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選擇用膠捲而不是數碼拍照?
瀉藥。
我用膠片的原因:
1、我用4*5、8*10相機,數碼後背據我所知是120居多。沒法配合用。
2、放大尺寸大,(我所能買的起的)數碼不夠用。
3、數碼機在135、120上都太貴了,學生用不起。
4、學校有整套的膠片設備可以借,掃描儀、校色儀、暗房、放大機等等,也挺方便的。
5、膠片具有不可控制性,因為膠片生產批次、藥水配比、藥水放置時間、暗房操作、放大紙張等一系列因素影響,膠片很難複製一樣的作品產生,有時候也難以完美達成內心所想。像一匹沒有被完全馴服的馬,駕馭起來頗有樂趣。如果騎一輛摩托車,太過四平八穩了。當然各有所好,也各有各好。私以為藝術創作,還是要有點偶然性。
堅持膠片的原因,主要原因:沒錢;第二個原因:後期無力,第三個:某種情結。
故事有點長,容我慢慢道來
因為我接觸相機比較早,從小時候記事起,我爺爺就在用他的三部器材拍我,一部華夏旁軸,一部海鷗單反,一部長城120單反。稍微大點就開始帶我四處去拍照片,拿他的華夏旁軸給我玩,順帶教我如何使用相機,如何調光圈快門,如何看曝光是否正確,教我光圈和快門的關係,以及不同組合對影像的影響。當然了,當時也是半懂不懂無所謂嘛,拿著相機胡拍罷了,畢竟是個比較好玩的玩具。然後聽他和他的影友討論器材,至今仍然記得段醫生說的蔡司鏡頭,我爺爺說的海鷗標頭很好了等等等隻言片語,當然萬變不離其宗的幾句話就是:最大光圈軟,收小几檔光圈就很好了,常常對我說的就是,光圈收小點,會更清晰,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有木有!!!???不過那個時候想拍,爺爺也不一定讓我拍,畢竟膠捲很貴嘛,殘念。然後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突發奇想要拿我爺爺的LC-A去拍一個學校的活動吧,然後拿去拍了,黑白卷,然後我很拉風的在主席台上上躥下跳,拍升旗,拍拍人物什麼的,儼然一枚報道攝影師的節奏。但是,大家 永遠不要忘了墨菲法則的存在,當天我上竄下跳拍了一早上,把爺爺留給我的半卷黑白拍完了。中午回家的時候爺爺看了眼取景器,咦,怎麼那個燈不亮,我沒懂什麼意思,然後下午爺爺衝出這卷膠捲才知道是什麼意思,萬惡的LC-A,關鍵時刻電力不足,快門沒釋放,我拍那半卷全是白的,白忙活一上午。好桑心。人生第一次拍片經歷以空白片終結,竟然是一枚小小的電池。┗|`O′|┛ 嗷~~ !!!傷心的分割線。然後到了高中,麗江上高中快畢業的時候借過我二舅的理光拍過學校,回家補習的時候借過爺爺的海鷗拍過學校,都是後話了。然後考上大學了。我親愛的二舅送我了一部佳能A620,當時的准專業機皇,僅次於G系的唯一分割點就是沒有raw格式,然後這部數碼就磕磕絆絆陪我讀完了整個大學,當然,我還是沒有放棄膠片,每個假期都買幾個膠捲回去,然後用我爺爺的相機安安心心拍照片,那個時候就發現膠片和數碼拍起來,確實是兩個心態。數碼調色確實很煩,花了巨資買了一卷e100vs放到LC-A拍了一卷之後發現,數碼就是個渣啊!!不過數碼優勢是方便,記錄一幫同學各種2B青年造型時候最適合了。直到我有一年暑假借了一本《兵書十二卷》第一版,這本書開始讓我中毒不淺,趙嘉在書裡面講的各種器材,比如說G2,(這貨就是一G2推銷員),巧思,T3 ,GR1,M6等等器材,看得我欲罷不能,當時求助萬能的淘寶,好貴,買不起啊。殘念。