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鎮割據有多亂?

亂到什麼程度,是不是一些歷史沒有考證的異姓藩鎮自己招兵買馬做小皇帝,無法計數了


我結合歷史地圖資料和張國剛先生的《唐代藩鎮研究》大部分觀點還有自己的總結以及歷史發展來簡要敘述。


總綱:


唐代地方行政區劃設置:

從漢代開始逐漸發展沿用的州郡縣地方三級行政結構,在隋代廢除成州縣兩級制,但又偶爾將州改稱郡,恢復秦代的兩級郡縣制。
唐太宗時貞觀元年627年將天下按照山川形勢、交通便利分為十個「道」(和元代明代行省布政使司的犬牙交錯、互相掣肘完全相反),按需要設監察性的官吏協助中央監管州級行政區。
因為唐朝從顯著的擴張到鼎盛再到縮減,劇烈明顯的疆域變化,全國經前代更迭有了300多個州郡(始皇建國才36),所以為了施行繼承隋代的二級地方行政制度,鞏固統治,設立了監察區域,「道」(和當年漢武帝時因為郡過多設高一級虛職州一樣,後來演化成實權)。
到了玄宗時把大的幾個道分裂增成十五個道。

隋代開始普及定製的均田制在正常發展中逐漸衰落,國內土地兼并,以均田製為契機發展起來的國家經濟軍事力量削弱,唐帝國向外擴張機制受阻,由攻轉守,隋唐初期的府兵制退化為募兵制,唐睿宗景雲年間,開始了節度使制度,在邊境地方軍鎮設置全權軍政長官。玄宗在其父的基礎上設置著名的天寶十節度。加上虛職最高級道,道下有大小節度軍鎮,大節度使轄數州,小防禦使﹑團練使轄個別州。真正的州(郡)縣二級地方行政結構鬆懈,開始演變成虛三級地方行政,最後地方權力集中在節度軍鎮上,藩鎮節度使再經安史之亂突破朝廷輪流更換屬地﹑不得兼任﹑不可在原籍任職的控制傳統。徹底擺脫中央朝廷控制,好的聽調不聽宣,財賦收入﹑人事任免權,甚至世襲統治,一股腦掙脫枷鎖,壞的直接反抗朝廷,實際獨立。

唐廷經初唐勵精圖治,盛唐開疆擴土的擴張鼎盛,到飽和收縮,軍鎮節度使制度由邊緣滲透到內地普及,內憂外患疆域縮減,直至農民起義,唐廷被大藩鎮取代覆滅,大小藩鎮演化成五代十國的大分裂。


這期間的過程,四十多個藩鎮或互毆攻擊混戰,或聯合對抗唐廷。

藩鎮自京畿長安洛陽,自內而外有唐廷直屬控制藩鎮,親近唐廷藩鎮,外交中立藩鎮,死敵對抗藩鎮(河北三鎮)。

各藩鎮此消彼漲,立場不定,縱橫捭闔,連年征戰,荼毒天下。

好像養蠱,數十個毒蟲在宿主體內鬥來斗去,偶爾安定為宿主所用,狗咬狗,一時平穩。最後愈演愈烈,毒蟲互相吞併攻殺,數十條毒蟲養出了十幾條,最大的那條把宿主咬死了,一時又替代不了,接著和別的大毒蟲互相絞殺。

太可怕﹑太黑暗﹑太複雜了。
地方實權過大竟然可以為禍到這個地步,從唐玄宗安史之亂潘多拉盒子被打開,到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右文抑武行政軍事經濟體系全盤改革為止,藩鎮地方分裂割據才告截止。

從公元755年(唐朝安史之亂)到公元961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這中間兩百多年的地方藩鎮割據發展進程,可以根據當時的形勢(藩鎮與朝廷的關係﹑藩鎮與藩鎮的關係﹑藩鎮勢力膨脹被打壓復起局勢糜爛徹底分裂)來劃分成幾個階段

我會一個一個分階段的情況敘述。

唐代全國行政區劃十道

太宗初設各道大致範圍:

  • 關內:大致相當於今陝西中、北部,甘肅隴東以皮內蒙古河套等地。
  • 河南:大致相當於今河南、山東二省黃河以南、江蘇、安徽三省淮河以 北的地區。
  • 河東:大致相當於今山西全省與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的地區。
  • 河北:大致相當於今河北長城以南.河南及山東二省的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 山南:大致相當於今四川東部,陝西、甘肅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區。
  • 隴右:大致相當於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的地區。
  • 淮南:大致相當於今安徽、江蘇二省淮水以南、以及湖北東部長江以北的地區。
  • 江南:大致相當於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蘇、 安徽的長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貴 州東北部的地區。
  • 劍南:大致相當於今四川中部和雲南北端。
  • 嶺南:大致相當於今 廣東、廣西二省和越南東北部的地區。

  • 玄宗時增設的幾個道大致範圍:
  • 江南東道:今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蘇長江以南地區。
  • 江南西道:今江西、湖南二省,安徽南部.湖北東部長江以南地區。
  • 黔中道:今貴州全部及其與四川、湖南、廣西接壤之地,湖北西南端。
  • 山南東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陝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東為山南東道。
  • 山南西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陝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西為山南西道。
  • 京畿道:分關內道長安附近諸州增設京畿道。
  • 都畿道:河南道洛陽附近諸州增設都畿道。

唐道下轄府、州,府、州下領縣。639年(貞觀十三年),10道統領府、州358,縣1551;開元末年(740年),15道統領府、州328,縣1573。此時,唐朝的疆域已超過漢武帝全盛時期。

<所有的歷史地圖都是描繪的行政規劃,並沒有標明實際控制區域。唐代的內部有州(或郡)縣二級行政區,外部還有國際上的天可汗體系控制區。中晚唐就是虛三級行政區下的藩鎮區、唐廷實際控制區(包括直屬控制的藩鎮)。很複雜。

正文


一:萌芽階段(藩鎮產生根源)

1:盛唐在武周之後向外擴張機制飽和,開始守成,邊境防戍體制變化,睿宗玄宗設置節度使,天寶十節度:
? 范陽節度使(河北北京軍區)
? 平盧節度使(東北朝鮮軍區,後遷為山東齊魯軍區)
? 河東節度使(山西太原軍區)
? 朔方節度使(陝北河套軍區)
? 河西節度使(甘肅河西走廊軍區)
? 安西節度使(新疆西域軍區)
? 北庭節度使(內蒙外蒙軍區)
? 隴右節度使(甘肅隴右軍區)
? 劍南節度使(四川巴蜀軍區)
? 嶺南五府經略使(兩廣嶺南軍區)

由外而內滲透地方軍鎮。

2:隋代普及的均田制衰落(到唐德宗改革財賦田制兩稅法,和明張居正一條鞭法,清攤丁入畝一脈相承發展),土地兼并,隋代的府兵制也因此退化成前代的募兵制。

3:最高道級地方行政單位採訪使(監察權)職權與節度使(軍政權)相結合,篡取財政權和人事任命權。

唐廷開始因此由大一統集權體制發展成權力下放,朝廷下放給地方,地方再下放給下級地方個人。

藩鎮為禍之烈,還有幾點動亂特點:兵士嘩變,將帥作亂,反抗朝廷,藩帥殺部下
最低級兵士殺將校,將校殺上級換藩鎮統帥,藩鎮統帥反抗朝廷。

這是由於各藩鎮間的力量制約、唐代軍隊尚武之風驕兵的特性、還有牙兵組織的軍隊制度、以及藩鎮財政自主軍費開支地方化等原因決定的。

權力一級級下放,集權逆行,體制大亂!

(真是亢龍有悔啊。初唐盛唐繼承隋朝的全套制度,包括地方二級制集權上升國力,以此高度鞏固的集權統治向外擴張,結果鼎盛後飽和收縮,不得已權力下放地方,如日中天的華夏大恢弘大榮光頂峰跌落,一去不返,萬劫不復。)

有關唐代繼承隋代制度,隋代制度具體內容和作用,中央行政結構地方行政區劃,府兵制,均田制,請看這個答案如何評價隋煬帝這個隋朝末代帝王? - Agoni 的回答

二:形成階段(藩鎮正式獨立抬頭)

安史之亂,肅宗代宗平亂。
安祿山為什麼可以撼動鼎盛的盛唐,將其一舉打落神壇,反差如此之大?
因為他得到玄宗寵信兼任了三大節度使,范陽平盧河東,放在現在華北五省,唐廷陝西河南兩省,安祿山手握河北山東山西,簡直勢可傾天!
更改了唐朝華夏一整個的千年國運。

肅宗代宗平亂,玄宗入蜀避難肅宗在陝北寧夏另立朝廷。
各個軍鎮全部做大,協助平叛。
郭子儀與李光弼兩大復國元勛,脫胎髮跡自藩鎮軍隊底層出身,唐廷以藩鎮平藩鎮。最後達到了均勢平衡,安史之亂河北叛軍首腦被滅,留下底層軍隊,藩鎮實質控制權仍未收回。又因為平叛擴大了藩鎮數量權勢,朝廷親藩與叛亂獨立藩鎮對峙。


