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公司實習還是去創業公司實習好?

本人大三,暑假即將實習,想做互聯網產品設計/運營。大二暑假去過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實習。大三有去靠譜創業公司實習的想法。請問去這兩類公司各有什麼利弊?關於實習的選擇有什麼建議?謝謝:)
(大公司如百度、騰訊,創業公司如創新工場、小米科技等)


對於一個計算機系學生來說,實習的主要目的有三:

  1. 學習更多的實際操作經驗(有別於學校的紙上談兵),
  2. 理解實習公司和行業,大四選擇工作時能夠做出更合適的抉擇,
  3. 增加自己進入該公司的概率(因為大部分公司都會把實習生當作最佳招聘對象)。

如果畢業後,你考慮參加創業公司也考慮加入大公司,那麼讀書時,一個暑期到大公司,一個暑期到創業公司,會幫助你理解兩者,讓你做出更informed choice。

如果你認為創業(主導或參與)是你未來必然之路,那你一定要至少一個暑期去創業公司實習。

如果你對參與或主導創業沒有興趣,那就比較沒有必要到小公司實習。

大小公司實習的優點:

  • 大公司:可以觀察、學習企業文化、運營流程;可能有比較多的培訓項目;往往會指派一個mentor來幫助你;有很多其他的實習生可以成為朋友。
  • 小公司:公司以執行為目標,可以擔當多種職務,較完整地理解如何解決一個問題。小公司步伐較快,沒有太細的職能劃分,有更多的自由度,比較少官僚會議等。

原作者:Edmond Lau, Quip工程師,之前在Google,Quora, Ooyala工作擔任技術主管。

一位年輕的工程師最近問我如何從幾個工作機會中選擇。是應該接受更成熟的高科技公司,像谷歌或Facebook的軟體工程師職位,還是在快速增長的中型公司?還是在一個小但有前途的創業公司?其實更多的人想問:當我們需要從一些工作機會之間做出選擇的時候, 我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一般來說錢和地理位置是經常起作用。但如果我去建議的話,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優化的學習 - 無論是學習如何寫出更好的代碼,如何打造一個產品,如何領導一個團隊,或者別的東西 - 從工作環境中選擇能學最多的。這對剛畢業大學生尤其如此。當你工作了一段時間,建立不錯的基礎,為未來職業發展機會提供更多的可能。

即使是學習,也有許多維度。你學習的最佳場所部分取決於地方,另一部分取決與自己的喜好和舒適度。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學習的十個重要方面。


1.公司與團隊成長

當桑德伯格在決定是否加入谷歌。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給的寶貴忠告是:「如果你坐上了一艘火箭飛船,不要問什麼座位號。趕緊上車。「 這個建議為她的職業生涯快速發展打開了大門,她後來成為了Facebook的COO。

更快增長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和責任。在快速發展的公司,往往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這意味著你有充分的機會去學習,有很大影響力。增長也意味著它更容易吸引人才,這反過來又使得它更容易建立一個強大的團隊,以產生更多的增長。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增長導致停滯和政治鬥爭,員工可能會視野局限失去分享的機會。最後變得更難找到並留住人才。

按照桑德伯格的思想,你可以找到下列特質的公司,它們規模不斷壯大基於某種增長指標, 比如每周活躍用戶的增長速度,全年性收入,員工人數,或者一些核心業務考量。公司一般都會保護這些數字,所以你要儘可能去找到它們。即使在更成熟的公司,不同的團隊根據公司重點以不同的速度發展。找到那些正在成長的地方提高你的學習速度。


2.培訓與輔導

一些老牌公司投入不少資源去開發新手的培訓教材。例如谷歌,編製名為codelabs去解釋他們是如何使用那些核心系統和為什麼存在,編譯不同的編程語言的最佳實踐和設計文檔去解釋緣由和細節背後的基礎設施指南。我當時加入谷歌的搜索質量團隊在我碩士畢業之後,我的第一個半年我吸收了巨量學習資料。如果你很好奇並主動地學習,在更成熟的高科技公司經常會有一個巨大的知識庫提供給你。

較小的公司將不會有相同體積的資源,但即使創業公司,也知道讓新員工儘快熟悉和投資創建類似學習庫的重要性。例如,我在Quora的,我們寫我們自己的codelabs,幫助新員工學習關鍵點,我們給新員工分配導師,以確保他們有效地不斷提升。現在我們已經寫了豐富的產品規格,設計文檔,最佳實踐指南,並且我們已經在公司內部做書面和共享有用的資料。我們的內部資源,無論是質量和記錄知識量都比我們26人的團隊要放大很多。

3.團隊

「你是你花時間最多的五個人的平均值,」美國企業家吉姆·羅恩曾說。你每天跟誰一起工作對自己的學習速度會產生難以置信的巨大影響。當你你決定在哪裡工作,你了解到的會一起共事的人,要確保他們是不是值得你學習的,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有時候,在大公司你很難了解你的團隊。當我在谷歌2005年申請工作時,公司沒有多少新員工隊伍,直到他們已經接受了工作Offer。當擁有近10000名員工的時候,工程師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者領導能力的差異實際上是相當高的。所以,除非你已經預先知道為特定的團隊工作,你可能會被分配到一個強大的團隊或運氣不好分到一般的。此外在更成熟的公司換組會產生問題 - 典型的期望是,你會留在一個團隊中至少工作6個月到一年 - 這就意味最初的團隊分配很重要,為了你的職業發展和工作幸福。

相反,在一個小型創業公司,或者中等規模的公司,你通常已經在面試中遇到你以後你工作的大部分人。你甚至可以在谷歌和LinkedIn查找他們的工作經歷,做一下背景調查,以確保他們是偉大的人(僅僅讓公司這樣做背景調查是不夠的)。這樣你可以對你的團隊有更好的感覺。


4.節奏

初創企業一般比大公司工作節奏更快,中型公司往往兩者之間。在大公司,提交代碼審查的周期從每周,到每兩周或每月發布;上線準備;正式產品審批會議的所有組織結構會避免一些產品分裂。但是,結構往往以發展速度為代價。在初創公司,持續部署(其中每一個代碼提交都可以上線),後提交的代碼審查和輕量的審批流程的旨在允許快速迭代,同時提供了基本的質量控制。

在早期階段的創業公司工作往往意味著更長工作時間(我曾經工作每周60-80小時),但也不一定。Treehouse工作4天,32小時每周。 而在Quip,我的很多同事都有家庭和孩子,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平衡工作計劃,許多人每周按40小時正常工作。

