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帝堯的名字不像漢人?

最近在看尚書想到的問題。
堯好像叫什麼伊祁放勛還是什麼陶唐氏,這麼複雜的名字不像現代漢人的姓名呀,不是什麼複姓吧?
裡面會不會有史前中國人祖先的線索之類?大神可以給我解答嗎?


伊祁這個姓沒什麼奇怪的,就一個複姓,是現在的伊姓和祁姓的祖先,分開了而已。陶唐氏陌生,唐總眼熟了,我們也經常稱他唐堯。至於放勛,一般認為是最多號,不是名字。帝是對天子的稱號,帝堯就是堯帝的意思。上古時天子候稱皇、帝(三皇五帝)、夏朝稱後,商稱帝,周稱王,秦始皇以後,稱皇帝。

姓名的話,我國經歷過兩次大變革。一次是秦始皇統一以後進行的姓名改革,一次是新中國的姓名改革。

華夏人最早的姓名,由姓、氏、名、字四部分組成,姓是血緣傳承,氏是分支部族名,黃帝姓公孫,後來改姓姬;部族在軒轅丘,所以稱軒轅氏,國都在有熊,也稱有熊氏。一直到戰國時候,人名都和現在大不相同,比如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秦王政,嬴姓,趙氏,名政。在那個時代,記載到史書里有很多種稱呼,有純粹以身份稱呼的,如信陵君、舜、紂,都是封號或者謚號。有以身份+名的稱呼,如公子昂、有姓+身份的,如羋八子,還有許多則以姓+名、姓+字、或者氏+名、氏+字為稱呼。

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行了一系列統一措施,姓名也在其列,姓和氏被合二為一,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原先的姓或氏為自己的姓氏。名和字的使用也趨於固定。從此,人們的名字就變得熟悉起來了。我們也逐漸開始用姓+名或姓+身份來稱呼其後的歷史人物,隨後的漢朝是漢族名稱的來源,漢族許多文化也形成於這一時期,漢朝以後的名字想必不會覺著陌生了。諸葛亮,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號卧龍。

第二次大變革是新中國成立,名和字被合二為一,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的名字。


因為堯舜禹到漢朝還有2000年呢大哥。


這是弱弱的問題,堯舜禹是什麼時候的人?漢人是什麼時候的人?


一個4000年後的人,認為一個4000年前的人的名字不像2000年前的人的名字………

我有點繞不過來


雖然「中華文明跨度大」是對的,但是足夠長的時間所帶來的語言文化的變化是客觀存在的


早期上古漢語漢字對應不是一字一音節,一字一音節是上古最後期至中古早期(東漢後期至唐初期期間)才穩定下來的。
這也導致了三國以後,漢字中形聲比例的減少,從表音為主的音意文字,變成了表意為主的音意文字。
而單詞結尾的輔音到了中古晚期才消失,完全轉變為聲調。

早期上古漢語單一個漢字的發音可能兩個音節再包括一個結尾輔音,甚至比簡單的雙字詞發音還長。

一個漢字只是一個完整的音-意符號,也就是表示一個單詞。但古人的姓氏完全可以是一個發音不長的短語,例如「東郭」,就是兩個單詞。
早期的華夏各部,形成了姓氏雙命名的傳統,早期的姓(母權或舅權標記)多為單字,而氏(父權標記)多為雙字,這可能與早期的走婚制度相關,此時期舅權大於父權,成年人以後繼續跟隨舅舅居住,女字旁+表音符號的單字代表所屬部落,而雙字方便標記其父親來自的地方。到上古中後期逐漸姓氏不分。

如果要說上古漢語「伊祁」與上古日語「伊勢」發音相近,即使這樣牽強附會,那麼最多也只是提示了菊花皇朝天皇御家族可能的來源。畢竟,《史記》中可以考證為達到信史的程度而非不可考傳說的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周。而菊花王朝的信史最多只能追溯到西元5世紀,而即使是傳說,菊花皇朝在傳說中也只存在了2000餘年,此時中原已經是周末期。對於全球歷時最長從未斷絕的一個王朝,有1300餘年信史的「菊花皇朝」,其目前考古最多只能追溯來自朝鮮半島南部,如果能提供更多的證據,那一定早就成為轟動全球考古界的大新聞了。

而如果說「伊祁」讓你聯想到了羌人的姓氏,那這更沒有什麼奇怪,上古早期華夏與羌是沒有區分的,只是逐漸的,已經入侵中原殺光本地的「蠻」並定居的華夏諸部,與還在游牧的古羌諸部發生了分歧,稱呼古羌人為「戎」,這才有了區別。

