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生活無趣想尋短見怎麼辦?


我總感覺這世界遼闊到活幾輩子也不夠探索,如果感到無趣,或許是你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你不能在剛開席的時候只嘗了一道冷盤,因為不合口味就說這家店廚藝爛透了。活著有太多事情可以沉迷,你可以玩物喪志,可以愛美人,也可以愛江山。如果你一件可以沉迷的愛好都沒有,那麼看看身邊朋友玩什麼,跟著試試看那會不會是你的菜。如果你沒有有趣的朋友,那麼去圖書館看看書,這也是一種遊歷,也許你隨手抽出的一本什麼,能夠給你的狹小世界打開一扇窗,讓你看到,另一個你過去不曾知曉的斑斕世界。如果你懶得不想出門,那麼上上網。每當我通過搜索,或者無心的隨意瀏覽,邂逅一個我從未留意過的精彩新天地,我都覺得,這彷彿小蓓尋找七色花的旅行,一路充滿未知的驚喜。

舉點實際的例子,比如說,08年,我當時的男朋友蹂躪壞他的鑰匙包,我陪他逛了好多店一直沒能找到符合他要求(容量要大、皮質要好、款式要大方、價格要合理)的新鑰匙包。彼時無心在BBS上看到一個男人拍了照片顯擺自己手工縫的皮錢包,我就去問人家:如果自己手縫做一個鑰匙包,需要哪些工具材料?這個男人說材料倒是費不了多少,只是工具很貴,如果只做一兩件,工具的成本划不來,於是他建議我先去他公司問他借用工具嘗試一下,有興趣的話再自己買工具,這就是我拜師學藝的開始。從此後就跌進這坑裡去了,一點點囤齊了工具,陸續積攢了三兩箱不同種類的皮革,玩得很開心。
再比如說,我從04還是05年的時候開始刻橡皮章子玩兒(太久了都有點記不清楚多久了),那時國內沒有人玩這個,工具材料都沒處買,我用木刻刀和普通文具店賣的小橡皮開始玩,玩high了之後就到處找橡皮廠,跟人買整張未切割的橡皮版來刻大章子。怎麼會有這麼個愛好呢,就是從隨便逛日本淘寶(Yahoo Japan Auctions)開始的——當時看到有個賣家賣自己刻的橡皮印章,覺得很可愛,就把他的商品圖片都存起來了,存完了之後某天拿出來翻翻看看,覺得貌似很簡單,我應該也可以,於是,就跌進一坑了……
又比如說,我沒什麼音樂天份,但我學過彈鋼琴,和小時候被爹媽尺子逼著學的琴童不一樣,我是自己想學,當時我家功利的長輩們集體反對,說就我那小短指頭,學彈琴就是浪費時間,只有我奶奶支持,我奶奶說,就我那臭脾氣,發起火來的時候,能砸砸琴多少能發泄掉一點,有利於心理健康。後來嘛,我學了很多年也彈得不怎麼樣,但至於發泄情緒的功用,鋼琴確實有點作用。
書也是個很好的朋友,尤其是小說,翻開一本精彩到能夠讓人入迷的小說,絕對有遁世的效用。譬如《三體》,譬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沙丘》系列,譬如不過來……太多了。

當我很煩躁或者很消沉的時候,我會試試找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做,如果專心做一件事情,不管是縫手工皮件也好,還是刻章子也好,只要心思都在手頭了,心裡的煩擾就能淡忘。如果煩得連手工也沒興趣做,也沒有砸琴發泄的興緻,那麼出門走走,找找朋友。
當我還住在上海的時候,我師父有個朋友老顧,開了家賣亂七八糟稀奇古怪東西的小店,那家店現在還在,只是從市中心搬去了朱家角,叫My Way。老顧是個鼓手,有時就住在店裡,他的各種鼓、他的Didjeridu(澳大利亞土著人掏空整根木頭做的一種類似號的樂器)都扔在店裡,興緻上來就搬個小凳坐店門口吹著小風打打鼓或者吹Didjeridu。老顧別的朋友也經常去店裡造訪,有三個喜歡做手工首飾姐姐就經常一起扎堆在老顧的店裡鉤編各種僅此一件的創作首飾,我去玩的時候經常撞見。我師父對老顧的Didjeridu非常感興趣,跟著學會了,老顧也曾經試圖教我打鼓,我學會了一點很簡單的節奏,和兒子一起玩的時候,經常會隨手拍出來,我兒子非常著迷,於是我就想著將來要是還回上海住,我要送兒子給老顧當徒兒,學兩手,自娛自樂也好,大了勾搭妹子也用得上。小小地跑個題,有次在朋友的生日party上遇見一個法國鼓手,大夥要求他表演特長,但現場沒鼓,他隨手操起主人家的塑料垃圾桶就拍打起來,很贊,垃圾桶的側面、底部邊緣、底部中心的聲音都不一樣,在他手裡玩到出神入化。每次回憶起這場景,我就不禁感慨——若是我兒子有這等技藝,把妹還不手到擒來?

