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 App 取名字?

需要注意哪些點,有哪些要訣?


給app取名字其實是件很雞肋的事,感覺很重要,但有時發現成功的應用很多起的名字都很奇葩。
火了的應用不管名字怎麼拗口難記,照樣還是能口口相傳。

不過總結一些常見應用名字的規律,貌似還是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
社交聊天類的應用貌似偏愛取兩個字,基本上你用的那些常用社交應用基本都是兩個字的,微信、知乎、陌陌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順口,利於口口相傳。
而工具類的偏愛取四個字,什麼印象筆記、有道詞典、高德地圖、肥皂漫畫等。前面一個詞為了用戶更好的記住你,後面一個詞則點明應用主要功能。


一個好的名字不僅可以展示你應用的功能、特點,還可以提高你在各個平台上的展現次數和搜索排名。用戶在移動端的搜索和下載行為與PC端有很大不同,把握其中的規律,或可為App接下來的推廣提供助力和方便。

我們常說的App大致分為兩類:應用、遊戲。兩類App都有不同的命名規則,在此我們著重討論應用類App的命名方式,遊戲類我們在結尾處稍帶介紹一下,也歡迎大家討論拍磚。因為我比較關注安卓平台的運營,對蘋果的AppStore不甚了解,所以以下就針對安卓平台做討論。

首先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1. App的名稱有哪些作用?
  2. 你的App提供的最主要功能是什麼?
  3. 在哪裡展示和被下載?
  4. App的名稱對不同渠道的搜索排名有哪些影響?
  5. 我們該如何設計App名稱?
  6. 其他。

一、App名稱的作用
其實App名稱的作用就兩個,即:

  • 展示品牌和核心功能(如百度地圖、必應搜索);
  • 一般為權重最大的搜索關鍵詞(特別是在不能設定關鍵詞的平台)。

為什麼這麼說?以豌豆莢為例,我們來看看目前主流安卓平台是如何展示應用的

可以看到,在搜索「詞典」的情況下(哈哈,又給我必應詞典做廣告了,關鍵是真的好用啊),排名靠前的應用(請忽略那個推廣。。。)都具備了我上面提到的特性。而且,一個手機屏幕最多只能展示3-4個應用,展示內容只有:名稱、大小、安裝量、產品介紹的首段內容。所以我要說,產品介紹的第一段也非!常!重!要!

  • 一個好記的名稱+一個吸引人的首段介紹=用戶有可能點開你產品展示頁!

這次我們只討論名稱,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如何更好地介紹和展示App。有了上面兩點做基礎,就可以知道我們追求的結果是:

  • 名字好記好理解,用戶一眼就知道你是誰,幹嘛的,能提供什麼功能和價值(瞬間判斷我需不需要);
  • 用戶搜索功能和品牌相關的關鍵詞,排名靠前的總有你。

二、App的主要功能
一個詞如果不能表達你應用的最核心功能,那這個應用該回爐重造了。我不是說起一個具有特別寓意的名字不好,但是你要明白你放棄的是什麼(參考一、App名稱的作用)?也就意味著你的產品在其他方面要更加出眾才會被用戶發現和喜愛。在這個什麼都講究速度和規模的時代,哎,這段不多說了。。。

三、應用的下載和展示渠道
目前國內主流的安卓應用商店有:

  • 第一集團:豌豆莢、360手機助手、百度手機助手、小米應用商店、騰訊應用寶;
  • 第二集團:91、安卓市場、Google Play、應用匯、安智;
  • 第三集團:各大手機廠商如聯想、華為、魅族、OPPO,以及機鋒、木螞蟻、N多等曾經還不錯的平台。

為什麼提這個呢?因為我要說第四個大問題。

四、不同平台的排名演算法
想知道各個平台的排名演算法進而修改相關信息提高排名?想得美!各個平台的演算法是業內公認的機密,且一直在變化。App的名稱幾乎是權重最大的檢索關鍵詞,那麼我們把可能的考慮因素及權重(以字母代替)羅列一下,看看平台方葫蘆里買的是什麼葯.

搜索排名總分=名稱匹配程度xA + 關鍵詞/副標題匹配程度(有的平台沒有關鍵詞)xB + 產品介紹匹配程度xC + 總下載量xD + 最近X天下載量xE + 最近Y天下載量xF + 最近Z天下載量xG(X&>Y&>Z,E&

當然還有評分=最新版本評分xI + 上一版本評分xJ + 上上版本評分xK(I&>J&>K)

注意,僅是簡單地舉個例子,不是具體演算法,只是幫大家理解可能影響應用排名和評分的因素。

五、如何起名字
上面說了那麼多,其實就為了最後這個問題。之前的分析其實也已經給出了答案。在此我們再分析一下用戶分別在搜索應用類App和遊戲類App的心理。除非用戶已經明確知道App的名稱,那搜索應用類App,肯定是奔著某個特定的需求去的,即尋找一個能提供特定功能的應用來解決用戶的問題。

