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末三國時期那麼難統一天下,而相對的秦末的漢、元末的明、明末的清都是比較容易統一天下的呢?

如題,三國時期到底有哪些因素導致常年戰亂而無法統一。而秦末的漢、元末的明雖然也有分幫的戰爭,但都很快有人統一了天下。而清朝的建立,在千千萬萬的漢人的抵抗下也是很快完成了統一。


回答題主的問題,只要舉一個戰例就行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的渭水渡河之戰


傳說中的號稱三國頭號軍事家的曹操,據說【大較依孫、吳之法】,那麼問題也來了。


曹操與馬超在關中交戰,在渡渭河的過程中,當大部隊還在渡河時,曹操據說帶著許褚以及【虎士百餘人】待在南岸裝逼,來【斷後】。不想馬超率領【步騎萬餘人】趕來進攻曹操,這結果自然悲劇了。剛才還不是說曹操【大較依孫、吳之法】么?那看看孫、吳關於渡河時打仗是怎麼說的:


孫子行軍: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吳子料敵:涉長道後行未息,可擊;涉水半渡,可擊;險道狹路,可擊。


孫子說【半濟而擊之】,吳子則是【涉水半渡,可擊】,很清楚了,當對手渡河到一半時,可以發動攻擊,這可以說是兵法常識,也是最基礎的。那麼說好的曹操【依孫、吳之法】呢?曹操到底孫、吳兵法看過沒有?反倒是馬超深韻兵法,知道【半渡而擊之】


好吧,這次就算曹操粗心大意,忘了孫、吳兵法中【半渡而擊】的道理,導致被馬超奇襲。


那再看看曹操自己的步戰令是寫的【斥侯者視地形廣狹,從四角而立表,制戰陣之宜


曹相爺在【潼關北渡】,潼關以北正好是平原開闊地。既然步戰令寫著【斥侯者視地形廣狹】,那麼曹相爺,你的斥侯者在哪裡?不會也忘了派吧?


好吧,既然連孫、吳兵法【半渡而擊】都能疏忽,那麼【視地形廣狹】斥侯忘了派也毫不奇怪。

最後看看馬超襲擊時,曹操軍隊是怎麼表現的。


三國志許褚傳:褚白太祖,賊來多,今兵渡已盡,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賊戰急,軍爭濟,船重欲沒。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船工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並溯船,僅乃得渡。是日,微褚幾危......初,褚所將為虎士者從征伐,太祖以為皆壯士也,同日拜為將,其後以功為將軍封侯者數十人,都尉、校尉百餘人,皆劍客也。


許褚傳記載的很明確了,曹操軍隊的表現是【軍爭濟】以及【褚斬攀船者】,也就是說曹操的近衛【虎士百餘人】所做的事情不是在保護曹操,而是在爭相渡河乃至攀船,導致許褚不得不砍殺攀船的人好讓曹操渡河。


神奇的是他們不是普通士兵,而偏偏是被曹操認為是【皆壯士】、【劍客】,乃至【封侯者數十人】、【都尉、校尉百餘人】,可謂是百里挑一的精英中的精英。這些人自然而然地會擔任曹操的護衛保鏢,曹操對於保鏢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厚恩之的

然而為魏武帝和大魏國之偉大事業以惡來下凡之神勇之姿如召虎般在戰場上奮戰至最後一刻之英勇曹操近衛【虎士】的風采居然是:


賊戰急,軍爭濟,船重欲沒。褚斬攀船者


阿彌陀佛!曹相爺的護衛【虎士】保鏢不僅爭相渡河,而且攀船阻擾曹操渡河。這保鏢的操守太滑稽了吧!讓人不得不對保鏢這一職業產生懷疑


更要阿彌陀佛的是,早先在203年,曹操在鄴城就被袁尚吊打【逆擊破操】,逃回許昌後,曹操頒布【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的敗軍令。此外,曹操的步戰令也寫到【伍中有不進者,伍長殺之;伍長有不進者,什長殺之;什長有不進者,都伯殺之。督戰部曲,將拔刃在後,察違令不進者斬之】。


這斷後百餘人中,伍長、什長總有十來個吧,這下可好,【虎士】逃命也就罷了,連負責執行軍法的各長都沒有影了


畢竟【知行合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即使有了敗軍令和步戰令,當初面對張綉能夠號稱【斬首萬計】的虎士,結果一遇到馬超【步騎萬餘人】就現原形,就不顧曹操逃命去了


曹操的敗軍令和步戰令就好比真理。曹操寫個敗軍令和步戰令的確是很容易,但一到關鍵時刻就鬧笑話了,能夠寫出軍令的章程,並不代表在戰場上能夠獲得執行。畢竟軍令都很美,實踐很搞笑


曹操忘了派【斥侯者】,難得疏忽,就原諒吧!曹操又忘了【半渡而擊之】,也難得疏忽,就再次原諒吧!那麼有了【敗軍令】和【步戰令】,曹操的近衛虎士劍客不僅逃命,還和你搶船,這叫什麼是事啊?這幫【虎士】回家後要不要按照軍法來砍頭


最讓人心寒的是,即使不談敗軍令和步戰令,這些虎士在曹操身邊待了十餘年,曹操肯定是厚恩之的,但曹操養士十餘載,關鍵時刻卻連為自己拚命的死士都寥寥無幾,都不顧曹操爭相逃命,這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信任和情感在哪裡?不得不為曹操感到悲劇,嗚呼悲哉


曹操連續出現兩個低級失誤,再加上治軍形同兒戲。有一個形容趙括的成語叫【紙上談兵】,曹操這就叫【紙上軍令】。許褚所斬的攀船者都是虎士,少幾個人攀船就少幾分危險。虎士被曹操訓練成這樣,還拿來當近衛,曹操對得起自己,又能夠原諒自己嗎?

