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類似蔥包燴這樣的創造時是為了表示對歷史人物諷刺的食物?


答主不禁想起了享譽美國的胡佛系列名菜。

1928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時候,共和黨的候選人是赫伯特·胡佛。胡佛的團隊給他想了個競選口號,叫【讓家家鍋里有雞、車庫裡有車】(A chicken in every pot and a car in every garage)。對於崇尚實用主義的美國吃雞群眾來說,這個口號可以說是非常扎心了。胡佛也如願以償地贏得了廣大吃雞群眾的選票,當上了總統。

順帶一提,胡佛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的候選人阿爾·史密斯是天主教徒。那時候的美國社會,特別是三K黨勢力猖獗的南方,對天主教抱有很大的偏見,說啥也不想要天主教徒當總統。史密斯只在新英格蘭的愛爾蘭和義大利移民群體里受歡迎。所以胡佛基本上就是躺贏,超爽的。

但是胡佛還沒爽多久,經濟危機就爆發了。吃雞群眾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別說燉雞吃了,連燒柴生火的錢都沒了,連住的地方都沒了。雖然沒能兌現競選時的承諾,但是經濟危機畢竟不是胡佛引發的,而且面對經濟危機,胡佛也並不是聽之任之,毫無作為。不過吃雞群眾怎麼會承認這種事情,紛紛咬牙切齒地咒罵胡佛是騙子,是大傻逼,還給各種破爛兒起了【胡佛】的名字。

無家可歸的人用破爛的板子搭小棚子住,這些小棚子組成的破爛社區被起名叫胡佛村(Hoovervile)。去過紐約市的讀者大概能認得出圖上的胡佛村具體在哪個位置。

餓得骨瘦如柴的牛馬拉著白送都沒人要的破車,被起名叫胡佛車(Hoover wagon)。

連胡佛村都住不起的人把破報紙鋪在地上、蓋在身上睡覺,這些破報紙被起名叫胡佛毯(Hoover blankets)。

破得連腳趾頭都露出來的臭鞋被起名叫胡佛鞋(Hoover shoe)。

吃不起肉的南方人去野地里抓犰狳(Dasypus novemcinctus)吃,犰狳被起名叫胡佛豬(Hoover Hog)。可以說是非常不清真了。

畢竟犰狳也不是那麼好抓的,抓不到犰狳的南方人盯上了這種美國南方特產的穴龜(Gopherus polyphemus),給它起名叫胡佛雞(Hoover chicken),據說味道還真有點兒像雞。

==================================================

參考資料:

美國國家檔案館-胡佛總統圖書館Hero to Scapegoat Gallery Herbert Hoover Presidential Library-Museum


莫洛托夫雞尾酒

唉,跑題了

這貨不能吃

--百度一哈

1939年蘇芬冬季戰爭中,蘇聯在波蘭結束戰爭後,藉芬蘭人在國界附近的火炮(不能動的)與其防禦工事和太靠近列寧格勒、跟各類邊界上的小規模軍事衝突為由,要求芬蘭撤除所有在國界上的防禦工事,並讓國界後退數十英里直到芬蘭的工業中心維堡附近,經過多次洽談包括以更多的領土換取這一段土地失敗後,在發表撕毀莫洛托夫協定後的隔一天,蘇聯即派遣轟炸機光臨芬蘭全境扔下一顆顆的炸彈,並派遣軍隊在事先偷偷修築好的高速公路上駐紮大批裝甲車跟各式武器全面入侵芬蘭。蘇聯的電台宣稱:「我們不過是向飢餓的赫爾辛基群眾投下了麵包。」芬蘭人民則戲謔地說這是「莫洛托夫的麵包籃」。

在蘇芬戰爭中,芬蘭人愛用燃燒瓶對付蘇聯坦克,並且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出於對莫洛托夫的仇恨,芬蘭士兵便想對莫洛托夫還以顏色,隨口就把這種燃燒瓶稱為「敬莫洛托夫的雞尾酒」。因外國記者對芬蘭文吃得不透,在翻譯成英文的過程中走了樣,燃燒瓶就以訛傳訛地變成了「莫洛托夫雞尾酒」。

嚴格來說,自製的反坦克燃燒瓶也不是芬蘭人的發明。這種武器最早出現在1936年,首次亮相是在西班牙內戰中。在距馬德里30公里的一個小鎮附近,佛朗哥的士兵用燃燒瓶擊退了共和軍坦克縱隊的攻擊。從此這種簡便易得的武器便風靡全世界,蘇聯士兵後來也用這種自製燃燒瓶焚燒德國坦克。


四…
四齋蒸鵝心??


血腥瑪麗(Bloody Mary)

發明於1920年代,發揚於1934年以後的美國。最初的名字是為了指代「血腥俱樂部」和裡面的一個姑娘Mary,但是名字卻讓人聯想到另一位女士——曾經為了復興天主教,持續迫害新教徒四年的英女王瑪麗一世,最終定名。


偏題。
我覺得大多數食物的諷刺意義更可能是後人想像加進去的,畢竟創造美食這麼美好的過程不是輕而易舉的。
後人為了豐富食物的內涵就想出各種或是美好的傳說,或是動人的故事,或是對惡人的憎恨。
嘛,不過現在大家也就是看個樂呵,不必深究也無從考究。


油條啊,以前叫炸秦檜

-------------------------------------------以上原答案-------------------------------------------------------------

