔥,我加了洋蔥。

──《食神》

為什麼梵高的星星會如此明亮?因為他用了很亮的黃色。
他喜歡用鎘、鉻黃配合鈷藍,這樣黃色會顯得特別突出。

他的確是很熱愛藝術的,據說有人多次看到他去舔這些有毒的顏料。


-
整個印象派的基礎,就是牛頓三菱鏡分色理論,因為對於顏色、光線的組合,有了科學的理論基礎,所以,相對於之前的繪畫,印象派的整體畫面,突然明亮起來。

有人作過兩個簡單的說明:

一、印象派的繪畫中,沒有黑色,也沒有咖啡色,因為自然界中,尤其在太陽底下,絕對沒有這兩種顏色。所以,他們用青緣色,來代替暗部。

那,為什麼要用青綠色,來代替黑色呢?

二、這,就是印象派的第二個重的理論基礎,也就是所謂的「補色關係」。何謂「補色」?比如紅的補色是青綠,青的補色是紫,而藍(接近紫)的補色,則是橙。

(補色的最簡單說明法:你在一張白紙上,塗上一片紅,眼睛盯半天,把紙抽掉,再換一張白紙,那麼,白紙上會出現不存在的青綠色)。

「利用各種顏色的互補關係,來增加繪畫的亮度」,是整個印象派畫家們,共同一致的重要目標,也是藉著顏色的掌握利用,真得到達了前人所不能及的高度,印象派才因此,真正立足於歷史。


回來說梵谷。

有人說,梵谷的「stary stary night」,滿天旋轉的星星,是因為他的精神病,或是因為他服用的精神病藥物導致,更有人推論,梵谷的精神病,是因為作畫時,大量把顏色吃進肚子裏(尤其是含有重金屬鎘的黃色)產生的。

畫畫吃色,產生精神病,精神病再吃藥,產生幻覺。成為梵谷繪畫的一套完整解釋。

我一直也接受這種看法,但,自從看了梵高的原畫畫展後,我開始不相信了。

兩個理由:

一、要是舔畫筆就會中毒的話,梵高絕不是單獨的一個,因為,梵高作畫愛用畫刀,太多畫刀的痕跡了,畫筆痕跡真的比較少見。在我的眼中,畫筆,可不是他的愛用物,要說舔筆中毒,其它畫家中毒的可能性更大!

二、梵高早年習作時的手稿,留存於世的太多,可以看見那種「大旋轉的圖案」,不但出現在晚期的夜空上,早期年輕時,畫荷蘭農地裏,工作的農婦,即使是用的鉛筆,那褲子、裙子上的線條,就已經是大旋轉了!而那個時候,梵谷不但沒有神經病發作,他甚至還不習慣用顏色作畫呢。

總之,要按我的理解,大旋轉的星空,其實就是他放肆自己的繪畫畫風,再無其它合理解釋。
他,把對於亮度的追求,推到了極限了,夜空中的星光,成為滿天的超新星爆炸!
為什麼把星空畫成那樣?不為什麼,只因為梵谷有滿腔的勇氣,如此而已。當然,容我再強調一下,這是我的體己之見。
-


首先,評論區的 安尼迪 說的很有道理
個人還推薦這三位的答案:yolfilm、 陳卯卯、 Tommy

關於筆觸的運用、動靜結合的對比、色彩的反差,其他答案中的各位也已經說了不少,於是我還是安心賣萌吧。

「梵高的星星為什麼會如此明亮?」

一、對比

我嘗試粗略地將《星月夜》轉成了黑白圖片:

可以看見:
①星和月的明度較天空略高一點(但相距不遠)
②如果將畫面的下半部分看作一個整體,上半的天空顯得更加明亮。

我們可否這樣理解,即夜空與星月的色彩明度對比,以及畫面的其他部分較深重的用色的反襯,造成了星月更加閃爍的視覺效果?

wiki:

明度(英語:Brightness)指顏色的亮度,不同的顏色具有不同的明度,例如黃色就比藍色的明度高,在一個畫面中如何安排不同明度的色塊也可以幫助表達畫作的感情,如果天空比地面明度低,就會產生壓抑的感覺。