5.項目結構


在大公司,你可能會很長時間專註於同樣的團隊成員和特定領域。例如,在谷歌,我第一年就做查詢優化的工作,第二年就只做搜索的UI實驗。如果你有一個特定的興趣和領域可能也不錯。在成熟公司項目也往往更有條理,你可從你的技術主管,產品經理或經理能更多的指導。

在一個小公司,你能否發現同樣的興趣點和深度取決於特定的團隊結構。在Ooyala的,我在那經歷了30到70名員工成長,作為技術主管,幾乎集中花了一年時間把分析的技術做到領先。而另一方面,在Quora和Quip,團隊結構已經更加流暢 - 做一個項目幾個星期就轉到別的是很經常的。在過去的幾年中,我有機會在工作中接觸用戶增長,實驗框架,移動端,運維,推薦,垃圾郵件檢測,分析及更多的領域。項目的多樣性有助於加快自己的學習曲線。

6.自治與影響力

由於在一個更小的團隊的創業公司,對很多產品功能直接掌控,你最終會比在一家大公司有顯著自主權和影響力。當我在谷歌工作過的UI實驗組,任何明顯改變(甚至實驗)必須經過每周UI審查,然後由搜索產品VP,瑪麗莎梅耶去批准。在創業公司,你可能會做出許多由自己或團隊的決定。

這種影響在產品層面(哪些做哪些不做,以及如何構建它)都適用,並在團隊層次上(怎麼做招聘和面試,如何安排團隊優先順序,鼓勵什麼編程實踐)。而這意味著你將有一個更大機會去影響產品和團隊,這又可以推動你在工作中更好的學習。而在一個更成熟的公司,如谷歌,很難發揮一樣大的影響力,因為許多做法已經深入人心。


7.規模

在更成熟的公司的,雖然可能更難以發揮影響力,但你能通過他們更大的規模做出很大的影響力的事。比如谷歌提供數十億的查詢,每天PB級數據。 Facebook有超過13億的月活躍用戶。 Netflix公司佔了美國所有的互聯網流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你對大數據和流量的問題感興趣,肯定在更成熟的企業更容易找到機會。

在規模較小的公司,你可能會發現機會,比如在Amazon Web Services運行機器或分析使用Elastic Map Reduce運行數據,但它數據量是很小。這就是說,你通常情況下不需要進行規模數十億的計算,讓你覺得有很大的區別。數字規模重要性取決於你是否有這種價值需求,要解決的問題的類型是否需要這麼多的數據。對於像機器學習領域,例如,你需要一定的規模數據才能建立有效的模型。

8.自力更生

在創業公司,在你不知道的代碼庫去查看並修改,創造多種工具,幫助自己更快迭代,這能讓你走的更遠。在規模較大的公司,你可以指望專業團隊去配置資料庫達到更快運行速度,修正錯誤的編譯器,創建構建工具,並監督線上服務。在創業公司,你可能會自己負責找出上面的問題。你仍然可以用用第三方諮詢,但最終的責任還是落在了你身上。

你的獨立水平加速或損害你的學習曲線嗎?這最終取決於學習者你的類型 - 你是更加自我導向還是更喜歡更多的指導?


9.失敗風險

在創業公司,你很可能會採取降薪以換取更多的股權,但如果你加入多輪以後的公司,有一般不會有生計的風險,比如你可以租一個辦公室公寓或者外出吃拉麵。如果你在矽谷,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而工程人員的需求是如此之高,真的不難找到另一份工作。更大的風險是,創業公司不增長,最後無緣無故結束了,而你沒有對結果產生足夠的影響力。這類型的風險不僅僅是適用於創業公司。在大公司,你工作的一個新項目(甚至是一個新功能),也有被砍的類似風險。在谷歌我也看到有些項目幾個月或幾年工作後從未推出。

失敗是可以有學習的機會,只要你在結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在下一次改變你的行為去避免覆轍。但是當失敗出現在從你的影響圈之外時,這樣學習是比較有限的。當你對結果可以產生較大的決定權時,你會學到更多。


10.聯繫人脈

聯繫新人是一個很好的打開你頭腦思維的方式,也讓你更多地了解周圍令人興奮的事情。加強人脈與你的關係還可以幫助你找到未來的新的偶然機會。

在創業或中型公司公司易讓你有更多的交流機會,主要因為小公司對付的問題一般都很難,而且他們願意投入時間來幫助對方成功。雖然說即使在一家更成熟的公司也沒有人能阻攔你去社交。但特別是如果你在像矽谷這樣的技術中心工作,有足夠的活動(派對,燒烤,聚餐,黑客比賽,技術講座等),在那裡你可以跟別人共享相同的興趣。你甚至可能會在一些熱門咖啡店裡碰到一些技術人員。


一,這是個老問題。雖然我沒在知乎答過,但是「畢業生、實習生進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是個初級職業發展規劃中的經典問題。

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經典而千篇一律的。正如開復老師所言,大公司的制度、流程、體系、規範;小公司的靈活、重任、自由各有優勢。

三,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那麼重要。因為在畢業生選擇就業的時候,第一重要的不是「企業規模」。排序是行業、專業、個體環境,接下來才是規模。

四,ok,還是就題論題。我們暫時不談前幾者,假設行業和專業同樣的情況下,我們來談「企業規模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

今天,我們嘗試給出一個和以往結論不同的答案。

正題。

在這裡,不再跟大家討論制度流程規範體系靈活自由收入以及累或者不累的問題。我們按照「以終為始」的原則,來看一看。

好了,時間來到你畢業三年之後,你要跳槽 or 創業了。
此時你在大公司,誇張一點,假設你在蘋果,干到了一個基層主管。若是跳槽,沒得說,只要你肯投簡歷,這個行業所有公司都會給你面試機會。
此時你若是在小公司,誇張一點,假設你在羅永浩的鎚子(假設鎚子招畢業生),干到了一個部門經理(其實難度很大)。若是跳槽,很抱歉,你可能會有困難。因為三年之後鎚子這個公司可能倒了,也可能什麼東西都沒出來。

五年之後,你在蘋果,此時就應該有獵頭打電話挖你了。而你在鎚子,還是那句話,你得等到鎚子牛逼了才行。

十五年之後,你打算創業了。若你是蘋果的管理層,你拉風投的相對就比較簡單。若是鎚子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是有殊途同歸的可能。

所以,很多的經典討論中,所忽略的問題就出來了。是什麼?是大企業帶給你的品牌。對的,職場品牌。


拿開復老師(顫抖,太不敬了)來說,大家是怎麼認知他的?當然是微軟、蘋果、google這樣的大牌企業擔任要職,接下來才是現在的創新工場。

拿唐駿來說(竟然拿唐駿和開復老師並列,再次不敬了,顫抖),若沒有微軟的經歷,誰認識他?陳天橋會請他當ceo?各位又有多少人此前就知道紫金礦業的?

