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優異之處在哪?

忙裡偷閒看得《布達佩斯》,斷斷續續看了三遍,很難說清他到底優秀在哪,時而嚴肅時而荒誕,畫面取得非常好到的確是真的。


豆瓣上是在抄我的,既然是在知乎,就請不要再給我提豆瓣了。

文化背景

整部電影除了向大師致敬就是在隱喻。如果說簡單的把它歸類為喜劇、懸疑、冒險、劇情,就太膚淺了。其實這更像是紀錄片、歷史片、文藝片。紀錄片記錄的是劉別謙、希區柯克(存在爭議)、羅西里尼、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經典電影手法,歷史片記錄的是歐洲文明衰落這一精神內涵,文藝片文藝的是色調和風格。

要搞清楚它的文化背景,其實不得不提到兩個人—— 瓦爾特·本雅明,史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就不說了,原著作者,簡歷就太長了,挑幾個簡單而至關重要的特點來說:他是奧地利流亡作家、猶太人、歐洲傳統文化的捍衛者,受到納粹德國迫害,最後在巴西自殺身亡。《布達佩斯大飯店》其實講的是歐洲傳統文明的衰亡史,具體一點講,其實講的是猶太人的流亡史,更細化一點,講的是茨威格離開逐漸衰亡的精神家園,心碎而死的自傳。
瓦爾特·本雅明,德國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評論家、「歐洲的最後一位文人」,流亡作家,受到納粹德國迫害,最後在西班牙自殺身亡。 他為什麼重要我不知道,但是在歐洲文科學術界,反正總是把他奉為大神的。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隨想錄》中哀嘆傳統講故事技術的消亡。 《布達佩斯大飯店》用了四層講述結構,始終呈現的是一個身臨其境的講故事的過程,一個故事離不開一個講故事的人和一個聽故事的人,還有他們同時所處的環境。這是在向本雅明的思想致敬。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隨著工業化深入,世界大戰,納粹崛起,凡是和人文關懷,人道關懷,實用關懷的東西迅速衰亡,理性,集權,現代化,快餐化的東西在崛起,歐洲這塊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被鐵蹄蹂躪,精神強姦,物質上發達進步了,但是傳統消亡和丟失,人性也在淡漠。人們習慣了人云亦云,不再用心品鑒文藝,就更談不上思考和探索了,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一場華麗的演講就可以讓無數狂熱信徒走上戰場,也導致了那些有良知的作者們痛心疾首,本雅明和茨威格的自殺就是一種殉道。但是在戰爭年代,這些人都還想得到不斷寫東西,想得到哀嘆和自殺,這就很了不起了。有時候我們感嘆自己出不了有深度的東西,不能只怪作者和體制,而是整個土壤的養分和逼格就不夠,然後又不求甚解。就拿張馮二導來說,拍專業了你看不懂,沒票房,拍淺顯了你說人家低俗。


在有了小說、報紙、電話、電報、電視的時代,人和人的關係被媒體取代了,人們把自己藏在麥克風的後面,交流減少了。相比起神話、史詩、童話的傳播方式和環境,以前作者和聽眾聚在一起講故事的現實被改變。過去一個故事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口口相傳,這個過程需要融入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的共同經驗,而在現代化以後的世界,一個孤立的作家,在他與世隔絕的閣樓裡面沒有感情的量產作品來滿足一個群體的需要。實用關懷逐漸消失。隨著實用關懷的消失,歐洲文化的精神支柱也就倒塌了。

隱喻分析

《布》這個名字,讓人以為故事發生在匈牙利,雖然匈牙利酒店業是很發達,一萬福林就可以租一套別墅來住,但電影內容似乎和匈牙利沒有關係。電影取景是在德國,原著隱喻是在1918年到1938年之間的奧地利。

奧地利,小巴黎,歐洲的文化藝術的心臟,歐洲精神和思想的搖籃,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猶殺猶焚書坑儒的地方。故事的場景就是小說作者茨威格本人的祖國。

如果考證一下歷史原因,大家都知道1918年以前奧匈帝國並未解體,是由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及其它國家和地區組成的。

第一次上火車檢查古斯塔夫他們的愛德華·諾頓飾演的警察穿的制服立領,顏色為地灰色,區別於德國原野灰或者黑色制服,但是槍套,背帶,胸略,肩章卻是普魯士式的,衛兵使用的步槍是毛瑟98k,筒形帽是普魯士軍人的傳統,上面搞個狐狸就純粹是賣萌了。他們代表著舊奧匈帝國或者奧地利奧地利共和國。

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和高級軍官,地灰色軍服,筒形帽,綁腿,軍靴,高領。

毛瑟步槍

這張圖片左上角掛著一個畫像,有誇張的鬍子和一個鷹形領章。哈布斯堡家族紋章是黑色雙頭鷹,這個距離看不出來是雙頭還是單頭,但是配上鬍子,就可以和如下幾個奧匈帝國重要歷史人物對比。

費迪南大公

弗朗茨·約瑟夫

相比之下,後來戰爭爆發封鎖邊境時上車檢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軍黨衛軍裝備,山型雙扣帽,帽徽是個II,現實里這個II是綉在德國國防軍中下級軍官的領章上的。

佔領飯店以後,掛巨幅國旗,帶袖章,只有納粹有這個習慣,電影上旗幟和袖章是ZZ圖案,納粹是SS,或者卐字,按照希特勒自己的解釋,SS,卐都是雙閃電,那麼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隱喻雙閃電么?導演明明可以直接掛出卐字旗,卻不這樣做,明明可以寫《維也納大飯店》或《貝希特斯加登大飯店》,卻要轉移到布達佩斯去,這就是欲蓋彌彰。


電影中的大堂經理,古斯塔夫,是個深受金髮、富有、年長、敏感、虛榮的顧客歡迎,用自己巧舌和身體去滿足他們的角色。古斯塔夫被打罵的時候自己也說,他自己不是同性戀,倒可能是個雙性戀,這也是在暗示他的工作是滿足所有人精神上的一種需求。而他滿足的對象,是這個社會的精英貴族階層的男男女女。這其實就是茨威格的自畫像。二戰前,茨威格是深受奧地民眾歡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實用、人道關懷,所謂關懷,簡單地說,就是和社會及傳統有很積極的互動。這種文化上的互動,在電影里被用一種能夠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庸俗的方式反映出來,大俗大雅,這也是實用關懷和人道關懷最好的體現。

《蘋果男孩》被定義為一副給古斯塔夫引來殺身之禍的價值連城的名畫。這幅畫是遺產,是歐洲貴族留給古斯塔夫的財富,是靠他細緻入微,體貼熱心的服務勞動所換來的。蘋果在聖經中是慾望之果,禁果,而在歐洲古老語言修辭中,也有勞動回報的意思。這幅畫的隱喻是要表達整個猶太民族精打細算,左右逢源,從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漸繼承了歐洲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這是他們應得的。而此時此刻,死者的兒子,家人站出來了,一個只關心財富,整理遺產很多天才發現畫已經丟失了的實用主義者,他暴虐,瘋狂,粗魯,無視法律和契約,修改遺囑,謀殺律師,追殺證人,但是對遺產卻又有著變態的依戀,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為同一文化的繼承人,他想佔有祖先的所有遺產,但是卻完全沒有繼承到其精髓,同時撕毀停戰條約,窮兵黷武,屠殺猶太人......