  • 如果一個App的名稱里明確表示具備相關功能,至少可以得到用戶的注意。(如之前說的百度地圖、必應搜索)。
  • 如果你願意放棄展示品牌(尤其對於小公司),那就可以加入更加感性的詞語調動用戶的情緒,如電影趕快播(鬼知道他們這名字給他們帶來了多少曝光)、天天動聽(很感性的名字,但沒有提及音樂和播放器,只能再副標題、關鍵詞、產品展示內容中補強)

用戶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搜索遊戲,多半需求就一個:好玩。那如果App的名字看著好玩並標明咱們玩什麼,那就會抓住用戶的興趣,如植物大戰殭屍、瘋狂的賽車等。

六、其他
呼,沒時間寫了,答主先去健身了。以後有機會再和他家一起討論一下如何改善應用展示頁吧。


1.可以形象地用動植物來作為你的App的名字,同時也解決吉祥物的問題了。這個動植物最好與你要乾的事,或者這個App的定位、調性相符合。

2.也可以用古詩詞中的詞,或者流行語中的話。主要是為了提取其中特別能說明你這產品幹什麼的那層意思。

3.搜一下拼音,別有特別不好的諧音。這個詞也別有不好的意思。

4.要簡單,好記好讀,別太拗口或者有不常見的難認的字。有個公眾號做小龍蝦的,用了原產地盱眙的名字,但是盱眙這兩個字太難打了,拼音很多人也不認識,尼嘛怎麼找公眾號呀。

5.如果方便註冊域名,能給App提供一個好域名的下載PC頁面,加分!

6.一個人比較難想,把你想表達的意思寫下來,跟人討論,頭腦風暴

比如我給我的一個公眾號起名叫水母科技(shuimukeji)。它開始是關於互聯網商業和科技中的一些小巧思,從具體公司、人物和案例中提取,可深可淺,好看有趣且實用。也歡迎關注哈,已開張。

其實在我心裡,深海透明的水母挺有科技感的。自己喜歡,讀者形象好記,這符合一個好名字的基本要求。打60分應該沒問題吧。

~


從搜索的角度給一些建議。

首先是一些坑,需要避免踩到。

  1. 用生僻字。
  2. 用諧音字。
  3. 用容易輸錯/記錯的字。
  4. 單獨使用功能/分類做為應用名。

好的應用名長什麼樣?

  1. 長度適宜,最好2-4個字。
  2. 以獨特的品牌+功能/分類作為應用名。

正面的例子

  • 豆瓣電影
  • 黃油相機

信、達、雅


第一部分:根據用戶對該類產品的認知來確立給產品起名的基本方針


按照用戶對不同類型的互聯網產品的認知方式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


產品類型1:

  • 類型特點:用戶通過「工具名稱」對該類產品建立認知
  • 命名策略:這類產品形態簡單,依靠「工具名稱」建立用戶認知,依靠「品牌名稱」樹立辨識度。該類產品如果擁有知名品牌,可以直接使用「品牌+工具」的策略,如新聞類產品中用戶只需要通過「新聞」二字就可以知道產品形態,但產品需要通過「騰訊」「網易」等品牌區別自己和競品,因此產品名稱一般為「騰訊新聞」「網易新網」「新浪新聞」等。如果產品沒有強有力的品牌,也可以選擇放棄品牌進一步突出工具屬性,如「今日頭條」,畢竟用戶對這類產品的認識還是著重在「工具名稱」上。

產品類型2:

  • 類型特點:用戶通過「品牌名稱」對該領域產品建立認知
  • 命名策略:命名可以完全拋棄工具化詞語,突出個性化的「品牌名稱」,建立用戶的品牌認知和忠誠度。例如在「淘寶」完成網購市場培育後,用戶對於網購的理解已經非常清晰,此時可使用如「拍拍」「天貓」「京東」「易迅」「凡客」等品牌名稱,而不需要再突出商城等工具化字樣。

產品類型3:

  • 類型特點:用戶通過「領頭羊產品」對該領域產品建立認知
  • 命名策略:需要藉助領頭羊的產品名稱來讓用戶明白自己產品的形態,同時細微調整個別字詞達到和領頭羊產品區分的作用。如用戶對於第三方支付產品本來完全不懂,但隨著領頭羊產品「支付寶」建立了用戶對第三方支付產品的認知,其他競品採用的命名就會是「百付寶」「盛付寶」「財付通」等和「支付寶」接近的名稱。如果使用和領頭羊完全不相關的名稱則可能造成用戶不明白產品功能情況,如「快錢」「易寶」「拉卡拉」。

產品類型4:

  • 類型特點:用戶對該領域產品認知較少,沒有領頭羊產品
  • 命名策略:借用實際生活中的實物進行擬物化命名,或使用線下場景、用戶行為進行命名,將用戶在生活中的認知延續到產品中來,便於用戶理解。如記賬類應用「AA賬本」使用了「AA」和「賬本」等生活中的關鍵詞讓用戶明白產品用途,「隨手記」使用了用戶記賬時的行為動作表明產品的記賬功能。

第二部分:根據產品類型和市場情況對產品名稱各個維度進行分析

可以使用雷達圖通過以下5個維度對名稱進行分析:

  • 簡潔:選擇易讀易懂比較基礎的單字,避免生僻字,字數在2~4個字為宜
  • 表意:名字和App的相關性,用戶閱讀名字即可知道App的用途
  • 驅動:表達情感因素,引起用戶共鳴,從而驅動用戶下載
  • 傳播:不繞口,易記、朗朗上口,讀音沒有歧義,僅通過讀音就可以反寫出名字,字詞不易混淆,利於傳播
  • 品牌:突出品牌認知,在搜索結果中具有獨特性,吸引用戶注意力,有利於跟蹤趨勢

好的名字並不是要求以上5項分數都非常高,而是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和產品上市所處於的不同時機和市場狀況,而向不同的維度傾斜。例如在藍海中品牌性就不是特別重要,但在市場處於紅海時就尤其需要一個具有獨特品牌性的名稱了。


之前,店小二就「APP註冊商標怎麼選擇類別」吐槽一番。APP註冊商標怎麼選擇類別 ?_商標店小二魯魯

5.1期間閑來無事,為孩子、為違章、為購物、為學習欲下載幾個APP。在搜索過程中,商標代理人的職業病出來了:是真的替那些APP的經營者著急上火啊。就APP名稱這個事情,多想了會,再吐槽一番。不會談理論,僅僅以例說理:

舉例之前的啰嗦話:APP與以往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若干不同。在商標的使用、通用名稱的使用上存在著差異。目前想的到的有:

1、APP既包含文字,也包含圖形

2、APP文字中可既包含顯著性部分也包含通用部分,也可只有顯著部分。

文字中只有通用部分的APP們是小二著急上火的一批APP。

3、APP需要搜索、排行、砸錢(人)推廣才可以被知曉

4、無論事先是否知曉某個APP存在,只要想下載,就需要搜索

5、APP區分來源的功能不僅僅依靠顯著性部分,也需要依靠通用部分

6、雖然APP的圖形在認知、傳播、使用中是非主要部分,也是有價值的。

7、搜尋的途徑:要麼搜APP文字全稱(例如QQ郵箱)、要麼搜索APP中顯著性部分(例如:京東)、要麼搜索其中通用名稱部分(例如:違章查詢)

8、看到APP後並不能夠直接確定這個商品和服務的來源,可能需要其他信息進一步判斷

等等等等

有一點,APP的起名和普通商標的起名存在一個相同之處。就是:商標代理人從註冊難易程度方面建議企業選擇距離表示商品特點遠的辭彙(具有強顯著性)作為商標,但是企業從宣傳成本的角度總是樂意選擇距離表示商品特點近的辭彙(弱顯著性或者缺乏顯著性)作為商標。簡單點說,企業是非常樂意做商標法十一條禁止的事情。所以,很多情況下,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在強顯著性和缺乏顯著性之間選擇了一些既能夠暗示商品的特點又不影響其識別商品來源功能的符號作為商標。

接下來,就APP STORE 中的APPs挨個點評,吐槽一番,小二手機中部分APP:

1、美顏相機。不僅文字還是圖形,均直接明白無誤地表明了服務的特點。從商標角度,結論為失敗。

不過,美顏相機比用相機作為APP名稱好五十步。

2、e代駕。

代駕表明了服務的內容。E按照早些年的理解,是explorer的首字母。這些年還這樣嗎?是提供代駕服務的一種工具?小二認為,這個e代駕註冊商標需要費一番功夫。

圖形部分,中心帶有字母E的方向盤符號。作為商標,E太小了吧!商標局會給你註冊嘛

3、方向盤?這一篇中還有一個方向盤,那就是58違章查詢。

58是商標,違章查詢是服務(違章查詢是哪個類別,真的不曉得)。

雖然APP中,圖形發揮的是次要作用。可是58這麼大的公司,把圖形中的58搞那麼小,真的好嗎?萬一有誰模仿下,圖形照搬,僅僅把58更換,58如何是好?

4、知產寶? (還有截圖中沒有出現的支付寶)!

下載時或別人介紹時,非常容易理解,知產寶雖然沒有通用名稱,但是,這個商標如支付寶一樣,能夠讓對這個商標有認知後的更深刻地記憶、傳播。圖形還可以哦。

只是在不知道有這麼個產品時,無法被主動搜索到。這點不如前邊的E代駕、58違章查詢。

5、百度音樂。

百度是商標,音樂是服務的內容。

圖形中DU為百度的度的拼音,耳機暗示了服務的內容。

作為商標非常好。

6、搜房網房天下

文字部分,不論是搜房網還是房天下還是搜房網房天下都與知產寶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圖形部分,一個房字,對於搜房網來說就沒有太多利好了。太沒有顯著性了!

7、帶有小汽車圖形的停車寶和滴滴打車

停車寶?與支付寶、知產寶如出一轍。但是,支付寶能核准註冊,可並不意味著知產寶、停車寶也能順利核准哦

滴滴打車,現在我已經忘記了滴滴到底是三點水還是口字旁的了。滴滴是商標,打車時服務內容。說實話這個商標著實不錯。能不能在應該的類別上核准嗎對於滴滴打車來說,任務艱巨。前幾日,聽聞,滴滴和快的合併,小二斗膽一個建議:繼續改名「滴的快」。哈哈

這兩個APP,文字來說都還可以,甚至不錯。圖形部分就實在拿不出手了。小汽車一個是服務的對象,一個服務所使用的工具。你說說,你們能阻止你們同行使用小汽車圖形嗎?著作權保護?有些差強人意!