二、趨光性
而我們的注意力更多被星月吸引,是因為人類趨向光明和溫暖的特性。

鈷藍色底與鮮明的鉻黃色(見題圖左上)相對比,在偏冷的藍色襯托之下,黃色更顯得光明和溫暖。
而人類對於溫暖(的色彩等元素)有自然的趨向性,就像蛾類的正趨光行為(飛蛾撲火)一樣。可參考:
Priming Test
色溫

冷白色光,又叫中性色,它的色溫在3300K到5300K之間,中性色由於光線柔和,使人有愉快,舒適,安詳的感受。適用與商店,醫院,辦公室,飯店,餐廳,候車室等場所。

三、黃色本身給人的心理感受

  • 黃色還有注意、提醒等醒目的作用,比如紅綠燈就用黃色來提醒行人和車輛注意,英國也規定所有鐵路車輛頭端若干面積需塗上黃色以收警示路人之效,加拿大和美國的學童校車則規定使用黃色塗裝。

「梵高為什麼要這樣畫他的星星?」

  • I dream my painting, and then I paint my dream.
    • As quoted in Marry Your Muse: Making a Lasting Commitment to Your Creativity (1997) by Jan Phillips, p. 176

Vincent van Gogh

我認同這樣的觀點,即畫面體現了藝術家自身的思想感情表達。

梵高將他腦中幻夢一樣的星夜畫下,時隔百年卻也恍如昨日。通過觀察他的畫面,我們似乎還能看到,那個色彩流動交融的美妙的夜晚。

而關於梵高所見的狂氣的畫面,與他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的關聯,更多可參考【補充閱讀】腦疾病與繪畫——藝術背後的神經科學

以上,賣萌完畢。

------------------------------------------原答案-----------------------------------------
寫在前面:看到圖就想點反對的同學,麻煩直接看正文,謝謝。
如果你們是因為我引用電視劇片段點了反對,而不真正把答案看完,那我無話可說了。再見。
-------------------------------
難道不是因為這樣

——《Doctor Who》s05e10

Vincent: Hold my hand, Doctor. Try to see what I see. We"re so lucky we"re still alive to see this beautiful world. Look at the sky. It"s not dark and black and without character. The black is in fact deep blue. And over there! Lighter blue. [the starscape slowly transforms into The Starry Night] And blowing through the blueness and the blackness, the winds swirling through the air. And there shining, burning, bursting through, the stars! Can you see how they roar their light? Everywhere we look, complex magic of nature blazes before our eyes.
Doctor: I』ve seen many things, my friend, but you』re right: nothing quite as wonderful as the things you see.

  • Vincent van Gogh, as portrayed by Tony Curran, in dialogue with the eleventh incarnation of The Doctor, inVincent and the Doctor, an episode of Doctor Who written by Richard Curtis

繁星如此明亮,這正是梵高眼中所見的色彩。

(配圖迷之全都不見了,現補。)


寫在前面:
-文章會很長,各種畫作的圖片也很多
-正文呢 會從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法和梵高的心理說起,全文前面一段和最後一段是作者自己抒情的~
(原版接近知乎3萬字限制了,也終於找到時間來盡量修改通順了~)

?(^?^●)??-----╭(●`?′●)╯╰(●"?"●)╮------------- (?o? 3 ??)?

  毋庸置疑,同學們關於梵高的題材早已被提及了無數次,誰不知道他的《星夜》《向日葵》《自畫像》,還有他標籤般的神經質。

    或許你小學從老師的口中就知道了這個名字, 對,沒錯,或許你還知道,生前一直支持他作畫的只有他的弟弟,並且27歲才開始學習繪畫,但37歲就已早逝,同為後印象派開山大師的高更是他的好基友。

    如果你還真有那麼點粉過梵高,買過一本《梵高傳》( lust of life-irving stone),讀過余光中的《梵高和向日葵》, 也許以前為了出國考T/G的時候還認真的看過BBC的《power of art》梵高篇.