然後繼續各種YY,這本書確實讓我受益匪淺,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對器材有了新的認識,不再拘泥於我爺爺他們那一套常規鏡頭的用法,學習到了頂級器材頂級用法,全開光圈各種來的玩法,看得我口水直流,只能默默對著我那個2.8-4.1的620殘念。最重要的一點,這本書徹頭徹尾灌輸的土豪思想就是,要買就買頂級器材。然後工作了,面臨分水嶺,到底是膠片,還是升級數碼,當時太尼瑪窮了,好吧,我是窮逼,看了看數碼,能達到我要求的,不對,勉強能達到我要求的機器,好幾千那。買不起。於是乎,決定繼續膠片吧,但是當時連膠片相機也買不起好吧,發現我二爺爺的x700已經淘汰,於是趕緊搶過來,總算有機身了,然後慢慢齊了幾個鏡頭,都幾百塊的鏡頭,燒得起。不過數字化又是個難點,當時考慮很多方案,打算入9000f了,結果校內剛好有一個135底掃低價出,比9000f還便宜,1.5k拿下,從此決定只玩135。當然這個掃描儀也折騰了不少時間現在才能掃的滿意,不輸全幅數碼。影像輸出得到穩定解決方案之後,收入開始穩定,再次遊走在數碼與膠片的分水嶺。常年使用膠片機,光學取景器對我有無以倫比的重要性,膠片的便捷操作感也很重要,並且,我的習慣焦段偏廣,當時殘幅機器都非常貴啊。買了機身配狗頭,這樣的搭配接受無能啊,就算買了機身,以後換牛頭,但是機身又得更新換代了,投資太多。不像膠片機,只要有膠捲,他就能拍,畢竟成像和機器是分離的,只需要機身正常工作就行,最關鍵,一個數碼機身夠我買G2一機好幾鏡啊,G頭那素質是數碼單反套頭能比的么?!旁軸的操控便利性是數碼單反能給的么?而且我一直不相信數碼的高感與長曝,膠片不存在這個問題,暗部永遠不會像數碼一樣出現噪點。所以首先購入G2,G28。然後又從日本弄了套G2+45 35 90。到手之後第一卷反轉片拍出來才知道,影像竟然可以如此完美,解析度,色彩,邊角,整個片子的色調都那麼的高雅,口水都流出來了啊,怒甩X700不知多少條街啊,雖說當時 x700上了原廠美能達頭的時候拍出來的片子就驚艷了一下,比海鷗和LC-A美太多,但是沒有使用G頭這麼震驚好吧,這就是蔡司的魅力。然後那幾個G頭的價格,連個數碼機的殘幅狗頭都不夠買啊。這時候鐵了繼續膠片的心了。到現在,膠片用了三年多,照片越來越拍的少,拍的雷同的東西越來越多,思考我需要什麼影像,以及我需要表達什麼,思考多於拍攝,也是件好事情,不至於亂拍些自己都噁心的片子。然後,膠捲器材越來越多,我幾乎收齊了當年yy了很久的《兵書十二卷》裡面提到的不貴的相機。便攜機有T3,TC-1,CM,巧思,祿來35,GR1s,這些已經是膠片便攜機頂峰,無法再被超越,旁軸可換鏡頭相機有G2,G1,M6;鏡頭有除了G16和出掉的G45 G35-70之外的四枚G頭,和M50 2,雖說這幾枚鏡頭雖說比起某些頂級頭來說,不是膠片的頂峰,但是這幾隻頭對於我來說,完全能提供足夠甚至多余的光學素質。我這幾台相機和鏡頭,每一隻鏡頭都有他獨到的表現力,都有他善於表現的東西,G頭和T3的蔡司味道,M頭和CM的徠卡味道,巧思的味道,祿來的味道,理光的味道。每一台相機都有獨特的操控感,M6和祿來35那種原始的操縱感,TC-1的設計精妙,T3的操控和影像質量,GR1s的便攜,巧思的大光圈,G1的輕便,G2的全能,各種機器的不同操控感覺都讓我欲罷不能,我只需要將他們用的更好,讓他們忠實服務於我,拍出我想要的東西,已經足夠。每每把玩起這些器材,總有種久違的感動。只要膠捲存在一天,我就會繼續使用膠捲。
從最開始堅持膠片直至現在仍然在堅持膠片,和這個回答下很多人類似。
最初是因為窮困。
在二十齣頭的時候,一個月能掙個兩千多,可卻只夠買得起一台卡片機。但要是換到膠片里,卻可以買上一台Nikon Fe2+50mm f/1.4這種檔次的135單反或是一台低端120雙反。