羅永浩,如果不是當年有新東方這個大牌給他光環,今天哪來的風投做鎚子?

沒錯。你想像一下,三五年後,你是騰訊的某主管更好就業,還是鎚子的某部門經理更好跳槽?

大企業的職場品牌價值,在過去被最最最最大程度上忽略了。

此外,還有平台。比如說現在被神話的張小龍老師(抱歉又不敬了),是當年做foxmail的張小龍更受風投歡迎,還是說今天把微信做成中國移動互聯網第一產品的張小龍更受青睞呢?如果沒有騰訊這個大平台,張小龍老師自己能做出這樣的成就嗎?

綜上,考慮到職場品牌、企業平台兩大因素:

畢業生,選大公司,錯不了。

五、這就是結論了?

不是的。還有下文。

當年我畢業的時候,提起最佳僱主,那是「巨大中華」,巨龍通信、大唐電信、中興通訊、華為技術。而現在這幾個企業什麼情況,大家應該有了解。至少是打不過BAT的。

當年我的同學面試華為的時候,華為hr是這麼說的:你進了華為,幹上5年。這個行業你有立足之地了,你說你是華為出來的,這個行業任意一家公司,都至少會給你面試的機會的。這就是華為在當年的品牌,所以他hr才有這樣的自信。這也是前文談到的品牌價值。

我那個大工科學校,進it業是許多人的首選,當時提起門戶網站,不是bat,而是新浪、網易、搜狐。
我有一個師弟,也是我們校會主席,在眾多offer的利誘下,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騰訊。雖然當時騰訊地位沒有現在這麼壟斷,但是他去了,大概三四年的時間,就成長成為骨幹,並且一干就是7年。

我說這個是神馬意思呢?我是想說,最大、絕大的公司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第一考慮的是最具成長力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有機會。
大家一定會說,你又神棍了,我怎麼知道這個公司未來會怎樣啊?
給大家兩個方法,一個是看過往的年度業績發展情況(百度公司名加營業額即可)。若是這個公司前年100億、去年130億、今年計劃200億的業務規模,這就說明它在穩健的增長,亦不冒進。
第二個方法也很重要,關注企業治理,在網上可以搜「最佳治理+公司名」這樣的關鍵詞,這種獎項往往意味著公司的規範。雖然這種獎項多且雜,需要一些個人對評獎機構的鑒定能力,但是你知道,像「腦白金」這樣的企業,一定不會跟最佳治理沾邊的。

綜上,首先是具有潛力且有一定規模的品牌公司(如我師弟7年前選騰訊),再次是治理優秀的大公司,除非你懷揣一顆5年之內創業的心(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家底吃飽飯),否則請慎重對待創業型公司。若想創業,等你15年後在騰訊做到管理層,那個時候風投會更青睞你。

以上,謝邀。

最後還是補一句知乎的經典橋段:上北大還是上清華這樣的事情就不要苦惱了,有活幹才是正經的。

兔子你滿意么?@腐生


去有靠譜職位的大公司,去有靠譜人的小公司。
好吧,現在的問題就變成你是否有能力判斷了?以你現在的閱歷應該是不夠的,所以你不要這麼煩惱了,先幹起來吧!


以我個人的經歷來說:
在IBM的時候,我體會更深的是流程和文化,成熟的企業,有一套很成熟的文化和流程。任何人都可以有表達的空間,不會太拘束。感覺比較自由,而且可以自由調崗,選擇更合適自己的工作。大企業的資源,可以幫助你認識到更多的人和企業。
在小企業創業的時候,我感覺個人能力的提高很明顯,幾乎是我在ibm時候的幾倍。技術上的提高和社會交際能力的提高最為明顯,逼著自己學習,逼著自己去應變,所以成長很快。
我感覺很多人都不會一開始就想到創業,可以都去看看,只是進入大公司的門檻會比較高。如果沒有機會進入大公司,在小公司好好鍛煉自己,只要保持謙遜的心態,求知的渴望,通過小公司的提高,也能更好的進入其他大的公司。


作為一隻在互聯網招聘公司的運營狗,接觸了大大小小的互聯網公司的HR近百個,對這個問題自己也深入思考過,特別是和這些HR的溝通以及交流的過程中有頗多感悟,所以談談一點自己的想法。

  • 一、保證自己至少有一段大公司的實習經歷

正如 @唐僧同志 所說大公司給你帶來的是品牌,一所不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或者沒有品牌公信力的互聯網公司可能在你去尋找下一家的時候無法為你提供足夠多的品牌背書。也許你很有能力,但很有可能你的簡歷成為不了這家公司的敲門磚,所以你可能甚至沒有面試機會,無法讓公司的HR/主管見到你的能力你就已經死在眾多求職者之列。
所以,大公司的品牌背書可以說明你是一個還不錯的人,到底多不錯這個可能需要這家新公司通過面試去做具體的評判。但是你必須擁有讓他們能夠面你的資本。

  • 二、問問自己想做什麼

大公司:規範的流程/分工非常細緻/具備某一方面經驗,但是缺乏面的積累/更加穩定/起點高、平台大、眼界高
小公司:一專多能/團隊氛圍緊湊歸屬感強/更多強調性價比地做事情/成長速度更快

簡單羅列了一下大公司和小公司所能提供給你的,可能不全。但是我覺得去大公司和去小公司實習更多的還是看你今後的職場選擇,更多人追求安逸穩定會偏向於大公司。我覺得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的選擇是建立在你個人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大致的估計的基礎之上,看看自己想要什麼,看看自己未來想做什麼。
筆主就是在創業公司,其實我覺得更打動我的是TEAM,是目前在這家公司的所有核心成員真的是志趣相投並且很快樂,你會感受到:在創業公司,很多東西都是從無到有。可能一件事情在大公司要通過數天的審核批准,通過很多人一起的團隊協作,但是在創業公司也許就是你一個人,就是幾分鐘你需要快速的反應和處理一件事情。

正如這張圖一樣,我們可能沒有嚴整的工位,沒有大公司一應具有的各項設施。但是同事之間,彼此之間無時無刻感受到的都在為我們共同的事業而奮鬥著。我還記得我們一個運營的妹子寫的這樣的一段微博 @李瑤 ,這就是創業公司可能會給予你更多的歸屬感,把工作當成事業而不是工作。