    甚至知道平井堅的《太陽》,Don McLean 的《Vincent》和王菀之的《畫意》 都是梵高的歌而且都是超級好聽的歌~

但是如果您正好和我一樣,從很小就開始學習畫畫,一定吐槽過當代多少人瘋狂地「痴迷」於文梵高。


總有人會問:「你喜歡哪個畫家?」
又總有人會這樣回答:「梵高啊,他的《星夜》棒極了。」

在我 「當時」 看來,這些就好像對於大師只是有宗教般的信仰,他們不知道神在何處,卻始終懷著一顆忠貞不渝的心。

    請你回到19世紀去愛他。梵高一生無人賞識,唯獨你會疼愛他么?大家都不屑於他的畫,唯獨你卻會去支持他么?誰 信 啊。

 (ps:個人從小對於藝術的評價一直只相信自己個人的直接感受,並且從來不會糾纏於第三者的評論,到現在看展看拍也經常在畫冊上面打滿叉叉....)。

結果到了後來,開始用各種水溶性顏料、油彩畫罩染、丙烯、油性材料、各種畫法各種顏料,已經試著臨摹過梵高的畫無數遍。


    再然後來到了倫敦國家畫廊面前,看到了《向日葵》真跡,又或者在紐約現代藝術中心,來到了梵高的《星月夜》/塞尚的《聖維克多山》/莫奈的《睡蓮》面前,突然就被震撼到了。顏料的色差和有力乾淨的筆觸畢竟是各種照相影像都無法傳達的。


覺得似乎有些關於震撼的東西是對的,大師是不可能「學」出來的,順便只想跨越時空請大哥們收下小弟的膝蓋。

————————————————(以下正文)—————————————————————


 寫了這麼多,好像扯遠了,首先來一定要反對一記目前得票第一yol的答案。


梵高是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 ), 後印象派和印象派並不是外行從文字上面的一脈相承的關係,簡單來說「後印象派」就是反對「 印象派」 的一群人啊!(謹記啊 同學們 以後看展又學到一招)

後印象派的畫家都大膽採用平面的鮮明色調,重視線條、色塊以及體和面。畫家強烈的主觀感情與個性藉此得以流露 ....Yol的答案真的從開頭就有點不對啊,梵高和印象派兩派是早就決裂了。


 (在後印象派之前西方畫家都儘力保證畫作的真實性,這也是人體動物解剖學和光影透視在西洋畫中發展迅速的原因,與此同時的中國畫更注重「寫意」

例如國畫在徐悲鴻之前幾乎所有馬的身材肌肉什麼的比例都是錯的)。

老師給貼幾張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畫作看看吧:

  1. 這是印象派的帶頭大哥莫奈的畫作:

《睡蓮》

《撐陽傘的女人》

2.下面是後印象派我們梵大爺的畫:

  明顯風格完全不!一!樣!啊!

  回到題目來,為什麼梵高把星星畫得如此明亮怎麼把星星畫得如此明亮

    梵高既然是後印象派開山祖師爺,強調的是作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藝術只是一種感情的宣洩」,把自己的主觀感受附於畫作中,甚至改造物象


過分明亮的星星是肯定加入了畫家個人的感情的,為什麼會這樣會慢慢講。

從畫法上來說星星處是點彩畫法,可能從網路影像上看上去像用筆染上去的,實際《星夜》上黃色的星星處和藍色的顏料是一大團顏料釘上畫布去的(後面有圖)。


    下面三幅是梵高利用了鮮艷明亮的色彩,星空兩幅使得星星看上去好像太陽一樣,或者後世俗稱「星空三部曲」。

1《夜晚露天咖啡座》(Cafe Terrace at Night),1888年,收藏於科倫-米勒博物館

雖然有寬大的空間,卻同時有一種幽閉的效果色彩逼向透視空間,透視線的會聚點位於畫面的正中央——馬和車。這使一切看起來好象被一種力量帶進了漩渦似的內部。

時間線上梵高自1888年5月到9月借住的蘭卡散爾咖啡館, 位於形式廣場(Place du Form)


這時梵高同學他時常覺得夜間比白天更充滿了生氣蓬勃的色彩, 所以這時開始幾度跑到戶外去畫星星。

 這幅畫是梵高作品中最著名的之一。這幅作品是梵高「星空三部曲」的第一部。

2 《羅納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1888年,收藏於奧美美術館

 冷色深藍鋪滿整個夜空,而天空上的星光,與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燈燈影相互輝映 遠方繁星點點,顯出夜的靜謐與安詳。


雖然仍然用的是粗獷的短筆,但卻顯得安靜有序。表現了身處黑暗中的畫家對寧靜、安詳的渴望


   這個時候從時間線上來說,1888年梵高有一個好基友叫高更,與他是同一等級的藝術天才。10月來找梵高玩,結果因為2人的爭執,高更憤怒之下離他而去,而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垂(並非大家熟知的整個耳朵).


