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甄嬛传》这部影视作品?


比上还有不足,比下非常有余。相比普通国产剧绝对称得上精品,比起经典(87红楼,大宅门,走向共和)还有不少差距,我给七分吧,和大明宫词差不多。

我想先说说原著,甄嬛传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作品,在网络小说和后宫小说的发展上应有一席之地。我是追着连载看完了书。当时才初一,一见《甄嬛传》惊为天人,立马推荐给闺蜜们一起追。比同时代的后宫作品(我印象中看的,不保证创作时期完全相同),比如大清后宫,鸾我的前半生,甄嬛传情节之曲折,描写之细腻(我至今仍然记得开头那个鸿雁高飞的比喻),写作之诚意,实在是一言难尽。作为一本网络小说,甄嬛传不能说是伏线千里,草灰蛇线,但是伏笔做的很好,学红楼梦用到了好些谶语,大多数速成的快餐文学根本做不到。

甄嬛传本质上还是一部开挂的玛丽苏言情,但至少有个不被女主迷得七荤八素的皇帝,有深藏幕后的大boss皇后,女主打怪升级没有封神而是求不得,后宫斗争十分残酷,开挂和圣母之外还有谋略。

那毕竟是十年前,网络小说,后宫小说的体系都远没有现在成熟,也没那么多梗可以抄(甄嬛传的很多梗,比如干掉嚣张宠妃后发现低调贤惠的皇后才是大boss,长得像真爱被当作替身,现在真的已经烂大街了)。和其他一些我看过的同题材,比如雪满梁园的鹤唳华亭(雪大的天坑沈琼莲是我看过最考据的作品,远胜市面上那些所谓的历史小说),阿越的新宋等,甄嬛传不论文笔考据还是情节,都逊色许多。但是作为一部通俗作品,哪怕放到现在,也是够看了。

甄嬛体虽然看着别扭(当时作者应该是想仿红楼体,后来干脆自成一体了),但毕竟是在模仿古代的说话和做事方式,而不是像现在很多电视剧,和皇帝皇子不分尊卑规矩,拉到古代都是直接被乱棍打死了。妃子在讨好皇帝,在邀宠,甚至还有些伴君如伴虎的意思,而不是皇帝跑来倒追女主。

再说电视剧,绝对的良心之作。这年头于妈泛滥,电视剧以卖雷为荣,甄嬛传以精致的服装,考究的台词和礼仪入手,虽然缺点仍然很多(如果真的要考据,毛病肯定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是相比同样题材的步步惊心,虽然后者做的也算精致,甄嬛传,我必须再说一次,惊为天人啊。

电视剧和原著的差异很大,从虚构的架空王朝移植到清朝,真的有点儿别扭,但也别无选择(移植到清朝的雍正也是最合适的选择)。甄嬛回宫后的内容大幅度删减,胡蕴蓉,贞一夫人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砍掉(除了华妃,就是贞一夫人深爱皇帝,电视剧里皇帝后期只有绿帽戴真的好辛苦),几个有特色的配角比如余容娘子(这一段很好地补写了皇帝对华妃的感情)也被砍掉,真的非常遗憾。

但是,正是因为依托了原著,电视剧不需要故意拖沓剧情,不需要刻意制造冲突,因为原著有大量的情节,只要取舍就好了。原著慢慢地写了好几年,距离拍成电视剧又有很多年,也可以进一步修改提高(拍完一天,连夜写本子,第二天演员看一眼直接上的国惨剧太可怕)。在电视剧的制作中,原作者的声音好像也被采纳了不少(可能是为了不丢失原著本身的粉丝),没有胡乱改编。

原著中没有的——首先配乐。这个我不了解,觉得挺好听的,bgm没有出戏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不算很有名的词,但是选进这部戏非常合适,尤其是安小鸟唱。其他的布景和服装,不考据,但很精致,尤其是首饰,足见诚意。演员的仪态(尤其是宫女的姿态,楼上有详细说的)贯彻始终,这点真的很不容易。

看到楼上有一个答案作为缺点,但在我看来却非常出色——陈建斌的面瘫。皇帝难道不应该喜怒不形于色吗?雍正都多大了,还跟小年轻似的没心没肺谈恋爱,或者苦大仇深愁眉紧锁每个人都欠他二五八万,真是无聊透了。这年头电视剧里的皇帝根本没有几个有皇帝的意思,但陈建斌演得像个皇帝(可能是因为演过曹操),比原著里的玄凌更像。原著里的甄嬛刚进宫的时候玄凌还是二十多岁的少年天子,长身玉立风流倜傥,论小资情趣艺术品味一点不比王爷差,跟甄嬛风花雪月了好一段,更加讨女读者喜欢,但是智商就比较勉强了。而雍正即位已经四十多了,城府深,腹黑勤政,早过了谈恋爱的年龄,再加上陈建斌的颜值不够……甄嬛传毕竟是后宫女人戏,原著决定他是个戴绿帽子的渣男,以此反衬出情郎王爷的缱绻温柔,政治戏比如华妃哥哥,也是为了后宫,发挥余地不大。而且陈建斌不光是面瘫,该闺房之乐的地方,眉眼间还是很有那么个意思的。

大部分读者和观众,看的还是一个爽字。真实的清朝后宫,拍出来大家不会喜欢看。比如宫女谈往录,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虽然这两本书都有很多问题,但是大致气氛也就是那样了。皇帝很自私,唯我独尊,渣男不是皇帝,皇帝天生是渣男,皇后妃子都是家奴,太监宫女就更不是人了。妃子三从四德,君臣之道,不能跟皇帝一桌吃饭,皇帝赏赐一点吃的都要扣头谢恩,立马吃干净,常在答应钱很少不能天天吃荤菜。太监宫女各有心思经常偷东西,官大一级欺负人的手段层出不穷,不骂不打脸但是经常下狠手。开挂的妃子不是没有,比如令妃,但人家的识大体,会做人,讨皇帝欢心,上上下下都能打点好,靠的是日复一日的超人情商,而不是阴谋诡计下毒谋杀,拍出来一点都不好看,一点都不爽。

甄嬛传也有一些被过誉的地方。考据谈不上,人物智商情商也很一般,真的很一般,也就是小白领的办公室八卦吧。后期甄嬛简直一手遮天,连她妈妈长得都像纯元,身边的姑姑还能色诱皇帝的亲信太监。各种玛丽苏,和王爷谈恋爱那段我真的一点都看不下去。

先写这么多,以后想到了再来更新。


说说《甄嬛传》的台词吧。

有一次看电视转到这部剧,播的是甄嬛与果郡王数年后再相逢的那一集。在果郡王饮下毒酒之前,有一段互诉衷情的动人场景。没想到一直遭人吐槽的《甄嬛传》台词其实写得颇不赖,至少在那一集里相当好。两人从壁上的合欢花图案说起,深情、凄恻、婉转,绵长,一路回望,修辞手法虚实交错。在高潮处,甄嬛以一句话道尽她此生无奈:“允礼,哪怕我心中的风一直吹向你,我也需逆风而行”。——我既无限感动,又在心中为作者(编剧)暗暗喝彩。

古装剧爱情对白历来难把握,因为要以古人的语言来描摹具有现代倾向的男女情爱。如何不突兀,在新与旧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大约是困扰每个编剧的问题。李安在拍《卧虎藏龙》时就为李慕白和俞秀莲的对白大费思量,但是哪怕任用了相当资深的编剧,最后的效果也不很理想。俞秀莲一句“现在你握着我的手,你能感觉到它的真实吗?”害我差点喷饭。这种抽象名词用法,也太洋气了,太违和了有木有。相较而言,《甄嬛传》妙得多,以“风”来作喻表达婉转的情思,是始自易经的东方美学,难怪引发我的震动,念念不忘到如今。


1. 每一场戏都是有目的的,是有东西要交代的,是为后面埋伏笔的;
2. 嫔妃晋升或降位后,众人对其的称呼都是没有错误的;
3. 服饰、道具很考究,配角很到位。


这部电视剧的价值我觉得最大的地方不在于服饰,演技和考据,而在于剧本的值得推敲。很多地方是经得起咀嚼的,对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下面举例说明:
一,甄嬛入宫的时候细节,有一个细节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没有,皇后原来给甄嬛安排的地方是承乾宫,承乾宫是什么样的呢?颂芝说了,离皇上非常近,住起来也很舒服,于是华妃就把甄嬛送去碎玉轩了。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皇后知道此事后的反应:“唉,难为这丫头了。”即使在私底下也并不气愤不愤怒,鉴于后文皇后腹黑属性暴露,可知皇后必定不安好心,那么她这一步用意何在呢?
分析:纯元脸这件事,皇后是清楚的,想打压甄嬛的话不现实,后文甄嬛一再称病皇上还是念念不忘就是最好的例证,将甄嬛安排与承乾宫一箭三雕,1,用甄嬛分掉华妃的恩宠。2,培养一个傀儡笼络皇上的心。3,皇后掌六宫大权,借其他妃嫔的嫉妒,隔岸观火来防止甄嬛做大(华妃给她安排到碎玉轩就是一佐证)或者提供适当保护,必要的时候甚至除掉她都很方便。其实后来安陵容担当了这一职务,参见安陵容大家就知道皇后的想法了。
那么华妃打乱了皇后的如意算盘,皇后为何不生气呢?因为这个主意是华妃出的,皇上不乐意只能怪华妃,皇后表现可是很贤良的,再者,即使甄嬛被冷落,情况也不会更差,湮没无闻更好,毕竟纯元脸太多变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年羹尧被整细节。年羹尧进宫用餐,直接羞辱了苏,然后席上年羹尧推举年富出征,然后华妃就知道了年富得胜,再然后请爵,皇上怒,要砍苏公公。这一段也很值得推敲。苏前脚受辱后脚年羹尧就遭皇上猜忌了?未免巧了点,从此到全剧终,苏再未因为类似的事遭到皇上责骂,可见要防耳目,苏是做得到的。苏其实深知皇上不可能砍他,他非常了解皇上,所以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知道,苏这次借机摆了年一道,其实不作为就是作为,让年羹尧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就够了,他甚至可能都没放年富得胜的风出去,只是稍稍“不小心”偷懒了那么一下下,就给自己报了大仇。
三,皇上腹黑的细节:皇上和三阿哥谈话的那一段,有一句话是说【只怕你皇额娘盼着你当皇上呢!】最后废后圣旨也拟得特别值得推敲,叫:天命不佑,华而不实,残害皇嗣,朋扇朝堂。在这之前苏公公回话的时候有一句话也特别有意思,叫【别的都罢了,唯有一件事奴才不敢不报】,什么叫【别的都还罢了】?残害皇嗣,朋扇朝堂,皇上一早就知道!!而对于纯元皇后的死,皇上先是暴怒,然后有点落寞地说“【果然】是她,可见皇上其实都知道。”对于谋害纯元皇后的事情只字未提,出于什么样的考量无从得知,也许是怕家丑外扬或者别的什么。不过皇后的倒台其实应该算是皇上的默许和甄嬛的协作,因为之前皇上问过张廷玉立储的问题,就可见皇上对皇后干政的担忧了,甄嬛流产这件事做的太拙劣,所以只是借题发挥,而且本意只是想削弱皇后的势力,皇上本来不想赶尽杀绝的,即使对纯元的死有怀疑,也没有证据,(不然苏报告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会是震怒)不料甄嬛这一剂药下的太猛,皇上忍无可忍,才废后。
其实甄嬛若不是有主角光环+大外挂,根本赢不了皇后,日常生活中最得意的也只能是皇后这样的人,从不亲自动手,撇得干净,所以出事总是能全身而退,权力制衡玩的非常有手段,在她手下的基本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独大,安陵容表面风光背地里四面受敌,瓜尔佳有勇无谋,齐妃废立宠辱生死都在皇后鼓掌之间,就算没有害人流产的手段,光血燕事件就能看出来皇后的手段了。
知乎上智商超高的人特别多,也许我看出来的这点是很多人玩剩下的,但是对于我一个很缺心眼的二货来讲看这部电视剧还是受益良多的,我对它的喜爱就是源于它给了我不少智慧~~~