我的人生可能只剩下四五十年,或許更短,我始終有一種,時間不夠用的焦躁感。有那樣多的事情想嘗試但還沒有機會,宏大的心愿有——
我想學騎馬,我想學射箭,我想騎著馬用弓獵野兔;
我想磨練滑雪技能,我要去那種沒有索道,搭直升機才能去的雪道;
小心愿有——
硬碟里囤了上T的電影、紀錄片來不及看,更別說想看沒空下的;
書櫃里好多沒看過的書,更別說計劃看還沒捨得買的;
……
全都要時間啊!只活一輩子時間不夠用啊!


所有生活的無趣,本質上都是來自於一個人對自己的壓抑。

你可能是給自己設置了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你就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工具」,所以你的精力和激情就在「不想做」和「不得不做」之間被內耗而盡。

人做事情的動力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追求成功」,一種是「避免失敗」。

基於追求成功的動機去做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夠帶給我們快樂,自我滿足,和對未來更加期待的狀態;

基於「避免失敗」的動機去做事,則很容易令我們疲於奔命,喪失激情,也不太容易體驗到成就感。

「不得不做」的動機就屬於後者。

但是這種所謂的「不得不做」,基本上絕大多數都只是一種限制性的、或者是誇大性的信念

比如說很多人潛意識裡都認為:我不得不工作,否則就會死。

這種認知在現實情況下的確是一個事實,但很多人都把這種信念給絕對化了。

有些人把這一點變成了:我不得不一直都不停地工作,絕對不能有絲毫休息的時候;

有些人把這種信念扭曲成了:工作是我生活的中心,所以我必須絕對的服從領導和上級的要求,即便是他們凌晨三點給我打電話我也應該爬起來處理工作;

再比如說有些人認為:我不得不讀這所我不喜歡的大學,學我不喜歡的專業。否則我還能怎麼辦呢?我父母逼我就要學這個專業,我能有什麼辦法呢?

在這種認知背後的限制性信念可能是:我不能違抗父母的命令,否則就是不孝;

父母一吼我,一生氣,我就必須要聽從他們的;

我現在還要靠父母養著,所以我就應該聽他們的;

對於這些人,如果你問他:為什麼你會這樣認為呢?

他們一定會驚訝的反問你:難道不是嗎?

就好像以前我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糊口時,如果有個人告訴我:「你現在做這個工作就是浪費時間。不如辭職給自己半年時間好好磨練一下你擅長的技能,到時候再出來找工作不是更好嗎啊?」

我也一定會難以置信的回答:怎麼可能?這樣的話我不就失業了嗎?

問題是:為什麼我不可以失業呢?

就像對你而言:為什麼不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為什麼不可以不選擇自己不想讀的專業?為什麼不可以違抗父母的命令?

