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月光男孩》獲奧斯卡最佳影片?
如題
侵刪
咦!不是愛樂之城嗎?
說月光男孩是靠奧斯卡政治正確,你們平時到底了解不了解影評風向的。
月光男孩 爛番茄 98% ,MC 99分,imdb 7.8分
愛樂之城 爛番茄93%,MC 93分 ,imdb 8.5分
海邊的曼徹斯特 爛番茄96%,MC 96分,imdb 8.0分
三者本來差距就不大。
前哨預測,《月光男孩》79點,《愛樂之城》70點。
一直都是月光領先的,月光獲得最佳影片就是和預測差不多。
《 愛樂之城》這波逼馬上就裝到高潮了,只要奧斯卡最佳影片一到手,大v們馬上就是在走一波,結果早上 ,一起床瞎了,之前的逼白裝了。
沒關係,自古裝逼,不按套路著得天下,最薄情的不過影評家們,我想都不用想,這兩天肯定得集中走一波月光男孩。
可惜《愛樂之城》已成昨日黃花了。
我一點都不懷疑。
接下來,知乎首頁上將是
《月光男孩》好在哪兒。
《月光男孩》有那些有趣的/細思極恐的細節
《月光男孩》為什麼讓人看到流淚
《月光男孩》是什麼感動了你
《月光男孩》給你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月光男孩》某某鏡頭是怎麼拍的。
等等,你以為接愛樂之城稱霸知乎就是《月光男孩》,別鬧了,你以為奧斯卡一完,立馬知乎就走一波的是《月光男孩》?嫩點了吧,以知乎的尿性,趕著點兒走的這波是
《海邊的曼徹斯特》
來吧,走吧。看把你能耐的。。。。。。。
謝@夢燈籠 邀請
私心的感想就是幸好自己是個什麼都不是的透明人類,否則別人一定會說我的所有成功都是對於LGBTQ人群的政治正確,而非我自己的實力。可能《海邊的曼徹斯特》就不會有目前這麼大的爭議,畢竟那不是黑人導演黑人演員所帶來的黑人故事。
從第一步電影被製作出來,電影創作者們就不斷地開拓新的電影拍攝思路、手法與技巧,或去表達大千世界中最真實的美好與殘酷,或去渲染只存在於夢幻之中的異想天開。就像《愛樂之城》帶給我的最深印象不是什麼「驚人的歌舞」,而是幾個掩蓋了它劇情極端蒼白的特殊拍攝手法與敘事手段。《月光男孩》作為一部實驗性電影,導演採用了更多大膽的設計。它沒有討好觀眾的絢爛場景,但試圖去尋找電影拍攝的新思路。兩部都是才華橫溢的導演所帶來的優秀電影,但奧斯卡是一個有傾向的東西,隨著委員會成員的變動,每次都會有新的傾向,當然每一次的抉擇都會為後來的電影創造者們豎起一個「榜樣」,給業界發出信息。它不是一個絕對公平的東西,因為電影的賞析本來就是一件主觀的事情,這是一個很艱難的抉擇,這不是矮子裡面拔高個子,而是四大美女中決定哪一個更漂亮,這個抉擇絕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政治正確」就能概括的。
如果是過去的奧斯卡,我覺得獎項就會給《愛樂之城》,它保守,對待新事物小心翼翼。《公民凱恩》在1941年輸給了《青山翠谷》,九項提名只拿到了一個最佳劇本。95年《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還敗給了《阿甘正傳》,前者的經典程度不容置疑,《低俗小說》更是革新了美國電影節的語言風格。98年《莎翁情史》打過了《拯救大兵瑞恩》。在傳統的優秀作品和革新的先鋒作品之間,總會是前者獲得勝利。如果談政治正確,奧斯卡的確是一個傳統政治正確的地方,談點敏感問題,講點少數族裔的血淚史就能容易奪得頭籌,那今年的獎項應該給《藩籬》,而不是全片對同性戀權益和黑人權益片語都沒有的《月光男孩》。
個人覺得最佳導演給《愛樂之城》的達米恩·查澤雷真是實至名歸,如果他能放棄自己寫劇本,找一個好得編劇,下一次的最佳影片,一定是他的。
下文出自我專欄去年11月撰寫的影評,原文內還有我一時興起寫的劇情回顧:月光男孩:好電影,無關乎政治正確 - 知乎專欄
