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槊是否真的比不上白蠟杆子大槍?
因為好像 現在 據說 內家拳很牛 內家拳+白蠟桿=萬人敵猛將
然後把馬槊這種可以歷史留名的武器給貶低了,反倒讓我對馬槊產生了好奇心後世現在都是白蠟桿大槍,比方說楊家將,岳飛,用的都是白蠟桿
是否是因為使用馬槊的技藝失傳了,製造馬槊的技術也失傳了一下是網上查找到的信息:
上等馬槊不是直接用木杆削成,而是取優質拓木剝成大小粗細均勻的細蔑,然後將細蔑用油反覆浸泡,約莫用上一年的時間,泡到不再開裂變形方才成料,然後將細蔑取出,用幾個月的時間風乾,再以上等膠漆膠合,外層纏以麻繩,待麻繩干透,再塗上生漆、裹以葛布,干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身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這槊身才算合格。這樣的槊身雖是木製,卻堅逾鐵石,又有木質的柔韌性,可以說是同時兼有金木之長。槊身製成之後去掉其首尾,前裝精鋼頭,後安紅銅柄,可衝鋒、可近戰,妙用無窮。然而選料太刁、造價太高、費時太久、製作太難,根本無法普及,非騎戰世家不能有。馬槊單手使用可用於衝鋒,雙手則能近戰。近戰之時,可劈、可蓋,可截、可攔,可撩、可沖,可挑、可刺!運用技巧極其複雜,非長年累月的練習斷難成功。技藝不熟,長度接近兩丈的槊將處處都是破綻,但一旦技藝熟悉威力就極大。勇冠三軍,但也練不成槊,百騎槊兵,排列需要很開,馬與馬之間的距離都在五米以上,因為槊一伸展就是四米以上範圍,騎兵排布得越密對己方越是不利。
苗刀據說其實是 戚繼光在倭刀的基礎上 借鑒得來的。
劈掛掌就是主練苗刀,很多拳法流派都有專練兵器
八極拳練的就是白蠟桿大槍
不是
白蠟桿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越走越歪了。白蠟桿是功力桿,是練內家拳的人練功用的。真動手還是會用硬木杆,越硬越好。說有彈性是指木質不能柴,要像膨脹的肌肉一樣。傳統大槍是尾粗頭細跟一根筷子一樣。一般人握都握不住
而且槍桿把玩久了後會出現包漿的效果,逐漸泛紅。輕輕敲擊會有金屬的聲音。這不是白蠟桿的效果
得益於現代種植技術,以前成才率低又昂貴的槍桿能批量生產了。好事好事
我只是過來終止一下謠言的。不然練傳統武術的又挨罵了。槊這武器我沒見過有關槊和苗刀,我先後寫過兩篇東西,專門講過。先回答一下吧。
1,馬槊只是長度達到一定標準的長矛,古代標準是丈八,丈八以上為槊,不夠的就是矛,其他沒有任何標準。凡是扯什麼白蠟稈子如何如何的,一概是跑江湖的民間把勢。軍陣用器,槍桿最好是鐵杆。槍桿不夠硬的就不合格,這是戚繼光說的,也是他的標準,寫進了著作。
2,苗刀和戚繼光沒有任何關係。苗刀祖宗是日本刀,形制來自日本野太刀,刀法也源自日本古流刀法,尤其是陰流刀法。
以下是以前寫的兩篇有關槊和苗刀的文章,直接轉過來了。
古代硬木槍桿和白蠟稈子的一些閑話:古代硬木槍桿和白蠟稈子的一些閑話 - 汗青論史 - 知乎專欄
很多朋友大概是收小說影響,都比較喜歡「槊」這種兵器。
以前我在講到唐代槊的時候,曾說古代槍桿概為硬木,不存在複合槍桿之類的問題。於是就有朋友提到了曾候乙墓出土的積竹木柲。
確實,積竹木柲是複合材料製造的武器桿,但……這和我說的,還真不是一回事,這兩完全無法放在一起討論。
首先說一下積竹木柲。這東西是一種以硬木為芯,外裹竹皮的武器桿,戰國中期比較多見。這個東西的形制很多,不單單是竹這一種,有積竹木柲的,也有木柲,即外面包裹的是薄木,而不是竹。還有木芯外纏絲的。最後,基本都以大漆完工,有些在還做有膩子。
為什麼我會說不是一回事呢?因為我說槍桿問題的時候,主要針對的是有朋友提出的近年江湖盛傳的所謂「白蠟稈子」神話。
