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舞舞舞》表達了什麼?


在我個人的體驗里,舞舞舞可以說一本文學聯繫實際的啟蒙小說。

在舞舞舞之前,看書除了教材和題海,其他就圖好看,爽,比如武俠、衛斯理、漫畫,康熙雍正皇帝什麼的,一本小說,前十頁吸引我看不下去,我就不看了(這個標準導致我連鹿鼎記第一次都沒看下去,因為覺得不好看)後來因為生活里出現了網路啊舞會啊打工啊什麼的,就很久沒看書。

再想看點什麼的時候,正好挪威的森林大熱,但作為一個裝B犯,我一直覺得看書不能看的很暢銷(但這個觀點後來被挪威的森林裡的永澤說出來了- -導致我認為村上性格里也有一點裝B犯),於是就去找這個作家當時不那麼暢銷的書來看,看的就是舞舞舞。

這本前十頁我當然完全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啦(因為我當時沒有看過尋羊冒險記),就記得他的貓死了,他去埋貓,他在一個小飯店裡點了一個蔬菜三明治吃完又發獃了很久,然後回家的路上一邊罵罵咧咧現在音樂的衰敗,一邊聽一些悲傷情歌:我的一生一直在失去,現在我要失去你。

後來想想,我大概被這本書簡單而又明了的對孤獨和自洽的細緻描寫給打動了,而且這是本可以給我勇氣的小說。在它以後,我對於書本的要求就從爽,到了尋找多一種看世界的方法和戰鬥的勇氣。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就是講一個男人到了中年,感受到了孤單,然後去尋找年輕時候也許曾經擁有的東西,但就好像他以前住的小旅社變成大賓館一樣,年輕時候的東西已經沒有了(後來看了他其他小說會知道,這個男人年輕時候也有過頹廢但快樂的青春,有好朋友,有過一段婚姻,有給人摧枯拉朽一樣美麗的女朋友,有一天中規中矩但生意不錯的買賣和合伙人……),但這些東西或者說他追求這些東西的熱情已經沒有了,有點孤獨,有點無奈,接下來怎麼辦呢?

羊男說,你要跳要舞。就是不管結果如何,也許你的人生和你的結果就是不停地失去,失去朋友,失去愛人,失去野心,失去激情,但是你要跳要舞,你要跳出好看的舞步,不為任何人,就為了你不去那一邊。

因為那一邊什麼都沒有,你去了,你就回不來了。

在舞舞舞里,許多人都去了那一邊,比如他那個演電影的好朋友,他好像什麼都有,有漂亮的臉蛋,有錢,有深愛的女人,但他也什麼都沒有,這個世界那麼大,沒有一個讓他想活下來,覺得可以安靜,好好活下去,也不無辜傷害其他人的辦法。

所以說主人公不管怎麼努力,他仍然在失去一些人,比如上面的那個朋友,還比如那個很漂亮很特別的小姑娘雪,他們有輕鬆而快樂的情誼,他們有一點類似的地方就是都對自身價值茫然,而她還沒有他那麼成熟,還會被他人的價值觀打擾,後來她還是會回正常的社會,會得到,會失去,也許會被「正常」的價值觀改造成一個正常但不在特別的女人。起碼對他來說不再特別,這也是一種失去。所以她對他說謝謝的時候,主人公心裡也有點失落。

最後他有了一個女朋友,一個有點敏感有點神經的女孩子,最後的結局是他喊這個女孩子起床了,天亮了——當然我們不知道這個主人公以後會去哪裡,這個小小的感情波瀾會去哪裡,很有可能還是哪裡都沒有,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但也有可能主人公領悟了精準舞步的含義,再加上一點運氣,哪怕熱情沒有了,激情沒有了,仍然可以精準地不會空虛所吞噬,自得其樂的過下去,和自己的愛人。

我覺得這就是跳舞的含義,精準的舞步也許代表著柔情,專業工作,與人為善,真誠交流,自我心理的建設和距離感的把握,我們的每一天,都是一場戰鬥,我們用這些舞步努力保持我們想保持的體重,感情,自信和生活質量,同時,我們用這些舞步努力讓我們不被失敗和別離的空虛,憤怒,害怕和憂愁所吞噬,他讓我們在孤單一人的時候不絕望,不放棄尋找和追求,在有愛人的時候順其自然不過激,不過度依賴,總之,他讓我們不過早的在死路上投降。


通過集約和分化,資本這具體之物升華為一種概念,說得極端一點,甚至是一種宗教行為。人們崇拜資本所具有的勃勃生機,崇拜其神話色彩,崇拜東京低價,崇拜「保時捷」那閃閃發光的標誌。除此之外,這個世界在不存在任何神話。

這就是所謂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

看過《舞!舞!舞!》的朋友應該對這段話記憶頗深,村上花了很大的篇幅來闡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高度繁榮的日本社會。在文中反覆被提到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這詞,實際上明確地揭示了村上這次創作的目的。


村上的青春四部曲1979年的《且聽風吟》、1980年的《1973年的彈子球》、1982年的《尋羊冒險記》和1988年的《舞!舞!舞!》。因為《舞》是我在村上的作品中比較晚接觸的一部,為了完整的了解其中的連續性,我又花了兩天重新把前三部重溫了一次。

這四部作品中前三部是連續寫的,故事自然也比較緊湊,而第四部《舞》完成時則與第三部相隔了六年,整整六年,可以看出村上的寫作手法漸趨成熟,從內容上看,《舞》基本上只是沿用了以前的人物和續上一些基本的情節,所想表達的內核也已經與前三部有較大的區別。以我之見,會把前三部當成一部單獨的處於青春期的小說,而《舞》則代表著一種成熟的感覺。


