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改編的電影為什麼容易失敗?

為什麼名著改編那麼難?文學比電影究竟多了哪些信息?


從本質上來說,電影是一門用鏡頭講述故事的藝術;而文學名著,則是一門構築在文字上的藝術。

(一)其本質的不同

首先是電影,從電影產生之日起,它就註定是用來講述的一種媒介,其後隨著發展,電影被分為現實主義和形式主義兩種,就前者而言,無論是紀錄片還是其餘類型片,都是著力於「講述」,至於後者,則是一種剝離了「講述」產生的情緒、思想等方面的渲染,跟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其側重點在於情緒、意境等形而上方面的表達。

而文學名著,雖然文字的產生是因為記錄的需要,但發展到文學藝術方面,卻有了更多作用,可以用來講述,也可以用來表達思想,所以說,講述故事只是文學藝術的一個方面,而非全部。

在此前提下,電影和名著之間的罅隙就尤為明顯,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無論電影還是名著,其本質內涵和外延都是不盡相同。

(二)電影敘事的獨特性

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拋開形式主義電影),大部分是按照一定的敘事方式來推進情節的發展,最後完成一個故事的講述。所謂的敘事方式,可能是正敘、倒敘、交叉敘事,但究其普遍性,一部電影必然是經歷開局—過程—結尾有機組合的。另外,電影還夾雜著大量獨特的敘事技巧,如敘事推進節點、情節建置、引發事件、激勵事件、人物弧光、故事脊背等,這些相對制約的電影敘事。因此對於改編一部名著,其首要考慮的就是是否能夠滿足電影敘事獨特性的要求,例如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書中對於故事的講述縱橫交錯,很難找出一條明顯的故事主線來作為電影推動因素;又如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的意識流,基本已經脫離了故事的講述,電影很難用講述故事來闡述這本不朽著作。

另外一個原因名著篇幅和電影時長的矛盾。好萊塢標準電影時長是120分鐘,因此電影劇本也是120頁左右,當然也有例外如2-3個小時的電影,但畢竟不是主流。因此對於名著篇幅的改編就要做大量的「減法」,如去除大量的支線情節和人物,或在主要情節中進行截取等。如《歸來》就截取了《陸犯焉識》書中的一段,刪除了大量之前的情節,對於原著的表達,自然打了很大折扣。

(三)電影語言與文字的區別

電影語言,包括角色、對白、燈光、攝像等各個方面,呈現出來的是一種用畫面和聲音講述故事的狀態。所以,在名著中文字的轉述方面,即有長處也有短處。

首先是長處:電影更具畫面感,也能充實進去更多的細節,可以通過布景、音樂等可以交代情節、人物背景,如一個電影畫面中人物穿一件白大褂就可以直接交代其職業。另外電影也可以通過其獨特語言表達意境和情緒,比如用陰暗的燈光來表達恐懼、壓抑,用歡快的音樂表達喜悅情緒,用台詞的語調來表達人物心情等。

其次是短處:電影語言不像文字一樣具有通用性,它對名著的表達也顯得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書中簡單一句「XX感到十分飢餓「,電影可能就需要建立一個場景是XX對著一堆食物流口水。還有一項最大的局限性是視角的不同,無論是主觀講述還是客觀描寫,文字可以直接對人物思想進行描述,而電影畫面卻無法進入人物思想,只能藉助別的手段,諸如畫外音、閃回、借其他人講述等方式進行表達,一定程度上會破壞電影敘事。

其實來講,電影語言的獨特性,即是其長處也是其短處。名著與電影的載體不同,也是電影對於名著改編瓶頸所在。

(四)電影對於文學性表達的局限性

名著,首先是一種文學,其次才是故事、哲理、情緒等的表達。文學能給讀者帶來的,是隨著文字一起經歷然後感悟的奇妙過程,是一種伴隨著思考的閱讀。而電影,是使用鏡頭語言來講述一個故事,更多的給觀眾一個視角來感受、經歷這個故事,當然也會帶來回味和思考。