其實這些限制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置的。如果我當初真的辭職半年好好磨練一下自己的能力再出來找工作,薪水會是之前工作的3倍,所以半年的失業,根本無足輕重。

而且關鍵還在於,我脫離了我每天不想做的、令我抗拒的工作,也就自然地沒有了每天的自我消耗和每天的痛苦,我有更多的時間、自由、和激情來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問:「我不能讓父母傷心,我不能失業,我不能不孝,難道不是嗎?」

答案為:當然不是。

世上總有些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其中就包括一個人的自我意志,和他人、外界的意志之間的矛盾。

這種矛盾既然是不可調和的也就意味著,如果你一直在迎合外界和他人,就必然會令你自己的自我意志受挫,這種受挫會損害你的內驅力,激情,活力,和幸福感。

當你感覺生活無趣又無聊時,不妨仔細想想,你在哪些方面壓抑和傷害了你自己。

一個人的生活要想不無聊,首先要他能夠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激情與熱愛。

而一個人能夠愛自己的生活,那必然是有一個最最基本的前提。

那就是——愛自己。

以上。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風墟先生 ID:fengxuxiansheng

有心理、情感、生活等問題可以通過公眾號向我提問。

其他回答推薦:

風墟:怎麼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風墟: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


前言
-
其實剛看到 @喵醬 添加這個問題時,我心裡是很心急很火燎的,嚇了個半死,可後來看到醬哥還是那麼淡定(且沒節操)的刷知乎……就拖到現在再發答案好了……

正文
-
因為覺得生活無趣而尋短見?很正常,真的很正常,基本屬於「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狀態,也希望醬哥能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精神,打心底覺得這事兒很正常。

知道它很正常後,就該處理問題了,一句話:把每一天都過成比之前的每一天都積極的一天。

「如果非要在這件事上加一個期限的話,那應該是,明天我就要死去。」如果上面這句話還不能說服自己的話,就用這句。

「因為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以什麼方式離去,所以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自己開心快樂,讓自己離開時不留遺憾。」如果上面這句話還不能說服自己的話,就用這句。

「喬布斯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過,這件事我一直堅持到現在,因為在死亡面前,一切功名利祿顯得那麼微不足道,而內心的渴求,在那時卻往往會凸顯出來。」當你需要榜樣或實在的例子來說服自己時,就用這句。

(你害得我又懷念幫主了,此處默哀3秒鐘)

(時間到!)

「除了對肉體的殘忍傷害,和日漸消沉的意志,努力地用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是自殺的一種方式。」當你打算自爆自虐自殘自己放棄自己時,就用這句。

「人很多時候不是為自己而活的,ta 要為 ta 的父母活,ta 要為一切 ta 所愛的和愛ta的人而活下去。」如果之前的句子都不行,就用這句。

最後,去意已覺,真的覺得離開是種無上的解脫的話,那麼

「我們不可以選擇自己是否出生,好在我們有著充分的自由去選擇自己的死亡方式——但是,最起碼,也要等到雙親離世後,自己再離開,若是先在我們身上投入大量心血的他們而去,給他們帶來的傷痛之巨大,你難以想像。而在陪伴他們直到他們離去的那段時間裡,我想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實踐,去明白,人生的意義何在。」

就是這句話,讓我現在能安逸地躺在床上給 @喵醬 碼這個答案。

後記
-
雖然可能你已經知道,但我還是要寫:我愛你,喵醬!因為估計還有很多人在愛著你,所以我斗膽代表他們,連著我一起,給你寫一句:我們愛你,喵醬!

(&>^ω^&<)喵~


抱歉我也沒找到好的方法
就像各種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沒法打心眼裡相信這些道理。
每當我覺得生活無趣想尋短見時,就會下意識自虐。
堅持長時間不吃不睡暴走, 然後困餓交加就沒有多餘的思維,從而服從身體本能。
如此循環
目前發現通過一些導引動功 靜坐 讀經 明理 念佛 持咒 來達到無喜無悲無懼的心境從而調節自身一顆狂妄不安的心


如果覺得生無可戀,想尋短見,題主可能是有一些抑鬱症。抑鬱症到一定程度,就是這樣的反應。

建議題主去專業的醫療機構檢查一下,尋找專業的治療方案。

另一方面,題主可以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來抵禦生活、工作的不開心和枯燥,讓自己活得豐富多彩些,有精氣神一些,就不會有這樣灰暗的心境了。

最近寫了一篇和無趣相關的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

——————————————分割線————————————————————————
沒有業餘愛好,你會無趣到沒朋友
2016-05-15新朋友請加獵聘網

文/溫雅


若干年前,我在朋友的安排下和一個理工男相親,為了避免冷場,我問他工作之外有沒有什麼興趣愛好。理工男說自己沒有,下了班就喜歡宅著。


我當時就在心裡默默給這個別人眼裡「條件不錯的人」滅了燈。一個沒有業餘愛好的人,必定是個無趣之人,他的生活是缺乏滋養的。下了班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很難有什麼共同語言,自己也會變得乾枯起來。


剩下的時間裡,更多的是尷尬的沉默。他要請我吃飯,我找了個理由推辭了,於是就很快結束了這次相親,我頓時覺得如釋重負,同時對相親產生一種深深的失望——天下之大,找到一個對眼的人如此難,這樣的試錯過程不知道什麼時候有盡頭?


