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名命名用字時,為什麼「東」「南」的使用率明顯比「西」「北」高?


總的來說起名東、南多於西、北主要是字音、字形、適配度、意象、格調、和可替換度的差距造成的,其中綜合適配度、意象、可替換度是比較關鍵的因素。

其中字音優美度在不同方言區有別,但在北方官話區一般是西&>南&>東&>北, @王偉超 在他的答案里也提到了,北是四字里唯一的仄聲字,中國人取名潛意識中更喜平聲。

字形優美度還要看與之搭配的文字,但從總體上說東&>北&>南&>西,詳細解釋一下的話,東、北的筆勢比較流暢,左上起筆右下落筆,筆畫少,占幅小,書寫更為美觀;南字筆勢尚可,但字形板正,不適合搭配字形過於偏斜或過於對稱的字;西字的字形更為方正,使用空間更小。

適配度:東&>南&>西&>北,也就是說在考慮字音和字形的基礎上,不深究意蘊,這四個字里東字的親和度比較高,可以搭配多種風格的意象,更容易搭配出好名字。北字最為挑三揀四,搭配出好名字最困難,一般配合高遠或明亮的意象才更能展現出美好的一面。

意象:東&>南&>北&>西,意象主要是指名字的主幹含義和最容易被人聯想的意思,不一定等同於字義。東字是這四個字里好意象最多的,旭日東升、紫氣東來這類的意象都很適合用在名字中,使用東字只要避免東流和太祖等意象即可。南字意象一般,但卻是這四個字里方位感最弱和意象最為抽象的,這也提高了南字的適配度。北字是這四個字里意象跨度最大的字,搭配好了可以顯得開闊、豪邁,搭配不好就會顯得冷清、悲涼,十分考驗搭配功力。西字是這四個字里壞意象最多的,日暮西山和西方極樂世界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裡依然是不吉利的意象,即使有人不認為西字晦氣,也會考慮到周圍人的感受,避免使用這個字。

格調:北&>南&>西&>東,格調是姓名里最具時代特徵的因素,不僅取決於文字的本義,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在這個時代,東字被廣泛使用,造就了一系列通俗的搭配,所以成為了這四個字中格調最低的一個。相反,北字由於使用成本高,用得人少,使用者多為文化水平較高的人,所以成為了格調最高的一個。而南字的格調一般,但由於同音字里男、楠的格調比南字更低,很多人起名寧用男、楠兩字而不用南字,所以南字在社會上的使用效果較東字好很多,格調也更高一些。

可替換度:北&<東&<南&<西。可替換度指單字能被其他字(同音字或近義字)替換的可能性程度,在這裡可能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因素,但對於姓名用字來說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因素。東、南、西、北四字的表意很明確,在現代漢語中沒有近義字,又都是獨體字,所以不必考慮近義字替換的問題。僅就普通話語境的同音字替換來說,北字是沒有同音常用字的,作用難以替代。東字同音字較少,最常見的是冬,但東、冬兩個字的意象差距很大,字形也有很大區別,使用效果差別較為顯著,不是那麼容易替換。南字主要用於起名的兩個同音字是男和楠,雖然風格不同,三個字的使用都非常廣泛,而且南字和楠字的替換也是比較容易的。西字是可替換度極高的一個字,水有溪、希,金有犀、錫、夕,木有析、茜,火有曦,替換空間相當之大,起名用xi音的選擇很多,即使用到和西有關的意象也可以用字形、格調更為優美的其他字替換。

題主問的主要是多少的問題,所以不談格調,總的來說,東、南二字的使用成本更低些,壞意象較少,更容易被大眾接受。而北、西兩字使用少的原因不同,北字少的主要原因是適配度低、使用難度大,字音不符合傳統審美。西字少的主要原因是意象不好,而且又有很多可供替代的同音字。