而《舞》與前三部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徹底的「絕望」。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三部的內容。


處女作《且聽風吟》,第一部作品就基本上構成村上日後作品的基調,疏離感、虛無感、孤獨感和一點冷幽默。《且》中可以發現,每一個人物都有其不為人知的苦難與痛處,這些痛苦只能深藏在自己軀體之內,無論它是如何的將自己折磨殆盡,別人都無法感同身受。

同宇宙的複雜性相比,我們這個世界不過如麻雀的腦髓而已。


一切都將一去杳然,任何人都無法將其捕捉。我們便是這樣的活著。

《且》中表達更多的是一種無奈性,對待生活的中中中痛處的無可奈何,我們所能做的唯有眺望遠處的海灘,且聽風吟。


第二部作品《1973年的彈子球》,可以和第三部《尋羊冒險記》一起講,從這部作品能夠明顯的看出有雷蒙德·錢德勒的影子,有硬漢派推理小說的蹤跡,它們的主旨都是關於「尋找」。《球》是關於尋找「我」少年時熱愛的一款彈子機的故事,《羊》則通多種種蛛絲馬跡尋找「羊」的故事。(《尋羊歷險記》的內容也很豐富,而且對於了解村上來講意義重大,以後會單獨寫一篇文章,這裡就不累述了。)同時這種尋找透露著一股積極性,儘管社會還是那麼冷酷,人情還是那麼淡薄,在尋找目標的路上障礙重重,但最後「我」還是克服了種種艱辛追尋到了「我」心儀的彈子機,「我」還是追蹤到了「羊」,並且最終勇敢的炸死了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日本保守的右翼軍國主義思想】和【在幕後暗中操控著整個日本社會運作】的「黑衣人」。


而《舞》中的「我」與前三部的「我」心態發生了變化。


前三部曲中日本社會已經進入了後資本主義時代,政府和人民開始只為追逐利益而生,生活已經變得逐漸空虛化和無意義,開始步入絕望,但主人公「我」仍舊頑強的尋找著,試圖在尋找的過程中完成自我的救贖,最終「我」也成功了,通過「鼠」的死亡和「我」的存活,「我」的心中還存有那麼一點希望和溫情。但在《舞》中主人公的心態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依舊是那個無情的世界,而「我」經歷了更多,更多的苦痛與死亡,一刻也不消停的「失去」,對生活陷入更深的絕望,最終唯有尋找一處安逸的避難所,逃離了「那個世界」。

小說的一開頭就是「我」從北海道回來之後在家閉關了半年,至於閉關的原因文中說是為了「理清當年之事」,當「我」振作起來,開始重新踏入社會時,又遇到了讓我重新絕望的第一件事——舊的海豚賓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豪華的奢侈的新的「海豚賓館」。

當「我」詢問舊的海豚賓館經理的去向時,大家都閉口不提或裝作不知道,直到最後「我」在一篇過時的周刊里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在這裡作者第一次解釋到「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也就是開頭引用的那一段。事情的經過比較複雜,簡而言之,是有某個企業為了收買舊海豚賓館所在的地皮,建一個新的「大本營」式的產業。有人拒絕轉賣,那些為虎作倀的惡棍便跑上門來搗亂,即使報警,警方也遲遲不予制止,怕是早就和產業高層串通一氣。舊賓館經理承受不住壓力,只能妥協,最後僅僅要求對方將「海豚賓館」的名字承接下來,便把地皮賣了出去。這樣子的故事幾乎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


這也僅僅只是失望的第一步。


偶然在電影院發現了在上一部失蹤的女友喜喜,從這個時刻開始「我」開始步入真正的絕望。


從這個橋段開始,隨後的劇情都圍繞在【我尋找喜喜】這個線索上展開,沒錯,又是「尋找」,可見錢德勒對村上影響之深,青春四部曲都可以歸結在「尋找」這一主題之上。「我」一次次的尋找,好不容易捉到一點線索,又一次次與她失之交臂,陷入窘境。

我轉彎,於是我前面有誰在轉下一個彎。是誰看不見身影,只見白色裙擺一閃。而這裙擺的白色卻烙在了眼底永不離去。

這句話出自《尋羊冒險記》但我覺得用在這兒很合適,基本是「我」不斷追尋喜喜時所呈現的狀態,機會總是倏忽而逝,並且不斷的引出麻煩。


引出來的第一個人便是五反田。


五反田近乎完美,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腦袋靈光,善於交際,舉止優雅,長大之後更是成為了電影明星,虜獲千萬少女的心,還有大筆大筆的「經費」供他使用。


而近乎完美的五反田正是這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縮影。

他所深愛的妻子騙走了他整副身家,離婚之後,心裡也無法掙脫對前妻的愛,為了能繼續和她幽會,為了不成為「零」,必須去忍受那些他所厭惡的角色,繼續著這種虛偽、奢靡的生活,保持自己現有的地位以求前妻不離開他。


最終在這雙重矛盾的折磨下五反田墮入了心理扭曲的境地,最終殺害了我的女友喜喜。


但「我」質問五反田是否殺害了喜喜的時候,他說他自己也不知道,也許是我殺的,大概是我殺的吧,可以看出五反田的精神已經墜入了空谷,心靈扭曲的他正如雪所預料的那樣,最終與他的那輛代表著金錢與名利的瑪莎拉蒂一起沉入了大海,對他來說不失為一種解脫吧。