唐廷此時外患爆發,突厥回紇吐蕃党項,內憂外困,為了解決內部應付外部新矛盾,不及時根除收回叛亂藩鎮的實際控制權。
相反扶植平亂的親藩,樹立對立藩鎮關係玩平衡蹺蹺板。
一是為了維持內外兵力的平衡,二是還有不能解決平亂後大量散兵游勇不能安置的問題。土地大地主階級在藩鎮區變成投身職業僱傭軍的破產農民及無業游民,地主所有制的不穩定性和分散性,封建莊園與社會經濟的廣泛聯繫和依賴,農民人身依附關係一定程度上的減弱等原因,使得藩鎮軍隊根深蒂固,成為了藩鎮立身的社會基礎。


大唐天下徹底被藩鎮分割了。

有五個類型的藩鎮:

1:河朔割據型(死敵獨立反叛):以河朔三鎮為首,范陽(或稱盧龍幽州),魏博(魏郡鄴城,鄴城是現在安陽,或稱天雄),成德(河北中部保定石家莊等地)等。
完全獨立,統帥僚屬人事任免自決,財政獨立,軍事對抗。世襲統治。

2:中原防遏型(朝廷親藩,外圍保護直屬藩鎮和江南財賦藩鎮):保護漕運,將帥多驕縱,聽調不聽宣。(天平,忠武,宣武等。宣武就是漕運關鍵點汴州開封)


3:邊疆御邊型:排擠朔方邊防軍,讓神策軍(唐廷中央直轄軍,完全聽從於君權的軍事力量,但被宦官控制,自此唐廷君權旁落,唐君生死廢立不由自己,神策軍保衛京畿宮廷,平叛時朝廷和親藩聯軍主力)力量發展。(夏綏,邠寧,鄜坊等)


4:東南財源型:江南財賦來源,國家朝廷財政支柱(江南財賦漕運對唐廷的重要性我犯懶安利一篇知友 @王威 的文唐藩鎮割據時,朝廷真的弱到無力討伐嗎?什麼導致朝廷不如地方?為什麼不借郭子儀的餘威收服藩鎮呢? - 軍事)。


5:京畿周圍型:護衛直屬藩鎮。同州防禦使,陝虢觀察使,潼關防禦使,河陽節度使,義成軍節度使(全在長安東洛陽周圍),涇原節度使(叛變釀成巨禍),鳳翔節度使(川陝漢中交界)等。還有直屬未失去控制前,唐廷皇室避難東山再起的後花園,巴蜀劍南兩川,山南西道節度使。

各藩鎮之間相互平衡制約,唐廷因此維持了百餘年統治。
史學界主流觀點和張國剛先生都認為只有前四種類型。就是根據其功能和地域特點分別為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非割據性藩鎮)、邊疆御邊型(非割據性藩鎮)、東南財源型(非割據性藩鎮)。但王援朝先生提出藩鎮的類型應該劃分為長期割據型、一度割據型、京東防內型、西北防邊型、南方財源型。我總結了兩種觀點和我自己的理解整理如上

唐朝藩鎮節度使名錄:

天寶十節度
安西四鎮節度使 | 北庭節度使 | 河西節度使 | 隴右節度使 | 朔方節度使 | 河東節度使 | 范陽節度使 | 平盧節度使 | 劍南節度使 | 嶺南五府經略使

元和四十八鎮
(前為元和時的地名簡稱,括弧中為當時或者之後通用的軍號)
京畿道、關內道
朔方節度使 | 振武節度使 | 夏綏節度使(定難軍) | 邠寧節度使(靜難軍) | 涇原節度使(彰義軍) | 鄜坊節度使(保大軍) | 鳳翔節度使 | 豐州都防禦使(天德軍) | 同州防禦使(匡國軍) | 潼關防禦使(鎮國軍)
河東道
河東節度使 | 河中節度使(護國軍) | 澤潞節度使(昭義軍)
都畿道、河南道
東都畿都防禦使(佑國軍) | 汴宋節度使(宣武軍) | 徐泗節度使(武寧軍) | 陳許節度使(忠武軍) | 淄青節度使(平盧軍) | 鄆濮曹節度使(天平軍) | 鄭滑節度使(義成軍) | 兗海觀察使(泰寧軍) | 陝虢觀察使(保義軍)
河北道
懷衛節度使(河陽軍) | 魏博節度使(天雄軍) | 恆冀節度使(成德軍) | 滄景節度使(橫海軍) | 易定節度使(義武軍) | 幽州節度使(盧龍軍)
淮南道
淮南節度使
江南道
黔州觀察使(武泰軍) | 湖南觀察使(武安軍) | 福建觀察使(威武軍) | 江西觀察使(鎮南軍) | 宣歙觀察使(寧國軍) | 浙西觀察使(鎮海軍) | 浙東觀察使(鎮東軍) | 鄂岳觀察使(武昌軍)
山南道
山南東道節度使(忠義軍) | 山南西道節度使 | 荊南節度使 | 金商都防禦使
劍南道
劍南東川節度使 | 劍南西川節度使
嶺南道
嶺南節度使 | 安南經略使(靜海軍) | 桂管經略使(靜江軍) | 容管經略使(寧遠軍) | 邕管經略使(建武軍)

其他重要方鎮
磧西節度使 | 淮西節度使 | 兗鄆節度使 | 青密節度使 | 興鳳隴節度使 | 歸義軍節度使 | 代北節度使(大同軍) | 武貞軍節度使 | 武定軍節度使?


鑒於唐代四個時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中晚唐自玄宗安史之亂後是公眾關注度低的視野盲點,有必要科普自玄宗後來的皇阼世系。

玄宗後,肅宗、代宗是平亂期;德宗是藩鎮膨脹期;順宗過渡,憲宗中興期;穆宗藩鎮恢復實力反叛,到宣宗時勻勢安份了一陣子(這期間朝廷內部宦官架空君權,穆宗夥同宦官弒殺其父憲宗,文宗時宦官清洗文官朝臣甘露之變,唐廷內部權力結構鬆散,集權逆行。但不在此題,省略,有唐代宦官題詳答),直到懿宗末年一直延續保持獨立狀態時期;僖宗黃巢之亂藩鎮趁機劇烈膨脹互相混戰吞併覆滅唐廷。

三:藩鎮膨脹階段

德宗弄巧成拙,削藩不成,奉天之難,唐廷聲威大跌,藩鎮勢力極盛。


安史平亂後,自北向南一系列割據藩鎮。
唐德宗雄心勃勃要削藩。
以江南財賦藩鎮支撐全國朝廷財政(正式改革崩潰的均田制,財賦田制用兩稅法,用京畿直屬藩鎮和禁軍聯合中原親藩攻擊河北山東四大刺頭(河朔三鎮和平盧淄青),挑撥其餘藩鎮互毆。各種手段使盡,懷柔打壓,挑撥離間。還是敗了。

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范陽(盧龍或幽州),成德(恆冀),魏博(天雄)。叛亂策源地。

河北養馬軍事資源重地,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父子四人盤踞老巢經營多年。
平叛末期,史朝義部將張忠志、田承嗣、李懷仙、薛嵩四人投降官軍,史朝義自殺,唐廷已無力徹底消滅餘黨﹐以賞功為名﹐授以節度使稱號﹐由其分統原安史所佔之地。

代宗復授(李懷仙)幽州大都督府長史、檢校侍中、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與賊將薛嵩、田承嗣、張忠志等分河朔而帥之。既而懷恩叛逆,西蕃入寇,朝廷多故,懷仙等四將各招合遺孽,治兵繕邑;部下各數萬勁兵,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籓臣,實非王臣也。朝廷初集,姑務懷安,以是不能制。懷仙大曆三年為其麾下兵馬使朱希彩所殺。

盧龍鎮:
安史大本營,三鎮之首。
李懷仙(後來被部將朱希彩所殺,朱家代替其統治)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統幽、營、平、薊、媯、檀、莫七州(今北京及河北東北部),駐幽州。
成德鎮:
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統恆、趙、深、定、易五州(今河北省中部),不久增領冀州,駐恆州(今河北正定)。
魏博鎮:
田承嗣(其侄田悅世襲為亂)為魏(今河北大名北)、博、德、滄、瀛五州(今河北南部、山東北部)都防禦使(不久升為節度使)。

薛嵩為相衛(相州就是鄴城,安陽)節度使﹐後遷澤潞節度使(又稱昭義,中立親藩,邯鄲等地),統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各一部﹐本來河北共四鎮。其後相衛為田承嗣吞併,變成三鎮。

河朔三鎮與志在削藩的德宗唐廷反覆拉鋸,耗費無數財政軍費。

還有安祿山兼任的平盧節度使(遷往山東齊魯,也叫淄青)的地盤,平亂後收回唐廷無奈遙遠不能管制,封平叛將領王玄志為節度使鎮守,死後歸順的叛將侯希逸擅自自立。又被部將李懷玉驅逐趕跑自立為帥,李懷玉受賜名正己。與田承嗣、薛嵩、李寶臣、梁崇義等結黨。
平盧鎮:
李正己。汴宋留後李靈曜叛變(這是德宗成功撲滅的一個,但撲滅後勝利果實又被藩鎮摘了),乘機佔領曹、濮、徐、兗、鄆州,並原有淄青等十州,共有十五州之地,最強最大藩鎮,世襲三代四人。

襄陽鎮:
梁崇義為山南東道節度使﹐統治今湖北西北部達十九年。被撲滅。

淮西鎮:
李希烈為淮西節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直接造反﹐自稱建興王﹐並聯合已稱王的淄青﹑魏博﹑成德﹑盧龍四鎮節度使抗拒唐廷。德宗調集淮西鄰道兵攻討李希烈﹐諸道兵都觀望不前。

