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寫作技巧?需要看哪些書?
比如情節的處理,結構怎樣構思,怎樣讓用詞更加精準等。現在教你寫作的書,號稱小說技巧的書太多了,不知道靠譜不?
對了我不是問怎樣寫中小學生作文啊,回答上點檔次希望
我猜,每一個喜歡讀書,甚至視讀書如生命的人,都可能存在一個作家夢。在沒看日本作家大澤在昌的這本《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之前,我也只是空有想寫的衝動,卻沒寫好的才華。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看過一遍《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之後,就能才華橫溢地寫出一篇為人稱讚的文章來。正如大澤在昌在書中所說,只有讀的書多了,心中的「抽屜」多了,才可能自如地拉開想要的「抽屜」,寫出一篇滿意的文章來。
正如書名《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所言,書中更多的是介紹一些寫作的技巧,比如作為職業作家如何生存,如何從第一人稱的視角寫作,如何避免視角混亂,怎樣設計對白和角色,情節的布局如何做到高潮迭起,懸念叢生……
一、關於職業作家
職業作家相比於兼職作家,壓力可能會更大,但也由於有更多的時間和壓力,反而可能促使職業作家成功。
1.出道方法
①獲得新人獎(尤其是「含金量」高的新人獎);
②向出版社投稿。
2.成為作家的四大要點
①確保文字的正確性,因此就要養成時刻懷疑自己和查字典的習慣;
②寫完重讀原稿,最好是大聲讀出來(尤其是對於長篇小說);
③堅持每日練筆;
④學會勇敢放棄。
二、關於寫作技巧
1.角色
①通過對話突出角色的性格,以第一人稱寫作時,可以藉助對話進行說明,但不可過度依賴;
②不要一上來就寫討厭的人,可以讓看起來並不討厭的人逐漸地顯得討厭,讓討厭的感覺在讀者中慢慢擴散;
③不要在敘事中描寫性格。與其直接描寫「他是一個沒有骨氣的人」,不如通過對話表現該人物「低三下四」的態度。比如電影《霸王別姬》中的段小樓,剛開始他是護著師弟程蝶衣而頂撞師傅的大師兄,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他又是為了自保而與妻子菊仙劃清界限、批鬥程蝶衣的「假霸王」,從中就可以看出人物的複雜性。
④製作角色表,逐漸記下自己對每個登場人物的想法。
2.對話
①符合角色的身份;
②通過「沉默」和「岔開話題」等設置隱藏對話。
3.情節
①小說需要「刺」,能在讀者心中激起漣漪;
②需要轉折,有跳躍感,有時為了故事順利跳躍,可以增加角色;
③有變化,存在驚心動魄的要素;
④「解謎」,任何小說都存在謎題,因此在寫作之前應在心裡定義好「這部小說的看點是什麼」。
4.文字
①準確。準確的文字來源於精準的措辭,盡量選擇能夠準確傳達自己心中意象的詞語。
②「八分感性,兩分理性」,盡量冷靜地選擇正確的詞語來描寫角色的感動、哭泣、恐懼等;
③運用比喻等修辭、擬聲詞以及外來詞等。
5.積累
①身邊常備用來記錄想法的備忘錄;
②聽見優美的音樂,要思考「這首歌曲能攜程什麼樣的小說」;看到出色的電影,要琢磨「如果由自己當導演,該怎樣安排素材」;在接觸別人的作品時,養成「這份感動應該如何運用到小說里」的習慣。
③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可以看對方的視線盡頭,以便了解對方的興趣所在。
即使是曾經聽過大澤在昌講座一年的人,在講座結束之後也未必能立馬成為職業作家,《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的目的也不在於此。通過大澤在昌的《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我們對職業作家有了新的認識,正如大澤在昌所言,「特別特別喜歡讀書,結果變成自己想寫書了——只有對自己的這種心態有充分認識的人,才可能成為作家」。希望,我們能夠不斷增多自己的「抽屜」,不停地讀書,增加自己的創意。
也是一個喜歡寫作的人。對寫作一直懷有不曾消失的熱忱。
05年的暑假看《人魚小姐》。女主角雅俐瑛是個專職編劇,大部分的時間關在房間里寫作,有時候出去採訪,或者和電視台的編導溝通劇本。寫好的劇集播出後會和家裡人一起看。由於劇本質量好收視率也高,出門逛街的時候還會時不時的聽到有人在討論和誇讚。當時我就想,這應該是寫作者的終極夢想吧。或者至少是我的終極夢想。
08年春天開始嘗試著寫短篇,然後給期刊雜誌投稿。稿子被斃了N+1次之後,終於在當年9月份第一次成功刊登,記得那本雜誌叫《摩客》,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後來斷斷續續寫到13年,零零散散的給一些雜誌供過稿子,但是不太多。
再後來由於工作越來越忙,就基本停筆不寫了。之前還有一個可愛的編輯,幾乎每次我發微博,她都會在下面留言催稿。還有一個編輯一直激勵我說,跟你一起寫短篇的小夥伴都開始出長篇啦,你什麼時候打算寫呀。後來看我一直懶散,就再也不催我了。
這些年一直想把寫作重新撿起來,卻又一拖再拖。這個時候正好看到大澤在昌的這本《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也算機緣巧合。在此也推薦給大家。
Part 1