另外,漢字與其它音意文字一樣,最早是記載一些祭祀內容,很多傳說只是口耳相傳,「伊祁」也有可能是周以後後來根據發音才對應上漢字的,原本的漢字對應已經不可考。


漢字跟古埃及文字一樣,是表音和表意兼有的。在上古時期表音的用途比現在廣泛。秦朝才統一文字,在此之前,中國文字也是五花八門,舉個例子:

Michael Jackson 大陸翻譯叫邁克爾·傑克遜,港澳叫米高積遜。你說放在文字沒有統一的東周列國,一個人的人名可能各國寫法都有很大差異,但是基本應以表音為主,因為名字一般不翻譯含義。秦朝統一文字之後,古籍抄寫或者口耳相傳的傳說轉寫成秦字,人名肯定也是表音為主的。

中國漢字不是完全的一脈相承的,是不斷整合發展而成的。據說傳國玉璽就是蟲鳥文寫的,現在這種文字已經失傳。

所以直到先秦時期,中國人名還是以表音為主。漢代中國文字統一完善之後,漢人人名才開始注重表意的。所以不能以現代漢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上古人名。上古人名只是發那個音而已。

======

帝堯是誰啊?Donald啊!


酋望之胤:烝=爾朱=兀朮=額真=伊祁=伊耆=吾祖=伊克=食其

唐善純(南京理工大學)

文王有聲,遹駿有聲。遹求厥寧,遹觀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於崇,作邑於豐。文王烝哉!

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維豐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維翰。王后烝哉!

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維辟。皇王烝哉!

鎬京辟雍,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豐水有芑,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這是《詩?大雅?文王有聲》的詩句。毛傳:「烝,君也。」《爾雅》亦釋「烝」為「君」;但用之解釋這裡的8個「烝」字,多不可通。又陸德明《經典釋文》引韓詩云:「烝,美也。」可知《文王有聲》中「烝」字皆為嘆美君主之詞。為什麼「烝」字與「君主」聯繫在一起呢?筆者在《尚書·立政》中找到了線索

在早期歷史上的夏商周三代,邁入文明門檻時間未久,政治體制尚在不斷探索和初建之中。因此,有關理政用人方面的歷史資料留下極少。所幸的是,在《尚書·立政》這一被學者們認為是周代的「真文獻」當中,還多少保留了一部分這方面的珍貴資料。《立政》篇是周初周公對成王的誥詞,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成王在豐,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別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悅。」《立政》內容豐富,其遣辭用句頗有特色,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其中提到對少數民族首領的稱呼:「夷、微、盧烝。」意思是,任命夷、微、盧等少數民族的首領。夷指東方的國家,微指南方的國家,盧指西方的國家,烝指君王。此字有人解釋為「眾」,不確。明明是任命少數民族首領的意思,怎能解釋為「眾」呢?筆者發現,蒙古語jeke(大的,大,巨大的)、女真語uju(頭)、鮮卑語uzhu(頭、第一、元首、首領),似乎與「烝」有音義上的聯繫。於是我們對《文王有聲》中8個「烝」字有了新解:

文王烝哉:文王偉大,你是第一

王后烝哉:王后偉大,你是第一

皇王烝哉:皇王偉大,你是第一

武王烝哉:武王偉大,你是第一

1043年初,党項統治者李元昊在致宋仁宗的書信中提到:「男邦泥定國兀卒曩霄上書父大宋皇帝」,「邦泥定」是西夏党項名的異譯,「兀卒」是「頭」,也譯「瓦卒」、「吾祖」,引起了當時宋朝君臣的憤怒。《宋史·夏國傳》載:「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號。議者以為改吾祖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許。」蔡襄就寫過《不許西賊稱「吾祖」奏疏》,說:「元昊初以『瓦卒』之名通中國,今號『吾祖』,猶言『我宗』也」,元昊稱「吾祖」,是「侮玩朝廷」;連歐陽修也向朝廷上札子,要求宋帝不要叫元昊為「吾祖」。

