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書法刻碑怎樣保證能將名家書法家的神韻保留在刻寫中?

像許多書法字帖是在一些刻碑上拓寫下的,而這些石碑上的字雖然是書法名家所寫,但卻是工匠刻上去的,這些石刻是怎樣保證將這些書法家的字完整的(字體結構,神韻,筆法等等)保留在石刻上?比如西安的碑林石刻.......


即便是再優秀的石匠,也無法完整重現墨跡的神韻。以蘭亭序和聖教序為例。

蘭亭序是摹本,勉強可以算是墨跡。聖教序是懷仁和尚集字刻石而成,其中一部分字就來自於蘭亭序。下面這幅圖片是有人整理出的二者相同的字,墨跡和拓片之間的差別顯而易見。

之所以有這些差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懷仁和尚在集字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沒有徹底忠實於王羲之的原帖,這可能受到了不同時代不同審美傾向的影響。二是由墨本描摹到石頭上,會產生誤差。三是再精良的刻石工藝,也無法完整重現墨本的所有細節。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字,三重誤差疊加在一起,和王羲之的原作之間的差別就很大了。

再舉一例。下圖是元緒墓誌。書者直接把字寫在石碑上,這個過程叫做「書丹」。然後石匠依照墨跡刻石。這樣的製作工藝,最大限度減少了刻工的誤差。但事實上,誤差還是有的,甚至有的還很嚴重。我們可以發現,下圖中有的字刻工精良,如右起第一列、第四列;有的字刻工粗陋,如「尊、雅、聲」等字。這是為何?難道同一塊碑由多個石匠刻成?

據邱振中教授研究,原因是:為了方便操作,在刻石碑頂部的字的時候,刻工會繞到石碑上端刻制,他眼中的字只能是倒著看,對字形的把握就會失准。而刻石碑中部和下部的字時,刻工在石碑下端操作,視角是正的,就不會有失準的問題。我認為這一論斷是對的,證據就是字形失真的那些字都在靠上的位置。(下圖的拓片是割裱過的)

如何看待這些刻石過程中的誤差?

有些誤差要靠「腦補」,如爨龍顏,殘缺之處較多,我們在臨摹的時候需要有一點點想像力。

有些誤差,無意之中又產生了一種爛漫之美,不妨作為一種藝術追求。如下圖的《皇甫驎墓誌》,刻得很草率,大多數筆畫單刀沖刻而成,估計是下葬時間太緊,來不及精雕細琢。但這也可以稱之為無心插柳柳成蔭,可以用來豐富我們的藝術語言。


其實古代很多雕刻師也是書法家,例如給柳公權刻碑的邵建初,和墨跡相比還原度很高


推薦閱讀:

練毛筆字一天練十張毛邊紙可以嗎?練字需要一個一個字的練,練好了再練下一個字嗎?必須跟字帖上寫的一樣嗎?
初學毛筆書法,老師讓我練他自己的字帖,這樣好不好?
宋徽宗最初的字體長什麼樣(不是問瘦金體)?

TAG:書法 | 毛筆書法 | 書法教育 | 書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