這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說家,暢銷書作家大澤在昌給十二位青年寫作者的一場講座。
講座主要是依託於十二位青年寫作者的一些作品,結合大澤在昌老師自己的寫作經驗而展開的。
講座內容分為十個版塊,大都結合了實際案例,講解直觀生動,很有針對性。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檢閱自己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也有可能會突然被一句話點醒,茅塞頓開。
而且這本書幾乎每章節的最後一頁還專門配有一頁橫格紙,可以寫筆記,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大澤在昌老師在講座中說:創意屬於「才能」,把創意用最佳的形式寫成小說則是「技巧」。他這次講座教給大家的主要是技巧。
但是我覺得大澤在昌老師通過這本書傳遞給大家的,不僅有具體的寫作技巧,也有寫作理念。可以說是乾貨滿滿。
Part 2
(1)保持大量閱讀。
任何一門專業都一樣,首先要保證大量的輸入之後才能有輸出。想要成為職業作家,每月讀書少於十本是不行的。當作家就像杯里的水,讀書量越來越多,最後才會溢出,才會有寫作的熱情。大澤在昌老師說他高二的時候每天讀三本,真是自愧不如。
(2)堅持每天練筆。
成功的作家大都筆耕不輟,甚至每天都會有定量的寫作任務。堅持每天寫作的話,真的會很容易帶入情感。我最開始經常寫的那段時間,特別容易寫出優美的句子。有一次泡圖書館,一下午一氣呵成寫成了一篇完整的稿子。
(3)隨身攜帶記事本。
身邊要常備用來記錄想法的備忘錄,想到好的創意一定要隨時記下來。也可以準備一個標題手冊,想到適合標題的詞或好的短語就記錄下來。靈感經常不期而至,隨時記錄,日積月累,都是最好的素材。
(4)善於展開想像。
無論是走在路上還是在公交車上,偶爾抬頭觀察一下周圍的人,試著展開各種想像,這種觀察會成為人物描寫的重要依據。久而久之,腦海中就會形成一個獨屬於自己的電影院,專門上映你要寫的故事。
(5)注意精鍊語句。
並非全部都是華麗堆砌辭藻的就是好文章。要試著學會以最少的詞語傳達最多的信息。這一技能有所提高,結果就會使文字變得簡單。
(6)要精雕細琢你的文章。
文章寫完之後,間隔一段時間再做推敲,就能像閱讀別人的文章一樣重讀自己的文章,從而發現字句、情節和角色的不足。篇幅越長讓作品沉睡的時間也該越久。以便能用新鮮的眼光面對自己的作品。
(7)懷著讀者是比自己年長的人的心態去寫小說。這樣寫出來的小說不會顯得幼稚。
Part 3
有趣的小說,是角色和情節有機結合的作品。支撐情節的是角色。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文筆優美以外,引人入勝的情節才是關鍵。而鮮明的角色,更是設置情節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我自己寫文章的時候,常常容易平鋪直敘,按照自己的意願痛痛快快的寫完了。往往在別人讀來就是一篇流水賬,沒有百轉千回峰迴路轉。這樣的文章文筆再好,也不是一篇好文章。
寫的過程一氣呵成暢快無比,之後要不斷地調整篇幅、架構、情節鋪設,這個過程往往是非常痛苦以至於讓人想要逃避的。而這時候就需要大澤在昌老師的「寫作技巧了」。
大澤在昌老師分短篇和長篇兩種情況,具體的傳授了許多寫作技巧。
比如一共三十頁的短篇小說架構可以這樣設置:前二十頁平淡無奇,二十五頁再生風波,二十八頁迎來故事高潮,三十頁落下帷幕。
而針對長篇小說,寫作技巧更是如數家珍。
比如:要嘗試著去解析自己喜愛的長篇小說,看看它的作者是如何設置情節的。
比如:開篇多下功夫—塑造三到五個強的角色——準備兩波故事高潮,這三點是寫長篇小說的關鍵所在。
比如:必須在整體的三分之一就開始轉折,全篇要有兩三次翻轉。只有一個結的長篇小說,難免顯得單調,而且很難把懸念一直維持到最後。而在中間把結解開然後在快到結局時再打一個結,就能讓故事出現兩個高潮。
比如:故事的整體設置是小高峰—低谷—較大的高峰—低谷—大高峰。低谷部分也至關重要,要一直牽著讀者的神經,不要讓讓讀者在低谷部分「浮出水面」。
比如:要學會抓住讀者的心理,讓讀者能夠對故事情節感同身受,不要從頭到尾只做旁觀者。
不勝枚舉。
Part 4
一整本書,都是大澤在昌老師多年的經驗之談。講座中信口拈來「阿寒湖」的故事,令人不得不欽佩。
能夠成為大澤在昌老師那樣的暢銷作家,或許路途遙遠甚至不太可能。我們或許只是初涉這個領域,或許已經被各種退稿擊敗信心全無。
然而就像他在文中說的:現在不斷犯錯不斷碰壁的人,是正在經歷考驗,為了跨越壁障要去掌握更多的資源和素材。就算有朝一日真的成為了一名專職作家,也要一直努力。這種努力背後的艱辛,不下於赤手空拳開山挖河。但只能咬牙堅持,因為這就是作家的生活。
就像《人魚小姐》里的雅俐瑛寫劇本的時候,有時候會被情節感動到一邊寫一邊哭,也有寫不出來的時候煩躁沮喪的哭。
思考是辛苦的,但寫作應該是快樂的。
經歷了思考的寫作,才是成功的。
希望我們最後都是成功的。
最近,有好幾個讀者問起寫文章方面的事,雖然咱寫的東西不算多,閱讀量也很一般,不過我覺的咱還是有點經驗的。我的公眾號基本沒做過互推,也不像有些自媒體靠標題雞湯獲取閱讀量,也沒多渠道推廣過,粉絲大多都是自然增長起來的。一個自媒體靠自然增長,一年時間能達到1000左右閱讀,算是差不多的了,見了不少公眾號寫了兩三年時間,現在每天也才300-500的閱讀。
寫文章難嗎?
不難。寫文章實際就是跟人講話,把自己所思所想用文字的方式講給讀者聽。
什麼樣的文章(或者話)受歡迎?