唐代各藩鎮形勢

李希烈造反是德宗削藩事業的轉折,調動親藩和直屬藩鎮聯軍攻擊失敗,實際割據藩鎮調不動。
不得已,調京畿周圍直屬防禦邊防軍藩鎮涇原(今甘肅涇川北)兵東出救援﹐該軍路過京師時﹐發生叛亂﹐擁立留居長安的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秦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陝西干縣)。
驚天巨變,差點就被中間開花,黑虎掏心了!
唐廷社稷危亡驚險萬分。

當時朱泚的弟弟朱滔繼朱泚入京接受懷柔安撫後,接任盧龍節度使,與在長安的朱泚裡應外合,試圖顛覆唐廷,德宗逃跑至奉天(今陝西乾縣)被圍,稱奉天之難,將領李懷光救援解圍,被朝臣盧杞等人挑唆,不令其入朝,於是反而聯合朱泚反叛。
德宗接著逃往梁州(漢中)。

名將李晟收拾爛攤子,平叛收復長安。

大危機之後,朱泚被平定為部將所殺﹐李懷光被平定自殺﹐李希烈為部將陳仙奇毒殺,陳仙奇又被吳少誠殺死代替,淮西鎮暫時安穩。河北﹑山東四鎮(朱滔剛好病逝)也表示重新服從朝廷﹐全國形勢表面上重新歸於統一穩定。

涇原兵變後,德宗停止削藩,轉為執行姑息政策,愈加重用宦官。
但仍舊不忘削藩之事,加強禁軍(神策軍)﹐充實府庫,積蓄力量為將來作準備。

四:藩鎮被打壓短暫安穩階段


憲宗天縱之才,君臣相得,一時奇士並出,唐廷削藩功成,中央君權恢復,朝廷壓制地方,大有興復大一統帝國榮光趨勢。
集權趨勢回升,元和中興!
可惜最後憲宗犯了老祖宗太宗、玄宗老毛病,功業鼎盛自己馬上就膨脹了。身死政滅。


憲宗是德宗的孫子,憲宗父親順宗當時是太子,德宗老了特別喜歡這個孫子憲宗,小時候抱著他在腿上玩,覺得他長得像太宗,逗問孩童的他你是誰啊?憲宗霸氣的說:第三天子!
德宗彌留時順宗中風權力迅速過渡到皇孫憲宗手中,順宗即位不久權力即被憲宗掌握退位成太上皇,憲宗這次和德宗一樣,年少踐祚,意氣風發,雄心勃勃要削藩!

不同的是,憲宗做成了。

(順宗在位的短短200天,任用做太子時親信王叔文、王伾主導集權改革,內外兼修,打擊藩鎮宦官兩大患,失敗。因為順宗中風,二王文人集團主事,直屬親藩巴蜀韋皋、劉辟因為想脫離朝廷掌控也被打壓,投靠太子憲宗,憲宗又借勢同樣被打壓向自己靠攏的宦官,逼順宗禪位。隨後鞏固合法性大清洗永貞革新集團,集權改革新黨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准、程異及韋執誼八司馬被貶。文化史上的大案。憲宗借宦官之勢上位,利益相關,結為聯合體,所以不能除內部宦官大患,但宦官在憲宗時期臣服君權,朝廷集權鞏固,一致對外削藩。可是最後憲宗削藩功成,要著手收拾內部宦官的時候,被太子穆宗聯合宦官和後宮郭子儀軍功家族的嫡妻郭氏害死了,史界對憲宗被害真兇有爭議,但利益所得者就是穆宗郭氏母子和宦官!於是內部隱患反彈,穆宗上台,外部削藩功業功虧一簣。)

憲宗和太宗、玄宗一樣依靠政變上台,高祖、睿宗、順宗都是太上皇,和兩個先祖相似之處還有很多,史書寫這三人,用詞很一致,外貌英明神武,為政勵精圖治,但太宗、玄宗開創的太平盛世憲宗並沒用做到。那他做了什麼可以和二位先祖並論?
朝廷集權削藩恢復聲威!國家再次短暫實質統一安定!

從憲宗踐祚後一步步謀劃施行的集權復興大業來看吧。

第一步:整頓吏治。
清洗掉二王八司馬的永貞革新集團鞏固合法性後,繼承改革政策,任用名臣杜黃裳、武元衡、裴度、李絳等人相繼為相。德宗削藩失敗不死心留的後手,軍隊精良,財賦充足。朝中經過整頓後萬眾一心,大好家國,恨不能蒸蒸日上拉回正軌,再來一次削藩功業!

第二步:收拾巴蜀後花園,正式削藩。
元和元年806年
直屬親藩巴蜀德宗末年朝廷勢弱趁機做大,有脫離直屬控制的趨勢,第一個拿他開刀!
節度使主事者韋皋死後二把手劉辟想直接上位,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馬上撲滅,一戰立威!
後方根本之地無虞。
(順便把邊防軍京畿附近的河套夏綏也收拾了,消除心腹周圍隱患,以防涇原之變再現。)

第三步:鞏固江南財賦。
元和二年807年
鎮海鎮節度使(江蘇鎮江)李錡是宗室,江南離關中天高皇帝遠,野心膨脹趁機獨立,就地撲滅。
賦稅之源國家財政運行暢通,經濟支持,後花園根本和經濟支持鞏固已畢,向刺頭下手吧!

第四步:軟硬兼施收回各藩鎮實質控制權

元和四年809年
成德節度使王士真死﹐其子王承宗自為留後﹐憲宗以宦官吐突承璀領兵討伐﹐暫時未能取得勝利﹐只能隱忍妥協承認王承宗繼位。
第一次下手強力打擊失敗。
元和七年812年
魏博節度使田季安死﹐其子田從諫年幼接任﹐部下擅自擁立大將田興(後改名弘正)。
李絳獻奇策在此時拉攏魏博。
田興為鞏固權位投靠朝廷﹐遵守法令﹐申報戶籍﹐將本鎮人事任免權僚屬配置上交﹐送田從諫入京,與唐廷聯盟。
長期割據鐵桶一塊的河北三鎮因為魏博叛變出現了一個突破口。
局勢一片大好。
河北三鎮因此老實了。

元和九年814年
淮西鎮當年代替李希烈的部下吳少誠,死後被部下吳少陽殺掉兒子篡權,吳少陽死後吳元濟接任。想要從蔡州威脅東都洛陽。
第二年河北三鎮安穩馬上拿他下手。
元和十年815年
唐廷正式討伐淮西鎮,領道最強藩鎮平盧淄青鎮李師道和河北成德鎮兔死狐悲、同氣連枝暗中支持淮西。
李師道派人焚燒河陰轉運倉﹐試圖斷官軍糧道。又派刺客入京行刺﹐主戰派領袖宰相武元衡犧牲,御史中丞裴度被刺傷﹐企圖以此震懾朝中主戰派,阻止朝廷進攻。
憲宗心腹社稷之臣於京畿慘死,大怒力排眾議,以裴度為相﹐堅持平叛。朝中主和派經此打擊反而向主戰派靠攏。

裴度升任宰相﹐加大打擊目標淄青鎮堅持平叛。

藩鎮和唐廷的大決戰

拉鋸兩年後,
元和十二年817年
十月﹐軍事史上的傳奇,唐鄧節度使名將李愬雪夜襲克蔡州﹐擒吳元濟﹐取得最後勝利。
元和十三年818年
七月,憲宗調宣武、魏博、義成、武寧、橫海諸鎮聯軍集全力討伐淄青鎮李師道。大兵壓境,李師道內部人心惶惶,矛盾激化。
元和十四年819年
二月,淄青鎮部將劉悟投誠殺李師道降唐,最強最大藩鎮淄青鎮淄、青、江等十餘州全部收回控制權,復為唐廷所有!


最大的淄青鎮都被滅了,削藩大事已成,河北諸鎮見大勢已去,不戰而降,歸附唐廷。
河北三鎮自從魏博投誠後,成德王承宗﹑盧龍劉總相繼自請離鎮入朝﹐朝廷另委節度使﹐恢復河北三鎮控制!
中原親藩滄景、宣武等見最強的刺頭都倒了,全部接連入朝。

唐廷中央皇權恢復,集權趨勢正常,實際控制統一全國,走回正軌,憲宗元和大唐帝國華夏中興了!


中唐憲宗元和年間平藩形勢

五:晚唐藩鎮復叛變本加厲

憲宗因為削藩和由宦官所立利益相關,信任宦官,用為監軍。肅宗、代宗只是讓宦官掌管禁軍,並未讓其出師作戰。憲宗開此惡例先河,宦官實力更加膨脹。
解決宦官大患鞏固君權的大好時機事業在憲宗削藩事業成功後,提上日程,兩派宦官擁立兩個皇子爭儲,憲宗玩起權術準備藉機清洗宦官。

不幸失敗,太子穆宗聯合宦官陳弘志弒殺君父。(再也沒有清洗根除宦官大患的機會了,文宗、宣宗有心無力,武宗有力無心,穆宗、敬宗不聞不問)

穆宗借勢宦官上台,君權被宦官架空,朝政大亂,唐廷喪失對藩鎮控制力強度,藩鎮安穩時間短,割據傳統深入人心,底層殘留勢力大,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再次反叛脫離唐廷掌控。

憲宗集權中興事業身死政滅。

噫!太可惜!