題目算是回答完了,但我覺得還有必要再簡單說說左中右三個字。
這三個字里左、右兩字和北字的情況類似,讀音略彆扭,意象跨度大,適配度低,格調高,十分考驗搭配功力。右字的適配度較左字稍高一些,可以搭配一些特定的意象,可以偏抽象也可以偏溫婉。左字的搭配非常有限,需要盡量呈現靜態,避免躍動感過強或過於浮誇。
中字的情況和南字類似,但性別特徵更強,字形要求更高。總體上說和南字一樣,屬於性能均衡,比較中庸的字,但搭配要求較南字高,需要盡量搭配風格諧同的文字,避免跨度太大,要盡量顯得莊重得體。

謝 @鄒沖 邀,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覺得有必要用我所學向大家解釋一下。上面說的這些應該足夠解釋這個問題了,接下來我要繼續去整理怎麼從一個人的名字判斷他的家境? - 林江仙的回答的答案了,敬請期待~


西、北都是含有負面意思的字。
西:太陽從東方升起,西邊落下,所以西總是給人一種「將盡」的感覺。「日薄西山」後面一句就是氣息奄奄,駕鶴也是要「西去」,就連打架之前耍嘴把式,都是我送你上「西天」,當然也就有「歸西」這種說法了。
北:古時「北」通「背」,「敗北」一詞便是此意,打了敗仗轉身逃跑背對敵人。還有更嚴重的,「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此處背雖明指「離去」,卻暗喻「死亡」。


反正在粵語片區,「西」字基本不可能放在名字里……


大家一定是想多了。。
以東作為名字和風水等等關係都不大,和音韻的關係有,但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主要原因是:中國在「東方」
「東方」(orient)這個概念在晚清傳入,而在那以前很少有人以東西南北命名。而在那之後,東開始用於命名,主要用於代指中國、中華
東字用於命名的「巔峰期」在1949以後,大概80年代以前,那時人們為了表現對祖國的熱愛、忠誠,常給(尤其是男性後代)起與建設祖國等等相關的名字。所以在這一時期,「東」和「華」、乃至「建」、「衛」、「軍」、「國」等等一起成為男孩最普遍的名字。

綜上,東在命名的使用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時代,或者說政治因素,其他的有作用,但真的不是主要原因。


自掛..枝


北字是四字中唯一的仄聲字,中國人取名潛意識中喜平厭仄。
西字少見可能是因為對於中國人,西字容易激活「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這樣的意象。西風在古代和蕭瑟聯繫在一起,現代又和政治不正確聯繫在一起。
再加上現代東南是發達的代名詞,西北是落後的代名詞。


是嗎?


我貢獻一種情況,就是毛主席說過東風壓倒西風。這是性質問題,東風代表社會主義、西風代表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很多人在當時把名字里的西,改成了東。不然不僅不革命,搞不好還成了反革命。


理論上來說…住國內東邊和南邊的人比較多…


只是純屬好聽啊,毛澤東,毛澤西,毛澤北,毛澤南里肯定是毛澤東最好聽


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木火為暖,金水為寒。當人命偏寒的時候,便取木火補暖;當人命火烈的時候,便取水為既濟,但不能取金,因原命火烈,與金則消融。


你看看古今中原東南是些個啥地方,西北有是些個啥地方唄


地緣上解釋:東南要比西北部富庶,從俗語解釋:聽說過喝西北風,沒聽說過喝東南風,西天,駕鶴西遊,西對中國人來說不太吉利,北給人以很荒涼,很粗獷的感覺,這大概和漢族明朝以前就沒有有效的控制北部有關,漢族對西部,和對北部有根深蒂固的抵觸感


@張小北


孔雀東南飛


「上西天」「北風凜冽」等詞,讓西和北有潛在的負面意味。


推薦閱讀:

大連理工大學改成什麼名字比較符合身份能吸引人?
如果給PM2 .5取中文名字,叫什麼好呢?
你給你的陰陽師里的式神取了什麼名字?

TAG:姓名 | 取名 | 方位 | 姓名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