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久沒有周杰倫、林俊傑、王力宏、孫燕姿、蔡依林、S.H.E 級別的華語歌手了?
-
不同意最高票答案的理論,完全照搬了其他領域的結論,看似有理,卻言之無物。
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技三定律是有一定道理的,他站在人類科技發展的宏觀高度上,對人在科技發展中的感性認識作了概括,然而科技發展的速度並非恆定不變的,數百年前人類對於20年內的科技變化可能不會有任何感受,如今每隔10年我們就會對科技的日新月異嘆為觀止。
簡而言之,隨著外界變化速度的逐漸加快,人類對於變化接受程度的閾值也會逐步提升。
然而所有的結論都是建立在長時間的觀測周期中來的,而華語流行音樂發展不過短短30餘年,觀測周期幾乎無從談起,一個80後完全有可能從90年代聽張學友,00年代聽周杰倫,到10年代聽好聲音/我歌,按此理論,20年代的歌在他眼中都是膚淺可笑的,然而直到今天10年代才過了一半。
你也許注意到,一個很平凡的人在90年代聽張學友,00年代聽周杰倫,怎麼到10年代變成了好聲音/我歌、而不是某位天王巨星。這正正是題主所疑惑的地方,而不是所謂的「流行文化三定律」。
華語流行音樂式微,才是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
對於這個問題,我與帶三個表老師持有相同的觀點,因此接下來我將引述帶三個表的文章,以及敘述我個人的觀點,來解釋這個問題。
別把偏見當迷信
我採訪過美國華納唱片公司副總西摩·斯坦,他是當年在病床上籤下麥當娜的老闆,他問我:「你聽滾石樂隊是什麼年紀?」我說:「在20多歲。」他說:「一個人在9-13歲時聽到的音樂會影響你一生。」我就想我這年紀在聽什麼,都是革命歌曲。現在的年輕人跟我當年上初中的時候一樣趕上一個沒有音樂的環境。我們那時候是沒有音樂,你們現在是有,但都是垃圾。
個人認為,聽眾對自己年輕時代熟識的音樂感到愉悅,而對陌生的音樂感到不解,是很正常的表現。除了年代的差異,地域的差異同樣會對聽眾的喜愛傾向產生影響,比如香港的聽眾更傾向於粵語歌,而內地的聽眾更傾向於國語歌。
但好的音樂從來都不缺乏聽眾,優秀的粵語歌如今在內地依然擁有相當的聽眾,而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老歌更是佔據半數以上的比例,年輕聽眾們卻樂此不疲。經典的歌經典的歌手雖然趕不上時代的潮流,但是它的內核跟現在的音樂是毫無二致的,優秀的內核,只要稍加改編,便可重新煥發光彩。
以自我為中心來選擇喜愛的音樂,無疑是合情合理,但以自我為中心來作音樂是否優秀的標準,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偏見。
情懷確實存在過
我採訪過滾石公司的段氏兄弟,他們也沒有給出一個答案。但大致可以認為,在沒有網路時代,人們對某些信息的接受比較單一、緩慢,形成的價值觀也比較單一,形成的對情感理解方式也比較趨同,所以寫一首情歌很容易打動人。但互聯網時代,人們都開始關注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再尋求普遍性認同。而音樂又是大眾化的,需要一種普遍認同感,這個環境沒有了。
這個問題我採訪黃舒駿的時候他做了一些回答,也許能間接說明一些問題,他說:
「我也參與過電視選秀或唱片公司找新人的活動,你會發現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很有自信。那你問他自信的理由是什麼?他沒有辦法回答,可是他還是堅信自己很有自信,堅信自己很有個性,非常有個人的風格。那你再問他你的風格是什麼?他又答不出來。也就是說——個人、個性、自信變成朗朗上口的一句話,可卻是一個沒有內涵的形容詞。在我們那個時代會有一個共識作為基礎,基於這個共識,我達到了哪一個局面,於是我證明我是一個很有個人風格或很有個性的人。而現在的環境就是分眾過度,所以當他自認為不管什麼理由他很有自信很有個性的時候,他卻沒有辦法傳遞出這個東西讓另一個人知道。所以到最後只能變成個人而不是個性。他只懂自己,他並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懂我所了解的。」
為什麼羅大佑、崔健、齊秦等等很多歌手在當年可以獲得那麼多人的喜愛,就是他們的歌曲里唱出了大多數人的感受,他們的個性建立在對共性表達的基礎上——這叫代言人。
確實,在並不久遠的過去,情懷確實存在過,在那個年代,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張學友、周杰倫,那是大街小巷都在播同一首流行歌的年代,那是在教室里傳閱分享歌詞本的年代。直到多少年後,想起那個年代,一種叫情懷的美好依然在那裡縈繞。
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開啟,這種共同的情感基礎開始土崩瓦解,信息的碎片化將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切割的支離破碎,共性消失了,虛假的個性浮出水面,於是音樂作為一種大眾文化開始變得畏畏縮縮。
每一個巨星所分得的關注度直線下降,於是再也不會有什麼巨星,每一種音樂形態都令人應接不暇,於是聽眾開始各取所需。於是當我們被問及喜愛的音樂時,20年前這個答案可能是張學友,10年前這個答案可能是周杰倫,而今天,我們回答:哦,沒什麼特別喜歡的,隨便聽聽。
壓垮音樂的最後一根稻草
關於華語流行音樂是否已經走入末路的說法,各人有個人的觀點,鄧柯老師的觀點比較樂觀,認為目前的沉寂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我的觀點比較悲觀,認為舊的時代已經接近崩潰,至於新的時代究竟如何,還無從知曉。
如果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中國唱片業不太長的歷史,會發現,沒有盜版的年代,屬於計劃經濟,音樂沒什麼製作方式和市場觀念,更談不上藝術水準;當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提高了製作水準、增強了市場觀念後,盜版隨之而來;當唱片業在盜版的夾縫中求得一線生機時,數字化時代來臨;當數字化時代的商業模式初露端倪時,選秀給了唱片業最後一刀。這幾十年,中國的唱片行業命運多舛,從來就沒有趕上過好時候,始終處於混亂不堪的狀態。說得宏觀一點,中國在開放後,文化產業都是在沒有任何經驗和基礎的前提下接受了西方市場經濟的商業模式。表面上看,我們因為省下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而沾沾自喜,實際上,文化產業是需要經驗積累的,文化發展是需要次序和邏輯的,它需要積澱。文化不是純技術產品,可以在掌握核心技術之後迅速飛躍。所以,當我們違背規律,必然會遭到規律的報復,流行音樂領域是最典型的。
當年因為「超女」而出現的天娛公司,他們具有一些唱片公司的職能,但是從來沒有發揮唱片公司的作用。10年來他們製作出過一張好唱片嗎?完全沒有。在這類公司看來,給歌手製作唱片只是用來區別他們與其他職業的一個標記,至於唱片該怎麼製作,他們並不懂,即使過去了10年,也沒有見到他們有多大進步,這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結果。當初他們把選秀歌手資源壟斷,並非是想把他們打造成真正的歌手,僅僅是把他們當成電視台的一個附屬資源,並通過他們的知名度走穴掙錢,這個商業模式顯然是成功的。至於這些歌手的唱片出過幾張、賣掉多少、有哪些歌曲流行走紅、音樂製作水準跟過去比有什麼突破和進步,都已經變得無足輕重。
