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為什麼是耳朵旁?
想知道當初是哪個智障把中國大陸字典上「阜」「邑」兩個部首改成「阝(在左)」「阝(在右)」的。
新華
現漢
現漢附錄的部首名稱
寫在左邊的「阝」是由「阜」演變而來,寫在右邊的「阝」是由「邑」演變而來,兩者都是在漢代的時候演變成現在的樣子。見:「阜」和「邑」是怎麼隸變成一樣的「阝」的?
「阜」字甲骨文和金文是一層層累上去的階梯形,所以意思是高地、土山,以「阜」為部首的字都跟山、山坡、高處等意思有關。比如「險」「阻」「障」「隘」「陂」「阪」「陟」「隕」「降」等等。
「陰」字裡面,「今」是聲符,只表音不表意,「阜」和「雲」表意,兩者都是能夠遮擋陽光的東西,所以「陰」的本意就是暗,引申為山之北水之南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陽」字的古字是「昜」,就是光明的意思,後來加上「阜」旁,表示高處光明的地方,引申為山之南水之北被陽光照亮的地方。
關於陰陽,有一句詩歌說的非常好
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阜就是土山。因為陽光照射原因,山的一面向陽,光亮,一面背陰,無光。
所以大抵讀古書,山的南面叫做陽,北面叫做陰。(當然還有水)
前排夥伴的回答已經很細緻,我補充的是對「昜 侌」二字的解讀。
《說文解字》中說:昜,開也
《段注》中說:昜,是陰陽正字。陰陽成為約定俗成的寫法後,侌昜的寫法就自然廢止了。
古文字很多時候,就這樣道不明,說不清。
看過很多老師學者註解和解說,仍然難得到一個讓自己豁然開朗的回復,那團疑惑裝在心裡,久久不能散去。
《甲骨文字典》中說:昜,從「日」從「丁(形)」,後者疑為古柯字,日在丁(形)上,象日初升之形。
沒採納《說文》及徐中舒教授對「昜」的解說,並不是旨在挑戰權威,而是我想找一分心安。
以後我跟自己孩子說字時,我不能對他說出這樣的話:「昜,字形本義意義不明,象日在丁形的器物之上」。
昜(yánɡ),的字形變化如下,看來如果弄清楚了文字中的「丁(形)」是什麼,此字就能迎刃而解。
我理解的昜(yánɡ) ,圖示說明如下:
昜(yánɡ),記錄的是太陽光線,從雲層中透出撒向大地。
「昜」的自然場景,大概如下面這些圖:
昜(yánɡ),日在上方,中間有雲層,下面是數條光線
昜(yánɡ),日在上方,中間有雲層,下面是數條光線
昜(yánɡ),日在上方,中間有雲層,下面是數條光線
昜(yánɡ),日在上方,中間有雲層,下面是數條光線
「日」強調的是天上圓圓的太陽本身。「昜」字強調的是太陽光線、光照。
左耳旁「阝」是由「阜」簡化演變而來,《甲骨文字典》對「阜」解釋比較可信。
《甲骨文字典》說,古人擇高處穴居,會在側壁上會挖一些凹陷的腳窩,便於出入。所以「阜」與山有關。
下面是「陽」的金文,從字形上可以看到,光線照到山上。指山能被太陽照到的那一面,也就是山的南面。
「陽」字形本義:指山能被照射的那一面,後代替「昜」。隨著字形簡化,「陽」字右邊的下面被簡去,現在寫成了「陽」字。
以上內容,是說明「陽」字的由來。
……………………………………………………
漢字本身就藏著古人認知世界的方式,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有的話我會繼續補充「昜」與「易」,「昜」與「侌」。下回再來更新。
往期漢字文化內涵推薦文章
- 100多年前王國維參編的小學教材,太美了
- 漢字里的24節氣,「清明」
- 漢字里的24節氣,「穀雨」
左阝是阜,右阝是邑,跟耳一毛錢關係沒有。
參見新華字典和康熙字典的部首分類。
阝是阜的變體嗎。
建議您學一下康熙部首,感覺上漢字排序都是用牠,用處多多且相信您學了之後對漢字有一個全新的視角,也不會有這類疑問了。
推薦閱讀:
※「嘆」和「歎」有區別嗎?
※兆字的小篆寫法是怎麼來的?
※人文版《魯迅全集》中「拚」為什麼沒有改成「拼」?
※為什麼靈飛經里,「裙」字寫的那麼像「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