這種質的提升是無法抗拒的,即便是需要重複購買膠捲這樣的耗材,投入還是要低於一台數碼單反。
其次是外觀。
膠片相機無論是135單反還是120雙反單反的外在造型在我看來都美現在的數碼相機不止百倍,稜角分明,銀黑搭配,立體復古。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最後也算是一種情懷。
因為家裡條件一般,從小到大並沒有太多照片,只有從出生時到小學時家裡每年會帶著去照相館拍一張生日留影,對那種影像影調念念不忘。直到自己有自己的收入以後,想到買相機,腦子裡第一個念頭也是購買膠片,而非數碼。
對於我來說,膠片有太多數碼無法替代的點。
因為後期能力不足,我目前的水平無法做到把數碼照片處理到和膠片成像一個層次;
是膠片相機讓我在最初接觸時就避免了肆無忌憚的拍攝,以至於學會「慢」攝影,養成了現在在拍攝前腦袋就預設了場景、構圖;
因為一開始就是接觸的純手動的膠片相機,現在隨便拿上一台數碼相機在大多數場景下,無論日或夜都能比較清楚的知道該使用怎樣的光圈怎樣的快門速度怎樣的感光度。
以下是一些自己拍的膠片:
哈哈,我是用膠片的,這個問題我一定要答。
先講一個故事。
三年前的今天,我從挪威首都奧斯陸一路顛簸,顛到了北極圈內的羅弗敦群島。此生到過最高緯度的地方恰逢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當然了,根本就不可能有什麼白天。羅弗敦群島上的群山刀劈斧鑿,壯觀到讓人無法用語言形容。我戴著手套提著三腳架,XPAN的屁股上插著雲台快裝板,CABIN老闆說,You must be professional。
其實我只想拍一張清楚的照片。相機里塞著RDP100,因為有之前拍的東西還不能迫沖。在極夜昏暗的光線下,RDP100這幾個字就好像在對我說,你把後蓋打開吧,老子不怕!當我每一次架好破三腳架,裝好XPAN,測好光(部分場合的照度已經低於XPAN機內測光範圍了),旁邊的朋友早就拿著D90拍了N十張N個角度的照片開始對著液晶屏去其糟粕了。
晚上住在CABIN,出屋抽煙,抬頭看天,漫天極光。沖回去提了三腳架和相機來架好,插上快門線,拍!然後屏住呼吸站在旁邊,不敢離太遠怕風吹倒了三腳架,不敢站太近怕黃油手碰了三腳架,甚至不敢點煙怕光污染了三腳。。。不是,怕污染了黑暗。更鬧心的是,儘管我算過要拍把極光拍下來起碼曝光4分鐘,但XPAN的快門還是在達到120S上限之後毫不留情的咔噠一聲落下了。旁邊用D90的朋友,早已拍的不亦樂乎,甚至頗具創意的在曝光過程中自己站到鏡頭前拿手機閃一下玩起了和極光的合影,然後回屋分分鐘上了微博。而我呢,還在仔細琢磨著那幾張拍極光的底片上到底能不能有個鬼影啊!
故事就先講到這裡。
關於膠片和數碼的爭論不是一天兩天了,從最初數碼能否挑戰膠片,到後來數碼膠片孰優孰劣,到現在哥們你知道哪兒還有賣RVP50的么,從爭論話題的演變就能看出數字技術的滾滾向前和膠片衰微的不可逆轉。在這個大背景下,「為什麼用膠片而不用數碼」,是個好問題,同時也不是個問題。
。身邊同樣用膠片的朋友很多,堅持用膠片的原因和各位知友給出的答案也大同小異——膠片文藝(不與人同?),膠片獨特的味道(鹵化銀的味道?),膠片機的復古風情(重的一筆?),膠片機保值升值(。。。。。。)等等等。所有這些用膠片而不用數碼的理由,大家或多或少都聽到過,也曾是我堅持膠片而摒棄數碼的理由。後來我想明白了,用數碼當然不需要理由,時代主流,大家都用。那麼憑什麼用膠片就需要一個理由呢?如果膠片不再和文藝扯上關係,如果膠片相機一文不值,如果PS能夠隨手做出膠片的味道,那麼我還愛用膠片嗎?