關於第六具白骨。


「我」在追逐喜喜時進入了火奴魯魯商業區寫字樓中的那個「房間」,「房間」擺放著六具白骨,隨著劇情的推展,前五具白骨分別代表了鼠、喜喜、咪咪、迪克和五反田的死亡,但直到最後小說也沒講明第六具白骨屬於誰的。

網上說法,大部分人認為是「羊男」,或是「我」的,還有一些人認為是由美吉。在我看來是:


「那個世界」


是「那個世界」的逝去,引用林少華一段話。

小說之於村上是「自我治療」或「是靈魂獲得自由」的手段,而作為小說這一手段的手段,其一,選擇同彼岸世界、異界或死亡世界對話;其二選擇同另一個自己、即自己的分身對話。

那個世界有著可以大筆大筆花的經費,有著如同「國際特快專遞」般的世界性賣淫組織,有著各種眼裡只有利益的,人格扭曲的人物,稀薄的親情,真正的情感鏈接寥寥無幾,讓人絕望。

小說的最後,我與由美吉再次進入「十六層」的黑暗空間,可是再也沒有羊男,羊男已經消失,由美吉被吸入牆壁,「我」叫喊著這是「那邊的世界」,與「這邊的世界」不同,而「那邊的世界」隨著五反田的自殺、喜喜和咪咪的死亡、羊男的失蹤和由美吉的被吸走而最終逝去,羊男作為連接點聯繫的那個物慾橫流、虛無殘忍的彼岸世界。


「我」醒來之後,發現身處「現實」之中,我已經逃脫了那個彼岸世界,我來到了屬於自己的避難所,「我」所唯一能熟悉和依靠的由美吉就躺在我的床邊,這帶給「我」強烈的安全感,「我」就在這端遠離黑暗的大陸的避難所,輕輕喚醒由美吉,迎接屬於自己的清晨。


「孤獨而又不失真誠和溫情,無奈而又不失豁達與幽默,厭倦而又從不自怨自艾自暴自棄,身處社會邊緣而又擁有自成一統的價值觀和付諸行動的良知和勇氣,這既是「我」面對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採取的生存策略,又是一種自我救贖行為。」

以上是譯者林少華在《林少華看村上|村上文學35年》中《&<舞!舞!舞!&>:無可奈何的獨舞》作為總結的一段話,提煉出了村上想要在這本書中傳達的概念。

《舞!舞!舞!》的故事將背景設立於日本經濟最發達的80年代,通過各類人物的敘述與遭遇,在展現令人忙碌與迷失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時代風貌的同時,表達了建立並堅守自己的「思維體系」(原則、價值觀、「舞」的含義)的重要性。

也許書中除了主角以外的其他人物會讓讀者覺得作品的主題難以把握,其實他們代表了80年代日本社會的芸芸眾生,這些人物的經歷與心理狀態構造了小說的時代背景,與「我」的人物形象互為補充,使小說更有代入感、人物形象更具普遍性,正如村上在《遠遊的房間——給中國讀者的信》中闡述的寫小說的目的:「做一個房間,把人請到裡面來……讓他覺得簡直就像專門為自己準備的場所。」

五反田,應有盡有的電影明星,與妻子的關係卻是始終無解的難題,以自殺來獲得解脫;咪咪,家境富足,卻為追求童話而當了應召女郎,單純快樂的她最終卻悲慘地死去;雪,有著耀眼的家庭背景,卻因缺乏父母關愛、飽受同齡人排擠而沉默憂鬱。他們在這個時代享有物質的充足,卻都不甚幸福——五反田不認可自己的工作,咪咪的死被世人冷漠對待,雪則直接拒絕了與這個世界的交流。

80年代的日本呈「蘋果狀」,中產階級佔大多數,人們處於「富裕狀況下的平等」中。林少華從這部小說中總結了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的兩個特徵:一,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例;新海豚賓館);二,商品性(例:被打包到火奴魯魯的應召女郎)。人們厭惡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卻又不能以「惡」稱之,因為這是一種「體制」,是合乎潮流、不容撼動的(例:被大權在握的人保護著的會員制應召女郎俱樂部);並且,人們不管熱愛還是憎惡這個是非顛倒的時代,都難免沉浸其中,想逃脫卻難尋出路。這正是「我」所經歷的矛盾,也正是推動「我」不斷追尋、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動力。

在混亂喧囂的時代里,對他人來說,「自我」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只有自己在社會中「勝任的角色」,作為資本主義前進的一環,無論生與死,都像商品一樣被快速消費。不再有人關心一個人真實的個性,人被簡化為眾多符號的組合:「住則港區,乘則歐洲車,戴則勞力士。」這大概是村上設定五反田「電影明星」角色的用意吧——表象被消費,「自我」在順應潮流、滿足他人的期待中失落迷惘。

而「我」,不論被人認為有趣或奇怪,都是因為自己的一套「思維體系」。不看報紙的「我」,不熱衷工作、不關心社會新聞,也許不是個合格的社會人(卻也渴求與社會建立聯繫),和那些沉浮於資本浪潮的人們不同,「我」善良正直、不願虧欠於人,不善社交但用自己的真誠交到了五反田和雪這兩個朋友,在他們眼裡,我「跳得出類拔萃,跳得大家心悅誠服。」在羊男的忠告下,我從不停止舞步,羊男說:「跳著跳著,原先堅固的東西便會一點點疏軟開來,有的東西還沒有完全不可救藥。」堅守著自己的應對這個世界的原則,不是為了逆轉這個是非顛倒的荒謬世界,而是為了尋找自己在其中存活下去的辦法,從中尋得自己對自我價值的認可。「疏軟開來」的不是這個沒有人情味的時代,而是「我」的難以產生「傾心」之情的內心;「沒有完全不可救藥的」不是以浪費為美德的體制,而是「我」作為一個「時代的落伍者」的自我認同感。

