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孔子的「以直報怨」?
老師及百度給我的解釋是:別人打你一拳,就打回一拳。
可是我怎麼想這個場面感覺都不會是孔子會做的事,該怎麼去理解這個「直」?如果真的如上所說,這與孔子思想(在我看來應該是泛愛眾,有人怨他應該是不理他吧,平時該怎麼對他就怎麼對他,也不因為他打了你一拳就對他不好一點)不偏離嗎?(我論語學的也是不怎麼樣,歡迎大家糾正我錯誤的看法)
怎麼理解呢!!!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始終分不清「中庸」和「鄉愿」的區別,後來無意中再次翻閱《論語》,見到「以直報怨」這一段,忽然就明白「中庸」與「鄉愿」之差別了。鄉愿是好好先生,不(敢表面上)動氣,只暗地裡搞陰的,表面上和和氣氣,有時利用輿論煽動群眾,因此被認為是「德之賊」。
我舉一例,我們在網路上經常看到言辭比較激烈的,這時有的朋友就會給他扣上「憤青」的帽子,這裡的「朋友」多是話語權比較大、資歷廣的人,這頂帽子一扣,「憤青」說話就沒人理了——可言辭激烈的是不是憤青呢?我們還是看《論語》,《論語》里孔丘也經常開口就批評人,甚至出現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話語,那麼孔丘是不是也是「憤青」了?
很顯然不是的。
憤青,那是非理性的反抗。隨便給抗議者扣上「憤青」帽子的,是鄉愿。而中庸,則是不偏不倚的堅持(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回到我們的題目,「以直報怨」。剛才敘述了那麼多看似無關緊要的話,其實都是對這四個字做註解。諸位,我且問你,如果一個人小至偷竊貪污,大至謀財害命,你會「以德報怨」嗎?
不妨做個設想,對於一個做了錯事的人,我們去以德報怨,那麼對於做得對的人,我們怎麼做呢?還是以德報德嗎?在這樣的想法中,原來大家做好事做壞事,得到的別人的態度都一樣,都是「以德」報之,那麼還有人去做好事嗎?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我不是不懂規則,我是覺得這個規則不好。為什麼大家認為這個社會變得這麼差,因為每個人一點點小的冷漠、一點點小的姑息,最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可怕的鄉愿世界是會報復的。
中庸的意思是不極端。除了不極端憤怒外,還有不極端道德。極端憤怒才是憤青,而道德那是「聖母」——就好比「以怨報怨」是憤青,而「以德報怨」是聖母和出家人(二者不相容)。
這些年來我翻來覆去讀的書是《論語》,不是死讀,而是拿生活中的、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去印證它,每次都會給我以新的體悟,比如《論語·子路》中那則「父子相隱」,在這次思考那道舉報自己父親的高考作文題的過程中,又更深地思索了一些想法,有機會敘述出來。
(該文僅授權公眾號:YingXiongZhiNO_1和doubtsinreading)舉個例子
有個小偷偷了你的東西,你抓到他後打斷了他的手腳,這叫「以怨報怨」
有個小偷偷了你的東西,你抓到他後看他可憐,直接把他放了,自己的東西也送給了他,這叫「以德報怨」
有個小偷偷了你的東西,你抓到他後把他送到派出所,該關幾天關幾天,也拿回了自己的東西。這就叫「以直報怨」轉載浙江大學吳鈺龍博士的名文:菩薩心腸,金剛手段
又看王大姐的文章《打小善良的人是不是總吃虧》,真是一如既往地喜愛呀!人當然是要善良的,也要教育下一代善良,我舉雙手雙腳贊成。有感而發,我也想講幾個小故事。
孔子是有名的君子,自然是善良到不行的。孔子一輩子強調克己復禮,強調慎獨,強調溫良恭儉讓。但《論語·憲問》記錄了一段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為什麼不是以德報怨,也不是「以默抱怨」「以忍抱怨」呢?因為這樣會「無以報德」,也會姑息養奸。所以孟子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什麼是「直」?《周易》坤卦說:「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小學的時候,一個老師丟了五塊錢,他說他把錢放在桌子上的,出去上廁所回來就沒了。恰好他出去那段時間我去過辦公室交作業,他一口咬定是我拿的,態度極其惡劣地把我罵了一頓還要我交出贓款。那時候我二年級。我知道我沒拿,我知道那是老師,但我沒有哭,他說一句「交出來」我就說一句「我沒拿」。他想動手打我的時候,我拔腿跑了。我徑直跑到了校長辦公室,把事情告訴了校長。校長帶著我去辦公室,在那老師的桌子底下找打了那張五塊錢紙幣。那老師四十來歲,卻不肯跟我道歉。他以為說一句「弄錯了」就算了?第二天我和我爸去學校,讓他當著全辦公室的老師跟我道歉。
