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豆瓣給《敦刻爾克》的評分比《戰狼 2》高?


因為如果不把所有電影放在同一個評價體系里評分,那這評分就沒意義了。
1. 我知道類型電影之間差別很大,戰狼和敦克爾克本來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較。但如果你們想要一個十分制的簡單粗暴的評價,那豆瓣評分是我看到比較客觀的了。別的評分網站,像什麼淘寶票房什麼大眾點評,他們的分數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熱度」而不是電影本身的質量。

2. 兩部電影我都看了。負責地說,豆瓣評分是靠譜的。豆瓣用戶的電影鑒賞能力和氛圍比別的網站好。電影評分這事兒從來不是說評價的人越多這分數就越準確,而是評價的人平均觀影水平更重要一些。比如imdb的評分就給他一千名vip用戶很大的加權。

3. 問題下面很多答案一定要說喜歡戰狼是中國人民樸素的對美的喜愛,喜歡敦刻爾克則是那些要和人民群眾做割離的小布爾喬亞。批評豆瓣用戶有一種自我觀影水平比大眾高的優越感。對不起,那我就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大眾喜歡的,從來不是藝術水平高的東西。
你們想要唱衰敦克爾克,太容易了,就比票房唄。看最後戰狼2和敦刻爾克誰的票房多,誰不就受大眾歡迎么?誰不就拍的好么?按這個邏輯,電影也無所謂好壞了,質量交給票房和市場,交給中國13億電影觀眾,那些大眾不喜歡的文藝片都是反動學術權威。開心了嗎?
(這裡的大眾和精英只限於電影鑒賞。即一個知識分子完全可以對電影一竅不通,一個啃老族也可以有對電影好的品味)

4. 戰狼的成功,主要是商業的成功,片商也把這電影定位為美式動作大片,所以它自然就不會是什麼影史經典。我們吹戰狼,但從來不會吹它劇本,攝影,特效有業界頂級的質量。它是比同類國產片好,但也就止步於此了。要我說,豆瓣是夠寬容的了,要是戰狼是部美國電影,你看它會被噴成什麼樣。作為一部動作大片,它有的是糟糕的血液和爆炸特效,假到炸的直升機墜毀,血與火的戰場里一塵不染的紅領巾。

5. 從本質上說,大家的矛盾不是國外電影vs國內電影的矛盾,而是大眾vs精英的矛盾。豆瓣並不「小眾」,豆瓣的口味就是相比於大眾更高。人少不等於小眾,很多經典電影,比如七武士,東京物語,霸王別姬,看過的人可能連戰狼的零頭都不到。但它們是業內公認的標杆,對電影業的影響更深,年輕導演們是學習這些電影成長起來的。拿別人沖著拿獎去的電影和我們沖著賺錢的電影相比,本身就沒必要。但紅小將就樂此不疲。

6. 說真的,那些說豆瓣歧視國產電影的,就是那些平時看電影就看變形金剛的人。近幾年國產好電影不能說少了,比如心迷宮,比如烈日灼心,比如中國市長。對這些用心有質量的電影,豆瓣用戶們從未吝惜過自己的讚譽。

掛下面這個答案。我真的嗅到了文革的氣息。


1.雖然我本人也認為戰狼2是國產電影的一座里程碑,但這部電影其實沒什麼內涵和藝術,和敢死隊是一個級別的電影,看看敢死隊在豆瓣是多少?6.7左右。7.5已經略偏高了。
2.之前還有人認為這電影應該滿分,如果戰狼2這種片子評分比敦刻爾克高,那我建議燒了四大名著,從此回歸文革時期樣板戲,專門以偉光正的英雄中國人民對抗世界各股惡勢力為主題如何?聽起來好像朝鮮,哈哈哈哈哈。
PS:忽然想起來大多數國人是沒有藝術鑒賞能力的,這個題目可以關閉了。