故事。
這是千百年來被證實,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歡迎的體裁了。任何道理或者概念,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比如想讓人們知道,遵守交通規則很重要,那麼我們肯定會講,誰誰誰闖紅燈,搶道被撞的故事。再比如,提起拜金女這個概念,很多人都會想起有個叫馬諾的女嘉賓上非誠勿擾講,寧可坐寶馬裡邊哭也不願坐自行車上笑的故事。即便我們想反駁,想讓大家接受:嫁給有錢人不一定幸福,我們一樣會從身邊找故事來論證說明自己的觀點。哪怕看工具書,我們也喜歡看裡邊案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如果都是乾巴巴的理論,方法,沒有實際案例的話,就顯得很無力,可讀性也很差。案例實際上也是故事。
那麼,想寫受人歡迎的文章,或者說想做好一個演講,最關鍵的因素就出來了,就是,得學會如何講故事。
寫文章實際就是講故事。講故事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寫文章,寫書的方法。書,說白了就是一個長篇文章。
寫作,或者講故事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和自己總結的經驗。我們接觸不同的教程,不同的大咖都會聽到各種不同的方法,似乎每個人說的都有用,但是似乎又都不得要領,我們學了各種方法之後還是不知道一篇文章該怎麼寫。
比如說,上學時我們都知道,寫文章只要掌握who(人物),when(時間),where(地點),what(事件,),why(原因),how(過程,方法)這5個w和一個h就行了。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很多不錯的,轉發量大的文章並不一定都全部具備這麼幾個因素,而全部具備這幾個因素的文章也不見得就是好文章。
假設一個小公務員,是個戶籍警,記錄自己每天的生活,比如說為了掙工資,早上起床,趕車,到單位,看報紙喝茶,給人辦業務蓋章,晚上下班回家,睡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過程,方法,原因都有了,我們看完他寫的這個日記,會感覺精彩嗎,會喜歡嗎?
應該不會吧!
為什麼?
太平淡了。
所以,我們寫的內容一定得是人們平常很少見的,不了解的,神秘的,新奇的,人們才會喜歡。比如說,我之前寫過,老千,煤礦,騙局,揭秘,旅行見聞,各種生意項目……,基本都是大部分正常上班族很少見的東西。
當然,除了奇之外,作者本身的高度也很重要。
簡單來說,就是有錢或有名。
范冰冰和王思聰,即便在微博只發一個問號,也會有眾多讀者關注,猜測,討論:他們想表達什麼?這個問號是什麼意思?……
比如范冰冰上次發了個【我們】,就能惹得大小媒體競相跟風報道。如果咱們發個【我們】有這個效果嗎?
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寫出來,效果不一樣,讀者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王思聰發個:今晚在西安,約嗎?大家會覺的,王公子真風流。但是星雲法師如果在微博發個:今晚在西安,約嗎?肯定是罵聲一片,大家會覺的怎麼這麼下流……
該最近看了四本書,寫作風格都不一樣
一本是,雷殿生寫的【十年徒步中國】。這個作者很特別,只上過三年半小學,他的寫作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我之前說過的,按照時間線,把十年旅行過程中發生的比較重大,新奇的事情按照順序寫出來。語言什麼也很普通,實際上就是日記,這個最適合初學寫作的人了,順著一個人物按照先後順序一條線寫到底。我公眾號之前發的那個關於小黑的故事【賠光600萬……】實際上也就是按照時間線,從他上學,到進入歌舞團,到去南方演繹吧打工,到自己開演繹吧,到演繹吧倒閉的經歷做了一個記錄而已。
看完的第二本書,是賈平凹寫的【廢都】。廢都這本書很散,基本上寫的都是西京城文人圈子生活里的一些瑣碎事,跟紅樓夢差不多。這個書,看的時候雖然感覺故事不是很精彩,沒有那麼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是寫的非常細,信息量非常大,讀完感覺能收穫不少知識。這個書也有一個主線,主線是啥呢?就是孟雲房這個人,孟雲房是一個貫穿整本書的關鍵性人物,這本書里所有人物和故事大多都跟孟雲房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有點類似中轉站的作用,如果沒有孟雲房,這些零散的故事,人物就沒法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我寫的隨筆,基本跟廢都的風格差不多,很隨性,側重於抖出更多料。
第三本書是劉震雲寫的【我叫劉躍進】,這本書也是第二次讀,第一次讀大概是10年前了,只感覺故事很精彩,這次讀完,不由得佩服,劉震雲確實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這本書的風格有點類似多線敘事電影。啥是多線敘事電影呢?比如,【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就是同時講述一段固定的時間內,多個人物同時經歷的事情,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說的就是這個風格。【我叫劉躍進】裡邊,每一章基本都是一個獨立的人物和故事,但是又因為各自一些不同的事情產生聯繫,到了一起。最開始是放,隨著情節發展,慢慢再不斷的收,縮到一起。比如【瘋狂的石頭】,開始的時候,幾個人物都互不相干,但是最後各路人馬都因為一顆鑽石被收縮到了那個小廟,產生矛盾衝突,從而讓故事達到高潮。這種寫法看似簡單,但是要求作者對整體具有特別好的的把握能力,比如哪裡該留懸念,什麼時候該收,怎麼把所有事情合理銜接起來,寫之前都得精心策劃。
看的第四本是馮侖寫的,【野蠻生長】。這個書相當於是一本合集,書里的每一章挑出來都是一篇獨立的文章。這個書是按照事業主線來寫的,按照民營企業的萌生,發展,規範,輝煌,倒閉的順序列出不同階段不同的人物,以及方法,感悟。從大的方面來說,也算按照時間線,但是嚴格意義上也不算,因為,不斷的有插敘,倒敘,回憶……
我寫的【試試】那篇文章有點類似這個風格,就是圍繞著去年在互聯網上做的生意實驗,遇到的一些事情展開。【野蠻生長】這本書的寫作方法最適用於寫教程,工具書。每一個方法都是獨立的,但是又有一個整體的系統性的大框架,把所有方法容進去。
這幾本書都是在講故事,雖然風格不一樣,但是核心方法又都是相同的。
核心技巧是啥呢?