偷到這幅畫以後,在列車上,古斯塔夫曾對Zero說,我要死在這幅畫下面,你看得出來我和畫上那個男孩多像么? 這不是玩笑,而是導演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猶太人,而蘋果就是他應該繼承的遺產和財富。然而分秒之後,他又說,我考慮把這幅畫賣掉,這就是猶太民族的真實寫照,從《出埃及記》,到《辛德勒的名單》,都表現出猶太民族太過於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的排擠的苦難現實,財富帶來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們沒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

一定要注意看畫面上幾個重要細節:

1.男孩的頭髮是金色的,是個斜分頭。再看古斯塔夫。請對比鬢角、髮際線、眉毛、耳朵還有臉部輪廓。

2.男孩的衣袖是紅色絨布材質,再看古斯塔夫。

3.畫是插在火車浣洗台上的,照理說這裡是一面方鏡子,畫應該擋在那個鏡子上,但是改成了畫插在了一個小圓鏡子後面,而鏡子裡面反射的是Zero躺在床上說話的鏡像。

從圖像構成上說,Zero的頭蓋在了這幅畫上,圓形加方形,很不和諧。

從拍攝手法上說,一般對話鏡頭,導演切一個鏡頭給Zero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在那裡掛一個鏡子破壞那幅畫的完整性,而且在這一個橋段里的其它和蘋果男孩無關部分,是切了鏡頭的。唯獨這裡很蹊蹺的讓兩個人通過鏡子對話。

實際上,現實距離里,躺在床上的Zero不可能以這種造型出現在鏡子里,而拍攝的時候,這個小小的圓形畫面也一定是後來加上去的,因為這個地方應該是攝像機機位的鏡像,而攝像機機位這個位置無法真正躺下Zero。

這座老式火車顯然是道具,道具是為拍攝服務的,隨便做一個標準車廂就完了,沒有必要在圓鏡子這種小細節上下功夫,要知道,在這裡加一個Zero的頭,對操作性是有要求的,所以,導演幾經周折加一個Zero的頭在蘋果男孩上,不是隨意而為。

如果從鏡頭語言上來考慮,導演現在用的是Zero的第一人稱視角,但是實際上銀幕背後使用這個視角的人是觀眾。所以,我給一個合理的邏輯:
注意看這裡整個空間結構——

古斯塔夫面對著Zero說話,Zero不在畫面裡面,畫面里的Zero面對著鏡子,鏡子上的Zero在說話,面對著銀幕,銀幕背後是觀眾,光線呈W型反射,暗喻敘述關係,古斯塔夫對Zero說,Zero對觀眾說。通過銀幕,古斯塔夫跨越了四層時間和空間,跨過了口授,轉述,書本,電影四層空間在和我們對話!

同時提供一個暗示,古斯塔夫手上是空的,背對著畫面,只有Zero和畫在一起。

十字鑰匙結社一章十分有趣,古斯塔夫一個電話,全世界各地的酒店同業者就第一時間,不惜代價,義無反顧的來幫他。這不得不讓人想到薔薇十字結社、郇山隱修會等,都是秘密結社,都是分布甚廣,都是能力通天,都是內部成員之間有求必應。這是典型的猶太人結社。這一章即是描寫茨威格被納粹迫害逃難途中受到同胞接濟和幫助,也是描述猶太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
現實中,茨威格是在巴西自殺的。然而電影中,古斯塔夫是在火車上怒斥納粹,被槍斃在冰冷的荒原里,茨威格和納粹叫板了一生,何嘗不希望勇敢的站出來和他們抗爭到底。但是現實里他沒有勇氣這樣做。而電影里就不一樣了,有傳承人,見證人ZERO,古斯塔夫要把這個種子保護和延續下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許,這是經過藝術加工後,茨威格最最理想的結局。

德米特里家的打手是個牛高馬大,少言寡語,出手殘忍,效忠主人的令人不寒而慄的男人,其戲劇形象就像弗蘭克斯坦(科學怪人),或者《007》裡面的鋼牙。他的戲就只有一個內容——追殺,殺人不見血。直到最後雪橇追車一幕,才讓人想起點什麼,他停好摩托車,豎起雪橇,以幾乎是軍姿的方式站在原地喝威士忌。皮衣,軍姿,殺人不眨眼,愚忠,恐怖,執行命令不動腦子,就是德國軍隊的寫照,尤其是黨衛軍或者蓋世太保的寫照。

懸崖上垂死的古斯塔夫說到:「你這個可悲的怪胎」,「毛瑟槍咔塔上膛,軍官歡喜呼喊」 這就是在說德國軍人了,要不然他怎麼不說中正式、加蘭德、莫辛納干或三八大蓋咔塔上膛?

最後一章酒店裡的槍戰簡直就讓人忍俊不禁了,從每個人的出場順序,站位和手持的武器,就能看出隱喻.

最開始是德米特里衝上樓,看見了古斯塔夫和Zero,然後給了個正面鏡頭,迪米特里身穿黑色風衣,手腕上別著雙閃電袖章,以一個很囂張的姿態吼道:「蘋果男孩」在哪裡?這像不像希特勒一九三幾年時候的叫囂?然後古斯塔夫來了句:「管你屁事。"於是迪米特里說:「我要把你打個希巴爛」。他從腳底掏出一支槍,此時導演對拔槍,上膛,舉槍,射擊四個動作給特寫,強調這是一把PPK。拔槍射擊是個很簡單的動作,導演切到特寫,就意味著要增加剪輯量,改變機位,多此一舉的目的就是要突出這支槍。卡爾·瓦爾特兵工廠的PPK(卡爾·畢而瑟)是二戰時最著名最先進的手槍,納粹黨於1931年奪得政權後,由於該槍械輕、小,便於攜帶,性能傑出,主要配發給高級將領,非作戰參謀人員,蓋世太保等或者贈送給外賓。雖然我們看到很多二戰題材的電影里德軍軍官使用最多的是魯格P08或者P38,但那是作戰人員用的武器,而PPK更有身份象徵的特點。

PPK,國產零零七也用的是這個。

接下來就是武器博覽會了,一個武器代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陣營。
先是德米特里對面走廊右1房間冒出來一個人,探頭觀望,此時他拿的槍看不清楚,但是他大吼一生:」放下你的武器!「 然後開槍掩護古斯塔夫。然後德米特里身後右邊出來一個人,手持毛瑟盒子炮,不由分說就站在他身後和他一起開槍。毛瑟盒子炮俗稱駁殼槍,一戰德國軍警制式裝備,後來被魯格P08取代,二戰時毛瑟主要出口給德國的盟國和僕從國,亦出口過給蔣中正以換取中國的稀有金屬。在西班牙內戰中也大量使用。這三個人之間的槍戰可以讓人聯想到二戰爆發前國際縱隊寡不敵眾對抗西班牙弗朗哥政權以及法西斯政權。他們的槍聲很快迎來了三個大傢伙——
接下來的三個人都是特寫,很有意思,第一個人端著一把誇張的長彈夾波波沙,先出來的是槍,然後才是人,他並沒有開槍,而是站在那裡觀望。這明顯就是在影射老毛子。如果一把槍不能證明他的身份,那麼注意他的鬍子和髮型,斯大林也留著這樣性感的鬍子,頭髮從正上方,左邊,右邊朝後梳,是個「背頭」。