  • 三、看看自己還缺什麼

嚮往大公司:如果你還沒體驗過大公司的實習,或者心中還是對大公司充滿了無限幻想,毫無疑問現在去大公司必然是能夠讓你從中做出選擇的首要關鍵。
缺乏從無到有做一件事:無疑在小公司能夠給你這種從無到有的感覺。記得我們新媒體的妹子,就是把整個新媒體的運營框架做了從無到有的搭建,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事無巨細都是自己著手在做。到現在,我們新媒體的妹子對新媒體的玩法和規則以及如何寫出比較高贊高閱讀的文章有了自己的一套特有的心得。
嚮往一個歸屬感更強的群體:毫無疑問創業公司是你更好的選擇,你會感覺公司裡面的每個人的關係更多的基於是感情而不是錢或利益因素,每個人可以為了一個東西加班甚至通宵。

  • 四、小結

可能這段話會更多的偏主觀,但是我想說「沒有體驗過創業公司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記得為了新產品上線我們一周七天連軸轉卻也不曾感到疲憊;記得當製造出一個朋友圈瘋轉和近百萬次提交的H5時整組人歡呼雀躍的瘋狂;記得同事在工作上方法不對紛紛過來支援和伸以援手的溫暖。一直記得那句話「不曾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語人生」,在創業公司你可能會痛哭狂笑,但是這段經歷在整個人生軌跡中絕對不會忘卻和抹去的。


以下摘自我剛從前公司出來時寫的博客:

不管是什麼樣的公司,只要人數一多,分工必然越來越細,每個人負責某一小塊部分。其優勢在於:

  1. 所謂的術業有專攻,即當你負責很窄的面時,你可以集中精力把這一小塊做得很好;

  2. 方便實現或處理更複雜的系統、流程;

  3. 公司本身可以降低很多風險,對於底層的員工來說,隨時可以有人來替代你。

但劣勢也是很明顯的:

  1. 每一小塊都需要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協調,必然導致效率的下降,執行力的降低;

  2. 對於作為員工的你來說,如果你沒想法的話,有活幹活的話,過段時間就會發現你接觸到的知識面反而變窄了,每天接觸的甚至可能不是你之前預想的那些東西。

所以我看到有人說,大學生最好去一些新興的創業型公司,在這種公司你有機會接觸到更多領域的東西,拓展自己的視野。

創業一年後,再回過頭來看這段話,我仍舊深表認同,在大公司里,你接觸的東西遠不如在創業公司,遇到的問題也遠不如創業公司麻煩,如果你能跟一個很棒的領導的話,在創業公司學到的東西肯定比大公司要多的多。當然,如果你只是要一份穩定的收入以及體面的工作,去成熟的大公司足矣。


大三這個階段我建議你還是優先考慮大公司,原因很簡單,視野不一樣。大公司能讓你有一個平台級視野,起步階段這對你很收益。另外很多人覺得在大公司實習只做很小的東西,這也是事實,不像創業型公司面面具到,所以去大公司不要陷入labor work本身,多跟團隊中人交流才能學到更多。

至於很多人提到的只學會了裝B,好吧。我覺得這跟公司大小沒關係,你要喜歡裝就算擺地攤都能裝,你懂得。


最佳實習去處:大公司的內部孵化項目

我有幸在百度經歷了2次內部孵化,第一次是做一款流量產品,第二次是金融產品,
在這樣的團隊實習,你既能收穫大公司給你帶來的一切好處,也能充分感受到創業不易和從0到1的項目過程。

我記得那年只有我的我的leader兩人偏居一隅,他主導項目對接六七個團隊,幾十號人,他睜著疲憊帶血絲的雙眼,用期待的目光看著我,眼中飽含對我的希望。

內部創業,一切都是未知的,你不知道明天這個項目是否還會存在,上邊會不會一個決策就撤走所有資源,所以,你只能把每天都當做最後一天全力以赴。我從入職的第一天就知道,我們只有跑的比別人快,才有可能存活下來。

leader已經是很高的級別,單在這樣的項目中,也必須身先士卒,每天除了自己要向上爭取資源,對接各方,對於我所負責的很多基礎業務也一定躬親指點。這也使得我在團隊中能發揮最大的熱量,習得了很多他身上的優質工作方法,尤其是極佳的工裝狀態。

業務跑起來後,事情越來越多,越來越雜,leader決定拓張業務,這時候我已經跟他許久,他自然任命我往前沖,雖然能力不及他十分之一,但有他在身後,我何懼之有?

西市買駿馬,東市買鞍韉,小小實習生,終帶兵出征。

我手頭被調撥了一部分優質的資源,我有幸接觸到了產品的全流程設計,我有幸接觸到了項目管理,我有幸得到了很多正式員工才有的機會。

而這一切,都源於,我找對了實習的項目。

——————

次佳實習項目:大公司集體出走創業的牛逼團隊

比如,雷軍之前創業的小米團隊,還有現在《奇葩說》節目組馬東團隊創業的公司「米未傳媒」

這樣的公司跟大公司內部創業無異,成熟的團隊,成熟的業務模式,成熟的市場關係,豐沛的資本資源

這樣的公司又是一個創業公司,人少事兒多,你能從全流程來接觸業務,你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授權同時極有可能在實習期間獨立負責一塊業務。

——————

老鐵,如果不是這兩種項目,實習一定去大公司好啊啊啊!!!

01

我去過4個大公司實習(百度、騰訊、網易、新東方),也去過幾家創業公司(某倒閉智能硬體企業、某倒閉海外購物app、某發展停滯教育培訓企業、)我總結了這樣幾條實際體驗分享給大家

其一,大公司人才密度更高,創業公司魚龍混雜

以百度為例,你會發現周圍跟你一起工作的,無論是正式員工還是實習生,大家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態度上都是佼佼者,因為你的同伴,這個平台幫你篩選過了,見賢思齊,你會從夥伴身上收穫裨益。

以倒閉智能硬體企業為例,這個企業除了大老闆和我直接leader是Google出來的,其他員工真的啥樣的情況都有,有被sina開除的前員工,有每天上班背著老闆打遊戲的。。。有每天以撕逼為樂的。。。有跟下屬搞破鞋的。。。我在那裡那段日子,因為很多這類噁心事兒,每天做惡夢,每天上班也都負能量很多,真正在幹活兒的人心都涼了,最後漸漸淡出公司,小人當道卻無人理睬。

其二,大公司有比較完善的實習生培養體系,創業公司讓人一度迷茫

你去大公司,都會有比較門兒清業務的leader帶,這是極好的事情,能夠幫助你少走很多很多彎路。大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學習論壇或學院,比如百度的百度學堂的線上線下培訓體系、騰訊的騰訊學院和KM分享平台等,都會讓你收穫很多最前沿和優質的課程。

創業公司,如果有一個牛逼的Leader帶你,算你幸運,如果公司再稍微注意這方面的培養,那絕對是你人品運氣極佳。但,這樣的概率微乎其微,除非你是一個方向感極強的實習生,否則你在創業公司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成長方向,也很難收穫實打實的知識技能。

其三,從畢業找工作來看,大公司品牌效應剛剛的!!