順便我也看了《愛樂之城》,一部很好的商業片也寫了兩句話:愛樂之城:披著喜劇夢幻外衣的悲情愛情故事 - 知乎專欄
———————————————————分割線————————————————————
當一部作品被捧到了頂端,它就會帶來更多的爭議。大批奔著好名勝去一探究竟的觀眾會失望給出低的評分,彷彿那些個給高分的都是在給「同性戀」、「黑人」等敏感話題面子,全都是政治正確。
在我個人看來,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屬於大眾的電影,它的小眾並不僅僅指「同性戀」、「黑人」的主題,更存在於導演所選擇的表達方式,影片的整體框架等等。可以說作為一部獨立電影,導演從一開始就沒想顧及觀眾的感受:私人傳記性質濃厚的劇情,大量的留白,試驗性的鏡頭表達……它的毀譽參半是註定的,看進去的人自然會捧他,看不進去的人自然會覺得他名不符其實。於我個人而言,本部電影是本年度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電影,即使拋去自己個人經歷所帶來的共鳴也值得這個成績,從各個角度來看都是無可挑剔的。
在劇情設置上,我看到有人表示劇情有很多「說不過去的硬傷」,是導演刻意所創造出來的劇情,太過生硬,比如母親吸毒的Chiron怎麼可能去吸毒等等。但是我恰恰認為本片最出彩的就是完美銜接、自然的劇情設置。 把一個人的一生凝結在2個小時的一部片子里並不是易事,本片涉及Chiron童年——青年——成年三個人生階段,從每個階段中拉出了那麼一段時期,可以說在其核心上是撕裂的。通常,導演們為了處理這種撕裂會選擇旁白、自述等敘述方式來幫助觀眾進行過渡,而本片卻完全不存在此類手法,幾乎是鏡頭一切,男孩就長大了。除了三名演員展現出的相同氣質,導演選擇強調相同的元素來進行串接:比如從Chiron到Black,哪怕整體形象發生了巨大的區別,導演給了Black臉浸在冰塊里的鏡頭,而這正好是Chiron受傷之後所做的事情——哪怕物是人非,我們也知道這個人是那個Chrion。
相比Little到Chiron, Chiron到Black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體型異常強壯,戴著金鏈子,張口亮閃閃,在外面能面露凶光。而這一切是為什麼呢?其實第二章的末尾已經給出了答案:他作為一個黑人孩子,進入了監獄。在搬起椅子砸下去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之前的Chiron,他明白了暴力的力量,而在監獄裡他更需要這樣的力量去保護自己。走出監獄之後呢?一個中學沒畢業有案底的黑人孩子能去哪裡,能做什麼?他母親是那副模樣,他需要錢。他無路可走,可他之前一個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的男人,他是個販毒的。
那你現在問我,他為什麼會去販毒呢?他販毒,自己卻不吸毒,他自律,自律到滴酒不沾,每天的生活就只是掙錢和鍛煉。他還是那個Chiron,只是屈服於生活。
這種流暢、合理的劇情設置,是通過大量的信息留白所締造的,導演在每一個鏡頭裡埋下所要表達的冰山,待觀眾們進行挖掘。比如Kevin給Chiron的電話,看起來像是導演一廂情願設置的再重逢。但是我們在Kevin家的鏡頭裡注意到諸多細節:沒有相片的相框,孩子畫的畫等等。空蕩蕩的房間暗示著Kevin現在孤身一人,可這個房子四處留存的「家」的痕迹。Kevin是飯店的主廚,雖然不知道那是不是他個人經營,但不至於會給家庭帶來困難。那麼影片所暗示的只有一種可能:這些年來,他試圖組建過家庭,也試圖去享受過正常人的幸福,但除了自己血肉所帶來的欣慰,他到底還是無法用勉強來維持婚姻。他能逼迫自己去做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可聰明的妻子總能看出那偽裝出的深情。他也明白了自己,才想方設法尋找Chiron的聯繫方式。