這神話流傳很廣,相信的人不少,內容無外幾點,一是說這個大槍稈必須用白蠟稈子,不然使不出槍花,也抖不動云云,還有其他諸如此類一大套說法,什麼內勁、聽勁之類,好神奇,還很信誓旦旦地說上陣怎麼怎麼,到最後歸結為一條,就是這槍桿必須是軟的,要彈性好,要白蠟桿還得必須多少年怎麼栽培的。
如果你只說這是民間武術,那沒問題。如果你說這是軍陣技藝,那我就一概歸為江湖神話。
我的理由非常簡單——你再厲害,也厲害不過殺敵無數從血海屍山裡走出來的兩位軍神:戚少保戚爺爺和俞龍俞老爺,有自認比他們更牛的,那就當我啥都沒說,奉送兩字:再見。
戚爺爺在《紀效新書》里,對軍陣槍法做過詳細的分析,也制定了明確的規範,他一上來就先直接說了,在我軍中不許學練那些好看花槍,必須練他制定的槍法。對槍桿的要求,必須是「根粗腰硬」。這兩條白紙黑字寫著,沒商量。在《練兵實紀》里,他又說了這問題,這回除了步兵用的長達丈八以竹子為桿的拒馬類武器外,他要求肉搏部隊的騎兵槍桿粗至少要一寸,步兵要達到兩寸,要可以當棍砸人。原因他也說了,萬一敵人穿的盔甲質量好,我們箭射不進刀砍不入,那就直接掄圓了砸丫的。
在這種要求和尺寸,這種理由面前,就不要再提什麼白蠟稈子了。戚爺爺說的可是砸穿著鎧甲的敵人吶,同學。
這些是他經過無數次與倭寇及蒙古騎兵搏殺,用無數明軍和敵軍的屍體檢驗出來的軍陣規範。戚爺爺在書中不無自矜地道,自此百戰無一挫。要注意啊,同學們,這是在特講究謙虛的中國古代,是官場遍地傾軋、御史四處打臉、黨爭劇烈無比的明中期,在自己寫的書里敢說這話,這是什麼概念?
話說,你和你家祖師武功比戚少保好?上戰陣廝殺次數比他多?殺的武藝高強的日本武士和剽悍的蒙古騎兵比他多?軍陣見識比這位中國史和軍事史上都占重要地位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還要好?所以呢,別提什麼祖師爺什麼門派什麼內功之類的說法,這就是個江湖神話,無外自高身價而已。
這就是我說槍桿是硬木的文獻依據。至於實物,那就多了,不說博物館和考古所,就是現在民間藏家手裡的長矛,褲子裡帶槍桿的一找一大把,有哪一支是軟木或者複合的,至少我沒見過也沒聽人說過,當然,或者是我見識實在太少……
說回積竹木柲。首先呢,這是青銅兵器時代的桿,這個要特別注意,原因後邊再說。其次,青銅時代的主要兵器是戈、戟。
這裡又要注意了,別聽見戟就馬上想起不靠譜電視劇里那種方天畫戟,那玩意要到宋朝才有,而且還是儀仗器,不是用來打架的。青銅戟,其實就是戈前面多了個可以刺的劍形頭。戟這東西比戈先進,戈只能以勾的方式殺傷,戟還可以刺。這種戟流行的時間非常長,從用青銅兵器的東西周戰國到用鋼鐵兵器的三國,一直盛行,很受廣大指戰員們的熱愛。所以典韋、太史慈之類猛人用的戟,都是這種戟。為了加強殺傷,還有種有三個援的三戈戟,算是青銅時代的大殺器了,不過到用鋼鐵器的漢代,也依然常見。
戈、戟主要是以勾殺來殺傷敵軍的,其實我們現在用的割稻的鐮刀,無論功能和形狀,都異常接近這種兵器。青銅兵器時代,重型主戰力量是兵車,當戰車轟隆隆跑過,車上武士將戈、戟伸出車外,以上邊橫出的那個援來勾殺敵人,那模樣……確實就是在割草。其實步兵用戈、戟也基本這樣,大家面對面勾來戳去的,希望能儘快把對方的腦袋收割下來,以便拿去換貴族資格。
這種戰鬥方式,和後世鋼鐵冷兵完全不同。而且青銅兵器,最大缺點是脆,這也是為什麼靠切削勾擊來殺傷的戈、戟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因為青銅兵器的這種特性,以及戈、戟這類兵器的使用方式以及當時的戰鬥形態,所以那時的槍桿需要對付的,主要是對方戈、戟上那個援的切削損傷。在這種大家勾來勾去的運動中,被切削的後果有兩,一是你的槍桿被他的援勾切搞斷。二是你或他的援勾切進了槍桿,於是你和他的武器都被卡住了。
為了對付這種情況,積竹木柲出現了。在此,我必須又提醒一下,談這個問題的同學最好先去看下實物以及考古檢測報告再討論。因為,積竹木柲實物外邊裹的竹皮幾乎都相當薄,一些檢測報告給出的數據,其厚度只有約0.07厘米,考慮到年代損耗,我就算當時成品有0.1厘米厚好了。