文學性,包括語言藝術、情節藝術、哲學思辨等各個方面,從狹義角度來說,也只能用文字來呈現。用電影來呈現,必然會產生某一方面的缺失。羅伯特麥基曾經說過「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而故事之於電影,是第一位的,一部好的電影可以說是很好的比喻了生活,但很難觸及其更廣泛的外延和挖掘其更深層次的內涵。文字可以直截了當地表述思辨,而電影則需要用講述故事來體現思辨,文字可以赤裸裸地闡述道理,而電影需要用故事寓教其中,文字可以立體化地講述人物,電影則只能用故事情節(也就是「動作」)來塑造人物。

綜上而言,電影能做的一起都需要依賴於故事的講述,而文學名著其本身卻沒有太多限制。

(五)主導者的區別

名著是私人作品,而電影具有協作性。

一部電影的產生,並不是導演、編劇、演員等的個人成果,也不是某個特定群體的作品,它要求各個崗位人員共同協作。因此,可影響電影的因素太多,即使一部名著經由一個編劇進行了完美的改編,但可能會被一個蹩腳的導演曲解,被糟糕的表演掩蓋,被不合時宜的音樂削減、被亂七八糟的燈光毀滅等等。所以一定程度上,電影遵循「木桶效應「,其質量取決於短板。這點在名著方面就很難出現,因為它的創作者是一個人,創作者的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作品質量,無可置疑的私有化,最大限度的保證了作品質量。

最後總結一下:

名著改編成電影之所以失敗的太多,是因為本身是兩種藝術形式,雖然有關聯,但不盡相同,名著不是比電影多了什麼,而是一種藝術與另一種之間的區別。用一種藝術形式來表達另一種,必然會有局限性,也會有不可避免的缺失。


文學藝術和電影藝術轉換的問題,一個以描寫和想像為根基,魅力就在於不確定性,就算金庸再怎麼描寫王語嫣的長相,每個人心裡也都會有不同的,屬於自己的完美想像。人物內心的一些細微心裡變化,極為複雜的思考,在小說里可以輕而易舉完成,到了銀幕上就變得格外困難。
而電影靠的是聲畫,一切都是切實可見的是具體的。
這是核心矛盾。
----------補充----------
越是優秀的小說,越會把小說這種藝術的長處發揮到極致,越把這種長處發揮到極致,改編成影視作品的難度就越大。 所以,某種程度上講 優秀小說=難以改編影視劇
當然也有時候恰好小說很優秀,但是又很適合改編影視作品,這種小說是導演的寶貝。而那種小說最後一般都是靠故事取勝,之前說過的那些細微描寫、想像在小說里沒有被發揮到極致。


名著和影視作品存在著諸多不同,比如載體不同,結構不同,要求不同,表現模式不同。更重要的是,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導演只能選他心中的那一個。所謂好廚子好找,好菜難評,就是這個道理。


影視類是用鏡頭說話的藝術,而小說類是文字說話的藝術。2個不同的啊。

無論從小說改編到到電視、電影還是從電影改編到小說,都是2種不同藝術形式的過渡。

很簡單,給你一個題材,題材是展示一個人開心的、很開心。

你需要分別用到文字和一張照片去表達,你就發現其中的差異了。

你嘗試去做做。


一個故事,可以改編成音樂,比如《梁祝》;也可以改編成遊戲,比如《重返德軍總部》;還可以畫成油畫,做成雕塑,改造成主題公園。最多的是改編成電影。
能否成功,中間的轉碼很重要。文學語言和音樂語言,繪畫語言,遊戲語言,電影語言是不同的語言。導致轉碼失敗有很多原因。要麼讀碼錯誤,損傷了原意;要麼改編過多,風馬牛不相及;要麼解碼失誤,不知所云。名著改編電影之所以難度高,是因為人家在文學領域已經是最高成就了,人們對它的期望值過高,改編者任何一個方面的失誤都會放大。


個人覺得有兩點原因:
1、優秀之後,更上一層太難。當無法更優秀時,會因為對比而缺點被放大。
2、在改編之前,就已經廣泛傳播,被廣泛討論,從而在每個人心中都建立了一個自己的理解和偏愛。當無法契合到觀眾心中的形象和情緒時,缺點被放大。
——————————————————————————————————————————
好吧,其實就是一個原因,名著改編極容易出現缺點被放大的問題,而人的習慣思維,挑刺比審美更能顯示自己的獨特性。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 是因為它代表著作者的想法作者看這個世界的眼光 敘述著作家自己的內心 當這本著作演變成我們稱之的名著時 就說明這些看法這些目光已經被現在嗯我們認可同意了 所以當別人想要改編翻新這些名著時 大家都會習慣不了