第二部分的Juan也是個留白,在整個兒第二部分,Juan都沒有再出現。而Chiron到Juan的家中也是非常的忐忑,Juan的愛人表示無論什麼時候都歡迎他過來,映射著Juan已經因為某種原因不在了。Chiron的母親,也是通過有限的鏡頭,大量的留白來塑造的,我們能了解到的信息少之又少,但卻又能深刻感受到這個女人忐忑的一生。電影作為面向普通大眾的消費品,導演們越來越喜歡把觀眾當成傻子,塞滿旁白和解說,事無巨細地給你解釋一遍,生怕你不明白,有的人甚至連人物性格都用旁白的方式附在旁邊。可電影,終究是用鏡頭說話,布景、任何一個鏡頭都有製作人員的用意內含其中。值得人一遍又一遍地觀看,去揣摩,去欣賞。
看這樣的電影,始終不是一間愉快的事情。
有人稱讚本片沒有討論黑人社區與白人社區,異性戀與同性戀之間的矛盾。涉及黑人的時候涉及種族,涉及同性戀總會涉及異性戀,彷彿成了劇本的定律,所以這樣純粹的片子會讓人驚喜。在我看來,這並非導演另闢蹊徑,迴避了這些矛盾,而是導演本身就是拍給黑人社區看的。影片展現出的最強烈的黑人社區文化,就是對於力量的,對於陽剛力量「崇拜」。Chiron小時候因為瘦弱矮小被排擠,彷彿瘦弱就是一種罪惡。在一個黑人社區的公立高中,大家都排擠Chiron,因為他還是瘦弱。Chiron最後逆襲,也是通過暴力,通過鍛煉讓肢體變得發達。黑人社區的恐同文化紮根於這種對於陽剛的崇拜之中,因為性能力強度、陽剛氣質、暴力行為等等都好像與異性戀掛鉤,與被刻板印象化的同性戀社區相悖。導演巴里·詹金斯出身於黑人社區,他深諳這種文化,也就明白這種文化對普通黑人群體所帶來的苦痛。Chiron也好,Kevin也好,都是被脅迫過的,都是此種文化的受害者。本片並不需要種族矛盾,性取向矛盾,他展現的,就是黑人社區內部的文化矛盾。
要說本片的缺點,就是這種獨特的敘事方式,大量的留白必定會不符合一大部分觀眾的觀影習慣。本片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片構造,你找不到高潮部分,卻也找不到上廁所的時間,它就是在講故事,訴說著一個黑人男孩探究自身的漫長旅行。沒有起承轉折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感到無趣。在觀影的過程中我曾數次試圖揣測本片的高潮點在哪裡,卻捕捉不到,只是看到最後一個鏡頭時覺得一切都完整了。極少的台詞與大量的留白也增加了觀影難度,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專心致志,像考試一樣看電影。
這只是一部適合一個人觀看的電影,在夜晚,在月光下,在心靈最寧靜的時候,不是抱著什麼獵奇的心理與不可避免的偏見,只是想看看一個男孩的故事。
那這個藍色的男孩,可能就會走到你的心底。
參考資料
[1]【范鏗吟:同婚與種族】同性婚姻反黑人嗎?.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5481
其實只需要調出《月光男孩》的演員表你就知道怎麼回事,艾什頓·桑德斯飾喀戎、安德烈·霍蘭德飾凱文、馬赫沙拉·阿里飾胡安,清一色的黑人主演。而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呢?該片講述了貧民區黑人男孩喀戎從孩童到青年時期,逐步發現自己的性取向,經受外界非議和內心掙扎後,找到真正自我的故事。「黑人」、「同性戀」、「找到真正自我」,好極了,好萊塢最喜歡的政治正確三段論。這個獎不頒給它頒給誰?