這種厚度,完全無法提供我們希望出現的所謂複合槍桿的彈性。複合槍桿的彈性以及白蠟稈子神話,就這樣很簡單地被否定了,很遺憾。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積竹木柲不只出現於長兵。在短戈、戟上也很常見,全長一米到一米五左右戰國積竹木柲,考古中已多有發現。有興趣的同學的可以把吸塵器管子接到一米至一米五長,再拿在手裡比畫一下戰鬥狀態,然後想像對手揮舞的是一把鐮刀,你會一點不驚訝地發現,這個長度……完全不可能需要什麼彈性複合槍桿。
所以這種竹皮的主要作用只能是防止對方武器切削你的這根桿。至於為什麼用竹皮,對砍過木頭和毛竹的同學,就不用再解釋了吧。沒砍過的,我說一事,曹操曾經在楊修的提醒下,拿竹子來做盾牌。
再一個問題,積竹木柲外邊裹的絲、麻之類的處理,目前發現的都只出現於中間的握手部位,桿的前後都沒有,所以也排除了所謂這種處理會有複合槍桿彈性這種附會出來的功能。而且這些積竹木柲,幾無例外都使用了大漆,上邊繪有各種裝飾。大漆的性能,我想也不用多說了,如果你能讓大漆器具彎曲後外邊大漆塗層的漆皮不皴裂不崩缺,請直接找最神秘的有關部門領取工藝金獎。
所以,積竹木柲就是積竹木柲,和什麼複合槍桿的彈性以及白蠟稈子沒關係。很多人認為這這種結構是為了增加韌性,當然,從物理角度看肯定會出現這種情況,但這種程度的增加,從實用角度看幾乎可以無視。而且最重要的是,身為勾擊兵器的青銅戈、戟,和後世衝擊穿刺的鋼鐵長矛,無論是使用方式還是作戰狀態,都完全不同,壓根不能做類比。
積竹木柲,秦漢以後,從軍陣器序列里徹底消亡了。
再補一條明末槍術大師石敬岩事迹記載,石敬岩是明末武術宗師、《手臂錄》的作者吳殳的師傅。
公大呼往救,槍鋒所及,無不披靡,圍散複合者數。已而槍折馬斃,公揮短刀步戰,猶力殺數十人,至死不仆。初公與予論馬槊,謂馬上槊猶馬上箭,對鐙抹楸乃可發槍,若分騌者全持馬力,倘敵馬力強,能折人槍,故馬槊以渾鐵為貴。
還什麼白蠟稈子的彈性,什麼內力,什麼聽勁……怎麼不說還需要修成元嬰得渡幾次劫可以吶……
---------------------------------------------------------------------------------
苗刀和戚家刀是不是同一種刀? - 歷史
苗刀這事,流毒甚廣。我一直都想澄清,也曾經寫過不少東西,但終究不如流毒散布廣且影響深遠,正好乘這個機會好好說道一下。
開宗明義:所謂苗刀,源自日本刀法及日本野太刀形制,刀法源流是日本刀法,刀制也完全仿自日本。一定要說不一樣,也無非是流傳過程中有了些許差異,但其刀法、刀形的核心本源,都完全來自日本,這點毫無疑義。
此事之所以會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原因有二。一是無良廠家為了賣東西,於是各種編造。一是大批「愛國志士」愛國心切,恨不能凡事凡物均為我國所創,絲毫不搭界的也務必牽強附會努力用放大鏡找出一絲有關痕迹,好以斷言此乃我祖上所有,似乎不如此便不能揚我泱泱中華天朝上國之雄風和底蘊深厚,頗類魯迅先生筆下那位「我祖上比你闊多了」的阿Q。於是各種努力各種編造謠言。
惟此心態,斷不能使我國進步,哪怕一點點。
中國古代軍陣實用之刀法劍法,到明朝基本已經失傳。像何良臣、茅元儀、宋懋澄、戚繼光這些名臣良將,在這個認識上出奇地一致。戚繼光因此在《紀效新書》第一版中乾脆不錄任何刀劍法,一直到第二版時,才將得自日本的刀法改良後收錄進去,定名為《辛酉刀法》。同時又仿倭刀形製造制軍刀,這便是現今存世不少的戚家刀。
下面這口就是大名鼎鼎的戚家刀了。這口戚家保存十分完好,連刀卡都是原配,很難得。