唱片公司在選擇一個歌手時,會考慮得更多,除了音樂上的專業素質外,歌手本身的性格、修養、對藝術的見解、天賦、形象以及唱片公司針對市場受眾需要或是對整個文化潮流社會動態的洞察預見、音樂本身的藝術價值評估等等,各種綜合因素都要考慮,最終決定是否會簽約。所以,唱片公司會推出不同類型、風格,針對不同受眾的音樂,這樣才會讓整個音樂工業變得豐富。但是選秀選出來的人不具備這些標準的過濾,幾乎完全是通過臨場發揮好壞或是某一個專業人士的喜好來決定他的命運。這種選擇方式本身就是違背藝術和市場規律的,這些人當道的結果就是你現在看到的樣子——音樂變成電視勵志脫口秀。
從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開始,一直到現在的「中國好聲音」,電視選秀節目提供了這樣一個運作範式:通過大規模的曝光優勢壟斷新秀資源-節目中持續發酵-總決賽達到頂點-借著餘熱走穴演出-沉寂。
大規模的全民選秀,的確讓我們看到了很多頗具特色的可造之材,從前狹窄的歌手之門突然之間變得闊然開朗,無論你是酒吧浸淫多年的駐唱歌手,還是音樂學院的莘莘學子,甚至是已經失敗過的無名藝人,都獲得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但是只看重短期效益的選秀經紀公司卻根本不會給這些新秀攀登藝術高峯的機會,他們只要翻唱一下別人的歌曲,出一兩首可有可無的單曲,即可到處走穴賺錢。
這些選秀經紀公司雖然在當初不斷強調歌手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歌,但卻在後來完全淡化自己作為唱片公司的職能,於是整個音樂產業開始出現惡性循環。由於被壟斷了優秀的新人資源,傳統唱片公司失去了培養歌手的第一基礎,經營漸漸陷入困境;優秀的音樂創作人工作量減少,生存難以為繼,而只能從事其他工作;一小部分幸運的選秀歌手終於等來出唱片的機會,然而整個行業創作水準集體下降,製作質量乏善可陳,最終只能被消費至死。
香港知名音樂人向雪懷錶達了同樣的擔憂,事實上,香港作為新秀歌唱比賽的先驅,對於內地的這種選秀模式,顯然有話可說。從1977年的張國榮,1982年的梅艷芳,1984年的張學友,到1995年的陳奕迅,無數的天王天后從新秀的舞台一步步走向巔峰,充分印證了唱片公司主導的重要性。
總結
從互聯網時代音樂消費模式的改變,對唱片業造成衝擊;到信息碎片化對聽眾之間共同情感基礎的割裂,共性與個性同時消失;再到娛樂至死的選秀比賽對唱片業的竭澤而漁,整個行業惡性循環,華語流行音樂已經在慢慢式微。
以前我們總在嘲笑流行音樂已經進入文化工業的流水線作業,然而流水線作業依然可保證音樂製作質量的平均水準,平穩過渡到下一個高峰期。而唱片公司的式微,則從根本上切斷了生產音樂的可能性。電視節目生產的只能是一個個明星,再通過新陳代謝的方式,以一年一代的方式更迭,新秀如此,往人也不例外,他們只能不斷上電視,被消費,至死。
華語流行音樂會完全熄滅嗎,當然不會,獨立音樂開始嶄露頭角,好歌曲、Hi歌等節目在大膽嘗試,唱片公司在逆流而上。但是,出現周杰倫這種級別的歌手,可能真的很難了。
-
中國現在有三萬塊銀幕。撐起了中國飛速發展的電影產業。
有銀幕才會有市場,有市場就有人投錢,有人投錢就會聚集全球的精英,就會有配套人員,就會有學校培養專業人才。
可留給華人音樂的市場,到現在還有什麼?只有幾個選秀,還都是作秀。
現在的歌手出道,要不是真的絕對具有話題性,前途還不如唱吧上面的熱門DJ!
就算特立獨行,也只是在網路上小範圍流行,舉個例子,陳粒,離開了網路,就真沒幾個人知道了。
大陸華人音樂市場起步晚,沒幾年就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大量歐美,日韓優秀的音樂撲面而來,更多的選擇讓巨星更難產生,這不是華語音樂一家的問題,全世界都這樣。
這是時代的特質,暫時看不到改變的希望。
現在發唱片不賺錢才是真正的原因。
而那個16k的答案:
「1.大多數我出生時已經有的流行文化都是陳舊老土不值一提的。2.大多數在我10-30歲之間誕生的流行文化都是無法複製的經典。3.大多數在我30歲之後誕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愚蠢膚淺,幼稚可笑的。」
完全把原因歸結為情懷作祟,表面上犀利,實際上是答非所問。
我就問一個問題:九十年代有大量公司,各路歌手發唱片磁帶,經典專輯是一張接一張,現在有么?還有幾個?90年代的明星歌手很多都是純粹的歌手,現在有幾個?現在的歌手都是為了刷臉兼職發幾首哥吧。
90年代一部好點的電視劇基本上就有一首金曲,現在的電視劇片頭片尾曲都是什麼玩意兒?我們小時候好聽的影視金曲特別多,你問現在的小孩,他們覺得什麼電視劇片頭曲好聽,他們多半一臉懵逼。
各位注意,像劉德華這種兩棲藝人,早年唱片賺錢的時候,重心在唱歌,你看現在,只拍電影了。類似的兩棲藝人,基本上全部去拍電影了,純粹的音樂人,越來越少。而歐美就沒有這種狀況。
萬贊答案的現象是廣泛存在的,然而那並不是原因。
還是那個根本的原因,在國內,數字化以後,電影業還有電影院保障,票房收入成了電影人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國內音樂基本上沒有保障,全部盜版化,所以寫歌根本不賺錢,唱歌不賺錢,這才是根本原因。因為不賺錢,導致純粹的音樂人越來越少,老的明星歌手依然會開演唱會,但再也不發新歌,為啥?因為演唱會可以直接變現,但發唱片不行。
更關鍵的是,每一個歌手背後,都有大量優秀的創作人,以劉德華為例,我是華仔粉絲,背後是一大批優秀的創作人為他寫歌。專輯不賺錢,背後的音樂人不賺錢,前台歌手沒有後台支撐,自然就沒落。
最近數字音樂版權開始逐漸收緊,酷狗音樂盒等已經不能隨意下載,這是好事。個人認為只有版權得以保護,讓好的音樂人能賺大錢,華語音樂才會恢復繁榮。謝邀
寫在前面:
經知友提示,本文已經被無節操媒體侵權轉載,並惡意偽原創,且不理會原作者維權訴求,現在已經通過知乎官方維權通道尋求維權,特此提醒大家抵制「節操精選」這個小偷App,以下是侵權內容:
侵權鏈接:華語樂壇的三座大山不是你想翻就能翻侵權內容截圖:
以下是原答案正文:
排名第一的答案5000贊有些醉人,這類問題之前回答過,不知道怎麼又討論了起來,:
為什麼近幾年都沒有出現過一個能像周杰倫一樣的領導流行樂壇的人物? - 音樂
不得不說有朋友還是沒分清楚「歌手」、「唱作人」、「藝人」的區別,並且和稀泥一樣的拿這幾個人放在同一梯隊進行比較。能跳能炒作能演能娛樂是一回事,能唱是一回事,能寫是一回事。
Q:如今是不是沒有周杰倫、林俊傑、孫燕姿等級別的歌手了?
答案:如果是「歌手」,那麼比他們倆唱的好的多的去了,所以我的回答是有。
Q:但是如果你要說「唱作人」,那麼能留下繼續討論的只有周杰倫和林俊傑了。那麼現在還有沒有像他們這個創作產量與製作水準的音樂人(唱作人)?
答案:有,有你個頭。
僅僅一個「唱作人」,就不知道把多少人刷下去了。更何況是像周杰倫林俊傑這樣有十年優質量產級別的唱作人了,有誰能做十年呢?至少目前還沒看到,要知道是十年優質量產,不是隔三差五玩失蹤,今天寫個膾炙人口的作品,後續就用一首歌混了五年的通告和演唱會。
那麼回到主題:「為什麼很久沒有周杰倫、林俊傑、孫燕姿、蔡依林、S.H.E 級別的歌手了?」
- 音樂不存在過時
有的朋友說是時代在變,時代屬於年輕人的。這句話看上去好像很正確,實際上也是混淆概念。時代確實在變,那麼音樂人寫的東西,難道還是90年代的老古董嗎?顯然不是,他們也會與時俱進。
像目前排名第一5千贊同票的答案一直在強調「自我中心」的概念,以及「由誰定義時代」的邏輯,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那樣的。父輩們與我們怎麼少說年齡差距也有20年吧?誰給我解釋解釋父輩為什麼會跟我們一起聽《千里之外》?為什麼00後會學唱聽《聽媽媽的話》?這個邏輯是說不通的,只能說是從表象上解釋了「原因」,實際上沒有解釋清楚這個問題的本質。
就拿個最老的李宗盛大哥舉例吧,有誰敢說《山丘》是上個年代的東西?它過時了?難道聽《山丘》的都是成年人?我在某比賽海選,16~18的少年戴著耳機背著吉他唱《山丘》,它過時了?熊孩子在翻唱前輩的歌,他們的out了嗎?究竟是誰代表誰?