唐穆宗上台「銷兵」,裁減兵員。

長慶元年821年開始,藩鎮再次抬頭失去控制。

盧龍兵變,軍隊囚禁唐廷委任新節度使張弘靖,盡殺其幕僚,盧龍朱克融復叛割據。
成德王廷湊殺害田弘正自立復叛割據。
魏博史憲誠逼殺繼任節度使田弘正之子田布,行「河朔舊事」,魏博復叛割據。


三鎮俱叛,裴度領軍討伐失敗,財政枯竭,局勢糜爛。


唐廷放棄收回河北控制權的努力。


中原親藩內部也藉機反叛。

徐泗鎮部將王智興驅逐節度使崔群﹐自立逼唐廷承認。
澤潞鎮(山西長治)節度使劉悟囚禁監軍使劉承偕﹐唐廷被迫宣布流放劉承偕﹐劉悟才將其釋放。劉悟三代世襲割據澤潞。


穆宗敬宗父子廢物;文宗欲集權夥同文臣集團設局清洗宦官,事泄宦官反彈,甘露之變清洗朝臣徹底把持唐廷君權。


武宗會昌四年844年﹐李德裕主持平定澤潞。該次「會昌伐叛」殺雞儆猴,根除死敵抵抗藩鎮,震懾中原親藩和直屬藩鎮。防止局勢繼續惡化,但不能像憲宗轟轟烈烈恢復統一的實際控制權。只是延緩頹勢。

宣宗懿宗父子時,唐廷和藩鎮局勢平穩均衡。

宣宗之後,唐廷勢力每況愈下,朝廷權威日喪,藩鎮積蓄勢力伺機大亂。

六:黃巢起義藩鎮混戰覆滅唐廷

僖宗時黃巢之亂起,局勢糜爛危機矛盾大爆發。

社會矛盾激化,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
唐廷調動各鎮士兵圍剿,各藩鎮藉機擴充實力。全國增加眾多地方實權派割據勢力。
楊行密、董昌、錢鏐等在江南財賦藩鎮脫離控制。

黃巢轉戰嶺南、江南、山東、中原、關中,唐廷喪失江南財賦、中原交通樞紐,全國的基層政府一片混亂,最後黃巢攻入長安唐廷差點覆滅。

平亂後起義軍內部的殘餘勢力變成藩鎮,和傳統藩鎮以及農民起義大亂時發展起來的地方新藩鎮,開始劇烈大混戰互相吞併。

昭宗的中央政府能控制的只有關中一地,且人口凋零,破敗,連四川都斷了幸蜀後路。
唐廷無兵無財無人口資源,被朱溫這個大混戰中發展起來的最大藩鎮控制利用。


最後被取代覆滅。

唐亡。

五代十國是中晚唐藩鎮的究極進化延續。

有具體五代十國的問題我再詳答吧。

唐末五代後梁初形勢

(地圖資料大半取自台灣版中國歷史地圖,張其昀先生監修的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版本,可爭議疏漏較多。 但簡潔一目了然,所以採用。 大陸譚其驤先生和弟子復旦大學周振鶴先生是中國行政區劃史的學界權威,他們的資料我放了一張,很精細,唐憲宗元和年間平藩局勢,足夠發揮作用了)

PS:

我很高興我能以一己之力寫完這篇長文,儘管寫到後來的階段,這篇兩百年發展史近乎通史的文章,我寫累了越來越簡略。
但是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查過,和外界一樣,在大眾的歷史領域裡,中晚唐的關注度很少,和西漢末、東漢中晚期、兩晉南北朝等冷門時期一樣是大空白、盲點,知乎也一樣。


我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下詳細解答給大家普及了中晚唐的大致知識,讓看到這篇文章的求知之士直接受益,我真的很高興。
謝謝大家。