而明代還有本《單刀法選》,被我國那些苗刀粉的「愛國志士」奉為圭臬。此書為明代武者宗師程宗猷所著,內云:「器名單刀,以雙手執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余訪其法…不吝授余,頗盡壺奧。」習此刀法所用五尺刀,就是仿的日本野太刀,此刀技來源與戚繼光的不同,這是來自日本野太刀的刀技,程云:「今以倭刀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則長五尺。」
《單刀法選》節選:左提撩刀勢:此亦開右邊門戶,彼槍札入,則將刀自下斜撩而上,進左步復成右提撩,聽便砍殺。此二勢乃倭奴之絕技也。
野太刀也叫大太刀,尺寸十分巨大,但在日本歷史上也使用者較少。原因有兩,一是製造十分不易,一是戰國一過進入江戶時代,這麼巨大的軍陣用器用途幾乎沒有了。這口就是大太刀了——山金造波文蛭卷大太刀,刃長:七尺一寸二分(約215.8cm),刀全長:一丈一尺三寸二分(約340cm)。
到清初,武者宗師吳殳作《單刀圖說》,因其認為「唐有陌刀…其法不傳。今倭國單刀,中華間有得其法者,而終不及倭人之精。」於是結合劍法改良出十八勢單刀法。吳殳之師石電,是和劉雲峰一起習的倭刀法,劉雲峰又將倭刀法傳給了程宗猷,因此程宗猷的《單刀法選》和吳殳《單刀圖說》其實同出一源,都是是來自日本刀和日本刀技法。
到了民國,近代刀法宗師馬鳳圖改雙手刀為破鋒八式,傳入29軍軍中,是為大刀隊之刀法起源(此與苗刀問題無關,純屬我向大師致敬,故多介紹兩句)。其子馬明達先生,原在蘭州大學,現為暨大歷史系教授,也是武術宗師,其在文稿中道:「先父…認為…稱苗刀…應該就在曹錕設置苗刀營時期。當時很可能是出自對日本刀的忌諱…如沿用程宗猷、吳殳的單刀,又容易與一般的單刀混淆,於是便改了名字。然而不能不說這一字之改很不高明,十之八九出自某位淺人。」
馬明達先生著作中認為,此名之改很可能出自當時對日本的忌諱,如沿用程、吳二人的「單刀」名又易與一般的傳統單刀混淆,於是便改為此名,但他認為這很不合適——「武人往往不學,晚近以來傳統武術術語多有被妄改者,如改「閃賺騰挪」為「閃展(或作『戰』)騰挪」之類,例不勝舉,「苗刀」之改當屬此類。
馬明達先生又道,中央國術館成立之初,馬英圖、郭長生兩大師將原來傳授的不同的雙手刀法進行調整,參照古譜修定了一個套子,為便於流行於是繼續使用「苗刀」名,改稱為「二趟苗刀」。主要刀勢與程宗猷《單刀法選》大部相同——這個記載,此足以說明晚清河北省內兩支雙手刀法的源頭,都應出自程氏,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劉雲峰」,而刀法則就是倭刀法。
他針對近來苗刀之塵囂,曾道:「當今海內以苗刀鳴世者不一而足…近年頗有些熱鬧氣象。因為苗刀名氣大,又有某種神秘感,加上商品經濟給武術觀帶來的巨大衝擊,於是,各式各樣的『苗刀』紛紛脫穎而出,專家們也就紛至沓來,著書立說。但恕我直言…不能證明你的苗刀貨真價實。」
馬先生身為苗刀發起及刀法修訂的親歷者及當事人,對民國苗刀之起,及後來流傳之刀法敘述,基本可徹底定論。再加上目前相當數量文獻中記載的有關戚繼光、程宗猷、吳殳、石電、劉雲峰等幾人所獲所傳刀法的資料交叉印證,這足夠形成鐵案,無需再作他想了。
所以,苗刀之名,起自民國。目前國內流傳的大多是中央國術館時期修訂出的二趟苗刀法。苗刀的形制和刀法,傳自明清時期程宗猷、吳殳,源頭都是日本,實際就是改動過的日本野太刀法。
戚家刀則是源自普通日本刀,無論是形制還是技法,都和所謂苗刀沒有關係。有關係的,只是都來自日本,而已。
謝邀,還是把那句話重複一遍,我是專業研究傳統弓的,專的有些過分了,這個圈裡面都知道。對於其他兵器技法,知道一些但是不多啊。所以研究槍法的方家講比較合適,我這種槍法外行,說錯了勿怪。
幾句話把要說的內容說完:
槍家首推的楊家槍(當然,有些內容比如楊家將只不過是後世附會罷了,但是練家子一般認這個),他們用的是鐵頭木杆。那個。。。。。。。。。。請問白蠟木是什麼鬼東西?還楊家將白蠟木大槍,你是要把楊家將都氣活過來么?