小说我是两年前看的,电视剧则是不久之后,继而看了五边。
关于情节
小说明显就是归类于言情之下了,虽然其人物数量比电视剧多,个中纠缠也是极为的复杂,但是有个酷炫冷峻还很帅的皇帝玄凌坐镇,小说总是透露着一点点淡淡的玛丽苏风情。对于帅气的面孔,尤其是通过书面描写YY出的帅气面孔,广大读者包括我一般而言都失去了判断能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啐口一句 渣男 ,然后继续欣赏男主。但电视剧明显将笔墨放在了甄嬛个人成长以及后宫女人的勾画上。从“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到“众人皆去,独留我一人于后宫”,甄嬛第一次为流掉的孩子哭,第二次为流朱和自己哭,第三次为果郡王哭,正是心路上的改变,在剧里面表现的十分清晰。再比如安陵容,剔除了甄嬛哥哥这个角色让她的变化更添一份后宫悲凉的色彩。看甄嬛的时候心情沉重也就在于每一个后宫嫔妃死的时候大抵是可恨又可怜的。
再者这部剧的细节与其他宫斗 宫穿剧比起来完全不再一个档次。于正拍的剧我无法评论,感觉不再一个次元。如果不在吃饭的时候看这部剧,而是细心仔细的话,每一段都会有不少配角眼神的戏在,包括娘娘们对戏,后面的一众宫女陪侍都演着,也是用心了。
关于演员
不少人说陈建斌演了个面瘫皇上演技不行。说这话的不知道是不是被于正或是玛丽苏言情坑害过多的。剧中皇上把甄嬛一把抱起都被后宫传的沸沸扬扬,皇上把一个婢女升做答应而不是官女子也要被太后小说几句。况且帝皇本就应当喜行于无色,喜欢的菜也不能吃过三口。剧中着重描写的眼神和两次心里描写都不错的体现出了皇上心绪,所以这个演员应当是不错的。
讲到孙俪,她的演技是让我惊艳到了。那几场哭戏推荐大家去看,能因为她哭而感受到切肤之痛,忍不住难过。而且她不是睁着眼睛留几滴眼泪,而是仰头咧嘴涕泪横流的哭,美形是没有了,但却也真的感触。
关于戏外
郑晓龙这个导演不必多说,作品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谷歌。片尾曲是刘欢的凤凰于飞,知乎里面有大大做过分析,是首好曲子。里面的歌词和剧情一一呼应,催人泪下。片头曲红颜劫是姚贝娜演唱,纯中国古风的曲子,里面安陵容唱的歌和人声插曲也都是她唱的,应景而且悲伤。

总的来说,我很喜欢这部剧,人人都有人人的特色,背景,也都有性格上的逻辑,不是单一的人物色彩。是国产剧里面不可多得的良品。


杀时间的东西
不过节奏感觉还是慢了一点,最后几集又反而有一总说不清就一笔带过的仓促之感。但对于一部电视剧定位的作品来说,已经不错了。
关键我觉得各种礼仪称呼之类做的还是蛮细致的


后宫戏就是女人掐架。
如果还有一部可以看得,就是《甄嬛传》,因为在这里掐架的女人没有那么傻。


若是以美剧奇妙的逻辑思维或是大片演员的精湛演技来分析甄嬛传的话,这部电视剧算不来特别优秀,但是总有她出色地地方,我觉得主角甄嬛的性格演绎地比较饱满,有张有驰,为情而痴,为情而伤,为情所困,得不到,无可奈何地留到最后。少了白痴剧的“皆大欢喜”结局,剧中没有一个winner,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与无奈,看戏时总能发现人物身上有些许自己的影子。与同类清宫戏比较,人物的服饰妆容言辞礼仪等,都更为精致与切合实际。看戏而已,原本就知道它不过戏一场,那就抱着看戏的心态去看,肆意欣赏美丽就好。


接着丝丝爷的回答,狗尾续貂则个。
与电视观众的互动很用心:
看东方卫视的《甄嬛传》就会发现每天播出两集之后还会再播出一段演员讲述自己的角色以及去场外与电视观众进行互动的情节。孙俪啊,曹贵人,温太医等等各位演员都会去到观众家里进行宣传互动赠送礼物。赠送的礼品有什么珍珠项链啊、橄榄油的、itouch的,还有一些演员自己准备赠送给幸运观众的礼物,我觉得这一点很贴心。

演员演绎得很用心:
戏中的宫女太监为了在主子面前显得恭敬谦卑,在主子旁边站着的时候不只是微微低着头那么简单,而是整个身体都调动了起来:膝盖需要弯曲(弯曲程度由尊卑恭敬程度而定),背要微躬,低头下巴要微微向内收。所以宫女太监们拍站在主子们身边服侍的戏很累的。不信,你去用上述姿势站几分钟试试。
”温太医“在场外带领文武百官向皇上行礼的时候,他自己就反反复复地磕了一两百个头。

剧组的道具很用心:
剧中的陶瓷制品有不少真的是景德镇的东西。妃嫔们带的饰品啊,穿的衣服,也都有很用心的去准备,很精致。


制作精良,相当用心,拍得很细致。演员表演很成功,角色塑造好。有很多台词很值得细细品味,有深意。

个人看来,有史以来最好的宫斗戏。


只要用心做事,网文也能拍出精品,又赶上了罕见良心作品的时代。
在我看来,该剧能出彩:
1,不在于剧本。原书就是个玛丽苏文,情节逻辑多处硬伤,懒得挑,看网文图个爽,不想太认真。
2,不在于服装道具。用在这方面的心思很容易就被其他剧学了去,所以不是核心竞争力。
3,不在于颜值。虽说演员的确美女如云,但清装毁人。要看美人儿,恐怕欢天喜地七仙女这样的剧更加赏心悦目。

在我看来,该剧能出彩:
1,在于演员。刚定下主演孙俪时,读者心都碎了,觉得孙俪怎么也担不起这种在华妃之明艳、陵容之清丽、眉庄之冰洁等众美环伺之间还能脱颖而出的绝色美女的角色,但正剧出来之后,大家服了。演技永远比颜值重要!别的角色如眉庄陵容皇后敬妃槿夕温实初,个个演得好,还有最赞的苏培盛!甚至齐二妃、妙音娘子,都各有感觉,华妃更是出人意料地出彩。要说有瑕疵的,我觉得玉娆略欠缺,配音也不太好。
提到配音又得夸一下孙俪了,季冠霖的配音自然没话说,但是再好的配音遇上二逼演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如华胥引里叶蓁父亲有一次说话,不知道是忘词还是怎样,不该停顿的地方停了一两秒,配音演员功力再深厚,也不得不停一下,别的地方口型对不上的就更多了。而孙俪和口型与配音基本一致,可见她本人的台词功力也是不错的。季冠琳给林心如配美人心计的窦漪房就没有这么严丝合缝。
2,在于音乐。刘欢这些年似乎爱上了古风,越玩越有感觉,整个剧的音乐不论是词还是曲都很美,甄嬛几次用来和词的曲子都流畅自然,水到渠成。尤其是刘欢自己唱的片尾曲凤凰于飞,在我看来其境界已经超越了书与剧。如何评价《甄嬛传》的片尾曲《凤凰于飞》? - 沧河的回答
3,这个剧如此出彩,最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细节!在于细节!在于细节!连茄子都是戏,当然会越看越有意思。随便举个例子,陵容听说淳儿搬去跟甄嬛住,自怜自伤地说:“你与菀姐姐出身相近,自然更易相处。”淳儿觉得这话不对,想说点什么来解释,可是陵容咳疾犯了,她便赶紧扶住陵容请她别在门口吹风,这么一来,自然就把先前的话给忘了。淳儿又是个没心机的,根本没往心里去,结果到了陵容这里,觉得你既然没有反驳,那就是赞同我说的了,于是回去后跟宝鹃说“淳常在自己说的,她与菀姐姐出身相近,所以更易相处。”类似这样值得细品的细节比比皆是。说白了,就是导演不拿观众当傻子,不像大部分偶像剧那样直白浅显,没有值得深挖之处。正因为细节动人,所以即使有76集之长,也不影响收视,因为随便哪个台在放哪一集,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说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后,我就不得不说一句,美版甄嬛传简直是个笑话。没搞清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缩成6集之后,种种耐人寻味的细节根本没有展现空间,所有事情都显得那么突兀,失去了自己最动人的优点,就像一个白白嫩嫩的美人儿被剔尽血肉(妈呀不要脑补了),只剩下一具用精致的服装包裹着的三观不正的骨架,真是可叹!
想当年,人类往太空发送金属名片,各国提供一首代表本国文化的音乐,尽管我国管平湖演奏的古琴曲《流水》严重超时,但推荐的周文中教授坚持认为这首曲子半点也无法删节,必须完整收录,最终获得评委们一致同意,成为整个唱片中时间最长的曲子,第二长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体现了对艺术作品的高度肯定。而如今,为了能在美国播出,不惜将这样一部少见的剧作精品剪得面目全非,精华不再,实在是得不偿失!