最後一點,小說中,作者多次強調時代改變了。不論是《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挪威的森林》《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還是這本《舞!舞!舞!》,村上時不時會深切地懷念自己的少年時代。《國境》中初君有一段自白:「算不上多麼幸福的時代,有很多慾望得不到滿足,更年輕、更饑渴、更孤獨,但確實單純,就像一清見底的池水。當時聽的音樂的每一音節、看的書的每一行都好像深深沁入肺腑,神經如楔子一樣尖銳,眼裡的光尖刻得足以刺穿對方。就是那麼一個年代。」這段話,用來解釋這本小說同樣適用,讓「我」懷念的,正是初中物理實驗課上五反田點燃煤氣噴燈的年代,忘記自身的凄惶,他極度瀟洒,「我」清澈單純。

不論行文中作者怎樣抨擊「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小說的結尾終究回歸感性與柔軟。站在「雞蛋」一邊的村上,在文字中抵抗著「高牆」,卻似乎從沒企圖顛覆它。他關心更多的,始終是時代中「個人」的內心與價值,而非支持或反對什麼「主義」。說他「小資」也好,稱他為「世界系」也好,他構造的「房間」始終讓讀者感到舒適、賓至如歸。


看主人公做事的態度,看主人公對別人說的話,看羊男對主人公說的話,看主人公的經歷,大概就是舞舞舞想表達的了。

他對工作,儘管是在他看來沒有意義的工作,會儘力做到最好,讓同事認為是可以信賴的人。

他對雪說,人並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沒有了,所以在失去他之前,要公正的對待他,不做讓自己覺得懊悔的事。

他自己也不是一直都內心強大,也有惶恐的時候,但當羊男對他說,既然生在這世上,就按著韻律,跳著舞步好了。

他經歷過婚姻,他覺得他讓愛人體會到他的愛了,但是沒有。他確實得到過友誼了,但也對朋友的障礙無能為力。他確實對一個人感覺到責任感,付出和成長的快樂,但卻是和自己沒有絲毫關係的別人的孩子。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要有自己的堅持,對知識的渴望,對愛的追求。這是我的感受。

對主人公精神波長的吻合,是喜歡這書的原因吧


看了一下大多數答主的答案,並不十分贊同。

先說一下,《舞!舞!舞!》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村上的作品,沒有之一。

個人認為,看書抓那些瑣瑣碎碎的細枝末節意義並不大。這本書拋卻人物分析,拋卻時代背景,想表達的最重要的主題是:「個人被命運(世界)攜裹著洶湧前進時,主角所表現的態度。」

反對有的答主所說的「絕望」、「跳出最完美的舞步」等答案。

明確一點,主人公從頭到尾看似選擇了,其實是沒有選擇的。不是「在絕望中舞蹈」,也不是「即使命運坎坷也要快樂的跳舞」,而是「只能跳舞」,而且連舞步都是已經被排好的。村上這本書里透出的深切的孤獨感就來自於此。單純說村上想批判「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我認為是欠妥的。結合村上的其他小說,或多或少的都表達出了對命運(或者說概率?)無可奈何,而這篇也是藉助於「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來表達這樣的主題。

進一步,主角對外部其實什麼選擇也沒有,唯一可選擇的就是「態度」。這也是我很讚賞這本書的原因。「態度」不同於「絕望」、「憤怒」、「愉快」這樣的「情緒」,態度是完全由自身向外的。不是世界激起了我怎樣的變化,而是我面對世界時主動堅守著自己身上僅能堅守的什麼。

所以在我的觀點裡,這本書是悲觀的,但同時也是積極的。相對於很多作品,村上至少在這部作品裡給出了一絲絲「自我「,同時又將世界描寫的如此真實,沒有他的其他作品中的違和感。

哪怕在「未知」的操控下,也不喪失作為"人"的願望,即使這毫無意義。

寫到現在發現,這其實是作為人類亘古不變的主題之一。


——————————背景——————————————
在《舞》的開頭,出現的是一個矮小,寒愴的海豚賓館。冷清,凄苦。然後,搖身一變,成了一棟二十六層的龐然大物,富麗,堂皇。『我』追尋著來到這裡,只能獃獃地佇立,吃驚地無話可說。光鮮背後的陰影——政府部門將開發消息透露給房地產商,提前搶佔地皮,動用黑社會——早已為人們熟視無睹,一切儼然成為必備的生存之道。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中,一切都成了可交易的商品。孤獨中的『我』這樣感嘆:「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就是要從所有的空隙中發掘出商品…買春也罷,階級差別也罷…什麼也罷,只要附以漂亮的包裝,貼上漂亮的標籤,便是堂而皇之的商品」。自由,友情,愛情,無一不可買賣。這便是『我』生活的環境,讓我厭惡,憎恨的社會狀態。
『我』無所適從。
『我』(我們)該怎樣活著!?

(PS:字寫的太爛了。。寫在書頁上面的)
——————————探索————————————————
主人公『我』:撰稿,某種意義上等同失業的工作,收入凋零,離過婚,於錢財無意,儼然與社會脫節,「我是在拋棄與被拋棄的交界地帶,困惑,無所連接」。
於是,我跟隨著喜喜的線索,尋找我與世界的「連接」,尋找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在黑暗的海豚賓館裡,羊男嘗試著這樣告訴我,「不能光坐著空想…只要音樂在響,就儘管地跳下去…不要考慮意義不意義…要跳要舞,只要音樂沒有停。」
我的孤獨,苦悶與困惑從不間斷地在文中出現,循環反覆。『我』的失落無處訴說,自然無論如何也無處排解,但關於生存,我們卻隱隱讀出這樣的暗示與答案:好好地活著,做你喜歡,渴望的事情,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精彩的人生!