大二的時候去小劇場那邊的教超買一包清風餐巾紙,刷卡的阿姨不知道怎麼回事算了兩包的錢。我說這紙怎麼漲價這麼快,而且和標籤不一樣的價格?她說她哪知道。我說你是不是刷錯了?她說怎麼可能,你不要耽誤後面同學。我說你查一查,她硬是不肯查,態度還很硬,那樣子就好像我胡攪蠻纏買不起一包餐巾紙。一起去的同學都說算了,我偏不,我硬是要求店長來跟我談。店長來了,查詢了記錄,證實了是那阿姨刷了兩包。他們賠了我一張一百元的教超購物卡,我只要求他不要為難那個阿姨。
大三的時候從紫金港圖書館去東區的路上,一輛飛馳的汽車一直猛按喇叭,一路的同學都皺著眉頭回頭看,默默地讓開了。我回頭看了一眼——我只是確定司機沒有喝醉或睡著,因為車子快卻很穩。我走到馬路中間,慢悠悠地就攔著路。那司機真是橫,停下車來搖下窗,破口大罵問我是不是「找死」。我說我找死,你怎麼不敢撞?一句話說完他走下車來想動手,我不屑地望了他一眼說:我已經打電話給保衛處了,你敢下手我絕不還手但我告到你傾家蕩產!他舉在半空的手愣是縮了回去。後來保衛處來了,那人潸潸地被帶走了。
有一次在杭州火車站,手裡提了個花瓶,後面抄上來一個男人一撞把我的花瓶撞得粉碎——不是什麼值錢的花瓶,我本來並不想計較。誰想那男的頭也不回就跑過去了,我追上去說你撞壞了我的東西。他說誰你叫不看著路。我說你從我後面衝上來我怎麼看。他說誰叫你不走到邊上一點,他說他急著買票上車。我瞄了一眼他的車票,九點十分開車,當時已經快九點了。他買了票拔腿就往候車室跑。我大喊了一聲「強盜」……他被保安攔下了,至始至終他都說他很急他沒錯。所以我們一直鬧到九點十五分,我的火車開始檢票了,他的火車已經開走了。
我從小就被教育害人之心不可有,但也從小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我父母從來不試圖只告訴我這個世界最美好的那一面,也從來不試圖只給我看這個世界最差勁的那一面。所以他們從來不曾只告訴我要善良,也從來不曾只告訴我要強硬。他們的言傳身教,都在告訴我:善良,應該成為一種力量,對抗邪惡的力量。
柴靜在首都記者的演講比賽,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郝勁松這個普通卻不平凡的律師。郝勁松當然是一個善良的人,但為了火車上的一張小發票把鐵道部告上法庭,舉起大旗揭露華南虎假照片,都是這個善良的人做的事。弘一法師說「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直內方外,不正是這種堅持內心的正義去做一番正義的事業抗衡黑暗邪惡的勢力嗎?難怪朱子說這是「為己之切要」。
能用自己的正直,保護自己,如果順便還能對他人保護自己起點作用,這大概就是人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善良。
善良不是軟弱,更不是只有忍耐一種途徑。曾國藩有一則故事,說他有天在軍中和一個人聊天,那人說:「胡潤芝辦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執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虛懷若谷,愛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誠,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語,令人不忍欺。」是,令人不忍欺,是一種神一樣的境界,但問題是,這個世界太糟糕,沒人會不忍欺。所以曾國藩最後還是被欺負死了。
現代社會發展到今天,法治成為普適的一種價值,再也不是要教育善良的人們「忍無可忍,再忍一忍」的時代了,否則,我們為什麼還需要法律來保護自己?為什麼需要天理公道來保護自己?只要內心正直誠懇,為什麼不能「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為什麼一定要到「忍無可忍」才「無需再忍」?
或許有人會說,睚眥必報有什麼意思呢——但難道善良的人不再忍受欺負,就一定是睚眥必報嗎?當我們教育孩子「過猶不及,執兩用中」、教育他們要善良卻也要堅強、要善良卻也要學會保護自己、要善良更要努力讓善良成為維護正義的力量的時候,就一定會教育出睚眥必報的人嗎?
那孔子幹什麼還要以直報怨?就學上帝,把別人吐在你臉上的唾沫擦乾請他再吐一次好了啊!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人,只是想自己成佛成聖上天國,卻讓別人的罪孽加深了啊!
佛經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菩薩發現商隊中混進了一個強盜,而且這個強盜準備尋機把商人們殺害後搶走財物。菩薩自然不忍,尋思到:我殺了強盜,就犯了殺戒,就要墮入地獄,而不殺強盜,就會導到更多的生命被殺害。這是兩難。但菩薩以寧可下地獄也要拯救眾生的精神,把這個強盜殺了。
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是德,但能祛人之惡全人之善,是大德。
菩薩心腸,金剛手段。
此所謂中庸乎?
