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朝末年(大致在太平天國運動這一時期)有像朱元璋、李自成一樣的起義軍頭目,清朝可能被推翻嗎?
有,實際上清庭已經要被自己壓垮了。
不組建新軍:無法完全碾壓農民軍,被列強殘食,王朝覆滅。
組建新軍:不改革政體,有知識有力量的新式軍隊得不到該有的地位,自然不會聽從異族皇帝,王冠落地。
沒有蜥蜴人帶來的現代化關稅體系和先進火器,就算清王朝挺過了太平天國和同治回亂,那麼鎮壓他們的漢族軍閥勢力會無限制的膨脹下去,一樣要被推翻。
我以為歷史是偶然與必然的疊加,歷史沒有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對它進行諸多的假設,但是下一秒結束後,所有人的行為構成了必然的歷史。在問題中,提問者潛在的想法竊以為是覺得清廷退位走得過分體面了,甚至末代皇帝都得以善終,對革命來說算是不徹底的。但是歷史如此,我們不是構成過去歷史的人物,而過去的人物之所以沒有湧現出朱元璋,李自成,我覺得是提問者太過於狹隘了,那些朱元璋,李自成不就在張之洞、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之中嗎?
為什麼清廷能發布退位詔書後苟活紫禁城中?而元明末期就是朝廷傾覆?個人愚見,還是這兩個朝代末期有活路的太少,苟延殘喘而不得的太多了。有個故事說你能控制兩個人,你就能控制十個人。政治、民生、求生存,竊以為同理。農民起義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農民要求生存,不是一兩個,是成千上萬,是這個國家的農民都難以為繼,不成功便成仁才能順應天命繼承大統,然而在清末我們能看得到的純正的農民起義有幾場呢?清廷覆滅,並非亡於農民軍,而是內外交困下的改革失敗引發的上層革命,和動輒崇禎掛樹的農民戰爭相比烈度低得多,我個人覺得可以類比的例子就好比大憲章簽署失敗,英國貴族要干國王,但不是要乾死國王一般。至於為什麼不要乾死國王,還是看看袁世凱之流怎麼發家的吧,或者說,這次清廷退位的直接促成者們,有幾個泥腿子?他們都是得利於朝廷的要員,不是體制外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農民,清廷控制了十個人中的兩個人,那就可以驅使這兩個人去剿逆,去改革,甚至於當這兩人於清廷撕破臉的時候,鑒於自己發家的經歷,他們倆也不會與清廷搞得太難看,畢竟他們也是既得利益群體。
個人一點愚見,全是信口胡鄒,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