《舞 舞 舞》並不是獨立故事和設定,它和村上以前的作品在人物和情節上,是連續的,可以作為四部曲的最終一部。
以下有部分劇透。
故事的第一部是《且聽風吟》,登場人物是我和鼠,傑。小說風格很清新自然。
接下來是第二部,《1973年的彈子球》,分兩條線,我和鼠各表一邊。小說「我」這條線延續了《風》的敘事風格,另一條開始有點意識流。
再接下來是情節上的重頭戲,《尋羊冒險記》,正式出現登場人物是我和傑,而鼠以一種非常奇怪的線索形式登場。我很喜歡這部的風格(當時此書面世時,由於風格轉變成以情節為主而毀譽參半)《羊》事件也是主人公「我」的人生發生急劇轉變的原因。
最後是《舞 舞 舞》,算是一個超級長篇故事的最終完結,也是我個人最愛的一部。故事最終的清算,就是那幾具白色的枯骨,還有一直舞下去的我和全世界。
因為他在上一部《尋羊冒險記》里經歷了頗為複雜的「冒險」和創傷,所以在《舞 舞 舞》一開始總是夢見《羊》內的海豚賓館,並且消沉地生活了一段時間,重返現實社會後的心態也有點與常人不同。

大家的感觸都說得很詳盡了,我建議把這一系列故事從頭慢慢看到最後,再去體味一下作者描繪的人和作者眼中的社會,將會有更多的體會。同一部作品,每個讀者感受到的很可能有很大區別,因為閱讀體驗是結合自身經歷的、私人的,作者要表達的只是主人公的人生和主人公眼中的世界。就像指環王,如果想了解《王者歸來》在表達什麼,也得和前面幾部甚至霍比特人、精靈寶鑽聯繫起來看。


@菠菜 已經說的很好,我再來略作補充

跳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我看來,它是指在這個紛擾的社會中按自己的方式活下去。這兩者是同等重要的,首先你當然要活下去,才有跳舞的可能,其次你一定要按自己的方式活下去,格格不入也好,孤獨也好,就是不能隨波逐流,不能被社會吸收。這是一種抗爭,一種戰鬥,所以跳舞才會這麼累,必須踩著精準的舞步,一刻都不能放鬆。如「我」在得知可能是五反田殺了喜喜時的表現:

那麼,我必須再度重蹈舞步,必須跳得精彩,跳得眾人心悅誠服。舞步,這是我唯一的現實,確鑿無疑的現實,已作為百分之百的現實銘刻在我的頭腦之中。要跳要舞,而且要跳得瀟洒眺得飄逸!我要給五反田打電話,問他是否殺了喜喜。

而當我始終無法下決心時:

不行,做不來,怎麼都踩不上舞步。

可見一斑。

同時還有有關雪的。

她和主人公一樣,都是被認作「怪人」的存在,小姑娘由於有特殊的能力(能感知到過去或未來的事物),加之父母都是名人而被排擠於社會之外,所以才能與同樣「不入流」的「我」成為十分知心的朋友。然而事實證明雪最終還是一個正常的人,一個進入社會洪流的人。她看完《一廂情願》後就突發了學習的念頭,我個人願意把這想成是雪也像其他女孩一樣,喜歡五反田當教師的樣子,這就說明她仍是一個正常人。而主人公卻不是。以至於最後有這麼一段:

她微微笑道:」謝謝,不過可以了,挺遠的,還是電氣列車快。」
「怪哉!」我摘下太陽鏡,「你說『謝謝』是吧?」
「說也沒什麼不行吧?「
」當然。「
……
」怪人!「說罷,雪躬身下車,砰地關上門,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我目送著雪苗條的背影,直至在人群中消失。消失後,我不由十分傷感。頗有失戀的意味。

還有,書中隨處可見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嘲諷。如五反田的話:

「庸俗無聊的傢伙鋪天蓋地。「五反田不屑一顧地說道,」全都是在物慾橫流的都市裡投機鑽營的混蛋,吸血鬼!當然也不是全都如此,正人君子也有幾個,但更多的是敗類,是花言巧語口蜜腹劍的騙子,是利用地位撈錢撈女人的醜類。這些明裡暗裡的傢伙靠著這醜惡世界的油水,眼看著越來越肥,醜陋臃腫,而又耀武揚威。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世道。也許你不曉得,這樣的混賬傢伙實在是漫山遍野。有時我還不得不跟這些傢伙乾杯,那時我始終要提醒自己:喂,即使氣不過也掐死不得喲,對這些傢伙,掐死本身就是一種能源消耗。」

大致如此,不得不說這真是一本很好的書,希望更多人能去看看。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在2017年的六月,結束一段戀情一個月之後。這一個月里,一切都變得停滯,死氣沉沉,很多事懶得做,懶得理。即將大學畢業,在這個月里,我搬出了住了四年的宿舍,住進了學校外9平的出租屋。原本為女友考慮,住在學校周圍可以時常見面,但始料未及的是,我和她分手了。住在不足1km的地方,以後卻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於是我過著與書中主人公類似的生活,開始遠離人群,在水泥土中隱居。用PS4玩著我一直想玩的P5,躺在床上用kindle看書,收拾房間把東西整整齊齊地放好,偶爾做做飯,買一點酒。去周圍的大學裡游泳,去附近的電影院看新上的電影,偶爾和久違聯繫的朋友說上幾句話。一切都過得很好,一點問題都沒有,和上大學時幾乎一模一樣,不過換了床,換了個地方。但是那個思念的人,已經不在了,甚至連我的夢都不肯進入。