因為題主覺得《戰狼2》拍的爛,但看到《戰狼2》票房那麼高又不開心,於是假裝腦殘粉問了一個很招黑的問題,看到下面有人罵戰狼粉,至少能讓題主心裡有點暗爽。

但提問之前最好先把痕迹抹乾凈啊。


兩部電影都買票看了

戰狼2是一部合格的好萊塢標準式爆米花大片,這樣的片子以後會有很多,戰狼2的模式是複製別人的,以後也會有很多人來複制。

敦刻爾克是一部直擊心靈的超凡式體驗的片子,敦刻爾克能讓觀眾作為戰爭最基本的一員去體會戰爭的殘酷,說敦刻爾克坦克比戰狼少的,說明你根本沒看過敦刻爾克,敦刻爾克的敘事很微觀,很具體,幾乎是純個人的,要看宏觀大場面你看大決戰系列去,這兩部電影不是同一種類型片,敦刻爾克戰爭片敘述方式是有類似的,以後也許會有人來複制他,但我敢說,目前他是拍得最好的,我倒是建議使命召喚和戰地等fps、tps的製作人與粉絲都來看一次敦刻爾克,敦刻爾克的表現手法可以說非常貼近於次世代fps,但在人性刻畫,戰爭代入感等深層次層面上遠遠把主流3A射擊類遊戲甩在了後面,如果誰能深入剖析這部電影並將其手法應用於流程與體驗設計,誰就能創造後現代戰爭系列時代的新潮流。

戰狼2我給7.5,標準個人英雄主義火器打鬥片。

敦刻爾克我給8.9,震撼的戰爭人性之旅。


因為評分本身就是很主觀的東西


豆瓣的大部分打分我認為都是很客觀的(也就是符合我意)。

但是會存在5-7分區間的商業片中,好萊塢片要略高於中國的情況。我認為原因是國內商業片的流量粉絲互黑太嚴重。最近兩年流量拍的商業電影都會出現對家的黑子。當然也有流量粉來拉高分,但是這種拉高的能力小於拉低的能力。而且作為商業片,路人觀眾傾向於對國內片打低分。

但是如果一部國產電影,如果成為現象級,則會享受打分的加成。包括:戰狼2、大聖歸來、夏洛特煩惱。他們的打分都偏高。

還有一個現象,影評人的水平普遍的極爛,包括在豆瓣、微博、知乎、公共號活躍的我眼熟的絕大部分影評人,他們的打分都是不準的,豆瓣點贊比較多的短評以及影評的水平都極差,但是豆瓣的打分最終卻大部分能夠最終甚合我意。這很有趣。


從電影手法的角度,諾蘭的更專業些。戰狼二是吳京的產品,諾蘭的是作品。當然產品和作品都有些瑕疵。建軍大業不是作品,是作業。


戰狼(觀影人數:1.5億人次)

淘票票評分:400萬用戶打分,評分9.5,其中89.2%給5星,0.3%給1星

豆瓣評分 :36 萬用戶打分,評分7.4,其中25.4%給5星,5.2%給1星

敦刻爾克(觀影人數:260萬人次)

淘票票評分:4 萬用戶打分,評分8.5,其中58.5%給5星,2.1%給1星

豆瓣評分 :5.7萬用戶打分,評分8.5,其中42.5%給5星,0.4%給1星

本來答主打算加入百度評分以及娛票兒評分,但這兩個APP沒有具體的打分分布,故不列入統計項

5星是答主對外推薦的標準,1星答主很少給,除非電影不知所謂

再說下對豆瓣的看法吧

豆瓣減分項:國產、商業、國內花瓶、爆米花

豆瓣加分項:國外、藝術、知名演員、有反思

豆瓣總說自己是大數據,但上億人次的電影只有30多萬評分,這能說是大數據嗎?打開一部高評分電影,然後才發現只不過區區幾百人在打分,這評分有意義嗎?