約瑟夫·斯大林

波波沙PPSCH41,彈鼓,彈夾

湯姆森,彈鼓,長短彈夾

《拯救大兵瑞恩》中美軍持湯姆森

歷史照片上蘇聯海軍持波波沙

這種長彈夾的波波沙是二戰後期簡化設計之後才有的,三十年代肯定是還沒有出現過的。不過這樣也好跟湯姆森區別開,因為代表美國的湯姆森衝鋒槍這時候就帶著一個巨大的彈鼓。

二戰爆發前,斯大林幹了件大事,就是和希特勒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藉此蠢蠢欲動,瓜分波蘭,文藝青年們可參考《卡廷慘案》。圖上這壯漢顯然是一副端把大槍把自家擋住,再看看有沒有好處可撈的神色。



然後是拿著一把左輪手槍的眼睛哥,這把槍不是韋伯利就是恩菲爾德,二戰時只有英軍軍官使用左輪手槍,但也出口給蘇聯和美國。二戰早期美軍還停留在一站熱帶戰場戰術指導方針上,武器是英式的,服裝為沙漠黃色,頭盔為炒菜鍋,槍支為恩菲爾德,參戰後適應局勢需要自己開發斯普林菲爾德、湯姆森、加蘭德、柯爾特。

關於人像,還是看鬍子和頭髮,給張西奧多·羅斯福的照片。

西奧多·羅斯福
有人說二戰美國總統是他弟弟富蘭克林·羅斯福。首先,本片時間段不是二戰,是一戰以後,二戰之前,此時承上啟下者是威爾遜。西奧多·羅斯福生於1858年10月27日,卒於1919年1月6日。之所以要影射老羅斯福,是因為他在任的時候搞的美西戰爭,是一戰前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改變格局的徵兆,也代表美國作為新一代列強加入到世界權力格局重建中。


最後出場的傢伙手握毛瑟1910或者毛瑟1934,該型號為毛瑟手槍袖珍版,主要在一戰被美國大量進口,但是作為跟班,義大利、西班牙也想有一杯羹。但是畫面上這個人肯定不像墨索里尼,比起西奧多·羅斯福他又沒有眼鏡,比起弗朗哥他的髮際線又太矮。直到參考了張伯倫的照片——額發從左向右梳,兩鬢髮白......

張伯倫

張伯倫是英國前首相,但是這位仁兄為什麼拿著一把德國製造的手槍?答案應該很簡單,因為張大爺就是屁顛屁顛跑去跟希特勒媾和簽署綏靖合約,出賣中歐國家利益的代表人物,那麼希特勒送他一隻槍打自己人,不足為怪。

每個人拿著不同的槍在走廊里對射,導演肯定是別有用意的。

結構分析

該片的結構分析,也不是用簡單的線性結構或者亂入結構就可以概括的,和它的配樂一樣,這個結構具有極強的中、東歐洲風格,因為本雅明和茨威格都受到這種影響。

本片是回字形,或者套娃結構。

開篇出字幕,特別提示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觀看,這是提醒觀眾,我們看到的是第一層——電影的敘事。信息發送者是導演,接收者是電影觀眾。屏幕尺寸盡量接近故事發生的年代,避免敘事脫節。

然後影片開始,一個抱著書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電影結尾也以此收尾,這是套在第一層裡面的第二層,提醒我們,我們看到的是小說的敘事結構。信息發送者是寫書作者,接收者是讀者。

然後作家開始講故事,講一個他親赴故事發生地點,和還活著的Zero交流的故事,最後以作家自述結尾,這是第三層,是作家親自口授自身經歷,信息的發送者是寫書的作者,也可以說是他的書或者自述、自傳,但是不同於第二個層次的第三人稱視角,這裡是第一人稱視角的。這一層也可以和上一層合併。

然後是Zero和作家在酒店,向作家講述他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共同經歷,以Zero在酒店乘電梯離開回房間為結尾。這是比較核心的一層,是Zero和作家面對面,親自口述的自己和古斯塔夫經歷的敘事結構。信息的發送者是Zero,接收者是作者,但是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對Zero的評價和內心語言,也算是參與到了故事的加工過程中。

最核心的是Zero向作家敘述的內容,是他和古斯塔夫親自經歷,一同用生命書寫的故事。

一層套一層,都給出了完整的開始和結尾,中間有穿插,但是原理不變。直到最後電影院亮燈,觀眾離席,這一層層敘事,才像洋蔥切面一樣完整再現,導演的講述才划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演員陣容

整部戲是大腕雲集的,演員陣容已經強大到了變態的地步。

古斯塔夫扮演者,拉爾夫·范恩斯,他是《英國病人》中憂鬱的歷史學者,是《漢尼拔紅龍》中變態內向的連環殺手,是《哈利波特》中邪惡的伏地魔,是《辛德勒的名單》中冷血無情的集中營司令,除此以外,還扮演過無數經典角色,兩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大反派德米特里扮演者,阿德里安·布勞迪,《鋼琴師》裡面失魂落魄的猶太人,《1942》裡面憂心忡忡的白修德.......僅憑他往哪裡一杵,那時而陽光,時而清朗,時而憂鬱的外表就可以贏得一片讚譽的奧斯卡史上最年輕得主。

警官亨克爾斯扮演者,愛德華·諾頓,《面紗》里不善言辭的生物學家、羞澀丈夫,綠巨人,搏擊俱樂部里的人格分裂......

作家,扮演者裘德洛,《兵臨城下》里的瓦西里,《人工智慧》、《冷山》、《大偵探福爾摩斯》.......

打手喬普林,扮演者威廉·達福,《蜘蛛俠里》情感豐富的大反派,還有《野戰排》、《生死時速》、《英國病人》.......

管家瑟吉,扮演者馬修·阿馬立克,被某大導演稱為法國最會演戲的人。

律師科瓦奇,扮演者傑夫·高布倫,由於他特別喜愛扮演稀奇古怪的角色,所以經過鬍子,眼鏡,皺紋的修飾,你絕對想不起來他就是當年《侏羅紀公園》里那個帥氣的歌星,然後還曾用《天煞》、《變蠅人》這些科幻恐怖片把觀眾嚇傻。

監獄黑幫老大,哈維·凱特爾,經常就來點老大或者組織頭頭的角色,例如在《低俗小說》、《落水狗》這些劇裡面他就已經把有點點背的黑幫小頭頭這個角色演爛了。除此還有《壞中尉》、《計程車司機》、《漢尼拔紅龍》......數不勝數。

女演員、還有新人也是亮點暫且不提,僅憑這幫外貌協會、超級大腕、老戲骨,就已經超值了。他們每個人戲份都不多,但是都發揮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比如說愛德華·諾頓的嚴肅公正的研究者仲裁者形象,拉爾夫·范恩斯的紳士形象,阿德里安·布勞迪的神經質的形象,裘德·洛的真相調查者的形象,哈維·凱特爾的混子長老,黑幫前輩形象,威廉·達福殘忍狡詐的形象被發揮到極致.......