================================
補記:才疏學淺,佛經又許久不讀生疏得不得了,只依稀記得菩薩殺人救生的故事,加上肚裡餓蟲作祟,所以最後一個故事無典而用,實在慚愧。多謝王嵩提醒,免得我長久錯下去,現將王嵩的糾正附錄如下:
佛經那段故事,出於網路上一篇文章,然後那篇文章是引自凈空法師的演講。佛經原文我今天找了下,終於找到,是《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應當是五百個商人一同出海,其中一個商人要殺人來取財貨。當時的商主(就是後來要殺掉壞人保護其他商人的人)叫善御,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當時還未得到菩薩果位,不過有他心通,所以得知了壞商人的想法。他不僅想保全其他人生命,他還很看重如何令壞商人不造惡業不墮惡道,所以就下決心殺人。壞商人死後投生天道。總共這500個商人就是我們現在所處這一劫的五百個佛。
如果當時善御已經得到菩薩道,會用智慧感化壞商人。類似的故事在《百業經》里有很多,只是當時沒有得到菩薩道,智慧和慈悲都不夠,只能在「如是念已而復籌量。」之後才下手殺掉壞商人。
雖然本文不是討論佛教典籍,但還是特此補錄,鞭策自己重讀大藏,更警醒自己謹慎嚴謹。感激不盡!
在被問到「以德報怨」怎麼樣而回答了「以直報怨」,而並不是「以怨報怨」,是直面否定了聖母心的做法,同時不提倡以牙還牙。
直,個人理解,更強調坦蕩而勇敢的態度,說白了就是在「怨」已及身的時候,堅持內心的是非觀。
這跟孔子一貫強調的東西並不矛盾。
無緣無故一個巴掌扇過來,能躲要躲,不躲是傻,這是直。
一刀砍過來,為了保護身後的弱小而不退半步,甚至以手迎刃,這也是直。
很多人認為孔子應該是謙卑的,文弱的,倡仁義而無個人情緒的。
而我個人在「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這句話里只能聽到「你傻嗎?」,是帶著一定情緒的。
最可怕的不是把孔子偶像化,而是把他平面化。
偶像化了的人物,大家還會去作研究,去了解;平面化了以後大家就在固有印象的加持下潛意識去摒棄那些不符合「孔子形象」的信息,而忽略真相。
最後開個腦洞,我覺得孔子作為一個能帶著學生野浴並高歌而回的老師,這樣的情景是完全可能的:
一群流氓堵住了去路,其中一個囂張的上來就是一腳,踹了孔子的屁股,子路上去一個人就把所有人干趴下了。
然後孔子拍拍屁股,說,子路,你下手有點重了,那幾個沒動手的不該打,去把受傷的送回家吧,我回去燙酒,回來咱爺倆再喝點。
中國思想中在情感方面沒有走向非理性的宗教,在理性方面也沒有走向純認識論的本體論,也就是說在情感方面中國人沒有訴諸俗世和天國的宗教二分世界,在理性方面也沒有構造一個現象和物自體的二分認識論世界,所以中國人的世界只有一個。用李澤厚的話說,中國人的理性是一種融合了情感的「實用理性」。在人際關係和倫理原則上,這種實用理性就表現為儒家創始人孔子所說的「直」。如「質直而好義」「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這裡的「直」就是正直、公正之意。具體在對待人際關係的糾紛、恩怨方面,儒家又是怎麼說的呢?這裡有一個很經典的如何「報怨」的倫理問題。一種很簡單的主張是「以怨報怨」,這種對仇怨的反應方式是動物性的,不需要理性思考的。另一種主張是「以德報怨」,持此論點的有佛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如佛教中「捨身飼虎」對惡行絕不反抗的態度,基督教中類似的「被人打了右臉再把左臉轉過去給人打」的勸誡。這是一種非理性的宗教性倫理觀,這種倫理並不能讓惡行停止,也不能帶來正義使作惡者得到懲罰,而是一種帶有唯心主義色彩的期待作惡者自我良心發現和對苦難的迷狂的忍受、順從。儒家的主張與此兩者都不同,孔子說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說應該以公正、正直的態度來對待仇怨。具體如何實施呢?可以參見《孟子》中對孔子思想的一處記錄:「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據《禮記?檀弓》記載:「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孔穎達注:「縮, 直也。」「縮」就是「直」的意思,整段的意思是說,孔子曾經闡述過「大勇」,即反身自省一下自己佔不佔理,如果自己不佔理,那麼即使對方地位卑賤,也不能去威脅他;如果自己占理,即使對方再強大也不怕他。
儒家孔子的這種「以直報怨」的倫理主張與道家老子的主張也有相通之處,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意思是怨恨的產生是因為在物質層面有了碰撞,如果強行和解怨恨並不會消除怨恨的物質根源,「以德報怨」並不會帶來好的結果,所以聖人對待仇怨的做法是先掌握主動權再原諒別人,比如諸葛亮七擒孟獲,之所以讓孟獲心悅誠服,是因為諸葛亮相對來說是強者,而強者又不仗勢凌人,故足以消除仇怨,帶來和平安寧。可見在對待仇怨上,儒家強調的是公正、正直的標準和人格,而道家的著眼點則是從仇怨的根源上將其消除。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派別,儒家和道家都不贊成以德報怨,這兩家不論在知識分子還是大眾中都有深遠的影響,搭建了中國人的文化人格基本結構。由於道家是層次更高的帝王謀術,而儒家倫理的設定則是「中人可至」的道德法則,所以中國人的思想和人格主要是儒家塑造的。在「以怨報怨」「以德報怨」「以直報怨」「執左契而消怨」這些選項中,中國人最不可能的選項就是「以德報怨」。中國人的原諒是道家式的原諒,即「大人有大量」「宰相肚裡能撐船」式的原諒。因此,中國人對公正、公平的追求非常執著,受到委屈都要竭盡全力尋求公道。中國人簡直不
能忍氣吞聲,俗話說「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二哥 @孔鯉自己回答已經很好了,實在不知道說些啥,且狗尾續貂一番。
或問: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徳?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可看看晉國有意思的一件事