我是個愛獨處的人,遊戲基本只玩單機的,運動也是跑步游泳這樣的孤獨運動,看電影一般也是一個人。我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好像不那麼順應潮流,喜歡著60年代的搖滾樂和小眾的民謠。朋友有幾個,不常聯繫。

我說我活在世上的感覺,就像在大海里漂流。沒有人喜歡孤獨,不過不喜歡改變自己和別人混在一起,去順應潮流。《舞!舞!舞!》中雪和「我」都是潮流背棄的人,但是「雪」之後選擇了去上學,選擇融入,「我」還是像以前一樣生活。

這本書,讀的時候是平平淡淡的,就像讀村上的其他書一樣,配合著讀書時的心情,可能就像雨後的陰天,生活還在過著,卻只剩下低落的心情和無處述說的孤獨。讀困了就把kindle放在一旁,明天繼續工作,晚上玩會兒遊戲,聽聽音樂,讀讀書,於是又是一天。這樣的生活,像是抗拒治療的癌症晚期病人,如果一切都好,那使我憂鬱的腫瘤又在哪呢?

直到快要看完的時候,書中出現了轉折,雪發現是五反田(那個電影明星)是殺死喜喜的兇手,「我」質問五反田,他說他不知道,可能是他殺的,於是他開著那輛「賓士」衝進了大海。

「我」再一次被遺棄,那六具骸骨讓人膽寒,我被徹底遺棄,我與世界的節點即將全部消失,成為最後一具骸骨,飄在虛無的太空。

或者那具骸骨不是我,是另外一個人,另一個與「我」有牽絆同樣格格不入的人,海豚賓館裡那個戴眼鏡的女孩,只有她!只剩下她了!

「我」找到她,像是拚命從海里游向一塊岩石,一塊堅實的岩石,因為這塊岩石我才覺得這世界是真實的,值得留念的。讀到這,我已經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一種想哭哭不出來的時候,全身顫抖,好像世界在倒塌。

好在「我」找到了由美吉,她沒有消失,她在現實世界裡陪我,她永永遠遠不會消失,她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真實。

最後「我」說:「由美吉,早晨到了」

那種感覺,像是踩在堅實的土地,呼吸泥土和草的芳香。那一刻,我才明白,對於前女友,不是喜歡,而是對最後一根稻草的深愛。我飄在虛無的海上,而她是我的圓木,只有真正相擁才覺得世界真實而可愛,此外不過是美麗的荒蕪,像是沒有水和氧的外星球。

之後,試圖聯繫過,沒有回復,沒有回復,沒有回復。

終於寫完這些,我也該收拾心情,繼續向前了。


粗淺的寫一下吧。
====================================
【引子】
從《且聽風吟》到《彈子球》到《羊》,幾乎無不描述了這麼樣一個事實:主角是一個平凡人,有平凡的戀愛,平凡的追求,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缺少朋友,缺少親情,甚至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所以,無論是哪個時代的主人公,都一直在追求什麼,以彌補內心的空洞。可能是《風》中缺失了小指的女孩,可能是《球》中記憶中玩過的彈子球機,但是追尋的結果卻是更大的空洞。以至於主人公甚至總結出了「我如果想得到什麼,就一定會得到,但是得到的過程中又踩壞了別的什麼。」這樣的話語。
這讓主角非常絕望。而在《羊》中,和主角度過了無數時光的好友「鼠」自殺,喜喜失蹤,妻子也離開了主角,與夥伴開的事務所解散,就連傑的酒吧也不再像往日的樣子。當然,這並沒有擊倒主角。主角是一個平庸,卻不乏幽默且內心強大的人,但是這也使得他深受打擊,苟且的閉門不出生活了相當之久,同時也幾乎陷入了一無所有的境地。
【那麼,舞舞舞,就此開始。】
失去了20歲,失去了妻子,失去了摯友,失去了工作,存款即將見底,未來毫無希望,甚至連養的貓都悄無聲息的死了。
沒錯,很多人就此屈服於絕望,選擇了頹廢甚至死亡。
那麼主角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村叔已經在書的接近結尾的地方很明顯的寫出了答案,我按照我的理解把最後一層窗戶紙捅破。

「無論你面對的是多麼困難的困境,無論你所過的生活目前是多麼的苟且,無論你對自身的存在和生命的意義感到多麼困惑,都請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

這是結論。

羊男對應海豚賓館,喜喜對應房間。
但有一點的相同的,他們同屬主角的「內心」
羊男是領舞,喜喜是舞伴。
主角為了不去那個世界,自己為自己領舞,自己即是自己的舞伴。

羊男說,你要跳舞,只要音樂響起,就要舞動下去,不用思考,只管跳舞就是,而且要讓別人心服口服,只要不停跳舞,原本堅固的東西就會疏鬆開,但是你一旦停止,我就幫不了你了,你就會來這邊的世界。
【你要前進,只要你還活著,就要繼續努力的生活,你可能暫時想不到生命的意義,想不到自身的價值,但是只要你還活著,就不要放棄努力,而且要讓活的精彩到讓他人無話可說,只要努力的生存下去,就會發現意義和價值,但是你一旦放棄治療,那麼就只會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一般過完一生】