所以,音樂是一個具有「傳遞性」(傳承) 的產物,如果說永遠是「年輕人接棒」,那麼這個看似無懈可擊的邏輯沒法反駁,但仔細想這不是廢話嗎?廢話的意義是什麼?廢話就是沒有意義。
音樂是不存在過時一說的,就跟時尚是一回事,今年流行這個,明年流行另一個,五年過後又尼瑪流行回來了。人就是個喜歡折騰的,今天喜歡追新,明天又喜歡懷舊,後天又搗騰小眾。
關於「時代的代表」,這一切不僅僅取決於大眾,最終拍板的還是看你能力,你能牛逼多久,你就能延續多久。而這個「牛逼」不是說你的話題和人氣有多高,是說你的作品與個人價值。
音樂與價值是不會那麼容易褪色的,即便在當今地下音樂人默默崛起尋找出口的時代,站在巔峰的人依舊屹立,想攀爬金字塔的人依舊在找機會。如今巔峰級的人物可以像李宗盛那樣越過一座又一座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你知道那有多寂寞嗎?李大哥都是當爺爺的人了,現在有誰能代替他?竟然還有人大言不慚的說什麼後繼有人,說時代已經被年輕人佔領,別忘了,我也是年輕人,小學生與中學生並不是絕對的主力軍。
- 市場環境的問題
音樂在互聯網交接的年代發生了令人難以想像的革命性改變,這一代的人不理解CD和磁帶,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聽到的東西是同一首歌。
市場環境最明顯的是因為做音樂不如以前那麼賺錢了,那麼做什麼賺錢?演唱會一場能撈多少你知道嗎?接商演通告廣告能賺多少你知道嗎?名氣越大,吸金指數越高。
那麼問題來了,如今的「歌手」,究竟是靠自己的作品和實力竄紅的,還是靠其他?
顯然大多數都是靠炒作、娛樂噱頭、顏值上位的,有幾個能力像周杰倫林俊傑的?
再加之盜版以及市場關注方向等問題,導致淺層的音樂人做音樂會餓死,寫音樂賺不到錢,不如去寫段子帶學生,最起碼能養活自己。
大多數普通人看到台上風光靚麗的音樂人,都是混出頭的,要知道還有多少沒混出頭的呢?就算混出頭了又能怎樣?我現在跟你們說關喆,你第一反應能想起來他的三首原創代表作嗎?
目前市場是「消費」大於「審美」,這是一個悲哀。
- 傳播渠道的被動
過去我們大多人都是通過電視(音樂不斷 MTV 綜藝)來獲取關於流行音樂的一些最新動態,即便過了10多年,互聯網如此的發達,我們獲取音樂的渠道表面上變得多了,但實質上仍然乏力。
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
主要集中表現在兩極化、集中化、密集化。其一是因為輿論和媒體的聚焦點經常是帶著群眾走,群眾只能被動的接收信息。其二是因為廣泛音樂素養和鑒賞力缺乏,極易形成28效應,使得好的音樂變得小眾甚至無人問津。
而渠道部分,與市場、群眾素養,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定要結合上下關係去理解。
- 能力突破的問題
像周杰倫、林俊傑、王力宏這樣的創作歌手是概率中的概率,他們即興就能寫一首不錯的歌曲,而普通人可能憋家裡一年都寫不出人家即興時寫出的東西。
其實同樣的問題我已經回答過,我依舊用周杰倫、羅大佑、李宗盛的案例來舉例:
華語樂壇的三座大山不是你想翻就能翻 - 愛生活,愛音樂,愛美劇,愛電影 - 知乎專欄
他們的作品、唱法等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是他人無法複製的,更別提超越。
以上三位都具備幾個相同點:
1、均具備極佳的音樂創作才華,高質量的作品產出,這一點是讓你無話可說的;
2、相比造星工廠和口水藝人,這三位會掌控自己的音樂作品,喜歡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寫入作品,然後通過作品分享感受、影響他人;
3、他們在歌壇都具有相對不錯的口碑和極大的影響力,並且他們都擁有華語流行音樂的話語權。
而華語流行音樂領軍人物該具備怎樣的特質呢?
1、「極佳的創作能力」,一個音樂人,如果不具備創造能力,那絕不配叫「創作能力」。因為創作能力等同於我們經濟產業中的「創新」,試想如果一個行業或產業始終不創新,總是來來回回啃老本,一會一杯忘情水,一會摟個姑娘吻別,再一晃十年過去了又矯情的說一聲好久不見。想推動一個行業,必須有創新,而對於歌壇,也必須有創新,只有造血才可生存。如果像陳奕迅、張學友此類K歌之王沒有幕後的音樂人為他們創作,他們能那麼火?歌造歌神,這是市場的邏輯。
2、「作品的深度與多元」,羅大佑的作品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豐富的年代印記和文化背景,也有單純質樸的童年和情感豐富的戀曲,他的作品叫「世界」。而李宗盛的作品讓你能感受到一個男人所經歷的風雨滄桑,他愛過、他痛過、他翻越過、他洗禮過,他的作品叫「人生」。而周杰倫的作品可以讓你體會到滿目瘡痍的回憶,青澀泛舊的過去,有愛情、有叛逆、有親情、有友情、有歷史、有多元,也同樣有對社會現象的批判,也有對自我的認知,他的作品叫「青春」。
3、「人格魅力和作品影響力」
這三位在這麼多年的樂壇洗禮過程中是相對比較乾淨的,什麼私生子、咎由自取等污點是比較少的,同時他們對樂壇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他們三人為其他歌手所寫的經典作品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其他歌手還忙著搜刮求曲呢,他們卻還願意把自己寫的好歌送給別人唱,請問,華語樂壇有幾個可以做到他們的高度?憑什麼我就該讓你唱?但他們做到了。
即便是像周杰倫這麼功成名就,但周杰倫依然會叫李宗盛為大哥,依然會稱羅大佑為教父。
而從他們三人的訪談可以總結出,他們三人對音樂的態度是非常有原則非常一致的。
當然,除了這三位,也有很多音樂人為華語樂壇貢獻了他們的力量,只是綜合衡量,他們三人比較強而已。
最後我的結論與我一年前的一樣:
1、不論是人、社會、圈子、行業、聽眾,都太浮躁懶惰,浮躁的時候是根本寫不出好作品的;
2、一鳴驚人很容易,但能持續十年、幾十年依然一鳴驚人,就不容易了,這本身就是小概率;
3、想領導華語流行樂壇,首先得能站住腳,用實力說話,可像張傑這種沒作品的唱K歌手、關喆這種曇花一現的音樂人,怎麼指望他們引領華語樂壇?更別提國內文藝青年們熱捧的一些曇花民謠歌手,他們代表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小眾文化,無法產生類似李宗盛周杰倫那樣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目前華語流行樂壇確實需要一場新的革命,但絕不是像鳥叔那種中二騎馬舞,也不是什麼中國好歌曲的卷窗帘,而是一股可以讓你驚艷的力量,而且這股力量可以持續很多年,經久不衰。
或許,我們需要耐心,等許多人心中的李榮浩、常石磊、李志能傳承。但或許你不知道,有時候在音樂上的高下之分,你一聽就知道他們差多少。你明明知道他可能性微乎其微,卻還要抱著熱情去熱捧去支持,這是什麼?這是虛假繁榮,迷惑自己,自欺欺人。
就拿李榮浩來說吧,大概是10(9)年前我就買李榮浩的書了,他已經在圈子拼了10年,他10年後(30歲)才被人所知。然而李榮浩先生的作品確實相對目前的環境來說是不錯的,但如果我們放眼看去,李榮浩的作品是上不了一線的。杰倫20歲就紅爆了,注意周杰倫是靠作品紅的哦,而且那時他僅僅是從台灣開始起家的,那時並沒有這麼發達的互聯網、優秀的綜藝節目、犀利的營銷團隊哦。
有的人,為了賺錢,你喜歡聽什麼,我就寫什麼,你喜歡動次打次,我就玩命的給你動次打次。你喜歡性感聊騷帶點嬌嗔聲兒的,我就在編曲里加一軌專門讓你爽。你喜歡簡單直白的,我就分分鐘給你弄。你喜歡文藝深度有情懷的,我就分分鐘給你弄。不火怎麼辦?話題營銷,找明星唱,上節目。