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仇也。將立之而卒。 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 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稱其仇,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舉其偏,不為黨。《商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其祁奚之謂矣。解狐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為善,故能舉其類。《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祁奚有焉。《左傳》
同件事還被這樣記載: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呂氏春秋》
在善文學的韓非子筆下更是這樣記載:
「解狐薦其仇於簡主以為相。其仇以為且幸釋己也,乃因往拜謝。狐乃引弓迎而射之,曰:『夫薦汝,公也,以汝能當之也。夫仇汝,吾私怨也,不以私怨汝之故擁汝於吾君。故私怨不入公門。』《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這就是以直報怨的典範。
對,任何都有感情也靠著感情活,怨恨也是感情中的一種。但是,在真正不涉及私的方面,能用自製壓住這些感情,不因此左右自己的判斷,就是直。因為一個觀點不同,進而謾罵到人身攻擊,最後甚至想拳腳相加的事,當今還少么?當然,誹謗和誣陷永遠不算在此。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對孔子道:「拿恩惠來回答怨恨,怎麽樣?」孔子道:「拿什麽來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來回答怨恨,拿恩惠來酬答恩惠。」」
「直」這個字在《論語》里共出現了22次:
⑴坦白爽快(9次):孰謂微生高直(5.24),吾黨有直躬者(13.18),等
⑵公平正直(9次):以直報怨(14.34),等
⑶正直的人(4次):舉直錯諸枉(2.19),等
「孔子、儒家他總是站在人的立場說話,他說來說去還是歸結到人身上。」
謝 @孔鯉 邀
我的水平有限,但是也來說一說我的看法。
自新文化運動以來,孔子是一個被低估的人,他的智慧與胸懷讓我在千年之後嘆服。
我以日本人與中國人的恩怨來作例子,解讀一下什麼叫做以直報怨。
中國於日本,從來都是有恩無仇,從隋唐之間日本遣唐使東來到清末甲午戰爭之前,這一千多年間,日本從中國學去了無數瑰寶,茶道、插花等等不說,連首都也是仿照長安城建的,而中國對日本並無所求,而日本於中國,則是恰恰相反,明治維新後,一旦借西風得勢,就立刻翻臉,對於中國以怨報德,這就是小人之為,等到後來二十一條、九一八、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日本給中國人帶來無數的苦難與蔑視,所以我曾經在某個答案里痛罵日本人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教化不了的野蠻人」,我這屬於以怨抱怨,而冤冤相報何時了呢?所以我不如孔子。
那麼如果是孔子會如何看待中日恩怨呢?孔子是以直報怨的,他的做法是讓日本人認識到自己過去的錯誤,保證不再犯,這樣大家就可以繼續愉快地玩耍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不只是孔子的胸懷廣大,更說明他智慧高超,能看到常人所不能看到的事情。一戰結束後,歐美各國對德國以怨抱怨,壓迫德國人民,間接導致了希特勒的上台,引發了更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辜鴻銘在一戰結束後,就已經預言了歐洲將遭遇一場更大的戰爭,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孔子之道,今年是二戰勝利七十周年,前車之鑒,豈能忘記?因為:如果以彎報怨的話,那還了得。
你還可以報警啊!孔子的意思是不能讓人打完左臉,還把右邊伸過去給人打。什麼事都要講一個禮法
直,在論語中多次出現,根據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理解。題主問的語境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不主張「以德報怨」,朱熹從人性論的向度上分析了孔子在施教於人上的原因:不提倡「以德報怨」是聖人認為「以德報怨」「出於有意之私」。朱子註:「於其所怨者,愛憎取捨,一以至公而無私,所謂直也。於其所德者,則必以德報之,不可忘也。或人之言,可謂厚矣。然以聖人之言觀之,則見其出於有意之私,而怨德之報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後二者之報各得其所。然怨有不讎,而德無不報,則又未嘗不厚也。」
因為極少有人能誠心誠意地做到「以德報怨」,而不是出於本心的這種看上去的道德行為,在孔子認為還不如不去做。不是誠心而為,便是包藏私心,別有企圖,而人慾與天理相對,滅私慾才能明天理,這樣看來,宋明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學說主旨不能不說是與孔子的「直」論有莫大關係,或者是有直接繼承關係的。所以對於怨者,順著公理天性,以「直」報之,才是真正的天下至理,聖人之道。
然而,誠如 @七宿所言,孔子並非神,聖人依舊是人,站在人的角度來講,為公,無私,也是有限制以及條件的。聖人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並不是一個非人的境界。
所以我理解這個「直」,是有彈性的。
對於子路,「直」是教育其面對公正公允,不以怨失「直」。
提及顏回,這個「直」就是講顏回面對怨恨是一個坦蕩的人。
對我來說,「直」是無失初衷,不慍無諍。
@孔鯉,個人理解,牽強附會,還請不吝賜教。孔子地位高,受教育多,一般不這麼干==但你毫無理由打他,他肯定會打回來。
孔子提倡: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以仁德對善行。對你好的,不管他出於什麼用心和目的,只要結果惠及到你,你要心存感激。
以正直對惡行。對你壞的,不管結果對你多壞,你都要思考他出於什麼原因,你要正直。
直,我理解的意識是正直。包拯也說過:直道是身謀。
正直不全是他打你,你就打他。而是,有一定依據和判斷力,然後以正確的方式對待。
比如:A殺B。江湖上解決之道,B的兒子長大再殺A。包公:審理案件,看看A為毛殺B。情殺仇殺過失殺人正當防衛?然後根據公理,判斷A的結局。就算死,也有龍頭,虎頭,狗頭鍘刀。這叫直!