步兵槍法尚且如此,馬上兵器有馬上兵器的用法,一般來說騎兵比較偏重弓箭,長槍/長矛系統的兵器不如步戰兵器加強加長,主要為靈活性考慮,對於槍身的硬度要求更高。像這種使用白蠟木就更不可能。
---------------------------------------------原答案分割線------------------------------------------------------------
哦,對了,補充幾嘴,《說劍叢稿》第200頁《鐵槍源流》,引《紀效新書》:槍桿,稠木第一。
稠木就是這個東西。沒錯,這個玩意兒是標準的硬木,當然彈性倒也不錯。相比這個,白蠟木是什麼鬼東西?
另說《說劍叢稿》介紹過了,純鐵槍,可以做到40斤,鐵盤槊(木杆外包鐵,算是一種複合結構,馬老認為是鐵絲纏繞),可以做到15斤。另外馬老說過還有竹竿,唯獨沒聽過什麼白蠟桿。最後,因為我真心不懂槍,想問白蠟木究竟算是什麼東西?!按摩棒棒噠么?
來看看槍的材質,不止是戚繼光那麼說,幾乎眾口一詞:後面那個什麼木種不太清楚,很可能是鐵樺木,也是硬木。硬度比稠木還軟一些只能說勉強了,基本上古代槍類用的從描述種類看都是硬木,白蠟木那種軟木頭古人看了估計就呵呵兩字。
槊的威力在很多時候的確是被誇大了,但把槊的實戰價值說得這麼不堪也不地道啊。
現在槊出土的實物的確不多,有關槊的桿到底是複合桿還是硬木也的確有爭論,但對於槊的實戰價值的懷疑卻完全沒有必要。看看史書的記載就能很清楚,在槊興起的南北朝時代直到中晚唐,許多猛將的傳記里都有一句「善使槊」的記載,而無論是高敖曹、尉遲恭還是程知節、李存孝妥妥的都是世家子弟或者將門之後。你覺得在這近五百年的時間裡,這些有錢有勢的世家子弟是吃飽了撐的才去學槊的?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按照《太白陰經》的記載,在唐代的軍隊的裝備中,以衛為單位,每一衛裝備的槍數量為「十分」(即100%),總數為12500支。這說明槍的實戰價值已經得到了軍隊上下的一致認可。眾所周知,軍隊裝備武器的的要求除了威力之外,還得考慮價格。從古到今,很多優秀的武器不能進入軍隊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其威力差,而是因為價格貴,大規模使用是用不起的。所以,《太白陰經》的記載表明在唐代中晚期槍在威力與價格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點。
然而,在槍已經成為全軍制式裝備的情況下,不差錢的將門子弟以及世家大族出身的將領們仍然願意選擇馬槊作為自己的個人兵器,這隻能說明同等情況下槊的實戰價值還是要高於槍的。放在今天做類比,就是你不能因為軍隊中普通士兵裝備的是普通步槍而認為狙擊步槍不值一提一樣。
苗刀跟日本刀沒什麼關係,不僅形制不一樣,其刀法也完全不同。源自陰流更是笑談。苗刀刀法戰陣刀的特點極重,苗刀是要跑打的,因為你身邊左右後方都是隊友,一刀過去就過去了,砍倒算,砍不倒不歸你管了,後面有人呢,你只管沖前就是。這是苗刀刀法的一大特點。第二個特點就是,苗刀很多刀法與槍法接近,充分發揮刀身長的特點,走了很多槍招的意思,比槍還多了刃,很有特點。不要看見開刃就只會想著劈砍,就只會想到日本刀,能讓刀滑到對方身上一樣可怕,也是一種用器械的路子。那麼長的傢伙只會一直劈來劈去,不累死自己么!
馬槊就是馬上長矛,任何將武器神器化的舉動都是自黑,軍隊對武器的要求無論是哪個時代都不會改變:廉價,有效。
如題主所說…
馬槊這種難練難精難造的玩意兒對整個從大頭兵到後勤部以至於軍工都是種挑戰……
這玩意兒不被摒棄簡直是沒了天理了~~~
====================================================
大頭兵:爺爺我苦練10年終於馬槊大成,周身圓滿,水潑不進,可惜這十年兢兢業業,連門親事都沒得著落,就等我建一番功業,大丈夫何患無妻…
第一次上戰場大殺四方,然而馬槊終究被艹了十年,一番苦戰後,不幸斷裂…
兵爺爺跑向後勤:俺的馬槊斷了,給俺再配一根唄…
後勤:聒噪個甚!又不是你一個人斷了,過來登記,李二狗是吧,回去等著,到貨了通知你…
終於,後勤集齊1000份訂單,給軍工下了單:馬槊一千,急用…
軍工:額滴親娘嘞,你這是要弄死額嘞,這訂單都排到兩年後嘞,哪還有存貨啊!
