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所著《如畫觀法》中提出的視覺上的榫卯關係,是指的什麼?

原文:「范寬的三段,其職能是清清楚楚的。並無一絲多餘:腳踏——視覺窪地——抬仰。人與山水發生了視覺上的榫卯關係,人的位置與視野被山水分段控制,畫中的山水是有動作的,他控制著你觀看的方式。」


頭一次謝邀~


視覺上的榫卯


一方面只是作者使用的一種修辭,用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一種結構辭彙來描述視覺關係,注意:結構描述關係,名詞變成形容詞。從語文表達的角度來看,題主並不必過多在意這種榫卯的說法,用了略生僻的詞,顯得很古雅罷了,完全可以解釋為「人與山水發生視覺上的嵌合/交融/緊密/連接關係」。

另一方面,若真細究,首先拎出「榫卯」的定義: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
原句出現於書中第二章「讀畫構造——段落——腳,腹,頭,榫卯對視」,作者以范寬《溪山行旅圖》為例,對應畫中明顯的自下而上的三個段落:

3、占畫面三分之二的高聳山體:陡然抬高,仰望,懸於霧上,陡險
(↑ 留白的一片雲蒸霧繞 )
2、山石溪澗密林:深入、遠去、視角抬升
(↑ 窄窄的一道水岸溪流)
1、畫底的參差巨石:近在眼前,觸手可及

「范寬的三段,其職能是清清楚楚的。並無一絲多餘:腳踏——視覺窪地——抬仰。」

回歸到觀法上,將藝術的感性的表達剝離出量化的畫面段落職能,形成一種讀取圖面結構的技能,即為一則「觀法」。
而後請你設想一個最簡單榫卯的結構:

將其三段比喻到這個榫卯中,畫面上遠近、深淺、高下的職能,就像這榫卯中的凹凸一般,在視覺上形成了一種嵌入、交纏、咬合。

人與山水發生了視覺上的榫卯關係,人的位置與視野被山水分段控制,畫中的山水是有動作的,他控制著你觀看的方式。

靜態的山水畫面,因布局結構而產生一種動勢,他在二維的平面上,牽動著人的眼球:巍巍高山如傾之勢壓迫而來,轉而山腳的濃雲愁霧又將山之厚重託入飄搖的深邃境地,密林掩映的山澗溪谷由遠及近鋪陳而來,它將視野過渡,壓低、收縮、牽引至近處的山石,彷彿就是我踏腳的一階峭角,站在這幅畫中,俯瞰見溪頭的一隊騾馬,抬眼是稠密的樹林和縱深溝壑,視線深入、展開、仰觀,在一片茫茫與隱約中,壯麗雄奇的高山逐漸清晰、闊大、聳立……
這樣奇妙的一種循環往複的觀法,畫面不斷的伸展與收縮,起伏和延綿,將人帶入畫中,如榫卯一般不斷纏綿著人的視線,這便是畫中山水的動作,控制視線從而控制空間感和想像力,這種榫卯也不妨說是一種腦補的技能,在想像中建立三維甚至更多維的空間模型,在二維畫面中體驗中國畫論的「高遠——平遠——深遠」的視覺空間感受。
帶入想像力再去理解畫面結構,可以幫助人進一步產生更加豐富的觀賞效果:石頭的質感、溪水的流聲、騾馬的嘈雜、林間的陣風、霧靄翻卷、懸崖蹉跎……

諸多從古代山水繪畫的角度去研究建築或者園林空間的理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觀點便是「入畫」,並以「行、望、居、游」來總結山水繪畫的觀法,進而以此來衡量古典園林和建築的品質。
即:人的處境,和人在這個處境中與周遭的關係。
如何在周遭(自然)中設置處境(園林和建築),使人和山水產生更和諧的關係;如何在人造環境中創設空間,來滿足人想要與山水產生和諧關係的生理與精神需求,這種需求是比照現實自然構建出人內心世界,師法自然,而非照搬照套的具象自然。
也因此我們可以將畫抽象出結構,量化一種觀法,因為它不是實體山水,是人性自然。
挺唯心的~

我覺得王欣近年來所作的,好比如畫觀法、烏有園等等,似乎是在建築學教學層面,引入中國觀點,中國視角,中國語彙,中國思維,把中國傳統里的畫論、空間意識、結構技術等等梳理出一種中國話語權的教學體系。
用榫卯來表達,我也認為是建築、園林、山水等文化自信的表徵。我們的傳統需要這樣的表達,也需要這樣與現代對接。


找個有山的地方 觀察自己的位置與前景和遠山之間的位置關係 尋思是什麼讓你認為山是在遠處 進景的起伏遠近怎麼體現的 這些都放在平面里去考慮 慢慢就知道古人善借用什麼辦法了


推薦閱讀:

古代中國收藏家在畫上加蓋印章甚至題字,不怕破壞了畫作的構圖嗎?
評價下這幅畫?
如何拯救這幅......畫?
學習水墨畫需要什麼基礎?

TAG:藝術 | 建築 | 國畫 | 中國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