回到孔子。別以為孔子文弱,不會暴力。他是個六藝經傳皆通的人,就是騎馬射箭殺人放火都OK,體能棒棒的。不然在平均壽命30歲的年代,他能如此高壽?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教導人要先學會做人,再學本事,不然地位高人品壞會出大事。
地位高,人品好。直,我理解的意識是正直。以美德對善行。對你好的,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只要結果是好,你要有良心。以正直對惡行。對你壞的,不管結果對你多壞,你都要思考他出於什麼原因,你要正直。
你說地位低,人品好,受教育程度低,一身江湖氣。那誰對你好,你對他更好。誰敢惹你,你要他好看。誰做壞事,你替天行道。好管閑事,劫富濟貧,殺貪官污吏,通常是俠客愛乾的事。
孔子地位高,受教育多,不這麼干==但你毫無理由打他,他肯定會打回來。講一個今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今天用滴滴叫了一個專車,滴滴上面顯示的是24塊,結果司機到了之後坐地起價,非要向我們要35塊。
本來等車就窩火,我就告訴他那我下車,我要投訴你,誰知道他問我想不想下車,問我是不是找打。我們幾個人沒理他,下了車找個計程車回家。
回來我跟家裡人說這件事,我媽媽卻說反正沒事,投訴別人做什麼。
所以我媽媽理解的是以德報怨,我告訴我媽媽那要是我不投訴他那下次他遇到這樣的情況是不是還會用這樣的態度?我投訴他究竟是做好事還是壞事?我理解的是以直報怨。
對惡勢力的絕不低頭,我覺得這才是以直報怨。
以後再也不用滴滴 手動微笑:)
謝邀。
別人打你一拳,你怎麼辦?
1、回打一拳,這是叢林法則,但這個法則只能針對實力沒有明顯高於自己的對象;
2、打了左臉換右臉,其實這還是叢林法則,弱小者的保命法門,聖經里也這麼講,可當時的天主教還是受壓迫者的信仰,英美強大起來以後薩達姆再打試試?
體會夫子的以直抱怨我想有兩個前提:一是中國是個熟人社會,什麼事最好不要太撕破臉皮;二是中國是個講秩序(禮法、潛規則也算,反正中國人最怕的是沒規矩可講)的文明社會,基本上各種事情該如何做都有規矩。所以以直抱怨我理解就是:無求於人,按規矩辦。
舉個例子:
你是你們家隔壁老王的兒子的小學老師,不管老王做了什麼,你在學校對他兒子該怎樣還是怎樣,該誇就誇,該罵就罵~不為老王做的事所動,就是這個「直」了~~
把這學期中國思想史課題小組寫的小文章貼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借鑒。
—————————————————
如何看待孔子的「以直報怨」思想
摘要:說到孔子,在我們所熟知的儒家學說中最為人所銘記的是君子的溫良恭儉讓,而以直報怨的理念卻鮮為人知。然而,在我們的平常認知之中,以直報怨思想好像是與傳統儒家仁愛思想相左,違背了傳統。但是,我們可以從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以怨抱怨,中庸等思想的比較中來正確看待孔子的以直報怨。
關鍵詞:直 怨 以直報怨 三種報怨方式 中庸
一、「以直報怨」的含義以及合理性
投桃報李,以德報德,是世人普遍接受的觀點,而當受到別人的惡意對待時,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人呢?孔子提出了「以直報怨」的理念,這種鮮為人知的思想我們該如何理解?