指導思想


其實就是一個逃亡的故事,為什麼還要再安排四層空間,無數大腕來演繹?這就是在向傳統講故事的技巧致敬了。

在這裡要普及一點關於講故事的基本知識,電影敘事和文學敘事是分不開的,西方文學發展演化過程基本上是神的神話——英雄神話(史詩)——古典時期(戲劇)——中世紀(教會文學、建築文學)——文藝復興(小說戲劇詩歌)——啟蒙運動(小說)影響下的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資產階級崛起影響下的現實主義——技術革新影響下的短篇小說——電影——新聞——結構主義,相對論,反傳統,自由化,全球化運動影響下的現代、後現代。

最早的敘事是口述的,在一個部落或者族群里,一個德高望重的人給自己的族人講故事,然後族人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幫助講故事的人完善他的敘事。舉個例子,土著人出去打了一頭大象帶回家,家裡人坐在火堆邊聽獵戶講述狩獵的曲折經過,獵戶說:「媽的那個大象當時拱了老子五下」,旁邊的小孩說:「不對,我看到它拱了你七八下,你當時太猛了.......要不是我頂了它小JJ,說不定你就被踩死了。」獵戶說:」對對對,我給忘了,記下來記下來。「然後他們用他們的油手在岩壁山畫一隻大象,再畫幾個娃娃,然後按幾個手印,遇到饑荒災難了,就看看這些壁畫打打氣,祈禱祈禱。

到了古典時期也就是古羅馬,古希臘時代,有了劇院,按照先賢的定義,一個好的國家就是要能請老百姓看戲,吃麵包。那時候一場戲可以持續一天,講究三一律,即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角色在一天內發生的事。此時敘事順序是線性的。而觀眾也是在現場,和表演者在一個環境里完成敘事過程。但是此時參與性要減少一些,表演得不好,觀眾可以在舞台下扔無花果核,橄欖核,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打岔表演了。可是觀眾還是和演員面對面的。場地,布景,音效,服裝,這些觸手可及。

中世紀的時候創作權利在教會,罷黜百家,教會在羊皮卷上抄寫聖經經卷,但是老百姓是不大看得懂拉丁文的,所以教會就蓋很多大教堂,用大量雕像和聖像畫作為修飾宣揚宗教典故。所以進教堂看聖像畫和雕像的時候,也是按照某種時間空間順序。而更多的時候需要彌撒或者禱告活動,神職人員和信徒一起完成故事講述。中世紀是黑暗的,信徒不可以褻瀆聖宗,連私自抄寫和印刷聖經的權利都沒有,此時唯一留下來的信息載體就是教堂建築。信息傳遞方式是被動式的。不過讀者如果不接受,不贊同和不了解,就只有被燒死,所以也帶有一點脅迫性質。但總的來說,中世紀對文化的傳遞,敘事結構的發展是起阻礙作用,所以是黑暗的。

文藝復興之後人性得到解放,由於復興借用的是古典形式,反的是中世紀風格,所以也尊重三一律和古典風格。這個時候戲子,游吟詩人受到推崇,在小說,史詩,英雄傳記的基礎上,戲劇盛行。

在此之前所有的敘事順序基本上都是線性,大不了有點在插敘,倒敘上的突破,文藝創作要嚴格遵守這個規矩,否則在業內人士看來不是個性,而是「二」。而傳統的講故事講究三個要素,講故事的人,聽故事的人,共同參與的環境和氛圍。讀者可能還記得一些場景:小的時候,睡覺以前要請爸爸媽媽講童話故事,講的時候,自己要提問題,爸爸媽媽要編答案來解答。而且很多電影里愛放這個鏡頭。或者一個酒館裡,監獄牢房裡,一群人圍在一起,聽一個人敘述。然後總有一個人冒出來說我不信,於是講述者要跟他溝通,來說服他。可以參見莎翁著作,塞萬提斯,洛佩·德·維嘉、《海上鋼琴師》。《肖申克的救贖》等。這些才是最有魅力的傳統敘述。

啟蒙運動之後,文藝創作為宣傳思想服務,要用有限的資源,盡量多的輻射,改變人們的思想,所以講求效率,要麼以大部頭的小說深深打動讀者,要麼以簡單的小冊子廣泛宣傳階級思想,以《常識》為例,一本小冊子,掀起一場大變革。

而隨著印刷工業的進步,有了報紙和小說以後,敘述者和觀眾被割裂了,尤其是有了膠捲和照片以後,文字敘事的功能逐漸被圖像代替,所以需要花很多文字來描述的東西被一張照片或者一段膠片所代替,小說開始變短,出現短篇小說,而短篇小說又出現在報紙上成為新聞報道和評論,敘事上濃縮到只要把5W講清楚就可以了,評論上濃縮到引經據典一陣見血。節奏越來越快,結構越來越清晰,內容越來越單薄。敘述者埋著頭自顧自的寫,觀眾抽獎似的拿著作品看,他們之間的交流渠道局限為一些評論論壇和期刊,就連這都還是間接的方式。在一個敘事過程中,敘事者和觀眾不可以再交流經驗,共同加工。這就是傳統講故事技術的衰亡。

近現代出現了相對論,平行空間理論,這個對文藝創作影響很大,既然科學證明空間是平行的,可互相穿插的,那麼時間也可以。所以在敘述順序上出現了平行,亂入,倒敘,插敘,等。一些人發現原來玩結構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感覺。而之所以現在稀奇古怪的結構越來越多,是因為在畫面上已經沒有可挖掘之處了。因為已經3D了。說回來3D的目的也是為了觀眾更加身臨其境,融入劇中。而不是為了單純的滿足享受慾望和感官刺激。

隔著一個屏幕,電影作者無法和觀眾交流,所以天然的被局限起來。而《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編劇最偉大之處就在於,即使隔著屏幕,用現代的科技手段,也能帶著觀眾進行了一場傳統意義上的敘事。

廣播電視傳媒對傳統講故事的技術是一種極大的衝擊。在多快好省的年代,讀者能讀帖子就不看小說,能看視頻就不看電影,因為快節奏的生活已經無法讓我們再有那麼多時間去體驗完整美感的醞釀過程,反而習慣了感官上的無腦刺激。因此文藝創作人員們能把一個故事講簡潔明快了,就盡量不搞複雜,觀眾也沒那個耐性,據統計近半個世紀以來好萊塢電影中剪輯鏡頭的使用量已經超越長鏡頭使用量的上百倍,只有眼花繚亂高大上的音畫,才滿足得了觀眾的胃口了,而這就好比飲鴆止渴,閾值調高了,技術革新又跟不上,作品沒有了靈魂,只有靠技術來包裝,電影院就難以再座得滿了。然而本劇導演卻不厭其煩的耗費那麼多膠片,使用那麼多演員來重複這個故事,這即是在勇敢地緬懷我們已經丟失的傳統和習慣。大家已經習慣了吃快餐,很難滿足於咖啡和下午茶,導演不得不用牛叉的卡司把大家的眼球震住,然後再坐下來好好講這個故事。不過大腕們參演哪怕是一分鐘也是值得的,只有大師才看得到這樣大師級著作的潛力,哪怕獎盃難分,只要為其獻身一刻,就是和逝去的大師對話,就足以留名青史。