「曩霄」是元昊本人的新名字嗎?靠不住。《宋史·夏國傳》作(元昊)番名「嵬理」,「理」為「埋」之誤,說明在把西夏文翻譯為漢字時,錯誤很多。囊霄恐原作「曩甯」,為「寧令」之另寫。西夏主李諒祚以梁氏為皇后,使梁氏弟乞埋為家相,許世襲。梁乞埋死,其子移逋繼之,稱「沒寧令」或「謨寧令」,藏語稱天為nam,恐即這裡的沒/謨。沈括《夢溪筆談》:「『寧令』者,華言『大王』也;『沒寧令』者,華言『天大王』也。」寧的繁體字作「甯」,易與「霄」混。寧令是否有「大王」的含義,值得商榷。李元昊有子寧令哥,後為所傷,元昊因失血過多,不治而死。元昊臨終前令其族弟委哥寧令繼承帝位,被沒藏訛龐阻止。這兩個人名中,都含有「寧令」二字,似不可能是「大王」之意。清道光年間吳廣成編的《西夏書事》說:「曩霄常顧沒藏尼於戒壇院,臣下諫之不聽。是時出獵,載沒藏氏偕行,營於兩岔河而生諒祚。始名寧令兩岔,國語謂『歡喜』為『寧令』,『兩岔』謂至兩岔河而生。時月之六日也。」如此,「兀卒曩霄」應作「兀卒曩甯」,意為歡喜王。這只是筆者的推測,不能強解,志此存疑。

《金石粹編》卷40《隋姚辯墓誌》記載,大業五年煬帝征吐谷渾,有「吐谷渾大保五期尼樂周等率眾歸附」,《隋書·吐谷渾傳》也記,大業五年煬帝征服吐谷渾以後,封留質在長安的慕容順為吐谷渾王,以降附的吐谷渾「大寶王尼樂周」為輔,將他們送出玉門,令統吐谷渾餘眾,當他們一行抵西平時,尼樂周為部下所殺,慕容順不入而還。周偉洲懷疑「五期」為吐谷渾語「王」之音譯(《吐谷渾史》)。

爾朱是中國歷史上少見但著名的姓氏。後魏有爾朱榮,隋代有爾朱敞(徐州總管),唐代有爾朱逵(監察御使)。爾朱氏不見於《魏書·官氏志》,可見它不屬於鮮卑族。他們屬契胡,原是匈奴的一個部落。之所以稱「契」,恐亦為「羯」的音變。如此,則與前趙的石勒、石虎同出一源;再往上溯源,他們先祖乃是來自中亞的「柘支」Chaj人。北魏初年,爾朱羽健率領一支契胡部隊降附於鮮卑拓跋部,在消滅後燕建立北魏過程中立了大功,被安置在北秀容川(今山西朔縣北),長為世業。孝文帝時代,爾朱新興因「家世豪擅,財貨豐贏」,於「朝廷每有征伐,輒獻私馬,兼備資糧,助裨軍用」,故被任命為散騎常侍、平北將軍,秀容第一領民酋長。魏孝明帝時,傳爵位於爾朱榮(?-530)。此時,爾朱氏經營歷秀容川歷經5代,已達130年。爾朱氏逐步向外擴張,整個秀容川都成了他們家族的領地。北魏後期,爾朱榮下轄8千餘家部落民,擁有牛羊駝馬,色別為群,瀰漫山谷。魏末,爾朱榮見「四方兵起」,趁機「遂散畜牧,招合義勇,給其衣馬」,發展自己的勢力,組織了一支堅強的契胡軍隊,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由於皇權與權臣之間的尖銳矛盾,終於在永安三年(530)九月激化,孝庄帝使用計謀,誅殺了爾朱榮及其子菩提、天穆等。爾朱榮侄子爾朱兆從汾州(今山西汾陽)率騎兵進入洛陽,殺孝庄帝,另立元恭為帝(節閔帝),爾朱氏繼續控制北方。

爾朱氏先祖雖是來自中亞的「柘支」Chaj人,但其姓氏卻是山西當地的胡人姓氏。《通志?氏族略?代北複姓》:「爾朱,其先契胡部落大人,世為酋帥,居爾朱川,因以為氏。」《通志》說爾朱氏的祖先因居於爾朱川,故以爾朱為姓氏。爾朱川就是今山西西北部之朱家川。朱家川位於保德縣境內,流域範圍大致北抵樓山,東至黑駝山及呂梁山,南達岢嵐山地;河流發源於黑駝山,作自東而西的方向流入黃河。所謂「朱家」,就是指爾朱氏。