後勤:…………
後勤找到大頭兵,
二狗:俺的馬槊到了?
後勤:二狗啊,你要知道馬槊製作一根不容易啊,balabala,但是,祖國知道你苦練十年馬槊,十分不易,正在為你加班加點趕製,放心,這都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過,你少安毋躁,在此期間,這根多蘭棍,你就拿去先湊合用吧…
李二狗終究沒有等到他的馬槊,第二天,死在戰場上,無後……白蠟桿大槍可是和殲星大秦弩、斬艦大唐刀一個等級的網文神話啊……神馬內勁控制如游龍、萬點槍花AOE、衝刺不折還把人挑飛天啥的⊙_⊙總讓人覺得物理白學了-_-#動腦筋想想,軟趴趴的槍刺擊精準度和破甲威力都拙計啊,對付無甲目標還湊合,可這又回到刺擊精度問題來了。雖然斯諾克球杆以白蠟木為主,可戰場和撞球完全不一樣。
另外感謝@大衛梵娥玲 的搬運,此文全文神論倍出,我從中挑一段吐槽下,原文如下:
使重兵器的關鍵就是要把兵器運出速度來,手得空握著,以防反震。這就象打網球時握緊拍子單手硬接來球會鎮傷膀子一樣, 鬆鬆地握拍,拍子動起來就不怕了。要把百斤的金錘在短時間裡運起來,沒點天生的神力辦不到。膀臂上的力太小是沒用的, 只有靠腰, 腰力到手,才運得動重兵器。內家功夫講巧力,四兩撥千斤,但真要拼力氣,使大鎚,照樣不含糊。 一切全因腰壯氣足。
鄙人練習網球四年,主打暴力單手反拍。松握加快速揮拍不是為了減震,而是加快拍頭速度擊出重球。網球拍作為費力槓桿,擋重球時不握穩抓緊拍如何吃住球並將其擊回?「空握」下場就是拍子被震飛。
這還只是300g左右的球拍,打K88這種320g左右的拍手腕就很有壓力了,更別說什麼百斤大鎚,簡直手腕毀滅者,空握下碰到比網球重得多的對方兵器,直接虎口震裂脫手算好的,神馬內力操控啥的真是笑死人了,真這麼牛逼還不直接內力遙控血滴子取上將首級了?
正確的解決方法是用連枷和鏈錘,這個才是真不震手~
馬槊是騎槍,騎槍是單手手持衝擊使用的,不是兩匹馬立在原地咿呀哈嘿的……
騎槍既要保證長度又要保證重量輕適合單手手持,還是很困難的~~~
步兵的大槍棍子很粗的~沒有那麼多抖啊纏啊的槍花的動作,就是刺跟砸……甚至連刺都可能沒有,等著人家往上撞……
此外,步兵中的敢戰精銳通常是是重裝刀兵~
《手臂錄》記載「槍材以徽州牛筋木為上,劍脊木次之,紅棱勁而直,且易碎,白蠟軟,棍材也」。
《武備志》中也有「槍桿稠木第一,合木次之」,可見當時很少用白蠟木做槍的。
白蠟桿應該是武術家用的,或者說是民兵裝備……現在電視里常見的武器,多數都是民兵裝備……
白蠟木是一種不錯的木頭,有用來做傢具和地板的。
所謂白蠟桿大槍的神話,什麼岳飛、趙雲之類的,是前幾年西西河的一個id叫蘿蔔酒的美國留學生寫的。
內家拳裡面有一種功力訓練的方法需要白蠟桿大槍,叫抖大杆子,這個訓練方法是有效的。
現代健身不是也不單純的玩啞鈴杠鈴了,也知道抖大繩子了?
這個東西民間毆鬥是管用的,一對一,又長又重,半硬半軟帶槍頭的傢伙不好對付,但是上了戰場,大家都帶著盔甲,拿著利刃,你這個玩藝削不斷啊?
民間毆鬥的技術,什麼點穴,聽勁,發力,身法,軟硬功夫。到了戰場上根本就不靈。
你身法再快,大家騎馬啊
你會點穴,市井之中暗殺行,大家帶著盔甲拼殺你怎麼點?
你拳腳利害,動作速率快,招式巧妙,人家用箭啊!