大公司的實習經歷會直接成為敲開另一家大公司大門的敲門磚
創業公司,尤其是已死創業公司的實習經歷,可能會讓你的簡歷從茫茫就業大軍的簡歷汪洋中沉沒

02
邏輯上來看,這是一道經典選擇題:A好還是B好

選擇A的人說,你可以在A中獲得平台品牌聲望、好價錢、好環境、精英環繞、資源充沛;
選擇B的人說,你可以在B中獲得 如果幹得好留任會有股票期權創始員工,你可以得到從0到1的鍛煉,不給自己設限;你可以享受扁平化帶來的和董事長CEO直接接洽的機會;

卧槽,這麼一看,都很好啊!!!但轉念一想,不對啊。

這個經典的選擇題也可以類比出很多其他的問題啊!我們再看看應該選啥?

去清華讀書好還是去某縣城不知名學院讀書好?
卧槽,肯定選清華啊

去美國生活幸福還是去南蘇丹幸福
卧槽!肯定選美國啊!!!怕怕!!

去一個百分百有好處的地方好,還是去一個1%有好處的地方好?
肯定去百分百啊!

但選B的人又會說,你要是去了某縣城學院,你可以在那裡成為最搶手的香餑餑,有更多的鍛煉機會給你,你要是去南蘇丹,你絕對能有從0到1的鍛煉機會,從蓋房子到種田地,自給自足多好!

這麼一類比,發現問題了沒有,

對於應屆生而言,99%以上創業公司所提供的際遇和環境(這裡的1%是除了雷軍的小米或者 馬東的米未傳媒這樣一整個成熟團隊出來的創業公司的情形)類比之下,跟大公司相比真的不適合應屆生。

再類比之,應屆生一般都是剛出學校,就像一株蓓蕾含苞待放,需要更多的雨露陽光的環境,需要精心的匠人去再配,才能茁壯成長,而大公司在這方面的環境和條件,顯然更優。

——————

當然,每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成長軌跡,因此在相同環境中收穫的成長和形成的觀點各不相同。
我也一直相信,無論你選擇哪條路,都會遇見不同的沿途風景,收穫不同的生命體驗。

願意聽君一言,我想對你說,我走過的彎路希望你不會再走,我遇到的困難也希望你能提前做好準備;
你覺得我扯淡,我也會祝你,在之後實習的路上順利前行。

以上,祝諸位實習生早日轉正。

最後,還請諸位不吝點贊^ ^

另外,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找工作,我開了幾個知乎Live,為大家服務

我的目標是給你最全面的職業規劃建議:

畢業去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

逆襲校招,從筆試被刷到Special offer

100%通過校招群面並不難

下邊這個是我運營的公眾號,小夥伴們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這兒勾搭我!

有問,必答。

http://weixin.qq.com/r/sDsdBQ7EMlNNrUpm926i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或者也可以 【微博 艾特 @ 鄭義分分鐘】,一起討論一起成長。


我的建議僅針對實習,之後工作跳槽是另一回事。
1.選擇你未來想要從事的行業
2.選擇該行業中最大最好的公司,如果沒機會,選擇第二大的,再沒機會就選第三大的,以此類推。
3.別爭論為什麼,就是為了你以後真正找工作的時候能有大公司背書能有個面上試的機會,實習階段跟你扯小公司鍛煉人的基本全是害你。


說到是去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實習的問題,因為我自己開的就是一家小公司,所以我非常喜歡小公司,和選擇小公司、更願意為小公司工作的人。當然,有許多小公司都提供非常好的工作和機會,讓你開拓自己的職業道路。但對大公司來說也是如此。

許多大公司的優勢在於,他們有更加成熟、先進的資源和環境。但是,從職業發展和學習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他們的弱勢。他們可能會規模過大、結構過僵、效率低下,在許多方面已經發展非常成熟了。

你適合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與你的個性和發展階段大有關係。比如說,大公司適合那些需要更多的指導、所處的職位也需要更穩定的結構的人。如果你是一個不太自信、不夠成熟、軟實力不夠強的人,也許大公司能更好地引導你,告訴你應該做什麼。

在小公司,沒有人手把手教你,限制和規矩都更少。這樣的工作給你更大的自由去得到你需要的東西,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這樣一來,更獨立、積極、自信、隨機應變的人就會在小公司如魚得水。因此雖然小公司會有更多機遇,但是對那些一言不發、缺乏自信,或者需要更多手把手指導的人來說並非如此。

總而言之,我是鼓勵年輕人選擇在小公司工作。舉個例子,我司每年都會招不少的實習生,尤其在暑假。其中很多人從國際知名大公司來了我們這兒,因為在那兒的實習並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這些實習生當時都是被很多大公司的名頭所吸引,可實際上呢,大公司的實習經驗卻讓他們感到失望和迷茫。在那兒的工作太過簡單重複且沒有挑戰性。在實習結束的時候,他們基本都感覺在大公司里,有很多事情本應該做卻並沒能得到機會去做。


當然了,這並不是所有在大公司或者小公司實習的經歷。所以最終,你不能簡單地說,究竟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更適合你。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取決於具體的公司和你個人的性格還有偏好。


順便,如果你正在讀大學,想找個特別棒的實習機會,來看看我們公司的微信號:wangliyazhou,我們正在招實習生!我想你看完一定會覺得這幾分鐘時間沒白花!


------------------------------------------------------

更多職業發展的精彩內容和專業知識,遠見和建議,請關注職商網微信公眾號:職商網(zhishangcq),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Larry聊職商(LarryWangABC),點擊鏈接訪問職商網:http://www.zhishangwang.com,知乎專欄:Larry聊職商,我司微信公眾號:王李亞洲資源( wangliyazhou ) ,微博@Larry Wang王承倫,LinkedIn:Larry Wang


大家好,我開了值乎了,聊一聊關於職場和職業發展的那些事。我非常樂意為大家解答各種職業發展問題,希望大家多多捧場。謝謝!