本來只是隨口一答,既然有人點贊就把答案寫寫完整。

因為題主在題目中就提到了和秦檜有關的另一個食物,所以第一反應就是油條了。

現在都叫油條的食物,曾經是被叫做炸秦檜的(答主這兒的叫法)題主也提到了另一個常用叫法:油炸鬼(檜)。

最早據說是岳飛被害的消息傳到臨安後,當時正在做麵食的一個攤主怒上心來,憑著高超記憶捏出了秦檜及其妻王氏的面人,扭在了一起(話說這和直接扭在一起有啥區別。。所以以後都省了吧。。。),丟進了油鍋地獄(這是從刀鋸地獄升上來了)做成了食物。

民間的東西很難考證,不過油條確實是宋朝才開始有的。現在在蘇吳地區的部分方言中,還保留著油炸檜的叫法,普通話一般都是說油條了。

那麼問題來了,先吃油條還是先喝豆漿?


二十六,燉牛肉


山西白起肉:長平之戰,秦國白起坑殺趙國20萬人。長平所在地,山西長平人為了表達對白起的痛恨,發明了"白起肉"的小吃。把白起的肉(豆腐)放在火上烤,抹上白起的腦漿(蒜泥),撒上白起的血(辣椒油),很好吃的小吃。


餛飩啊,說是漢朝的時候匈奴進攻其中兩個最能打的一個叫渾氏,一個叫沌氏,然後百姓做了一種麵食取渾和沌的的諧音,就叫餛飩了,還是小學的時候老師跟我講的,如果有記錯的歡迎指出


這個我還真聽過一個,非常冷門,但是非常切題,俾斯麥披薩。

俾斯麥披薩是一款上面有煎雞蛋的披薩,名字取自德國的政治家俾斯麥(歷史課本里都聽過他),據說俾斯麥愛吃肉和雞蛋等重口味食物,一次吃好幾個雞蛋不在話下,惡名遠揚,因此,在義大利菜中,幾乎任何一個拿煎蛋作為配菜的菜都含有「俾斯麥」的名字。

俾斯麥叫Bismark,這款披薩叫Bismark pizza~~


@在貴州吃臘肉


2005年,在歐洲委員會決定把歐洲的食品安全機構設在赫爾辛基之後,芬蘭的食物遭到了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和法國總統希拉克的嘲諷。他們表示「芬蘭人連什麼是帕爾馬火腿都不知道」「英國的食物只比芬蘭的好一點」。

2008年,芬蘭的披薩品牌Kotipizza在紐約的國際披薩大賽中打敗了義大利的披薩獲得第一。他們把這種獲獎的披薩命名為「貝盧斯科尼披薩」。


蘇北有一道湯菜叫:霸王別姬,就是用甲魚和母雞一起燉湯,第一次吃是在我的結婚典禮上。據老婆家那邊的人說這個是一道硬菜。


老乾媽辣椒醬??


袁崇煥烤鴨,很考驗片鴨師傅刀工的一道菜。—————————————————————————
袁崇煥,清朝人士,出生於清朝建元前三十二年(前朝明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卒於清朝天聰四年(前朝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相傳,袁崇煥於天命七年(前朝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開始,為清朝卧底在前朝明,這一卧就是七年。天聰元年(前朝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袁崇煥配合清朝第二代皇帝皇太極,兩面夾擊前朝明東江總兵毛文龍,怎料毛文龍生命力頑強,此次行動未果。天聰三年(前朝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袁崇煥用奇謀,不廢一兵一卒,斬前朝明總兵毛文龍於雙島,皇太極大喜,於三個月後,大舉南下交流。袁崇煥和皇太極兵分兩路,袁崇煥由寧遠山海關入,皇太極由喜峰口遵化入,並會師於薊州城下。其間,袁督師臨危不亂,指揮有方,將各地勤王軍紛紛遣散,從偽明固若金湯的防禦中撕開一道口子,兩路大軍浩浩蕩蕩,殺向北京。袁崇煥身先士卒,沖在皇太極前面,無奈,出師未捷身先死,未能等到清朝的旗幟插上北京城頭的那一天。北京人民為了紀念袁崇煥為民族融合事業的貢獻,發明了這一美食~


(然崇煥雖名入援,聽虜騎劫掠焚燒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戚畹中貴園亭庄舍,為虜騎蹂躪殆盡)


白起肉!

白起肉又稱燒豆腐、高平燒豆腐。是山西省晉城高平市特有的傳統傳統小吃,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說高平地區的谷口村(也叫殺谷),有一種烘烤的豆腐,叫做「白起肉」。

皆因白起心地過於殘忍,長平之戰更是慘絕人寰。擊敗了紙上談兵的趙括後,二十萬趙軍悉數向秦軍投降,一日之內,白起竟坑殺殆盡。 當地百姓世代憎恨白起,為了祭奠被餓降遭坑殺的亡靈,就用菽投降,飯作供菜,把豆腐當成肉,用爐火燒烤,用豆腐渣和蒜泥生薑調和成「蘸頭」,表示把白起的腦漿搗成泥,與豆腐一起食用,曰「白起肉」。可見其仇之深、其恨之深。後來這白起肉就逐漸流傳開來,成為燒豆腐,因此高平的燒豆腐最為著名。


貂蟬豆腐?


包子。。。


「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


據說
流行過吃螃蟹
三公一母,影射過夫人和三個男人


推薦閱讀:

拍摄美食有什么技巧?
減肥的你們是怎樣抵擋住食物的誘惑的?

TAG:美食 | 小吃 | 民間傳說 | 風俗文化 | 歷史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