我的一位朋友菜菜從不指望別人介紹相親,卻在自己張羅的相親里找到了真愛,並進入了幸福的婚姻。她對相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認為什麼人都見本來就是盲目且浪費時間,最好的相親方式就是培養一種健康的興趣愛好,去參加相關的興趣小組。


她是個風風火火的女子,喜歡騎行,加入了一個自行車愛好者俱樂部,在那裡找到了自己未來的老公。二人經常一起騎行,開發一些有趣的路線,走遍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但創造了很多生活樂趣,感情也越來越好。


菜菜的辦法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為貴在自然真實、共同參與。
基於共同興趣的活動中,男女雙方不像在刻意安排的相親中那樣緊繃著神經,而是呈現出一种放松自然的狀態。你了解到的人是真實的,容易在互動中建立信任、產
生感情。將來生活在一起,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就有很多事可以一起做,深度融入彼此的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分不開了。
即便相親不成,也會交到不少朋友,豐富、充盈自己的生活,一個人也可以過得有滋有味。


1.人以群分,興趣愛好是分群的標籤之一

所謂人以群分,很多時候,這個群就是按照興趣愛好來區分的。有共同愛好的人之間認同感比較高,無論是做朋友,還是發展親密關係,都有良好的基礎。而沒有興趣愛好的人,在古人看來,根本是不值得交往的。


明代文學家張岱就把沒有愛好的人打入了不可交的黑名單。他留下了這樣的名言警句:「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不難理解,沒有癖好的人不能對一件事物有什麼感情投入,久而久之,便會對一切麻木冷漠,沒有什麼人情味兒。


跟張岱生活在同一朝代的另一位文學家袁宏道對於沒有愛好的人,更是沒有什麼好印象。他說:「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

而那些有興趣愛好的人,可以通過愛好這個媒介,棋逢對手,惺惺相惜,他們的感情可以超越階層和身份,俞伯牙和鍾子期互為知音的佳話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2.一個有趣的人,他的生活才是有趣的

培養工作之外的興趣愛好,並不是僅僅為了相親交友,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有趣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他的生活才是有趣的。而這種趣味,可以對抗工作的枯燥,疏解生活的煩悶。


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每個人的工作都是自己喜歡的,事實上,相當一部分人為了生計都在從事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但為了自己的愛好,立馬放棄自己的工作,很可能就要喝西北風了。大家都感嘆人生苦短,要活在當下。其實,活在當下的意義,就是在當前生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享受自己的生活,這是一種實用主義和理想主義生活態度的最好組合。


信奉實用主義哲學的胡適,曾在1932年發表的一篇致畢業生的講話中提到: 「
尋得的職業未必就是你所學的,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學的而和你性情不相近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工作往往成了苦工,就感覺不到興趣了。為糊口而做那
種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難保持求知的興趣和生活的理想主義。最好的救濟方法只有多多發展職業以外的正當興趣與活動。



了興趣愛好,無論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奔頭。胡適舉例說:「你就做六個鐘頭抹桌子工作也不會感覺煩悶了,因為你知道,抹了六個鐘的桌子之後,你可以回家做你的
化學研究,或畫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寫你的小說戲曲,或繼續你的歷史考據,或做你的社會改革事業。你有了這種稱心如意的活動,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會
煩悶了。」


3.期待落空無所寄託,不放過自己和親人

即便是非常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沒有業餘興趣,不是工作久了之後產生職業倦態,就是停下工作,生活便無可依附,覺得再沒有喜歡的事讓生活變得有意義,從而陷入空虛。