當然愛。
我們身處這個滾滾而去的大時代當中,偶爾會感到被什麼東西挾裹著向前。摸摸索索搭上了拍照這門技術,總算是給自己找了一個還算體面的愛好。於是數碼膠片濾鏡腳架大光圈高ISO過期膠捲LOMO相機蜘蛛較色滾筒掃描頭層牛皮背帶統統撲面而來。而你,不正是樂在其中嗎?甚至這個問題和回答本身,都是拍照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拍雪山拍冰川是拍,拍報紙拍磚牆也是拍,作為不是以攝影為職業的人,用膠片還是用數碼真的很重要嗎?比攝影重要的事情太多,也正因為如此,在快門起落的一瞬間,你會覺得世界難得是靜止的,世界都是你的。
好了,故事不能爛尾。當我結束了北歐行又過了大半個月拿到沖洗好的膠片以後,一個人在房間里對著底片傻樂了很久。我靠極光真的拍下來了!儘管極度欠暴!峽灣真他媽美啊!誒我去這個地方多拍兩張就好了!買個中畫幅投影儀吧!。。。當激動過後,慢慢的掃描底片,看到圖像在一點點生成,然後儲存,整理,發微博分享,轉發,回複評論,一天過後也就再也沒什麼聲音了,我依然感到很快樂。拍照是個和時間打交道的事情,過程遠遠比最後的那張照片有意思。
放幾張在北歐漫漫長夜用反人類的RDP100拍的照片。
納柔依峽灣羅弗敦群島
赫爾辛基
斯德哥爾摩
小透明來回答一下
初二開始接觸攝影 有一台佳能的入門單反600d
然後之後突然被膠片攝影所吸引
所以初三暑假把攢的壓歲錢拿去買了膠捲機
Canon ae-1p
某寶上買的二手貨 當時一千左右
然後正好初中畢業旅遊 就帶了膠捲相機去 當時用了現在絕版的sunny卷(敲黑板 如果要入坑趁早入啊 不要等好看的膠捲都停產了才後悔)
這個掃描儀沒選好有點暗 但是sunny卷的色調還是很清新很好看的!當時我也帶了數碼單反去 但是我拿膠捲機拍攝的頻率更高些~
然後之後燒膠捲便一發不可收拾
送圖
不過因為高中不怎麼能出去玩
所以拍的都是一些繁瑣的小事物 偶爾拍風景
然後有時候會幫好友拍些類似寫真的(並不
這個是膠片出現了bug
但不得不說色調還是很美啊!
高中畢業去旅遊 拍了三卷
都是富士膠捲 日本的膠捲的確很清新~
最後悄咪咪放一張對著鏡子的自拍(應該是高二的時候)
放了這麼多圖 來總結一下吧!
膠捲相機可能初期會比數碼單反便宜
但是長期成本是個坑
可以粗略算一下 一卷膠捲15塊+寄出運費8塊+沖掃費22塊+寄回運費8塊=53塊 再加上有的優質膠捲要二三十塊甚至更貴 偶爾會想敗一敗
不過我燒膠捲不太厲害 算來玩了四年多膠捲
也就用了二十幾卷 差不多換算一下一千多
所以其實學生黨還是可以敗一敗膠捲噠
為什麼喜歡膠捲
一是因為它的色彩。可以根據膠捲的牌子感光度和你選擇沖掃的掃描儀型號 搭配出不同的色調
但所有膠捲色彩都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
大概這就是所謂的膠捲魅力吧
二是可以讓你的攝影時間慢下來。聽起來很奇怪吼 但是我還蠻喜歡那種耗上比數碼單反自動對焦來得慢的多的時間來手動對焦 可以順便測試視力(不是
三是驚喜感。在你沒有拍完所有膠捲 沒有把它送去沖掃之前 你永遠不知道你拍的是好是壞 是否對好焦 是否調好感光度 偶爾會沒蓋好相機後蓋導致漏光 也許會毀了你的照片 但也許會給你的照片加上美妙的色調 再研究每一卷拍出的膠捲問題所在或者加分點是什麼 然後再延續到下一卷膠捲 不斷地累積經驗
四是可以裝逼啊(劃掉)。膠捲機的復古機身真的是太美了,而且也是各種拍照擋臉的神器,試問哪個女孩子(比如我)不想使自己的臉看文藝地看起來小很多呢
碼字還蠻累的(推眼鏡)
也許也沒人看啦~~
如果有人想問問題可以評論噢(x
使用感受上就不說了,用心和亂按的區別大家都明白。
想談一談經濟上的考量,這也是很多誤區產生的地方
首先我們來說數碼,一台全畫幅的數碼單反機身,我就算是二手的,10000塊錢總得要花吧
然後是膠片,價格不是特別高的膠片單反機身,我算1400吧
鏡頭就用同一個,其他的情況和外接設備就不考慮了
差價8600
彩色負片,便宜的12,3塊,貴的40多,50多都有,我按照常規消費買20塊1卷的來算
沖掃按30塊一捲來算,這樣的話一卷彩負的成本是50元
黑白負片,便宜的20塊,貴的也就40出頭,我按照32塊一卷算,沖掃還是30一卷,這樣算下來成本是65元左右
8600能拍多少彩負?172卷。
172卷是什麼概念?一個星期一卷,一年是52卷
一個星期2卷,一年是104卷
很多人會覺得這好少哦!!!但是相信我,隨著你的使用,膠片會越拍越慢。
按照我和我周邊玩膠捲的朋友的經歷,3年內能拍完200卷的都算拍得多的了。
