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單反相機沒法做得更輕巧?
一直期待有體積小,重量輕的單反出現。有時候都覺得,也許我並不適合用單反,而是應該去用微單。其實理想中的相機,應該是Leica M系那樣的,但是又不太喜歡旁軸。或許M卡口的鏡頭加上全畫幅的微單會是解決之道。
不過,數碼時代一直沒能解決的問題就是CMOS / CCD的邊緣成像的問題。是否是因為邊緣成像的問題,導致法蘭距沒法降低呢?所以機身一直都很厚重就是這個原因么?即使有了反光鏡,單反能再薄些么?能再輕些么?
所以很難。。
首先,確定是數碼單反沒有做的輕巧,這裡面包含兩個關鍵字:單反、數碼。
先看第一個關鍵字:單反
單反是一個結構的縮寫:單鏡頭反光式,相對旁軸測距式和雙鏡頭反光式取景相機,單反的優點就是取景器中所見即所得,沒有視差,可以放心使用長焦和微距。
缺點是增加了反光鏡箱和五稜鏡,使得相機法蘭距(鏡頭卡口平面到成像平面的距離)增加不少,機身上通常會有一個鼓包(五稜鏡取景器),也使機身體積和重量有所增加。
但是,即便這樣,也無法阻止人類擁有小巧精緻的單反相機:
奧林巴斯的OM系列就是緊湊型單反的代表作(PEN-F系列太另類,暫且不提),圖中是OM-1,沒有對比,就拿這隻掛機的50mm標頭做參照吧
三圍是:136 x 83 x 50,夠小巧吧。
百度上能查到的是因為奧林巴斯採用了五稜鏡箱沉入機身的設計,但單憑此舉還無法做到次搬體積,有幸肢解過一個OM-1,收穫如下:
採用有屈光度的五稜鏡,有效縮短取景光路,也減小了五稜鏡的體積,並使其有沉入機身的可能性;這樣才使得大鼓包變成了小尖頂。
反光鏡回彈機構沒有採用布置在反光鏡箱側面的常規布局,而是布置在了反光鏡箱下部,減小了機身的寬度。
感光度調節沒有採用布置在機頂的常規布局,而是充分利用了卡口座,此舉使感光度與測光聯動傳遞距離更短,減少了機身內機械傳遞機構,同時有效減少了整個機身的高度。
OM-1誕生於1973年,真是了不起的設計,再來看看80年代的OM4-Ti(裝了卷片馬達和大容量後背),有木有很先進的趕腳?
其後又有賓得MX、ME等在體積控制上更勝一籌,但檔次略低,且沒有什麼創新之處。
以上都是為了說明,單反不是不能做小,至少膠片單反可以。
但是,無論怎麼減小體積,都存在一個問題-------法蘭距,最小法蘭距的單反系統應該是Alpa系統了:37.8mm,也比旁軸20幾mm大得多,更不用說動輒十幾mm的微單了,這也導致絕大多數單反的卡口都突出機身10mm左右,這是必須的,要麼就要把整個機身搞厚那麼多,多難看。
相反,我認為這個突出真的是恰到好處的美,可能大家看慣了就不在意了,想不通的去看看sony的A7系列,那叫一個彆扭……
明天一過就過了好幾天啊!繼續
數碼單反與傳統的膠片單反區別就在感光介質上,其實不止在感光介質上,數碼除了把傳統的膠片換成了coms/CCD等感光元件外,還把暗房也搬到了機身裡面,省了一個房間和一大堆設備啊!
為什麼數碼取代(或者說是幾乎取代)膠片最終成為了主流,原因不在於膠片和矽片本身孰優孰劣,而在於數碼相機內置暗房!
