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理學書的時候很容易對號入座,看到書上描述的癥狀和自己很相似,就懷疑自己有心理問題,這是為什麼?
讀心理學書的人,我覺得很少是為汲取知識而來,最初的動機就是覺得自己心理的疑惑沒法解答而要從書上找答案。
我讀心理學,有本書上解釋過這種現象,現在忘了他解釋的內容。
我相信每個讀心理學的人都有這個疑惑,期待解惑。
證實傾向或正例謬誤。提醒自己要記得搜索反例。
量化不精細。要注意程度,比例,頻率,持續時間。
總而言之,細心耐心。
排除上述兩點後依舊覺得自己有問題
原因有三
①你真的有該問題
②可能你有『希望得病』的病。(專業名詞叫啥我給忘記了,貌似『疑病症』不過那應該是精神病,一般疑病的心理障礙不知道叫啥。)
③自憐、自我開脫的動機導致的自欺。
很多人都會有意識,無意識地照鏡子,以此發展認識確定自己是誰,怎樣的……
首先證明你意識到了,並且感覺很好奇。
你對自己的覺知比較高,專業上說是有分析頭腦。
至於別的細節就要看具體內容了。
感受上,懷疑,好奇,有點慌張,疑惑自己怎麼這樣……找到相似,也明確差異……如果很不舒服和痛苦,困擾超過個把月了,建議找專業人士聊聊……
如果看的時候好奇,怪異,難受,之後可以拋諸腦後,現在所學的可以成為有用儲備信息,好事。(2015年2月5日修改)
前附:自我診斷可能帶來潛在危險(The Dangers of Self-Diagnosis)。如果遇到難題,不妨與專業人士聊聊,或者做一下這個(Self Tests by Psychology Today)測試。
這是一種心理現象或者叫認知現象,叫做confirmation bias(確認偏誤)。這種現象總是會出現的,不管是看心理學醫學精神病學也好,還是星座手相算命也好,甚至是做研究統計調查,人們都會想方設法收集支持自己猜想的證據,而無意識地忽視相反證據。而且,如果不能即時察覺自己的認知偏誤,或者沒有在閱讀的時候有意識地進行批判性思維(也就是在收集一面的證據的時候同時收集反面證據),就會越看越覺得自己的觀點正確。
有些流行心理學書或者算命書說的很籠統,也有很多人覺得「有點道理,不能不信」的原因——這是巴納姆效應(forer effect),是subjective validation的一種,也就是說僅僅通過個人經驗去判斷一個觀點或假設是否正確的一種認知行為。
以下資料供參考:
確認偏誤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Confirmation bias - (中文: 科學網—認知偏誤維基列表)
常見思維誤區與邏輯謬誤匯總帖。
我都曾經在經典的心理學教材裡面看到對這個的解釋。我猜測可能是在《認知心理學》或者《社會心理學》裡面看到的(版本想不起來了,抱歉)。這個認知過程涉及到歸因理論或者決策過程,所以題主查查自己手頭的書的相關篇目?
我以前看天秤座的性格描述,都覺得我靠我靠太准了!後來發現一模一樣的話出現在巨蟹座射手雙子雙魚各種座上面,也有很多人驚呼「太准了」!
「對號入座」在心理學上稱作是Barnum effect, 指的是人們傾向於對於一些描述認為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人格分析,實際上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可以適用於很多人身上。因為句子都是模糊的,通常會有「偶爾」「有些」「大體而言」「許多時候」這樣的詞。由於每個人生活經歷的不同,人們對於這些語句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很容易就對號入座了。
我在想,如果同樣一段描述出現在理髮店門口發的小傳單上和出現上專業心理學的書籍上,大家也許會覺得前者是巧合,後者是權威。因為這些描述出現在書上,就更傾向於書里所說的是正確的。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有一種appeal to authority的情結。
對於只是「自我感覺」的「心理有問題」,無需太在意。書籍引發思考是好事,不要過多考慮細枝末節的東西了。當你只有一把鎚子時,你覺得到處都是釘子。
人類身為一個種群,本身就有很多共性啊,撇開不同社會和文化所特有的那些認知,快樂也好悲傷也好,幸福也好痛苦也好,渴望也好沮喪也好,人本來就有很多一樣的東西,心理學和其他科學一樣,研究人的共性也研究個體的特性,因此,你覺得很多東西跟自己的情況相同,這本來就沒什麼好奇怪的,的確是有一些共性的東西在的。
另一方面,當然每個人都傾向性的對號入座,也是一種普遍的心理。就如同每個人照鏡子的時候覺得自己比實際更漂亮,每個人都能找到覺得跟自己或自己朋友家人像的明星,一樣一樣。實際上旁人看來並沒有那麼回事,但每個人自己卻會那麼覺得。這可以叫做確認偏誤吧。不多說。
學心理的人,到最後也會給每個案例做出一些歸類,你是親密恐懼,你是抑鬱氣質,你是極度渴求認同,等等,必須如此,才能對症採取手段。
人類的問題,極少極少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總歸能從生物學、神經科學、病理學或心理學等方面找到共同的原因,也總能外化出某些共同的表現。
作為一名醫學生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每次學到一種癥狀或某種病總會聯繫到自己身上,不止N次地覺得自己已患絕症,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才發覺不過是自己嚇自己而已,不過那種不止N次覺得自己重獲新生的趕腳也是不錯的。。好像還沒說到正題上,原諒第一次答題有點激動,語無倫次,就我個人而言題主的這種對號入座的行為和我(我想大多醫學生都會有過和我一樣的體驗吧)極為相似,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我們學的不夠全面,知識是一個整體的系統,無論我們拋開哪一部分知識點都會讓我們對整個知識體系的認知有偏差,所以當我們遇到和自己相似的的點時也更容易自我暗示使自己置身其境,我們沒必要過於緊張,你也同樣可以給自己暗示這只是你給自己的暗示而已啦,放輕鬆
因為生存本能讓我們學會「尋找同類」,意思就是只要看到有沾邊兒的形容,就主動湊上去搭話說:兄弟,看在大家都是大砍省/男人/人的份兒上,借個火?