健康的生活應該是相對平衡的。如果生活的重心只在工作上,平衡打破了,就會被工作掏空自己體力和心力,一旦工作出現挫折,所有期待落空,甚至心理崩潰。



一個記者朋友很熱愛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時間幾乎被工作佔滿,經歷了不少不順利的採訪和稿子因種種不得已的因素不能刊發的狀況,竟然有遁入空門的想法。
如果她平時有時間投入自己的興趣愛好,在工作挫折期就能幫助自己轉移一些注意力,讓精彩的業餘生活激發她對生活的熱情。


沒有業餘愛好的人,一旦到退休的時候,例行的工作停止了,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了。這時候就會無意識的尋找存在感,而介入子女的生活,希望子女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成了尋找存在感的一種重要方式。



一位死黨的媽媽是一名非常敬業的老師,退休後有半年時間極不適應閑散的生活,情感期待沒有什麼業餘愛好可以排解,就把全部心思傾注在未婚的女兒身上,天天
催婚,結果母女倆都為此不快:母親認為自己的苦心得不到理解,有段時間整日以淚洗面;女兒認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親情的綁架和干預,採取了疏遠、躲避的態
度。

如果這位媽媽分散一些精力在其他事情上,把自己的退休生活經營得多姿多彩,既放過了女兒,又放過了自己,還能換來彼此的尊重和和解。


4.無用之用,也許可安身立命

業餘愛好必須是做一些發自內心喜愛、不受任何脅迫、沒有什麼功利心的事情,儘管它們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但當你在業餘愛好的領域內成為行家的時候,它們就會發揮神奇的無用之用,成為你超越他人甚至是安身立命的另一種方式。


國內很多知名作家一開始的工作並非全職寫作,寫作只是他們的業餘愛好。畢淑敏之前是做醫生的,海岩是一名企業家,當年明月曾是一名海關公務員……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歡的事情做到極致,總有好的結果發生。不但對於成名的人,對普通人也是如此。我的校友小賀是一名保險公司投資業務研究員
,從小痴迷圍棋,無師自通,三句話不離圍棋,最多一天下50盤棋,連續幾晚不睡,一旦睡著夢裡全是黑白點。這種痴迷讓他自學成才練成了圍棋五段,成為層級
極高的高手,被身邊的朋友戲稱為「棋聖」。他說自己打算幾十年退休後,專門收弟子傳授圍棋。


天道酬勤,只要你下了功夫的正當的業餘愛好,遲早會給你帶來驚喜。不信?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來源:十里堡打卡(ID:shilipudaka),本文已獲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與@十里堡打卡 取得聯繫。


在我18歲之前,受父母思維影響,其實也沒有什麼追求,想以後求個安穩的小公務員得過且過混一輩子。
但是即將踏入體質內的時候,我選擇放棄了,我覺得我的人生不應該這樣。跟家族裡面大多數長輩一樣,在體質內過著一眼就能望到頭,相互鬥爭和防備的生活。
我想靠自己的技術和能力混飯吃,去私企干好自己的活,以為這樣就不用看別人臉色。
後來發現,我真的太天真了。

這世界何止沒有意思?簡直就是萬般險惡!
不是你想安穩就能安穩的,不是你無所求別人就會放過你的。
弱小就是受踐踏的理由。
那些人在上層受了氣,就會撒給你;
如果團隊有災禍,被犧牲的是績效差的?不見得,很多時候被犧牲的就是弱小的老實人!

怎麼能容忍這種人渣踩在自己的頭上?
我要更加強大,長出更鋒利的獠牙,去戰勝他們!撕碎他們!
手中執劍,方能保護所愛之人。
保護那些和曾經的我一樣,只是想安安穩穩混日子的人;
幫助那些和現在的我一樣,有理想和抱負,卻被現實壓制的人,可以減輕包袱更快速的奔跑。

我於是抓住一切儘可能的機會,不停充實自己,最終轉行從技術轉做了培訓。
因為這個崗位,是相對來說,能更快實現我的理想的地方。

通過培訓
告訴那些實習生,根據自己的理想,應該做什麼,學什麼,怎麼在職場和生活中保護自己;
告訴那些主管,應該怎麼更好的培育下屬,分配工作,怎麼成為一個好中層。不要因為蠅頭小利,爾虞我詐,把自己的職業生涯也耽誤了。
影響老闆,把自己的企業看做每個人才的成長平台,因為員工有成長機會,抱著快樂的心情工作,效率高了,可以給他創造更多財富。