拯救了原著


打着真爱名义的乱伦剧


时隔多年,还是想来记录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不太推崇《甄嬛传》体现的价值观。首先甄嬛绝对不是什么批判封建制度的作品。现代人写的东西一定是影射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并不因为它是古装剧就是影射古代社会了,就像科幻剧不会是影射火星生活一样,你,我,作者都并不知道火星的生活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古代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只是用我们通过媒介对它的想象,为作品的背景搭了一个架子。

据说写作《甄嬛传》的时候作者还在读大学。因此作品影射的应该是万恶的集体宿舍,尤其是女生宿舍的生活。一个封闭的空间,女人之间的鸡毛蒜皮,闲言碎语,嫉妒,排挤,拉帮结派,争夺优质男人和资源,这是女生宿舍,也是甄嬛传里的后宫。

女生宿舍的生活当然也是一个好的题材。看你站在什么角度挖。作者显然是一个比较热衷于斗争的女人。她不相信人的幸福和权益能通过努力维护,正义保障。她也不推崇比较民主的,陌生人社会的包容性和求同存异。她比较推崇排异和斗争。可能就是许多人口中所谓的“情商”吧。具体到步骤就是:小心谨慎,察言观色,不张扬个性,拉拢势力,斗争异己,最终走上权力的高峰,再文艺范儿的顾影自怜一把。

我觉得这种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是受到相当一部分人拥护的,这也是为什么作品那么火热的原因之一。拥护者视《甄嬛传》为社会生存法则,小心谨慎地践行着作品指引的思路。

而不喜欢这种价值观的人,比如我,看《甄嬛传》却并看不到如上乐趣。以前在天涯看到一帖,网友说她外婆看完甄嬛后告诫她:千万不要和这部剧的作者那种人做朋友。因为这种人:第一,小心眼太多,生活里很膈应人;第二,太闲,找不到有价值的事情,很无聊。这位老人家的总结醍醐灌顶,我自问无法那么到位的表达我对甄嬛的厌恶感,摘录于此,仅与趋同者共勉。

---------------------------------------------------------------------------------------------------------------------------------
2016.2.20更新

补充一下评论区的几个问题。

补充一:
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重温一下认识论即可知。但是可以有想象和构思。文学理论中认为有的作者还可有预见性,比如卡夫卡。具体不讨论了,原理如第二段解释。至于是不是对宿舍生活的反应,只是我的猜测。可能不是,但这不影响我这个答案的中心思想。类似女生宿舍这样封闭斗争的小团体,可以有很多演绎,比如家庭,邻里,办公室,闺蜜圈等等,这也是甄嬛传这个作品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原因之一。

无意揣测作者人格。引用外婆的话,表达我对甄嬛以及甄嬛传的态度。如此而已。

补充二:
关于甄嬛苏不苏的问题。网络小说有个通病就是YY,当然这也是其得以风靡的重要因素。琅琊榜一类的作品没看过先不表。许多人觉得甄嬛不苏的原因是她的征途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以及许多人认为她苏的原因是,她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想避宠,她一旦想争宠便一路开挂。有一种“老子想考第几考第几”的既视感。私以为比普通打怪升级的YY小说还要苏得深入骨髓。

再一,许多作品写“斗”,但是甄嬛传描绘的“斗”纠缠于女人之间鸡毛蒜皮的一言一行,哭闹,撒泼,碎嘴,开脑洞YY,而且是着力描绘这各种细小的行为,哪怕它安的背景再宏伟,都让人觉得很无聊,很脑残,很像小家子气的女生宿舍。看刘晓庆版的《武则天》,也有后宫斗争的片段,但是不过分纠缠、渲染这些细枝末节,大气得多了。

综上,网络小说的YY苏通病,加上着力描绘的细小斗争,让人觉得整部作品都在洋洋得意于这种“斗”。写“斗”的作品当然不都是为了宣扬“斗”,但甄嬛传是,而且是宣扬一些鸡毛蒜皮的“斗”。外婆的批判,着眼于此。

补充三:
求是和人民日报的文章看了。赞同人民日报。求是和很多人一样对现在的一些后宫剧有曲解。后宫剧不一定要符合史实,类似于正这样的编剧要写的其实就是一个青春偶像剧,批了宫廷的外衣给人新鲜感罢了。原理请看“补充一”和正文第二段。至于少男少女向往后宫生活并不是剧造成的,是他们那个人生阶段(大致是中学)面对着机械、呆板的环境,而憧憬一些猎奇的东西罢了。他们也向往科幻啊,也向往修仙啊,也向往霸道总裁的办公室啊,总之没见过的有趣的就好了。


我去年这个时候看完《甄嬛传》写的,分了两篇发在了我的QQ空间。全文大概18000字,我又删减了一点。不能算作评价,只能说自己的一点观后感吧。当初看完感触很深,空间上也和好友互动很多。本人算是一个比较喜欢良心之作《甄嬛传》 的人,在知乎上看到关于《甄嬛传》相关问题的回答,并没有自己满意的答案,索性就把我的粘贴过来了。
我最喜欢的国产电视剧了。影视作品就喜欢《甄嬛传》和姜文的《让子弹飞》也想深度地写一篇关于《让子弹飞》的文章(本人已经看了30多遍了,但是看到其他知乎网友对让子弹飞的分析,我绝望了,呜呜呜~~)

我的解读只是我的解读,只是我的一点不太成熟的小体会罢了。


好了,天黑路滑,社会复杂。请各位正襟危坐,把手机调成静音,来看看我写的一点关于《甄嬛传》的想法吧!

本文不经本人允许谢绝转载!

正文:

正如我的一位同学对我说的,《甄嬛传》是部好剧,可惜大多数男生都错过了它。我写本文绝对不是颂扬它,我只是来写我的感受,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所思所感,完全没有对错。当然,某些想法难免幼稚偏激,这都是有可能的。


申明一下,根据我的理解,这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说后宫斗争,你要是把它看成后宫女人斗戏的话,我觉得就忽略了它的现实意义。这明明就是在说的我们的现实嘛。如果只是学了几招把别人置于死地的招法我觉得是很可惜的,如果看了这部剧让你变了,坏,城府深,狠,我觉得都没必要,反而,给我感受是越是简单的反而越能走到底。华妃年世兰狠不狠?绝不绝?40多集的时候就死了!

第一集以及之后的几集给我的感受是:自以为是,飞横跋扈,骄傲自大的人在这个社会死的最快。刚进宫参加选秀的时候,夏冬春自恃家境好,对安陵容百般刁难,根本瞧不起县丞女儿的安陵容。自以为出身高,就可以在宫中作威作福,也可以的皇上偏爱,却被华妃看到眼里。在宫中极讲辈分的舞台上,在华妃眼里就是不值一提之物罢了。华妃杀鸡儆猴,赏了“一丈红”,废了!心思缜密啊!既打击了夏常在嚣张气焰,也是告诉甄嬛,安陵容的新人在我华妃面前最好老实!皇上面前也可以说协助六宫,整治后宫不良之风。这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那就是颂芝。她说枫叶要用血染了才好看,华妃便赏了一丈红。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杨的下人,那些下人们很会察言观色,一个眼神便知道自己的主子想干什么。血淋淋的《论在新形势下官场秘书的自我修养》

还记得大理寺少卿甄远道对爱女甄嬛说的话吗?你一进后宫深似海,从此脑袋系裤腰。(原话不是这样)下面重点来了,若没有十足把握,切记要收敛锋芒,韬光养晦!高!亲们!要想成才,家教很重要的知道不!甄嬛别说皇上喜欢,谁不喜欢?邓超也喜欢!一进宫,大家都在争着得到皇上宠爱,唯独甄嬛小主与世无争。深的老子衣钵“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甄嬛请来一直暗恋自己的人,太医温实初,说不我想侍寝!奈何温实初医术实在高明,就让她有病,但又不伤肌理,想好随时好。中医还是有用的好么,谁一直反对中医啊!(硬广)无争,大智慧,学会保全自己的神技。要做到无争很难,谁让甄嬛就是主角呢?生活的主角也是,同理。温实初说明了什么,你对一个爱你的人永远比你爱的人有控制力!越痴情的越好,越痴情越死心塌地。

怎么样才能得宠?《基于SWOT法的在后宫里得宠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实施策略——以甄嬛传为例》。好,论文里说了。1.你是女的,太监都不行,不能绵延皇嗣,硬伤。2.你被皇上翻了敬事房的牌子3.你和皇上睡了。(正常程序)翻了牌子还能不和皇上睡吗?有例外!安陵容!我就在昨天看到某高考省状元喜欢安陵容!安陵容洗干净了后,激动,紧张,发抖!在圣上面前有失大体啊!被送回去了!这下人丟大了!本来你被皇上召幸是令其他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彼时空缺),后啊神马的都羡慕啊!大晚上有送回来了,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咱们周杰伦的《外婆》,本来以为得奖的,叫上外婆,结果一无所获。安陵容可比周惨多了。被人嘲笑,瞧不起。好了。我其实就想说:这里面有深刻的社会问题有木有!自小穷乡僻野的市面自然不比济州协领之女,大理寺少卿之女的大,又因出身不高,受人欺负,急需得宠。“欲速则不达”,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过度紧张,失去了一切。皇上失去了兴趣,下次得宠还是在沈眉庄被陷害皇上游园圆明园时。这就如同高考,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无竞争力啊。越是受尽侮辱,急于有所得,越容易心理扭曲!司空见惯,我们可以切身体会身边例子。我评论下安陵容,剧中的啊!长的就是一副被人欺负的样,后期又是心机深重,歹毒,一看就想扇她两巴掌!不过,演技好。

说说华妃。叼不叼?叼!但是叼不过四爷(莞小主称作四郎)雍正啊!华妃虽然跋扈,但确实是爱皇上的,不向后来的宁贵人(嫔)从一开始就爱十七爷。华妃如果不和后宫斗心机,其实还是很可爱,很有味的。长的好看又妩媚,谁不喜欢?再说,四爷都说了我就喜欢她的那种性格。所以,有性格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华妃有政治素养,有政治敏感。更知道怎么在后宫里玩弄手段。总是见缝插针满足皇上的需求。在皇上累的时候说,我正好准备了皇上最爱的螺蛳粉,我准备了皇上最爱的河南肉夹馍,我准备了皇上最爱的优乐美奶茶(虚构)。好嘛!贴心!皇上呢?我准备了你最不爱的麝!香!(水太深)为什么说华妃有政治头脑?你看年羹尧(她哥)从战场归来,神奇十足,在皇上面前大不敬,先是怀疑菜里有毒,即便有毒,没听过“君要臣死,臣Facebook”吗?更出格的事,让苏培盛给他夹菜!苏培盛是谁?皇上的贴身太监,首领太监啊!年羹尧也清楚,让苏培盛夹菜,就相当于让皇上给自己夹菜啊!也是目无泰山的主。你看,年世兰(华妃)出来就生气,就万分担心,触怒龙颜。不得不说,在政治素养方面,哥哥不如妹妹啊!