「以直報怨」一詞,無非「直」、「怨」二字。其中最重要的又屬「直」。「直」者,《說文》解釋為「正見也。」《左傳》曰「正直曰正,正曲曰直。」直的基本含義是「正直」。錢穆先生曾說:「直者直道,公平無私,我雖與彼有私怨,我以公平之直道報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是即直。」而《論語》中所述之「直」,有坦白爽快,公平正直的含義。在主觀上教育人們做「正直的人」,為人處世要正直磊落,胸懷坦蕩;在客觀上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要公正無私,不偏不倚。當然「直」的影響是雙方面的,從積極方面來講,《論語·為政》中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政治上直者居於上,枉者居於下,以直曲正,人盡其才,則民服。在這「直」者就是指正直不枉、公正不偏、明辨是非的賢人。再者,《論語·雍也》中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肯定「直」,以此勉勵人們襟懷坦白、直道而行。從消極方面來說,「直」有其局限性,在《論語·陽貨》中孔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盪;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孔子所論之「直」需要「禮」和「學」的規範引導。否則,「直」便趨向反面,變得語言尖刻,毫無禮儀。
再談「怨」者,《說文》解釋說:「怨,恚也,從心,夗聲。」也就是怨恨,仇恨的意思,當然「怨」也有其它意思。比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怨」就是責怪,埋怨的意思。又如《呂氏春秋》中「樂不樂者,其民必怨,其生必傷」。「怨」是哀怨的意思。當然,回歸到「以直報怨」這個詞中,「怨」泛指一切與「我」相關的意願相違背的人事。其有大有小,大者,如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小者,同學之間小小的摩擦等。
前面具體論述了「直」、「怨」二字,而歸於整體來說「以直報怨」最早源於《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簡而言之,以直報怨就是以正直之心對待結怨者。具體而言,就是以理智的態度,寬容的精神和堅定的原則處理事務,對待過去的積怨。以具體例子來看,《禮記·曲禮上》說:「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遊之仇,不同國。」意思是:殺父之仇,不與仇人共存於天下,必須拼個你死我活;殺兄弟之仇,應隨身攜帶武器,準備和仇人對戰;殺朋友之仇,不能與仇人共存於一國。這句話所說的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殺兄之仇,不與共事;殺友之仇,不共一國。而非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我認為這樣做就叫「以直報怨」。用通俗的話來表述就是,「你打我一記耳光,我不打你一拳,但吐你一口唾沫,不過分吧!總可以吧?因為你打我,我實在生氣,至少,你罵了我,我可以不恨你,但我不理你,這總可以吧?這就是以直報怨的道理。」那「以直報怨」是否具有局限性呢?《春秋公羊傳》中說「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此推刃之道,復仇不除害。」意思是:「如果父親無辜被殺。這樣的話,兒子就應該復仇。父親其罪當誅,兒子也報仇,這就會引起不斷地互相仇殺的行為,雖然報了仇,卻消除不了禍害。」這段話便準確回答了這個問題,即儒家所講的「以直報怨」思想是有前提條件的。正如上面所述「父之仇,弗與共戴天」這種想法是以父親無辜被害為前提條件的。當然,儒家選擇「以直報怨」思想是有其緣由的。孔子說:「中庸之謂德也,其至矣乎!」儒家強調人的行為不要偏執,不要走極端,而要「執其兩端用其中」。而「以直報怨」強調以正直之心對人,不偏不倚。正是儒家中庸思想的體現。
二、三種報怨方式的比較
談到「以直報怨」,就不得不說另外兩種「報怨」方式,「以德報怨」和「以怨報怨」。孔子在這三種「報怨」方式中,推崇「以直報怨」,說明其中必定存在著合理性。
「以怨報怨」是我們較為常見的一種報怨方式。別人打了我一拳,那我肯定不爽,這就產生了「怨」。為了平息心中的「怨」,我們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反過來給打我的那個人一拳,復仇心理是人之本性。這樣從表面上看來是公平的。但是你打了別人一拳,別人必定又會再還你兩拳,這樣下去,冤冤相報何時了,「怨」也不會消失。朱熹說得非常形象:「以怨報怨,則日日相槌鬥打,幾時是了?」所以,通過這種方式,「怨」不僅不會消失,反而不斷激化變大。與「以怨報怨」相似的還有《聖經》里所說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我們不能把「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類歸納為「以怨報怨」的這種報怨方式。朱蘇力的《早期儒家的人性觀》中認為「以怨報怨」的立場是受害者,報復的結果也是很可能不對等的,這裡的「怨」是一種從自我角度出發,滿足自我心理的一種手段。而「以牙還牙」,則是以一種從社會利益出發的對等報復滿足雙方的情感,它更強調的是結果。綜上所述,「以怨報怨」顯然是一種不合理的報怨方式。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麼樣,但是孔子並沒有正面回答他。「以德報怨」雖然在儒家經典里出現,但它最早要追溯到《道德經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從這裡可以看出,老子並沒有明確的提出「以德報怨」,他提出的是「報怨以德」。「以德報怨」與「報怨以德」還是有差距的。余惠先和吳謙在《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中認為「報德以怨」的正確解釋,不是我們今天認為的用恩惠來報答對不起我的人,而是和孔子所講的「以直報怨」意思一樣。李靈玢在《&<老子&>報怨以德考索》中認為老子所說的「德」指的是「道德」而非「恩德」,當代很多學者也認為「德」指的是老子提倡的清靜無為的「道德」,是所謂的存於天地之間的「道德」。現在我們所說的「以德報怨」和論語中的「以德報怨」中的「德」字,我們都應該理解為「恩德」的意思,不能把它們與老子所說的「德」混為一談。「以德報怨」是一種極高的境界,它需要人們都能寬容和恩德的心態去對待怨恨。別人打了你,你不能還手,你還要用寬容恩惠之愛來感化別人。這種方式理論上確實有助於消除「怨」,因為這種崇高的精神極具說服力,但在實際生活中,不難發現,一味的「以德報怨」換來更多的是助長「怨」的「膨脹」,人之本性無法接受如此崇高的精神。所以「以德報怨」或許只有聖人和至善之人才能做到。