豆瓣TOP1隻有80萬參與評分(《肖申克的救贖》,看過的人肯定遠多於這個數字,豆瓣的用戶應該也遠多於這個數字)。不管怎麼說,這也只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平台

豆瓣有自己的評分機制,事實上已經算是靠譜的一類電影評分了。但用戶數量決定了這個豆瓣的評分目前還只能作為小眾人群的參考點。如果你想依據豆瓣評分來選看電影的話,這是不靠譜的。如果你想把豆瓣評分作為大眾評分,那差不多可以說是很可笑的事情了

所以啊,戰狼7.5分真的是已經很高了。除非有些不好噴的電影,國產片能在豆瓣拿8分真的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PS:補充說明一點,在敦刻爾克上映之前,豆瓣有1.7萬用戶參與打分,是8.1分(不是質疑數據摻假,我知道其他地區有上映)

想了一想,還是過來抨擊一下這位 @羅一覺

電影評分,是觀眾對電影的認可程度,針對的是所有電影,而不是某個電影類型,商業片也好,文藝片也罷。我評價的是電影

1、豆瓣一向以大數據為傲,以此證明自己在對評分的公正。用戶評分是他公正的來源。那麼請你告訴我,這與淘票票有什麼差別?一個用戶多,一個用戶少。怎麼多的是熱點,少的反而是客觀?

2、豆瓣用戶鑒賞水平高?我們來看下豆瓣用戶的最新影評

我對電影優劣的分析能力欠缺,所以電影評分標準完全來與感覺:很好看(5星),還行,但不算太好(4星),一般般(3星),有點差(2星),太爛了,不知所謂(1星)。用戶水平優劣我不知道怎麼看出來的?因為我沒從他們的影評看出他們的水平

3、電影,是一件面對大眾的商品,不是少數職業影評人的藝術品。電影的藝術是電影商業的一部分(面對的是藝術品粉絲)

5、精英VS大眾?什麼時候用個豆瓣都敢自稱精英了?你以為你是羅傑艾伯特?一個小眾愛好者罷了。

6、都很陌生是不是,因為大部分只有幾十個人在打分,還有幾部紀錄片。文藝片愛好者也不止這個數字吧,你們的讚譽呢?

不吝嗇的高評價呢?,下面都是高熱度電影,評分最高的3部被禁過,是不是很有意思


在這個問題下面沒看到很讓我滿意的回答,所以我決定說一些自己的看法,想到什麼說什麼,會比較啰嗦,諸位多擔待。

首先談論豆瓣的評分,豆瓣評分歸根結底是什麼,它是以單個電影為單位的自我評價,它反映的是觀影者對於這單部電影的喜愛程度,以及這單部電影究竟滿足了觀影者多少期待。

比如一部電影,雖然在技法製作水準上並沒有太突出的地方,但它因為某一個方面讓打分人群十分喜愛,那麼它的分數就很可能會很高,可以和那些水準之作擺在一起,因為它超出了觀影者本來的期待。

所以豆瓣評分是一種自我比較,在很多時候,都不適用於電影之間的兩相比較,甚至同類型之間的相互比較都不適合。不然就會有《教父》為什麼會比《肖申克》高了0.1分這種無聊問題,同理題主所問的這個問題,也較為沒有水平。

但豆瓣評分已經是國內最可信的電影評分了,實際上也幾乎不可能有那種,能讓電影之間兩相比較的評分出現。因為電影這種東西,實在是太複雜了,評分是一個過於簡單而沒有表現力的東西,有這時間比較評分,不如多看幾篇優質影評。

我個人覺得目前《戰狼2》和《敦刻爾克》都是較為合適的評分。我之前沒寫關於《戰2》的影評,藉此機會嘮叨兩句,望諸位不嫌棄。

先談談《戰狼2》,如果我打分會打7分,目前評分7.4,我覺得多出來的分數可以算是對吳京的誠意與努力的鼓勵,以及電影超出了人們的期待。在這個普遍缺乏誠意的國內電影圈,吳京的確是讓人放心的電影人。