也許你覺得這種說法有點偏激,但以政治正確而非影片本身質量為第一考量,確實是近年來奧斯卡頒獎越發鮮明的特色。2016年,明明《荒野獵人》口碑很好,最佳影片卻給了揭露基督教會陰暗面的電影《聚焦》。2014年,《地心引力》不錯,最佳影片卻給了反映種族歧視的《為奴十二年》。2013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敗給《逃離德黑蘭》也是一樣的路數。「少數族裔」、「種族歧視」、「同性戀問題」、「反基督教文化」,這是近年來所有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作品的共同話題。
而今年,奧斯卡更是在政治正確上鬧了個「雙響炮」。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中,德國電影《托尼·厄德曼》本來是呼聲最高的,可今年年初,晴天霹靂一聲響,特朗普來了個「禁穆令」,奧斯卡或許是為了打特朗普的臉,把最佳外語片的獎項頒給了伊朗電影《推銷員》。想想吧,如果該片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因為 「禁穆令」無法拿到去美國領獎的簽證,其代表在頒獎儀式上怒懟特朗普,這是多讓人感動、多政治正確的一幕啊!評委們估計是這麼想的,因為他們真的這麼幹了。事實上,法哈蒂的代表上台領獎並宣讀了他的一份聲明。聲明說:「我很遺憾今晚無法和你們在一起,我的缺席是為了表示對我的國家和另外6個國家人民的尊重,他們遭遇美國不人道的禁止移民入境政令的羞辱。」
伊朗電影《推銷員》當然,你不能說《月光男孩》這部電影本身不好,不配得獎。但有意思的是,這個電影中的很多細節,恰恰反映了當今美國主流文化精英們對政治正確的強調已經病入膏肓。該電影的主演清一色的全是黑人,連導演都是,是一部純黑的電影。如果一部電影換上清一色的白人,導演敢拍嗎?能得獎嗎?肯定不會,因為導演會被罵死。但你別說,今年還真有部電影是這麼拍的。那就是在中國也大受歡迎的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看過的小夥伴仔細回想一下,你會發現那部電影里一個黑人也沒有。這倒不是導演要搞種族歧視,而是因為美國在二戰中實行的是種族隔離制度,「血戰鋼鋸嶺」的軍隊里真的沒有黑人可拍,如果有就失實了。但饒是如此,《血戰鋼鋸嶺》在美國還是遭受了「疑似種族歧視」的指責,並且因為「過度宣揚基督教精神」而被好萊塢精英所鄙夷。該片雖然也參加了今年最佳影片的爭奪,但卻因為憑空飛來的「政治不正確」這口黑鍋,被普遍不被看好,最終只收穫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響」這兩個技術小獎——在奧斯卡頒獎語言中,這就相當於告訴你「電影拍得不錯,但評委老爺們不喜歡」。
其實叫座不叫好的《血戰鋼鋸嶺》最該得最佳影片獎,既不是小情小調的《愛樂之城》、也不是政治正確的《月光男孩》,而正是這部《血戰鋼鋸嶺》,裡面提出的那種曾讓美國偉大的精神不正是當今的美國最需要的嗎?可是在好萊塢的文化精英們看來,這個調調是他們最不喜歡的——又是基督教又是戰爭,多俗多暴力啊。相較之下,他們還是更喜歡故事淡如水、情節無新意但政治正確的《月光男孩》。
同性戀電影和黑人電影都並不少見,而同性戀與黑人題材的混搭是否能造就出特別的風景?本屆奧斯卡以最佳影片的烏龍事件沸沸揚揚落幕收場,成為贏家的《月光男孩》卻讓人越發看不懂奧斯卡的口味了。
從近五年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來看,《藝術家》《逃離德黑蘭》《為奴十二載》《鳥人》《聚焦》都是強敘事電影,並且在視聽語言上弱化風格,頂多玩兒點黑白默片或一鏡到底長鏡頭這種非常技術化的呈現方式,很少有類似三大電影節那種經常出幺蛾子的光怪陸離的藝術電影。而《月光男孩》的弱敘事、豐富的電影語言以及異常風格化的外觀叫人不敢相信,這是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可能這部電影雖不是那麼和奧斯卡的胃口,但是為了「政治正確」,還是勉為其難了。也可能奧斯卡的風向標有變,那我們靜觀其變。
《月光男孩》一舉奪魁,各大媒體及網友都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好評之聲紛至沓來。在眾多影評中,大部分人甚至直言,該片是自己年度電影觀影榜的第一名。EXM?大家什麼時候開始都能欣賞這種文藝、小眾又不屑於講故事的電影了。仔細一看,大家的理由無非是什麼黑人+同性戀的雙重困境啦,一個男孩的成長與蛻變啦,細膩的情緒與畫面啦。這就能拿奧斯卡最佳了?