實際上,大部分好的文章,書,講故事的方法歸根結底就是:
人物有一個想要完成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礙→人物為解決阻礙做了哪些努力→努力之後得到的是什麼結果(通常結果不是很理想,沒有實現)→如果結果不理想,代表努力無效,又會遇到什麼意外→意外發生之後事情出現了什麼轉機?→最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
再說簡單點就是,【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機】【結局】,這七個因素。
比如雷殿生的【十年徒步中國】,作者的【目標】是要徒步走完全中國,在徒步的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危險,嘲笑的【阻礙】,經過各種【努力】,解決了阻礙【結果】,在媒體報道下,很多網友們知道了這個人和這個事,給予了很多支持,比如穿越羅布泊時黑龍江電視台提供全程報道和裝備物資支援【轉機】,最終作者完成了旅行中國的目標,獲得了大獎,成為奧運火炬手,被很多大學,企業,媒體邀請去做分享,成立了自己的俱樂部,出了書……
再比如,金庸的小說,主人公多是為了復仇這個【目標】,找不見仇家,或者仇家太強大【阻礙】,去拜師,尋找仇家【努力】,卻找錯了仇家,或者因為力量太小沒法幹掉對手【結果】,偶遇高手,或者發生了奇遇【轉機】,武功大漲成為絕世高手【轉機】,最終幹掉了對手,揭開了謎底【結局】。
多線敘事,實際上就是多個人物為了自己的不同目標,作出不同的努力。比如,天龍八部,喬峰的目標是尋找殺父仇人,慕容復的目標是為了復國,鳩摩智的目標是為了得到六脈神劍成為天下第一,段譽的目標是為了追到神仙姐姐,阿紫的目標是為了追到喬峰……,再比如【我叫劉躍進】裡邊,劉躍進的目標是為了找到自己的包,楊志的目標最開始是找到把自己嚇出毛病的搶劫團伙,嚴格的目標最初是想得到領導幫助拿到貸款,曹哥的目標是為了搞點小錢,按摩女老公的目標是為了復婚,領導的目標是為了拿到U盤……,人物穿插交錯,最終同一時間在同一個空間內聚到了一起,各個人物的目標分別得到了不同的結局。
各個人物的目標都不同,怎麼讓他們發生關係呢?
這就得一個連接節點,或者說是中介,中轉站。
比如,【我叫劉躍進】裡邊,那個連接節點就是劉躍進的包和嚴格丟失的u盤。【廢都】裡邊的連接節點就是,孟雲房這個人,【十年徒步中國】的連接節點,就是作者本人,把所有的人物事件串聯起來,金庸的【俠客行】裡邊主要連接節點就是,【俠客島】【狗雜種】【玄鐵令】,把所有人物和事件鏈接起來。
之前聽了一個寫手開的寫作課,他說,看文學類的書籍沒什麼用,對提高寫作能力也沒多大幫助。我是不大讚成這個話的。
【廢都】裡邊就有很多生活和做事的方法,技巧,也有揭秘騙局的,比如說(生子秘方),藝術品造假,雖然是20多年前寫的,但是這些騙局現在仍在發生。
要想學寫作,光知道方法是不夠的,拿著學到的方法去分析別人作品,琢磨人家具體是如何寫的,是如何運用這些方法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去發揮。很多寫作,畫畫,拍電影……的高手,最初都是從閱讀,臨摹別人作品開始的。
寫作課有沒有必要聽?
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雖然,不知道方法的話,別人作品看多了也能總結出規律和技巧。不過,懂得了方法之後再去分析別人作品會更清晰,更容易學會寫作。
比如,今天文章里提到的【線】,就是我自己看別人書或文章的時候自己琢磨出來的,以前從沒見誰教過這個東西。
知道,並掌握了【線】這個概念,對寫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熟練運用【線】以後,寫文章,乃至寫書都非常容易。
寫一篇幾千上萬字的文章我們覺的很難吧,但是發個幾十上白字的說說,誰都會發。那麼咱平常就先寫幾十上百字的小段子,然後再用些句子把這些小段子,小故事連接起來,一篇文章就出來了。舉個比較形象的例子,佛珠我們都見過吧,一顆顆零散的珠子被一根繩子串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串完整的佛珠。小段子就好比是一顆顆零散的佛珠,連接這些小段子的句子,就相當於把那些零散佛珠串起來的那根線。
我前天刪除的那篇文章,實際上就是把沒有連接的小段子,散珠子推送出去了。
連接小故事的線一定就得是句子嗎?
不一定。
也有很多文章或者書裡面的各個小故事前後是不做銜接的,我之前提到過跟【荒蠻故事】這個電影風格一樣的寫作方法,基本就是硬連接。
現在有不少公眾號的作者都是採用類似手法,1,2,3,4,5,分別講述幾個不同的故事,事情跟事情之間沒有任何聯繫和銜接。比如,咪蒙和霧滿攔江的文章多半都是這個風格。
這類文章其實也有線,這個線一般就是文章的標題,也可以說是文章的靈魂。
想寫這類文章的話,列出1個大眾容易接受的道理,或者大眾反感的行為,或者能引發大眾情緒的東西作為論點,然後,去身邊找出3-5個可以證明這個道理的故事,結尾再做個總結,表明一下自己觀點就可以了。
寫這類文章其實是最簡單的了,又挑的是大眾最喜歡或者最反感的元素來寫,閱讀量和轉發量一般都會非常高。
比如,我在公眾號里也測試過這個方法,就是之前寫的那篇【你為什麼要努力賺錢】。當時公眾號才4000左右粉絲,按照一般規律,公眾號的閱讀量是粉絲量的10%,也就是說,那篇文章在粉絲量只有4000的情況下,正常閱讀量應該是400,但是,那篇文章的閱讀量居然到了2000多,而且打賞量也是所有文章里最多的。
不過,我是不大喜歡寫那樣的文章,那樣的文章讀者看完收穫也不是多大,我更傾向於寫一些真正對讀者有用的內容。
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很多讀者如果覺的沒用,不會去轉發打賞,如果覺的有用,會打賞,但是很少去轉發,因為人都是自私的,我懂了不想讓其他人懂,或者揭秘的東西對我會產生不好影響就不願轉發。
不過,也有好處,就是讀者粘性比較高,大家比較願意支持。比如之前推送了兩次廣告,掉粉很少,賣【地下產業白皮書】的時候,我沒說價格,就是你隨便給,多少無所謂,雖然也有給一塊錢,甚至一毛錢的,不過還有一些讀者給60多,100多,甚至300多。
有好事者加了幾個打賞100元以上的夥伴,說,那個東西,百度裡邊可以搜到免費的,瘋了吧,還給錢……
有讀者回答說,我以前看過,自己手裡也有,就是想支持下人家。
有讀者說,電子書看起來體驗還是要好一點,百度裡邊雖然有免費的,但是好多廣告,也沒有目錄,閱讀體驗不好,下載,整理起來很麻煩,浪費時間。
也有讀者說,是人家讓咱知道這個東西的,人家不說,咱也不知道有這個東西,我是為信息買單。
看了這些,感覺特感動。羅振宇說,什麼是粉絲?真正的粉絲就是願意幫助你,支持你,打心眼裡願意你成的那些小夥伴兒。
屌絲捨得花錢還是有錢人捨得花錢?