很多人始終不明白,總以為有錢有市場環境就能砸出個周杰倫,你能力沒有,顏值再高也只能是個戲子花瓶。有時,我們怪不得市場,畢竟市場是由每個消費者的需求決定的。如果不是有些人要瘋狂的去百度搜索下神曲和廣場舞、聽什麼我是DJ DJ 你會喜歡我嗎、康忙康忙逆戰來也、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我想百度MP3的TOP也不會成那副可憐樣。
我倒覺得,全民的音樂素養要從娃娃抓起,要把音樂當成主要科目去重點培養,讓全民從小就了解樂器、了解不同的音樂,這樣才能助力發展我們自己的音樂。不應該是什麼火就說什麼好,至少要讓大多數人具備判斷力,可以理性地進行輸入與輸出,提高審美,而不是單一被動的讓媒體與輿論成為提供音樂的地方。某種程度上真的跟國足道理是有些類似的,因為情懷因為夢想,就去支持,這是堅持。但是我們堅持的方向如果是錯誤的,那麼再拼再砸錢再躁動也是沒用的。
相關話題聯動:
15年後,TFBOYS會成為現在的周杰倫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關於華語歌手的能力匹配論,可以參考我在tfboys里的部分觀點。
Ps:由於近日寫一篇就被無良的編輯媒體搬一篇,歡迎有愛人士跟我舉報維權,本文同樣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可以通過知乎站內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希望大家尊重原創,不要做思想小偷。
人都傾向於覺得自己年輕時候的東西是經典,這確實沒錯。但這個只能解釋本問題的一部分原因。
2015年的華語樂壇的的確確沒有2005年群星璀璨,這不是80後的主觀判斷,而是個有目共睹的客觀事實。這個甚至可以從各大連鎖KTV的點歌數據得到印證,最近幾年大量火起來的選秀類節目,也是以老歌新唱為主。
就以周杰倫為例,作為80後我和許多現在的年輕人交流過,他們的觀感和我一樣,幾乎一致都認同周的新歌不如老歌,而他們列舉出的好歌,基本都是周在2001-2004年之間的作品。
事實上,不僅音樂,整個娛樂和時尚產業在最近10年都有進步放慢的現象。我最近和一個97年的孩子討論過,他們玩的遊戲,有許多是我在10幾年前玩的,他們也認同許多我認為是經典的東西。2015年和2005年之間的差距,要遠遠小於2005年和1995年。
這種停滯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和版權保護不力有點關係,但也未必是全部原因。現在人的注意力分散,導致整個娛樂產業順應這種去中心化的趨勢,採用了化整為零的策略(小製作,快回收)個人感覺是個更大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我還沒想好怎麼表述,只是模模糊糊感覺現在這種狀態才是娛樂業的常態,我們以前那種「群星璀璨」狀態才是不正常的(褒義)。
如果我們的下一代依然聽著周杰倫,我一點也不會驚奇。事實上我覺得這也蠻好,80後和下一代的代溝將會比和上一代人的要小的多。反對上面7000+贊的回答,看似有理有據,然而並無卵用。
首先對於音樂的評判的確得考慮先入為主和厚古薄今的因素,但此答主過於誇大主觀因素,以至於無視客觀因素,最後甚至還有為EXO、TFBOYS洗地的節奏。
一言以蔽之其核心觀點:TFBYS不比周杰倫差。啥?你不同意?那你就是厚古薄今,你只不過是以自己為尺度。
這種句子可以無限造下去:
《黑子的籃球》不比《灌籃高手》差。啥?你不同意,那你就是厚古薄今,你只不過是以自己為尺度。
《斗羅大陸》不比《射鵰英雄傳》差。啥?你不同意,那你就是厚薄古今,你只不過是以自己為尺度。
尼克楊不比邁克爾喬丹差。啥?你不同意,那你就是厚古薄今,你只不過是以自己為尺度。
……
啥叫厚古薄今?當周杰倫斬獲15個金曲獎(華語歷史第一人),4個音樂大獎(華語歷史第一人),開創華語樂壇新時代,影響了80、90這兩代人,仍然有人固執的認為他無法和上古大神比,這叫厚古薄今。因為周杰倫有其自身實力做後盾,這句話他擔得起。
TFBOYS不如周杰倫是厚古薄今?好歹你也得告訴TFBOYS的實力突出在哪?一句情懷論就想強行解釋一切?
唱功在華語樂壇墊底,又沒有創作能力。0實力,0作品,0獎項,0影響力,周杰倫在00年的菜鳥時期獲得的成就就已經是他們八輩子達不到的了。
再看看他列舉的這段話。
1.大多數我出生時已經有的流行文化都是陳舊老土不值一提的。2.大多數在我10-30歲之間誕生的流行文化都是無法複製的經典。3.大多數在我30歲之後誕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愚蠢膚淺,幼稚可笑的。
究竟對不對?
首先一代新人換舊人,這個邏輯沒錯。但流行文化在有時代性的同時又有延續性。否則就無法解釋像《我是歌手》之類的節目那麼多老歌新唱能受到現在年輕人好評的現象,否則就無法解釋在80後、90後主導網路的現在,為什麼像鄧麗君、張學友這批老牌歌手的歷史地位依然不可撼動。
覺得在自己之前的流行文化就是迂腐的,只不過是處於中二病階段的病症罷了。事實是,人不可能永遠當個中二少年,越大就越趨於理性,會學會吸取前人的經驗,自然也會懂得去欣賞老作品和老歌手的價值。
人都有厚古薄今的毛病,會有固有情結,這邏輯也沒錯。但要知道不同年代的人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有也是有天壤之別的。60後、70後還處於求溫飽的階段,人們對物質的需求遠大於精神上的,80後是個分界點。以80後為界,接觸到的流行文化開始異彩紛呈,可以說,80後和00後的代溝,要遠遠小於60後和80後代溝。
舉個例子,對於日漫,60後和80後的差距在於看不看。而80後和00後的差距只是在於喜歡看啥,甚至於某些流傳深遠如《龍珠》、《柯南》、《哆啦A夢》之類的作品,是80後和00後共同認可的經典。
因此,可以說80後、90後、00後的差距並不大,對於新潮的東西,只要它有價值,我們這代人是完全有接受和包容的能力的。
至於這段話,那就更沒法看了。
現在的校園裡一樣有一群EXO,TFboys的死忠粉。站在我們的角度上,鄧麗君劉德華都已經是過眼雲煙,EXO,TFboys都是不可理喻。如果早一點有知乎,會不會也有人問:為什麼很久沒有劉德華,張國榮,李宗盛一樣的歌手了?以後的知乎會不會有人問:為什麼很久沒有EXO,TFboys一樣級別的男團了?我想會的。
因為這個時代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究是年輕人的。
會,會你個頭。
不可否認當初周杰倫也曾經被上一輩的人嗤之以鼻過,但這種嗤之以鼻和現在很多人對EXO、TFBOYS的嗤之以鼻是兩碼事。
從根本原因講,上一輩人對於周杰倫的惡評,是因為上一輩在音樂的審美情趣和我們有嚴重的分歧,在周杰倫之前,華語樂壇幾乎只流行傳統情歌,老一輩的人根本不知道RB為何物,也聽不懂RAP,上一輩的大環境缺乏對周杰倫音樂風格的接受力,必然會導致老一輩和年輕一輩的評價出現兩極分化。
而現在對周杰倫、王力宏、陶喆之類的RB歌手習以為常的我們,對於RB這種音樂風格至少不會像上一代那樣以簡單粗暴的方式「什麼JB玩意」拒之門外,這也印證了啥情懷論都是狗屁,只是大眾對於各種音樂風格的接受有個過程罷了。
周杰倫被上一代嗤之以鼻,應該與鄧麗君的歌曲被說成靡靡之音歸為一類。這兩者的深層原因才是相同的。
曾經人們的觀念里覺得唱情情愛愛的簡直不可理喻,所以鄧麗君的歌曲被很多人嗤之以鼻過。
曾經人們的觀念里覺得流行歌就是娓娓道來的慢歌,所以周杰倫的歌曲被很多人嗤之以鼻過。
而現在呢?鄧麗君早已被奉為經典,周杰倫一紅紅十幾年,現在被無數人作為青春而懷念,也有被奉為經典的趨勢。
至於EXO、TFBOYS,應該類比以前的飛輪海、super junior之類的組合。曾經這些組合有多紅?然後呢?沒有然後了。
一個歌手究竟是否有能力成為天王級歌手,其作品是否得到廣泛的流傳才是關鍵。試問EXO、TFBOYS又有什麼膾炙人口的作品?如何與周杰倫類比?