在作家的家裡,作家講自己的書;在酒店大堂里,門童對作家八卦Zero的傳說;在清zheng風格明顯的澡堂里,在酒店餐廳吃甜點的餐桌上,老Zero對作家講自己的傳奇;在逃亡路上,古斯塔夫對Zero講自己的經歷;在作家的紀念碑前,少女拿著小說緬懷......每一次講述,都脫離不開一個密切配合的環境,以及講故事、聽故事的人的親身參與,這,就是傳統講故事技巧的真諦。然而電影也表現出了講故事技巧的衰落,Zero和古斯塔夫是共同參與和經歷故事;作家是親臨酒店,從Zero口中繼承故事;女讀者只能通過書本腦補故事;而我們只有依賴電影驚鴻一瞥了。這就是現代性帶來的悲哀。此外,導演明確的標示了不同模式和空間之間的界限,一個敘事空間裡面的角色迫切渴望進入更深層次那個空間,可是進不去。比如,在核心空間里,古斯塔夫和Zero一起坐火車出境,古斯塔夫被納粹帶走槍斃。Zero想站起來抗爭,被用槍托砸暈,從此他們就在兩個世界,一個是理想世界,一個是現實世界。往外一層,作家和Zero談完話以後,Zero坐電梯回房間,作家有意跟隨,但是最終止步於電梯之前,那個古斯塔夫套房成為了可望不可及的空間。再往後,讀者拿著一本書,走到作家雕像前,她很想跟隨作家一起去探尋這個故事,但是已經是陰陽兩隔。這些橋段都表現了一種人們希望回到最本源的那個故事裡的願望和衝動。其實也就是表達對最傳統的面面相視身臨其境的講故事的模式的懷念。

理想世界中的茨威格化作古斯塔夫,已經為理想殉難,繼承者Zero,留在小說敘事里,守住大飯店這個精神家園,並且把這份人文情懷傳遞給文學世界中的作家,作家即是現實世界中的茨威格,遠赴南美療養,再也沒返回祖國,作家通過小說作為載體,繼續傳承思想給讀書的女孩,也就是那個時代的綠茶表姐們,綠茶表姐們的推動下,導演讀到了小說,把它轉化為電影,再傳遞給今天吃慣了快餐的觀眾。

導演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即使是用鏡頭語言,他也可以帶給我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懷舊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業線,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經做不到這麼好了。

我們見多識廣,有靈氣,有腦子的觀眾之所以會跨越時代和文化體驗到一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美感,就是因為文化的本質和人性都是一樣的,只能用靈魂去感知。

外面的世界 - 知乎專欄


本片包含大量對稱性構圖,專治各種強迫症。


氣質。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優異之處,在於它的氣質。

一部電影的氣質,其實很難說清楚,但可以感受得到。色調,情節,對白,光線,場面調度,演員的角色演繹等各種因素結合在一起,凸顯出風格,也形成了這部影片的氣質。

王家衛的電影里,多數透露出的是文藝,曖昧,纏綿不休的氣質。比如《花樣年華》里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欲說還休,《春光乍泄》里何寶榮和黎耀輝的纏綿悱惻,再如《阿飛正傳》里的放縱不羈,《東邪西毒》里的各哀其愁,《一代宗師》里的文化底蘊等等。

而姜文的電影里,凌厲霸氣的風格反倒映襯了導演的強硬氣質。從《一步之遙》《讓子彈飛》的荒誕深刻到《太陽照常升起》的意識流,再到《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幻象起伏,姜文的強硬藝術氣質就在於忠於自己,不妥協於觀眾。

那說《布達佩斯大飯店》。

導演是韋斯.安德森,是美國個人風格明顯的導演之一。

喜歡漫畫式表達的導演,讓這部電影的風格也不同於其它,所以這部電影首先有了與眾不同的氣質。

再從影片內容看。

這是電影海報,發現沒有,每個人物的造型和服裝設計,都很用心且各具特色。這會讓人有一種重新看到當時歐洲貴族生活狀況的感覺,而本身貴族的奢靡氣息,就很吸引人。

大飯店的場景設置,也是大氣典雅。

影片中的人物設定,作家,貴婦,總管等等,都是讓觀眾有一種遙望感覺的人,而由於時間的距離,現實生活中空間的隔離,就又產生了吸引人的地方。

比如衣冠楚楚,滿是紳士風度的男主角。

而《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劇情,講述的是飯店禮賓員古斯塔夫在這個大飯店裡的傳奇經歷和中間穿插的故事。用當時看門人的視角講述,非線性敘事,故事結構的龐大與跨度,都給人感覺氣勢宏偉。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隱喻,據說也是豐富深刻,茨威格本身就是一個擅長諷喻的作家,而這部電影,亦行其道。而有深度的電影質量都不低。

總之,《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電影中的貴族,滿滿的貴族氣質。有時你會覺得它只是一部電影而已,就像貴族也只是個人一樣。但更多的時候,會用仰視羨艷的態度看待,會嘖嘖稱奇,會念念不忘。

一部電影,有王家衛般高超的藝術手段,有姜文大氣凌厲的風格,藝術大片氣質,盡顯其中。


就先上幾張劇照吧

這麼精巧奢華的道具,這麼華麗的服裝,這麼夢幻的色彩,還不夠第一時間從視覺上征服我們么?

另,GB是為致敬著名作家茨威格和一去不返的歐陸世界,有很深的內涵。這部分乾貨容我有時間一點點寫,先佔個坑


如果你想為手機換一款個性異趣的桌面壁紙,如果你想讀一本嚴謹而有趣的美術教科書,那就選擇韋斯安德森吧。出道二十年只出品八部電影的導演不多,年輕導演更只有韋斯安德森,一個骨灰級的文藝青年。無處不在的對稱畫面、60年代的搖滾樂、復古道具、高飽和度的色彩,在《月升王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體現得淋漓盡致。而這僅僅只是他出類拔萃的創作特色表面。 在榮獲奧斯卡最佳服飾、最佳配樂獎的去年大熱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里,除了發揮深厚的美學造詣,韋斯安德森更是將多層敘事重疊在一起,從讀者、作者、說故事的人、故事中的主角這四個敘事角度,完整的表達齣電影的豐富寓意,展現對茨威格的致敬——主角古斯塔夫的形象,正是茨威格作品精神的化身,代表歐洲不斷逝去的精緻文明。

韋斯說自己是在巴黎一家書店看到茨威格的《一顆心的淪亡》深深喜歡上他的。

密集恐懼症的人不能看茨威格。他的作品,細節反覆出現,嚴謹極致。茨威格能精準地刻畫出懷錶的發條、窗邊的灰塵、象棋的層面,讓人產生像站在顯微鏡前觀察的錯感。寫托爾斯泰的臉,從鬍鬚、絨毛、嘴唇到雙眼,再到性格,面面俱到彷彿能立體成像。茨威格更喜歡用大段的筆墨剖析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有秩序層次地逐步攀爬到內心深處,看透事物的本質。

同為細節控,為了電影,即使出現不到一分鐘,《布達佩斯大飯店》里所有涉及到的平面設計都是維斯自己操刀,他還在在《月升王國》里請人專門設計一種新字體。或許他是在茨威格書中看到那種與他相吸的或簡單或繁複的細節美感,以此入口,進入茨威格筆下精細刻畫出的更廣遠深入的昨日的理想歐洲,用相通的創作方法,使《布達佩斯大飯店》兼備華麗輝煌的輕喜劇與深度挖掘文明精神的歷史片於一身,凝聚著茨威格帶給他的靈感。


看了電影以後對其中一個細節很入迷,那就是傳說中的「十字鑰匙結社」。很多人一定對這個神秘的組織很感興趣,那麼結合電影裡面的細節來談一談其中提到的有趣的歷史知識。

"The World of Yesterday is one of the greatest memoi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perfect in its evocation of the world Zweig loved, as it is in its portrayal of how that world was destroyed." -- David Hare