所以,古代武術考試,就是力氣怎麼樣,射箭行不行,尤其是騎馬射箭,你會點穴,人家不考這個。《酉陽雜俎》載單雄信小的時候在門口種了棵棗樹,等自己長大了就砍了當馬槊。號為「寒骨白」……
雖說段成式算得上地攤文學的祖宗吧,不過至少馬槊用整根木料是可靠的。哪那麼大功夫做複合的啊。
打仗,兵器是消耗品。大將後面跟幾個抬槍的很正常。用壞了再續。歐洲中世紀不就這樣嗎。胡猜的,有待考證。
整根的未必比複合的不耐艹。
我倒是覺得,到了募兵制的時代,有了專門的軍器監,士兵的武器質量應該有所上升。專門化了嘛。但是大將精工細造的兵器應該是越來越少。一切兵器以耐艹當先。
至於蘿蔔酒那篇關於大槍的神網文……這麼說吧,他的網文和王薌齋的一系列傳說,是刺激我當年學武的動因。所以呢,我還是很感謝他的。便宜!耐用!原材料產量大!訓練成本低! 那為什麼不用呢!
狙擊槍射程遠,精度高,初速度快,殺傷力大,哪都好。但是,能代替步槍嗎?
舉個更恰當的例子,火槍剛普及時,射程,精度,射速都不及弓箭,但是訓練成本低,一個老人訓練一周就可以上戰場,弓箭沒幾年訓練根本不行,而且弓箭還需要年輕有力氣,所以才能迅速的普及。
兵器這種東西,快速形成戰鬥力比什麼都有用!
真正打仗都是團體運動,不需要耍花槍
有效的東西會得到推廣,從結果上來看,除了中國的練武人士,其他人很少使用花槍,歐洲,中東,中亞都沒有類似的東西。
軍用的長矛往往很長,從史料記載來看,各國曾使用的步兵矛往往都在三米到五米,這麼長的槍要耍起來簡直難以想像。
騎兵矛稍短,但更難使用花槍,因為騎兵一隻手要御馬,因此往往單手使用武器。謝邀
說得這麼屌,當然比得上了。
可是白蠟便宜啊,幾乎不用加工,耐用啊,還能抖啊,說是能練勁啊能表演啊。但是但凡靠譜的正規軍,無論中外,沒有拿白蠟當槍材的= =個例也有,那是真的急用又弄不到更好的木材了
雖然師傅還不讓練太極長桿但還是抖過幾次,也拿那種三米長的空心鋼管抖過。這麼說,練習的時候一定是白蠟杆子,我們是三四米的一頭粗一頭細的那種。但是大槍是沒有那麼長的。然後要注意,白蠟杆子也可以用來技擊,但是不適合戰場那種地方而是用於幾個人比試的那種。如果有玩過騰訊的刀鋒鐵騎用槍騎兵就會發現,在高速衝撞的那種情況下只有捅刺一個動作是有效的,你要是敢把槍放斜那就失去了意義。這樣一來,騎在馬上自然是槍越長越好,越硬越好。下了馬你拿槍怎麼抽都行,為了避免反震你願意用白蠟杆子還是軟鞭都隨你。說到底兩種武器是用於不同場合的,就像拿著馬刀的割人如割草,而步戰就不應該用那種形制。
馬槊是重騎槍,是甲騎具裝的配備武器。無敵於中世紀中期。日本騎兵用的蜻蛉切可能就是唐朝時傳去的南北朝具裝騎槍。但日本不知為何,最後放棄了甲騎具裝,騎槍變步戰用長槍。但也有輕騎使長槍的。
馬槊是一種騎兵作戰武器。白蠟杆子大槍是武術器械。兩者的差別在於一個是一定軍事體系的產物,一個是強調中世紀散兵格鬥武藝。
想像一下,一波箭雨打擊過後,兩軍開始更加接近了。一排金光閃閃的甲騎具裝,手持著長長的重型騎槍馬槊,一口氣突擊敵陣。
只有這一波軍陣衝擊過了之後,如果敵陣還沒垮,騎兵又失去了再集結並發動再衝擊的能力,戰事就會陷入膠著,那才是散兵格鬥發揮作用的時期了。
- 根據很多歷史戰役,如果雙方都是精英戰士,一般是誰搶先殺掉對方的大帥誰贏,比如克洛維一戰定萊茵河霸權時,就是在散兵混戰中擊殺阿勒曼人的頭領,一舉反敗為勝,他靠的就是個人武藝,技藝精湛的飛斧。
- 此外,如果自己一方有一部分人既不是精英戰士,也不聽命令發揮軍陣的作用,那就悲劇了。諾曼征服里,本來哈羅德是佔了優勢的,即將勝利之際,他徵召的農民兵以為諾曼武士輸了,就會像他們一樣潰逃,就開始不聽命令,去追殺敵人搶戰利品,於是,陣型一破,散兵格鬥就開始了,諾曼武士當然是沒事兒就訓練格鬥武藝的精英戰士了,於是這一波農民徵召兵被擊垮之後,哈羅德很快就在整體陣型上陷入了困境,最後失敗。