唐代的杜牧在他的《戰論》一文中把唐代的藩鎮分成了四個類型

一, 河朔割據型,典型如魏博、成德、盧龍藩鎮。
二, 中原防禦型,如宣武、武寧、忠武、河陽、義成、河東等軍鎮。
三, 邊疆防禦型,也就是西北和西南,如鳳翔、邠寧、西川等。
四, 東南財源型,即浙東、浙西、江西、湖南、福建等地。
一也就是河朔方面的藩鎮,他們本就是投降的叛軍,其節度使絕大部分是本鎮自立的,軍事上蓄養重兵抗拒中央,戶口也不上報,財賦更不上繳,也就是還打著唐朝的旗子,走走過場讓朝廷追認個委任狀之類的。唐朝廷多次平叛,也未取得多少實質成果,河朔的藩鎮是割據勢力無疑。
二,中原防禦型的藩鎮,前面略述的時候已經說過了,他們的設立是為了防禦、平定叛軍,之所以繼續保留,依然是這個原因。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幾次平叛(大曆時討伐魏博,建中時討伐淮西李希烈,元和時討伐淮西吳元濟,等等),多徵調該地的各藩鎮軍隊以討叛。雖然該地的藩鎮也多不上繳財政(以本地財賦養兵防叛),但該地藩鎮處在汴、徐、泗、宿一代,是東西南北交通要衝,控制長安漕運,《資治通鑒》卷225稱,「東南綱運輸上都者皆由此道」。朝廷財賦的運輸動脈的安全,實賴其功。儘管其地也偶有將帥違命甚至兵變的情形發生,但總體來講,中原的藩鎮們,基本是服從朝廷的,算不得割據藩鎮。
西北的藩鎮為貧瘠之地,財政仰仗朝廷。其地雖有兵變,多與軍餉、債帥有關。
而東南的藩鎮,往往多儒帥,且軍隊少(不過中原一鎮的幾分之一),關鍵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廷的財政來源地。東南藩鎮若真「割據」了,唐朝就沒法活了。《全唐文》稱,「天下藩鎮,東南最寧」。
一、 唐代藩鎮形成的淵源背景
許多人都把唐代藩鎮林立的局面歸於唐安史之亂的單一產物,但其實安史之亂只是表面上的催化劑,因為唐代藩鎮的產生與當時各種社會矛盾和各方面複雜因素有密切聯繫,其淵源何其深。首先是土地制度的變化——唐前期實行的均田制被破壞,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均田制的逐漸崩潰,隨之而來的是在其基礎上的徵兵制也在同步趨向崩潰,軍隊渙散。在這種情況下,失去土地的農民們選擇大規模逃亡。「亡命山澤、挾藏軍器[1]」就是對當時情況生動的描述。這樣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山賊路盜成群,軍隊士兵流失,對內農田不治,對外邊防不敵,唐代統治面臨重大威脅。
內外交迫之際,統治者採取了一定措施力爭扭轉困局。開元二十五年,玄宗頒布詔令,「宜令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各量軍鎮閑劇,審厲害,計兵防健兒等作額,委節度使放諸色征行人內及客戶中召募,取丁壯情願充健兒長任邊軍者,每歲加於常例,給田地屋宅,務加優恤,便得存濟,每年逐季本使具數報中書門下,至年終一時錄奏。」[2]這樣,新的軍隊健兒便從各色的流亡人口徵召入伍,由於有償優恤,便使得本變暴徒的人爭先恐後地應募,唐代社會的一系列社會矛盾便可以迎刃而解。唐代後期藩鎮林立的序幕由此徐徐拉開。
「唐開元天寶年間所設置的緣邊節度使,是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局面的先導。」[3]起高宗後期,迄開元初年,唐廷一直與周邊各蠻族進行著錯綜複雜的鬥爭。「唐初的羈縻府州制,促進了周邊少數民族的社會進步、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使其勢力逐漸強大。北突厥的崛起,吐蕃的猖獗,奚、契丹的反叛,使唐廷幾乎陷入四面受敵的境況。······從貞觀到高宗前期的武功,拓定了遼闊的疆域,特別是當時東西兩個戰場的激烈戰爭,使唐廷必須以重兵分守,廣置軍鎮。」[4]開元天寶年間的邊防形勢危機重重,統治者不得不駐兵防守,因而邊軍藩鎮越來越多,兵力不斷膨脹。
有了以上所述的契機,節度使體制的出現則是唐代藩鎮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睿宗景雲年間的節度使所統領的軍隊主要還是府兵和兵募等征點制軍隊,它的許可權基本上未超過唐初的都督,但節度使是諸軍統帥,還是管軍資糧餉的事務官。還有另外一點就是採訪使的發展。採訪使全稱採訪處置使,其前身是唐初不時派遣的巡查使,貞觀以來就被遣使巡查州縣。這只是節度使的初步發展,而在開元二十一年張九齡的奏請下,設置了十五道採訪使。這時的採訪使權力已在刺史之上了。「初,節度與採訪各置一人,天寶中始一人兼領之。」[5]但是一任兩使的現象並未普遍,但後來節度使、採訪使並置的二元制確實不再適應當時狀況了,最後採訪使被罷了,而採訪使督察州縣的職任轉移到節度使身上了。於是,諸道軍事權與行政督察權合二為一了。安史之亂期間,節度使又進一步取得了獨立的財政權力——「應須士馬、甲仗、糧賜等,並於當路自供」[6]這樣以後,擁重兵,獨財賦的各大藩鎮便逐漸形成了。
二、 唐代藩鎮的分類概述
唐代藩鎮具體呈現出什麼樣的特點呢?各大藩鎮都是一個模式一種類型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由於各大藩鎮所在區域的經濟、政治狀況、地理、軍事力量各不相同,因此它們也呈現出千差萬別的特點。根據張國剛學者的考查,他採用了晚唐著名政論家杜牧的觀點,唐代藩鎮可分為四大類型——「一是河北藩鎮,割據跋扈;二是中原地區的河東、汴、徐等鎮,防遏河朔;三是西北藩鎮,式遏戎夷;四是吳越荊楚等南方藩鎮;盡鏟其財富『以啖兵戎』。」[7]
(1)河北藩鎮,即河朔藩鎮,位於成德、魏博、淄清、淮安、幽州等地方,這些地方皆是唐王朝重要的軍事要地。在經濟上,這裡富饒繁榮,經濟發達,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也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物質條件也給河朔藩鎮奠定了強大的基礎;在政治上,節度使不由中央遣派,而由本鎮擁立;在財政上,賦稅可以拒絕上供中央而截留本鎮。這些條件都是河朔藩鎮囂張跋扈的因素。不過,這也不能絕對地認為,河朔藩鎮已經完全脫離中央了,因為唐朝的政策法令都有在河北地區施行,例如「河北地區的州縣行政區劃的改易和廢置、官吏員額的增減,唐廷的赦令就有一定作用。」[8]另外,唐廷在河朔各大藩鎮設置了監軍院,各鎮在首都長安亦有進奏院,這些機構都是藩鎮與唐朝中央聯繫的紐帶和橋樑,發揮了重大的政治作用。儘管河朔藩鎮並不完全叛離中央,但是河朔藩鎮是唯一與唐廷割據的藩鎮,也是最令唐廷頭痛的割據勢力,甚至,唐廷設置的中原藩鎮竟是為了遏制河朔藩鎮。
(2)中原藩鎮,其所在地區是宣武、武寧、忠武、澤潞、河陽、義成等,這些地方藩鎮在安史之亂經過整頓之後,它們有了另外一種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唐廷防遏河朔藩鎮。「大梁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運漕」[9]中央養著中原藩鎮,其實是因為手頭上沒有一支強大的常備軍,因此利用中原藩鎮來以藩鎮遏制藩鎮。但是,中原藩鎮不是完全聽命於中央的,因為它們自認為中央依靠本鎮遏防驕藩二擁兵自重,自覺功德無量,往往無視中央調遣。儘管這樣,在關鍵時刻,中原藩鎮還是唐廷的一道重要屏障。
(3)邊疆藩鎮,它的所在地包括西北(京西京北)和西南兩部分。這些地方土地貧瘠,人煙稀少,在這裡藩鎮不像河朔那樣富饒可以自給,軍餉自然耗費大,但是唐廷後期財政上也嚴重不足,加上某些軍帥的苛刻暴斂,曾經引起不少邊軍動亂,這成為了西北藩鎮騷亂的重要原因。但這與河朔藩鎮的割據不能混為一類,因為這些騷亂並沒能對唐廷構成嚴重威脅,並且他們還是為防遏蠻夷進犯的主要力量。「供饋不足與藩帥苛刻是邊疆藩鎮的共同特點,由此而引發的兵亂是藩鎮動亂的主要內容。」[10]可見,邊疆型藩鎮只是唐廷的一種不穩定因素,總體來說,這些藩鎮屬於不割據藩鎮。
(4)東南型藩鎮,位於浙東、浙西、淮南、江西、福建、湖南、荊南等地區。由於這裡經濟發達,是唐廷財賦的重要來源地,幾乎成了唐中央賴以存延的經濟基礎,所以唐朝必須牢牢控制好東南藩鎮,限制東南諸道的軍隊兵力。因此,東南藩鎮的軍隊甚少,這裡的藩帥多為儒士而少武人。軍隊少軍餉也少,財賦多上供朝廷的賦稅自然多,中央對東南型藩鎮的控制自然牢固,因此「天下藩鎮,東南最寧。」[11]
三、 唐代中央如何控制各大藩鎮
當我們了解了唐代藩鎮的淵源以及類型特點後,我們開始想,由於藩鎮割據,統一的大唐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竟然還能維持一個半世紀,那麼究竟唐廷是怎樣控制驕藩維護統治的呢?是什麼政治制度還是何種軍事手段使得藩鎮林立中的唐廷依然屹立不倒呢?
上文已經提到,唐代安史之亂後的各大藩鎮擁兵自重,動亂不斷,大都不聽從唐廷調令,藩鎮林立的局面一旦陷入混亂,那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中央煞費心思,採取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對此進行控制。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唐代藩鎮宦官監軍制度。
監軍制度是中央政權監督將帥控制軍隊的一種手段,而宦官出任監軍為唐玄宗所創始。安史之亂後,由於內地藩鎮林立,建軍開始普遍設置。不僅在駐兵出征時必派監軍使、都監或都都監,而且在各個方鎮設置常駐監軍機關,這些機關稱為監軍院或監軍使院,監軍使是長官。監軍使下還設置了副使、判官、小使等若干僚屬,除此還有一支相當的軍隊,這些都使得監軍制度得以完備,在監督藩帥上起到重要作用。監軍是以皇帝特派員的身份出現的,「將我腹心之命,達於爪牙之士」,所以監軍使和節度使的地位相當,甚至時有明爭暗鬥。但總體來說監軍使的確能夠遏制驕藩的藩帥,它的特殊地位及其職能就能反映出這種狀況。「舊制:內官為六軍辟仗使,監視刑賞,奏察違謬。猶外征方鎮之監軍使。」[12]由此句可知,「監視刑賞,奏察違謬」便是監軍使最重要的職能對於當地的政績高功,或者將帥有違謬犯科之事等等都逃不出監軍使的監察。可以說,監軍使是唐廷的法眼,這對於朝廷消除兵亂、穩定軍情、控制藩鎮的有力武器。不過,宦官監軍制度也帶來了宦官權力膨脹而威脅皇權、監軍使與藩帥間的矛盾擴大等問題,也不能說監軍制度完全是唐廷控制藩鎮的絕對王牌,但在這裡暫不展開論述。
唐廷控制藩鎮的另外手段就是進奏院。進奏院一般設置在首都城內,是本鎮進京官員的聯絡地。「諸道進京辦事或奏事官員,一般寓居於進奏院,並向進奏官了解有關情況。」[13]同時,進奏院還有向朝廷反應本鎮情況的職能,例如有一些本鎮不能擅自決定的事務也是由進奏院報告中央請示的。此外,進奏院還須向本鎮傳遞中央詔令、報告朝廷及他鎮情況,其他一些具體繁瑣的事物如上供賦稅等事宜也是由進奏院操辦,也就是說進奏院是中央與藩鎮之間的橋樑和紐帶。「進奏院的設立,還反映了唐代割據藩鎮既企圖遊離於中央集權之外,又不能徹底否定中央統治的特點······猶如中央在藩鎮設立監軍院,是中央統治的象徵,藩鎮在中央設置進奏院,則是奉事朝廷的表示。」[14]所以,進奏院是朝廷削弱藩鎮勢力、加強對州郡直接控制的重要措施,儘管進奏院沒有監軍院那樣的強權,但是它起到了另一種橋樑作用,把藩鎮置於中央的政治網路之中。
從前人們總以為藩鎮是完全脫離中央控制的一種離叛勢力,但其實唐廷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此進行控制的。這也是唐廷在藩鎮林立割據的情況下可以得以延存的重要原因。
四、 為何唐朝中央沒有剷除各大藩鎮
為什麼唐代藩鎮林立的局面一直存延著而唐廷卻沒有採取有力的措施去打擊剷除割據藩鎮呢?而且這個局面一直維持了一個半世紀之久,但唐廷也沒有因此滅亡,相安無事地僵持了那麼久。其實,這是多種複雜的因素綜合起來而導致的奇怪局面。
首先是唐王朝內部因素。王室弱則無力統內外,唐中央力量微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開元天寶年間,唐朝邊疆擁有重兵,中央軍備不夠,唐廷統治者手中沒有一支強大的常備軍,因此就造成了外強內弱的被動局面。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只能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原藩鎮的軍隊去遏防河朔藩鎮,又依靠邊疆藩鎮重兵來防守邊疆。儘管中央手中掌握著神策軍,但是率領這支禁軍的宦官往往有著對王權的威脅,何況中原藩帥與神策軍的矛盾在唐朝是顯而易見的,所以神策軍並沒有萬無一失的保險作用。另一個方面,兩稅法[15]的賦稅三分制使中央所能控制的財力有限,上文已說到河朔藩鎮在本地區瓜分王賦而不上供或者上供甚微,藩帥們牢牢掌握了本鎮的財賦支配權,只有東南型藩鎮幾乎成了唐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因此,唐朝中央確實沒有足夠的財政力量再供養一支真正屬於自己的強大軍隊,邊疆藩鎮和神策軍的軍餉已經使唐朝中央捉襟見肘了。
其次,是因為河朔藩鎮過於強大,微弱的唐廷實在無法與之過激對抗,而偶爾不聽從中央調遣的中原藩鎮確實唐廷手中唯一用來防遏驕藩的一張王牌,邊疆性藩鎮和東南型藩鎮就更不能剷除了,他們屬於不割據藩鎮,在邊防和財政方面還得靠兩者。這樣說來,其實藩鎮林立還是唐王朝得以勉強支撐下去的客觀原因。因為林立的藩鎮與唐廷形成了互相抗衡互相依賴的關係,在這錯綜複雜、利益交錯相融的網路中,任何一方都還沒到瀕臨崩潰的端點。另外,藩鎮割據其實大多數不是反叛中央的動亂,恰恰相反,大多數的動亂時發生在藩鎮內部,而且都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暴發的變亂。根據唐國剛學者的考究分析,唐代藩鎮動亂大概分為四種:兵士嘩變、將校作亂、反叛中央和藩帥殺其部下。我們可以看出,只有第三種才會對中央造成威脅,但80%的動亂表現在內部衝突。因此,藩鎮割據並沒有到達非要粉碎的嚴重地步。
所以,在唐廷無力徹底剷除藩鎮割據勢力的情況下,只有雙方沒有過激的觸犯雙方根本利益的行為,那麼兩者才可以相安無事。所以,才有了宋人尹源的一句話「夫弱唐者,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
參考文獻:
《唐代藩鎮割據研究》唐國剛,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撰,北京:中華書局。
《全唐文》(清)董誥撰,北京:中華書局。
《通典》(唐)杜佑撰,北京:中華書局。
《史記》(漢)司馬遷撰,北京:中華書局。
[1] 《全唐文》卷九六,武皇后:《改元光宅赦文》。
[2] 《全唐文》卷三一。
[3]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第13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第14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 《通典》卷三二,《都督》。
[6] 《資治通鑒》卷二一七。
[7]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第44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第47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9] 《全唐文》卷七四〇。
[10] 唐國剛《唐代藩鎮研究》第57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1] 《全唐文》卷四一七。
[12] 《資治通鑒》卷二四〇。
[13] 唐國剛《唐代藩鎮研究》第125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4] 唐國剛《唐代藩鎮割據研究》第129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5] 《通典》卷六,《賦稅下》。
安史之亂平息後,藩鎮數量激增。當時眾多在平叛過程中立有戰功的將領需要封賞,於是朝廷任命了一批節度使。這樣委任的節度使很多,以致「方鎮相望於內地」。同時一些已經歸順的安史舊將需要安置。朝廷擔心他們降而復叛、戰端重開,因而對他們採取了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鎮(即黃河以北三鎮,包括魏博、成德、幽州)安置他們,任其為節度使。將這些反覆亂臣、悍將安插在朝廷鞭長莫及的河朔三鎮,並委以節度使重任,後患無窮,種下了日後長期動亂的禍根。
藩鎮的問題主要出在權力過重,沒有制約,朝廷失控。唐初藩鎮僅僅掌管所屬地區軍隊(不是全部)。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軍隊;同時委派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分別負責考察官吏,視察戰亂或受災地區,管理財政,主持屯田,調運糧食等。不久,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都由節度使兼任;不但如此,節度使還管轄所屬各州刺史。於是,境內全部軍隊都歸節度使掌握,並握有政權、財權等各項權力。他們在境內任意擴充軍隊,任命官吏,徵收賦稅。不向朝廷報戶口,不讓朝廷在其轄區委派官吏,徵收賦稅。河朔三鎮迅速坐大,擁有跟朝廷抗衡的實力。
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召募軍人子弟,作為衛兵、親兵,稱「牙兵」或「牙軍」,待遇優厚,不勝驕寵,年代久遠,父子相襲,形成盤根錯節的勢力。牙兵本是藩鎮用以護衛自己及衝鋒陷陣的私人部隊,後來因勢力擴張,變為挾制藩鎮的可怕力量,他們「變易主帥,事同兒戲」。成德、幽州兩鎮及其他一些方鎮也無不如此。牙兵逐帥、殺帥之風沿習200年之久。至五代,此風依然很盛。
牙軍廢立節度使,始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平盧節度使王玄志死,部將李懷玉殺王玄志之子,推其親戚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朝廷委曲求全,承認既成事實,以侯希逸為節度副使。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就此事評論說:任命節度使這樣的國家大事,朝廷僅派一名宦官,前往有關方鎮,名為考察軍士情緒,實是遷就縱容,軍士想立誰為節度使,朝廷就立誰。「自是之後,積習為常,君臣循守,以為得策,謂之始息」。「士卒得以陵偏裨,偏裨得以陵將帥,則將帥之陵天子,自然之勢也」。「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平盧牙軍立侯希逸,開了一個很壞的頭,朝廷不加制止,其他藩鎮的牙軍乃有恃無恐,群起效尤。
河朔三鎮歷任節度使共計57人,由朝廷所委任的,不過4人。其餘或世襲,或自立,或牙軍擁立。
唐憲宗曾與宰相杜黃裳討論藩鎮問題,杜黃裳說:「德宗自經憂患,務為姑息,不生除節帥,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軍情所與則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將賂,歸而譽之,即降旄鉞,未嘗有出朝廷之意者。」
大意是說,唐德宗對藩鎮一意姑息,節度使活著時,不敢將其免職。節度使死了以後,才敢派宦官前往「考察軍情」。宦官受人賄賂,回到朝廷,就專說此人好話,朝廷於是將代表節度使權力的標誌「節鋮」授予他。當時朝廷根本就不能按自己的意願任命節度使。
唐德宗等帝王對藩鎮實行姑息政策,將包袱和矛盾留給後代,以致問題越積越多,積重難返。

