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經濟學不是本質上的科學,更多是道德?
我覺得經濟學的發展里似乎一直有一個問題,經濟學家該不該考慮道德?一方面就學科的純粹性來看,似乎是不應該的;但實際上經濟活動本身涉及最多的就是人,不考慮道德方面的東西就等於忽視研究主體的一個重要特質。亞當斯密在寫國富論之前就出版了道德情操論,而後來很多的經濟學家更多的是基於數學與邏輯發展了經濟學這個學科。
從本質上講,我個人認為經濟學是一門探尋事物運行規律的真正的科學,而道德則是我們在學習和研究這個學科時候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之所以它還看起來不夠科學,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數學能力還不足以描述一個社會龐大繁雜的經濟運行體系,還有著很多規律有待發現;而道德則是我們更多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候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利貧及包容性等等。讓民經來發表一下意見,我總覺得本身做為初學者,我說出來的話,更容易悲初學者理解。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這就註定了他不是science,而是art。 自然在微觀上是隨機的,在宏觀上是確定的,可以通過簡單機械來構建理論,所以自然科學是science。而社會是複雜的,無法用簡單機械去構建,實證研究只能將它作為一個系統,尋找其中的統計規律性。 而且,研究社會的學科,規範研究的準則是法學的原則,是帕累托均衡,是規則功利主義,靈魂不是邏輯,而是經驗。你總能隱約感覺到他的味道和以邏輯為靈魂的自然科學不一樣。
和經濟學類似的還有心理學,之所以這兩門學科經常被當成偽科學,大多是拜一些神棍和他們的暢銷書所賜,他們把心理學和經濟學神話了,以至於受到報復性的反感。
在這裡,有必要還這兩個學科一個公道。就是說,當你在閱讀一些心理學和經濟學文章時,請務必把握兩個原則,如果忽略這兩個原則,那麼一怪你缺乏學習,二怪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缺乏科普。
這兩個原則分別是:
1、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
2、實證分析不等於規範分析。
不知道題主是在哪看到的。建議題主去看看經濟學入門書。
正統的經濟學絕對是一門嚴謹的社會科學。
經濟學,像其他的社會科學,講究數據可考究,強調分析與辯證。 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很廣,研究所有人類的經濟活動。每個領域裡都有適用的理論。
經濟學很客觀,而道德本事卻是很主觀的。科學忌諱太主觀得分析問題。而且分析經濟學現象時大都不考慮道德。建議題主百度經濟學經典的case study。
我理解的是,經濟學的多種理論與模型,都是在理性人的背景下成立的,按照這個邏輯進行分析演繹,自然是科學。實際上,人不都是理性的,有些人在經濟活動中並非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是到了關鍵決策的時候,其他的因素超越了理性。這就體現為兩個層面:道德高於利益,或者道德低於利益。斯密在《國富論》中探討了經濟的科學性,而《道德情操論》中談論了那些「悖於科學」的人性。
認為經濟學不是科學的人大多都會引用一個論據:像物理、數學、化學等科學,是在一個又一個經典理論被證實是正確以及存在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新的理論。而經濟學的若干個經典理論要麼互證錯誤,要麼結論大相徑庭。或者在某些經濟周期只有某些經濟理論被實證,而另一些經濟理論不適用。這種不像科學。
作為資深金融從業者,實踐之後認為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遠遠不如政治經濟學好用,行為經濟學則比這兩類傳統經濟學更好用。
搞經濟就是為了搞錢,錢就是道德的試金石。
為何說醫學不是本質上的科學,更多是道德?
為何說航空航天不是本質上的科學,更多是道德?
為何說城市規劃不是本質上的科學,更多是道德?
為何說轉基因不是本質上的科學,更多是道德?
so sad
這句話是諷刺經濟學家的,意思是經濟學家是否說真話是看他的道德的,因為經濟牽涉到很多方面,所以如果受到金錢和其他東西誘惑的話,很容易成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那麼說出來的話就非常可笑了。就像很多磚家,他們不是不學無術,而是根據某些人的需要說某些話。
順便提一句,亞當斯密斯也是《道德情操論》的作者。
為什麼這話書本論接受不了?從這個問題想想,就知道答案。中國經濟政策一片混亂,為什麼?現在社會主義國家執行的是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
推薦閱讀:
※經濟下滑的時候,電影票房(或其他娛樂產業)會出現怎樣的表現?
※有哪些經濟學理論可以用在談戀愛上?
※哈耶克是誰?他寫的哪本書被禁?他的主要觀點是否符合當下社會的發展趨勢?
※初級、中級、高級計量經濟學內容都有哪些區分與銜接?
※實證分析(Positive Analysis)在經濟學中的地位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