當年對周杰倫嗤之以鼻的相當一部分家長,至少還知道周杰倫的中國風吧。大街小巷都放周杰倫的時期持續了近十年吧。EXO、TFBOYS呢?大街小巷會放他們的歌么?
這樣0路人基礎,僅僅靠一群腦殘粉維持熱度的組合,你跟我說他們會像鄧麗君、周杰倫一樣被下一代奉為經典?拜託,真當00後都是傻逼么?
周杰倫等人當初是怎麼打江山的?是靠一張又一張專輯和一個又一項獎項。至於EXO、TFBOYS有什麼膾炙人口的作品么?有得過什麼殊榮么?顏值會過去的,作品才會留下來。把這倆組合和鄧麗君、周杰倫這些人作比,簡直是褻瀆。甚至許嵩、徐良、汪蘇瀧都要比他們良心。
好了,進入正題。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就是華語樂壇缺乏高水平高傳唱高影響力的歌手。
首先,華語樂壇是不是越來越不濟了?我的答案是「是「,和什麼年齡情懷無關,只需試想下近年來華語樂壇還有什麼高質量的熱門歌曲即可,只需試想下人們帶著耳機認真傾聽一張專輯的時間有多少即可,只需試想近年來華語樂壇還有什麼具有潛力的唱將或者音樂人即可。
事實上,少得可憐,倒是惡俗如《小蘋果》,靠著微博營銷和噱頭,就能全民傳唱了,從中也可以看出現在人們聽歌有多浮躁。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一言以蔽之:網路的發展+人才的匱乏
1.人們聽歌的習慣由唱片和磁帶轉為網路,這就意味著人們有更多的選擇,但選擇未必是好事。在唱片和磁帶時代,由於音樂資源有限,人們聽歌會更珍惜,有不少好歌是以耐聽見長,一遍兩遍不能聽出什麼來。聽歌習慣的轉變使得聽歌風氣越來越浮躁,導致口水歌盛行,真正的好作品成為遺珠。
2.網路的發達促進了這一代年輕人對日本、歐美樂壇的了解,華語樂壇本身就青黃不接,再加上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 衝擊,勢必會分流掉一定數量的聽眾。而在80後和90初這年齡段的人,能接觸到的日文、英文歌都是很有限的,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本土歌手。
3.聽歌方式的轉變意味著實體唱片業賺不了幾個錢。出專輯並不划算,歌手想要撈錢更多要依賴演唱會,這樣以來專輯只是作為為演唱會宣傳的一種手段,卻又不是唯一手段。
上選秀節目老歌新唱或者網路微博營銷都可能比出新專輯造成更大的轟動。例如陳奕迅就是典型,在唱片業時期不瘟不火,在網路時代後卻依靠網路營銷爆紅,微博上熱炒DUO演唱會的《浮誇》和《這十年,多少人從周杰倫到陳奕迅》對其的人氣加成都有巨大作用,新專輯的作用反而成了次要。
再諸如現在微博上的一些小鮮肉,依靠微博營銷輕輕鬆鬆獲得巨大關注量。在這種環境下,出專輯這種手段實在過於低效。推出好作品的動力越來越少。
4.好的音樂人的缺乏。一個樂壇的繁榮,關鍵還是要看創作人。這點和李老師所說的「歌造歌神」的邏輯相同。現階段來說,華語樂壇的人才的確不比當年,已經很少出現像周杰倫、陶喆、王力宏、林俊傑這類優秀的音樂人了。
因為流行音樂不重要了。
——以下為6月24日更新——
來詳細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流行音樂不重要了」。
音樂曾經有多重要?
重要到時代以音樂概念命名。50年代,就是貓王的時代,而不是其他人的時代。提到60年代,就是嬉皮士運動,就是披頭四。提到70年代,就是Punk,就是性手槍。提到80年代,就是新浪潮,是後朋……
為什麼只有音樂做到了以自己的風格命名時代?為什麼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影視明星可以和邁克爾·傑克遜、麥當娜比影響力?
很簡單,因為音樂相對於電影/電視明星來說,顯然有著更大的自主權。我選擇唱什麼樣的歌,我選擇怎麼樣去唱歌,我選擇用什麼樂器,我選擇和誰合作,我歌唱愛情與自然,我抨擊女王和社會——所有的一切,都是態度。音樂是關於態度的一件事。而影視明星,他們最多可以選擇出演什麼劇目不演什麼劇目,至於在第幾幕哭,第幾幕死,這些,都不屬於自己的意志。
所以,彼時,音樂承擔著重要的社交功能,是可被認知的表象,是一個人為自己選擇的代言人。音樂是分別你我他陣營的旗幟。
到底是夢露可愛還是奧黛麗赫本迷人,這個問題比起到底是披頭士偉大還是滾石偉大,真是要低級好多。
只是,當然,現在大家都知道,音樂這個行業有多麼弱勢。音樂作為文化潮流,作為社交工具,作為陣營旗幟的意義,如今都已經身為黯淡。至於為什麼,那是另外一個話題,這裡懶得說了。
弱勢的行業是出不了TOP級明星。和體育一樣。
TFboys是歌手嗎?當然不是,他們是社交網路明星,音樂之於他們的作用,和寫真集一樣,不過是周邊。
這是社交網路明星的時代。歌手,大抵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周杰倫、陳奕迅、張惠妹,哪個不是歌壇扛把子,天王天后級的人物?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哪個不是無法跨過的山丘?再往前翻,鄧麗君那甜酥的嗓子,可是能影響兩岸關係的。
樂隊,大抵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掏糞男孩?Too simple,先達到宇宙天團五月天的水平再說。要知道大不列顛五月天Muse,我跟他們談笑風生,何況Muse也不過是拾Radiohead之牙慧,哪比得上Thom Yorke一半騷情。
音樂,大抵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不提農業重金屬,也不提洗腦的K-Pop,如今連那些唱著「約炮之歌」和「因為我窮約炮未遂我很傷心之歌」的民謠歌手,都變得物質起來。對面文化大國人民最愛的霉霉,生生把country唱成了pop。讓我靜靜點一根煙,聽著純正的Jazz,懷戀一下那些寧靜而純粹的日子,要是再換上一盤老舊的黑膠,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響起,不得了,空氣都閃著金光。oh,The golden time.
就連武功,也大抵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從《天龍八部》到《笑傲江湖》,總體而言,自北宋已降,中原武林的武功嚴重流失,到了清初,已經以刀法劍術為主。而在對面的維斯特洛大陸,無論魔法還是武力,也都退化嚴重,當年拂曉神劍一手把尿,另一手能抵擋兩個御林鐵衛,到現在……(好像畫風不太一樣,是不是走題了?)
樓上的解釋是「流行文化三定律」。
你問我資瓷不資瓷,我是部分資瓷的,但是這種答案太多沒有幫助。
比如為什麼會有這種定律呢?
戰爭中,人們研究發現那些打完仗飛回來的飛機,發現機身中彈多,機翼中彈少。按一般邏輯,似乎應該決定加固機身。其實事實相反,機翼中彈少,是因為這些飛機都被打下來了,飛不回來,這說明機翼是更脆弱的部分,更需要特別保護,是真正需要加固的部分。
這是一個經典的樣本選擇的案例。你以為的隨機樣本,其實是附加了前提條件的。
記憶就是一個戰場,時間是唯一的敵人,當它洶湧地流逝後,能存留在你記憶里的,都是最值得被留下來。
當我們拿現在的歌手和過去的歌手進行比較時,我們是在用那些現在可能的曇花一現,對比那些已經被時間驗證的經典。而那些過去的曇花一現,無論曾經多麼紅極一時,都已經被遺忘。同學,你還記得一個人叫刀郎嗎?
這時候有同學砸場子:「老濕,我還記得。」
可記憶不是回憶,記憶是被動喚起,回憶是主動懷念。成為記憶易,成為回憶難,何況是成為集體回憶。
那在現在這個時代,自發地產生一個現象級的、能成為「集體回憶」的人物或者作品,是更難了,還是更容易了?
