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中如何不用死亡的元素而讓讀者感到悲傷?

「電影、電視劇、小說,到最後,基本要死一兩個人,為什麼?你如果不用死亡的元素,讀者的悲傷很難變成悲哀。」

這句話截自大美玲(姜思達)的公眾號

仔細想想 確實很多文學藝術創作中,讀者真正感受到的悲傷還是建立在死亡之上的

個人認為嚴格意義上來說 ,夢想的破滅,愛情的破裂,等等,在故事主角的角度上來說確實是悲傷的

但對於讀者或者觀眾而言,可能只有唏噓,遺憾,可惜,而並不是悲傷


所以,除了死亡因素,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使讀者感到悲傷呢?


死亡只是最容易激起人類的共情,其實只要你的作品摸到了讀者生命中的殘缺就會讓他悲傷簡單得不行。比如對於單身狗來說秀一下恩愛就能讓他悲傷了。


兩個人終究還是擦肩而過,沒有回頭。不僅僅因為那輛疾馳而過的列車,更多的,是那連櫻花都無法追上的時間流逝。《秒速五厘米》看完,總會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因為男女主角沒有在一起嗎?或者只是因為時間的無可抗拒吧。時間會消磨一切,真殘酷。


謝邀。

死亡之所以能引發最大的悲傷,是因為死亡代表生與死的反差,以及永遠且終極的不可得,此後再也沒機會、再也不可挽回、連重振精神的機會都沒有了,因而會讓讀者感到悲傷,並且對生死的恐懼能夠更大程度地激發這種悲傷。
實際上唏噓、無奈、感嘆也是一種程度比較輕的悲傷,雖沒有死亡來得具有衝擊力,但有時候它們可能比死亡帶來的悲傷更綿長、更久遠、更讓人難忘。

我曾經在《悲劇的極致必須是死亡嗎? 》這個問題下試圖給出我對悲劇的極致的理解,即在於「不可得」。愈是希求、愈是為此做出努力,最後卻仍不可得,甚至連已有的都全數失去,悲傷則愈為濃厚。
換言之,反差越大,努力越得不到報償,愈發悲傷。
不可得,並且具有巨大反差,就會造成足夠的唏噓、悲傷、遺憾的效果。

所以就讓他們拚命努力吧,如果他們用盡全力去拼搏、去實現,到最後卻仍無法得到,回頭看自己流過的血和淚全成枉然。這是對自己何等的否定與嘲笑啊。
所以就讓他們盡情相愛吧,如果他們為了比起去跨越、去面對,到最後仍受命運捉弄,滿懷誤會、遺憾還有痛楚擦肩而過。這是對自己何等的折磨與罪罰吧。

讓他們為目標而奮鬥,讓他們為擁有而喜悅,到最後卻仍是一場空,到最後卻不慎失去。到最後仍不可得,不同故事就有不同的悲傷。


私以為,最大的悲劇是命運的不可掌控性,人在其中成為一枚被擺布的棋子,最終輪得絕望之深,唯有自殺以解脫。

想想一部為人所熟知的悲劇還真離不了死亡,最能讓人感傷的還是死亡。但是還是根據受體的審美水平來說的,有些受體有足夠的水平去欣賞脫離了死亡的悲劇,有些受體則無法理解。

總而言之,死亡是能引起最多人共鳴的東西。


扼殺生命,虐待生命,扭麴生命,讓生命墮落,讓生命掙扎,讓生命吶喊。

使其輝煌然後一無所有,使其一無所有然後落井下石,使其嚎啕大哭然後眾叛親離,使其眾叛親離然後自殺,使其自殺不得而生不如死,使其生不如死而墮落。

使觀眾覺其善,知其真,曉其美,卻落下這般下場,造化弄人,真是個悲傷的故事啊!


秀恩愛,然後分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捉妖記》票房可以成為中國票房冠軍?
曾經看哭你的電影是哪一部?
如何發現一部優秀的電影?

TAG:電影 | 小說 | 人性 | 悲傷 | 小說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