這樣,我們就無需沖卷、顯影、放大、掃描或電分……省去了一大堆步驟/工具/耗材/還有一個房間/大量的時間。或者把時間和金錢花在柯達富士快印中心……更重要的,拍了就能看到效果……扯多了。
我把機身分為三個部分:卡口適配器、主體、後背;分別完成壟斷/暗箱操作/成像及後期的工作。
前兩個部分自70年代至今,變化很少,也就是傳統膠片單反與現代數碼單反基本相同。
舉個例子:徠卡R8/R9DMR
R8/R9是膠片機,也是數碼機,要看裝什麼後背:
裝了膠片後背的:
裝了數碼後背的:
很明顯,液晶屏的位置突出一塊,整個機身也長高了不少,假如想用3寸以上的屏,突出部分的面積會更大,假如不想長高(長高的部分包含了CCD驅動電路,圖像處理器及其載板,液晶驅動電路板……),就要突出更多,這樣厚重的外型就出來了。
與之相比,膠片後背其實就是兩塊鐵片,5mm厚度足矣……
其實這些,廠家都已經在機身上告訴我們了,再舉兩個例子:
這個是泥坑D800
這個是尼康膠片絕唱F6
找字母Ф的位置,那就是焦平面的位置,也就是膠片或感光元件的位置,厚就厚在Ф後面的部分。
最後,懶人看這張圖就夠了:
這樣講吧. 要能保留直接使用單反鏡頭的話, 在顯示器不挪一下位置或者使用超薄顯示器的前提下. PENTAX的K-01已經做到很極致了...別看NEX薄. 你加個原廠轉接環看看, 一樣的....
其實現在的單反,比起以往的膠片單反, 就是多了 感光元件, 電路板, LCD顯示屏這幾樣在快門幕簾的後面. 前面因有系統法蘭距限制,已經不能做什麼. 所以要能做到好像菲林單反一樣薄的關鍵, 就是如何解決塞在焦平面後面的那些元件了.
單反結構的一個重要優勢, 是能實現TTL取景和測光. 別小看這個特點. 正是反光鏡箱的設計.讓單反系統擁有目前最強的任務適應性, 雖然新世代的EVF已經非常實用. 但要完全替代光學OVF, 恐怕需時日.在刷新率及畫面色彩, 細膩度方面還有改良的空間
所以如今也不必太抱怨了..
因為要有反光板和取景器,貪婪的人類想要更大的畫幅和更小的機身,工程師曰:滾你丫的勞資做不到。旁軸的徠卡幾乎無法使用長焦鏡頭,徠卡貌似沒有單反吧。。。sl是無反相機,而且。。。是巨丑巨大的無反相機,索尼a7那是無反,並不是單反,無反相機相比於單反的好處是體積小,沒有光學取景器,沒有反光板,所以很多人稱作微單,微單索尼在中國註冊了,我覺得叫做無反更貼切吧。跑偏了,單反要滿足你更久的續航,更多的功能,包括wifi和nfc,更適合手掌大小的手柄握持等等,你還想要更輕更小,小了你說不專業,輕了你說不是全金屬,人類真是不能滿足,哎ヽ(?Д?)?看看奧林巴斯的pen f,半格機的逼格,人家把五稜鏡拆分成兩個,也做小了很多,結果不是也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中了么,用單反就不要在意體積,又不是沒有其他可選?選無反相機吧? ? ?更何況鏡頭其實沒差的,膠片時代不用塞對焦模組,都是手動鏡頭,光學發展沒有那麼快所以無反單反都是在兜圈子,光學素質好,那麼選體積大的肯定不吃虧
單反相機的定義就是單鏡頭反光相機,就是要有反光鏡,否則就不能稱作單反相機。
光路上的反光鏡和五稜鏡提供了單反的好處(無視差的無延遲的光學取景器),也帶來體積和重量問題。當然還有感測器比較大的好處和問題
1.不用五稜鏡,改用五面鏡的話,取景器回變暗。
2. 不用反光鏡和五稜鏡,要麼是旁軸或雙鏡頭,有視差,要麼是沒有光學取景器,代之電子取景器,如一般數碼相機或單電相機。
因為有反光鏡和五稜鏡啊,這兩個零件決定了單反不可能變小,100D已經是極限了。
我個人的感覺,單反的重量還算好,就是鏡頭太重
有沒有人考慮過改變下到測光上到取景的結構,整體旋轉45°,把那條垂直的光路斜過來,這樣能把高度降低至少25%。
索尼的a7不是都已經出道第二代了么..
由單反的結構決定,單反單反,顧名思義,得有反光鏡
推薦閱讀:
※想學習一下單反小白什麼都不懂,可否介紹一下關於單反的參數還是單反的組成,有沒有關於這類的鏈接謝謝啦。?
※單反初學者使用定焦鏡頭拍攝,有哪些需要注意或講究的地方?
※蘋果手機如果應用外置長焦鏡頭可以拍出單反效果嗎?
※說「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的都是窮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