如果是黑白呢?8600可以出產130卷黑白,能支撐1年到1年半的拍攝不成問題。
接下來還有一種膠捲的玩法,就是自己買掃描儀自沖自掃的玩法,將成本最低化
掃描儀4000,機身1400,差價4600
但是彩色的掃描費用省去了,只需要8元的沖洗費
而黑白的話如果自沖自掃,每卷沖的成本不到2元
4600的差價得到的是比上面更加多的膠捲產出。
而且膠片機的選擇還更多,買進賣出換起來損失也比數碼小很多。
同樣1萬元,膠捲可以玩2年甚至更長時間
而數碼呢?或許是有很多人一台5d2用到30萬快門了還在用
我想說的就是膠捲並不比數碼貴,反而在滿足拍攝需要的前提下,比數碼更平滑
至少你不用一下子憋出一萬塊出來買一個數碼全畫幅單反。
省吃儉用一個月,就能背著相機出門咔咔咔咔了。
這也是很多想玩全畫幅,但是經濟能力又不足以支撐幾萬元的數碼全畫幅的玩家最後選擇膠片機的原因之一。
當然也有那些一個4,5千的入門數碼單反和2,3千微單就滿足的人,對於這些人,數碼和膠片的區別光畫幅兩字就可以壓制了。
況且膠片機里還有便宜到300多的國產旁軸和單反,以及100元出頭的傻瓜機可以選擇。135膠片跟數碼區別不大。但是中畫幅和大畫幅還是很有用的,數碼後背這種貴貨買不起,就可以用膠片的中畫幅和大畫幅,然後成片可以放大很多依然保持銳度和細節。35mm數碼單反的單張照片想要正常放大到300dpi,不用HDR等合成技術的話,長邊最長也不超過20inch,尺寸太小,對於表達來說很不方便。不過又說回來,假如你可以駕馭photoshop各種合成,或者有米買數碼後背,那真的無所謂用數碼還是膠片.
17/7/7更新:
//
再說一點,有一個學習膠片攝影的必要就是,即使攝影史很短,但絕大部分流傳下來的作品都是膠片攝影,而學習攝影並研究它們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就是重現和模仿它們.在數碼照片編輯軟體出現之前,有無數的攝影師在暗房裡對膠片做過各種各樣的實驗,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方式,不僅是內容本身,作品還包括了表現的形式和手法. 這也是為什麼藝術院校仍在堅持不放棄教學膠片攝影的一個原因.
//
若說數碼最終能夠模仿出膠片的質感,那也終歸是模仿.
//
拍過一些膠片,也摸過不少膠片相機.
總會有人說:「誒呀,現在用膠片都是裝x啦,沒技術硬湊逼格啦,膠片已死.」
我們來小小地討論一下
#1.畫質
大畫幅膠片暫時是沒有競爭對象這是毋庸置疑的.
120的話...數碼出100mp的後背對比任何120膠片,結果恐怕是數碼有著壓倒性優勢. 【但這裡注意一點,超長時間曝光,膠片有著絕對優勢.】
35mm方面飽受爭議,但現數碼畫質機們摩擦35mm膠片哪怕是velvia 50我覺得也是沒有問題的.自然會有人提到寬容度.正片的寬容度直接出局,負片的寬容度尤其是高光處是十分優秀的,可惜的是很多的在產cmos的寬容度已經超越了這些膠片,容易爆高光的問題也可以通過欠曝輕鬆解決.
#2色彩
這也是另一個不停地被拿出來討論的事情.
膠片的色彩,無疑是富有魅力的,尤其是正片.
銀鹽對光線的非線性響應使膠片獲得了賞心悅目的影調.
當然掃描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一些掃描儀【SP3000是最最最典型】會通過機內預設強行改變膠片的色彩趨向,確實看起來很「膠片」,很「cinematic」,但拙劣的模仿自然是不能算數.
通過嚴肅使用的機器【Hasselblad Flextight X5為例】掃描,在進行去色罩,曲線還原之後,基本可以獲得真正的膠片的顏色.【其實數碼翻拍也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事實證明,加上不同廠商很長時間對色彩的調教,不同的膠片各自擁有著迥異獨特的色彩風格.
那麼問題來了,不得不承認的是,有著記錄14bit甚至16bit色深照片的數碼機,完全有能力將灰沉的數碼原片調出與膠片極其接近的色彩.那些膠片味,都可以被二次創作出來.
這麼多有力的「膠片已死」的證明,如何反駁?
嗯...
當我們拍照片的時候,我們是如何做出這個行為的?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單純從照片,這一攝影結果來討論,是不周全的.
我們用【相機】來拍攝照片.膠片/數碼,我們做出選擇的時候,不僅是對照片做出選擇,也是對於相機做出選擇.
首先,35mm.