公元805年即位的唐憲宗是唐朝後期難得的一位「剛明果斷」的皇帝。甫登基,即發憤削平反叛的藩鎮。他重用和依靠杜黃裳、李吉甫、裴垍、李絳、裴度等大臣和謀士,不為各種反對意見所動,憑藉稍稍充裕的財力,討伐反叛的藩鎮。

憲宗元和二年(807),天下方鎮共有48個,其中15個不向朝廷報戶口,不上繳稅收。朝廷控制的稅戶僅144萬戶,比玄宗天寶年間減少3/4。天下軍隊由朝廷提供給養的,計有83萬多,比天寶時增加1/3。每兩戶人家得供養一個士兵。在唐朝中後期,朝廷能控制這麼多稅戶,還算是好的。唐憲宗就是憑藉這點財力,開始平叛。

元和四年(809),朝廷調動各路軍隊共20萬,並派出守衛京城的禁軍,討伐反叛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這20多萬大軍由憲宗寵信的宦官吐突承璀統領。此人顯然不是帥才,到了行營,威令不行。戰爭曠日持久,「疲弊天下,卒無成功」。

也許憲宗吸取了這次失敗的教訓,平淮西叛亂時,他就不用宦官為帥。

淮西叛將吳元濟,是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的兒子。元和九年(814),少陽死,吳元濟不經朝廷任命自領軍務。他派兵焚燒、攻掠舞陽、襄城等地,震動洛陽。起先,朝廷各路軍隊討伐吳元濟盤踞的淮、蔡,「合天下之兵攻之,三年才克一二縣」。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請自往督戰,朝廷任命他為宣慰處置使,行元帥職權。他發誓,不平息叛亂,不回來見天子。農曆八月,裴度從京城出發。此前,平叛的各路軍隊按照慣例,都有宦官作監軍,軍中重大決策,都不是主將作出,而是由宦官作出。這些宦官將最精銳的部隊調作自己的衛隊,讓戰鬥力稍弱的部隊去前線打仗。仗打勝了,他們搶先報捷;打敗了,則凌辱將領們。裴度上奏憲宗,將宦官監軍全部撤走。於是軍中號令統一,諸將得以各展其才,戰爭進展順利。當年農曆十月,名將李愬奇襲蔡州,俘獲吳元濟,淮西叛亂平息。

淮西盪定,黃河南北的藩鎮大受震動。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斂手削地,獻德、棣二州」。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大為憂懼,獻沂、密、海三州。於是,中央威權,為之一振。

元和十四年(819),朝廷平定淄青十三州。唐代宗「廣德以來,垂六十年,藩鎮跋扈河南、北三十餘州,自除官吏,不供貢賦,至是盡遵朝廷約束。」

唐憲宗所以能取得平叛的勝利,是因為他自己下了平叛的決心,任用了裴度、李愬等優秀的統帥和將領,改變了用宦官監軍的腐朽做法,同時又有一定的財力支持這場戰爭。

在取得這些勝利後,憲宗變得驕奢起來,不再有根本解決藩鎮割據的抱負。他寵信宦官和方士,並服用方士煉的金丹,不久暴卒。有人說是被宦官毒死。

強藩結束唐朝統治

憲宗之後的穆宗和敬宗都是酒色之徒,無心處理政務。從此,朝政江河日下。專權的宦官隨意一次次廢立皇帝,甚至毒殺皇帝。朝廷聽任幾個宦官胡作非為,既沒有心思又沒有力量跟越來越強大的藩鎮相抗衡。朝廷平定淮西等鎮所取得的勝利成果很快就丟失了。

穆宗時,宰相們沒有遠見,處置藩鎮失策。當時,幽州節度使劉總打算歸朝,出發前,將軍中素有異志者朱克融等,遣送至朝廷,請朝廷妥為處置,以絕後患。朝廷本宜寵以虛位,不給實權,或移於他方,控制起來,總之不要放虎歸山。宰相崔植、杜元穎等均為庸才,對朱克融等人不能妥善處理,反而讓其回到幽州,導致幽州再失。