宋金對峙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金兀朮(?-1149)之「兀朮」也作斡啜、斡出、晃斡出等,《金史·金國語解》:「兀朮,曰頭。」無疑是女真語uju(頭)的等音。金兀朮本名完顏宗弼,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4子。當時,金國處於戰略攻勢,而南宋處於守勢。金國屢屢南侵,戰事頻繁,由此為完顏宗弼、岳飛等傑出將領提供了一展鴻圖的舞台。天會七年(1129),兀朮率軍南下,五月奔襲揚州,趙構渡江南逃;十月,率軍直趨江浙,十一月,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大破宋軍,強渡長江至建康(今江蘇南京),趙構逃往杭州;宗弼緊追不捨,連下廣德、安吉等地,經湖州(今屬浙江)攻下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巧渡曹娥江,克明州。趙構已無處可逃,只好乘船亡命海上,金兵入海又追了300餘里,由於不習水戰,不及而還。這次金兀朮追趙構,跨江河,越天險,破關隘,奪城池,搜山川,入大海,無堅不摧,無敵不克。時間之短,戰線之長,地域之廣,都出人意料,金人稱之為「搜山檢海」捉趙構,振奮金國朝野,一戰成名。皇統元年(1141)春,兵進淮南,與宋高宗、秦檜訂立和約,使南宋稱臣於金,輸納歲幣。皇統八年(1149),病死。

堯為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呂氏春秋·召類篇》說:「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曾討伐過南方的幫族,並親自出征作戰。《淮南子·本經訓》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派后羿將那些野獸殺死,並射落九日。據說人們對堯為民除害的舉措十分感激,所以擁戴他為天子。羿射九日已是神話,不過其中稱頌堯「興利除害,伐亂禁暴」的意思,確實是推崇帝堯安邦治國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赫奕。

《堯典》上說,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制定曆法,然後頒布天下,使農業生產有所依循,叫「敬授民時」。由此可知,古人將帝堯的時代視為農耕文化出現飛躍進步的時代。傳說堯曾諮詢四岳,用鯀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堯實行上述措施,使得萬邦和睦共處,友好交往,共同組成了中原部落大聯盟,出現了國家雛形。

堯的傳說最為人們稱道的,是他不傳子而傳賢,不以天子之位為私有。莊子說:「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日嚙缺,嚙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日披衣。」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以為恥辱不堪入耳,到河裡去洗耳朵,後有洗耳河之名。有人牽牛去河裡飲水,碰見許由洗耳,問明原因之後,便說:「你洗了耳朵把這裡的水弄髒了,我不想讓我的牛喝這污水。」就牽著牛到河的上游去飲水。堯又與四岳商議,四岳推薦了舜。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舜也成了堯之後的一位賢君。

先秦時期,儒家和墨家都以堯舜為號召。儒家即以「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為標幟;到唐代韓愈以至於宋明理學,大倡「道統」之說,堯遂成為儒家精神上的始祖。在整個封建時代,從未有人懷疑過堯在歷史上的存在和他的業績。

筆者從堯的姓氏中發現了他與阿爾泰語系民族聯繫的蛛絲馬跡。歷史上有兩個奇怪的姓氏伊祁與伊耆,兩者實為一姓,只是寫法不同。《帝王世紀》曰:「帝堯陶唐氏,伊祁姓。」《通志?氏族略》也說:「伊祁氏,堯姓。」《中國古今姓氏辭典》引《竹書紀年》說:「伊耆氏,亦作伊祁。」

傳說中國有個伊耆氏時代,古有《伊耆氏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蠟辭是周代十二月蠟(臘)祭祝願之辭。這本是蜡祭祝辭,辭句帶點命令口氣,實際上是求八蜡之神消除自然災害,使人們生活得以安定。歌辭句式整齊,文字技巧已相當熟練。有人說,伊耆氏,即神農氏。有記載說,炎帝神農氏,其初國伊,又國耆,合而稱之,又號伊耆氏。在這裡,伊耆氏被割裂為「伊」與「耆」兩個地名,這種說法不可信。

《周禮?明堂位》:「土鼓、蕢桴、葦籥,伊耆氏之樂也。」註:「伊耆氏,古天子有天下之號也。今有姓伊耆氏者。《禮運》云:伊耆氏始為蠟。蠟是報田之祭。按《易·繫辭》神農始作耒耜,是田起於神農,故說者以伊耆氏為神農也。」實際上,這個「伊耆」應為堯姓「伊祁」同音異譯。《歷代帝王年表》:「帝堯陶唐氏,帝嚳子摯弟,姓伊耆。」《史記?五帝紀注》也都說伊耆、伊祁、伊祈都是堯的姓。為什麼出現不同的寫法?原因在於當時結繩記事,世事渺遠,全靠口碑相傳,所以後來寫無定字。