我認為有錢人更捨得花錢。
有錢人捨得花錢是因為傻嗎?
應該不是,人家之所以有錢,就是因為人家比咱更聰明。
看到那個讀者說,為信息買單時,我想到了一個小項目。
前段時間看完一本書,感覺特別有啟發,於是便買了一批送讀者。送之前基本是保密的。今天,估計大家陸陸續續都收到了,有幾個夥伴沒看多少就對這本書讚不絕口,說,簡直就是顛覆自己以往對錢的認識。
送書時,我在想,大家看完書有了收穫,以後生活得到了改變,會不會在心裡感謝咱,記得咱呢?
應該會吧。
其實我要說的項目很簡單,就是做一個類似讀書會一樣的事情。
比如說,收取一定年費,一個禮拜或者一個月給大家寄一本你看過的或者別人推薦的比較有價值的書,跟大家分享討論讀書收穫,每天在私人微信里為大家推送一個會員信息,比如業務,職業,行業,特長,坐標……,以及他寫的讀書筆記。
這個事實際上賺的就是為大家精選好書,好友的信息費,或者說是嚮導費,服務費。
一年前建群的時候,有夥伴把大家的簡介整理起來做了一個群員通訊錄,前幾天翻到,看到各個行業,各個地方的夥伴都有,又把這個通訊錄在群里發了一次,我想,大家想了解任何方面基本都能找到業內人士,去了任何地方都能聯繫到當地的夥伴,這個還是蠻有價值的。
我跟一個小夥伴提了下這個項目,他問,可行嗎?
我說,肯定可行,如果我現在招,我相信肯定會不少夥伴願意加入的,但是我現在懶得搞了,每次賣東西或者做付費的事情都會有不少局外的屌絲亂噴,不過,你去做的話,不存在這個煩惱。
他問,做這個事重點是啥?
我說,得找一些自媒體背書,給你帶來信任和種子客戶來啟動。自己如果沒有流量的話,很難做起來。
他問,是不是要搞個公眾號?
我說,私人號最好,同時不要告訴大家你要送的書是什麼書,將要推送的夥伴是誰。越保密,大家越有期待感,越會感覺到驚喜。
他問,需要建群嗎?
我說,不要建群。實際上你要做的這個事就是建立一個橋樑,或者說是做一個嚮導,建群了之後,大家過段時間就沒新鮮感了,同時大家都私下聯繫,你的作用就被弱化了,大家最終會忽略你的作用。
其實,羅輯思維之前就搞過這個事情,標一個價錢出來,但是不告訴你箱子裡邊有啥東西。效果很不錯。
相信很多人關注羅輯思維,買會員,也是看重他的會來事功能。那個時候,羅輯思維就是一個流量和信息的中轉站,一個各種資源連接的橋樑。然而他們走錯的一步也是,開放了會員區,建立了會員群,大家私底下都能相互自由連接,誰都能拉起一個群,搞一個眾籌,組織一個活動……,過度消耗了大家熱情,弱化了羅輯思維本身這個中心的作用。
真的有人願意為嚮導付費嗎?
這個是無需質疑的,之前在青島遇到了一個大哥,他說,跟朋友穿越羅布泊,請了個嚮導,5天,倆人每人給嚮導拿了3.8萬。
嚮導是幹嘛的?
就是告訴你,該朝哪裡走,哪裡有水源,哪裡有吃的,哪裡有坑。
之前還跟夥伴們討論過一個項目。有些夥伴在國外呆的時間長,對一些國家比較熟悉,我當時想,如果咱去外地或者國外旅行,如果有個當地人,幫咱安排吃住,帶著咱逛,玩,咱是願意付費的,你們可以試試這個,因為有些人是不喜歡跟團的,因為跟團太趕,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但是自由行又沒經驗,懶得做攻略。
有人擔心說,怕被查 因為這是黒導遊……
我說,如果有個老外對中國比較熟悉,帶著一群他們國家的人一起逛長城,故宮,兵馬俑……,會被懲罰嗎?我跟朋友一起逛著玩不行嗎?
沒過多久,有個在國外的讀者說,他們當地就有人搞這個事,基本就是咱說這個模式,而且已經做的很出名了。
其實,這個事國內也能搞,前幾天在一旅遊APP上發現,很多地方都有人在做。網上接單,有的自己開車,有的是租車,包括接機,帶著一起玩,去吃本地特色美食,給安排住宿……
只要把服務做好,一定是有人願意為服務和信息買單的,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便宜的,免費的,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動手。
網上攻略再多,也是外地人寫的,外地人有本地人更了解本地嗎?