由于华妃重要,分开两段写。我看《甄嬛传》第一个惊天大阴谋,惊叹皇上就是高,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时候,太TM狠的时候来了!!麝香!又是麝香!在宫里位分在高没有龙子也不行,位分再低有皇子也可以,因为大家都接受“母凭子贵”的游戏规则!所以,男孩子要努力啊,母亲还要凭你贵呢!华妃不甘心,觉得宫里太医不行,从外边(青海)请了中医来把脉。其实,华妃有两位心腹太医的,夏老哥俩,但是出卖了华妃!好了,优质台词来了。江太医(青海)给华妃把脉后,明知道不能怀孕还说福泽深厚,可以的,你可以的!给竹息姑姑(太厚身边的奴婢)把脉说有病,竹息说(看好了,经典啊)“有人有病,可人人都说她没病,她就没病。我没病,可人人都说我有病,我就有病”辩证法大师!皇上吩咐,给华妃的香里添了麝香,吩咐太医不准告诉她,还吩咐内务府这种香只能给华妃!麝香常年吸入是不能怀孕的。华妃不知道自己吸入了多少麝香!这一段我看的心惊胆战,在皇宫里大boss是皇上啊!

由于年羹尧有战功,又助皇帝登基有功,掌握兵权,势力极大。她妹妹又贵为妃,一旦她怀上了龙种,那爱新觉罗的江山岂不危险了?有可能改姓“年”了。但我为什么还要爱(至少表面看是)呢?封妃行赏?为了安抚年羹尧,说白了,就是你还有利用价值,江山不稳定,你又能打仗,安抚了后宫,前朝便稳定了。唇齿相依!那为什么后来又弄你你呢?因为你没价值了,江山稳定,而且你显露出谋反之心啊!见了王爷不下跪,进京文武百官下跪迎接!况且你妹妹,,,太复杂了,再分一段!

宫里发生了很多事,由于莞嫔(甄嬛)有孕在身,皇上和皇后去祈求下雨,外出10天。年妃此刻成了宫中老大,早就看甄嬛不顺眼了,百般刁难甄嬛,让她在太阳底下跪,还烧香(你懂的,是添加了何种东东)结果半个时辰流产了!甄嬛此刻又最得圣宠,哭着闹着要孩子,皇上说会给个答复。之后,年羹尧的事出来了,失势!又查出年世兰贪污,杀死淳常在,陷害沈眉庄得瘟疫差点死。关键是,你没有了价值,哪个女人不能供我开心,我是皇上啊,甄嬛不比你差。甄嬛又告诉她关于麝香的事,直接撞墙而死。

总结一下?好,咱就总结一下。在皇宫里,江山社稷,皇家子嗣为重,任何有损或者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损我爱新觉罗江山的,都一个字:杀!

皇上啊皇上!你把世兰害的好苦!