35mm規格數碼相機的製造佔了35mm相機史的極小一部分,有無數經典/極具特色的相機被不斷大量製造並使用. Leica M3,Nikon FM2 ,Contax G1,Rollei 35,Minolta TC1,Olympus OM1,Hasselblad Xpan【暫且湊數吧】...
每一種膠片相機都有其值得反覆把玩的特點,作為一種機械,膠片相機有著數碼相機不可比擬的可玩性.
很多膠片相機的金屬機身也是令無數人垂涎.
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體驗.
對於機械相機來說,續航等於無限【或電池只用於測光,在此情況下,則擁有極長的續航時間,即使沒電也完全能夠繼續使用】.
數碼相機,尤其是無反相機,並不能與膠片相機匹敵.
此時來反駁畫質方面的觀點.
「數碼比膠片畫質好」自然是不嚴謹的.用來對比的設備是什麼?全畫幅數碼單反/無反以及其鏡頭群在體積和重量方面,無法與膠片相機相比.
結構的簡單帶來的是允許在小巧的機身中塞入135畫幅的膠片.對焦方式的簡單也成就了大部分膠片鏡頭的小巧輕便.
Minolta TC1,口袋機的體積里有著135膠片和一枚極其銳利的28mm鏡頭.
Rollei 35...Olympus mju2...Pentax MX...
與這些機器體積重量類似的數碼機呢?
一寸cmos的Sony RX100系列啦,1/4全畫幅大小的M43畫幅的一些機器啦...
然而在鏡頭規格【虛化能力,甚至是鏡頭素質】上被完爆.
G45/2,一枚小巧而極其銳利的自動對焦膠片相機鏡頭為例,類似規格的APS-C鏡頭大概是Sigma30/1.4,體積重量全部被暴打...M43嘛......Olympus M.Zuiko 25/1.2 PRO...體積重量甚至被Sigma30/1.4暴打.【btw,這真的是一枚十分尷尬的鏡頭,19片鏡片帶來的是逆光時滿屏的眩光以及通光量只有T1.8,想用這枚鏡頭作所謂「夜之鏡」的可以洗洗睡了.】
小巧的全畫幅數碼機自然有,Sony RX1系列與Leica Q.然而兩者與機身體積不相符的巨大鏡頭也是意料之中,更何況是不可換鏡頭.
Leica M系統是一個不得不討論的話題.
Leica M9/M 240,完全失去了膠片時代的優雅,厚而重.
Leica M10?.......不得不說...我無法掩飾對M10的喜歡...(刪掉
Hasselblad Xpan,在全副相機體積下,擁有拍出24mm*65mm畫幅的能力,原生寬幅,中畫幅像場.數碼,不存在的.
Contax T2,Leica Minilux,Olympus XA...膠片時代的pointshoot相機,必定是極其獨特不可替代的存在,極度便攜的機身,快速的對焦,相當不錯的鏡頭規格【35mm F2.8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配置】,讓人不得不愛.
120畫幅.
自然有可換後背的相機系統的情況下,除了續航方面,數碼怕是有著更大的優勢,尤其是ALPA這樣的系統,在使用膠片時只能估焦的時候,數碼後背可以通過實時取景簡化這個過程.
但Rolleiflex絕對是不能被忘記的一款機器.
第一次體驗到Rolleiflex 2.8f的時候,整個人是很震驚的.
原來中畫幅可以做的這麼小,原來鏡頭是這麼的小,原來摸上去這麼舒服,這對焦屏看上去是多帶感...快門是如此的輕盈,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這無疑是一台富有魅力的機器,沒有任何的數碼機可以和她相比.
------------
順便想說說單純拍攝膠片的體驗.
關於「拍膠片要等很久才能看到,所以更有驚喜」這件事,我曾經是非常同意的,那份驚喜和刺激很有吸引力.
然後前段時間我的Olympus EM5 mark ii的LCD壞了...不能在拍攝間隙回看照片了,用EVF看真的太彆扭...於是我獲得了與之前用膠片機十分類似的體驗.回到家中導出SD卡中的照片才了解了白天在街上到底拍到了什麼.
所以這一點有待商榷【不過這樣使用數碼機的體驗很有趣,有能力者也可以嘗試(逃】
和數碼相機拍快門的成本相比,膠片更貴,貴得多,一卷135畫幅Kodak Portra 400+C41沖洗+Hasselblad Flextight X5掃描,平均一次快門四元人民幣.除非你真的就是有錢,這樣昂貴的快門成本難以被忽略.
既然開始心疼錢了,你就會希望拍到的照片能夠盡量值,於是開始在胡亂按快門之前謹慎思考.