屠龍奶爸原創,微信公眾號:屠龍隨筆,首發,若轉載,或想觀看更多本人鳥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tulongnaiba (屠龍奶爸拼音)
怎樣用詞精確,請一定多看點古文,古籍。這些書的字眼通常豐富又精準(不常用的說法你看了別往心裡去,但一些今天還在常用的字,你多看看過去怎麼用)
情節的處理,這個最好提前腹稿。試想像你做PPT。
結構的話。怎麼說,多看好電影吧。
最後,多看,多看,多看。(看小說,寫小說,你別看人怎麼寫細節,要看人怎麼架構。也別看人家怎麼設計情節。真正的大家,他們的設計都不是那麼匠心的,而且簡直自然到無敵。)
我自己不太贊成模仿別人小說。小說是一道氣,和作者的氣質/才智 太緊密了。你要找到自己的出口,而不是照著別人的房門給自己打一扇窗。
在講故事的時候,其實就是想好辦法,如何把故事和感觸一口氣融合好。別的都次要,因為沒有定勢。謝邀。
提高寫作技巧最靠譜的方式就是每天寫3000字然後修改三遍以上,不練習的話,你看多少技巧書都白扯。
找到你覺得寫得好的小說,嘗試模仿他的風格,寫完之後修改,再修改。揣摩他的情節構造和寫作手法。同時輔助一些理論性的東西,來幫助自己更好的總結。
至於用詞準確性,你不練,不在心裡積累大量的辭彙,揣摩熟練每個辭彙的含義和用法,你能談到用詞準確性么?舉個例子,你能想出多少種不同的說「綠」的辭彙?它們的含義和給人的感覺有什麼區別?分不出來的話,你再怎麼知道這裡應該用一個精準的詞去形容你想形容的綠,都是沒意義的,你用不出來。
建議
《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本書初版於1940年,1972年大幅增訂改寫為新版。本書是一本指導如何閱讀的實用類書籍。書中提倡想要提高自己的讀者要有「主動閱讀」的勇氣。不懂閱讀的人,初探閱讀的人,讀這本書可以少走冤枉路。對閱讀有所體會的人,讀這本書可以有更深的印證和領悟。這是一本有關閱讀的永不褪色的經典。
雖然這是講如何閱讀一本書,然而,反過來看,你懂如何閱讀一本書了,你就能知道結構,用詞,和主題結合。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
當然,我沒看完。很多朋友誇獎我,覺得我文章寫得很瀟洒,讀起來像是頃刻之間揮筆而成。
說來慚愧,實際上每次寫長文,對我來說都是一個非常費時費力的過程。很多文章常常都是熬了很久,改了五遍以上,通過公眾號發出來之後還是很不滿意。
在我小時候,曾經有機會當面向著名的重慶籍作家莫懷戚(中學語文課本《散步》一文作者)教授請教。
說到寫作秘訣,莫老的一席話,我深以為然:
「你必須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力氣來進行寫作,再花百分之兩百的力氣進行修改,讓它看起來像是毫不費力寫作而成的。萬物之道,皆是如此。」
這麼多年走過來,漸漸發現:世間最重要的品質不是炫技和才華,而是堅持和耐心。
如果想閱讀我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whdkad
寫小說最高深的技巧——勤奮!
寫不好,就因為懶!!!因為懶!!!因為懶!!!基礎級:
《弗雷的小說寫作坊:勁爆小說秘境遊走》
小說寫作基礎,適合對系統化寫作知識零認知的同學看。看完可以基本對小說寫作有什麼必備的思路有個了解,對於整體塑造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21天搞定電影劇本》
編劇知識基礎,對於節奏表有個基本的認識,適合零認識的同學看。看完可以了解編劇的基礎知識,對整體結構節奏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三十天寫小說》(作推薦,非必備)
講訴寫作自製,一個老美三十天寫中篇小說的組織領頭人寫的。看完可以有一個對短期趕稿狀態的了解,初步認識寫作時會經歷什麼心理狀態。
進階版:
《弗雷的小說寫作坊:讓勁爆小說飛起來》
小說寫作進階,適合有一定寫作經驗(五十萬字廢稿起步價)的同學看。看完可以進一步了解小說的成分核心,怎樣的素質是讀者希望見到的。
《救貓咪1》
編劇知識進階,對於節奏表做深入講解,適合覺得自己總是寫卡殼的同學看。本書講解了在商業語境下,節奏表是如何奏效的,以及很多作者關於故事內容思考的經驗之談。
《小說寫作教程: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
深入講解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真正速成。
《編劇的藝術》
詳細論述人物與衝突,好萊塢編劇必備書籍,品質有保證。如何寫出真實的人物與有層次感的衝突。
《救貓咪3》
如何寫出好故事,劇情思考的靈魂指導。
《弗雷的小說寫作坊:懸疑小說創作指導》
如何從最初的創意開始構思一篇懸疑小說,然後是人物,衝突,劇情。作者全面地展示了這個過程,生動精彩。
《你的劇本遜斃了》
一百個自檢的點,超實用的寫作錯題集。
《布洛克的小說學堂》
作家的日常,了解寫作中會遇到的所有問題。
核心版:
《劇本結構設計》
以衝突為核心的編劇教程,講述了如何抓住劇情中啊哈的那一下。實戰派。
《作家之旅:源自神話的寫作要義》
最實用最經典的英雄之旅模式詳解,符合自我成長和冒險型故事,好萊塢編劇演員必備書籍。
《經典人物原型45種—創造獨特角色的神話模型》
最實用的人物原型,全方位人物分析,實戰派。
《希德菲爾德經典劇作教程三件套》
好萊塢編劇經典,紮實詳盡的教程,實戰派。
《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
羅伯特麥基經典,但不推薦讀。
詳解好萊塢如何征服觀眾,編劇理論最佳讀本。
我是一個理科生,從小語文就不好,作文寫的也很差,高一的時候我開始琢磨著要寫文章,把寫作當成愛好來培養,甚至能成為一個特長,以後興許可以賺個稿費什麼的。
後來寫到現在(我大四),依舊是個理科生,也沒在雜誌上發表過多少文章,但大家普遍認為我平時寫的要好那麼一丁點,是個理科生中的文藝青年。
以上是背景,然後和題主分享一下我寫作的一些小技巧。
1.由感而發,要寫自己有感觸的事情。如果一味的模仿,寫出來的只會不三不四,看了讓人作嘔。寫心情文字可以直白描述,寫小說則要借一些類似的情節描述來表達自己的感觸。