而具裝騎兵的騎槍,不算是散兵格鬥的利器,因為他主要是衝擊型騎兵的軍陣武器,伴隨著坐騎馬匹的奔跑力量與人馬具裝的重量慣性,所有的力量全部集中於長長的騎槍刺向敵人。這就是甲騎具裝的可怕之處。所以,這種騎槍,肯定會很長。
很明顯,日本都有這種騎槍了,位於絲路上的中國肯定更先學會使用這類重型騎槍。
從南北朝到唐初,中國的甲騎具裝很多,裝備比西歐騎士團早期的重騎兵闊氣多了。
而這種具裝騎兵一定用的是長槍。
《說文》在解釋槊時,只說了句「矛也。從木朔聲。所角切」。其實,許慎的書是很細緻的,就描寫玉的字,連其中最細微的差異都予以記錄區分。
而成書與東漢末年的《釋名》在解釋槊時,就加了其他區別:「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矟是槊的異體字。
這就說明東漢末年開始出現衝擊型騎兵了。
尤其在隋唐與宋的文獻里,不僅有槊,更有馬槊這個詞出現,進一步強調槊是一種騎槍。
自小練武的人說一句,槊這東西沒練過不說,我練過槍,狼牙棒,日月禪杖,片刀,九節鞭,棍。這些東西裡面,覺得最重的威力最大的,站著讓人打,打一下就趴的必狼牙棒,且不說那上面的刺,就把刺全都去了也是殺傷力最大的,為啥,狼牙棒是鐵做的啊,杆子硬,粗,既然粗長直了,那就重,一棍打下去不彎。如果是白蠟桿,那打下去就彎了,殺傷力就下降了,是因為杆子上的力量就卸了,說不定用的力氣大出汗手滑沒握住還特么彈你臉上,我一個師兄弟練對練的時候就給自己來過一下子。
不過我練的雜,器械和拳腳我更偏重拳腳,關於白蠟桿只是我個人見解,有同道中人歡迎討論。
白蠟桿那是俺們這些民間內家練力氣用的,還有主要一點是現在整個國術界都用這個,舞起來好看,上場比賽人家一抖,用槍,槍瓔忽閃忽閃的,用棍,點地能彎曲,使點勁能抖彎,這些都是加分項啊,比賽場上效果好,就跟李連杰那個年代武術比賽的長拳之類的,在袖口上弄點麵粉一樣的道理。
真正用棍搏擊的,還是用硬木,雖然我不喜歡用白蠟桿,但是當年沒淘寶,沒地兒買硬木的齊眉棍啊。我們也練習過梢子棍,就是一根長棍上面用圓環鏈接一個小短棍,威力更大,喪心病狂的老師傅用的是鐵鍬把做的
白蠟桿就是一個輔助性的練慣用品,還有他們練套路的人表演用的。什麼少林武僧表演的銀槍刺喉,你來個棗木大槍刺給我看看,壓彎了我喊你爺爺。用白蠟桿銀槍刺喉很容易彎曲的,你需要掌握點技巧呸跑題了。科科
練白蠟桿是練習控制能力,並不是說白蠟桿實戰更好。
逝去的武林里有相關說法。
當然,有人認為逝去的武林是本地攤小說。那就當我沒說。
你說的沒有一句是靠譜的…全錯
典型的把地攤文當真了。
我覺得這兩樣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先說馬槊,首先從名字上就知道這東西大多數時間實在馬上玩的,也就是騎兵專用,跟白蠟杆子大槍這種步兵兵器不是一回事。再從馬槊的成本來看,這東西耗時耗力,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在戰場上擁有的人肯定不會太多,一般都是大將或者軍中的精銳拿著,小兵是玩不起的,因為實在是太貴了!白蠟杆子大槍則成本比較低(相對而言)也容易找到。在戰場上,兵器就是消耗品,就消耗品而言,白蠟杆子大槍肯定比馬槊要好!
推薦閱讀:
※打仗時會不會分不清敵軍和友軍?歷史上有什麼相關趣事呢?
※「四大文明古國」這種說法是否成立?
※明末崇禎年間明廷的稅收潛力究竟能到多少?
※用一句話或者詩詞等來形容一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