想起後面的渭南之戰,曹操玩了各種計策花活,卻陷入苦戰,最終【僅乃平之,死者萬計】,這結果也是可以理解了。起初,曹操在官渡被袁紹打的【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若非許攸主動反水,天上掉餡餅,則【今天下袁氏有也】,可謂是僥天之幸也


號稱三國軍事第一的曹操,渡個渭水,結果斥候忘了派,然後又疏忽兵法【半渡而擊之】,被馬超奇襲。頒布嚴酷的各種軍令,結果馬超奇襲時,身邊的保鏢近衛虎士集體逃命,曹操本人也差點掛了。


曹操年輕時犯這些錯誤可以理解,可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已經57歲,位居丞相,正處於事業上和軍事經驗上的巔峰時刻,偏偏渡個渭水都能發生這麼多的可怕槽點,就這水平還能指望統一嗎?


我想這個戰例應該可以回答題主的漢末三國時期那麼難統一天下的問題了一句話:曹操軍事才能實在欠缺


引用史料:


魏書曰:太祖自統御海內,芟夷群醜,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


三國志武帝紀:公自潼關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


三國志許褚傳:太祖將北渡,臨濟河,先渡兵,獨與褚及虎士百餘人留南岸斷後超將步騎萬餘人,來奔太祖軍,矢下如雨。


曹瞞傳:公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奄至,公猶坐胡床不起。張郃等見事急,共引公入船。


曹操步戰令:斥侯者視地形廣狹,從四角而立表,制戰陣之宜;諸部曲者各自安部,陳兵疏數。兵曹舉白不如令者斬。兵若欲作陣,對敵營先白表,乃引兵就表而陳;臨陣皆無喧嘩,明聽鼓音,旗幡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麾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伍中有不進者,伍長殺之;伍長有不進者,什長殺之;什長有不進者,都伯殺之。督戰部曲,將拔刃在後,察違令不進者斬之

後漢書袁紹傳:操將圍之,乃夜遁還鄴。操軍進,尚逆擊破操,操軍還許


三國志武帝紀:己酉,令曰:司馬法『將軍死綏』,故趙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將者,軍破於外,而家受罪於內也。自命將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三國志許褚傳: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從征張綉,先登,斬首萬計,遷校尉。


三國志袁紹傳:太祖與紹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應紹,軍食乏


三國志胡綜傳:昔許子遠舍袁就曹,規畫計較,應見納受,遂破袁軍,以定曹業。向使曹氏不信子遠,懷疑猶豫,不決於心,則今天下袁氏有也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由於對歷史是有了解,而非過目不忘,所以就不贅述過程直接上結果了。

東漢末年。
大漢贏弱,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崩。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北據一方,實力雄厚,民心皆順(北)。
劉備漢室宗親,據西蜀之天險,禮賢下士,以德服人,精兵拒敵,內修外攘,民心皆順(西)。
孫權獨佔江東,隔江而制,內事張昭,外事周瑜,良田萬頃,魚米之鄉,民心皆順(南)。

你看,問題來了。

三個老闆,一個紀法嚴明,一個相馬伯樂,一個待人謙厚。而且三個老闆都很有魅力,在許多方面也都類似,都很吸引人,你跟誰?

最高票選項:離得近的。

題主講到的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可以說都是一家獨大。元末清初,民心順朱。明末清初,滿人入關,漢人大半失去鬥志,滿人成為社會主導,民心此時便應該主要看滿人了。

如果劉備死於黃巾之亂,曹操斃於宛城之戰,孫權與孫堅共葬身荊州…


最後忘了說秦末了,不是說好誰先入咸陽誰稱王么,況且項王最後都自刎了,韓信被陰了,劉邦的位子自然坐得穩啊。


影響因素應該是很多的,首先主觀上分裂時代每個國家肯定都有個雄才大略,並且有遠見卓識的明主,而且實力大小都差不多,客觀上從秦朝一統天下開始,人們對大一統的觀念認可還不是太深,但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已經潛意識的習慣了國家的一統,而且隨著社會進步地理隔絕比以前小多了,相對經濟的需要,以及部隊的行進都方便了。而且封建統治觀念的根深蒂固也為王朝大一統坐下了鋪墊,而且三國之前,王朝的覆滅大多算漢人與漢人的矛盾,有地理仇恨我歷史矛盾,相對難解決,但從宋朝開始宋明基本都是被外來民族滅亡的,要麼趕走侵略者要麼被征服


因為門閥制度是漢末到唐朝中後期之間的政治主流,三國分裂的原因就是南方本土勢力的崛起。和北方勢力的對抗。

同時還有北方少數民族在長期和漢族的戰爭和和平相處過程中的崛起。

還有就是漢朝設立的十三州這種制度的缺陷導致地方政治勢力的增強。


我也覺得張士誠可惜了


推薦閱讀: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是小型遭遇戰的說法(尹韻公初提出)有什麼補充或者反對嗎?
三國時吳蜀兩國有沒有對北方翻盤的機會?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三國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