2.直白描述也要有迂迴。這個我感覺很管用,要描寫自己心情時,一定先說說其他的東西,比如風景,或者某件生活中很平常的事,這樣讀者很容易接受,並自然的代入到文字的情景中。描述時,也要注意,千萬別一件事寫到底,中途盡量加入一些能輔助表達的描述,如打個比方,回憶個事情,開個玩笑,反正要顯得思路有跳躍,就不會有流水賬的感覺。
3.注意用詞不要重複。除了排比外,一段文字里,不要反覆出現同一個詞,只要有同義詞的盡量用同義詞代替(並非嚴格的同義詞,可以理解為一件事情不同方式的描述,這也是為了讓文字有跳躍)。
4.一定要有呼應。無論首尾呼應,還是段前段後,只要前面提及的東西,後面再適當重提,可以讓文章看起來立體多了,每一段文字都有存在的理由,而不是作者寫著寫著就忘了的段落。特別是在寫小說的時候,如果前面的情節在後來沒有然後了,會立即引來讀者的鄙夷。
5.轉折要舒緩。寫東西時,一定要站在讀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文字,反覆修改,把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轉折變得舒緩容易閱讀。很多寫作者都喜歡反覆看自己寫的文章(我也是),感覺內容深刻用詞高端描寫霸氣標題上檔次,然而如果不注意轉折的舒緩,讀者可能看完第一句就直接拉黑了,然後後面客氣的評論一句,沒看就知道你文採好。
再多了就沒有了,我其實也不是一個非常擅長寫作的人,相信題主從這個回答中就應該感覺的到。可能是時間久了,寫作對於自己來說,不再是一個要賺稿費博眼球的途徑,反而是一種已經內化的表達方式,很多時候,如果你真的將文字融入到了內心,有感觸時,會自然而然的在心底用文字去描述它,我覺得,這真的是個很了不起的技巧,可以讓自己的回憶有更多可以寄託的東西。
文筆的進步,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去沉澱的,即使再有天賦的人,我想也急不來。我沒看過有關寫作的書,所以這這個很難幫助到您。回答如果不滿意,就當是一個理科生的草稿吧(這個也算對開頭的一個呼應),嘿嘿。
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創意寫作書系》。
神話學的書,如《神話的力量》《作家之旅》。
羅伯特麥基的《故事》。
還有電影學院系列。
寫作不需要技巧的。
動人的不是文筆。
是故事。
多去經歷一些酸甜苦辣。
多思考。
把故事寫下來。
就是好文章。
一個18線未簽約的新手寫手,說說我的想法吧,大概就是死扣字吧,小學不是學過一篇文章嘛?那誰在想夜半扣啥門,我也忘了,不是很清楚。但我看書的時候,要讀很多遍,第一遍看故事梗概,第二遍回味和思考,第三遍看文字修辭,第三遍模仿然後自己試著去修改然後感覺那種好。
因為這個習慣,我寫完一篇文章後會看了又看,再去與寫的好的對比,然後不斷修改。所以一星期只能出一篇。剛開始也相信靈感是可以帶我飛
無奈故事開始之後總錯離初衷
在下面一個豆列中記錄了我看過認為對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幫助的書籍和見解。
一個作家的自我修養
真真正正讀過之後得到了感悟才會加進去,不會出現比如大部頭難啃的情況。
循序漸進。
1羅伯特麥基的《故事》一定要和電影搭配著看。
2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27307/《修辭學教程》豆列裡面有評價。初讀有點生硬,但漸入佳境,想來這是我的問題。 案例挑選的倒也讓人喜歡,但作者的評點幾乎僅僅只是翻譯,讀來不甚暢快。
沒正規系統接觸過修辭學覺得甚是新鮮。
塵橋的相冊-讀書筆記
手寫的讀書筆記,關於《修辭學教程》目前讀到第三章關於字的修辭,看著有趣就去讀書好了。
3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36446/
《詩學》亞里士多德
說是詩學,其實並沒有想像中般只講(格律詩)詩。 亞里士多德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情節的模仿。 講故事的人也能從中收穫很多很多
(未完待續)
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朱自清的《經典常談》,老舍的《出口成章》,夏衍的《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何其芳的《詩歌欣賞》,秦沐的《語林風采》等。
――――――――――――――――――――――――
在書上看到的,僅供參考。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總是好噠
怎樣讀書和寫作
《文心》的讀書筆記
我從圖書館中把這本書搜借出來,是因為看了鼴鼠的土豆的如何提高溝通能力的帖子的推薦,希望從中學到作文、閱讀的有益方法,對自己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有所改進。對於我來說,尤其是進入工作以來,越發意識到寫作、閱讀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這本書是兩位作者有感於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希望用講故事這樣一種初中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探討解決這些問題而創作的。之所以叫文心?我想也許第一是因為古書《文心雕龍》也是講作文的,第二是因為作者用心寫作的故事裡含著講解讀書方法、作文方法的主題。
此書虛構的樂華和大文幾個初中生學習國文課的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道出了讀書方法、作文方法、學習方法,引人入勝、啟迪智慧。書中的指點帶著實際生活的經驗,很有代入感,十分便於我們學習、模仿和借鑒。
從書中我讀到了什麼?1為什麼對有些書看不懂?因為那些書里含著的經驗和我們的現在的經驗不相符合,所以無法共鳴。為了更好地讀懂文章,要知道寫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緣起,同時增加自己的經驗、鍛煉自己的想像力,去和作者的經驗靠攏。
2寫作的目的是什麼?