怎樣成為一個集體回憶?我想可能要滿足下面三點:
影響廣度,時間跨度,不可替代性。
若從「影響廣度」的角度,似乎是更容易了。
一個魔性的MV被製作出來,觀者一笑,隨手轉發,幾小時之內,社交網路都是鋼蛋style。一個洗腦的旋律被創作出來,幾經輾轉,被廣場舞大媽欽點,幾個月之內你腦海里都魔音繞樑。這個信息世界就好像一個原子彈,鏈式反應開始後,就根本停不下來,隨時隨地給你搞一個大新聞。
若從「時間跨度」和「不可替代性」的角度,又似乎是更難了。
十幾年前我們圍著火爐看趙本山,一個包袱就能管一年,現在微博上關注了十個段子手,遇到能笑出聲的,就算當月最佳了。過去我們守著F4就能舔幾年,現在小鮮肉一天冒出一個,阿姨們愛都愛不過來,可保質期卻在變短,娛樂圈正越來越像快消行業。
而我現在越來越傾向於認為,所謂「集體回憶」是一種資源稀缺的產物,如同父輩過年時的一頓紅燒肉,不在於它多香甜,而在於它多可貴。未來我們的記憶會越來越多,「小集體回憶」也會越來越多,但再難有真正的時代回憶,這並非文化的倒退,只是市場多樣化的結果。
更換一下概念,不是沒有好的歌手,而是好的製作人不做了而已。為啥?不賣錢。
大家都可以免費下載了。不賺錢誰還干。
這些音樂人和製作人當然還在。有沒有注意到你列舉的都是新加坡和台灣的歌手?不是那邊才出經典歌星,而是當年幾家大公司和他們下屬的一些有才華的音樂製作人幾乎把市場壟斷了。我覺得即使不是這幾個名字,這種級別的公司想捧誰誰都能紅。
(評論很多在吵周杰倫,補充一下。乃們把充分必要條件搞混了。周杰倫不是誰捧都能有的,那確實是自己實打實的才華。但你把周杰倫放到今天,同樣的才華同樣的條件,唱片公司能捧他的概率和能力會下降很多,他能被你們聽到的概率也下降很多。他是金子,他在哪都發光,唯一需要的是讓你們看到他的光。放到過去,一個台灣歌手,中國三線小城市都知道。放到今天,只能參加我是歌手才能有這種影響力((我是歌手還不許唱原創))。同理,今天可能有更多類似周杰倫那種有才華的年輕人,可能也不遜於題主說的經典好聲音,但是!他可能沒有也不會有機會讓你知道這件事了)
(再簡單點說,周杰倫本來就是幕後音樂人出身,他給誰寫歌誰都能火,這麼說能理解?((現實好像還真就是…))題主列舉的名字,除了靠自己才華出來的,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不是這些人也會是別人,但幕後團隊還是這些幕後團隊)
那個年代多好啊,有隨身聽有MD有CD機,買了就是潮流,買了機器肯定要多買專輯以示逼格。恰好,人民物質水平上去了,一盤磁帶一張CD不過十幾塊錢,就打發那麼多悠閑時光,Why Not?
MP3還不夠普及,網上下歌還是個技術活兒,街邊小店可以靠這個賺錢的那種。買的人多,需求大,市場就好,音樂人製作人卯勁兒寫,各種製作精良,外加編曲軟體和音源的繁華時代也漸漸到來,甚至出了周杰倫這種外形和唱功都不算好、但憑著才華硬創出一片天的天王歌手(現在的大牌哪個不是靠炒作演戲上節目火的,僅憑唱歌就能火的歌手都停留在過去了嘆氣)那是無論誰出專輯都能有人買的時代。記得有次看娛樂新聞,楊坤出了《無所謂》那張專輯接受採訪時還說,自己都沒想到能賣那麼好,嚇了一跳。同樣類似說法的還有金海心。不是市場,那真的是運氣。是大家有錢有需求、又下不到盜版的那個短暫的黃金時期。大陸這種尚且如此,更別提港台那邊來勢洶洶製作精良每張專輯後有無數大牌製作人傾力打造的專輯了。各大唱片行也欣欣向榮,那時候放學後去唱片行挑兩張喜歡的CD,和同學互相交換著聽是年輕人最大的樂趣。
MP3的普及和音樂數字化是必然的時代潮流,誰還會捧著厚重的CD機到處跑?並不是MP3的錯,而是沒有規劃好版權和數字音樂市場的發展方向時,大家已經習慣了免費下歌。並不是沒錢,粉絲願意花幾百塊買演唱會門票,卻不習慣幾塊錢下載一首歌曲。所以,不賺錢,幕後自然就不產新歌了。
現在什麼賺錢?演唱會,因為「有氛圍」大家願意花錢;選秀,先是平民,再是專業歌手。所以現在最火的是老歌新唱,你從編曲和製作規模看,那麼俗的歌都能給你編那麼動聽,這些好的音樂人並沒有離開,都這兒扎堆呢!這些人你給抓出來,叫他們傾力打造某一歌星,並且只能靠專輯賣錢,試試看?比那些名字更經典的歌手們馬上一堆堆的湧現了。(從回答里補充:有一點依答主個人所見,大多數綜藝節目和演唱會是不敢用新人的,因為票房能回收多少不敢保證,所以把以前火過的歌手推上去,舊飯新炒是最保險的做法。這是為啥娛樂新聞整天這些老臉(?_?)過氣多少年的都回來當「老師」順便娶個年輕二十歲的小姑娘煥發事業第二春,新人?貌似都被扔去演偶像劇和宮廷戲了。)
所以,不是沒有經典歌手了,而是數字音樂市場沒有合理規劃。什麼時候大家有正規渠道購買下載的音樂,錢又能順利流到幕後音樂人手裡,春天還會再回來的。
吧。
1.大多數我出生時已經有的流行文化都是陳舊老土不值一提的。2.大多數在我10-30歲之間誕生的流行文化都是無法複製的經典。3.大多數在我30歲之後誕生的流行文化都是愚蠢膚淺,幼稚可笑的。
——引自科幻作家 @寶樹 的「流行文化三定律」造句。可以完美回答這個問題
這段話的出處是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遺作《懷疑的鮭魚》,又被稱作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技三定律。原話是這樣的: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我們這個時代有 iPhone,有 Google,有 GFW,多麼偉大的時代~反觀出生之前,大哥大,膠片相機,巨大的電腦,多麼老土。
橫向對比其他事物,似乎也十分適用。
網友造句「社會三定律」: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發生的苦難都只是人類歷史發展必然階段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經歷的苦難都是永不磨滅的記憶和人間慘劇。3.任何在我35歲之後的社會發生的苦難都只是無病呻吟。
想想我們大部分人所經歷的SARS,汶川地震,再想想我們大部分人不曾經歷的抗戰,文革...