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KHXs9ArE5FebrU6X9yA6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想找工作,去大公司,如果想學東西,來創業公司。
因為西北大學IMC的暑期實習項目,目前在這家酷酷的三番創業公司實習:FuelX: http://fuelx.com/ (Direct Response Video Advertising) 。 公司CEO Mary Lou Song是EBay的前五號員工。

介紹一下之前的實習經驗:
- 大公司有幾家:Kellogg Executive Education, 路透社,《人物》雜誌,新華社,明思力公關;
- 創業公司也有幾家:眾投天地 - 股權眾投(眾籌)投資平台; 奇點金融 | 創業者的銀行, 以及現在的FuelX.

如果說在大公司實習能夠讓初入社會的大學生了解該職位以後的工作狀態,組織結構,以及公司人際的複雜性,以幫助在未來找到相似的工作;而在創業公司的實習經歷則是完全另外一個故事。對於我來說,在創業公司實習的經驗,都是學習曲線最陡峭的時候。

Programatic Buying 程序化購買
RTB 實時競價
Prospecting/Retargeting 預測及重定向
Multi Attribution Model 多元歸因模型
。。。
(我實在是沒有搜到權威的廣告術語翻譯,請大家包含)

1. 快速理解行業
這些術語在一個星期前我只有和百度百科差不多的理解程度, 而在FuelX的一個星期,可以說已經為我勾畫出了整個程序化購買這個新興行業的基本框架了。這尤其要感謝我們公司的CTO,Alex Li(據說他和現在國內最火的大數據分析公司GrowingIO的創始人 @張溪夢 認識)給我們的培訓,從系統搭建,數據收集角度幫助我們理解這個變化飛速的領域。

2. 深度團隊互動
從前的實習經驗,總有一個『帶你的老師』, 一個小老闆, 大事小事你像Ta學習,向Ta彙報,順便和小老闆聊聊大老闆們的八卦。 然而這次在FuelX,我的實習小組能夠有機會接觸到幾乎所有的數據(除了百萬級別的源數據以外)。 銷售,數據,技術部門的所有會議均可以旁聽。
此外公司有固定的每周全體會議,每天部門會議,每隔一段時間的一對一check-in,確保公司全員都同步前進。

3. Test Learn與試錯成本
這是《The Lean Startup》(創業相關必讀好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就算是只有短短兩個月的實習經驗,我們小組也得到機會能夠將我們所建的客戶滿意度預測模型實時檢驗,並檢測優化的機會。
學習不是免費,有失敗才可能有成功。當一個公司願意為一個實習生付出試錯成本的時候,在我看來,已經足夠說明這家公司的學習能力。

以上是我列舉的一些和國內實習經驗不太一樣的地方,共同點的話,說一個,不管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能學到東西的地方,老闆都比你拼。以前在路透社的時候,老闆在開兩會的時候連續工作18天不休息。現在我們公司可愛的台灣程序猿小哥,從兩年前加入公司開始,每天6:30 上班,6點下班。

最近和朋友 @孫夢璠 交流,都說工作本質就是重複性勞動,如果重複意義大,估計就是好工作。大公司的弊病就在於實習生只是完成程序性,重複性工作的必要勞動力,創業公司里,如果有足夠的支持,你能做的,就不僅僅是執行,而是優化,甚至創造。

如果有對programatic buying 和 data analytics 感興趣的歡迎私信交流:)


有小夥伴問我,作為在校生,寒假或暑假馬上到了,現在該如何為以後轉行運營做準備呢?是該去大公司實習還是創業公司實習呢?

關於這一點,首先說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在你各種渠道後,寒假或暑假來臨之時,你找到了什麼樣的實習公司呢?也許對很多小夥伴而言,很多時候,根本沒有選擇,因為你只拿到了一個實習offer,此時大可不必考慮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的問題,先去做即是。踏入一個陌生的領域,無論是去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都是可以幫助你真實的感受和了解運營工作的。開始行動始終要比空想好的多,眼高手低,不切實際是很多人常犯的毛病之一。理想和現實之間是有很大的差距。

抓住你可以抓住的機會,是聰明人的明智選擇。

一些小夥伴,在臨近寒假或暑假時,手上只有一些小型創業公司的實習機會,如果還是偏執的要去大公司實習,極有可能最後浪費了一整個寒假或暑假,還沒有開始實習。所以在此情況下,實際一些,盡量去抓住你現在可以抓住的機會,你最後同樣會得到更多機會。

下面說說第二個問題,已經拿到了大公司以及創業公司的offer,有的選擇,該怎麼選呢?

第一:我們需要明確一點,我們在校期間實習是為了什麼?

為了之後創業?還是為了畢業之後可以找到一個好的工作?這對於選擇大公司還是創業公司會有所不同。

下面只討論可以幫助順利轉行互聯網運營這一特定的情況,即在校期間實習是為了畢業之後可以順利的找到一家滿意的互聯網公司做運營。

基於此,我的建議是,去大公司,在行業內知名度越大越好,比如BAT,網易,新浪等等。

為什麼呢?

去大公司實習,你可以獲得大公司的品牌背書,也就是所謂的大公司光環。你在大公司實習後,畢業時找工作,藉助大公司的背書,找一個互聯網運營的工作會比較容易,同時因為實習表現優異,被留下可能性也很大。

另外,大公司相較於小公司,優秀的前輩會更多,即使最後沒有留在實習的大公司,你也極有可能因為他們手上有的資源,推薦你去另外一個不錯的公司,拿到一個高薪且滿意的offer,當然創業公司也有厲害的人,但是從概率上說,還是大公司會更多。

最後,大公司通常會比規範,分工比較細緻,剛開始接觸運營的你,先從運營的一個細分開始,逐漸的以點到面,不失為是一個很好的成長過程。

所以如果你有選擇,拿到了大公司和創業公司的offer,那麼正常情況優先選擇大公司,當然也有例外,如果一些創業公司帶你的前輩特別牛,創業公司也可以選擇的。

如果只有創業公司的實習機會該怎麼辦呢?正如文章的開始說的,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先抓住可以抓住的機會是很重要的。

實習的時間本來就不會太長,這點和你之後的工作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在校期間,一般會有2-3次的實習,所以第一次實習的你去了一家創業公司,也不用太擔心,因為你之後,你完全可以藉助這家創業公司的實習經歷,以及在實習期間認識的一些前輩,找到大公司的實習機會,因為此時相比於沒有實習經驗的小夥伴,你已經比他們有優勢了。

為了實現轉行,找實習就如同升級打怪,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在畢業時可以順利找到滿意的工作實現轉行。所以無論你是去大公司實習還是去了創業公司實習,可以學到屬於你的硬技能是最最重要的。

對於在校生,只要你早做準備,畢業時的工作機會好過沒有做準備的小夥伴。

在校生的你們,轉行成功要容易於已經工作的小夥伴,請好好珍惜實習的機會,他是你轉行成功的敲門磚。

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謝小小分享社,一個分享轉行、成長乾貨的公眾號,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關於學化學的我為什麼要做運營,可以參考我的另外一個回答:你是如何走上勸退的道路的?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參考:怎麼才能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關於我2016年經歷的,可以點擊:你經歷過哪些思維上的轉變?