我們也能發現《戰狼2》在非常多四五星的同時,也有很多的一星,根據我前面所說的,打一星的很可能是電影未滿足期待的同時,還讓他們很不喜歡,所以打出了不理性的分數。

說到這兒,就免不了談到《戰狼2》裡面的愛國情懷。我這個人很理性,電影的思想情感這種東西,做得好了,對我來說是拿到一條加分項。做得不好,大不了就剔除這一條不考慮,直接去考慮電影的純技術。所以雖然《戰狼2》的情感表達很缺乏水準,但我也不會因此無腦給一星。

那麼不考慮這一條,《戰狼2》在我心中就有了一個較為明晰的位置。

首先當然談動作戲,鄙人不才,但是可以拍著胸脯說,這個世界電影史上該看的動作片,我都給看完了,在動作片上,我是屬於片荒的狀態。所以對於此類電影,我還是蠻有理解的。我最喜歡的《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因為看了太多遍,裡面的一招一式,我都可以直接腦補出來,我可以像在腦子裡放電影一樣,把李連杰勇闖白蓮教,一直到最後,李連杰割喉了結甄子丹,中間所有動作戲回憶一遍。

不像朋友看完並不記得他們到底是怎麼打的,我會很關注動作戲的運鏡、剪輯、配樂、場面調度,關注攝影的軸線,關注什麼時候上特寫,關注遠近景的切換,關注動作設計,關注動作戲的整體節奏,關注動作演員的表現力。甄子丹在拿到某獎以後,面對採訪說過一句話,「你們別以為武戲比文戲好拍,武戲真的難拍的,也很需要演技的。」我這個動作戲迷對這句話深以為然。

《戰狼2》的動作戲屬於很一般的水準,沒有能夠滿足我的地方,我覺得甚至不如吳京之前主演的反響一般的《殺破狼2》和《狼牙》(吳京真的很喜歡狼哦...)。開頭的長鏡頭我印象很深,我知道這在國產電影中,不是可以量產的鏡頭,應該拍了很久很久很久的,不過電影再往後,就沒什麼讓我眼睛發光的動作戲了,儘管吳京和弗蘭克.格里羅都是動作演員中的翹楚。電影的動作戲整體都有些飄,在當今動作片講究簡潔明快的大環境下,顯得略有些不伶俐。運鏡什麼的無功無過。節奏感的話,我感覺吳京並沒有去思考那個方面,這是屬於保羅.格林格拉斯和徐克玩的高級貨。

拋開動作戲,劇本是國內商業片罕見的工整,我還是很驚訝吳京能寫出這樣的本子,劇...劇本。雖然缺點還是很多,但慢慢來嘛(如果能把女主角去掉我就很開心了)。很多朋友對於劇本創作的難度不是很理解,記得看完《銀河護衛隊2》之後,前排的某年輕觀眾嘟囔:「又是這種套路爆米花,無腦劇本,正義必勝。」 我不由得苦笑,正義必勝就是套路了嗎,這類電影無非五種結果:正義勝、反派勝、正反派同歸於盡、正反派握手言和、正反派誰都沒死,請關注下集...無論哪一種我都看過太多太多,哪一種不算套路?看劇本不能看結果,而要看如何達成這個結果。爆米花劇本就無腦了嗎,你以為寫出一部劇情緊湊,人物眾多的打boss劇本很容易嗎,推進劇情的同時還包含了:星爵與葛莫拉感情線、星爵與火箭感情線、星爵與球爸感情線、星爵與勇度感情線、毀滅者與Groot感情線、毀滅者與螳螂感情線、葛莫拉與星雲感情線、勇度與火箭感情線。我又啰嗦了。

對於《戰狼2》我還有一個疑問,就是主色調問題,這導致它很多時候缺乏電影質感。很多的場景沒有主色調,花花綠綠,五顏六色,視覺感很打折扣,比如謙兒哥的小超市。或許還是因為成本所限的原因,其實可以把拍坦克大戰的成本多放在這上面。