這部電影真的是實至名歸還僅是盲從大眾的附庸風雅?我其實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黑人少年喀戎從小就成長在缺少父愛的環境中,母親私生活墮落、沉迷於毒品,身材瘦小的他還經常遭到同伴的欺負。一次意外,他結識了像父親一般的胡安,胡安教他游泳,給了他慈父一般的關愛。
喀戎上了中學之後,依然經常被同學欺負,媽媽的墮落與瘋狂變本加厲,意外去世的胡安令喀戎倍感孤獨。而此時,一個叫凱文的男孩激活了喀戎孤寂的心。當他以為凱文就是他的愛,他的另一個胡安之時,凱文卻被一群壞孩子慫恿著將喀戎打倒在地。這令喀戎絕望了,他從此走上了壞孩子的道路。
成年後的喀戎變得強壯且霸道,他做起毒品買賣,手下也有幾個小弟,日子過得不錯。只是茫茫黑夜之中,仍少了一絲光亮。凱文的一通電話叫他的內心重新找到希望。與凱文的重逢有些不動聲色,看著輕靠在凱文的肩膀上的喀戎,我們發現,儘管外表堅硬,但他的內心依然是一個無助、脆弱、渺小的男孩。
這不是一部同性戀電影
是的,這並不是一部同性戀電影。將故事的主人公設定為一個同性戀者並不是小眾藝術電影的矯揉造作,也不是為了得獎而關注少數族群的政治正確,更不是為了吸引眼球的獵奇。這個遭受重重創傷的黑人男孩對父親、男性之庇佑的追尋的故事實際上講述的是黑人族群的集體困境:成長於毒品、暴力與愛的缺失的環境之中,他們對愛與安全的渴望。
從電影的三段故事中,我們會發現,喀戎從一開始就是「不完整的」。從出場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處於缺席的狀態。因此,處於充滿危險的環境中的他經常依附於胡安——這個如同慈父一般的角色。而當胡安去世之後,凱文的出現,填補了胡安的空缺,成為喀戎對愛的又一個依託方。而當凱文竟然站到欺負他的壞孩子一方時,再一次失去愛的喀戎開始黑化,直到成年後黑化成一隻毒梟。然而,看似黑化了的、強硬了的喀戎依然執著著對愛的求索,直到再次與凱文重逢。凱文摟著喀戎,喀戎再次擁抱了愛的感覺。
危機四伏(愛的缺失)→遇見胡安(得到父愛)→胡安去世(愛的缺失)→遇見凱文(得到「同性」愛)→凱文背叛(愛的缺失)→成為毒梟(愛的毀滅)→重遇凱文(愛的撫慰)
為了逃避危險而不斷地對愛進行求索,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故事。
成年的喀戎如此強壯、有力、雄壯,但他的內心依然是一個羸弱的小男孩,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雄性的胸懷來安撫自己受傷的心。而包容他、安撫他的凱文,恰好是一個深棕色人種的男人,而不是一個純種的黑人,這也印證了影片講述黑人困境的主題。
由此可見,故事雖濃縮於一個男孩的成長經歷中對愛的求索,影射的卻是整個黑人族群對暴力、混亂、不安的生存狀況的恐慌以及對安全、和諧與愛的艱難求索。
所以,我們說,《月光男孩》中的「此」同性戀故事實際上超越我們生活經驗中的「彼」同性戀概念,而更多地成為一種符號意義。
因此,《月光男孩》不是一部同性戀電影。
弱化大背景的個人敘事
新聞報道中的該片編劇說,故事很大程度脫胎於他們的成長經歷,包括毒品交易、墮落的媽媽等情節都是源於他們的童年。而整部電影的敘事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弱化了「大背景」而特別專註與角色的「小世界」,呈現出一種濃濃的電影作者的個人敘事風格。
雖然講述的是黑人社區的困境,卻沒有批判的態度,缺席的白人形象,更使得這個電影故事像是自然而然、理所當然地呈現了如今的局面。對於大背景及其社會環境的避而不談,而將目光瞄準了非常微觀的個體,甚至有觀眾覺得,我們似乎進入到了這個個體——喀戎的內心,成為了他,用他的眼睛看,用他的情緒感受,用他的身體呼吸。
故事情節平淡無奇,沒有強大的意外,沒有堅實的轉折,沒有艱難的抉擇,這樣一部清湯寡水的電影卻時常叫人產生感同身受和心頭一震的瞬間,導演是如何做到的?