所以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拿「我」為尺度去丈量,但是相比於時代的潮流翻滾,「我」的深度和廣度都進步的太慢。所以當「我」還依然沿用著原來的度量衡的時候,時代的定義早已經被下一代給改寫了。
——————————————————————————————————————
考試前再來補充一下
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最後一段的,至於寶樹的話只是被我用來比較概括地闡述人們以自我為中心時的癥狀。
這「三定律」描述的事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會具有「時效性」「流行性」的特點。
我們在討論周杰倫,林俊傑,蔡依林的時候,都會回想起他們在我們學生時代的大紅大紫,在課間聽著他們的歌,放學買他們的CD。然而你並不知道的是,你的父輩母輩們也許也是一樣狂熱地喜歡鄧麗君,喜歡張國榮,喜歡beyond。你們並不知道的是,現在的校園裡一樣有一群EXO,TFboys的死忠粉。站在我們的角度上,鄧麗君劉德華都已經是過眼雲煙,EXO,TFboys都是不可理喻。如果早一點有知乎,會不會也有人問:為什麼很久沒有劉德華,張國榮,李宗盛一樣的歌手了?以後的知乎會不會有人問:為什麼很久沒有EXO,TFboys一樣級別的男團了?我想會的。
因為這個時代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終究是年輕人的。
——————————————————————————————————————
看到很多人還有疑義和疑問,問題思考的角度很多,也並不能說你的一定是對的我的是錯的。互相理解,求同存異。
準備考完試來再來補充一下,畢竟我用學校電腦的智能ABC碼字也是不容易。
——————————————————————————————————————
好的,我終於考完試回來補充了。
我在答案裡面舉出 TFboys,EXO 不是說我覺得他們可以比肩前面的歌手,而是用來指代那些不受我們這代待見,又異常受下一代歡迎的歌手。就像當年周杰倫的橫空出世,很少有家長會把他和優秀的前人歌手進行比較的。就像很多人說的「TFboys,EXO 給周杰倫提鞋都配不上」,是的,在上一輩的眼裡「周杰倫給李宗盛/張國榮/鄧麗君提鞋都不配。」恩恩,是這樣的。
還有人要我從唱功角度分析。但是我想說流行歌手成名的要素也一直在變化。以前可能只要有個好嗓子好唱功就能成為歌神歌后,到後來歌手需要好唱功、有才華會寫歌、會很多樂器才能得到聽眾的認可,而現在市場又可能需要一個歌手長得好看,會跳舞,會唱歌balabala,所以拿一個單一的元素來判斷歌手是很失客觀公正的。
最後,很多人在評論里反駁我的理由是,「EXO, TFboys 怎麼能跟周杰倫相提媲美」,真的印證了我說的「自我尺度」的問題,引用評論里朋友的說法就是「你覺得他們怎麼樣沒人give a fuck,只要下一代人喜歡就好。」就……不賺錢啊。
如果八流華語大製作不論投多少錢砸多少明星票房都仆街,很快也不會再有人拍了,但是有垃圾觀眾,就一樣會繼續拍這些垃圾電影,因為能賺錢。
如果芭樂口水歌都能繼續賺錢,一樣會有人繼續寫啊。
問題就是不賺錢嘛。
我也好奇。而且我以前還好奇另一件事情:為什麼很久沒有傳奇,奇蹟,魔獸世界,石器時代這個級別的MMORPG了。後來明白原因是,因為網路發達了。能玩的東西,能聽的歌,能看的電影,能追的劇,太多了。
S.H.E,周杰倫,林俊傑之類的最火的那個時代,從網上下個東西,達到一兩百KB每秒,就覺得寬頻真是牛逼啊。當時從網上下載歌曲主要的渠道是百度mp3,或者小眾一點兒用google音樂(多年前已消失)這些地方雖然歌曲數量不能說少,但總體來說還是非常非常的匱乏。而買CD呢,就我生活的那個二或者三線城市,你跑遍整個城未必能找到一個像樣的唱片店。就算找到一個,裡面說不定在賣各種盜版的官方從未發行過的精選集,甚至把別人唱的歌硬加到某個歌星身上然後假裝是這個歌星又出了新碟。所以那會兒,別說各種小眾的獨立實驗音樂,也別說黑金死金碾核暗潮厄運北歐,也不用說RnB饒舌電音,甚至不用說布魯斯爵士藍草,就連想找個約翰丹佛聽個《鄉村之路帶我回家》之類的都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周杰倫林俊傑和蔡依林聽,感覺精神需求已經很滿足了。當然,在那會兒我自己也是鄉村搖滾電音嘻哈流行傻傻分不清楚,所以也並沒有那麼多淘歌的願望。只是,偶爾聽到了幾首韓國的舞曲,覺得好帶感。
而今天聽歌方式就多得很了,國內的有蝦米qq網易雲等等,國外的有pandora spotify等等,隨便打開一個別人做好的名字酷炫的歌單,隨機挑幾首,對味了就接著聽或者找類似的歌,不對味直接棄了。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我在網易雲上面聽了幾千首歌,這放在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就算是有這麼豐富的資源,也沒那麼好的網速。
有了這麼多豐富的資源以後,以歐美的音樂舉例,你可能會從貓王披頭士聽到黑安深紫到Ramones到槍花PF,從Toby Keith和Brad Paisley往前回溯到Johnny Cash跟Hank Willams,再把當下流行的Drake,Mraz,Rihanna,Jason Derulo都聽得差不多之後,基本上就容易形成一套自己的聽歌口味了。即使是輕度音樂愛好者,也更容易在某一天聽到一首感慨「這歌好帶感」之後尋找類似的歌,然後就可以更加精準的去找想要的歌了。你可能會發現你喜歡那種一聽就熱血沸騰的BGM,所以跑去聽two steps from hell,或者你喜歡那種聽了就想搖擺的,然後就發現EDM比國內動詞打次的土嗨要爽。宅男們迷戀二次元ACG音樂,喜愛韓國明星的輕鬆找到幾千首韓國舞曲,國內文青更有各種李志痛癢萬青腰什麼的供你挑選。
所以,在這個時代,再出一個周杰倫一樣影響到每一個人,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聽並且喜歡聽的歌手,難上加難了。因為你的對手是全世界和全歷史上所有出色的音樂人。除了歌手實力之類的因素外
覺得互聯網時代對流行文化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傳統媒體時代,我們接觸的流行文化的途徑非常單一:電視台,電台
也就是電視上放什麼,你就看到什麼:所以我們會長期看到那幾個明星
人們的興趣都被分散再再分散
所以全民偶像的巨星就相對越來越難打造
答題從兩個方面:
1,最高票的答案有問題。
2,題目本身有問題。
1. 時代論默認了一個大前提,就是鄧麗君,周杰倫,TFboys在他們的當代都有著同樣的歌手價值。
這是不成立的。
鄧麗君,是超時代的。
周杰倫,是順應時代的。
TF,是跟從時代的。
我們父輩接觸音樂的途徑非常少,那時候流行下來的現在分析就兩個途徑,一是翻唱借鑒日本,一是跟風歐美潮流搞搖滾。這都是很先鋒很先進的音樂。所以如果我們的父輩發出問題說,為什麼我們的時代沒有像唐朝鄧麗君那樣的歌手,答案就是,你們那個時代已經把攢了二十年的精品聽完了,沒有你喜歡的很正常。
我們這一輩,物質生活水平上來了,對精神生活有需求,終於開始接受到流行文化了。一些走在流行文化前端攢了小十年的歌手終於出頭了,但這充其量只能算和世界接軌,華語音樂有了自己的意識。為啥以後你覺得沒有你喜歡的,答案可以套用一部分時代論,因為你年輕的時候你遇到的音樂也年輕,大家合拍。
那麼到現在這一撮年輕人,我根本不認為TFboys能代表這一代人的文化取向,就像我爸媽不會覺得小虎隊代表了他們那個時代的音樂,我不會覺得F4代表我中學時代的音樂。但是你讓這幾撮人混在一起為了自己的偶像打一架,我敢說如果都是20歲,這架還是打得起來的。。。。。。
那麼為什麼打得起來,來,到第二個答題點.
2.題目混淆了音樂和娛樂之間的界線。
由於題目補充不明,我也不好判斷題主究竟想說什麼,但是就SHE加入菜單這一現象來說,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指現階段沒有周杰倫蔡依林SHE當時的那種娛樂效應,並不是指音樂成就。
音樂和娛樂之間一直就有一條說不清道不明的界線,周杰倫那個時候不跟蔡依林攪合戀情的話,看我72變會不會取得那麼高的關注率,難說。(歪個題,我一直是把看我72變歸於周杰倫的個人成就的。)
現階段娛樂高於一切,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不管政治新聞還是影視新聞。
娛樂高過了音樂,音樂成就不如娛樂成就吸引眼球,所以題主這麼喟嘆一下,實際上也不用,以前多多少少也有的嘛。。。
題主例舉的歌手大多都是台灣人或是在台灣出道的。如今台灣和大陸的經濟體量比重,與十多年前相比已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這使得台灣不再具備向大陸文化輸入的絕對優勢地位。
加之今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的頹勢,其文娛宣發產業質量也難更進一步,不斷被大陸追平甚至局部超越。因此,大陸人眼中的台灣樂壇黃金時代可能已一去不返,正如八九十年代香港樂壇的由盛轉衰一樣。
而大陸本土所湧現的新世代歌手,其藝術成就可能會被八零九零後(可能不包括九五後)受眾所低估。其原因接近於最高票答主所言的三定律。
因此,歸根結底,除了其他答主從唱片工業,互聯網模式等角度給予的解釋外,特定地域的經濟水平對比與文化輸出模式或許也是我們可以考慮的視角之一。並不認同所謂人都會把自己10——30歲之間出現的奉為經典的理論。這種說法只會以籠統的規律掩蓋客觀的現狀。
本人93年,華仔,華健,學友的經典作品基本都會唱,KTV里常常點一首難念的經或是當年情,經典就是經典。
反過來,新一代歌手也不都不被接受,比如歌神張學友經典吧,牛吧,翻唱過周董、孫燕姿他們好多人的歌,這難道不是老一輩巨星對新一代巨星的肯定?對了,我媽也聽周杰倫
回到主題,題主的感覺是有根據的。
首先是要看作品,一個巨星需要在一定時期持續交出膾炙人口的作品,而說真的這幾年少有流行歌手能像周董、力宏、JJ、eason 這樣持續地交出好作品的歌手了,現在大部分新生代歌手能有五首以上口水歌就很紅了
然後是崛起時間,以周董為例,基本上通過幾張專輯在三四年就奠定地位了,然後一直保持在一線很久。你看JJ,那麼多年了,出一張新專輯就能唱火好幾首歌。現在的新人大都上不到那麼高也保持不了那麼久。
最後,要跟周董之類的比較好歹上林宥嘉蕭敬騰啥的,哪怕閏土也行,tfboys我也就笑笑了,原來我小時候聽七里香,現在的孩子聽左手右手慢動作,看來按這趨勢以後我兒子估計聽著兒歌長大了。
更新————
補一則趣事:
答主去年暑期曾經去小學上過音樂課,給他們聽王力宏,都說不認識,然後聽周杰倫,他們說認識,我就問聽過哪一首,小學生齊聲道:龍捲風。答主驚,老歌哇,於是問:你們在哪兒聽過的? 齊聲答:我是歌手。
答主又問他們喜歡哪些歌手,齊聲道:張傑。於是答主放了首這就是愛,童聲大合唱。。。答主又問除了張傑呢?答:楊冪。問原因,答曰嗓音優美,樓主醉,怒放一首供養!