很多人說我太理想主義,不過現在看來還好,起碼一切都在朝向我喜歡的方向前進。

現在偶爾會出去給其它公司講課,也會抱著這種心情,在授課的間隙,順便去把我的想法傳達給那些老闆以及人力資源部的同行。
哪怕一百次只有一次有效,那一個公司,幾百上千人,工作環境就會向好的方向改變一點點。

我想,這也許會是我人生中可以實現的最大意義。
我經常恬不知恥的自戀,我可以讓這個世界每天都變得更美好一點點。

題主,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實施你的想法?希望你能看到我這些話。
如果你是被生活壓倒的,希望能對你有些幫助。
在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的時候就死去,對那些傷害過你的人和事物,都沒有一絲改變,他們只會高興,這個傻逼居然自己了斷了,太好了。

既然人生遊戲已經開始,一時落了下風無所謂。
既然死都不怕,那死之前不如充滿熱血和激情的活一次,去打一場火燒赤壁的逆襲再走吧。


就我個人感覺而言,當你覺得這個世界很無趣
並不是因為這世界真的無趣
而是你想要的得不到,或者不敢努力去得到
怕失敗
你的目光始終放在你想得到的東西上,對其他事情毫不關心
但又一直不能如願
於是這個失敗的世界就無趣了


有的人從一生下來,從有意識的那一天開始,就覺得生活是無趣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但他還是活著,因為死了也並不會比活著的時候更無趣,更沒有意義,生死於他是一樣的,不過是蒼白與灰暗,不過是空洞與虛無。反正總會死的,何必急於做出這個改變?他的自我覺醒了,但是他卻從未踏入生命。他遊走在生死交界的灰暗地帶。


有的人不覺得生活是無趣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他可能也沒覺得生活是有趣的,生命是有意義的。他對生活的趣味和生命的意義無知無覺。然後大人不斷地暗示,這是有意義的,這是有趣的,生活的趣味是這個,生命的意義是那個,他,啥也沒想,就接受了。他從不覺得生活無趣,生命無意義,但他也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從未真正活過,因為他的自我從未覺醒。


有的人不知道生活的趣味,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他有這個概念,卻不知道這個概念是否具有真正的內涵。他在人世間體驗,在人世間經歷,然後死去。他的自我覺醒了,但是他的自我是容器,是透明的空間,是平面,是鏡子,反射萬物,而終究是一片清寂。


有的人劍心直指,從蘇醒的自我中融塑出生命的意義。他一生行事,都依照這基本的內核。他的生命是一幅畫,有鮮明的主題,也因此有明暗,有變化,有色彩,有布局。但他的生命是與物相連,他人對他而言是物態的。


有的人不探索生活的樂趣,生命的意義,他只是活著。他與他人建立連接,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因七情六慾而痛苦,也因七情六慾而喜樂。


生命不過是從生到死的過程。有人酣眠,有人冷漠,有人茫然,有人超拔,有人沉溺。


生活的樂趣,生命的意義,他們重要麼?你是為生活的樂趣而活著的么,你是為生命的意義而活著的么?


手段不是目的,本來就是虛妄。


不要啊!我前天剛關注了你!!!

好多的回答都說的很好了,真的很好,我都受益良多!

我只想說,像我這樣一個只看過你三兩個回答,剛剛關注你的人。聽到你說想尋短見,心裡都覺得難過、不舍。更別提了解你愛你的朋友家人,他們聽了,僅僅是聽你這麼說,恐怕都會心碎。

儘管我認為,對親友的不傷害,不應該被用來剝奪我們厭倦生命的權力。因為有時生活就是那麼無趣,經歷就是那麼痛苦。
人人都有權力承受不住。
我不認為每個自殺的人都是不負責的弱者,都是該收到譴責的人。旁人又怎會完全懂得其內心遭受的煎熬與折磨,掙扎與猶豫?