先入為主,第一印象總是最好的


1.文字表達會留很多想像空間,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於別人的想像,然後找到共鳴;而電影是導演或編劇的想法,把留給觀眾的想像空間縮小了2.對名著或者權威的崇拜,已經夠優秀了,再翻也不可能突破本來的高度


哪裡那麼容易都站在巨人肩膀上?說不定就只是爬到了腳面上。


1.首先必須強調,小說和話文,也就是電視電影劇本,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問題,只要寫過一點小劇本的人都知道要把小說轉化成劇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2.簡單的說,小說偏重情節,話文則必須注意畫面,鏡頭感。小說創作過程中只要作者自己滿意就好,話文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讓導演看懂,此外話文的創作涉及的因素要比小說多,話文要把小說許多抽象的場景和情節具象直白的表現出來。
3.我個人一直對名著小說的改編抱一個比較寬容的看法,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對於相同的表述,每個人的感官想像是不同的,所謂重口難調,編劇和導演也不過是小說名著的讀者之一,他們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對名著小說的想像和看法,因此實際上無論怎麼改編還是會被吐槽。另外改編要考慮許多其他因素,不是每一種可以想像的場面都能實現,但這些觀眾讀者是不會關心的。所以韓寒在拍《後會無期》時候說過這部電影再拍之前不寫小說是怕拍出來讀者比較。

名著小說的改編需要創作空間,更需要讀者觀眾的體諒寬容。


從藝術學的角度來說,文學名著具有豐富的情思韻味和想像的空間。而一旦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等,由於現實世界條件的限制資金的限制以及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和演繹都會影響名著的內涵以及限制觀眾的思想,想像空間大大減少了。而且都說一千位觀眾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名著里的角色的理解和看法都不一樣,在看書的時候可以以自己的理解來看,用自己的想法來評論那些角色,而一旦拍成了電視電影,角色就帶上了導演以及演員等的主觀理解,很可能演繹出來的就不是你看到的那個角色了。所以,很多人會覺得改編之後的劇毀了,完全沒有名著的那種美好或者震撼的效果了。當然,還有很多因素在裡面,但是以目前的條件來看很多名著的改編都是不太成功的原因大概就是演繹的過程加入了演員的主觀思想有可能會使角色偏離了觀眾的想像,還有現實條件的限制很多小說里的場景無法表現出來這會讓觀眾覺得很虛假,這也會影響觀眾對這部劇的看法。


有些是表現方法不同,比如相聲評書和漫畫電影用一樣的安排,就會覺得不能表現。

更嚴重的原因,在現在這個匆忙的社會環境下,藝術家和觀眾都比較浮躁,所以各種勉強的產品就出來了


若是寫得都跟張愛玲的小說一樣特別有鏡頭感,否則都不容易拍出和原著表達的內容相似,更何況有些心理描寫,每個人的體會都不盡相同。所以要麼看原著,要麼看電影,別一起看


每個人心裡對原著裡面人物都有個想像,真實電影或者電視劇,演員不容易做到每個人內心的那個想像人物原型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莎士比亞,
電影只拍出了導演心中的那個,但那是否也是你的菜呢?


期望值太高。


目前大多數人對名著改編的評判標準真的合理嗎?我是存有疑問的。更多情況下名著改編的電影還是會被評價名著的標準來評價,而不是評價電影的標準。

所以我認為很多名著改編並不是真的失敗,而是太多人看待這些作品有些偏頗。


這就好像是「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的時候難免把男主女主男二女三什麼的yy成心中所期待的面孔身形。一旦搬上銀幕舞台具像化了,那1000個讀者里至少是有999個難免失望了。。。


一段話,不同人腦海中有不同場景。
完了一拍成電影兒電視劇,全給定格成一種了,能不鬱悶么?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題材適合改編成AR遊戲?
如何評價《小王子》電影后半部分原創改編?
火影忍者如果倒過來寫,會是什麼樣子?

TAG:電影 | 文學 | 名著 | 影視評論 | 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