主觀鏡頭的頻繁運用,首先強化了觀眾-喀戎視角的統一。不論是面對夥伴追逐時的搖晃鏡頭,還是面對墮落的媽媽時的特寫鏡頭,不論是用仰角仰望欺負自己的壞孩子時的搖鏡頭,還是學游泳時摹擬淹沒的溺水感的晃動鏡頭。導演都「強迫」我們用喀戎的視角去看、去感受。
淺景深的運用使得畫面的焦點極薄,前景與後景經常處於虛焦的狀態。這種攝影手法的選擇就是要弱化背景與環境的干擾,而將觀眾的注意力都置於主角的身上。同時,這種壓抑的攝影手法,也使得電影營造出角色與外界的隔絕感以及內心的自我封閉。
影片中時長出現的幾個突然切入黑場且聲音一刀切斷的部分也成功地引導了觀眾的情緒。面對母親叫喊的動作,卻聽不到她的聲音,這是影片在聲音方面對角色主觀感受的設計,同樣的手法在影片的其他段落也可以看到。
藍色與大海的電影母題
藍色貫穿電影。無論是布景中的牆面、服裝中的書包、環境中的大海、照明中的藍光,電影畫面中的藍色調都營造了一種憂傷、感性的情緒,構成影片的母題。
與之類似的大海也是影片中反覆呈現的意象。少年時被胡安帶著學習游泳,坐在海邊講月光男孩的故事。青年時與凱文在海邊,在海浪聲中彼此接吻與愛撫。成年後重遇凱文,在凱文家裡交談時,我們的耳畔也一直充斥著「非現實」的海浪聲。直到影片的高潮,最後一個畫面里,一個站在海邊的男孩,在海浪聲中回頭,黑亮的眼睛直視著銀幕外的我們。大海寄寓著喀戎對愛的渴望與嚮往,危險而又包容。
夢幻迷離的色光,淡藍色調與桔黃色調交織而成的不同情緒段落,憂傷如王家衛畫風的緩推鏡頭以及升格畫面營造出非常強烈的風格特色。
但是,這也造成了《月光男孩》中一些在敘事和表達上的曖昧不明。月光男孩的概念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胡安及其女友天降神兵般的出現以及下半場突然缺席的狀況令人不解。而屬於編劇的過於個人化的童年記憶的表達使得影片整體呈現出形散神也散的傾向。所以,當那個如同《四百擊》一樣的片尾呈現出來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是有些茫然的。
與有些觀眾所理解的「一個男孩的成長與蛻變」不同的是,我認為《月光男孩》講述的其實是一個悲劇。看似由一個小不點長成了如鋼鐵般堅硬的男人的喀戎其實內心並沒有成長,更談不上蛻變。當他依偎在凱文的懷中的時候,當片尾月光中的小男孩回過頭來的時候,命運無情地嘲弄了他:不管他看似變得多麼強大,這個強壯的男人一直是個恐懼地索求愛的羸弱靈魂,成長中的一切傷痕註定了他弱勢的命運。
http://weixin.qq.com/r/wzr_5k7EQBM-rQqF92-R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不是愛樂之城的損失 這是奧斯卡的恥辱
關於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烏龍事件——錯將屬於《月光男孩》的最佳影片獎頒給《愛樂之城》——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但是,關於Moonlight本身你知道多少呢?
有人說這是一部頒給政治正確性的影片,是「黑人」與「同性」的標籤使它得到過度的讚譽。但在我眼裡,這是一個男孩成長的故事。三段式的敘事,男主角Chiron走過童年、少年和成年蛻變成長的過程,仔細看海報,會看到那一張面孔正是三個不同年齡段的Chiron拼湊起的。
童年的Chiron,瘦小孱弱,細腳伶仃,常被人欺負。母親是癮君子,沒有父親。但幸運的小Chiron遇到了Juan,像父親一樣的角色,教他游泳,在他無家可歸的時候收容他。而Juan是一個毒販,賣給Chiron媽媽毒品的毒販子。
?