這個名字來源於茨威格的同名小說,而且這個組織真實存在。十字鑰匙結社的很多同盟酒店到至今還一直存在。這是一個國際情報網路,沒有正式的許可證,沒有運作的硬體,沒有任何形式的地方附屬機構。更多關於它的歷史請參考:
布達佩斯大飯店 花絮之十字鑰匙結社 [www.huaxu.club]

影片中通過很多20世紀有趣的發明以及美食,體育,藝術的傳播,向我們展示了那個一個令人嚮往而又美好的時代。一開始的十字鑰匙結社章節就是由貫穿不同國家一連串的電話構成的。我們就來自己解讀一下影片中出現的這些酒店的地理位置以及片中一筆帶過的歷史文化。

第一個:EXCELSIOR PALACE,馬爾他。馬爾他本身就是一個海島國家,周圍圍繞著美麗的地中海。在19世紀和20世紀是英國的殖民地。鑰匙背景圖片里出現很多海邊地標,電影裡面講到濱海路屬實是其一個很大的特徵。

第二個:CHATEAU LUXE,菲尼克斯,美國。生日歌的旋律是由美國的Mildred Hill女士於1893年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幼兒園任教時寫成的。後來在20世紀被流傳到全世界。

第三個,PALAZZO PRINCIPESSA, 奧地利。一戰結束時,奧地利作為戰敗國被分割成很多個小國家,即奧地利共和國。其中匈牙利人不佔少數,我們看到的這個拿斧子的酒店大堂經理應該就是匈牙利人。

第四個,HOTEL COTE DU CAP, 尼斯,法國。法國網球公開賽創辦於1891年,是網球比賽唯一一個在紅土球場上進行的大滿貫比賽,標誌著紅土賽事中的最高榮譽。人工呼吸,心肺復甦法同時也是奧地利人在19世紀末發明的。

第五個,RITZ IMPERIAL,德國。本來沒有查到這個酒店的歷史,但是注意圖片右下方一個瓶子上面寫著ESSIG,在德語里就是醋的意思。圖中這個老頭在品嘗的湯就是德國最有名的German Soup。最經典的做法就是很多蔬菜混合在一起加上香料,胡椒和鹽,作為每餐的Starter享用。

注意一個細節,他們接到電話時每次就會讓一個小孩Take Over。也就是隱喻這些文化是不會因為戰爭而消亡的,因為每個文化都會有接班人,都會讓他們傳承下去。

大概就是這麼多吧,只是感興趣片中這一塊內容並加以了解。不是什麼專業人士,可能解讀的不夠到位或者過分解讀。不喜歡的朋友們右上角。

謝謝


@Hannibal Lecter
覺得這條答案對細節講的很詳細,然而有些地方卻不實,甚至是吹毛求疵。比如電影是否致敬了本雅明?這還是比較次要的問題。但嚴格說來,卻又並不次要。因為但凡稍稍細讀過茨威格作品的人,都不會覺得這裡面有本雅明的影子。就算是在電影敘事結構上,也沒有。換句簡單的說,如果有意致敬本雅明,那麼為何不在片尾添上他的名字?
結構層次的問題也說的有些神乎其神。導演和編劇致敬茨威格,首先當然想到的是茨威格自己作為作家對後世的影響,用翻讀作品作為引入,來體現他的作品的影響力很正常不過。難道你不會輕而易舉地去這樣構思嗎?
在小女孩閱讀時,鏡頭轉向老年作家在寫作。在其小說《心靈的焦灼》中,開篇的話正是《大飯店》里開始時,老年作家對鏡頭講的話,幾乎一字不差。這就是故事開始。老年作家開始講述時,就是小說《布達佩斯大飯店》(女孩讀的粉紅殼小說)的內容。這樣敘述也正好是茨威格用的方法。
其次,所謂隱喻奧地利,也是不準確的。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里明確表明了對歐洲的態度。他最喜歡一戰之前的歐洲,那是一個黃金時代。他還認為一戰的發生就已經造成了歐洲文化的衰退。而在一戰之前,奧地利和匈牙利是一個國家(奧匈帝國)。所以這裡並沒有什麼隱喻,對他而言,匈牙利和奧地利本身就是一個國家。兩次大戰讓他的祖國滅亡了兩次。
還有,對人物的理解也有失偏頗。比如肖像畫和古斯塔夫之間的對比,就有點玄學的影子。對此我不做評論。古斯塔夫是編劇特地根據茨威格的作品寫出的人物,並不是茨威格本人的意象。最後自殺也不是茨威格作為猶太人抵抗的意象。在《昨日的世界》里,「即使是一個坐在『酒館』里的小市民也會要求樂隊演奏出高水平的音樂」。古斯塔夫在酒店裡,在監獄裡,在逃亡的路上都要誦詩。這是一個人文明的體現。這是社會文明的體現。具體到劇情上來說,就是他作為奧匈帝國的猶太人被迫逃亡,最終被納粹殺掉。在這裡,古斯塔夫是為了保護ZERO奮不顧身,擔心著朋友的安危是文化,文明的象徵,不是作為猶太人對納粹的抵抗。放大到主題上,則是:古斯塔夫用他非凡的魅力,維持住了一次大戰前奧匈帝國甚至是歐洲美好太平的幻影。這是茨威格幾乎所有作品中都有貫徹的主題:對太平世界的嚮往和對歐洲文明的消亡而嘆息。
很多的場景取自茨威格的作品。《昨日的世界》里,「列車在駛向德國第一個邊境站的半途中,突然停在野外。我們擠在車廂的中間過道向窗外望去。發生了什麼事?」……這一段不就是影片里的情節嗎?
雖然說答案里的每一幀的圖片都解釋的合情合理,但是太過玄學,沒有可靠的憑據(就算有對比圖也難以承認)。並且,答案對人物和對電影本身主題設定就有很大的誤解。對人物的理解偏差是對茨威格作品沒有了解,對電影本身主題設定的錯誤理解也是由於同樣的原因。
再言,我不覺得考究學能用在電影上。任何一個細節,任何一個動作都是導演有意為之的嗎?我不覺得。比如「ZZ」圖案,誰都知道這是納粹的標誌,為什麼不直接打上卐字?在我看來,更像是導演對納粹的諷刺。觀眾看起來也就有喜劇的成分在裡面。畢竟諷刺就是一個喜劇中慣用的手法。我可以肯定的是,導演和編劇在拍攝過程中肯定不會想到那麼細緻,至少這部電影不會。細緻如《穆赫蘭道》的,我目前沒有見過。當然,藝術作品的多樣解讀是其特性。我也不能反駁你的「考究」的方法。這條評論僅供參考,有讓答題者不高興的地方,還請見諒。