有人會拿出一些著名攝影師的contact sheet,說「你看,大師用膠片拍照,對著一個場景拍了幾十張,事情根本不是你這樣,你就是瞎xx矯情」.
拜託,這些照片,有價值.
如果我對著一個地方連拍一整卷膠捲就可以拍得那麼精彩,我也不心疼錢啊.
這樣乾的前提是,攝影者拍攝時明白所拍的內容價值大於快門成本.
由於數碼拍攝的近乎零成本,我完全可以躺在床上對著房間四處拍,開連拍拍滿一張卡;在街上看到東西就是一陣拍;要什麼decisive moment,我開連拍.
有了金錢上的約束,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為,用思考給自己照片帶來更多價值,便是意義所在.
用不同的機器,不同的攝影方式,帶來了不同的體驗,你可以不贊同膠片相機的體驗,但不能否認它給無數人帶來了數碼機無法替代的感受以及拍攝想法上的改變.
我喜歡徠卡膠片機,我喜歡Rolleiflex,我喜歡他們工作的方式.CMOS在刷新過後,以往記錄的所有信息都不再出現,而膠片上的圖像被永久地定格.
人是感性動物.
路過說個可能不太能遇見的問題:
我在加拿大,突然想拍星軌,就和朋友開車去了郊區。我帶了我的賓得單反,號稱三防耐零下40度,另外還有祿來雙反膠片機。
冬天夜裡還是略冷,不過也就零下20多度並不是極寒。拍過星軌的朋友都知道,膠片機B門開著就好了,數碼機一般是間隔拍多張合成。但是賓得滿電的相機,拍20多張就自動關機了!拿回來懷裡捂熱了就好了!後來換了鹼性電池,基本5張就玩兒完!拍星軌相機是不能動的,相當於根本沒法拍啊……
按說鋰電池零下30度也能用的,但是實際上就是不行。這時候膠片備機幫了大忙了。一句話簡單粗暴來說:因為我喜歡。
對我來說,膠片需要慢。慢慢構圖,想好再拍。在暗房裡一個人洗膠捲也是。需要專註,能靜下心來,是一種享受。(像我這麼脾氣暴躁的人非常需要這個哈哈。)
而且從拍攝到看到成品需要等待啊。在英國洗膠捲特別貴,於是要麼就等自己弄,要麼就等回國弄,那時候拍完已經很久了。看到洗出來的照片就會突然想起當時某個路人或者朋友可愛的瞬間,這種驚喜感真的是超級棒吶。
從技術角度來說,要拍好膠捲比數碼容易。因為數碼加上數碼後期想要玩好其實挺考驗專業知識的(色彩方面),隨便ps很容易看起來很醜。
其實對一般人來說玩膠捲的成本比數碼低(玩攝影的不是玩器材的),數碼更新來更新去的,一部好的膠片機會保值或者升值。因此好多朋友都會不停的換機子嘗試各種畫幅,因為買好了就不會虧錢還會賺哈~
最後,膠片機一般比較好看。。。。(對不起我是外貌協會)
(當然,外面的活兒我一般還是用數碼,因為給客戶我可捨不得用膠捲。。。)很多人都在糾結這個問題,我昨天出去拍了5卷120。忽然之間覺悟了。
所謂的像素說,其實不然,因為我自己掃描底片的時候發現,135膠片掃描到六百萬像素以上,其實就沒什麼意義了,也就是說,其實膠片的像素已經不能超越數碼了。
所謂的膠片感說,其實說句難聽的,數碼後期真的可以處理出這種效果。就算還是有差距,至少我沒看出什麼特別的……
所謂寬容度,的確!膠片的寬容度真的比數碼好,這點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數碼的hdr合成,還是可以做到高寬容度的。
也就是說,數碼其實,真的已經可以完全替代膠片了。
我為什麼還是經常拍膠片呢?
其一就是一種情結。手動操作古舊的機械相機的感覺。斜陽,餘輝……靜靜的,三腳架,點上一支煙……
出於成本的因素,出於後期處理的精力,逼迫自己用心,用腦,認真地對待每一次按下的快門。
昨天我去莫干山路50號的藝術創業園區。每一次轉頭,都可以成為一幅畫。
當我離開的時候,我試想。如果我今天帶的是數碼單反呢?
我可以不用三腳架,我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包圍曝光。
甚至不需要認真地取景,差不多的位置多拍幾張回家再選。
然後我帶回來的是什麼呢?