分類合併項是我們的本能之一,不然怎麼在森林草叢中分辨啥可以吃,啥動物不能惹?
讀心理學書的時候很容易對號入座,看到書上描述的癥狀和自己很相似,就懷疑自己有心理問題,這是為什麼?
讀心理學書的人,我覺得很少是為汲取知識而來,最初的動機就是覺得自己心理的疑惑沒法解答而要從書上找答案。
我讀心理學,有本書上解釋過這種現象,現在忘了他解釋的內容。
我相信每個讀心理學的人都有這個疑惑,期待解惑
這種本能和情緒的發生是一樣的,想控制它,就了解它發生的根源,然後對自己說:放輕鬆,現在已經沒有危險了。
反正得不得神經病都要活上五十年,不如假裝自己是個正常人算了。
或者假裝自己看的書研究的都是二次元的,雖然都叫人類,其實那些癥狀類似是因為那些火星人一直在模仿我們。
他們模仿不了根本的內在機制,只好表面上裝做和我們得了一樣的病,來和我們做朋友。
不止看心理學,火星人看病理學的時候還會有生理痛呢。
要是沒有這個自動嵌套的代入機制,看電影看小說玩遊戲該有多麼無趣啊。
正是因為「感同身受」,才能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大的成效么。
巴納姆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它主要表現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而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就應該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相信自己。(現在很多人迷信於算卦,神通,星座等。其中的原理都來自於這神奇的巴納姆效應)
-百度百科
積極心理學:看我看我!
題主看這。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87998/answer/15855458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上的疾病不是有與沒有的區別,而是多與少的區別。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病。只是有些人心裡發生的活動影響到他們正常的生活了
人體是是複雜的,人的內心更是複雜的。
看不同的心理學書,就是從不同側面審視自己的內心,不用太過緊張,
或多或少總會有一點共鳴,沒什麼大不了的。
Just take it easy.
大部分人心裡或多或少會有一點疑惑、心結,但他們又找不到人去傾訴,也就沒人幫他們去梳理,所以他們的心理問題就持續存在。
而大多數人的心理問題總離不開那麼幾件事,感情、工作、家庭等等,而這應該也是大部分暢銷心理書籍關心的問題。
當他們在心理書籍上找到相應的問題時,就像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一個關心自己的朋友,將自己內心裡脆弱的部分暴露出來。
對號入座啊,要不那些星座運勢書不會那麼好賣了
我看H小說還老對號入座呢
我跟你說啊!我也是這樣,開始的時候總喜歡對號入座,然後各種擔心。
慢慢地,再看到各種「你是不是有強迫症」,「抑鬱症自測表」之類的,就只會微微一笑,默默地在心裡說一句,對,我就是有病。然後就該幹嘛幹嘛去了……巴納姆效應。
是自我暗示吧,這表明了在你閱讀那本書之前你就懷疑自己有心理問題,然後帶著這個問題開始讀,這時你會刻意關注一些能夠解釋自己問題的部分,然後通過尋找更多的相同點來確定這個說的就是自己最後對號入座
真的沒有 。好像我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純粹就是為了吸取知識
和星座分析的對號入座很像。
我自己瞎扯的。自我懷疑。在很多方面都會存在,別人在說某某人的缺點或者某某真賤的時候也會下意識的往自己身上套。人不是一個單一的動物,他是和周圍無數人共存的。有他人在就會在意。可能會因為過分在意他人而過分反思自己,導致過度思慮。也可能是內心深度的不安心,自我懷疑,沒安全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