   高更明顯更理智、果斷、情感世界豐富,所以在短暫的接觸後,12月就轉身去了一個熱帶海島玩去了。


   而我們悲劇的梵高第一次進了聖雷米精神病療養院。

這兩幅是《星空三部曲》中梵高進入精神療養院之前的副畫作,《羅納河上的星夜》一年後在聖雷米療養院 《星夜》也完成了。


 下面三幅是梵高去精神病療養院之前的作品,已經可以看出運用了很多的點彩畫法.

梵高本來就是繪畫天才,自從他進了精神病院之後嘛....


3 《星夜》(The Starry Night)

 梵高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是畫家的代表作之一,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非常值得一去的藝術博物館,裡面還有睡蓮系列等等)

   《星空》色彩斑斕的筆觸,飄逸的星雲曲線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


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卻畫得像黑色火焰一般。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或多或少體現出了畫家迷茫的情感和迷幻的精神世界

 儘管被描繪成波浪狀的夜空給人一種眩暈的感覺,但是人們從心裡在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但似乎能從這眩暈中把握住寧靜的心境,天空中的星星就像是迷幻中時隱時現的希望,感覺到是不一樣的親切和舒服。

   仔細一想這幅畫的內容其實表現出梵高在如此的壓抑和困境中仍然抱有著的對未來的憧憬,整個畫面非但不壓抑,還變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很多人第一眼就會覺得是完全是一副很寧靜愜意的場面。
(或許現在你卧室的牆正好上就是這幅?)


   梵高毫無疑問用自己的畫筆,創造了另外一個理想國度,這個國度里,有旋轉著的星光,有向日葵和大片大片的麥田。正是這個理想國度支持著他,即使在最窮困潦倒之時,對生命仍是充滿著最質樸的熱愛。「藝術只是一種感情的宣洩活動」這也正是他的畫中星星那麼明亮的心理原因



---------------------------------------------------------------------------------------------------------------


  寫了這麼多,還是把梵高的故事講完吧,1989年梵高第二次住進聖雷米精神病院治療。


    「他總要告訴西奧,儘管他還沒有成功,眼下他的畫還毫不值錢,但將來一定有一天,他保證說將來這些畫可以賣到200法郎一幅,使弟弟獲得一萬法郎。

他用這些話去鼓舞弟弟,他害怕失去親人支持;當然他也在給自己打氣。因為整個世界沒有一個人看上他的畫。」

     有一天,沒有領到薪水的西奧因為不方便給梵高匯款,無意中發了牢騷,對梵高來說,卻是難以承受的犀利言辭,甚至因此而間斷兄弟倆之間的聯繫。

一個心懷夢想的人,有一天你發現全世界都不再和你站在一邊,曾經欣賞你的人將你的整個人生全盤否定,曾經理解你的人把你的友誼棄如垃圾,曾經最親近的家人也要將你逐出他們的生活

而悲劇的緣由是你一直活在了時間的前面.

    我們從他最後一幅油畫《麥田群鴉》,已經看到他的絕境。烏雲的傾壓下,恐懼、壓抑、預示著災難的風暴即將來臨。三條道路伸往三個方向,道路的盡頭全是一片迷茫與陰森。

這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幅畫。


 這幅梵高最後的畫里中已經沒有那些閃亮的星星了。


    1889年7月27日,在外出寫生時,梵高對自己腹部開槍,沒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絕接受治療,29日清晨,在弟弟守護下停止呼吸(並非飲彈自盡當場死亡)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19世紀末,後印象主義開始被大眾追捧接受,人們的審美變了,他的畫開始暢銷,一些畫家們開始瘋狂模仿梵高的畫法。 這時候距梵高悲慘去世不過兩年而已


  更自由,更個性,更感性的畫法也成為現代主流,高更和梵高的名字雙雙成為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

  • 1914年高和弟弟的書信集出版,梵高的一生漸漸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 1931年"Lust for Life. 《渴望生活,梵谷傳》"出版
  • 1990年5月15日,《加歇醫生像》8250萬美元拍出.4億++法郎.