8、脈脈

曉得這個APP之後,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該名稱源於人脈的脈。

這個APP不管是文字還是圖形作為商標,顯著性是沒得說。

可是,我喊你maimai還是momo呢
?

我在輸入脈脈兩個字時,是屬於含情脈脈,然後刪除了含情二字。

9、汽車之家

是典型的網站衍生出來的APP。延續了網站的名稱。顯著性會有嗎?

10、攜程旅行

攜程是商標,旅行與服務內容相關。

海豚的圖形。這個APP從商標角度非常棒。海豚的圖形,美術作品著作權也是極好的。

11、神州租車

神州是商標,租車是服務內容。極好極好。

可是你的圖形中的CAR和停車寶、嘀嘀打車中的小汽車有啥本質區別呢!

12、童玩兒

文字部分暗示了服務的內容,但不影響區分服務來源。圖形是一個抽象的母親(或父親)陪孩子玩耍的情景。作為商標均非常好。

在沒58、百度那麼高知名度、文字中沒有通用辭彙的情況下,指望主動搜索到是不大可能的了。不過,凡是欲用APP發展的,能不做海量推廣嗎?

還是贊一個

13、群友通訊錄

這是誰的通訊錄?失敗

14、moxra

無論是文字還是圖形,均具有極強顯著性。

話說,別人不邀請我使用這個APP開會,還真不知道這個東西。若不是直接搜索motra,應該搜索不出來吧

15、車點點

只有商標車點點。作為商標,可以。

圖形一個車字,與停車寶、嘀嘀打車、神州租車應該是沒啥本質區別。

在沒有通用名稱這個問題上,與童玩兒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

16、百度地圖

如贊百度音樂一樣贊百度地圖。

17、2048 遊戲APP

特彆強調下是遊戲APP。話說開發這個APP的人是匿名學雷鋒嗎?

話說聽聞這個遊戲好玩,要下載時,真的不知道該下載哪個哎,唉!

18、中華萬年曆

失敗。

話說,用這個版本的萬年曆挺好用。後來手機更新,需重新下載,怎麼就是找不到了呢!!!!看了別人手機上,才知道,得搜索中華萬年曆五個漢字!

19、郵箱大師

失敗。吐槽下,你163那麼高知名度,為啥找這樣一個你能用別人也能用、知名度還不高的「郵箱大師」?莫非認為郵箱大師可以獨享?「郵箱大師」能提升163影響力?

話說不用郵箱大師的人知道這個是163的嗎?

話說用了郵箱大師的人還會認為這個可以包容163、126、qq、新浪、google等等郵箱的人還是163的嗎?

20、腦補下微信、qq、微博APP

文字部分僅僅有微信、QQ、微博。

圖形部分為企鵝、兩個笑臉(?)、一個眼睛。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影響這些APP的搜索、記憶、傳播。為啥,因為人家是明星。

店小二在吐槽過程中,有了一些心得,店小二最後給APP的業主們提個建議:

1、APP圖形儘可能做到可以用有著作權的程度。有著作權的美術作品堪比馳名商標呀,通殺45個大類。

2、APP的文字,一定要具有顯著性的部分,盡量用QQ、百度、攜程、天貓、京東這樣的辭彙作為核心,也可以用支付寶、停車寶、知產寶、美圖秀秀這樣的可能會被認為具有顯著性的商標。一定不要用美顏相機、中華萬年曆、車輛違章查詢、商標註冊、駕考寶典小車這樣的辭彙。也就是說,盡量選擇距離表示商品特點盡量遠的辭彙(具有強顯著性)作為商標,避免選擇距離表示商品特點近的辭彙(弱顯著性或者缺乏顯著性)作為商標。

3、在你沒有達到QQ、微信、噹噹、京東、天貓那個級別時,儘可能地在文字中添加通用名稱,例如:攜程旅行、神州租車、滴滴打車等等。能砸錢推廣除外,例如:滴滴打車就叫滴滴似乎也成。若不加通用名稱,通過搜索通用名稱就沒有被搜索到的機會了。

有了較為明顯的圖形、具有顯著性的商品、所涉及的通用名稱,消費者才能夠區分商品和服務的來源。

4、要使消費者通過搜索出來的界面在下載之前就能夠區分清楚商品和服務的來源,例如下載前的界面可以添加更多的信息。

如此以來,即便竹葉青都做APP,也不用擔心要買竹葉青酒,下載了竹葉青茶APP。

也能夠在眾多的長城APP中順利找到長城汽車、長城潤滑油、長城葡萄酒、長城飯店、長城寬頻、長城電腦。


上面好多都是複製黏貼黨,我說說自己的經驗。
一般來說,從開始想出一個idea開始到著手編碼到後面的完善,很有可能成品與自己的初衷是不太一致的,所以一開始糾結於名字不是最主要的,我一般都是用自己的codename(個人是以利物浦球隊的球員名字作為codename)。在實現項目途中偶爾會根據當時的進度和偏離初衷的功能修改自己的名字。這樣既不必在一邊編碼過程中糾結名字,也會動態根據實際項目調節名字。