喜喜說,我是你內心的投影,我是你的舞伴,呼喚你的不是我,是你本身。
【現實中的我早就死於五反田之手,你會經歷這些奇妙的,光怪陸離的事情並不是因為你在尋找我,而是你的內心在呼喚你尋找你自己】

而五反田,的確是他殺了喜喜,但是他並不是因為殺了喜喜這件事敗露而選擇自殺,而是為了給自己的自殺尋找一個理由而殺了喜喜。主角和五反田都對現實感到荒誕和迷惘,但主角一無所有卻仍在努力舞動,五反田有法拉利,住在高級公寓,有花不完的經費,卻因為最後的迷惘而選擇了放棄,最後開著跑車投入了大海。

有人在場所里為主角哭泣。沒錯,這個場所不只是海豚賓館,也是那個有白骨的房間。喜喜說,他們是為你不能為之哭泣的東西哭泣。主角需要舞,需要不停的舞,哪有時間去哭泣?所以主角雖然失去了很多,但是他未曾停下舞步,面對生活未曾表現出一分一毫的膽怯和懦弱。所以表面剛強的他將這一切丟給了他豐富而感性的心,他依然在面對生活,而默默的在內心哭泣。

於是主角回到了海豚賓館,結識了由美吉,周旋於搭檔,五反田,咪咪,警察,行動派作家,天才攝影家,神靈附體的少女,獨臂詩人之間,每個人都稱讚他舞的不錯,每一件事他都完美的處理妥當,雖然又有人離他而去了,但是他成功的回歸了正常人的生活。

生活就算再苟且,再猥瑣凄惶,也是自己的生活,就要努力的舞動下去。

用一句古老的中文,叫做: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嗯以上就是我對舞舞舞的理解,但是這只是大局,不少實際上不為大局服務的細微處,比如主角對獨臂詩人的評價,以及關於牧村雪的一些情節,我就不一一展開了。


通過「舞」的形式與世界發生連結。
讀完之後,我想,不論是主人公「我」、喜喜、五反田、咪咪還是迪克,他們都是內心封閉與世界隔絕的邊緣人。個人認為羊男給「我」的提示就是:如果「我」無法同世界發生連結,而一再讓自己孤絕下去,就會去往另一個世界,一個像死後一樣的世界,正如喜喜、五反田、迪克和咪咪一樣。他們因為無法與外界融合,承受著內心的孤獨,因而一個個都消失了。而「我」最後通過與由吉美的相戀與世界連接上,結束了之前遊離、困頓而邊緣化的生活。
我猜主人公看到的那六具白骨,最後一具是他自己的。這是喜喜給他的提示,如果不與外界聯繫上,他也會變成其中的一具 。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除了雪和五反田,對其它人物的印象都不是很深。情節發展有條不紊,總體感覺淡淡的,但就是控制不住地一再讀下去。文字流暢,情節詭譎,讀著似懂非懂,讀完之後又好像都了,某些深刻隱含的東西。這是村上小說的魅力。


從《卡夫卡》開始,村上的長篇小說開始帶有更多嚴肅的隱喻,誠然,這將小說升華到了更高的思想層面,不過也讓卡夫卡本身就閱讀的樂趣來說降低到了1Q84的水平。我並不是說1Q84乃至多崎作不好看,只是相較於其青中年時期的其他作品,其故事性受困於村上想要表達的思想或哲理,往往顯得沉悶而流於俗套。
而我覺得《舞舞舞》是個很好的平衡,文筆上優於青春三部曲,思想表達上又不限於「非得要講出自己的道理」這樣的麻煩狀態。
《舞》對於村上的意義,和往後的作品截然不同,卡夫卡是村上對於奇幻+現實交融故事寫作能力的巔峰展示,1Q84則暗含了對日本當代社會許多現象的思考(教團情節對應的是奧姆真理教)也算是這麼多年寫作生涯思考的總結,而《舞》則更像是村上對自己青春寫下的最終的註腳。

舞的劇情承接青春三部曲,村上從出道開始書寫的「我」的故事從此終結,為廣大讀者所凈凈樂道的羊男這一村上早期塑造的虛擬人物自此之後也不再出現在任何作品之中。這本書講的道理只有一個,無論如何你也無法孤獨的生存在這喧鬧的世界上,不論你多麼的厭惡「興興向榮的資本主義」,厭惡利益交換人事狡詐,你也必須"要跳要舞",跟隨著世界踩對舞步。 這些想法上的變化,體現出村上整體的價值觀不再戲謔和厭世,尤其從美少女雪的態度變化可以顯現出來,這個有通靈體制,因為長得太漂亮性格太獨特而被同齡人欺負和排斥的女孩,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到社會,接觸他人。
而主人公方面,也由一開始能夠接納「空氣稀薄」的「我」的情人キキ(喜喜)和五反田的死逼迫「我」重回地面,由羊男的最終消失告知讀者,我最終和外面我所厭惡的事物和解了,這也是為什麼在後來的作品中,村上越來越多的採用第三人稱,而不再一直使用標誌性的「我」了。


基本上是連著尋羊的。對於我個來說大約在迪剋死後之前的內容還是較輕鬆的,也不能說是輕鬆,比較舒心?總之給人的壓迫感沒有那麼強。但自從主角和雪看完五反田的電影后,雪告訴主角是五反田殺了喜喜,後邊的內容就讓我十分緊張而且發抖,有可能一來是因為膽子小,二來是那種破碎感和「和自己有關的人大多都消失」的壓迫感有些太強,心裡直顫。尤其是羊男的消失和由美吉被吸進牆裡的一部分讓人像掉進冰塊里的冷。就算是結局是主角和由美吉真實的存活在了現實中,也讓我到現在為止,合起書已經一小時後,還是心跳急促,呼吸混亂,渾身發抖。
這是村上唯一一本我不甚至不想再拿起的書。村上的文筆太優秀尤其是對於細節和旁敲側擊,以至於給我好像留下的是一時難以逾越的障礙。絕望,抑鬱。
現在一想到書中的內容就不住戰慄。根本睡不著。