   而英劇《Doctor Who》第五季里doctor把那個潦倒的梵高穿越時空帶到現代的巴黎,奧塞博物館, 告訴他,這裡雲集了世界上最有名的畫家。


梵高自卑地低著頭 ,停留徘徊在其他世界大師的畫作前,直到Doctor把他拉到那個叫梵高的畫館前,他小心翼翼的走進自己的展廳,眼睛含著淚水。


梵高看到自己在百年之後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館長介紹的時候,梵高哭得像一個孩子


這一刻只能說眼淚忍不住了。如果梵高真能看到自己的成就,那對他來說是多麼的欣慰啊。知不知後人是怎樣的敬仰你,那並不是一文不值的人生......


  「對我來說梵高是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對色彩的掌控無與倫比,把生活中遭受的痛苦轉化成了畫布上的激情洋溢,痛苦很容易表現,但如何糅合熱情與痛苦,來表現人世間的激情 喜悅和美麗,前無古人 ,也許也後無來者 。」

——————————————————————————————————————————

  ( 高更戲份) 梵高與高更曾經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也是後印象派的兩位開山祖師爺,但造化弄人,兩人決沒有想到相處是那麼困難。兩人都少年氣盛,哪裡顧得什麼天高地厚,在現實中又那麼不如意。高更往往被拿來與梵·高並論,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畫過對方的肖像,但最後卻步上不同的道路,高更不喜歡都市文明,反而嚮往蠻荒的生活,接上文最後在一個在孤島上抑鬱而死。離後印象派火遍歐洲只差半年。

高更的代表作品是《塔希提島的少女》《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高哥自殺被救活後所畫,我們可憐的梵哥沒有救活啊)

   論貧困潦倒生活困難也許還有巴赫貝多芬墊底,但是梵高也許是唯一一個受盡世人白眼仍孤身一人堅持下去的人。偉人們都不知道自己將要成為偉人.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


18:0344

星期日2014年8月10日


先糾正一下票數最高的那位,梵高是屬於後印象派不是印象派,和印象派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流派。他受到了印象派的影響,但後來又與印象派決裂,梵高的畫裡面有很多重顏色,有的甚至是直接用沒有調和的黑色直接畫上去的,可以參考《烏鴉群飛的麥田》

印象派著重於表現事物客觀的光影色彩關係,有完整的色彩理論基礎,用互補色表現事物的受光背光,很少用重色。
後印象派不屑於表現事物客觀的光影色彩關係,他們更著重於表現藝術家對事物的主觀情感,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色彩,結構,透視,光影都顯得比較隨心所欲,他們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經常對原有事物進行結構,這才是梵高所主張的,後印象派的表現主義的開始。

在這個背景下再來說梵高的這幅畫,很顯然他是誇張了,這些星星是他在精神病院的那段時間畫出來的,有星星的夜晚應該是安靜祥和的,而畫中的星星卻像太陽一樣熱烈,像江河一樣在奔騰,有的甚至像野獸一樣張牙舞爪,可以感覺得到梵高是惶恐不安的是焦慮的,就算是在這麼寂靜的夜晚,他也不能平靜入睡,拿起的畫筆,對著祥和的星空,表達自己心中的那團火。


在巴黎奧賽美術館看了一些梵高的原畫。如果說別人的星星是畫面上的一個點,梵高的星星完全是把一大坨黃色顏料直接擠到畫上的釘子。


看過這裡的一些回答,看到那幅畫,突然眼眶濕潤,想,這世界上,盡然有這樣敏感而瘋狂的生命存在過。
明白了一些人為什麼會如此的愛這個貧困潦倒的瘋子。
只是,現在的我們,表達這種愛的能力卻如此的蒼白無力。
對他的愛僅僅只會是這樣:拍賣會上叫出的天價。
那種對所愛對生命不計後果的熾烈的熱情,才是這瘋子最希望被人看到,被人理解的吧,我想。