作為普通小白用戶 我看一眼名字不能鬧清楚是幹啥用的 我就直接跳過了


看了各位大神的答案

有的人說一定要通俗易懂,功能優先;也有人說要突出品牌,打造認知差異化才是王道。請問前者,閑魚是不是應該叫二手貨,氧氣是不是應該叫內衣指南;請問後者,應用寶是不是不如豌豆莢,每日優鮮是不是不如愛鮮蜂。

對於一個互聯網公司,其實一個App的名字對於項目最終成敗起到的影響有限,不犯致命錯誤即可。不過,通過一個起名的過程,可以深入分析用戶對於一款產品的感知方式和使用流程,對於企業的長期營銷方案有重要意義。

切記以下只是我司在產品命名過程中的實際思考方式,不符合嚴格的MICE原則,時間有限,直接給結論:App起名的藝術,是產品的功能描述和品牌的辨識度之間的一場博弈

從市場定位的角度

  1. 產品類型:化肥的名字一定是簡明易懂的,女性奢侈品就應該是一串字母不知所云的。明確產品的功能和類別,是產品命名的第一步。作為一個生活服務+社交的App,貨幣換算,天氣預報工具性的名字過於直接,內容類產品LOFTER, OPEN開腔過於抽象,『同城玩樂』本身不像『旅行』『外賣』『金融』已經是成熟品類,所以像百度地圖,同程旅遊這樣,起一個XX玩樂也不太好,綜上,我們的產品命名的基調,應該是在功能性(同城玩樂)和辨識度(品牌符號)之間取一個平衡。
  2. 目標人群:Enjoy這個名字覆蓋的人群廣度必然不如大眾點評廣,但作為它核心目標用戶—愛裝逼的小白領們,卻會恰恰因此感覺站在了『大眾點評』用戶的逼格鄙視鏈上游。作為一款平均客單價百元的消費平台,我們必然要無情地放棄屌絲用戶的偏好,給受眾製造一種中產階級以上的歸屬感。在我的核心目標用戶調研中,Keep,Enjoy,小紅書/華爾街見聞,網易雲音樂,好奇心日報等產品的普及率極高,但沒有一個人手機里有美團團購,IOS的普及率在90%以上,女性用戶iPhone普及率更是100%。事實上,如果不是我作為Note5和P9 Plus的用戶為安卓暴發戶們據理力爭,我們的產品很可能都不會有安卓版的。上次活動中收到的諸如『加我』『叫我』『求帶』這些屌絲氣息濃厚的名字,掃一眼就會被Pass。
  3. 企業規模:大公司如果有一個成熟的品牌,不必糾結寶潔的產品線命名原則和特勞特的定位理論(App和快消品是兩回事),直接用產品線延伸的方式,降低用戶的選擇成本,如百度外賣,微信讀書,京東金融,阿里旅行,無所謂百度和外賣之間沒有聯想,阿里和旅行之間也沒有。但作為一個新公司,如果也採用品牌+品類的命名方式,品牌名稱最好是和該品類相關的,比如獵豹清理大師,途牛旅遊。我們作為一個新公司,品牌名稱必然要和品類產生聯想。
  4. 市場階段:通用汽車,通用電器,標準石油,萬達,萬通,萬科,在一個市場早期,用戶的心智尚未必污染,含糊,通用,大而全的名字,方便佔據心智。但當市場到了一個成熟階段之後,新公司必然要選擇精準有差異化的名字,來和現有的競爭對手區分開,App也是同樣的道理,之前說過,當我手機上已經充斥著釘釘陌陌探探人人啪啪聊聊抱抱派派暖暖聚聚會會的時候,不會在去做一款玩玩。並不是因為疊字不好,而是在市場的這個階段已經不合適。

從用戶路徑的角度

華杉老師的《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一書中第九章有一個精彩的消費者模型,其思路和我之前寫的TTPPRC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包含了一個產品名字和用戶之間互動的完整路徑和全部使用場景(個別場景下,部分環節可以砍掉),是我對於產品命名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1. 受眾=吸引+記憶
    用戶的第一個角色,是作為受眾知道你的App。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優秀的名字要做到兩件事,第一是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第二是讓他能記住,這其中就產生了通俗易懂(功能性)和標新立異(辨識度)之間的內在衝突。
    一般情況下,高辨識度的名字容易吸引注意力,比如『孤獨拯救』,但是記憶成本較高。『玩啥』好記,但是辨識度太低,不容易給予用戶強烈的刺激,而且在下一個尋找+購買的環節中,極其容易迷失。『逃跑計劃』是上次命名大賽中我非常中意的一個答案,可惜跟玩樂的相關性比較低,適合旅行類產品。
    一定不要忘記名字的聲音傳播,避免兒化音,避免多音字,避免諧音!
  2. 購買者=尋找+購買