直至南北朝時,仍有姓伊祁的。《魏書?高祖紀上》太和元年冬十月:「丁亥,懷州民伊祁苟初自稱堯後應王,聚眾於重山。洛州刺史馮熙討滅之。」說的是,公元477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時,懷州(今河南沁陽縣)有人聚眾造反,為首者名叫伊祁苟初,自稱帝堯之後,應該當王。被洛州刺史馮熙消滅。這條見於正史的記載,無可辯駁說明《帝王世紀》帝堯陶唐氏「伊祁姓」絕非虛構。

值得注意的是,「爾朱」應是阿爾泰語各族的一種官號。在鮮卑拓跋氏的早期歷史上,爾朱氏即為拓跋氏部下的酋帥,隨拓跋氏征伐,故而以「爾朱」為姓。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載永安二年(529)《爾朱紹墓誌》說:「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後,因為郭氏,封居秀容,酋望之胤,遂為爾朱。」這裡的所謂「酋望之胤,遂為爾朱」是對「爾朱」一詞的最好註解。這與《周禮·秋官序》注「伊耆,古王者號,而名官」遙相呼應。所有這些都說明「伊祁」是北方阿爾泰語各族的一種官銜,帝堯以「伊祁」為姓,則他來源於阿爾泰人,無可疑矣。

伊祁又作祁。《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晉國大夫范宣子的話說:「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 范宣子(?-前548),范氏,名匄,即范匄。《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說,欒恆子娶於范宣子之女曰「祁欒」,證明範宣子祁姓。祁姓是黃帝族25宗、12姓之一。范宣子本人姓祁,卻自稱為陶唐氏之後,所以他的祁姓,是從「伊祁」演變來的。祁這個姓氏亦為北狄姓氏。白狄鼓國即姓祁。臨汾古稱平陽,因堯在此建都,故稱堯都,城南有堯廟,城東築堯陵。堯廟在山西臨汾市南4公里,始建於晉,歷經重修,現存為清代遺物,規模雄偉,布局疏朗,前有山門,碑列兩側,內有五鳳樓、堯井亭、廣運殿、寢宮等;堯陵在臨汾市東北35公里郭村裡隅澇河北側,陵周土崖環峙,河水經陵前南泄,松柏蒼翠,陵丘聳峙。陵前築有祠宇,相傳為唐初所建。但《墨子?節葬下》說:「堯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陰。」《山海經?海外南經》說:「狄山,帝堯葬於陽。」八狄恐即北狄。古代山西戎狄很多,堯就是他們的首領。

今山西大同市北25公里有祁皇墓村,「祁皇」為北魏桓帝皇后祁氏。祁氏生育的普根、賀傉、紇那3子,都曾登過帝位,祁氏以母后直接主政,拓跋政權被稱為女國。《魏書·官氏志》無祁氏,按道武以前各代皇后皆出北族,祁氏出於北族是肯定的。《廣韻》謂祁氏出太原;《舊唐書》稱唐代王珪稱太原祁人,在魏為烏丸氏;姚薇元《北朝胡姓考》謂王珪為烏丸人。筆者按,烏丸,又作務桓、烏桓,「王」字為其快讀,《周書·王軌傳》記王軌入周后改姓烏丸可證。田餘慶指出:「祁後姓族難詳,略同王珪之例,這種人或許就是《官氏志》所稱的『諸方雜人來附者』的『烏丸』之類。《序記》所見祁後主政後所賴外力主要為居東方的宇文和慕容,此二部似與祁後有特殊關係,因此我轉而思考祁後更可能出於廣寧烏桓」(《拓跋史探》)。如果祁後真的來自烏丸氏,那麼她可能就是白狄鼓國的後裔;同時也證明唐堯為北狄人

范宣子本人所姓的「祁」,也是當地古老的地名。晉中盆地原是一片汪洋,後逐漸乾涸,仍殘留片片湖泊,被稱為祁藪、昭余祁等。如《周禮·職方》:「并州藪曰昭余祁。」《水經注》:「(侯甲水)經祁縣故城南,自縣連延,西接鄔澤,是為祁藪也,即《爾雅》所謂昭余祁矣。」春秋時期,這一帶稱為「祁」,皆可以「大」解之,並都與伊祁氏部落於茲生活的歷史密切相關