我之前看到有這樣回擊《戰狼2》批評的評論:「如果吳京換成美國大兵,五星紅旗換成星條旗,你們就不會這麼說《戰狼2》了。」我也不免有些自己的想法,以我對目前美國電影產業的了解,應該是沒人敢拍這樣的電影的,真的很可能撲的。如果他們真的拍了,我也很有信心,豆瓣評分6分差不多了。

有人說《戰狼2》給中國動作片確立了一個標杆。我也覺得有些奇怪,中國動作片的標杆20年前不就有了嗎,《黃飛鴻》三部曲,《精武英雄》,這麼多年了,有幾部摸到它們後腳跟了?《戰狼2》或許摸到了吧。

希望吳京更進一步,加強導演及編劇功力,他是國產電影的一個新招牌,我對他還是擁有期待的。雖然我不大喜歡《戰狼2》,但我真的很喜歡吳京這個人,他用執著與真誠,給淤泥一般的國產電影圈狠狠上了一課。

再來說到《敦刻爾克》,我是看到一個高贊回答點進來的,總體意思就是「敦刻爾克不尊重史實,就是一場大潰敗」之類的。儘管我覺得《敦刻爾克》並沒有站到那個高度,本質上回歸了「人回家」的故事,但我並不准備在這個方面論述,我還是想深入探討一下這種評價電影的方式。

電影究竟應不應該貼近現實,這是一個很深的問題,不是簡單的「寫實的需要,不寫實的不需要」。我常常會去想,電影對於現實的思考,到底能到什麼程度。很多人都覺得最高端的電影,都很有內涵,都很有思想,都完美的反映了現實生活,甚至高於生活。但在我的觀影過程中,我卻經常發現,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即使那些最複雜、最深刻的那些電影,也很難觸及真實生活。

按照那位答主的方法,因為《敦》不符合史實,所以不值8.6分,那麼同時會有另一些電影被打下神壇,這些電影在盡全力去探究一些職業、一些領域、一些嚴肅事件,但在專業者眼中看來,這些電影依然犯著簡單的錯誤。

比如高分劇情片《大衛.戈爾的一生》,講述了主演幾人是反對死刑的知識分子,他們最後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死刑是不正確的。電影中有支持死刑者與反對死刑者的終極辯論,甚是精彩。主角嘗試完成一個論證:因為死刑會殺錯人,所以死刑不對。可是因為找不到殺錯人的案例,主角決定自己來完成這個案例,讓自己成為第一個被政府冤殺的人。

這部電影可以算是討論這個領域最深刻的電影之一了,但放到現實中,主角團的行動卻有著最基本的邏輯錯誤:他們這個自殺式的方法,本質上論述的是冤假錯案,是警方的偵破錯誤,卻與死刑的對錯本身並無直接聯繫。

可是我覺得這並不影響影片質量,一流的劇本,一流的敘事手法,超一流的演技,這是難得的佳片,我依然會給它打高分,因為我覺得與現實的差距,並不影響它在純電影技術上的超高水準。

再比如我非常非常喜歡的高分電影《斯隆女士》,講述了美國一位很有地位的女政客,為了反對槍支法案,不惜賭上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整部電影演技炸裂,節奏明快,精細到每個演員站位,每個場景時長,每個鏡頭正打反打的考究,每一句台詞的鋪墊,對槍支問題的不斷爭論,可以說是非常硬核寫實類型的政治驚悚片。

但對政治不算很了解的我,都感覺到它離現實的政治依然很遙遠,它的描繪依然很蒼白,為了完成一部電影該完成的任務,它得完全美化一些人,再完全醜化一些人。它的戲劇化對立遠沒有真實的政治那麼複雜,那麼多面性,最後的升華也使得電影變成遙遠的政治童話。可它已經是世界上最好的那一類電影了。