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在孔子看來若是以德報怨,以德報德,那麼這樣做就是沒有區別的,也是不合理的。所以他提出符合「中庸之道」的「以直報怨」。別人對你有「怨」,但是你不用「怨」來報別人的「怨」,也不用「德」去報別人的「怨」,你只需保持正直之心,用「直」來遏制自己的「怨」,從而達到遏制他人「怨」,最後所有的「怨」都自然而然地消失。有人理解「以直報怨」是一種善惡不分的消極態度,這樣理解的話就錯了。相反「以直報怨」是一種明辨是非的積極態度。南懷瑾認為孔子的思想「以直報怨」就是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惡惡。《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說到「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所推崇的「君子」的必要條件是要「律己」, 「直」的含義前文已經解釋過了,我們可以看出「律己」和「直」是不矛盾的。所以「直」是合理的,「以直報怨」這種報怨方式當然也是合理的。
三、「以直報怨」與中庸的關係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田廣清在他的《中庸:實現社會和諧的正確思想方法》認為儒家所倡之中庸,往往被人們誤解為折中主義、老好主義和保守主義。實際上,它是宇宙萬物運動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客觀規律,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協調矛盾的有效手段,是一種充滿科學理性 的正確思想方法。儒家在政治、經濟、倫理道德、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等方面所提出的貫徹中庸精神的主張和要求,對小至待人處事,協調人際關係,大至治國安邦,實現全社會的和諧,都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儒家的中庸思想教導人們要懷著一顆耿直的心,用合乎禮的方式去對待他人的行為。講禮並不意味著妥協和退讓。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為人處事「公正明允」,不偏不倚,不過分偏激是「中」,為人處事堅守自我,恪守禮教,不隨波逐流是「庸」,這與孔子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如出一轍。我們的社會需要禮教,但更不可或缺的是公平與正義。中庸理性從整體的視野出發,講求自我節制,並蘊含了理性溝通的準備和意願。
清末實業家張騫在給家人的書信中寫到:「世變未知所居,惟守正處中者,可以不隨不激。」張騫在書信中所倡議的「不隨不激」的中庸思想,也完全可以在孔子的「以直報怨」思想中得到印證。對待別人的好,我們不能隨波逐流,對恩德視而不見,對待別人的過錯,我們也不能過分激進,對「仇恨怨念」過深。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鄉愿就是和稀泥與老好人,誰都不得罪,沒有一點原則和道德底線的人。「中庸」不等同於「鄉愿」。孔子的「以直報怨」思想是對「鄉愿」最好的還擊。《詩經·毛詩序》:「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儀。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儀,先王之澤也。」這其中也側面論證了孔子「以直報怨」思想。我們面對事情,首先要出於真性情的去對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子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我們既要在在內心真性情的指引下去對待他人的對與錯,但也要用合理的方式,也就是合乎禮的方式和手段,這樣也就避免「鄉愿」和「鄙陋」,才能算作真正的謙謙君子。
四、總結
在儒家的思想中,「直」被視為一種正確的態度和合理的價值標準。一方面,它維護了人際關係的和諧,符合儒家出於仁而合乎禮的出發點。另一方面,以直報怨用「堅定」指出惡行的「正直」維護了社會的公正正義,這有助於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由此可見,以直報怨合乎儒家「仁」的思想,不與仁愛思想相悖。此外,我們也應當打破對儒家仁的思想的固有認識,儒家的「仁」不是無條件的仁愛,他們也認識到沒有底線,以德報怨式的寬宏大量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助長他人的「惡效果」適得其反。所以我們也要認識到儒家的「仁」不是一味地軟弱,也有它「直」的一面。在實際的運用中也要考慮到我們的「直」需要適度恰當的使用,不能因為激烈的耿直無意間傷害到對方,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參考文獻:
[1][漢] 許慎 《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12
[2]楊伯峻.《論語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1980
[3]錢穆. 《論語新解》[M].北京;三聯書店,2002
[4]楊天宇.《禮記譯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全唐詩》[M]. 北京;中華書局,1979
[6]南懷瑾.《論語別裁》[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7]余惠先、吳謙. 以德報怨與以直報怨[J].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3(9):41-43
[8]崔雪茹. 三種抱怨方式的倫理分析[J]. 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5(3):51-53
[9]徐麗麗. 從「父子相隱」、「以直報怨」之「直」管窺孔子中庸之道[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7):72-75
[10] 朱蘇力. 早期儒家的人性觀[J]. 法制與社會發展, 2010, (5): 3-15
[11] 李靈玢. 《老子》「報怨以德」考索[J]. 人文視野_哲學 , 2010, (11): 117-119
[12] 田廣清. 中庸:實現社會和諧的正確思想方法[J]. 孔子研究, 2000(03).
[13] 張德勝,金耀基,陳海文等.論中庸理性:工具理性,價值理性和溝通性之外[J].社會學研究, 2001(2):33-48.