少年的Chiron,依舊沉默寡言,在學校是同學奚落的對象,在家裡母親的毒癮深重又令他痛苦不堪。這個時期的Chiron,開始不得不正視自己的性向。Kevin是和他一起長大的玩伴,情愫早在童年時期萌芽,小時候綠蔭地上的打鬥,長大後海灘邊藍色月光下的第一次,一切都是不能說的秘密。
成年的Chiron,全然換了一副樣子,一口金牙,神情漠然,身材健碩,儼然另一個Juan。對,長大後他也成為了一個毒販。在另一個城市,離開了母親,離開了Kevin。直到一日里接到Kevin的電話,Chiron猶豫著還是去見了他。多年前分別時的不愉快,經過時間的滌盪早已忘卻,他為他做了一道菜,他給他聽那首歌,他說:「You are the only man that ever touched me」,他們擁抱在一起。
LGBT,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這個詞自1988年首次提出,可對於國人應該還是個新鮮的詞。我們談起同性戀是一副諱莫如深的模樣,對於雙性戀和跨性別者幾乎是一無所知。我們的社會並不認同同性戀群體,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他們和我們一樣是七情六慾的人。作為一個「直」的人,看同性題材的影片,這是第一次,沒有水土不服的感覺,影片克制含蓄的表達,讓人感受到Chiron內心自我認知的隱忍和痛苦。男人與男人的戀愛,女人與女人的戀愛,又不是在這個腐朽的時代從天而降。翻看歷史,早有「斷袖之癖」、「龍陽泣魚」的典故,假若今日我們依舊視同性間的愛為異常,豈不是越過千年也沒有一絲進步?相信彩虹旗飄揚的時候,我們的社會會是一個更加包容的社會。
?
這部影片不光講同性戀,更講成長。
有些人的成長像熱熱鬧鬧呼嘯而過的火車,上面承載父母親人的愛、摯友夥伴的鼓勵和戀人攜手共度的情誼。而有些人的成長卻是藍色月光下一人孤獨的自語,與自己對話糾結,沒有父母完整的愛,沒有朋友的陪伴,沒有戀人的牽手。像《人間失格》中葉藏說道的「像我這樣的膽小鬼,是連幸福都懼怕的。連棉花都能讓我受傷,幸福也會。」 Chiron成長中最最諷刺的是他長大後成了毒販子,成了小時候最最深惡痛絕的那類人。但他說:「我就是我,才不想去成為別人。」 而Kevin說「我所能做的只是活成別人所想的樣子。」
?
月光男孩,其實是一部無關種族和人權的影片,它是一個男孩的成長史,帶著淡淡的憂傷,像藍色月光下孤獨的背影。
(微信公眾號:Spencer2017)
寫「政治正確」的可以看下電影再說。
不過確實奧斯卡在電影節口碑也就那樣,《斷背山》敗給《撞車》,《地心引力》敗給《為奴十二載》,確實給奧斯卡招太多的黑了。好吧,奧斯卡就沒白過。
感覺還是金棕櫚最有分量,一般入選的電影都比奧斯卡水平高。雖然金棕櫚學術氣息濃厚,但是很多東方導演依然是沒有被完全理解,比如王家衛、侯孝賢,雖然都是熟人了。不過戛納一般會搞個開幕片或頒發一個終身成就獎什麼的來給自己洗洗地。
話說回來,大家也沒有忘記《霸王別姬》和《鋼琴課》一起分金棕櫚的尷尬:)
沒有強壯的身軀
也沒有對抗的勇氣
成長真難啊
所幸我最終長大
要保護自己也保護你
「你是唯一碰過我的人,唯一的一個」
因為名字唯美。
以上的各位真看過月光男孩嗎?我覺得月光男孩拍的很好啊,如果因為反政治正確變成一種政治正確,那不是很可悲嗎?不要老是拿政治正確說事,看看電影,客觀評價一下。
我真的不知道提政治正確的到底有沒有看過電影。反正我覺得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刻意利用有色人種和同性戀去煽動什麼。反而對這兩點的表達都極為含蓄和剋制。「黑人,同性戀」對於主角來說都是與生俱來的背景。
拋開這些他就是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的成長經歷,性格變化。LALALAND也是講述一個故事,很普通男女故事你覺得好看而月光男孩只是也許涉及到黑人區的亂象和同性戀的人群你便不能有代入感,不能有共鳴罷了。
政治正確
推薦閱讀:
※有哪些新生代,中生代的演員有拿奧斯卡的潛力?
※如何評價著名電影攝影大師羅傑·迪金斯?為什麼 13 次提名奧斯卡均未得獎,但是業內大咖卻是交口稱讚?
※如何看待第 89 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頒獎時,本是《月光男孩》,錯頒給《愛樂之城》的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