我覺得他什麼都沒表達,就一直在絮絮叨叨他一個人的日常,一個中年男人的危機。他很有趣,他想表達,他有酒有女人有朋友,但是他孤單得可怕。他遇到的似真似假的世界,無疑是在推著他前進,也就是虛度光陰。無所事事,還能又酒有女人有朋友,嘖嘖嘖,說起去隨時夏威夷度假,好讓人羨慕。對這本書的評價,好多言過其實,可能是我比較膚淺。好吧,反正我看完了,不好看也不難看,就是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讓你去完成這本書。怎麼說呢,就感覺這本書什麼都沒說,但某些細節活兒,還是很有支點可以讓人讚美。局部亮點挺多,整體沒啥故事性,跟1Q84似的,太不完整,開頭布局太大,後面又細分那麼多枝枝節節,怎麼圓得回來?可能村上追求的就是這種瑣碎的細節話題。


舞舞舞是村上春樹最好的作品,沒有之一。

天上舞舞舞,地上挪威林。

如果舞是有顏色,那一定是灰藍色的。

故事雖然頹廢,但是精神並不頹廢。

這是一部偉大的治癒又致郁的作品,就好像是村上是偉大的治癒又致郁的作家


我認為海豚賓館是用來隱喻日本這個國家的變化:舊海豚賓館裡的殘疾人、舊建築…是過去的日本,新海豚賓館和舊的只是名字相同。


高中在深夜裡斷斷續續地看過一陣這本書,更多的是被那種淡淡的敘述和主人公的生活態度所吸引——前者我讀到過的不多,後者我在生活中見得很少。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這個問題,一下想起了書中五反田拍的那個廣告。他堅持要一本正經表情嚴肅地,而不是像導演要求的那樣滑稽搞笑地,在幾部上上下下的電梯之間跳來跳去,結果效果出奇的好。

五反田的死沒有任何徵兆,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突然就駕著心愛的黑色名牌轎車高速衝下橋,沖向大海。而關於這些,「我」也只是後來聽說而已。

五反田死後, 羊男也好,獨臂卻做得一手好菜的男人也好,「我」遇到的幾個女人也好,都沒有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慢慢地我也就沒有讀下去了。

跳舞,不停的跳舞。不要考慮為什麼跳,不要考慮意義不意義,意義那玩意兒本來就是沒有的,要是考慮這個,腳步勢必停下來 。

差不多過了十年,也畢業了也工作了,現在想起來這本書,想起種種經歷和感受,似乎開始理解書中反覆說的,不管怎樣要跳要舞,舞步不能停,要跳得合舞步這件事了;「我」的那種淡然與無奈,似乎也親身感受到了。

要跳要舞,只有這樣,才能找到連接點。


看完就不再孤獨,或者說是不再害怕孤獨。
反覆的看,心裡難受的時候就想讀上一段。以至於不知不覺的買了四本了,畢竟也不是每次書都在身邊。


《舞舞舞》是村上後續很多作品的根源。

(1)《舞舞舞》是單人版的《1Q84》

這兩本書中有很多相互重疊的影像。

由吉美就是青豆,雪就是深繪里。

所謂通過「舞舞舞」來避免淪落到「另一邊」,就如同在反抗「小小人」

(2)《舞舞舞》與《沒有色彩的多起作》間的重疊

五反田,就是灰,一個完美、但伴隨著隱患的男子

咪咪與嘻嘻,就是黑和白,兩個截然相反,相互補充的女子

通過與他們不斷相遇,「我」逐漸得到救贖。


一天半的時間把村上的舞舞舞看完了。不知為何,突然被這部小說給吸引了,其實也並沒有波瀾壯闊的的情節,無非一些生活瑣事,也許是被作者行雲流水純凈的文字給吸引了。小說描述一個被妻子拋棄的主人公迷失迷茫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大把大把時間的虛度,躍然紙上的孤獨迷失感,三十四歲依然無依無靠的生活著,著實令人唏噓,但細想,主人公的許多生活細節卻又似曾相識,與當下階段的我產生些許共鳴。小說中貫穿著尋人的魅力,主人公只能 「跳舞,不停地跳舞,只要音樂沒停。」同時不能跳錯,要跟上節點,這樣才能連接上。在不斷的將六具屍骨揭露出來,主人公也意識到了生活的方向,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的迷茫空洞了,他內心牽掛著的是由美吉,是的,他想和由美吉度過餘生,他不想再次失去內心深愛的女人。幸好,他最終如償所願了。結尾的現實中實實在在的呼喚:「由美吉,早晨來臨了」終給這部小說一個光亮的結尾。這是小說的結局,但也是主人公新生活的開始,也是對所有困頓迷茫跌入低谷的人一種啟發和希望。


推薦閱讀:

《橫道世之介》豆瓣評分怎麼這麼高?
如何看待《天皇的御廚》第12集?
怎樣理解在《豐饒之海》最後,聰子否認了清顯的存在?
有哪些比較有名日本的輕小說作家?
如何解讀《挪威的森林》中玲子經歷的同性戀事件?

TAG:文學 | 村上春樹 | 日本文學 | 日本作家 | 日本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