再说曹贵人,智商和甄嬛有一拼,比华妃聪明,只是是华妃身边的下人,被华妃牢牢控制着。我觉得曹贵人比较厉害的一点是她对于形势的判断。曹贵人简直就是一点就透。甄嬛流产,皇上的圣驾已经到皇宫外了。火烧眉毛,逃不掉了,华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问计曹贵人,曹贵人非常镇定,说你必须表现出诚恳谢罪,华妃素衣跪在翠玉轩。曹贵人告诉她必须使皇上高兴,皇上马上要惩罚华妃,华妃偏偏贡献出了治疗瘟疫的偏方,这其实是温实初的方子。这一切都是曹贵人的计谋。曹贵人大多数的时候扮演的是华妃的参谋长。但是华妃根本不把曹贵人当回事,虽然贵为贵人,但是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压迫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就会直起反抗。这是华妃悲剧的一大源头,在得势的时候随心所欲,完全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观念。当失势的时候,那些曾经被欺压的就会“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比如,惠贵人在关着的时候,甄嬛为了看望,设了一计。当初甄嬛觉察出来丫鬟浣碧(同父异母妹妹)和曹贵人通风报信,故意说去看沈眉庄,结果浣碧就告诉曹贵人了,曹贵人就和华妃说了,华妃就去搜查,但是沈眉庄被禁足,任何人不得见。结果甄嬛没去,皇上来了,看到华妃胡作非为夺了她协理六宫之权。这里面,曹贵人很聪明,肯定觉察到这里面有诈,故意让华妃去,也算是黑了她。后来,华妃失势,曹贵人又给甄嬛通风报信,可见,曹贵人眼光毒,很懂得谁能靠,谁不能。这部剧里,很佩服的是曹贵人,为了温宜公主,极力保全自己。人又聪明,甄嬛和她说话,根本不用明说,各种暗喻一说就懂,一点就透。最后为打到华妃起到了关键证人的作用,后来皇太后和皇上看她随风倒,也就不留。让贴身丫鬟下药。这一幕我也很惊心,不管多贴身的丫鬟,只要皇上一句话,想让你怎样就怎样。在宫里的日子,确实是在刀尖上行走,除了自己,几乎任何人都不可靠。悲夫!
《甄嬛传》你看每一集每一句话,真的,几乎都能感受到弦外之音,都能深深体会到一进宫门的那种无奈,斗争,自保,用尽了心思。但主题就只有一个,就是围着皇上转。其实,说的简单粗暴一点就是晚上被皇上“翻牌子”。你今晚坐的“凤鸾春恩车”,明天内务府就会送来各种赏赐。就会被各种人嫉妒羡慕恨。你要么被人嫉妒,要么被人侮辱。各种势力利益都纠缠在一起,稍微不慎,就会步入别人圈套,被人算计。每一天看到宫里的天空,都是四四方方的,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是一种幸福。因为,你必须懂得当时谁最有势力,谁最得宠,谁最值得依靠。那些后宫里的官人,答应,常在,贵人,嫔,妃,贵妃,后无不为了自己将来打算,要不把你除掉,要不把你肚子里的孩子除掉。一旦你怀孕就是宫里的明珠,也是众矢之的。我们今天是敌人,但是明天来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我们就可以暂时联合。目的是,我上,上就可以,后宫里是不讲什么手段的。邪不压正可能要重新思考,邪有时也可以压正,只要谎言编的漂亮,只要事情做的滴水不漏。正也可以是邪恶的,只要我理由正当,只要皇上相信,只要你地位低下,出身卑贱。
皇宫里和人的现实生活中都有五大悲:认错人,站错队,吃错药,动错情,做错事。(在宫里最大错误是站错队)
甄嬛一开始以为安陵容很好是认错人;
曹贵人马首是瞻于华妃是站错队;
安陵容敢在生命最后关头说皇上把她当鸟玩是吃错药;
甄嬛和允礼互生情愫是动错情;
甄嬛误穿纯元皇后的衣服是做错事。
几乎每一件错事,几乎都会有性命危险。
当然还有五大失误:误判,误言,误信,误爱,误解。
几乎每一种失误也都会让你后悔不已。
我总是喜欢关键人物最后上场,或者我认为重要的人物。总体来说,《甄嬛传》里的人物结局都是悲剧,即便甄嬛当上了皇太后,可是自己最心爱的人死在了自己手里,自己的简单纯真再也回不去,那种渴望“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愿望也只能空想。皇后一无所得,温实初自宫,沈眉庄生下孩子死去,安陵容自杀,宁贵人也因允礼死去给皇上服下“仙丹”新帝登基后死去。曾经的刚进宫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最终都不得理想。
那么宫中有没有人有善终呢?有吧。小允子当上了太后的太监,没经历过什么挫折,慎贝勒娶了甄玉娆。可是,他们在这部剧里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或者说是增加了主要人物的鲜活度。
他们的悲剧在于,在一个极为不确定的环境里,自己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十足把握,却要努力做到有十足把握。
小人物得到了善终,但他们终究是小人物,大人物得到了荣华富贵,但是他们失去的是再也回不来的东西。既想平安无事度过一生,又想登顶人生巅峰,剧里剧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女人的命运依靠于男人,最终却被男人掌握;男人的欢乐系于女人身上,最终却被女人算计。把自己的幸福寄托无一个你不爱的人身上,最终得到的是不快乐;把自己的欢乐过多的放在一个不爱你的人身上,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你得到了很多,但你最终也会失去很多。你得到的任何关于感官的物质的收获,几乎都是以你失去你的精神的心灵的固有的本色为代价。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又没有好的规则的时候。你收获了地位,失去了自由;你收获了恩宠,却失去了挚爱;你收获了荣华富贵,却失去了单纯自在。
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一个人要想一直走下去,不论男人女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戾气。难道华妃一开始就心机深重吗?安陵容进宫不是什么也不敢做吗?就连甄嬛,当初多么善良单纯,最后不也在皇后和华妃的一手“调教”下变成了心狠手辣的人吗?
在后宫里,你要赢得一切靠的不是善良而是漂亮。但是,一旦你丧失了基本的底线,丧失了善良,你最终结局几乎注定了是个悲剧。
没有漂亮你不会有地位,没有善良你不会有尊重,晚上睡不着觉。
没有底线,就如同在自己的脖子上加了一道绳索,你越没底线,那绳子就会勒得越紧最后你是被自己杀了。然而更大的悲剧在于,现实的绳索我们可以看见,可以感受,可以逃跑。但是无形的我们不知不觉!
不知不觉才有杀伤力!
欲望是动力,可以让你过上美好生活的动力。欲望也是杀伤力,可以让你死的悄无声息的杀伤力。
你向欲望跑的越快,你离平静自在就越远。
然而并没有对与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谁也没有比谁更高尚。不能对任何一方进行道德上的谴责。
人生一大悲事就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身上。
思绪收一下。刚才讲了太多理论上的东西。还是结合具体的事件比较好。
下一个登场的人物是谁呢?
沈眉庄吧。对!沈眉庄吧!清秀是我对她的第一感觉。济州协领之女,甄嬛自小的闺密,好朋友。沈眉庄的宫中生活可以总结为:“生→死→生→死”来概括。进宫第一个被召幸,又一开始被封为贵人,你看他刚洗完澡,被敬事房抱到皇上那里的时候,那种落落的干净,那种脸上的羞涩,无不流露出一种羞涩美!稳重自持,帮助华妃协理六宫。万人瞩目!被皇上宠爱,深受太后喜爱。这是生。被华妃身边的人deceive,还以为自己怀孕了,皇上百般宠,结果一查没怀孕,这岂不是欺君之罪?禁足!非召不得见!她此时发现皇上爱的不是她,皇上看的是她能作为一个生孩子的机器罢了。自此以后便对皇上死心。这是死。一直死到对温实初生好感。和温实初进行云雨之事(温实初和她误和了皇太后送于她和皇上的暖情酒),怀上了温实初的孩子。这是一生。当她生下孩子大出血去世,这便是真的死了。沈眉庄这个名字便很好听,知书达礼,对一般人没有坏心,稳重自持,是一位除了甄嬛最好的的一位“臣妾”了。沈眉庄在深宫中,对皇上死心,表现得还很明显,皇上虽然也知道自己对不住她,但终究随时不和她计较,也没宠爱了。后来沈眉庄投靠太后,也算是一种明智之举,背后没有人倚靠,终究不算安全。对于温实初的爱慕也算是动错情,但到最后皇上才知道静和公主是沈眉庄和温实初的女儿。沈眉庄把自己最美的青春都耗尽在了宫里,但是即便在很危险的环境中,也敢爱自己最爱的人,并甘愿为其怀孕。沈眉庄是让我觉得最可惜的人,如果她嫁入一个门当户对的人,找一个相爱的人,不在宫中,那么会是一个happy end的!即便不是难产而死,那么他和温实初的爱情也只是压抑的,也会是整天提心吊胆的。
寂寞会产生寂寞,寂寞会让寂寞更加寂寞。心无安放之处,便会六神无主。干柴烈火燃烧了激情的同时,也埋下了tragedy的种子。
说说安陵容。安陵容长着一张怨妇,狠心,令人恶心的脸。(剧中人物,这么说也从侧面说明了她的演技高,不涉及现实中的扮演者)。一开始甄嬛帮助她,处处照顾她的感受,后来心狠手辣地暗示杀了余氏,沈眉庄在和甄嬛谈论的时候被安陵容听到。然后,间隙就逐渐产生了。事实证明,怀疑是友谊的第一杀手,任何误解和分道扬镳无不从互相怀疑,互相提防开始的。甄嬛被猫抓了两爪之后,给甄嬛的舒痕膏有麝香,不过,温实初鉴定之后,甄嬛更加坚定了安陵容不可信了。你一旦有了害人之心,也就没有了回头之路,只能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投靠皇后,皇后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只不过是宜修(皇后)的一颗棋子罢了。在这个宫里,你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倚靠自己,倚靠他人终究是徒劳的。你觉得你能看出来皇后的路数,却焉知皇后的局是局中局。让她喝不能怀孕的药,完全是受制于人。没有了怀孕的机能,也就没有了未来的希望,也就被别人牢牢地掌握了。不过,安陵容确实足够努力的。不过后宫之人谁不努力呢?嗓子坏了不能唱歌,便吃“息肌丸”,苦练冰上舞。也算是得到了皇上的钟爱(一时的罢了)。父亲安比槐贪污,为了救父强制怀孕,即便不能怀孕。从她一系列的行为中,我们也能感受她对于地位,美好生活的希冀。可是,她到最后确实变质了。最后,流产,引诱皇上,新账旧帐,留下了悲剧结局。不过,她在吃苦杏仁的最后关头对甄嬛说:“皇后,杀了皇后!”她说话有停顿,断句不对,给甄嬛留下了疑惑。其实她的意思是“皇后杀了皇后!”宜修杀了纯元皇后!亲妹妹杀了亲姐姐!我吓得一地鸡皮疙瘩!安陵容不傻,临死的时候给甄嬛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做终会留下痕迹,不论好事还是坏事!安陵容如果和甄嬛交好,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马云说“任何事情加上如果,都等于白说”是啊,“可惜没如果”!
安陵容死有余辜,她触犯中国传统文化底线,陷害帮过自己对自己有恩的人,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的所作所为让人寒心。你会感觉,这种欠死(不该带有个人情绪)的人,死可能是对于她和无辜的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归宿。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皇后让蔡少芬演,是个明智之举。皇后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看到,表面上还不错哦。中国的汉语就是很有意思,在一句话中,中心词虽然很重要,但你的注意它前面的修饰语adjective,“表面”很有意思。一开始她对华妃的斤斤计较,表现出大度,不和她计较。后来才发现,那时的华妃风头正盛呢!这是收敛锋芒啊!和华妃较量目前不是对手,自己没有子嗣,而且自己年老色衰恐难再孕!当她看到甄嬛长的像纯元皇后,就知道机会来了,利用甄嬛把华妃打到。华妃失势后,甄嬛和皇后的矛盾就公开化了。这是必然的,皇后想要保住后位,保住乌拉那拉氏荣耀。而甄嬛,尤其是回宫后的钮祜禄氏甄嬛的竞争力最大。皇后最狠的一招差点致甄嬛于死地的是故意让内务府做的封嫔的衣服开个口子,然后内务府让她穿上了纯元皇后的衣服,皇上认为甄嬛放肆,直接禁足。皇后这一招够狠。打人就要打最要命的地方,人的心也是,皇后深刻地把握住了,皇上最敏感的神经,最无商量余地的点。奈何甄嬛就是好命!偏偏在这个时候怀上了孩子。温实初说这是唯一可以翻身的机会。皇后以后的走狗是祺贵人和安陵容。利用她俩给甄嬛制造麻烦。可惜,狠只能产生更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甄嬛一直寻找机会。最后,甄嬛明知自己的孩子保不住,故意倒在地上,屋子里就两个人,还有胧月公主作证,皇后百口莫辩,而皇后身边的剪秋下毒,反而毒死了十七爷福晋。之后拉去慎刑司,引出了惊天秘密,纯元乃皇后所杀。皇上和她“死生不复相见”。命运就此和她开了个玩笑。当你看到甄嬛看着一群孩子玩耍,有公主到“姐姐追着姐姐”,姐姐追着姐姐?甄嬛下意识说出了惊天秘密“皇后杀了皇后”,顿时醍醐,一下子懂了皇后杀了纯元。你看这一幕总是,惊吓不已。皇后要说悲的根源在于曾经有个孩子可惜早亡,随着年岁大又很难怀上。从此她就非常讨厌后宫里有孩子,因为不仅会触景生情,还会担心自己地位收到动摇。后宫里有多少未出生的孩子妃嫔都惨遭皇后所害?当一个人越缺少什么而且当此物还是很重要的时候,她就越看不得别人有,越不许别人在她面前提起。这大概是人性吧,自古以来,概莫能外。孩子,在皇宫里就是那些妃嫔活下去的勇气,也是妃嫔斗争的目的物,有的时候还可能是后宫斗争的牺牲品。皇后的悲哀还在于,被姐姐的伤害,不论是否主观。在于,姐姐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是永远无法替代的,自己不过是皇上念及姐姐的托付而给予虚名罢了。
从纯元皇后在进雍王府的门那一刻,皇后的悲剧便是不可避免。从纯元皇后成为皇上心中最亮的那颗星时起,嫉妒杀心的大幕便从徐徐落下了。从宜修失去孩子那一刻起,她就无法回头了,这条不归路只能越走越远。从现实的枷锁,即自己很难再怀孕,牢牢锁住其颈项时,变本加厉,不惜一切代价,便成了她的价值观与信仰。
只要你一旦从内心里确定了自己的信仰,所信奉的价值,你变很难再变回来,很难再回到岸的那边。
我相信,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有一次或几次刻骨铭心的痛,痛彻心扉。可能痛苦发生的那晚便是最难入眠之夜。可能,在夜里你辗转反侧,你反思自己的错误,决心要改变,你不在乎这个改变是好是坏。很多人的冷漠,狠心,无不是在受现实深深打击的时候做出的自我蜕变。你在那一刻,抛弃了过去的自己,重新给最新的自己着上新装!在一个人最痛彻心扉,最无助,最对这个世界失望的时候,最对自己的无力愤怒的时候,他所决定的改变大多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一旦确定了以结果为导向,一旦内心的柔软处被伤过后,你的你便不再是你了,你可能对结果要求更加的严格,你对于道德,所谓的义气,情感可能不那么在乎。只在乎结果,不在乎手段,是他们一直信奉的东西。为了减轻自己的道德负罪感,表明自己的无辜大多会加一句“社会就这样,没办法”
“没办法”有时候不是为了获取同情感而表现的无奈,恰恰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并非出于自由意志而把错误推向于无法具象的“世界,社会”。
人类有历史以来,不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怎样变化,终究也逃不出社会学上的定律“追求奖励,逃避惩罚”!
简单吗?很简单?难吗?也很难。但是我们是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的国家,有时候恰恰忘记了吸取我们古老的养分,至今有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那些流过血得出来的宝贵经验。
当我们觉得自己比祖先还伟大时,我们会有自己会比祖先看的更远,站的更高,认得更清,做的更好的错觉!我一边挣扎着走向未来,又一边淡然地忘记过去。
时间总会冲刷走该冲刷走的东西,不只是污秽,还有可能是洁白无瑕的美好。
“大道至简”还记得吗?