從0到1轉行互聯網簡歷如何寫,可以參考:應屆畢業生,想做互聯網產品或運營,求職簡歷該怎麼寫?

面試時如何做準備,可以提高成功率:沒有互聯網運營經驗,轉行求職運營工作,怎麼才能面試成功?

找不到轉行的切入點可參考:年近而立,缺乏競爭力,必須轉行卻不知從何處切入,該怎麼辦?


謝謝邀請

作為從大公司出來現在獨自創業的人(當然沒倒閉還不錯)的人來說,我一定要和你說,先進大公司,再去創業吧!


前幾天和一個做投資的朋友聊天(當然成功且年齡不小)說90-80年代的人真是遇到了中國最好的創業的黃金時代!

我覺得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在學校的實習資源,更多的了解跨國公司。離開校園後你會發現這樣的資源真的很少。每年洋洋洒洒的外企親民海報都會在宿舍食堂門前張貼,大膽的申請吧。

之間在IBM的藍色之路是我進入外企的敲門磚,冬季和夏季我全部都參加了。雖然考試的時候不是那麼容易,但是進入之後還是受益匪淺。實際上說實話這種小實習生真心給公司幫不了蝦米忙,最多就是打打雜,不幫倒忙就不錯了,但是實習生本身是會學到很多東西的,因為公司會給你很多企業文化培訓基本技能的培訓 如何做一個項目 在項目中如何完成自己的角色!我在藍色巨人這學到最多的東西就是如何控制成本!這對我以後創業受益匪淺。

不要小看任何一家大公司,無論怎樣。後來在我創業的時候每次再次看到這些大公司的時候還是很佩服的,越是創業越是知道一個企業做到那麼那真心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請你把他們管理的方法思維的方式學過來!please!!!!

我周圍很多的台商二代都會叫自己的小孩畢業後去大企業工作一兩年再回自己的公司工作,包括在韓國我的富家子弟朋友從美國回來,也是現在高棚韓國這樣的公司做一個小小磚頭先。

創業吧!以後你老了,你也能和你的熊孩子們說,你老爸創業過!雖然是女生我還是覺得很期待我家老公這樣和小孩這樣說的!

創業初期你剛從大公司出來你會覺得突然所有資源都沒有,本來活在天空之城,甲方坐慣了,突然變成乙方的時候你真心會有些小失落。但是這時才是最考驗你在外企當中學到的東西用於實際的最好時機。

首先你要有夢想,這個夢想是有市場需求的。你要更深入的了解客戶需求,不象以前你老闆每年都會簽下去的單子,了解的客戶需求人家愛吃啥玩啥嚼剩了給你餵過去,你要直接自己去了解了。他們的每個小動作你都會很在意。

創業的人是沒有業餘時間的。你會被自己的夢想驅動,什麼外企以前那些怎麼今天又加班了這樣的話不會再有了,你會變成我加班我自豪,因為你知道你離你的想法真的走進了一步。

外企交給你的如何規劃項目如何節約成本的實在太有用了,我知道了一定要用多少錢有多少產出,我看過很多創業團隊,拿了一大筆錢之後也很快死掉了。我一直想你們想過嗎?你在創業,你的辦公室豪華你自己的工資開那麼高,天天搞團建,這樣的創業公司只是拿投資人的錢揮霍了一把青春,但是我不相信你的目前的這個項目會成功。想想吧,你在外企的時候你們那個黑臉財務會把你的每筆報銷卡的巨死,為啥,你的支出要有回報!

好多東西,你在外企做過,創業過就會對我的話深有體會。

創業永遠不晚!


畢業一年,在一個公司待了一年,做了三個項目。

對於這個問題,我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談談我的體會:

我是去年八月份來到我們公司——一個不折不扣的創業公司。

公司的 項目也換了好幾個:

第一個:做會計垂直領域的在線教育

第二個:做玩具電商

第三個:做MOE萌元素杯子

會計領域因為會計改革停掉了,玩具賣不出去也停掉了,杯子剛開始做現在稍有起色,畢竟項目選的還是不錯的。當然原因不僅僅是這些,不在這贅述。

在創業公司,由於每天直接面對的就是公司的死亡與否,我也經歷過兩次創業失敗。因為這兩個項目的負責人都是我,可以說,很大一部分責任在我。

下面我就來談談我在創業公司的一些感受吧:

1全方位學習

做了半年的負責人,我必須要了解項目的每一個環節,為此我學會這些通用的基礎技能,比如交互設計,品面設計,自媒體,懂一點商務,會一點談判,又還會寫點文案。

2獨擋一面的機會

在年輕地時候就有機會獨當一面,估計在大公司前3年基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在創業公司,我就負責過兩個大的項目,雖然都失敗了,那也是我積累下來的財富。

比如說我們現在的負責人今年畢業於武大,現在帶著我們一起做電商。很難想像吧。

3快速高效,無官僚

我是很討厭那種請個假也要層層批准簽字的繁瑣手續,萬事都要去報備,有時還得看別人臉色,勾心鬥角,官僚主義。可能公司大了,不好管理,就得這樣。

在我們公司一切從簡,凳子一圍就可以開會,大家一起吃午飯,有說有笑,活力四射。

4歸屬感、價值感、自豪感

創業公司團隊人數較少,獨自一崗,很容易找到歸屬感、價值感,加之日常交流比較多,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每個人都像是在經營自己的家一樣來經營公司。我相信當公司成熟之時你已經是管理或元老人物。

如果你是以下幾類人,你可能適合去創業公司:

1想改變命運的人。我想憑藉我自己的努力,讓我爸媽過上比較舒服的生活,我想憑藉我自己的努力,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所以我來到了創業公司,我相信我能做到。

2想一展才華的人。我自認為我不是很有才華的人,只是偶爾點子比較多,我想實現我的好的想法,讓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

3想學到東西的人。創業公司是一個人進入社會想學點東西最好的場所,會有人帶,也可能沒有。最多得看自己去學,學完了自己在工作中實踐,實踐完了在總結,再學習再實踐。。。。。。雖然會有點累,收穫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4性格強的人。創業是強者的遊戲,而圍繞在強者周圍的創業公司早期員工,必然也需要有成為社會強者的特質。需要抗壓,需要付出,需要在逆境中的激情和樂觀。

如果去創業公司,需要注意些什麼?

