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說要培養孩子鋼琴愛好,孩子彈不好卻忍不住責備?

今年,給孩子報了鋼琴班,原本就是為孩子陪養個興趣。可真正開始學習和練習了,卻總因為孩子不好好彈或者態度不好,責備孩子。現在學琴兩三個月,孩子只管喜歡自己鼓搗彈琴,不願讓人說,但不說他,孩子有些錯誤老不改,請問我應該怎麼配合孩子練鋼琴。如果不糾正孩子的錯誤,孩子是不是會一直錯下去


謝邀、

首先、家長的目的只是培養興趣、但孩子彈不好卻忍不住責備、那麼家長是如何得知孩子彈的不好的?是因為家長有認真聽課跟孩子一起學習之後發現孩子彈的不好?還是因為回課的時候老師的評價不高?還是僅僅因為感覺自己的投資沒有得到像其他家長一樣的回報?

其次、很明顯目前來看想培養孩子興趣的這個方式已經行不通了、為什麼家長還不想著儘早放棄並且重新讓孩子選擇一個自己更加喜歡的事情去做呢?繼續弔死在這一棵樹上對誰都沒有好處的啊、


謝邀。
首先我想請題主捫心自問一下,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有幾個有完全自發的,高雅無害的,且持之以恆的愛好?
沒有或者很少吧?

事實就是這樣。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喜新厭舊,知難而退。碰到好玩的東西,會想要嘗試,一旦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又想要放棄。最重要的是,以後看到別人的成就,又開始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努力。
所以,孩子彈錯了,沒按要求,不聽講,都是需要督促鞭策的。在孩子什麼都不懂之前,不就存在所謂的「培養興趣」。自己在鋼琴上隨便拍拍,那是小狗小貓都能做的事情,不算興趣。

最後,不糾正孩子的錯誤,當然會一直錯下去。不僅鋼琴會錯下去,還把學習態度慣壞了。請三思。


天下孩童皆是如此,人人都道莫扎特七歲譜曲,小約翰施特勞斯青出於藍,那也要縱觀莫扎特與約翰施特勞斯的成長經歷,若非出身音樂世家,自小便是在家中的鋼琴架上嗷嗷待哺,那麼天下絕大多數的孩童皆為一樣,好玩耍。

都是自孩童時代所經歷過得人,我想每個人都會感同身受,抑或是替周圍童年的小夥伴感同身受的回想起童年時代,那琴架,鼓前時的蹉跎時光,度日如年,一邊心不在焉的在琴鍵上比劃著G小調小步舞曲,一邊心中早都飛翔到爪哇國去了。

孩童便是如此,自制力差,三分鐘熱度,無法持之以恆,興趣便如同街頭巷尾那些偶有內急的人群,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故而此時家長的作用,便會彰顯的尤為重要了。

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尤為關鍵的,即便是棍棒底下出的孝子,但是若是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回想起往昔的種種,還是會對自己的父母感謝萬分的,感謝自己曾經那看似不近人情的父母,在其他的孩童在戶外自由的飛翔之時,我卻對著這枯燥的曲譜,日復一日的聯繫,別的孩童在津津有味的躺在床上看著從街頭書店租來的漫畫時,我卻要學習繪畫人物的技巧。

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識,一朝成名天下知。

你的孩子,在成年之後,曾經的玩伴都泯然眾人,但他卻能夠靈光乍現的在某某公司的聚會上,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演奏一曲《月光》,而曾幾何時那些有著所謂「快樂童年」的夥伴,卻只能夠作壁上觀,而你的孩子,想必也會在風光無限時,心中默默曾經父母的嚴厲督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書到用時方恨少,更何況有一技傍身?

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有些時候是要扮作紅臉關公的,就如我現今總會在父母面前抱怨道曾幾何時聽之任之,卻沒能夠讓我學的任何樂器。

孩子畢竟是只是孩子耳。


培養興趣,要有付出,才會有越來越多的興趣。淺嘗輒止,隨便亂彈,能有什麼興趣可言。
孩子一上來彈不好是正常的,都有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家長作為陪練,可以引導,給孩子提意見,讓他往正確的方向走。但中間會有一個反反覆復的過程,所以練琴要養成每天練的習慣。
但是請注意,引導孩子不是責備孩子。你老是責備他,他當然不願意你管他了。
初期的課程比較簡單,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練,來鼓勵他更好地練琴。同時,你也可以體會到孩子遇到的那些困難。
對一時彈不好的內容,可以採用多複習的方式。當學了一些新內容,再把以前的老內容提出來複習複習,穿插進行。這樣,即使一些以前練得不好的老內容,也會逐漸變好的。


  1. 中國人多,你所謂的「中國孩子」也就多。

  2. 學鋼琴的目的嗎?孩子喜歡鋼琴或者父母喜歡鋼琴再或者父母有錢沒處花加上孩子沒主見或者沒辦法有主見。

  3. 另外,並沒有覺得這個很奇怪,學點什麼都是好的啊,無論是樂器還是技術,生活更豐富!


和孩子一起練琴,給孩子做榜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有什麼資格說孩子?其它任何事情都同理。

當孩子面對家長的無端指責的時候,最好的回答就是:you can you up


「抗戰十個月以來,一切經驗都證明下述兩種觀點的不對:一種是中國必亡論,一種是中國速勝論。前者產生妥協傾向,後者產生輕敵傾向。他們看問題的方法都是主觀的和片面的,一句話,非科學的。」

——毛澤東《論持久戰》


培養孩子掌握一門技藝的路,就是充滿了威逼利誘,恐嚇與忽悠,反覆不斷的成就感和挫敗感。。。。


放鬆心態,對孩子學琴有一個正確的定位。練琴時,大棒加棒棒糖都要用上,有錯就要糾正,有進步就要獎勵。
最後,火氣上來時,要對自己說:他/她是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哈哈!


西方樂器固然需要一些西方音樂背景知識來引導,中國家長一味的要求小孩子學習樂器,為了考級,為了榮譽,為了炫技等,卻沒有人知道一個小孩在根本不了解西方音樂本身的含義,如何彈好琴?頂多練出來的是機械似的技藝,而音樂感跟空,導致國內很多專業習琴者也無法拔高,彈的跟空。
在國外,很多習琴者或古典音樂愛好者比中國習琴者更容易認知一個曲目的難易程度和樂感維度,因為他們聽的音樂和錄音比中國習琴者平均多十倍,很多外國朋友真心是很有音樂素養和知識,可能技藝並不是太好。
希望父母給小孩子學琴的時候多注重樂器和背景文化的培養,才能更有效的,更正確的練習西方樂器與音樂。


孩子只管好玩,看著新奇便會有興趣。但是一旦到了付出努力的時候便會退縮,這時候真的需要家長督促和引導,有時候確實需要強制。等到他學成了,長大了,這項同時成了他一項生活技能的興趣,才會真的變成了興趣。也會感謝父母當年的監管的。


推薦閱讀:

TAG:鋼琴 | 情緒管理 | 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