(未完待续)

让我们再次把思绪收回来吧。还有很多重要人物在候场呢,我说过,越往后的人物越重要。槿汐,皇上,甄嬛都还没正式上场呢!

崔槿汐在我眼里是至关重要的人物。《甄嬛传》有个很好特点,就是那些小主身边的丫鬟,宫女,尤其是贴身的,都深得小主的意图。不论是华妃身边的颂芝还是皇后身边的剪秋还是甄嬛身边的槿汐,不论是否好与坏,都无一不表现出了忠心,贴心。当然有的丫鬟会怂恿主子坏,有的则会引导主子引向正确路途。比如槿汐,总是在紧要关头给甄嬛出谋划策,点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有次,甄嬛给曹贵人送去了一些衣料和一个皇上特赏的香料,曹琴默把衣料都扔了,却唯独剩下了香料,因为罕见。甄嬛通过此事,一下子就看出了曹贵人内心深处。槿汐有句话说得好“禁不住荣华富贵诱惑的人,终难成为大气候”,此言对矣。曹贵人虽聪明,但无大志,只想保住温宜公主。槿汐的忠心和对于甄嬛的揣摩,明显能看出来也是经过了宫中的各种事情洗礼。槿汐的献身,多次把甄嬛从危险境地中拉回来。当初甄嬛在凌云峰怀上了十七爷的孩子,而甄远道在宁古塔重病,十七爷过了好久也没回来。为了救父亲,也为了给允礼报仇,打算回宫。可是哪里来渠道呢?槿汐又一下子指出问题所在,能和皇上说上话的就只剩苏培盛了。有时候,可能正式因为是局外人,槿汐甚至比甄嬛看问题都冷静,都直入本质。槿汐为了甄嬛回宫,甘愿与苏培盛结成对食。还有给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甄嬛在被皇上接回宫的前一个晚上,她握住甄嬛的手说(由于此句极为重要,分开段落)
“娘娘此次回宫,必须把有些东西放下,比如心。”啥意思?真正高层次的人说话都是很含蓄的,不能把话直接说,万一以后什么事的话,岂不留下证据?放下心,就是回宫以后切不可一味忍让,要主动出击了,该杀的杀,该用手段的用手段。就是一个字:狠。要和过去的甄嬛说再见。槿汐在安陵容给的舒痕膏被温实初查出有少量麝香之后,说“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虽不是原创,你可以看到她几乎是最会踩点的人每一步都恰到好处,你有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该怎么做,都拿捏的恰到好处。槿汐稳重冷静,最能清晰判断形势,是一位难得的贴身秘书。和苏培盛一样难得,皇上一个眼神,一句话,甚至什么都没说就知道要说什么了。槿汐可以看出,她对于宫里的礼仪,宫中的斗争手段,人心的险恶,人性的复杂,政治的无可辩驳性,以及皇上的喜好的谙熟已经到了不可思议、令人惊讶的地步。她会在十七爷吹长相守的时候,让甄嬛去找她,因为只有她最明白甄嬛已经爱上了允礼,只是踌躇;在甄嬛生病大雪封山的时候,悉心照料;在甄嬛决定除掉安陵容的时候,她会在花里洒催情水故意放纵皇上和正在怀孕的安陵容行房事以致流产。这不是善良的人做的事,但你不能说做这件事的槿汐不善良。在宫里做事情才是第一要务,手段是其次。如果,对于处处陷害自己的人一味忍让,便不是善良,而是软弱,这在宫里是一大忌。必须对那些第一个做出或者首先做出对自己伤害且伤到差点失去所有的人下狠手,斩草除根。这是在宫里斗争必须要坚持的,否则你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

甄嬛很聪明,但是没有槿汐的话,她在宫里不是要走多少弯路,也可预见到甄嬛将会很孤独,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会发很多的愁。

没有甄远道和甄母,哪来之前的甄嬛?没有槿汐,哪来后来的钮祜禄氏甄嬛?
人最终会受人影响,人也最终会影响人!
没有一个能十分懂你的人,人生的路不仅走的寂寞,还走的会很艰难。互相扶持,互相影响,才应该是两个关系交好的人应该做的。
甄嬛和槿汐,毫无疑问做到了神交的地步。这种默契,是后宫中任何一宫都难以做到的。主角,不仅是影视剧里的,还有生活中的主角,他们可能都很努力勤奋,他们也可能天赋异禀,但你会发现,他们都一个让别人都无法比的东西,那就是运气好,做任何事都似有神助。为什么偏偏槿汐就分配给了翠玉轩呢?偏偏为什么甄嬛穿纯元皇后的衣服触犯龙颜几乎再无反击之力的时候,恰恰就查出有孕在身了呢?为什么剪秋下毒的饭,偏偏就让孟静娴拿走了呢?有人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我不反对,但我总觉得,一些大事,尤其是人力不能决定的大事,偶然性因素占了很大成分。甚至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是由偶然性因素造成的,比如一战的导火索。
他们,之所以成其他们,可能就在于他们对于偶然性因素的把控能力我们无法学会吧。不可控变成可控是会产生一番新天地的过程!世界可能是平的,但人类社会永远不会是平的。昨天你可能还过着你爷爷过的生活,明天可能你都过上了别人孙子的孙子都过不上的美好生活了。我们要看透,看透有些东西我们再怎么用尽智慧,拼尽全力,洒尽热血也得不到,而别人却拥有的都忽略其存在,轻而易举这件事的时候,或许更能心平气和。
然而,看透哪有那么容易?看不透才是常态。
看透和看不透中间隔着一张纸:不甘心。
以上的论述,并无他意,只不过是想说明槿汐对于甄嬛平步青云的重要性,这是其他妃嫔永远无可比的优势,这种人的诞生是小概率事件,可遇不可求。甄嬛因为有了槿汐而建立起来的竞争门槛高的吓人,壁垒优势十分明显。在个人的成功史中,每个成功的人身边都有其他竞争对手比不了的当时那个时代的人才,而且是一等一的人才。刘邦有萧何,朱元璋有刘伯温,徐达,毛泽东有周恩来,马云有蔡崇信,马化腾有张志东曾李青。那些人身边的人,参谋,都是时代一等一的高手。
马克思没有恩格斯,尤其是恩格斯的资助,那又会是怎样呢?伟大的人必有有超越时空魄力的伟大友谊,伟大的友谊诞生伟大的事情。一个和你能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人能陪你走一生,是件幸福的事。槿汐对于甄嬛就是。
从放大的历史时空来看,真正的道路,从来不是孤独的,不是一个人,更不是“自己”!