1.要看行業是不是具有前景,選擇的項目是否能生存下去

就拿我們的第三個項目——MOE萌元素來說,不管是行業前景以及項目來說,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杯子是必需品!人人都需要杯子,因為人人都需要喝水!

對於一個新的品牌來說,我們只能比別人更用心

更用心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更用心發現杯子的問題,更用心服務。

用心來貼近你的心

2.看創業團隊成員,看你未來的夥伴是否可靠

看目標是否一致,看價值觀,等等。從一些小的細節就能能看得出很多東西~

我們有一句名言:

我們產生美,讓用戶欣賞美

至於去大公司怎麼樣——那先讓我做大了吧,biubiubiu

廢話不多說,上圖

女神杯

馬克杯

運動杯

不倒杯

我覺得我們家杯子很棒,如果你覺得不行,你可以用一下,給我們提意見。畢竟我們支持31天無理由退貨!開業活動,買一送一。希望大家支持一下。

請戳MOE萌元素杯子


額。。個人認為還是小公司比較好。為你以後打下基礎。
現在一大堆學生找不到工作,找的到得大部分都是銷售,行政,保險等等行業,這些行業你做了一段時間後自認為有經驗了,我已經不再是所謂的「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跳槽,你選不到什麼自己喜歡的或者專業對口的職位。

還是從創業公司型的做起吧。最起碼你能知道一些流程的大概,而且你接觸的實踐工作範圍也廣,等積累了經驗,就是跳去大公司學習大公司的人文環境了,因為你有了之前積累下來的基礎。這個基礎很廣,很紮實。


實習的最大意義在於給你一個機會去思考去體驗去總結去試錯,不是去一個牛叉的公司里做很多很多雜事,而是要通過這些雜事來讓自己開始從學校到社會的轉換,通過這些機會來一步步讓自己體會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能力與喜好,選擇一個自己能較為滿意的工作,去明晰自己未來的方向。要知道,打雜,也要分業餘和專業。


大公司學做人,學文化,學技術。

小公司,做事,做人,做未來。

沒有好和不好,只有適合和不適合。


看你想做到什麼程度,如果你想要在未來幾年嶄露頭角的話,請進接外單的外包公司!
這裡你得到的鍛煉是無窮無盡的,經驗的積累也是最快的。 你會看清楚很多你無法看清的東西,因為旁觀者清!


去過三家世界500強實習,其中兩家是美國的,一家是德國的。

大四狗,錯過了秋招,現在在春招中發愁。

首先要說明的是,題主所說的互聯網產品設計/運營方面跟我的專業是風馬牛不相及呀,也不知道我這些經歷寫出來會不會對你有誤導。

文科生。

曾經的我,也以為去的公司越大越好,拼了命地找大公司鑽,功夫不負有心人也讓我找到,果不其然,在同屆朋友圈中,大家都覺得我厲害,可是,是不是厲害,我自己知道。

在A公司,是個無法轉正的實習崗位。但是對於當時還是第一次進入世界500強的大二狗來說,是金燦燦的。進去以後,做的是什麼呢?All about document.
也可能是我沒有太用心,感覺學到的東西並不多,當時的leader非常nice,但是手下卻有5個實習生,而且我們都是在一個獨立的角落,所有要做的事情已經被前幾任的實習生總結歸納成文了,幾乎不用腦子,就可以把這些常規的事情做好,需要費腦子的是如何避免越過上級跟上上級交接之類的東西,但是良好工作習慣的培養以及如何高效率地使用印表機(呵呵)也是那個時候學會的。leader也一把年紀了,是從事業單位跳過去的,跟一些快30的年輕姑娘坐同一片辦公區域,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到底她們有沒有升級的機會?

在B公司,B公司很厲害,但是我進去還是打雜,沒有什麼技術性含量的東西可以做,工資非常高,過了3個月,我還是做我剛進去的時候做的哪些事情,說好的增加工作任務呢?
哎。
不得不提的是,我去的時候,leader的leader剛好就走了,然後leader在公司熬了7年呀,7年呀!終於坐上了總監的位置,還戰戰兢兢的。跟她同年進去的,還不知道盡頭在哪裡。

C公司,就比較有趣了。當時我在應屆生求職網上面看到的只做一個月,我了個去,工資還這麼高,果斷去面試去面試!
面試的時候,甚至都有名校大牛還有從外地學生過來參加。當時我心裡就想,這真是夠有魄力的。實際上是一個銷售的崗位,不過針對的生態圈和客戶群有點特殊,而且是公益產品。
對我來說,無所謂,我真的就是去賺錢的。那天我是最後一個單獨面的,剛下樓就拿到電話offer,leader說我是唯一一個真的想要做事的人,其他人給她的感覺就是來賺錢的(無語)。
進去以後,團隊人不多,部門最高的leader是香港人,跟我一個姓氏,哈哈,也蠻年輕的,35左右,然後他手下是個中年婦女G,G手下是兩個超過40歲的中年大媽F、H,我就是夾在F、H之間的實習生,說實話,很痛苦。F是微軟跳過來的,H是不知道哪裡來的。F不幹實事,總愛偷懶,H是工作狂,給我很大壓力,也許是因為我做的不夠吧,她經常罵我。但是其實這群大媽都對我很好的,有事沒事給我點人生經驗,但是總是覺得兩個人都把時間花在怎麼分清雙方的工作職責和我的時間分配上。
夾在兩個男人中間,死的不是這個男人就是那個男人,夾在兩個女人中間,死的不是你就是你。
好不容易完成了業績,準備告辭回校了,被勸說要多做一個月,等下一個月結束了,還要我再多做一個月,最後我竟然做了三個月。。。

最後我拿著這三份經歷去求職,想著有名企實習光芒,很快會被公司搶的,但是當面試官問我我到底做了什麼的時候,我的口緊緊閉著,久久不能發聲。

當然,所有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
——————————————————————————————————————————

最後祝大家都能夠找到合心的工作~!


推薦閱讀:

作为警察或军人的女朋友或是妻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為什麼說把興趣當職業會毀掉你的興趣?
如果不做朝九晚五的工作,有什麼職業或者愛好可以來打發時間並有收益?

TAG:創業公司 | 職業 | 職場 | 職業規劃 | 實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