    一個用戶從受眾變成購買者的時間間隔不一,如果他是在應用商店搜索關鍵詞的時候看到了你的App決定下載,那麼這個間隔可能只有幾秒;如果他是在偶然一次聚會上聽朋友介紹了你的App,幾個月後忽然有一個使用場景想起來下載,這個間隔可能長達半年。
    在用戶從受眾變成購買者的過程中,產品名字的辨識度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在他記得住的情況下),尤其是App的尋找和下載場景,往往是和同類產品放在一起的!
    如果我把App命名為『去玩』,那麼意味著用戶需要在應用商店裡的『去玩嗎』『去玩兒』『去玩玩』『愛去玩』『趣玩』『玩趣』『玩去』『去玩』中,穿越層層迷霧,準確無誤地找到我的產品,難度太大。
    事實上,無論是尋找還是購買,我們人類做任何選擇的時候,天然排斥同類別選擇。做一個假設,五款App分別叫『去玩嗎』『去玩兒』『去玩玩』『愛去玩』和『JOIN』,如果他們的功能完全一樣,但你只能選擇一個,絕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最後一個。具體原因請參考《選擇的悖論》。
    最後,在具備一定的辨識度的情況下,一定選一個IOS和搜狗輸入法默認情況下可以直接打出來的名字,把用戶的輸入成本降到最低。
    時刻銘記ASO和SEO優化!
    插一句題外話,TTPPRC不算特別好記(還是比TCDPRD這種六個無規律的字母排序好很多),但SEO無敵,總體還算是不錯的名字。

  3. 體驗者=喚起+使用

    當你的App已經被穩穩地下載到了用戶的手機里,用戶的角色就成了體驗者。在這個階段,辨識度的重要程度被降低,功能性再次佔據了上風,因為你的同品類競爭對手所剩無幾。
    此時,App名字的主要作用是佔據用戶的心智,當使用場景出現的時候,他會第一時間想起你的產品。比如大眾點評很早之前就可以預定電影票,但大多人想到看電影的時候,還是會第一時間打開貓眼電影或時光網,後兩者從更垂直的角度,佔據了用戶在電影這個品類的心智。單從這一個環節而言,『今天玩啥』『下班幹啥』都是不錯的選擇,但綜合其他因素考慮,它們很難出現在那些驕傲的中產階級的手機里。

  4. 傳播者=主動+被動

    世界上最大的營銷場景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就在你我的生活中,而且絕大多數是口口相傳(在貴國,微信截圖相傳也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渠道)。傳播又分為主動傳播和被動傳播兩種情況,前者是傳播者主動跟別人說,後者是被別人問起時介紹。任何一款偉大的App,必然都會有一個靠現有用戶作為傳播者病毒式增長的階段,而不是那些通過渠道投放精確計算出來的CAC。
    想讓用戶傳播你的名字,朗朗上口不容易歧義只是第二關鍵要素。最關鍵的是,你的App名字,能否有讓用戶主動傳播的慾望,具體的說,傳播你的產品,傳播者是否能收穫優越感,再進一步講,你的產品,能否讓使用它的人,獲得精神層面上的優越感,而願意傳播。Enjoy就是高端團購,但傳播Enjoy能獲得一種我是一個追求品質生活的人的優越感,如果它的名字叫『高端團購』其他不變,畫風迥然不同。
    一切的傳播,都是為了優越感。每一次傳播,都會成為下一輪受眾的接受+記憶。

從品牌價值的角度

  1. 可視化形象:

    很多品牌都會設計自己的吉祥物,直接在名字里如天貓,小熊快跑,河狸家,名字能夠產生動物聯想的如e袋洗的袋鼠,和名字毫無關係的美團兔,京東狗。在短短的App名字中,是否要直接加入一個吉祥物的名字,依然是一場功能性和辨識度的博弈。
    我的取捨思路如下:如果你App的品類有耳熟能詳的超級符號且暫時沒有競爭對手使用,在名字中強化形象是個好主意,比如上門推拿的App起名『華佗駕到』。否則,吉祥物無需和名字直接關聯,『探探』的狐狸,Line的布朗熊和康妮兔,依然可以深入人心。
    用卡通的動物形象的一個缺點是可能降低品牌的層次感,如果和品牌的調性不相符不要採用。

  2. 設計和周邊:

    產品名字是品牌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和設計風格相符。比如一套黑白主色性冷淡風的UI,和『今天玩啥』完全不搭。
    你的產品名字不單單出現在App Store里,它還會和Logo等VI方案出現在PPT,宣傳海報,公交站牌,分眾框架等其他地方。而我很難把上次起名活動收集到的『與民同樂』『找伴兒』『三缺一』一類的名字和有質感的設計聯繫起來。
    英文名的App有一個優勢,可以設計漂亮的品牌周邊產品,比如團隊的工裝,定製的小紀念品等,在後續的營銷活動上有很多發揮的空間。看看Keep自營商城裡面的T恤,我能理解會有人花錢買它們穿出門的。但沒人願意把『點點運功』『悅跑圈』穿在身上。

  3. 情感共鳴:

    品牌的最高層境界是找到文本之源,一個好名字,代表了一種精神訴求,能夠喚起用戶內心深處的共鳴,讓他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傳播欲。比如我很喜歡的好奇心日報,華爾街見聞,回家吃飯,更美,都屬於這一類。
    但這種情感共鳴,應該是正面的。為什麼即使我很喜歡『孤獨拯救』,但也只想把它做公司名而非產品名,人都是孤獨的,我們的App不需要反覆提醒他這件事,而是直接給出一個正面的解決方案,例如拾光機,和前面說過的『逃跑計劃』。

總結:

以上三個分析角度,和11個子品類,是我在起名這個過程中的思考方法,每個維度,其實都是圍繞著『產品功能性』和『品牌的辨識度』之間如何取捨展開的,這也是為什麼起名終究是門藝術而非科學,就像看了再多李叫獸的文案方法,也還是寫不出李宗盛那一句『越過山丘』。再好用的模型都只是輔助思考,任何跟文字相關的事,終究還是需要一些靈感的。

最後需要切記,選擇一個App的名字是一個排它性的決策,因為它只能有一個。而無論你最後用了哪一個,都意味著要放棄所有其他的選擇。也就是說,一個最終被選擇的好名字,它應該是有戰略的。

戰略是什麼?戰略就是給目標用戶(起名者)放棄競爭對手(其它備選名字)的理由。


要看你走的是哪一種路線了,任何APP取名之前,它的運行計劃可能已經很完善了,結合APP功能,不同運行計劃可能會有不同的取名方向。
常見有以下幾類:

1.意境型,結合內容,取出文藝范的名字。比如: 陌陌 豆瓣一刻 一個

2.功能性,取名比較中規中矩,但是突出自己的亮點和宣傳點,容易有的更遠。比如:微信 易信 微視 有道詞典 網易雲音樂

3.無節操型,為賺取眼球,管不了那麼多了,往往這樣的APP走不上檯面的,比如: 床上(初次看到亮瞎眼,廣告語:來床上交友吧)


由於並不是所有的應用市場的搜索都使用了一些複雜的演算法,所以這些因素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市場,但是一定會適用於APP搜索引擎,請各位勿以此為定論,本站經典內容僅供參考。

做ASO跟做SEO一樣,第一件事就是做關鍵字分析,而關鍵字分析的技巧很多人講過很多次了,我就不再贅述。那麼我們選定了目標關鍵字之後,該怎麼進行ASO呢?

  • 一、Bundle Display Name 盡量短。千萬別等用戶裝到手機上,發現一串省略號。
  • 二、如果功能簡單,那就以功能做名字。比如,做一個尺子 app,那就 ruler,ruler+,xRuler,iRuler……等等。容易出現在搜索結果中。
  • 三、如果功能複雜,那還請起一個有個性的名字。方便推廣。重點是順口。這其實就不單單是為一個 app 命名的問題了(介紹三種玩法:①生造一個詞。典型代表是:cicsco、google、sony、muji等。他們要麼是無意義的詞,要麼是某個有意義的詞的改編。②用創始人的名字命名。典型代表:HP、PG、江民殺毒;在Hopkins的廣告名著《科學的廣告》一書中說到,宣傳一件產品,最好介紹一個生產者,只要把人搞紅了,他的產品自然就紅了。③用一個常用的詞語來歸納產品最大的特點。典型代表:twitter、square、facebook當別人說到這個名字時,腦袋中自然就浮現出了產品的樣子了。)
  • 四、提交、顯示在 App Store 的名字可以和 Bundle Name 不一樣,這個名字可以長一點。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是,名字後面跟一個破折號來說明 app 的核心功能與亮點,或者跟一句比較牛逼的話來打動顧客,總之,怎麼吸引人就怎麼寫。比如我拍腦袋寫一個:xRuler – The Only Measuring Tool You」ll Ever Need
  • 五、如果就是一個簡單的手機 app,用心做一個好圖標吧,比名字更重要。

當然如果發現有更好的參考,ChinaApp會在這裡補充給大家,有時候也希望看客們溫故知新。因為時不時的會補充文章小段落。因為這裡不只是一個新聞的發布點,更是一個經驗的集散地。


轉自ASO:如何為應用取名字 為App命名有什麼技巧 ?


說下我們APP希望不要誤認為廣告。我們的APP是手機遊戲媒體——矮油 。網路比較流行「哎呦」的變種,同時又跟「愛游」 諧音包含愛遊戲的意思。最重要這個是我們團隊的口頭禪:矮油!這遊戲不錯哦。
沒有做廣告的意思只是把我們為什麼這麼選擇名字的思路說一下:1、一定要跟產品服務相關性比較高,最好是直接根據名字聯想到。2、名字要好記最好就比較火的網路語。3、主流輸入法片語排名靠前最好。4、便於記憶。


關於app的名字,說難也不難,說簡單又顯得不簡單,其實APP的名字在市場和在宣傳中不一定是一樣的,所以不必完全為了迎合下載市場而勉強去拼湊造詞。現在出名的應用,通俗易懂的也有,文藝小清新的也有,二逼掉節操的也有,或者完全不相干的名字的也是有,名字對應用的宣傳推廣,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大,但是也是要重視的,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意見。
1.應用如何取名跟你的應用的性質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工具類的,基本上都是以最通俗易懂最直接的方式命名,如萬年曆,手電筒,計算器什麼的,因為找此類應用的用戶,根本懶得去;而電商導購類的,以及社交社區的,各種名字層出不窮,也是因為這些應用的用戶群體,更有耐心去嘗試新的東西,即使名字不那麼好理解,再看到其功能後還是會有興趣去下載,所以蘑菇街美麗說唯品會美柚等等各種文藝化的名字都出現了。當然社交類的普遍都是弄得比較好記,兩個字疊字比較多。