喘口气,歇一歇,泯口茶,我们谈谈一个非常幸运的人物,各种妃嫔围绕的中心人物。是的,没错,他有众多头衔:皇上,雍正,四郎!他是子民的皇上,妃嫔的丈夫。后宫妃嫔利益的给予者,天下人的生杀大权的执牛耳者,后宫妃嫔的中心,爱与恨的集结地。如果把后宫里的妃嫔比做等着主人打赏的哈巴狗的话(此比喻极为不恰当),那么皇上就是她们的主人。后宫的斗争之所以难,就在于没有一个固定标准,而唯一管用权威的标准就是皇上。“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总在此处极为恰当。皇上是不好评价的,因为他是皇上,用约定俗成的东西去看,他的话的权威性是当时百姓的共识。从皇上的角度来评价他,确实一位好皇上。一切都为了国家机器的良好运转,杀贪官,啥想谋反和将来想谋反的人,评定罗布藏丹津叛乱,烧香拜佛求天降甘霖缓解旱情,为了平瘟疫,即便有罪之人也可以缓缓,经常在养心殿批折子,杀亲兄弟(应该这样说,为了江山社稷和大清江山的稳定,宁可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为了维护纲常伦理,“宁可”杀了自己最爱的弟弟老十七,真实的历史是雍正很勤政。可是要是从一个丈夫的角度看,便呈现了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侍寝之后,大批的赏赐也会随之而来,会在宫里抱着你走,会从各方面取悦你,和你一起放风筝。另一方面,有时候不分事实真相,只要有触犯,该打的打,该扇巴掌的扇巴掌,该禁足的禁足,该杀的杀。在他眼里,天下都是我的,你更是我的。其实,陈建斌演的非常到位,眼睛小,把一副完全猜不透的心思展现给你。他对于后宫女人的认识,应该也只是只能哄他一时开心,之前已经说过了,他的心里只有纯元。沈眉庄在被禁足的时候意识到了,也就心死了,甄嬛在误穿纯元的衣服,被失宠的时候意识到了自己不过是纯元的影子,皇上只不过爱她和纯元长的像罢了。皇上的悲剧在于不懂得(也不可能懂得)对他人的尊重,总是变幻莫测,让人对其防备心很重,因为,今天可能得宠明天可能马上就失宠。听信他人一家之言也算为其后来被后宫算计埋下了伏笔,你也会觉得虽贵为皇帝,其实也很可怜,三个孩子都不是自己的,而且还是在临死的时候才知道。一直以来也是后宫各妃嫔的利用对象,她们变着法子让你高兴,只不过为了自己罢了。为了让你信,布各种局,演各种苦情戏。利用你让你废对你有过功的人,你以为的母仪天下的人,其实是害你子嗣最多的人,你风风光光接回宫的人怀着的龙凤胎是你的弟弟的,你兴高采烈的庆祝公主诞生,却不知是太医的孩子,他的孩子还要在皇宫中被你的大清养着,有地位,有荣华富贵。有时觉得可恨,有时觉得可怜。从甄嬛回宫那时起,皇上就已经成了甄嬛的棋子,利用你达到救父,报仇,扫除对手的目的!
深居高位,有最大权势的人不一定事事都可以玩得转,你可以对他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人也可以对你背地里算计。谁也不能说谁占的便宜大,谁也不能说我得到的一定比失去的多。高处不胜寒在那一刻显得是如此明显!
我们能掌握的资料越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调动的资源越多,可能离真理也就越远。一介草民,什么都没有,但是他对这个社会的人情冷暖,真理的传播机制,小人的阴险狡诈,人的脸色背后的东西都保持着一种时刻的敏感。深居高位,为了一些目的,底下的人反而为你的获取真理之路设置了重重障碍。大跃进的时候,毛泽东去视察,结果地方把好几块地里的麦子堆积到一块儿,说是一亩地的产量,村长,镇长,县长,市长,省长都这样说,你可能开始不信,可是当你身边的所有人都这样说,你就会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怀疑。
证据,有时候就是最大的谬误!
我相信,皇上到最后也是有深深的无奈的,某妃嫔太嚣张,但是哥哥助登基有功,又手握重病,还是妥协。
对于控制欲强的,好胜心强的人来说,妥协可能是最痛苦的,但同时也是最有用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
人生最痛的痛苦何尝不是无奈呢?
你喜欢的东西,你最坚持的东西,你最没有商量余地的东西,是你在这个不确定世界里能做成事,守住既有优势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于此同时,你最喜欢的,你最坚持的,你最没有商量余地的,可能是你最弱的命门,可能是别人把你拒绝接近真实的障碍,可能是你最大的痛苦的来源,最深的遗憾。
那些坚持的,喜欢称为“有格调”。
格调可能是某种程度上的无知,但自我标榜“有格调”却是一种悲哀!
谢天谢地,终于要讲甄嬛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这一描述来形容甄嬛是再贴切不过了——刚入宫的甄嬛,不知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刚进宫的甄嬛眼神是清澈单纯的,再次回宫的钮祜禄氏甄嬛眼神是心机重重,富有杀机的。甄嬛刚一入宫深受皇上太后喜爱,皇上喜欢她的天然美(后来我们知道她只不过长的像纯元罢了)。她聪明伶俐,刚进宫各姐妹都争着希望得到皇上的圣眷,唯独她记住父亲的话“收敛锋芒,韬光养晦”。和皇上在椅梅园的相见,皇上便被她深深吸引了。虽然有皇上恩宠,但对周围人都很友善,除了敌人,不论是宫女太监还是心术正的姐妹,还是皇上都很喜欢她。喜欢是什么?就是看到她就很舒服。住在翠玉轩,本是华妃觉得她可能很受皇上喜欢,故意找个离养心殿远的,偏僻的地方,而她却安于平静。甄嬛的悟性极好,在翠玉轩的树下挖出来一个罐子,里边装着麝香,便一下子知道了之前的芳贵人小产的缘由,在井里看到了被杀的宫女,受到惊吓。这两件事,无疑为后来的宫中斗争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现状埋下了伏笔。甄嬛很快就悟道这一点。我觉得甄嬛的成长主要伴随着她在宫里的各种受挫的。她有三次重大的觉醒。
第一次,失宠后,齐妃让甄嬛跪在地上,让宫女使劲扇她的巴掌,知道把脸打的破了相。这是对甄嬛极大的侮辱,不过在槿汐的安慰下(槿汐真的很重要),这件事情,让她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宫里,最可靠的保证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宠,否则一切都会是不稳定的,今天一个宫女可以打你,明天另一个宫女就可以给你下药,只有得到皇上的恩宠,然后剩下皇嗣,这样在宫中才有盼头,才稳定,才不会被人鱼肉。不管你是什么位置,没有皇上恩宠,没有皇嗣,终究是恐慌的。
第二次觉醒是被皇后陷害误穿纯元皇后的衣服,被皇上责骂,失宠。这次的挫折,她收获到了两点。一是皇后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此次交锋,甄嬛明白了后宫里的最大幕后主使操纵者是皇后,这更加坚定了皇后的狠毒与手腕高明,也让甄嬛对其起了最重防备之心,也是后来甄嬛陷害皇后推她流产的重要缘由之一。这次使得皇后和她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开化了,甄嬛完全又到了皇后的相反面,要想在后宫安宁,必须克服皇后这座大山。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吧,早看清比晚看清要好。此其一。其二,甄嬛对皇上彻底死心,皇上不是真正的爱她,爱是要包容的。这让甄嬛一度失望至极,也导致了决心带发出家修行。自己之前受到皇上的各种恩宠爱戴,一度让她以为皇上是真心实意地爱她的,她有稳稳的安全感。这次事情,她的安全感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是永无边界的恐惧感。自己不过是纯元的影子,自己不过是皇上“睹物思人”的物罢了。甄嬛对皇上死心了,也就对他失去了希望,也就对皇上做的各种算计没有了愧疚感,反而是深深的痛恨感。正如皇上临死时甄嬛说的,回宫后的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我都感到恶心。她开始疯狂地反攻,疯狂地设局,皇上也是她的一颗棋子。对你没有了爱,恨则很可能占据上峰,对你的各种手段也就顺水而来,且不会觉得对不起你,对你做的越绝反而自己的痛苦越小。
第三次的觉醒是在甘露寺和凌云峰的日子。真正明白很多,对于人生的看法也日渐成熟,是甄嬛三观定型的期间。饱尝人生各种苦难,经历人生各种风霜。在这里,她知道了谁才是自己最爱的人,谁才是最爱自己的人。见惯了小人的墙头草,奸险之人的嘴脸。也经历了最刻骨铭心的得到,也经历了最痛彻心扉的失去。在这旷远的大地,她的心灵得到净化,她的思想得到升华。尤其是学会了适时的变通,学会了怎样利用他力来完成自己的愿景。槿汐对她说“此次回宫,娘娘要放下些东西,比如心”的时候,她没有表示反对,就表示已经和槿汐达成了共识。
这次回宫,就只有一个目的:扫除一切障碍,包括皇上。
甄嬛为什么能在宫中风生水起,是笑到最后的人呢?首先,是有文化,知书达理。皇上饱读诗书,后宫之人却没人能和皇上谈诗书。甄嬛却可以在关键时候,引用书中的话,加上自己的理解,给皇上排忧解难。连皇上都说“嬛嬛最得朕心”,虽然禁止后宫议政,但皇上还是变相让甄嬛议政,而且甄嬛的一些看法见解皇上也是很佩服,皇上头疼发愁的事情,甄嬛却可以很好的解决。其次是最懂皇上心思,委曲求全,舍小为大。知道他人的需求,是走进他人内心的第一步。皇上要除年羹尧,便和她演苦情戏。后来觉醒后,也为了顾及皇上前朝之事,暂时不和华妃斗。第三,志趣高雅,和皇上志趣相投。对于梅花的解读,对于历史的解读,都十分符合皇上心意。会弹琴,弹得一手好琴,会跳舞,一曲惊鸿舞令后宫之人及皇上刮目相看。第四,聪明伶俐,悟性高,看问题到位。长相本就水灵,看问题一看就能看到本质。准噶尔人在朝堂上,拿着玉的九连环问大清的文武百官能解开否?各个大臣都无计可施,皇上也感觉有失大清颜面,甄嬛却让胧月公主摔碎,既灭了他志气,也长了大清威风,更重要的是维护了皇上的颜面。第五是,处处与人为善,有底线,不处处树敌,有怜悯心。开始与眉庄和安陵容交好,在安陵容危难时刻解救她,即便受华妃的百般刁难,也保持最大的忍耐。第六,是拥抱变化,因时而变,因势而变。随着关键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不死守规矩,墨守成规。为了在宫中站稳脚跟,最后也是该斗的斗,该狠的狠,该杀的杀。
甄嬛,毫无疑问,是最幸运的那个,但也是经历人生起伏最大的那个。在起伏不定,变化多端,风云莫测的深宫里,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量保护和帮助需要的他人。
甄嬛也是最不幸运的那个,千辛万苦地寻觅到了自己最心爱的人,千难万难地终于走到了一起,又有千言万语说不完的情话,最终却千恨万悔地失去了最爱的人。历经沧桑,风云的洗礼,自己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不只到她是否会在深夜里惊醒,反问自己一句,现在的一切是我想要的吗?现在的我还是原来的我吗?过去的美好还能回的去吗?答案无疑都是否定的。
甄嬛是最令自己的姐妹嫉妒和羡慕的,最得皇上宠爱,“仕途”之路平步青云,在后宫里要什么有什么,还能获取皇上最多时间最多精力。即便是一次次地被打到,又一次次地坚强地站了起来,还比上一次更强,对于皇后来说,她是那种打一次强一次的人,好像永远也打不倒似的。从选秀一路走来,短短数年,便身为皇太后。
被人嫉妒,被人羡慕,只能说明你很瞩目。宁可被人嫉妒,也不要被人遗忘。
后宫里,政治上,那些热衷于权力的人,最怕的便是被遗忘。
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甄嬛很显然饱经风霜。
回顾甄嬛这一生,她受到的恩宠是独一无二的,她享受的荣华富贵也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她经历的痛苦更是独一无二的,她忍受的孤独与恐惧也更是独一无二的,她的失败,她的失误,她的被算计哪一个不是独一无二的呢?
可能她的幸运,便是她经历的种种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反观现实,有太多的人云亦云。我们在人云亦云中失去了主见,在追随他人的脚步中打乱了我们的节拍,在从众的大潮里淹没了自我。我们看到别人的孩子上补习班,我们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从来没问问愿不愿意;我们看到朋友都在朋友圈里转发“呼吁贩卖儿童死罪”,我们也跟着转发,来不及不思考事件背后的真相。我们转发收获了道德上的优越感,反对收获了智商上的优越感。
我们现在崇尚多元化,然而我们从行为到思想,无一不和周围的人惊人地相似。我们崇尚包容,却最爱自以为对,自以为他错。
在后宫的斗争中从来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成败之论。你不能说,皇后陷害甄嬛不对,也不能说甄嬛陷害皇后就是对的。
中国历来就习惯进行是非判断,然而,比是非判断正重要的是真与假的判断。
我们也爱从道德上对一个人进行评论,不屑于从专业角度来进行评论。因为道德的门槛是低的,而专业的成本是高昂的。我们更习惯用煽情的语言裹挟自己和他人的理性判断,我们还爱群体式的报团取暖来收获感动,以为这样的所谓友谊可以天长地久。
在《甄嬛传》里,在后宫里,以上的手段屡见不鲜。下一个局,先从道德上抹杀你,然后煽情地添油加醋,不断上升高度,直至把你打到。
如果道德作为主要判断,要不抬高自己,要不贬低他人,大抵如此,大抵如此!
我们反观今天的社会,现在的情况好些了吗?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没有卖点的主持人会对转基因表现出由衷的热衷,和专业人士谈论有几个基因。媒体跟着炒之后,变身以后多种标签会来“实话实说,有良心,敢于斗争”,我们却忘记了科学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科学家来评判。我们可以发表观点,但不可混淆视听。
我们喜欢用低门槛的道德评判来刷自己的存在感,古代是为了所谓的“良心”,现在却可以有可变现的“粉丝经济”。
社会的发展,拥有变得东西,但也有很多核心的东西,好多年未变。
而我们,却不知不觉。
我们来总体谈谈《甄嬛传》的感受。
我觉得甄嬛传,好就好在良心之作。无论从衣着服饰还是礼仪,还是人物的性格都把握的十分到位。
我在看《甄嬛传》的时候,没有对后宫里奸诈狡猾的斗争手腕感到有趣,为其较好。我认为《甄嬛传》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你看这部剧看似写的后宫实则是在写我们的人生。
人性的复杂,始终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最困惑的!
决策的选择,始终是我们在面对复杂人生时最难决断的。
《甄嬛传》呈现的所有,不是叫我们学坏,变坏,变狠,变得不相信任何人。我们从中汲取的应该是,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我们这个不确定的人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出我们的选择,我们应该怎么观察我们的微观和宏观的大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和那些爱我们的,害我们的人相处。现在已不同于那时,那时皇上是法律,现在法律才是“皇上”,至高无上。
我在开篇时说了,自以为是的人死的最快。我现在还要说,处处有害人之心的人,没有底线,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死的更快。反而那些,就是很单纯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维护自己想要的,无害人之心,且有基本的社会经验,遇到困境会走出来的人,才能收获圆满。
不能坚持的人,坚持自己信仰的,坚持自己的初心人,很难走到最后,我说过,往往这个时候,我们还爱加一句“被逼的,没办法”
诚然,我们必须坚持,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你有选择自己的信仰,价值观,行为方式的自由。但我想说的,只是自己观看此剧的浅薄感受,意在寻找一些共性的东西,那些历久弥新,还在支配我们这个社会运转的东西,在今天看来,还有其价值的东西。
我想了好久,总结起来也仅仅是以下简单的一句话:
心存敬畏之心,拥抱变化,独立的思想,追求自己所爱,并不干涉他人!
现在流行一个词:top——level design。那时后宫之遗憾,便是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没有一个良好运行的游戏规则,人们所信奉全是丛林法则,无视个体生命的价值。
我有时在想,《甄嬛传》里的皇上有没有反思过这样一件事:华妃死了,曹贵人死了,甄嬛流产,芳贵人流产,丽嫔疯了,会唱歌的安陵容竟如此狠毒也死了,昔日的秀色可餐的沈眉庄也失去了光彩,死,皇后竟然杀了姐姐,甄嬛竟然和弟弟搞。一个个事件,是独立发生的吗?后宫的乱象的发生机制(当时的人可能不会想到此词)又是什么?一切的根源何在?
我们如果漠视一些重大(有时是小事件)的事情的发生,那么很有一天我们的身边将不会有小问题。
如果,我们今天不解决已经出现的找问题,那么明天我们将没有精力确定解决哪一个问题。
我们如果漠视忽略一些事件,或者孤立来看,那么,我们就很难捋顺问题背后的问题。
我们身为一个社会人,秩序对于我们每一位公民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有时,比眼前更重要的,是我们看不见,觉查不到的,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的。
然而,有一个问题是永恒的:
《甄嬛传》里的人,不论好坏,他(她)们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让自己,家人身边人过上美好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
遗憾的是,受限于所处的时代,他(她)们可能没有能力,没有意识,去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在追求我们的美好的生活时,是不是必然得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前提?
古人限于时代不能及的,我们现代的21世纪的人,是不是有能力,也有必要,更有义务去思考一下呢?
最后附上《甄嬛传》的主题曲《红颜劫》,这部电视剧所想表达的简单的就在这里了:
斩断情丝心犹乱