可是我想說的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大家都在努力的活著。
所以姐姐(或者妹妹),你不是一個人在無趣,你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不要輕言離別,不要輕言離別這個世界。因為就連我一個過客,聽了都會心痛。


「一輩子很長,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王小波


享受生活的訣竅就是,接受生活本就是毫無意義的事實。


大學宿舍在四樓,宿舍樓前有幾棵剛好頂端到四樓的樹,站在走廊伸手就能碰到那些枝幹和樹葉。三年來每一次我宅宿舍宅久了覺得生活無趣,總會站在走廊想著我就這麼跳到那些樹上抓著最上的樹枝,然後就是左下那支粗壯的,再然後...這樣一抓一抓下去應該是能安全著陸的,而且很好玩。

--------------故事結束,以下是正文&>.&<------------------

人性格不一,有人熱衷於網路遊戲,有人熱衷於工作,有人熱衷於看小說,有人熱衷於情色...

我覺得吧,像我這種常常會覺得生活無趣的,應該就是生存壓力不大(或者說偏安逸不熱衷於賺錢),沒有所謂熱衷的具體化物件。我們所熱衷的東西其實可以恰恰就是生活本身。而想要就單純熱愛生活是很容易受挫的,因為你無時不刻都被其包圍著,分分鐘都有可能感到無趣。所以我會看書學畫,花時間去琢磨如何更有趣地生活。以下是我學來的「生活中找樂子指導方針」:

1)學會細細品味生活的細節
認真做一頓飯,認真地去約會,跑步時不忘和路邊的野貓打招呼...這是我看村上的小說學來的。生活是我們生命接觸的全部。有時候我們一認真對待生活,就會發現他(她)比世間萬物加起來都有有趣得多。

2)生活的有趣在於多變
一塵不變的生活誰都覺得受不了,但是多變也不是說你要到處旅行或者喜新厭舊地頻繁換身邊的物件。多變的關鍵在於你能否如王小波所說的那般,構建自己詩意的世界。如我每天都會有意無意地在時間和路徑上改變「教宿食」三點一線的生活,跟同學聊不同的話題。時而興起宅一天圖書館,時而宅宿舍玩一天遊戲...這變化無常便是詩意的醞釀,細細品味之,會發現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

3) 具體化你的興趣。
這可是必殺技,具體化尋找到你所熱愛的東西並沉溺其中,想必是無與倫比的幸福吧。

以上~


其實在這個互聯網將每個人連接起來的時代,想讓生活變得更轟轟烈烈一些已經沒有那麼難了,這是我由身邊一件小事產生的感悟,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家樓邊上有一條小路,不長,也就50米左右,連通著小區的幾棟樓,夏天的時候路邊的樹長出葉子,形成一條蔭蔽,很清爽。

那一陣我高三,每天晚上回家的時候都路過那條小路。在那條路上,每天都能看見一位老奶奶在快走,應該是在鍛煉身體。

老奶奶長得有點奇怪。個子很矮,從她臉上的皺紋看應該有六十多歲了,背駝得很厲害,每次鍛煉的時候表情都很嚴肅,而且走步的姿勢怪怪的,兩個手臂擺動的幅度非常大,再加上彎彎的後背,讓人感覺不太親近。所以雖然高三那段時間幾乎每天晚上都和她碰面,所以也沒怎麼說過話。

只是覺得她非常特別,不想其他老人,三五成群地去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拳。一年多的時間,幾乎每天都堅持在那條小路上走來走去,看樣子每次還要走好多個來回,也沒有人陪伴。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地過去,我高三畢業了,考到了廣東的大學。畢業之後一家人到香港玩了一圈,釋放釋放壓力,準備迎接大學生活。

無巧不成書,在從香港回家的候機區,我和媽媽又遇到了那位老人。她拿著帶著一個行李箱,在候機區的座椅上安靜地等著。看看她周圍,好像還是沒人和她一起。

我們走過去,在她附近坐下。媽媽也認出了這位老人,就開始和她閑聊。和她聊起天來,終於看到了她的笑臉,還是很和藹的,和平時看到的「戰鬥臉」不太一樣。

老人是去香港看她兒子。她兒子在香港科技大學做教授。我和媽媽都像她投來了佩服的眼光。

「香港科技大學啊,那是亞洲數一數二的名校啊,在那裡做教授,一定很厲害的!」我說道。剛剛趟過高考這攤渾水的我非常知道鯉魚跳龍門的不易。
她就開始給我們講她兒子的故事。