對比


上面很多答案都說到位了
額外說:現場看到(奧塞博物館@巴黎)這個作品中色彩的反差更大一些,因為礦物顏料的使用深青色的天空顯得很深邃,和作品照片中的感受不一樣。

順便吐槽一句,梵高過去畫的就挺好的,但是自打他進了瘋人院,他就畫的越來越好了。。。


因為印象派擅長畫光,梵高也好,莫奈也好,這是一種繪畫技術上的進步。
在印象派之前,你會發現所有的畫和畫家,都會有意避免畫光源,就是有光源也是昏淡的,因為明暗和線條表達不出光,光是無形的捕捉不到,多是畫光照射下的物體。


大學有一門很詩意的選修課,名字就叫「梵高的星空與愛因斯坦的天空」。這門課沒選上,簡直抱憾終身了。真正的天才是值得全世界仰望的,他們散發著旋轉的,明亮的,耀眼的光芒,像是梵高眼中和筆下的星空。


2015年10月2日清晨四點,天亮前最黑的時候,在鄉村的戶外,我無意間抬了一下頭,突然間我彷彿被閃電擊中,因為我看到了和《星空》中一模一樣的星星。一模一樣,一模一樣。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刻有如醍醐灌頂的感覺。


不怕得罪人,很多人的解說都是偽答案,為了顯示自己的藝術逼格。為甚麼如此明亮?只有一個答案,他喝苦艾酒,這是致幻的酒精,導致視覺扭曲,色彩豔麗。並且,依賴這些物品的人,如果是出自於孤獨和對藝術的熱愛的話,多半會在偏執的路上越來越偏執。對於表達的方式極端主觀。


在現實生活中,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星星。也許,它們只存在於梵谷的想像中。

以前,我並沒有想過,為什麼梵谷要把星星畫得如此明亮。我遲鈍的認為,那就是他的畫風。這樣也就沒有疑問存在了。

可是,今天我才突然意識到,人生中的夜晚是多麼黑暗,沒有一絲一毫的光亮,絕望得讓人窒息。這時,一點遙遠的星光都可以給人巨大的安慰和鼓勵,哪怕 它是如此微弱和黯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梵谷才要把星星畫得又大又亮。越深越黑的夜晚就越需要明亮的星星。他太渴望生命中出現希望了!

我是在聽歌的時候,意識到這一點的。這首歌就是唱梵谷的,名字叫做《文森特》(Vincent),那是他的名。這首歌非常的好聽,也非常的有名。


苦艾酒喝多了 誰看星星都這麼亮~


如果你嘗試過臨摹這幅畫,你就會發現,天空和村莊的兩大部分中,天空部分使用了大量的白調和。這在村莊部分大量的用紫色調和是有很大色差的。這也是為什麼天空部分在視覺上比較跳脫,奪人眼球。
天空中的星星得格外明亮其實是黃藍對比的強烈反差造成的。這裡的黃色也不是單一所想像的黃色,調以白,甚至再在有些局部調以綠,紅。細節上依然是很豐富的。不是簡單的兩種顏色的簡單堆砌所達到的效果。
另外,星月在筆觸上用側鋒小筆觸達到一種類似短線段銜接螺旋的效果。和背景的天幕的流線肌理衝突。因此更突出了星星在視覺上的抓力。

總而言之,是一幅天才的想像力付諸高技藝的作品。


哈哈哈哈,都是廢話。
油畫顏料純色往上堆,黑白對比度大,再不明亮出鬼了


梵高的星空是長時間曝光的星軌,梵高的眼睛能夠看到未來。
梵高的星空是被壓縮為二維平面的太陽系,梵高的眼睛能夠穿破空間。


推薦閱讀:

有沒有網站可以觀賞到比較清晰的名畫作品等?
在繪畫人體時如何思考和練習?
你為什麼喜歡印象派繪畫?
所謂「懂畫」,是指懂什麼?

TAG:繪畫 | 繪畫欣賞 | 藝術史論 | 梵高 | 後印象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