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常看到一本好書改編的電影很紅,而很少見到電影改編的書很紅?
如題,覺得很奇怪,這種作用是單向的嗎?
我揣測的看法如下:
1. 小說閱讀人數與電影觀眾人數本來就不是在一個數量級。
比如2010年虛擬類銷量冠軍郭敬明的《小時代2.0》,也僅25萬餘冊(來源:暢銷書銷量從「百萬級」猛跌至「二十萬級」)。儘管這個數據不一定準確、全面、科學,但我相信已經足以說明觀影人數與小說讀者間的數量級差距(熱門電影的觀影人數動轍就是數千萬人)。所以,將小說改編成電影,相對容易形成「很紅」的感覺,而將電影改編成小說,卻不容易形成「很紅」的感覺。
2. 商業和版權方面的原因,使得改編小說為電影更有吸引力。
電影是一種高成本投入、高收益的商業行為,購買暢銷小說的改編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電影投資的風險;所以電影公司常常願意購買暢銷小說的版權,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而相對來說,小說創作是一種低資金成本、低收益的腦力勞動,作家很難有動力和可能去向電影公司購買版權,並將電影改編成小說。而且,與其費這個勁,幹嘛不直接依託電影情節另寫一部小說呢?所以將電影改編成小說這種事情,我估計大抵只有電影公司希望推出一種叫「小說」的電影衍生產品時,才會出現。
那樣就會是某出版商召集一個或幾個寫手來做這事兒,如果這樣也能「很紅」,那正經小說作家該憋屈死了。
3.藝術形式本身的原因。
粗略地說,電影總是包括故事、畫面、音效、表演等等元素的,而且看一部電影所需的時間成本和耐心通常遠遠低於閱讀一部小說。所以從小說到電影時,龐大的小說讀者群是優勢,即越是看過小說的人,往往越願意去看看電影,而且無論經典名著還是暢銷通俗小說,其讀者中大部分都不會排斥電影這一形式;但從電影到小說時,總體上是在做減法(只剩下故事),而且很難預測看過電影的人中有多少願意再去讀一遍小說——天知道去看《泰坦尼克》的觀眾里,有多少就是為了看萊昂納多的女
觀眾啊;又有誰知道沒有了施瓦辛格出鏡,《終結者2》的小說還有沒有人看?(說明:我沒有查資料,不清楚這兩部電影是否根據小說改編,只是用它舉例說明電影觀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演員、導演等因素而購票的)
4. 小說作家中的大牛估計沒人去改編電影,而電影編劇中的大牛大抵不會拒絕改編一部小說。所以後者的質量總體看一定會比前者高。
註:1. 雖然提問說的是「書」,但是由於有些暢銷書比如新華字典、毛選之類的實在不大會改成電影,而把電影改編成小說以外的書也比較罕見,所以我就只考慮小說這一
種「書」了。但實際上,有些非小說的書確實是可以被改編成電影的,比如全球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書——《聖經》。
2.電影的類型很多,我前面說的是一般的商業電影的情況,不是什麼嚴謹的表述。
3.我不是電影圈內的人,大部分內容系個人推測,不一定準確,歡迎指正錯誤。
電影改編的書絕大部分其實只能當做周邊產物。
書改編的電影倒是可以稱得上作品。
無間道 大熱時出同步小說。在下幫過一陣子。。。
後來書出版了。賣光了。。但沒有人因此再得益。。
大家拿了潤筆去吃飯,席上一哥們乾了杯酒笑著說:
昨晚我想了一個說法來比喻這個活兒。。就是把「靚蝦王」(香港著名的馬王)身上的肉割下來炒給馬迷吃。。。
同桌之人皆苦笑。。。
那晚大家都醉了。因為從書本到影視是一種有損壓縮。
所有的藝術都來源於人類的想像力,越接近這一本質的藝術形式擁有的內涵也就越豐富。從這一角度來說,文學要強於電影這種視聽藝術。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讀者在閱讀小說的時候都會在腦海中構建出自己理解的世界,這些世界可能千差萬別。而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可以視為幻想對現實的坍縮,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所謂成功的影視作品就是最大程度的抓住了這些不同世界的共同點,從而贏得了更多的贊同,這種看著夢像成真的愉悅是非常獨特的。而從電影改編為小說則會索然無味,就好像吃了一頓剩酒席,雖然都是山珍海味,也稱得上技藝精湛,但終究是殘羹冷炙。先看電影再看小說,腦海中構想出的不過是電影的重放而已,又有什麼味道可言?如果你寫一個妹子長得很好看,會有很多人求照片;但你拍了一張美女的照片,誰會去看照片描述...
完全是先有電影后有書的作品,我只能想到一部《無極》……
感受一下。已經看過 全方位視覺化的故事了,有圖有真相,有美女有帥哥,有特效你還願意去看乾巴巴的文字嗎?
看書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具像的電影扼殺了這種想像空間。
消費速度問題,電影能在短時間產生很大的消費量級,而書籍很難,大多數的大量級消費是長時間累積的。
沒有人看過郭敬明的《無極》么?