原來,她兒子開始只是中專學歷,在社會上隨便找了份工作,收入不理想。但是堅持用業餘時間自學,後來,他考取了南開大學的研究生,讀完研,又去香港大學讀了博士。最後留在了香港做教授。找了一個在南方科技大學的姑娘成家,雖然不在同一個地方,不過離得也算很近。生活很幸福。至於為什麼沒有老伴陪著她,我們沒問。

聽完這段故事我想了很多,不是在想屌絲逆襲的問題,而是老人和她兒子都在用最簡單,最平凡,也是最有力量的方式對抗這生活的千篇一律——總要做點什麼。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有很多朋友抱怨:現在的生活太沒意思了,每天都是一樣的,朝九晚五,一點新鮮事都沒有,我決定過一陣辭了這個工作,去西藏凈化一下心靈。

去不去西藏放一邊,但很明顯他沒有看清其實每天都一樣才是生活的常態,新鮮的東西只是生活的調劑品,我們能做的只是每天做點什麼,來抵抗生活的千篇一律。

就像那位老奶奶,每天出去鍛煉,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對抗生活。還有她兒子,每天工作後堅持自學,雖然每天的變化微不足道,但是加上了時間的緯度,這每天做點什麼的力量就足以和生活抗衡。

生活平淡的本質,給了很多需要時間積累的行業巨大的機會,比如寫作。但大多數人卻假裝沒看見,用肥皂劇、刷手機這樣的事情將大塊大塊的時間切成碎片,讓它們從指間溜走,無端地空耗了和生活做鬥爭的本錢。然後心安理得地告訴自己,是生活的平淡將自己的夢想扼殺了,不是我的錯,大多數人都這樣過活呢。

曾經看過一條吐槽中國教育的朋友圈:如果我用學習的這十幾年來畫畫,我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畫家了;如果用來打籃球,我可能已經有職業運動員的水平了。。。。。。我很不贊同這種說法,但如果把學習那段時間換成生活中波瀾不驚的時刻,卻是適用的。

無聊了,很多人會去看一部電影,但沒有什麼人會選擇每看完一部電影就寫一篇影評;很多人會去打一盤遊戲,但很少有人會研究研究這遊戲的打法,看看學習職業選手的操作。

做點什麼吧,對,很有可能做了和沒做一樣。但是當你閉上眼睛,去見上帝的時候,你可以笑著告訴他:我這輩子,還是做了一些事的,來,我講給你聽。

作者公眾號:說嘴一郎中


拿錢,到火車站,看到有哪輛有位置,直接買,不看目的地,去到那,想怎樣怎樣,然後回來。
會舒服很多。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這樣想……現在蠻有經驗的。
「老朋友」一來,就搬個凳子去晒晒太陽,然後跑步跑到大汗淋漓,洗完澡,買點喜歡吃的東西吃……生活又美好了啊~


大概我工作第五年,有幾年特別抑鬱,孤獨孤僻工作不順嚴重失眠生活不習慣……

現在回顧,如果穿越回去教育自己,我可能會說:

你浪費太多時間在想問題(抑鬱的根),其實拿出三分之一時間,學習業務把工作弄順,就一好百好了。

然後剩下三分之二時間,出門玩玩,打遊戲只有壞處。
或者去健身房,練不練找人聊天,又沒有酒托對吧。

最後,記住,您的未來一定比現在好,而你現在更好的是,你年輕好幾歲啊!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一般有這種想法的人都是比較懶的


擁有生活本身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一個詩意的世界。


喵,如果每個人都有你的想法,早上搭地鐵就不會擠了。

無論多無趣,要活過你父母!


握個爪 貌似大多數回答都是再說如何培養興趣讓生活變得有意思 而我偏偏是沒愛好沒耐心的人


推薦閱讀:

人所能承受的壓力有沒有極限?心理承受能力是不是只要給個循序漸進的狀態就可以加強再加強?
情緒失控時你會幹什麼?
感覺自己患了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的神經官能症,痛苦不已,怎麼破?
做酒店前台做得很差勁,心裡好難過,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TAG:心理調節 | 生活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