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黑澤明?


黑澤明出生於一個武士家庭,1943年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 以來,共導演了30部電影,1990年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999年,黑澤明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他曾經為了一場雲飄過的鏡頭全劇組人等了快一天。拍攝《夢》的時候,為了還原梵高的麥田畫稿,拍攝組將近一年前就親自種麥下田,每天拿著梵高的畫到麥田裡去對比了幾個月。拍一個烏鴉的場景,費時一個月抓了250隻,然後放飛時出錯了,於是又再抓一遍。四十秒的鏡頭,耗時半年。

他把他作品角色都設定在亂世戰爭殘酷環境中去考驗人性,拋到一個戰爭和殺戮戰場展現人性的彷徨與掙扎。

黑澤明的電影動態設計非常高明,鏡頭裡每一個動態安排及彼此結合都是大師級的。
每一部都充滿了驚喜感及電影感的動態安排。

每一部電影多會以某種自然現象作為背景:
http://ww4.sinaimg.cn/large/73813e0fgw1evo57s209qg20dc069b2b.gif

比如圖片中的風吹、瀑布、火焰、煙霧、雪花,畫面會自然產生多種視覺效果,就算人物都靜止不動,下雨的背景仍可吸引視線。

雨非常適合於任何影片作為感情觸發的工具,在黑澤明電影中,雨相當於是提供觀眾感官上與電影連結的另一個層面。

群體的動態更是應用自如,黑澤明的電影通常都有大群人物,不論是集結成群或分開。這樣的群體很有電影感。當黑澤明把這麼多人物角色放進畫面中時,任何情感都會被放大。
http://ww4.sinaimg.cn/large/73813e0fgw1evo5zh4m4ng20b408cqv5.gif

黑澤明的彩色分鏡稿

而個體的動態,是超現實且誇張的動線安排處理方式。
如果有人很緊張,他們會左右踱步。
http://ww2.sinaimg.cn/mw690/73813e0fgw1evo720lkgpg20b408c7pt.gif

如果很生氣,他們會挺身而起。
http://ww3.sinaimg.cn/mw690/73813e0fgw1evo725xr2bg20b408ce81.gif

如果覺得羞愧。
http://ww3.sinaimg.cn/mw690/73813e0fgw1evo729z1q8g20b408c1kx.gif

他時常指導他的演員為角色選擇一個特定體態,然後在片中不斷的重複使用。如此,觀眾可以快速的分辨角色及理解他們的感受。
http://ww1.sinaimg.cn/mw690/73813e0fgw1evo72qoraog20dc0697wk.gif

《用心棒》里的主人公浪人武士三十郎(三船敏郎 飾)

黑澤明的特色之一就是他流暢的鏡頭移動。從特寫到全景,再到肩後鏡頭,全部一鏡到底處理。
http://ww3.sinaimg.cn/mw690/73813e0fgw1evo7apyd50g209g04gu0z.gif

視頻封面用心棒 1961 開場鏡頭—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用心棒》 (1961)7分48秒-8分43秒 一個55秒的長鏡頭

這裡是每一個鏡頭移動都有清晰的開頭、中間、結尾,光是鏡頭移動本身,就足以敘事了。

黑澤明也是少數會親自去操作剪輯的導演。他電影很流暢的原因之一,就是喜愛將剪接點安插於進行的動作中。你常會太關注某一個角色的移動,而未察覺剪接的痕迹。

每當結束一個場景,他會改變節奏。常以靜止之物作結,然後直接剪到動態畫面。如此切換節奏,你得隨時保持注意力,因為你無法預測下一個剪接點為何。

比如我非常喜歡的這個鏡頭,《用心棒》 (1961)72分42秒。將角色的內心感受用背景的動態加以呈現,角色來勢洶洶的感覺。
http://ww1.sinaimg.cn/mw690/73813e0fgw1evo9mpdn1ng20b404uhdv.gif

丑寅弟弟卯之助(仲代達矢 飾)這表情好到位!

作為一名導演,《羅生門》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國際電影的大門;作為一個自傳者,我卻不能莊重而緩慢地穿過這道門,去續寫我的人生……——黑澤明的自傳

參考資料
[1]《等雲到》作者 野上照代(日本)。
[2]Akira Kurosawa - Composing Movement


文待補充&<羅生門&>的內容(原本下的片源不好換一個清晰檔的),全部截圖電影名跟時軸待補充。


1. 黑澤明是一位編劇能力非常出眾的導演。
早年給山本嘉次郎當副導演的時候就堅持寫劇本。當時他的工資不高,常常需要賣劇本貼補家用。劇本賣了錢就和朋友們去小酒館喝幾杯,聊聊電影,產生些新的點子。錢花的差不多了,再回頭寫劇本。
他的劇本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對白和場景描寫往往富有細節和趣味,常常還有一些神吐槽。
以下是《野良犬》劇本中的一些摘抄(不是連續的),你們感受下:
「雨點打在門廳前的台階上,水花四濺,泛起蒙蒙雨霧。
雨過天晴,隔著仍然淌著水滴的玻璃,可以朦朧地看到高高升起的月亮。
剛才那陣大雨,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發生的事,長長的走廊里寂然無聲。
村上亢奮的呼吸,給這裡的沉默更帶來苦澀。
從手術室的門縫時時傳出醫療器械的碰撞聲。
點上一支紙煙,極力使自己平靜下來,然而那手卻難免顫抖。深深地吸了一口煙之後才多少平靜了些,這才裝作若無其事地觀察周圍的人。」