與「伊祁」同源的,應該是蒙古語jeke(大的,大,巨大的)、朝鮮語hjek(大)、通古斯語hegdi(大)。蒙古語所謂「亦克罕」,就是「大汗」;「一克哈屯」就是「大夫人」;「伊克淖」(內蒙地名)就是「大湖」;「伊克烏素」(內蒙地名)就是「大水」;伊克昭(內蒙地名)就是「大廟」;伊克柴達木(青海地名)就是「大鹽澤」;依克明安(黑龍江依安縣)就是「大一千」。唐堯之「唐」,有「大」意,「伊祁」復有「大」意。兩詞用在同一個人身上,是同義反覆。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讚美,隨著儒家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地位漸趨重要,而亦日益深入人心。但我們必須指出,孔子的話,也是對「唐」、「堯」、「伊祁」本義的詮釋。

我們還可以依此破譯「食其」一詞。

秦漢之際有酈食其,陳留高陽(今河南杞縣)人,家貧,好讀書,曾為里監門,人皆謂之狂生。秦末農民起義時歸劉邦,獻計克陳留,封廣野君。漢初大臣還有審食其,沛縣(今江蘇)人,初任漢高祖舍人,為呂后親信。從劉邦破項羽,封辟陽侯。西漢將領有趙食其,祋祤(陝西銅川市)人。漢武帝時,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斬首660級。元狩三年,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劉向《說苑·立節》:「楚有士申鳴者,在家而養其父,孝聞於楚國,王欲授之相,申鳴辭不受,…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聞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祿者畢其能;今吾已不得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殺白公,其父亦死,王賞之金百斤。申鳴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難,非忠臣也;定君之國,殺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兩立,行不可兩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於天下。』遂自殺也。」文中「食其」即食人所給(糧)食。即使時代有別,觀念有異,但將酈食其之名解為「食人所給糧食」,令人難以接受。這兩個「食其」皆有特殊的讀音,《正字通》:「審食其,酈食其,荀悅《漢紀》作『異基』。」所以筆者認為,「食其」就是北族語言「老大」,可能指他在兄弟排行中是大哥;也可能說他很有本事,當過一群人的頭頭


複姓而已,不要少見多怪啊。


另外,上古堯時期雖然沒有漢人之稱,但也是華夏—漢人的祖先,這麼問沒有大問題,不然殷商甲骨文難道不叫漢字?給以上幾個答主。


那個那個那個……在那個時代還沒有漢族這個概念的吧……就算有 難道不也應該是他說後人像不像漢族嗎……哪有後人說他像不像漢族的道理……


第一因為他們不是漢人,而是華夏族。漢人一詞從漢朝開始。第二,帝可以說是職位名,首領的意思,不同於皇帝,只是部落首領的意思,堯是名字。


這有啥奇怪的

我之前的知乎ID 神羽鴉青 就是這個格式的啊 一個典型的複姓雙字名 就是姓是我造的而已

可能第一個字 伊 讓你產生了這個是日本名字的錯覺?


帝堯跟神農姓,神農號伊耆,伊耆是神農的兩個都邑。伊祁即伊耆。


應該換個問法 "堯舜時期的姓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


上古多複姓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特別是很多複姓和周邊非華夏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反映出華夏民族的複雜來源,這些來源用現在的語言學概念描述的話包括印歐、阿爾泰語系諸語族。至於你說某位傳說中的古人名字不像華夏人更像是外族人,那隻能告訴你到底怎麼回事誰也說不清了。


陶唐氏堯伊放勛,有虞氏舜姚重華,夏後氏禹姒文命。。。

三代以上的人不都是這麼稱呼嗎?

少見多怪,連法老都出來了。

還不像漢人?漢是什麼時候的事?


你知道左傳里有多少複姓嗎?南宮叔萬知道不?莫傲子華知道不?年輕人,要多看書


首先要有這人 其次漢語是在不斷演變的


上古漢語可能不是單音節語言,所以。。。漢字極大地塑造了漢語言


也有一種政治不正確的說法,尭是古埃及的法老王。


不能確定堯時語言是不是漢藏語,另外就算堯說漢藏語,那他說的語言和後來加入了60%外來詞源的原始漢語差異應該也是非常大的,中古乃至現代漢語就更別說了


推薦閱讀:

如何评价商鞅其人其事?
如果春秋戰國有電視機,可能會播放什麼內容?
古代巴國的歷史是怎樣的?同古蜀國有什麼聯繫?
春秋時期為什麼很多戰爭是以一種禮儀性質的,而且不滅國?

TAG:名字 | 先秦歷史 | 堯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