以直報怨
天則經濟研究所 茅於軾
擁毛分子不斷對我恐嚇,騷擾,造謠。他們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他們說我是賣國賊,是漢奸。這是對我的公開污衊。
如果他們說某個中央領導是漢奸,馬上會被警察抓起來。
但是說我是漢奸就可逍遙法外。在中國每個人受法律的保護是不同的。
我們的社會本質上是一個特權社會。
既然警察不管,朋友們建議我請律師到法院起訴他們。他們的行為有錄像為證,每個人的照片都
很清楚,不難找每個具體人的姓名。法院對我的起訴無理不接受。
但是我不同意用使矛盾升級的方式解決問題。
我一貫主張「以直報怨」。
這是孔子的話。我認為是
正確對待錯誤的人,錯誤的事的方法。
傳統上對待壞人壞事有兩種絕然不同的方式。一種是以怨報怨,一種是以德報怨。
前者主張「以
其人之道還治於其人之身」,你對我壞,我也對你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殺人償命,就是基於這種思想。
另外一種是以德報怨,是基督耶穌提倡的方法。
你打我
的左耳光,我把右耳也讓你打。試圖以感化的方式改變對方。這兩種方法都有其道理,但也有其不足。
以怨報怨,殺人償命,從邏輯上就講不通。
既然殺人是錯誤
的,為什麼還要殺一個人?豈不是用錯誤對待錯誤,大家都糾纏在錯誤裡頭,如何能了?
以德報怨,人家打了你,還要讓他打,近乎鼓勵犯錯誤的人,絲毫看不出是非何在。
孔子的方法是對的。所謂「以直報怨」意思是要用符合道德的方法對待錯誤。
一方面要有制裁,
但是同時要有愛心,給犯錯誤的人以教育,讓他們改過自新。擁毛派用恐嚇,造謠,污衊等手段顯然是錯誤,而且是犯法的。
但是我並不認為他們都是壞人。
他們的
毛病是不明事實真相,被洗了腦,弄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也分不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所以我告訴他們,如果他們的事業是符合正義的(我相信他們是真心
真意追求正義的),用不著採取這種手段。流氓手段不利於你們事業的正義性。
我相信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起碼的良知,如果認真聽我講的話會有所改變。
其實,世界上所有惡的事情都要用「以直報怨」的方法才能夠改變為善。就拿對付恐怖主義來講,現在用的是「以怨報怨」的方法。
你殺我的人,我也殺你的人。
這樣殺來殺去哪有個完?現在恐怖主義的主要對象是美國。
按美國現在對付恐怖主義的方法,二
十年也消滅不了恐怖主義。能消滅恐怖主義的方法必定是「以直報怨」。
一方面要抱有愛心的制裁,另一方面還需要檢討自己為什麼招人怨恨。
其原因恐怕是在全球
範圍內的霸權姿態,用武力干涉別國的是非,把自己的主張強加於人。哪怕你的主張不錯,也不能強加於人。強權干涉就是妨礙別人的自由。
這在美國國內是不允許的。但是在美國之外,到處干涉別人。哪能不招人恨呢。
回顧我們自己。國內也有恐怖主義的騷擾。
比如在西藏和新疆,經常發生民族衝突,彼此仇視,
甚至雙方殺人。現在政府的辦法是觸犯法律者絕不姑息。該殺的一定要殺。
其實這種「以怨報怨」的方法只會加深矛盾。我認為引起民族糾紛的犯人一概不能處死。
要制裁,但是同時要有愛心,讓人有認識錯誤的機會。不管是對漢人或對其他民族的人都要一視同仁。以直報怨的核心思想是仁愛。
不管是對漢人或對外族人,都要
有仁愛之心。中國幾千年前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其所以能夠傳諸幾千年而不衰,自有其道理。
孔子的「以直報怨」是儒家思想中最珍貴的一部分,而且遠遠沒有為
大家所認識。它是最終解決世界矛盾的基本原則。
可惜的是至今我們大多數的百姓和政治家都不明白「以直報怨」的重要含義,
迷失在「以怨報怨」的錯誤中。
茅老的這篇文章,一直給我很多啟示,看到這個題目,順手就貼上來了。權侵刪。
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是德,但能祛人之惡全人之善,是大德。
巴蒲洛夫條件反射
獎勵好的,懲罰壞的。
此句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憲問一篇主要述說的是君子應當具備的品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便是其一。,這一句也是中庸這個思想的直接行為及體現之一。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君子不是聖母,儒家不是佛家。不是不怒,是應有一個適中的度。別人怨來,我以直往,這就叫中,無所偏倚。
不過題主老師所言又有偏差,以直報怨並不是所謂「別人打你一拳,就打回一拳」,這是以怨報怨。左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正曲,正人之曲)以直報怨,應當是以公正的態度讓他了解自己的過錯並為此承擔責任。
推薦閱讀:
※宇智波斑的月之眼計劃錯在哪裡?
※這樣算是種族歧視嗎?
※有八塊腹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配眼鏡的時候,如何選擇鏡片的厚度?
※如何有技術地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