給我的感覺是,如果平時對生活缺少仔細的觀察的話,很難寫出這些句子。更何況,他的整個劇本都洋溢著類似的細節描寫、場景渲染、托物言志等等,如果他專攻寫作,我覺得也會是個厲害的作家。

2. 黑澤明是一個真正熱愛電影、把生命獻給電影的人。
很多導演儘管拍了不錯的片子,但未必有多愛電影。如果有機會,他們搞不好更願意做房地產。還有很多導演,電影對於他們來說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或者只是純粹的工作,平日里他們有大把的別的興趣愛好。
但黑澤明對電影絕對是真愛。《電車狂》失利,自割30多刀試圖自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有人覺得這是黑澤明心胸狹隘,缺少魄力。局外人無法體會他那種盡心儘力拍嚴肅電影結果卻無人問津的痛苦,如果他不能繼續拍電影,可能多活一年與多活二十年也沒什麼區別。現在的爛片導演,片子即便被罵出翔,評分不超過四分估計也絕對不會想自殺。這麼說來,黑澤明的心還的確沒那麼「寬」。
黑澤明在85歲高齡依然堅持創作,頗有當年愛因斯坦奮戰到最後一刻的感覺。另一位我很喜歡的導演李安,剛六十齣頭已經數度暗示想要退休養老。

3. 電影大師
也許不同的人對大師的定義不同。喜歡伯格曼的人未必認為斯皮爾伯格是大師。喜歡昆汀的人未必認為楊德昌是大師。喜歡郭敬明的人認為以上都不算大師。
但是提到黑澤明,基本是公認的、無爭議的大師。無論你偏愛藝術電影還是大眾口味,都不得不承認黑澤明的大師地位。
我猜,排影史前五沒問題吧?


對非電影人士或者發燒友來評價黑澤明,我覺得找不到合適的語句。
做一個比喻,假設某個人要玩賽車,圍上來三個人,分別是塞納,普羅斯特和舒馬赫,都願意到帳下效力,能想像這個人在F1界是什麼段位嗎?
假設我要拍電影,片場戰戰兢兢地站著兩個人,是給我拉投資的,同時又來片場學習當小學生,他們分別是喬治盧卡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鏡頭裡面當演員的人是馬丁斯科西斯,我會不會感覺自己是耶穌?
所以說,黑澤明所獲得的尊重與榮耀,是目前為止任何人都沒有過的。


不是電影工作者不可能正確地評論黑澤明,因為不懂。電影工作者則無法評論黑澤明,因為太難。
我從沒有想過我可以評論他。
記得看過一個紀錄片,在黑澤明去世的前幾年,有一個記者問他:請問什麼是電影?黑澤明沉默了很久,然後說:不知道。
剩下的話,不用說了。
他是我們中國人身邊的一個電影巨人,但是我們卻不大關注他。理由:不知道


讀過莎士比亞的劇本再去看黑澤明的電影就很好理解為何黑澤明的外號叫「電影界的莎士比亞」了。黑澤明本身也是莎士比亞的粉絲,我想一百年後,黑澤明在電影界的地位,也會如同莎翁在文學界的地位一樣的。


他的電影在我看來就是奇蹟,他拍出了理想中的電影,那就是全片都是完美的影像。


感覺遠輪不到我們這些普通人去評價。


非常好


忘不了他在《蛤蟆的油》里寫他年輕時拍電影終於上了個台階時的感受:就像你終於感受到山頂上的風迎面吹來,你知道山頂就在眼前了。
作為一個一步一步從山腳開始跋涉攀登的人,無論如何都是值得人們尊重的。


從一個普通觀眾角度來看,在現在這個電影科技迅速膨脹的時期,羅生門,一部黑白片,還是日語的,並且裡面一些日本武士文化描述對我來說沒有一點興趣,但是這部電影卻給我帶來了極大的衝擊,沒有一刻不被他的故事所牽動,看完後依然久久無法釋懷。這應該就是黑澤明的所顯現的大師水平。


看他的電影,就像聽名師講課,不嘩眾取寵,不賣弄風騷,不胡說八道,不弄虛作假。。
看他的電影,也和洗澡一樣,洗澡前不想洗,開始洗了就不想出來。
其他的嘛看別人的答案你就知道啦。


看了他的自傳《蛤蟆的油》,他對拍電影的描述很隨意未見什麼高明之處。但是看了他的電影,就覺得一些自己在人世中無法言語的莫名感覺竟然被人用電影講出來了,就像科研推進人類了解物理世界的未知,他幫人類了解自身的未知。


換現在這個彩色3d年代,看羅生門還是那麼有味道,獨樹一幟的電影。


最愛羅生門


尊重


一隻好貓→_→


說一個細節,為了效果,實打實地搭一座建築再燒掉,拍攝一次成型,效果震撼。


在我看來只有他的電影能被算為藝術種類上的電影,其他的電影充其量只是故事演義。

觀影感受就是,其他電影和他的電影比起來,感覺像是電視劇,不在一個次元。


哈!這是我的偶像!
好像還是好多大導演們的偶像。

曾經看到過某本美國雜誌排出的歷史上最有影響力五位導演,他是其中之一。
其他的,沒什麼好說的了,與其等別人評價他,倒不如自己去欣賞一下他的作品。
最愛:《七武士》


很早之前CCAV第十放映室,有過一個系列講電影大師的,自己搜搜。

現在就只記得三個字:

菊與刀。


於我等閑已養料足夠。

哥也沒能耐評價,再見!


推薦閱讀:

魁拔3的電影質量如何,為何票房那麼差?
藝術創作中如何不用死亡的元素而讓讀者感到悲傷?
為什麼《捉妖記》票房可以成為中國票房冠軍?

TAG:電影 | 黑澤明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