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解構就沒有希望,沒有重構就沒有創造。 這句話怎樣理解,特別在藝術方面?
如果你的問題是在藝術創作方面,我還是可以說點感想的。
事實上,藝術創作的過程就同上面這句話所說的。解構,作為一般意義(這個名詞的一般語義已有解構主義的投影,但並非是解構主義本身)來解釋,就是對」對象「作揭示並拆解或消解。消解一個對象會產生新的對象,拆解一個對象則會產生一組對象,這種誕生就是重構。那麼我們談藝術創作方面。
模仿論。模仿論是有模仿對象的。什麼是模仿的對象?物質對象。如何模仿?停留在模仿論的角度上,客觀對象落於畫布是必須被作者認識的。無論認識的程度有多深刻,被認識是必要的過程。認識的過程就是消解了一個物質對象而產生了另一個現象自然(即主觀自然),也形成了某種形式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就是解構。不只是在模仿論里,大多數的美術形式都是採取對物質對象的解構這一原則作基礎。古典主義,古典時代的古典美術,新古典主義,浪漫派等這些待有具象性質的風格與時期的美術作品都具有解構物質對象,另外還包括,部分抽象派美術,未來主義,立體主義,達達派,超現實主義等風格與時期的美術作品。
但這不是說,美術家僅僅會解構物質對象。可以被解構的對象實則還包括形式(eidos)。美術作品絕不是簡單地將各種物質對象的投影拼貼起來。美術作品內部存在固有的形式。這種形式實則就是作品的結構。但是,一種結構的塑造並非是無中生有的。模仿論中的結構或許只是作為元素的物質對象本身的結構,但我們千萬不能忽視構圖對於一幅作品的重要性。構圖是對於結構最簡單的表述。柏拉圖就忽視了美術作品的內在的形式價值而將其貶低。如此,構圖作為最顯而易見的結構,也是特定形式的一隅被我們找到了。觀察方法,創作方法,材料學這些也都是美術作品的內在結構。也就是它的一種特定形式的一部分。這部分形式是通過對特定的完美形式的解構而得來。在現象世界中,形式是隨意志而轉移的。將現象世界的形式應用到上述的結構中,正如模仿論一樣都是一種解構過程。
解構提供了素材。通過重構形成了新的外形。這種外形與其內在解構,元素有著語義上的聯繫。這種語義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原始話語。通過視覺語言的曖昧特性,在誤解、誤讀中(這也是一種一般含義上的解構)形成了作品的新的外形。這些外形的整體統一就是作品本身的容積。
我們解構,是為了去除表面抓住本質,而繪畫的表現也是依賴於本質的理解。
而重構,是在理解了本質以後對於元素本質的重新組合,利用其各個元素的符號來做一個串聯,成為一個新的語境,然後創造的結果也就出來了。
推陳出新,不破不立
背後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事物是不斷發展的。在藝術方面,具有現代性的作品或事件都包含解構與重構。遠的例如,波德萊爾的寫作,不再從正面展現美,而是在惡或病態中更加著重美的意義。近的例如,文學方面,烏青的寫作風格,盡量平面化,客觀化,看似無意義而已。音樂方面,龔琳娜的棒那個棒,哎喲啊啊啊之類。其實,薩頂頂最新的一張專輯《恍如來者》的歌詞和以往很不同,許多人認為是功力不夠的敷衍之作,我個人反而認為,這就是敏銳相應現代性的作品。電影的話,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從選用了小瀋陽,背景音樂選用歌劇,以及電影剪輯較之以往更加捨得,可見一斑。
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莫扎特信中談協奏曲時說的「妙不可言但缺乏貧窮」?
※解放軍藝術學院怎麼樣?舞蹈系又如何?
※位在紐約曼哈頓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在現代藝術收藏佔有何一席之地?
※如何評價傑夫·昆斯雕塑作品,氣球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