也是在穆宗時,親近朝廷的田弘正由魏博節度使調任成德節度使,考慮到以前跟成德人打過仗,結下了怨仇,故帶了2000名魏博軍人到成德上任,用以保護自己。他要求朝廷同意讓這些魏博軍人留駐成德,衣糧由朝廷發給。度支使崔倰拒絕了田弘正的多次請求,無奈,田弘正只得將這些魏博士兵打發回魏博。魏博兵剛走,將領王庭湊即發動叛亂,殺死田弘正。從此,成德遂非朝廷所有。

至昭宗時,朱全忠、李茂貞等藩鎮勢力強大到足以左右朝廷。「南司」(朝中文武官員)、「北司」(宦官)分別依附於強有力的藩鎮,他們不再聽命於皇帝,而是唯強藩馬首是瞻。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強藩之間還演出了搶奪天子的鬧劇。

朱全忠兼并了徐州、兗州等地,並以武力迫使河北諸鎮皆服從自己。昭宗天復三年(903),以朱全忠「判元帥府事」,至此,天下兵權盡歸朱全忠。公元907年,勢傾天下的朱全忠「順理成章」地逼唐哀帝「禪位」,自己做起了皇帝,國號梁,史稱後梁。

結束唐朝近300年統治的,正是藩鎮。

唐朝藩鎮割據留給後代的教訓

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纂的《新唐書》認為,藩鎮日趨強大,唐王朝日益衰敗,並終於被滅亡,是朝廷決策重大失誤的必然結果,也是唐朝軍事制度敗壞的必然結果。《新唐書·兵志》曰:唐朝中期以後,「強臣悍將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於京師,曰禁軍。其後天子弱,方鎮強,而唐遂以亡滅者,措置之勢使然也」。

唐朝初年實行「府兵制」,男子20歲以上,60歲以下,都要服兵役,稱為「府兵」。平時在家務農,暇時訓練。官府徵發時,府兵須自備兵器及資糧,分批輪流宿衛京師,守衛邊境。統領府兵的折衝府,唐太宗貞觀十年(636)時共有634個,大多分布於京師附近的關內、河東、河南等道,僅關內道就有261個。用意在「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以確保中央政權的安全與穩固。當時朝廷兵源充足,兵多將廣,軍隊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調動、指揮自如。個別有野心的地方軍事將領即使反叛,憑其實力也是無法顛覆強大的中央政權的。

從高宗時起,農民因不堪自備兵器及資糧的重負,紛紛逃避兵役,府兵制逐漸廢馳。至玄宗天寶八載(749),這項制度實際已歸於消亡,募兵制很快取代了府兵制。宿衛京師的士兵,也是招募來的,都是市民,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商賈子弟及市井無賴。入伍以後,很少訓練,富有者忙著經商牟利,強壯者忙著玩耍:「六軍宿衛皆市人,富者販繒綵、食粱肉,壯者為角觝、拔河、翹木、扛鐵之戲」。這是一群烏合之眾。由他們充當天子的禁衛軍,其戰鬥力可想而知。天子直接掌握的軍隊之脆弱,與藩鎮掌握的軍隊之剽悍,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當時朝廷幾乎到了無兵可用的地步,精兵強將都在藩鎮的手裡,形成了外重內輕、弱干強枝的極不正常的局面。一旦藩鎮作亂,朝廷派有限的、素質很差的禁衛軍去平叛,無異於羊入虎口。若是調動別的藩鎮去鎮壓,他們則陽奉陰違,根本就不會賣力。他們不會幫助朝廷去消滅其同類,但會乘機向朝廷額外索要軍隊給養。朝廷白白送了巨額的錢糧、物資給他們,卻沒有達到平息叛亂的目的。《新唐書》說:「夫置兵所以止亂,及其弊也,適足為亂,又其甚也,至困天下以養亂,而遂至於亡焉。」唐朝中期以後養了那麼多兵,不但沒有能防止動亂,相反卻成為動亂的根源。

唐朝藩鎮割據導致唐朝滅亡的歷史,留給後代的教訓起碼有以下幾點:

第一,軍隊應由中央政權直接地、牢牢地控制,不能變成將領的私人軍隊,不能變成將領的親兵。

第二,將領的權力不能過大,不能大到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步。不能把軍權以外的行政、財政等權都交給將領,讓他們私自任免文武官吏、徵收賦稅,任意擴充軍隊。若把這些權力都交給他們,他們便有了搞獨立王國的資本。到時朝廷想制約他們,也無能為力了。《新唐書》說得好:藩鎮「據要險,專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於是,「方鎮不得不強,京師不得不弱」,朝廷舉措失當必然導致這樣的結果。

第三,將領跟軍隊,應有合有分。不要一支軍隊始終歸一位將領統領,一位將領始終掌握那一支軍隊。將領在一地也不能呆得過久。鐵打的營盤流動的將帥,將領應按一定年限在不同地區、不同部隊之間流動。使其無法擁兵自重,無法為了自己的私利跟軍隊結合起來,將其變成實現個人目的的工具。

第四,要慎擇將帥。在委任將帥問題上,就是要實行「疑人不用」。不能委派不可靠的人鎮守一方,獨擋一面。唐朝用安史舊將擔任節度使,以致河北三鎮不再為朝廷所有,教訓太慘痛了。

第五,朝廷要掌握軍事將領的任免權,此權不能假人,不能旁落。要做到不管什麼人,不管他是節度使還是經略使,一紙命令就能將其調動,或將其免職。

第六,軍事將領也要有監督。但唐朝中後期用宦官作監軍,卻是大大的失策。作為監軍的宦官,很快就為藩鎮所收買,為藩鎮割據推波助瀾。文武官員參用,以文制武,或者不失為古代的一個可行的方法。

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吸取了藩鎮亂唐、亡唐,以及五代藩鎮割據為害國家的教訓,削奪禁軍將領和藩鎮的兵權,加強中央集權,終於結束了中唐以來200多年的藩鎮割據局面。

來源人民網論壇


不是說一個勁po地圖不好,而是拿張地圖證明不了唐末五代的亂。
割據政權地盤交界處,府和州地盤歸屬不斷易主。
並且這些割據政權的興替也十分快速。後周取代了後汗,而後周又被宋取代。
一些小的政權(甚至稱不上政權),都沒立國,就被吞併了。
因此唐末五代的割據地圖其實是一直在變化的。他的亂是一張地圖遠遠難以體現的。

不過藩鎮的亂,之前的答主們已經非常詳盡地回答了。本文想做個補充。
究其本源,要回答的問題是藩鎮為何會如此亂。知道「為何亂」,就能理解「有多亂」了。

本文主要從唐末的軍事制度為突破口進行分析。


張國剛先生,認為唐末以來的募兵制,造成軍人身份的開放性(開放性指阿貓阿狗、流氓土匪都可以去當軍人了)。軍人職業化,僱傭化被不斷強化。

唐末五代,表面上是武人打天下,然而這個時期的武人和北朝隋唐前期的武人性質完全不同。北朝與隋唐前期的武人是貴族出身,當兵是他們獲得政治身份的手段之一。而唐及五代的武人是兵卒起家,沒有尊貴的血統和身份,完全靠武力來爭取榮華富貴。不論人的出身如何,只要有軍隊,就有建立政權的機會。因此凡是有野心的人,都想在這亂世稱王稱霸。造成軍事制度混亂、社會混亂。《新五代史》、《新唐書》均提及唐末「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的情況。

「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叛上」之後呢,就自己建立政權了。
各地割據政權帝王都是軍將,靠親軍獨霸一方,奪取政權的。
由於這些政權,都是靠軍事武力奪來,所以統治者們極其注重軍事領導機構,掌握軍隊。而統治者為了籠絡軍心,對驕兵悍將姑息縱容。除了龐大的軍費開支,為了讓兵將為之賣命,勞軍的賞賜很多,養兵的耗費極大。而這些兵將則更加傲嬌了。
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對藩鎮亂的回答到此。
接下去時對藩鎮亂的解決方法。

其實方法很簡單。還是以暴制暴。
為了解決如此惡性循環,後梁用嚴酷軍法壓制軍隊。一個軍隊若無功績,全隊的人都要被問斬,謂之拔隊斬。但是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士兵叛逃,幫其他國家打後梁。
後周,下定決心對軍隊進行整改。強兵強將升至高位,渾水摸魚的就遣散回家。不追求兵的數量,而是追求兵的質量!
所以當趙匡胤後來繼承了後周的強大軍隊,宋迅速崛起。用僅僅二十餘萬精兵便完成了中原地區的統一。(二十餘萬的數字可參考南宋陳傅良《歷代兵制》中所記載。)

以上。


所謂「政令不出函谷關」是也。


唐朝藩鎮和漢末群雄最大的一個區別是,漢末是十幾個陣營互相干,大的兼并小的,朝廷完全成為擺設,所以早晚都會被踹掉。而唐朝藩鎮絕大多數時間,基本上只有忠臣和反賊兩個陣營,朝廷仍然有相當的話語權,北方藩鎮想要打擊對手,就只能爭相討好朝廷,把對方逼反;而江南的生產型藩鎮又比較脆弱,軍事實力比起北方藩鎮相差懸殊,更沒有能力興兵作亂。所以安史被平定以後,唐朝大部分時期的藩鎮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只有一些小打小鬧。