本來我是沒資格來回答題主的。因為我這部電影只看過一遍。但是既然來了我希望我的回答能有幫助到樓主。
說來慚愧,我呢……是由於微博上關於此片的各種專治強迫症,而去看的《布》看完之後覺得不錯。正好有個朋友也看了,於是就想和他討論下……結果他的一句話讓我啞然。〈那麼多隱喻你看懂了么?〉
說實話真沒看懂,但我認為沒必要看懂啊~
什麼猶太人的逃亡,對歐洲傳統文化的緬懷。在下讀書不多,這些就如同課外輔導材料,只是輔助而已。
這裡我要說個例子《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姜文大叔也是個有文藝情懷的漢子。《一步之遙》里的隱喻和《讓子彈飛》不相上下。色彩和畫面剪輯和鏡頭運用《一步之遙》更加好。本應該成為《讓子彈飛》升級版的《一步之遙》票房結果卻大不如前者。為何會如此?我的回答是故事和人物的塑造!《一步之遙》的故事虎頭蛇尾,人物性格除了馬走日自己幾乎都沒有能感染人的地方。
是的,《布》真正稱為好片的原因是導演和編劇會講故事和塑造人物!其次是眾多影帝的演技!再次是鏡頭和色彩的運用!最後才是深奧的隱喻!
第一條才是它稱為好片,下面的只是讓他更好的輔助。至於最後隱喻,那是導演的情懷,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我覺得即使看影評弄懂了也不過是加一句感嘆。導演好牛逼啊……
所以我的回答是這部電影牛逼的原因是,它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無論在什麼情況都近乎荒誕的堅持自己的真男人。而且他也把一個簡單的逃亡故事講的絲絲入扣跌宕起伏!至於他要表達什麼隱喻神馬?套用一句老話,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穆雷特。


別扯別的了。知識豐富逼格高的各位答主我這個無知的人先獻上我的感謝。
我就說說我這個無知的人的感覺。這個片子就是屌。這個片子大咖多,大家演技都很棒。內容有點荒誕但是大家各歸其位,演的自己那部分就像把自己盤子里的菜吃的很上路賞心悅目啊。內容雖然荒誕但是驚喜重重。有很多意料之外。意想不到。越獄那段精彩。就是該抓住你讓你緊張的時候你就不得不緊張。該讓你傷心你就得傷心該笑的地方就會笑出來。想讓你感動你又不得不感動。這就是這部片子的魅力所在。它能抓住你的心讓你堅持99分鐘不動 盯著看。沒有廢鏡頭沒有無聊的時間來讓你想別的,就他媽讓你目不轉睛這還不夠?
這就是一部好電影要做到的不是嗎。清晰穩健的敘事。精彩的矛盾衝突。節奏明快的展開這個故事。個性分明的人物。不管是配樂還是別的什麼一切都恰到好處。這不就夠了嗎。非要過度去解讀別的內容你是懂很多你逼格最高。我很感謝最高票答主深刻的解讀。感覺就像初中上語文課學魯迅的課文。

一開場色彩就很棒。這個色調的片子我看的不多。感覺就特好看就像天使愛美麗(我也沒看懂這個愛美麗演的些啥)那種色彩。


細節多到秒殺一切


如果你是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粉絲,那麼《布達佩斯大飯店》無疑是他的最新高峰而不容錯過;如果你沒有聽說過他,那麼《布達佩斯大飯店》將會是了解他的最佳切入點。因為這部電影不僅是其一貫風格的典型代表,更突破性的加上了人物塑造和來自真實世界的人文關懷,看看(高質量的)大牌的雲集程度就能感知一二了。

韋斯·安德森的風格是無比鮮明的。無論是動畫片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還是真人電影如《月升王國》,永遠是固定機位和簡單的橫直搖,極少複雜花哨的升降鏡頭,為的是讓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用心良苦的構圖和色調上。構圖總是剪紙般的對稱,色調總是童話般的誇張而飽滿,人物永遠只有正反面或恰好90度的側面,行為機械誇張,各種行為動機單純,換言之「2D化」,卡通味十足,又帶著些許冷幽默。

《布達佩斯大飯店》把這樣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各種小幽默如開頭老作家那搗亂的孫子,在浴室泡澡談話間響起的歌聲自不必說。你也許不知道,那個被反覆爭奪的「男孩與蘋果」名畫,是導演聘請的畫家根據真人模特杜撰的。

除此之外,令人驚喜的是許多緊湊而扣人心弦的劇情和動作場面。比如超級複雜的逃獄過程,驚心動魄與卡通幽默相映成趣;而滑雪追逐戲和飯店內的槍戰,又像是上世紀的紅白機電子遊戲一般令人回味。

更重要的是,《布達佩斯大飯店》通過生動塑造古斯塔夫先生的形象和他的故事,緬懷了已然逝去的歐洲貴族世界,尤其是憑弔了那個世界的處世精神與優雅氣質的隕落。


「英國病人」拉爾夫·費因斯呈現給我們的古斯塔夫先生,台詞極其精緻,用詞極其古典,細節極其豐富,到了絮叨的程度。無論是與情人幽會,或是面對死囚惡漢,還是命懸一刻之時,他總愛念詩來抒發情感,哪怕沒人在聽。無論何時何地,哪怕淪為階下囚,也不能少了L』Air de Panache香水,因此暴露行蹤也在所不惜。活靈活現的驕傲貴族范兒。其實他並不是貴族,他只是貴族的僕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管家。他的貴族范兒,自然是服務貴族的必備素質,也是消亡的古典歐洲的一個縮影。

本片並不是要粉飾貴族就高人一等。至少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古斯塔夫先生在感情上腳踩N只船,也很善變(剛決定要永遠守護那幅畫,隨即又想要賣掉它),等級觀念根深蒂固,對待下屬也比較刻薄。而在他懷抱里的貴婦人們,缺乏安全感,虛榮,膚淺,金髮,很要(needy),更不用說老貴婦那貪得無厭的子女親戚們了,都不是什麼正面形象。

然而無論貴族多麼的愚蠢和糜爛,在封建時代的歐洲,貴族一直是階層間的減壓閥和緩衝帶。貴族的分權直接避免了高度中央集權帶來的大規模運動和災難。貴族的那些個人缺陷,在20世紀歐洲崛起的全面工業化、集權、民粹狂熱面前,完全就是無傷大雅。


而集工業化、集權、民粹狂熱於一體的化身,就是納粹。第一次世界大戰從肉體上消滅了大量歐洲貴族,戰後的不平等國際關係和經濟大蕭條讓納粹乘虛而入佔據了歐洲貴族留下的空白。除了非常明顯的把「SS」改成「ZZ」的軍服,本片中還有許多納粹的縮影。艾德里安·布洛迪飾演的迪米特里,貪得無厭,殘忍無情,時常咆哮,就是希特勒轉世;他的打手(威廉·達福)不苟言笑,皮衣機車,殺人不眨眼,活生生的黨衛軍形象;愛德華·諾頓飾演的警官,有著貴族父母和古斯塔夫先生的老交情,但後來也被迫為納粹服務(當然這角落裡的回眸一望是導演的典型惡趣味)。

而殘留的貴族,或被親身兒子謀殺(蒂爾達·斯文頓),或乾脆投靠納粹沆瀣一氣,只有古斯塔夫先生,帶著疲憊的優雅,和不折的驕傲,在勉力地維持他所屬的那個世界最後的尊嚴,直到被狂熱的極端浪潮無情地吞噬。


「他的世界在他進入之前早已消失,但他出色的維持了那個幻象。」是對古斯塔夫先生完美的總結,也是在已然蕭條冷清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裡蕩漾著的惆悵與悲傷。這部電影的頭尾十分繁複,從開頭有意提醒觀眾視頻解析度來表明這是部電影,加上在讀者女孩,帶著孫子的作家,以及作家對老年Zero的訪談,層層嵌套的故事,是要表明古斯塔夫先生和他所代表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所代表的一切會永遠流傳下去。