所以我覺得可以先去關注電影的純技術含量,在那個基礎上,再去討論它的思想問題。那麼我覺得《敦》在鏡頭、構圖、場面等等硬技術上,已經達到了進入教科書的地步,即使不符合史實還是怎麼樣,我覺得也足夠它拿8.6的分了。

可能我電影看得足夠多了,我對於電影是比較珍惜的態度,世界頂級的大導演,他們一輩子能拍多少電影。說得誇張點,即使像諾蘭這麼年輕的導演,看他的電影都是看一部少一部的。


各位別再回答了,知乎都自動貼標籤上去了。


我還是幫豆瓣說句話,雖然我某些答案一個勁懟豆瓣某些人,但是豆瓣如果都是這幫人把持,戰狼2就沒有7.4分,只有2.4分了,總體來看豆瓣的評分還是公平的,甚至國產精品的得分還有點過高,比如戰狼2,我本來只想給三星,看了豆瓣某些人的短評之後,果斷給了五星。豆瓣的氛圍,就是這幫人給毀了。另外還有豆瓣管理者的問題,很多電影排在前面的短評即不是按照得贊最多的排列的,也不是按照用戶等級排列的,而是把最具有爭議的評論放在前面,我很懷疑豆瓣管理者的用心,總之資本家沒有節操一說,很多網站故意僱人發表天怒人怨的評論然後提升回複數量,不排除豆瓣有這種想法。



一個天天叫人家看歷史的歷史盲,還不讓評論了!

你能指望他站起來?

自己又能當好什麼?樂色!提歷史被大家打臉又說別談歷史談電影,真夠雙面的。


戰狼2的劇本硬傷就給不了太高分好吧,而且戰狼2在豆瓣的動作片評分里已經算是高的了


很正常啊有問題嗎?從煽情角度來說,敦刻爾克比戰狼2強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還有疑問嗎題主?


剛誇完戰狼二和二十二票房比其他爛片高可見觀眾心裡還是有點b數的
現在就刷到這種問題
……
打臉能不能不要來的這麼快。


因為拍的好


看過這兩部電影的人都清楚,基本是兩部不同性質的電影,一部是爆米花,主打動作戰爭場面,宣傳正能量,一部更像是偏文藝懸疑人性的戰爭片。沒什麼可比性。不要說豆辯,主流靠譜的評分網站,基本都是偏向文藝片,對商業,動作電影要求更苛刻。這樣的評分差異一點都不奇怪。最後說一些最近看到的現象,知乎,虎撲現在都有這樣的情況,舉個例子說明,小鮮肉電影上畫,豆辯的評分低,票務網的評分高,不少人開始吹噓豆辯還是比較良心,業界清流。而一些有爭議的電影上畫,評分不如自己的想法,又變成,豆辯哪裡就一群憤青,固執狂,甚至水jun在刷惡評,根本不可信。我看到的情況就是,符合自己的想法,豆辯很公正,不符合的,豆瓣有問題。很多評論已經是單純的個人喜好,而不能客觀公正的看待問題了,這樣的風氣著實不太好。

最後附送豆瓣和imbd的評分圖,上兩張戰狼,下兩張dunkirk。


各位也不用那麼認真,愛看哪個就看哪個,沒必要非較比出個高下,這個問題很明顯就是在釣魚,太赤裸了,無論怎麼回答都能帶起節奏…


問得好,我也想問為什麼豆瓣《釜山行》分數比《殭屍世界大戰》高,《湄公河行動》分數比《毒戰》高,《驢得水》分數比《瘋狂的石頭》高,但偏偏《戰狼2》就沒有比《敦刻爾克》高呢?
歸根到底,是這屆豆瓣觀眾不行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電影《搜索》在豆瓣的評分那麼低?
董子健不火的原因是什麼?

TAG:電影 | 豆瓣電影 | 釣魚諷刺的 | 敦刻爾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