唐朝一直到黃巢起義以後才出現類似東漢末年的情況,朝廷被架空,藩鎮之間互相兼并,再也沒有什麼忠臣了。北方一亂,江南豪強也才能夠像北方藩鎮一樣開始獨立割據。


藩鎮大部分時候並不亂,幾種類型的藩鎮相互制肘更是維護了唐朝廷的存在,真正要評亂的還是黃巢起義後使朝廷失去了江南的輸血又失去了原本中央對付藩鎮的神策軍,脆弱平衡已經被打破,各個藩鎮開始互相兼并了同時東南財稅型藩鎮開始謀求同中原河北一樣的待遇了從這個時期開始直到宋太祖黃袍加身才是最亂的時候。想看詳細數據的話有張國剛的藩鎮研究


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簡編》(說是簡編,內容其實並不少)裡面有敘述。我認為這段歷史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幾個時期之一了。由於唐玄宗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戲子性格,以及神經病似的懷疑態度(我估計這是李唐鮮卑基因的某種體現),在他中年後,藩鎮就已經無節制的坐大了,這其中以野心家兼拍馬屁者爬的最快,只是這時的中央還保持著百年積攢的餘威,朝廷還有一批忠心的將領,可惜玄宗作死,安祿山以一節度使身份三個月就攻入關中,這給其他地方大員除了精神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對唐庭的心理蔑視,結果是,安史之亂雖然平定,但大唐也徹底的失去了中央集權政府的實質,由於募兵制的本身缺陷,和大動亂後各地的信息阻塞,地方和中央徹底的失去了互相信任,藩鎮之間也是仇恨連連,藩鎮內部下克上,上欺下也是常態(這種形式演變到最後就是五代十國,終極進化就是黃袍加身),武人之間禮義廉恥基本沒有,軍人的職業化、世襲化又使得三國和南北朝時期那種政治強人難以誕生(這涉及到世家大族的倒台歷史),因此,軍閥個人的失敗,後果是很嚴重的:全家死光光,如長慶元年(公元821年)盧龍軍發生兵亂﹐將士囚禁朝廷派去的新節度使張弘靖(此人還是唐穆宗時宰相)﹐盡殺其幕僚(跟著他的人也是倒了血霉)。接著,成德軍將又殺死自魏博移鎮成德的節度使田弘正(這傢伙也是世襲軍閥),那麼這種情況下,各軍閥為了自保,也為了擴張,殺伐異常的殘酷,而連年的戰爭對社會破壞相當大,尤其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勞動工具:成年男子基本都去當炮灰了(其實玄宗時期,關西地區就出現了這樣的狀況,杜甫的《兵車行》有描述),那麼糧食就成了大問題,有時一些藩鎮就是因為吃的問題打起來的,這種情況下人口的損失可想而知:
安史之亂前一年的754年,全國戶達906.9254萬,口5288.0488萬。安史之亂時期760年全國193.3174萬(其中不課戶117.4592萬),口1699.0386萬(其中不課口1461.9587萬)。839年唐文宗時總人口為499,0,000戶。到北宋統一時剩379,0,000戶——兩百年間,人口損失達55%。黃巢大亂後,中原的朱溫、北方沙陀貴族、江南軍閥、西南野心家,攻伐更加激烈,可悲的是,這些強悍的軍人沒有用在保家衛國上——宋建立時,領土上就存在著天然的缺陷。
其實作為一個新疆人,我覺得藩鎮對我們這最大的影響就是某教的乘虛而入,在喀什的北面,有當年安史之亂後沒跟著大部隊入關留守的戍邊軍人的遺址,那些軍人堅守飛地(東面是吐蕃,北面是回鶻,西面是大食),獨自抗爭了百年之久,而在和田,百年戰爭吹滅的不僅是于闐李氏王朝,更是千年的西域!


不掉書袋,點贊第一的答案已經很豐富了。我就從個人讀歷史的角度,簡單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藩鎮割據的根本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唐玄宗後期為了對付邊疆的敵人,把地方財政、軍事和政治權力都集中到了節度使身上。以王忠嗣開頭,還讓節度使兼任幾個軍區的節度使。人老發昏,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昏招迭出,導致安史之亂。之後又是一系列處置不當,導致本來可以迅速解決的叛亂變得曠日持久,最後中央和地方陷入僵持,勉強妥協收場。

第二個是財政問題。好像是黃仁宇先生說過,中國封建王朝到後期,經濟狀況都非常差。唐朝末年正好到了這個階段。統治階層的人口繁殖又快,奢侈之風又比王朝初年更盛,導致中央財政惡化。中央沒錢養地方的兵,地方上的兵對中央就沒有歸屬感。

唐朝自玄宗以後,就是中央和藩鎮時而妥協時而開戰的循環。實際上,我認為唐朝皇帝還是太著急,老想著在自己有限的任期內解決問題,結果往往功虧一簣還付出了巨大代價。

藩鎮問題可以解決的有利條件如下:

第一,由於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一百年的盛世,唐朝皇室的威望是深入人心的。地方藩鎮根本不可能有真正領袖群雄的人物,安祿山史思明尚且做不到,何況其他人?而且地方藩鎮之間還有矛盾可以利用。比如魏博和成德之間就長期相互敵視,唐憲宗最後能統一藩鎮,也是因為魏博田弘正帶著魏博震懾成德。但唐憲宗一去世,當政的幾個SB宰相就把田弘正的牙兵給養斷掉,結果田弘正被殺,一系列連鎖連鎖反應毀掉大好局面。

第二,安史之亂大幅度降低了人口,是一件極其殘酷的事。但從馬爾薩斯人口論的角度看,這也降低了當時的人地矛盾。實際上安史之亂平定後,看似一直在打仗,全國人口一直在恢復當中。如果唐肅宗、唐代宗和唐德宗這幾個不操之過急,打好基礎,唐憲宗恢復權威也沒有那麼困難了。

第三,藩鎮第一代都是真正戰火中拼殺出來的,對地方控制力和戰鬥力都很強。但威望是不能遺傳的,藩鎮第二代第三代就差多了。實際上到了後期,李德裕也看得很清楚,地方藩鎮接班人也需要皇帝的任命才能壓制下屬。這其實也是代宗、德宗勞而無功,憲宗最後獲得成功的一大深層次原因。

第四,唐朝後期的國際環境也越來越好,回鶻威風不再,唐武宗時期甚至被黠嘎斯滅掉。黠嘎斯對唐朝的關係非常友好。而西南的吐蕃後來也衰敗了,甚至先於唐朝分裂滅亡,被張儀潮反正回歸唐朝了。

當然一切都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了……
藩鎮之亂,根子還是在於朝廷之亂。
朝廷之亂,根子在於皇帝剛愎自用,大臣朋黨相爭,宦官又橫插一筆,專權亂國。
這樣的背景下,藩鎮不想亂也不行啊。你看看忠心為國的藩鎮,田弘正、牛元翼,哪一個得到了好下場?


北洋軍閥大小和節度使地盤差不多大了


說個題外話
唐文宗病情稍有好轉,這一天,坐在思政殿,召見翰林院值班學士周墀,和他一起喝酒,問道:「朕可以和前代的哪些帝王相比?」周墀回答說:「陛下是堯、舜一類的帝王。」文宗說:「朕豈敢和堯、舜相比!我問你的意思是,我是否能趕上周赧王和漢獻帝?」周墀大驚,說:「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最後亡國的帝王,怎麼比得上陛下的大聖大德。」文宗說:「周赧王、漢獻帝不過受制於各地強大的諸侯,而今朕受制於宦官家奴。就此而言,我實在還不如他們!」文宗因此哭泣,淚下沾襟。周墀也拜伏在地,流淚不已。從此以後,文宗不再上朝。
連宦官都對付不了那對付藩鎮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 ? ? ?.) ╭


從肅宗到憲宗之前,非常亂。憲宗打服了所有藩鎮後,唐朝基本沒有藩鎮問題了。當然後期河北三鎮叛亂,但是比較收斂。唐末才出現藩鎮叛亂。教科書上的中晚唐三大問題「藩鎮、宦官、黨爭」裡面,藩鎮問題最小。


其實藩鎮多數時間都很老實,要命的是宦官專政


推薦危機與重構這本書,講的還是比較詳細的。


其實藩鎮的形成和什麼開放收縮有個毛關係。很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清楚。
安祿山史思明兵發漁陽,建立大燕王朝。安史軍以契丹人為主。所以安史之亂的源頭可以遠朔武則天時期。
實際武則天時期如果突厥擊敗了契丹,那時大燕王朝就建立了。但也建立了一個渤海王國。
回紇在唐朝和燕朝的爭取下站到唐朝這邊。你以為考什麼朔方軍能管用?好不容易集結起來想趁著安祿山死結果被史思明擊潰。
回紇兵一出,契丹人崩潰。大燕國土崩瓦解。在回紇人要求下,唐與大燕剩餘勢力握手言和。
回紇在好幾次唐朝即將覆滅時出面警告藩鎮。
後來回紇覆滅西遷。唐就依靠沙陀人。只是沙陀人的威懾力小於回紇,藩鎮不服天下大亂。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唐代志怪小說《酉陽雜俎》?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真的是心狠手辣么?武則天那麼喜歡她,為什麼不傳位給她?至少也不能讓她結局那麼悲慘吧。

TAG:歷史 | 國家 | 戰爭 | 唐朝李唐 | 唐代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