2.如果你更看重品牌宣傳和推廣,那一個文藝范有深度的名字更適合你;如果只是在下載市場導量,做cpa的推廣,那麼一個通俗好記一眼就看出是做什麼的相對更適合;當然如果能結合兩者起來就更好了,最經典的如淘寶,一眼看出是做什麼的,但是比買東西這個詞要高端大氣N倍了。

3.如果你有足夠精力,就去想想這個名字怎樣更適合傳播出去,比如新應用,可以跟一些熱門的應用挨點邊,但是同時保持自己的特色。

4.如果你的後台公司本身已經是很有名的,那前期藉助公司的名字來命名就好,借點品牌影響力來給自己帶來品牌效應,當然也不一定要這樣子。

5.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做推廣,那麼app的名字就會顯得雞肋點了,有錢的話,大姨嗎和美柚都是可以火的,沒錢的話,哪怕你叫大姨夫,也不一定能讓用戶知道你。

先想到了這麼多。順帶說一下我們應用的名字:最美搜衣,雖然不是很酷很炫,但是絕對通俗易懂的,又不顯得太俗氣。


1、跟app的功能有一定聯繫,讓人看了以後就能大概猜到(知道)它的功能;2、組成要簡單,不能出現一些大眾不認識的生僻字,如果是英文的話字母不要太長;3、講起來順口,讓人隨口就能說出來,聽起來悅耳,可以讓人記憶深刻。這樣也便於打廣告啊!


根據功能和種類來唄


現在很多APP名字起得語不驚人死不休。
還有些起得同音不同字,嗖嗖下載時會有問題,大家都是打字搜索,不是語音搜索。
很多央視賣相,很官方,不生動,沒有情感。
還是:陌陌,人人,比較好記憶和受歡迎。


不建議直接用工具大類作為名字,即便是初創,也要保持app名稱的品牌性(聽起來是一個品牌,而不是一個泛指的工具,如「照相機」),否則沒有記憶點個獨立性了,用戶搜索「照相機」,出來一堆,怎麼知道哪一個是你的??所以,上面的大神答的好,
1、工具類的,就是品牌+工具,如「美圖相機」
2、社交類的,一般就是兩個字,如「陌陌」,當然簡短的兩個字能涵蓋應用使用用途那就更棒,如「微信」(「信」,大概就懂了app的用途和範圍)


1注意域名,這不太重要,但容易被忽略,其實也可以不在意,畢竟都公眾號時代了。

2簡短易念,香蕉日報比視覺志更易記,因為記憶的簡短是詞的簡短,不是字。所以不要起三詞的品牌名,比如愛奇藝,。

3不要起虛詞。愛就是個虛詞。比如愛動漫,愛壁紙。梨視頻可以,形象不虛,就一個梨嘛,我記住了。愛是什麼東西?

4不要起一字名。沒有一字的品牌名,比如雕牌,柒牌,後面要加個牌字,湊兩個字。鬥魚叫鬥魚,全民叫全民,快手叫快手,一直播就太落伍,一不是他的牌,」一直播「才是他的牌,比別人多個一個字,拗口。梨視頻也是。以後和優酷、快手、美拍相提,他都多一個字,好在梨字夠鮮明。

5要有辨識度。就跟名字一樣,不能叫米直播,因為小米已經壟斷了米字的辨識度,起名就不要再碰米了。淘字最好也不用,人人車更不好,讓人以為是人人網旗下的。

6無後綴要注意品類。

7起名的難點在無後綴APP,有後綴的商城,視頻,直播,論壇很容易起,香蕉視頻,猴子視頻,都可以,如果沒後綴,那就難了,陌陌,微信,來往,起得都有難度,方法是:品類辭彙堆積起來,比如微、電、網、互、通、聯、訊這是通訊的品類詞,選出二字來做產品名,比如「微訊」。說一句,來往起得不好,詞不達意(更有行動而不是聊的意思),而且二字佔了兩字的空間卻只貢獻一個意思。


APP取名字的確不簡單,如果你要想取一個好記又能申請商標的名字更不簡單。現在好一點的名字基本上都被人佔用了,即使沒佔用也是被註冊了。反正還是比較煩的一件事。
我個人覺得,對於一般企業來說,APP名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錢去做推廣,只能靠APP名稱的好記及其他活動來宣傳推廣。
APP名稱要求簡單,通俗易懂,並且好記。名字最好不要超過四個字。


推薦閱讀:

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如何去真正了解用戶需求?
程序員怎麼和心儀的妹子搭訕,求教?
我是做销售的,怎么才能讲好这类故事呢?
你見過最優秀的 logo 是什麼?為什麼?
傳統攝影器材廠商會否受到小蟻微單的挑戰?

TAG: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移動應用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