同時,黑暗中總有曙光,來自異域的門童Zero,孤身倖免於戰爭,逃難至此,一文不名,靠著忠誠、勤勉、機靈得到了應有的一切,還收穫了跨越種族的愛情。他象徵著草根階層的探索和奮鬥,將會是舊秩序崩塌後重振這個世界的希望。

肥嘟嘟看電影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肥嘟嘟看電影(feidudumovie)


運用大量高飽和暖色,將立體的場景化成明麗的平面畫,打造了驚艷並頗具趣味的視覺效果。復古的色調與配樂豐富了電影的戲劇性,將越獄、謀殺、槍戰等黑色元素拍得文藝而優雅。


第一次寫影評,獻給布達佩斯大飯店。真的是很好的一部電影,有深度。對背景不太了解,只是寫寫從電影中直接看到的亮點。

一. 畫面美,配樂美

畫面真的很美,暖色調居多,很飽滿,再現了那個年代的東歐的樣貌,從環境,人們的衣著都能看出。

不只有彩色圖像,還有黑白的(是因為在講古斯塔夫生命中最後的場景嗎)

字體也很美

角色善惡一眼明辨。壞人都是穿黑衣,或者藏在暗處

拍攝角度很好

古斯塔夫最後出現的場景,先是由外到內推進,裡面的場景結束後再由內到外的退出

古斯塔夫等從一輛纜車換到另一輛纜車,交換的過程是從上方拍攝的,更顯出高而險

有很多對稱的場景,比如以小女孩打開書為開頭,又以小女孩看書劇終

電影配樂也是贊,雖然本人是外行,聽不出是什麼樂器演奏的,但很獨特。

二、故事情節很緊湊,有很多情節吸引著觀眾觀看,比如

這樣裝扮的老人獨自靜靜地坐在那,很誘惑人想知道他到底有什麼故事

他只是住在狹窄的房間里,一定有故事

三. 歌頌了一些真善美

古斯塔夫貶低Zero是因為他的國家髒亂差才移民跑到這裡,後來Zero說是因為戰爭,於是立刻道歉

古斯塔夫和Zero之間的革命友誼

古斯塔夫和Zero逃命前為不幸死去的Serge默哀

新lobby boy提供消息後,Zero還不忘教導他要有職業操守,不應該提供不該提供的信息

Zero和Agatha美好的愛情

讓Zero去買很多東西,剩下的錢給跛腳的男孩

四. 有很多精妙的細節

律師坐上車拉下帘子,剛好映射出窗外的殺手

不直接拍跟蹤在後面的人,而是藉助影子體現

走廊兩側的人對著開槍互打,是在映射法西斯和反法西斯陣營嗎?

律師即將逃出博物館,但還是被殺害,他看到的自行車就代表了希望

旁白說年老的Zero用龐大的財富維持著奄奄一息的大飯店的運營時,老Zero扶正了掛在牆上的名畫,這都體現了Zero想要為Agatha保住大飯店

從手上戴的一排戒指上就能看出,坐在那的是殺手,人不出鏡更覺得恐怖

五 講一下我第二次看才看懂或注意到的點:

1. 古斯塔夫等一行人越獄成功後,同夥幾人上車跟司機說了什麼,司機沒有順從,於是被殺(其實完全可以不再演這些人的,為什麼又加了一筆?)

2. Agatha把工具藏在甜點裡,偷偷給了古斯塔夫,他們才有了越獄工具。

甜點送進監獄要經過嚴格審查,大塊麵包要被切開看看裡面有沒有藏東西,而Agatha把刀仔細的放進甜點裡,很薄,這才躲過了檢查(好機智)

六、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每次看到古斯塔夫和Zero一起逃跑,都有種真人版馬里奧的既視感

Mendl』s的甜點禮盒好漂亮

演員的鼻子都好高

七、沒看懂的

為什麼開頭小男孩要用玩具槍打寫書人?之後又乖乖回來道歉?

為什麼殺手從監獄出來要離開時,要端起地上剩下的甜點殘渣嘗了一口發現是Mendl』s的?難道是想確定一下越獄的就是古斯塔夫?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這一幕不放在前面,而是放在殺手要離開的時候?

為什麼鏡頭兩次描寫殺手飲酒?是要壯膽的意思?

為什麼參加Zero和Agatha的婚禮的人只有幫助過古斯塔夫的同行?

Agatha說的「一個來自西方,一個來自東方」是指什麼?

看了兩遍才看出了個大概。能獲奧斯卡,果然名不虛傳。


好玩,好看
看完這個之後就開始補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了


化重為輕


廣播電視編導大二在讀生來答~

大家有很多都講了歷史啊,隱喻之類的,我就從這部電影最突出的構圖和色彩來分析一下。


構圖
在《布》中,韋斯安德森把對稱美學發揮到極致,尤其是用對稱鏡頭展現對稱式建築,比如飯店,教堂等,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讓人感到工整但也絕不失美學。這部電影中還有很多用到極致的中心構圖,他利用鏡頭的平衡比例為畫面營造童話般超脫俗世的特點。在劇情發展的時候,對稱構圖也更能抓住觀眾眼球,另外,在影片其他的三分構圖中,也體現出古斯塔夫的主導地位。


色彩
韋斯安德森絕對是個色彩大師,在這部《布》中,他用柔軟溫和的寬鬆顏色來表達「粉彩美學」,他不用霓虹色,也很少用基本色,比如曼德蛋糕,他用嫩粉色而不是粉色,飯店大廳他用琥珀色而不是紅色。這種複雜又嬉皮的用色方式以及他奇特的色彩品味使他的作品更特別。
整體來說,這部片子色彩飽和度很高,絢麗多彩的畫面讓人覺得好像沒有什麼東西承載著太多情感,像畫一樣給人一種童話般的夢幻和不真實感。
電影大量場景都是由同色系和互補色構成的,比如飯店大廳和房間,就是一種非常協調的暖色調,反差不大,賞心悅目的同時也讓人感到平靜。黃紫,最強調人類皮膚顏色的最佳色彩比,也是最慣用的對比色組合,在這部電影里也有體現,例如澤洛和古斯塔夫站在飯店門外的鏡頭,紫色的制服和他們的膚色形成鮮明對比。


這個虛構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啊,還真讓人緬懷那個逝去的歐洲。


乾貨不用多說
看到電影結尾想到陳佩斯老師說的:喜劇都有一個悲情的內核
深以為然


美如畫


我不知道優異之處在哪,只是我很喜歡,於是在我看了三遍之後將音頻提出來放進手機里,每天上下班途中聽啊聽啊聽的,至今至少聽了50遍有餘了吧。
啊,不得不說,電影中的穿衣范簡直不能更贊。


我當時看的時候是分好幾次看的。。我並不是很有內涵的人哈哈哈,所以看完之後去查了查豆瓣再重新回看細節,發現要看得懂奧斯卡級別的電影你必須得懂很多歷史。。
這一點是我高中語文老師教我的,每看完一本書一部電影后去豆瓣搜搜書評影評,在保留自己的感悟的同時借鑒別人的視角。


推薦閱讀:

在電影的創作過程中「美術指導」這一工作都需要幫助劇組做什麼?
影史上,最常被提到具有「Gentleman」氣質的男演員有哪些?
如何評價黑澤明?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美國電影 | 電影鑒賞 | 布達佩斯大飯店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