寫作是因為實際生活的需要,是因為有了體驗、想法,有寫出來的需要才做的。寫作不是閑情雅緻,不是生活的點綴或者裝飾品。也就是說如果是寫的自己的經驗,作文就不會那麼難寫了。
3怎麼經濟高效地讀書?
1、最重要的就是對書的選擇。
2、讀的時候要有所觸發,貴在新得。觸發的意思是從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情,比如讀書的時候對於書中某一句話,覺到與平日所讀過的書中某處有關係,這就是觸發。覺得與自己的生活有交涉,有印證,也是一種觸發。發現旁的意思也是一種觸發。
3、對好文章進行精讀,使用符號標記出聲調變化,然後發出聲音朗誦。這些標記符號歸納起來有升調、降調、著重的三類。用朗誦的方法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樣的方法對練習演講也非常有幫助。
4、寫好讀書筆記。第二十五篇使我感觸蠻深的。通過翻閱古人的讀書筆記,得出一些寫讀書筆記的規律,主要是:讀書要精細,要善於發現值得寫的材料,著眼點可大可小,但要有觸發,有理由、有證明、有生活的印證、有自己的見解。筆記的本意就是記述讀書的心得和研究結果,供將來的運用。筆記的體例上應該是用議論文,要有證據,不能憑空瞎說。
5、讀史不是很好的方法,應該讀一些原作。比如文學史,就像是穿錢的繩索,原作才是銅錢,不要捨本逐末。況且光知道一些文學常識,對實際生活是沒有幫助的。
5、鑒賞作品,是心理上的事情。第一要多思考。第二,態度要端正,不能囫圇吞棗。第三,看到一篇文章時,要跟「我」進行比較,想想我如果來做的話會做成什麼樣,差距在哪裡,好處在哪裡,然後如何努力修養鍛煉,達到那個標準。第四,鑒賞是讀者用自己的經驗和想像力去和作者的經驗發生共鳴的過程,所以要練習鍛煉想像力。第五,如果時間不多,也可以看看其他人的鑒賞筆記。
4如何做才能寫好文章?
1、做到「知情意」。知是知識,情是感情,意是處置、意欲。
2、做好「說什麼」,就是把觸發寫下來。
3、做好「怎麼說」——修辭,目的就是寫出情境,修辭名目繁多,但著眼點就是情境。
4、做好「怎麼說」——文章的組織,就是把一些東西變成一個完整的單位,解決三個問題:怎樣開場、怎樣說出主要意思和怎樣結尾。組織方法不是公式,是否恰當要根據說話和作文的經驗來,做到秩序、聯絡和統一。
5、要注意語彙的豐富性。語彙豐富性就是要注意辨析詞義,按合適的情境去使用。
6、要注意語調的合適性。第一要注意詞的奇偶數,比如中國文字是適合偶數的;第二要注意句子的排列,比如除了有意義的重複外,句式和助詞都要錯綜使用,要對稱;第三要注意音節上的規律是,不要太多地使用同音或聲音相近的字導致寫得像繞口令,但可以用一些聯綿字。最後要注意句子間的關係的規律,上下文應該前後呼應,並且標好標點。
7、做好文章的修改。寫好文章後,還要反覆推敲。文章修改的要點主要是材料的歸類,語言的簡練,用詞的準確、文章的語義連貫等問題。
5讀書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讀書的一大目的是從別人寫的書中獲得別人的有益經驗。選擇的書應該是反映現實生活的,這樣讀書才對實際需要有幫助。學習的最終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整個生活的改進。所以我們學習不要只是為了通過什麼考試,而應該是消化這些知識和技能,讓自己充實起來,讓自己成長起來,提高綜合能力,從而對現實有改造的能力。
6文章容易犯的毛病有哪些?
1、意思累贅,東拉西扯,不幹脆,寫一些不相關的東西湊字數;
2、用詞不恰當,讓人誤解或不明白。第十一篇就講解了用詞準確的重要性,練習鍛煉用詞準確的方法有查字典、查辭源、查類書等;
3、意思不該預設的時候預設了;
4、一句話里前後不連貫,一段話里,彼此不照應。上下文缺少銜接,語義不連貫。
如何運用讀書所得?1改進閱讀
練習觸發,並記錄觸發的內容,寫讀書筆記就是一種觸發;
標記符號,練習朗誦。
2改進寫作
加強詞義的辨析;
練習材料的收集和選擇;
練習文章的組織;
從材料的歸類、語言的簡練、用詞的準確、文章的語義連貫等角度入手練習文章的修改。
文/逆水行舟
真心覺得什麼書都看,是最好的良藥。劣質書看槽點,高級書看語言和技巧
寫日記。用真情去記錄。
有一本神書我會告訴你?
我不是在搞笑,他真的能提高你寫文章的水平,特別是在國企行政機關之類的。但凡一流的作家,在技巧成熟之後,都不會刻意的把技巧當一回事。
當然這不代表他不重視技巧,只是熟練的使用這些敘事技巧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塑造了他的寫作特色。
這一切構成了作家本身,所以我們才可以在讀到《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時候說: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讀到《驢皮記》的時候說:這是巴爾扎克:讀到《變形記》的時候說:這是卡夫卡;、、、這是福克納;、、、這是喬伊斯.......
如果你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前,我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太刻意的去了解寫作的技巧,做這樣的事情是捨本逐末。假如你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體會了很多,需要一個載體和方式去更好的表達你的內容。那麼我的建議如下:
勞倫斯《論美國的名著》
納博科夫《文學講稿》
略薩《給青年小說家的信》
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
毛姆《毛姆讀書隨筆》
熱奈特《敘事話語》
這上面的幾本,更多的傾向於藝術評論,作家寫作家,是從一個偉大的心靈走向另一個偉大的心靈,很多時候甚至比名著本身更具有可讀性與欣賞性。
中國作家裡面也有一些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對了讀了一點書,有了一定的感受和體驗的文學愛好者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入門級書本。
曹文軒《小說門》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