改編自陳凱歌的《無極》。
賣的還不錯。
個人觀點
1)小說可以架構出比電影更長的時間跨度,更細緻的事件分類,更細膩的情感描寫
在此基礎上,將小說中一部分事件抽取出來構成一部電影,有很充分的表達空間
電影在有限的時間裡需要表達出所有完整的劇情,很多東西都被濃縮,甚至無關緊要的東西直接丟棄。當你以相反的方式再將之擴展的時候,很多地方未必就能使人信服
2)小說改電影的時候,很多人期待的是那些書里的人物能否以他們心裡理想的形式登場。比如金庸的小說,王語嫣和小龍女的形象。
而電影改小說,很多人因為電影產生了先入為主,對於一些人物形象以及一些故事走向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印象,讀書時代入感會大打折扣。說白了就是缺少新鮮感
3)小說和電影有截然不同的受眾形式
電影畢竟還是快餐,2個多小時就把一個幾十萬字的小說給你講完了。一般人花個兩小時看個電影,不是什麼事兒
但是小說就不同了,有些人壓根就不想看書。管你故事吹得再神,沒有閱讀習慣的一樣不想看
於是乎,去觀影的人,其實是小說讀者以及一般群眾。而去看小說的人,則有可能沒有多少。這人數上的差異也會決定是否火的起來。畢竟一部電影所謂的火,無非就是票房嘛,票房高了就是火,低了就是不火
=====
也就是說到底,現在的人比起閱讀,更喜歡用視頻的形式去接觸事物。畢竟看視頻比起讀書來,要更適合懶人一些因為在文化傳媒的食物鏈上,影視始終位於文字的上游。
為什麼在2012年之前長期位於作家版稅排行榜上前兩名的郭敬明,近年來每況愈下?是她的事業在滑坡嗎?很顯然,四娘將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影視。
為什麼作家版稅排行榜的新科冠軍張嘉佳及狗,在十年筆耕終於成功之後,第一時間投入了王珞丹和王家衛的懷抱?很顯然,影視才是牠的第一選擇。
暢銷上榜的書籍,亦不過賣出百萬冊這個數量級;而像《泰囧》這樣內容算不上優秀的電影,三周票房就可以破10億——當然從商業這個角度講,《泰囧》非常優秀。比起「畫面+聲音」的傳播模式,文字消費的教育門檻和時間成本都高出許多。如果說最好的媒介應該做到「深入淺出」,那麼好書往往只能算是「深入深出」,這在商業上甚至比不過《泰囧》的「淺入淺出」。而製片方如果能買下好書的改編權,則可以很好地將作者的「深入」與藝人的「淺出」結合起來,形成理想的電影模式。(關鍵點在於,改編權也太便宜了!)與此相反,沒有人會無聊到去嘗試「淺入深出」,比如把票房贏家《分手大師》改編成文學的形式…… 此外,一些真正好看的電影也沒辦法改編成文字,比如《不倫火山》,這屬於「深入中出」。
在這條「文化」的產業鏈上,小說可以視作劇本的雛形,但劇本也只不過是電影的成分之一。所以真正令人唏噓的,不是好書被改編為電影,而是像《鋼的琴》、《瘋狂的石頭》這樣的好劇本、好電影,並不能贏得好的票房;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無論是酷炫的製作,還是惡俗的炒作,都似乎成為了比劇本更重要的電影成分。還是那句話,這與傳銷組織的瘋狂繁殖、傻逼宗教的集體膜拜、腦殘廣告的無處不在、洗腦神曲的膾炙人口、無聊遊戲的病毒式傳播、反智主義的大面積流行,都基於同一個原理。
以上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如果一個故事有9維,從小說到電影相當於從一維的禁錮里釋放三維,壯闊而令人驚喜(當然是指好的改編,原著黨的憤怒和想像空間的坍塌是不可避免的)。
而從電影改編小說相當於從三維壓縮到一維,意味著大量的信息需要被壓縮,把一個場景或者人像畫到二維的畫里,要做到「惟妙惟肖」,已經所需要的天分和工作量。再要還原如此大的場景、對白、情節,難度可想而知,更不用說「基本」沒辦法用文字還原的音樂等部分。
三腳貓水準回答,不喜可以討論,可以私信,拒絕人身攻擊。
好問題,忍不住手癢。
我覺得這個牽扯到人的本性當中的幾種特質:
1、好奇心
2、認同感
3、懶惰(想像力貧乏)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每個人的哈姆雷特可能都不一樣。當你看到一本好書的時候,你會在腦海里構建出裡面的場景,人物(就算不是整體,也可能是某個局部的特質),進而,當你知道被改編成電影之後,會忍不住的看看裡面的主人公和我想的是否一樣?會去關注,評論,贊和吐槽。
總之,從書到電影是一個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或者滿足好奇心,收穫認同感,或者宣洩被褻瀆的之後的憤懣。而完成這一切,只需要我們動動嘴,動動手,用很懶的方法達成目標。造成的後果就是電影被捧紅了。
而看過電影,再看書的人,就像知道了兇手,然後再看破案過程,不夠緊張,刺激。而且很難再腦海里構建一個可以和電影畫面相抗衡的畫面(就算可以,也是要花費不菲的時間),而結果是什麼呢,只是發現了一頓剩飯,沒什麼好說的,自然,書也就很難被捧紅了。
以上回答針對忠實於原著的電影改編作品。
至於根據電影改編的書,老大,你覺得用文字表達一個畫面有意思嗎?更何況是表達一個連續的畫面。
好的電影得有好的劇本,
好的劇本意味著改編前的小說也不會太差。
所以說電影好,小說也應該不差。
話說有先齣電影,然後根據電影出書的嗎?
因為書中自有顏如玉
電影里有脫的顏如玉
看完電影已經了解故事內容了 我們為什麼還要看書?
五十度灰,路過
很簡單的問題,好書版權費1000萬,電影投資人分分鐘掏了。好電影版權費就算也是1000萬,有多少作者掏的起?就算掏的起,哪個作者會這麼蛋疼?
電影改編的書容不容易紅,姑且不談,首先這事就很少人去干。乾的人少,紅的自然更少。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