閏土畢竟內地一哥好的歌手不少,只是聽眾出了問題。
當我們在談論一個流行歌手的所謂級別問題的時候,更多的只是在說他們的粉絲數量的級別而已,而不是在談論他們的作品音樂性有多好。
正如在知乎,我們也會問:為什麼很久都沒有像張工資和葛斤大大那樣級別的大牛了?
其實不是沒有能寫出好答案的牛人了,只是大部分粉絲都去給爆照露胸的美女點贊罷了。
然後我們一邊為水貨答案點贊,一邊在質疑為什麼再也沒有好的答題者了。
這是可笑的。
這是快速社交的錯,也是必然的結果。
大眾對於音樂的審美髮生了質的變化,從單一的評價作品的音樂性,到夾雜了太多音樂以外的因素。
某某的歌很好,但因為他跟那誰誰誰傳緋聞了,所以我不喜歡他;
某某的創作很優秀,但他老想上頭條,搞營銷,所以我不喜歡他;
某某唱功很了得,但她整容過,所以我不喜歡她;
某某被粉絲捧上天了,一粉頂十黑,所以我不喜歡他;
某某很帥,跳舞好厲害哦,哇,超喜歡他的,你造他有多努力嗎?我們一起幫他刷榜單,哇!榜單排名第一!耶!我家某某是最牛的,周杰倫這些老人家回家耕田吧,會跳舞嗎?哇!某某的肌肉太性感了,壁咚誒。如果我能當歐巴的女朋友就好了。今天某某下飛機,我們組團去接機吧!哇,歐巴的腿好長!上個綜藝節目,他是一個好爸爸,他是一個很專一的人......
以上是不是很熟悉?
當大部分粉絲對歌手的評價不再集中在作品上的時候,流行音樂就走進了一個惡性循環。
當歌手走商演、發微博、搞新聞、上綜藝漲粉的速度遠比在錄音房創作來得快的時候,
唱片公司會越來越傾向培養快銷明星,而不是扶持音樂人的時候。
即便是本身不錯的唱作歌手,也會越來越沉不住氣做音樂,總想上個啥好聲音好歌手什麼的,期望一炮而紅。
這樣浮躁的風氣,造就了一幫沒有音樂素養的歌迷,也害死了一幫本該潛心做音樂的音樂人。
前幾天在校園裡騎車的時候,我對他說,能不能,除了蘇打綠,你再給我唱點兒周杰倫的歌來聽?然後他就唱了半首《七里香》和兩句《暗號》。
只消這麼兩三句,便讓我想起了2003年的12月,第一次聽到《以父之名》的時候。
那個時候,周杰倫的名字寫滿了大街小巷,他的歌被音像店門口的音箱日復一日、不厭其煩地放著;
那個時候,街上的年輕人,十有八九嘴裡都會哼著「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兮」;
那個時候,整個華語樂壇已結束了卡帶時代,正處於MTV時代的巔峰,卻又不知數碼時代為何物。
毫無準備的我,就那樣被《以父之名》所俘獲了。
就那麼一瞬間,便愛上了這段旋律,這種調調,這個人。
抄歌詞。攢海報。盼專輯。
那個時候,班上的同學們,大都有各自珍藏的歌詞本,都有一卷卷攢下來的海報,都有一張張珍愛的CD……
可恍然之間,便時過境遷。
兩年前,在我和他確定關係的那天,他拿出抄好的一本蘇打綠的歌詞送給我。他比我小六歲。看著歌詞本上歪歪扭扭的字體,我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周杰倫」。
想必每個時代也是如此吧。
但那個「盼專輯」的年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覺得是因為當時網路不發達,他們幾個在我們眼裡就是最厲害最牛逼的音樂。
不管S.H.E.翻唱了多少Sweetbox和濱崎步的歌,填上自己的詞,就是一首傳唱度非常高的歌;不管周杰倫是不是真正的嘻哈Rap,但是他是第一個把這個概念帶到華語圈,他就是鼻祖。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本身是非常棒的歌手,只是我們那個年代的音樂情懷都寄託到他們身上了。
現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我們可以找到他們音樂的來源,越來越多的更厲害的音樂進入我們的耳朵,然而在中國,音樂本來不發達的國度,我們當然要把眼光放到更遠的地方,所以即使身邊有很好的歌手,也在我們遠視的盲區。
認同一些高票答案提到的「流行三定律」、自我意識,和唱片產業出現轉型和調整的問題。簡單說下自己的想法。一是選秀帶來的造星模式出現大變革,明星從草根登上巔峰成為社會勵志能量傳播的需要。以往封閉式單向的造星模式帶來的明星光環不再。還有就是社交媒體時代,音樂產業化平台化,不再只是單向的輸出,而是雙向的分享。獨生子女一代漸漸長大,父母集中化的全面教育培養提高了整體水平,專業素質和才華兼備的音樂人層出不窮,也有各種平台進行展示,無論是唱功還是創作。音樂欣賞水平多樣化,很多人不再只是跟隨主流去追大流行歌曲,而是基於個人需求對民謠、爵士等風格有更大傾向。
而我認為其實題目本身和氣氛過於悲觀,宏觀看來我國音樂發展本身是向好向前的,跟隨著媒介融合的大趨勢,整個音樂產業發展會發生大變革,也開始重視數字化音樂的版權問題。這些都是好事兒。並且林俊傑也好,周杰倫也好。除了是優秀的唱作人,還有個身份是「流行天王」,所以只能說長久以來沒有出現如此具有影響力的流行唱作歌手,但不能否定華語樂壇的花園裡盛開了更多其他顏色的花朵,如李志萬曉利等優秀的民謠歌手,常石磊袁婭維這樣的靈魂唱作人,包括李榮浩的歌曲風格也是基於比較根源化的音樂。這些人的造詣和對音樂的影響並不比我們熟知的天王歌手差。只不過多元化的風格將欣賞人群分割開,一平均,人就少了。而我看到的,是更多人開始追求獨立風格和欣賞品味。我看到的是更多人開始嘗試自己進行音樂輸出並有平台進行分享。我看到的是藝術自由正在一點點實現。所以,無論多麼緬懷曾經我們認為是華語樂壇「巔峰」的時代,還是帶著期待的目光向前看,沒準驚喜就在身邊和不遠處。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周杰倫最新專輯《哎呦,不錯哦》?
※如何比較周杰倫、羅大佑和李宗盛的音樂水平?
※如何評價交響樂在蘇打綠新作《痛快的哀艷》中的作用?
※如何評價周杰倫新專輯《哎呦,不錯哦》里最新中國風歌曲《天涯過客》?
※李雨桐事件過去兩個多月,薛之謙現在算是洗白成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