好幾百張照片,十幾G的數據。十幾G的硬碟空間。一張一張選,然後直到眼睛花了,都不知道到底哪張合意~所有的藝術細胞,這個時候都麻木了~
我帶回的是120膠片,5卷只有60張。
但是,每一張我都用心了。
等待一種不確定的美……
同行的朋友說的好:「拍膠片可以爽兩次,拍的時候是第一次,拿到結果是另一次。」
蠻有道理的。
有。
更多的是因為味道。對,就是這麼玄幻的概念,味道。
我自己現在很少拍膠片,一是沒時間,二是沒錢。
貴只是一部分原因,話說真玩膠片的,沒幾個差錢吧?自己沖洗掃描,基本家裡都有台電分,買得起電分的會買不起數碼背嗎?如果是送出去沖洗掃,那麼恭喜你,兩次10天左右的旅行拍攝就能把一台nex5之類的入門機拍沒了,你說這樣的人會缺錢嗎?
到今天,135畫幅數碼性能已經基本戰勝膠片的年代,為什麼還有人迷戀膠片甚至刻意在後期中模仿膠片感?
我覺著就是奔著膠片的味道去的。我覺著偏色,顆粒,認真按快門而不是隨意拍,還有按下快門以後的未知感是最吸引我的。
至於其他人,咱就不知道了。
數碼容易暴露攝影水平
我剛開始玩膠片.
原因三點,
1. 膠片特有的立體感.數位機身表現不出來.
2. PENTAX暫時沒有數位35mm畫幅機身,況且就算有我也買不起.
3. 膠捲拍得不多的話,平均每張成本2元以內, 我覺得當買包煙吧....好歹比吸煙健康點.
因為不會後期
用膠片,用大畫幅,不為別的僅僅為了現在數碼無法取代的精細度。
比較經濟成本的話,我拍的膠片早就夠買幾台PhaseOne的了。
PhaseOne的大幅輸出也試過,16bit的深度確實無可厚非,但這個討論空間僅存在於數碼微噴之上的
然後Phase的故障率就不說了。。。
趁這個世界上有膠片再多玩幾年吧。
開始入門就是數碼單反,殘副。窮逼你懂的。。。記得第一個機子還是獎學金買的。。。
然後數碼機子頻繁出問題,就換了膠捲。一開始還拍彩色,但是沖掃都是錢啊!!!窮逼你懂的。。。。
幾卷之後就只拍黑白了,因為可以自己洗啊,然後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己洗照片!!!所以說從拍攝到出圖,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這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標準體系。嗯,暗房祖師爺安塞爾亞當斯也是這麼說的。我也一直覺得:拍膠片的意義就在於暗房,而且能拿到實體照片!
玩了一段時間器材之後,終於了解到自己的需求,那就是:便攜!便攜!便攜!
單反加上50頭,按照安全快門來算,iso400也要配上1.4的頭才能勉強在室內用一用。因此就只剩下鏡間快門的旁軸可以選,需要便攜那麼一般不會超過f2的。比如石庫門、雷丁娜IIIc之類的。
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就是喜歡啊~
因為我是個裝逼犯。
雙修黨
雖然情懷這詞已經被公孫浩玩壞了 但可能真的是我堅持玩膠片的唯一原因吧
注意是「玩」
作為一個90後 能有意識去接觸相機時已經是數碼時代了 所以並不像一些從膠片時代過來的人那樣有執念
但是數碼玩久了感覺有些冷冰冰 全幅+大三元能讓你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能迅速有效高質量地拍下你想要的場景 可是就是太方便了 缺了點玩的味道
第一次接觸膠片機是高中時上攝影課 第一節課就是學洗膠捲 我分到了一台pentax k1000 雖然是功能最普通最廉價的機器 配的也是50標頭 但是先構想場景 拿起相機 移動構圖 測光 調焦 摁下快門 整個過程是很好玩的
所以後來自己就買了一台 我曾經想過買一台eos3或者1v之類的 便宜而且性能好 鏡頭完全通用 但最後還是買了一台充新級的om1+百十萬號版50 1.4
這機子年代久遠 一半機子測光都掛了倖存的也不可靠 過片把手也是澀 手動對焦有時候真的讓人捉雞 設置在卡口上的快門調節 可以說這些設計放在現在都是反人類的 買來就是自虐 可是這是我認為135單反里最好看的機型 那個尖頂軍艦頭 全金屬的機身 拿在手上就能感覺到分量 雖說日本貨終歸不能和徠卡之流比較的 可是再回想到這些機子三十多年前做出來的 而今天依然能正常工作 看起來仍像工藝品一般精美 這種滿足感不是現代機器能給到的
膠片每摁一次快門都是錢 還要等洗出來才能看到 可是種種的不方便反而讓我更著迷 讓我更認真的去了解學習攝影這門藝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