千头万绪仍纠缠

拱手让江山

低眉恋红颜

祸福轮流转

是劫还是缘

天机算不尽

交织悲与欢

古今痴男女

谁能过情关

拱手让江山

低眉恋红颜

祸福轮流转

是劫还是缘

天机算不尽

交织悲与欢

古今痴男女

谁能过情关

谁能过情关


相当一部分人说陈建斌老师演技有点差,可我不认为这样。其实陈建斌老师的演绎风格跟历史上的雍正有点相似,历史上雍正不经常涉足后宫,一心专摄朝政,有人评价说雍正是大清朝最认真的皇帝。这才造就了他不苟言笑,面无表情的严肃风气。而陈建斌老师就是这样的自然表露,连剧组都爆料说但凡是陈建斌想要溜达的地方,人都散了。剧组的人私下都不敢跟他太近,因为他严肃认真,自然而然就有一种帝王的霸气。。。。。。


我觉得甄嬛传是一个成功的宫斗电视剧,但是我没有看出所谓的格局出来。
作为古代金子塔尖的人们。没有任何经世济民的思想,只有情爱宫斗等。。
1,甄嬛执掌后宫后,私通之事就发生了。皇后就算再无能至少有制度。
2,为一己私欲暗害皇上,国家领导人的更替应该力求平顺,甄嬛此举就没有想过天下人。何况书中登基的新皇帝年龄尚轻。


看这题有好几天了,看着上面这些答案,我觉着还是来写点什么吧。《甄嬛传》不能简单而粗暴的评价这部戏是好或者不好,一部戏的最终的呈现,是从剧本到工作人员到演员共同努力的最终结果,它收视率屡破纪录,也足可以说明这部戏的话题还是很多的。所以我认为不能一味说这是烂片,内地片几年能出这样一个片子?
我最终的观点是好与不好要分开来一一说,别一竿子打翻了整条船。
小说:
《甄嬛传》最早是在新浪博客里连载的网上小说,停停写写,断断续续持续了近4年,作者也从一个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所以这当中有很大的部分穿插着作者对于自身生活改变的领悟。在这期间,出版过《甄嬛传》的前传一部分文字,在全部大结局后,被郑晓龙看中改编成《甄嬛传》影视。从小说这个层面来说,当时就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对于宫斗戏,多数人会想到TVB的《金枝欲孽》,但是其实《甄嬛传》要早于它而且故事更为扑朔迷离,后者更倾向于个人传记,有点像《康熙大帝》这种类型,而前者也颇为经典,但毕竟限制于地域问题,总显得格局有些小。
剧本:
一旦一部戏从纸质媒体变为立体的,就会大打折扣,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过一部戏能够超越小说原著所给到读者那种心中意境的。《步步惊心》是,接下来唐人要推出的《大漠谣》我估计也拍不出那种苍茫气势。所以也难怪《甄嬛传》被人诟病始终差了一口气,没有了原著的仙气了。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整部戏已经还原了原著80%的精髓,光从剧本来看,修修改改1年多才开始投拍,就足见制作方给出的诚意。
演员:
就主要说二个人吧
孙俪:这整部戏就是说甄嬛是从一个不谙世事不知宫闱暗斗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攻于心计的深宫贵妇,最后登上权力巅峰的故事。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到“众人皆弃之,独守深宫泪”,孙俪确实演的很不错,第一次演古装就挑如此大梁还能有此表现,她是顶住各方的压力了。一开始大家都质疑她能否演出甄嬛从少女到贵妃气场的转变,但是从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来看,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了。
陈建斌:这部戏,是部女人戏,男人本就是配角。陈建斌应该算是最大的配角,但是这配角是被人诟病最多的。因为他没表情,没表情啊!你喜怒哀乐怎么都没表情呢?还有那句本该柔情似水的“菀菀”叫的真鸡皮疙瘩,配上陈建斌的脸,不搭啊,气场不搭各种不搭。
20150116更新:在看了N遍的《甄嬛传》后,陈建斌演技,认证!真的是不错。
其余的演员就不一一赘述了,《甄嬛传》的12金钗网上随便搜一下都有介绍,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从来没有出场过的纯元皇后,大家都说应该让蒋勤勤来客串一把,我扑哧的笑了。如果能成真,应该是对收视率又有一个更大的刺激吧。而且和孙俪长的也颇像,这陈建斌演得皇帝应该就是照着蒋勤勤来找的孙俪,这真的全当个笑话听了。
制作方:
《甄嬛传》赶上了一个时机,清宫戏开始流行,四阿哥开始流行,早就出来的《甄嬛传》却一直没上星播出,也颇让人费解。大制作这是毋庸置疑的,刘欢的《凤凰于飞》配为主题歌,显得大气十足。这都是砸钱呐,都是钱啊!郑晓龙的名字也是响当当的,出的作品也都为人熟知。一旦有了钱,很多事情都好办了。

好的导演+有群众基础的剧本+制作方肯砸钱+演员都挺卖力=一部有话题的戏。

从话题方面来说,《甄嬛传》绝对就是赢家了。看一部影视作品的剧照都能登上财经杂志的封面就足见了。


制作精良的烂片


就电视来说,整个剧的服装,礼仪,是花了真功夫去还原那个时代的,有多少电视剧能做到这一点?而且整个结构非常清晰,小说把一些谜题写在后面,但电视剧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调整,让剧情更加清楚。从拍摄的角度来说,镜头都是简洁有力的,整个简洁没有一点儿脱泥带水。不像有些剧,啰啰嗦嗦一堆,废镜头一堆都不知道在交代什么。
至于别的,楼上有人说雍正就是闷闷的不说话不笑,但人家原著里不是雍正啊,你就是为了配合剧本你也得有点儿表情是不!说实话,我觉得是很好看的,先看了电视剧然后再把小说搬来看了。看电视我始终不明白甄嬛一开始怎么会喜欢那个又老又木的老头儿,实在是接受无力啊无力!再看小说的时候都不能把陈建斌和皇帝对上号。但很喜欢的就是玄清改成允礼,而且李东学确实演出了那种情深意重不计回报的感觉。就是有一段在现实中不可能上演的真情实感来对比剩下的尔虞我诈,才能让人唏嘘不已。


推薦閱讀:

《金剛狼3》是否真的優秀?
如何反駁「你連陪心愛的女人看小時代都不願意,還敢說愛她」這句話?

TAG:历史 | 影视 | 传媒 | 后宫·甄嬛传电视剧 | 甄嬛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