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爾德語錄那麼出名?

詳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749916/


什麼都不說直接貼語錄上去的是不是在耍流氓?


第一,王爾德寫的都是個啥?僅僅是抖機靈嗎,是玩段子嗎?

王爾德是在抖機靈,但是,他的抖法兒比較特別。

說起王爾德的「語錄」,一般都離不開一個關鍵詞——「悖論」。王爾德的所謂「語錄」,通常被歸納在警句的範圍之內。

  • 警句:表達一個生活準則或哲理的短句。

舉個例子,「瓜是長大在營養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簡單地說,警句就是一種文字遊戲,用不一樣的話表達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但是王爾德的語錄那麼出名,不僅是因為數量多,更是因為有一點,他的「警句式悖論」遠遠多於這些一般意義上的警句。

  • 悖論:一個偏離大眾輿論的斷言,令人感到怪異、陌生、出乎意料。完全衝破常規思維定勢,但是仔細推敲卻沒有什麼道理,它的邏輯是自成一體的。

舉王爾德的例子:「男人結婚是因為疲倦,女人結婚是因為好奇。」

「一個男人跟任何女人在一起都會很快樂,只要他不愛她。」

「只有膚淺的人才不會以貌取人。」

寫警句是簡單的,寫悖論是困難的。

第二,這些警句式悖論都有哪些特點能支撐它流傳至今?
1,有著驚異和反諷的功效,更能體現一種簡練的機智。

2,喜感來自於與預期的落差,(比如一個人馬上要坐在椅子上,卻因為惡作劇被挪開了椅子,坐了個空,好笑是由於與期待的落差)悖論是一種與既定思維的落差。悖論語言帶有更幽默的效果。

3,文字的張力來源於自身包含的模糊衝突,悖論本身的矛盾使悖論語言具有更大的張力。

4,在文本中,「填充型閱讀」對悖論的解讀過程中尤為明顯,因為悖論看起來毫無意義的表象要求讀者參與來獲得意義。當讀者每一次試圖從王爾德的警句式悖論中讀出意義時,他們已經被迷住了。

第三,一些其他怪怪的原因。


王爾德寫這些悖論,也是為了尋找修辭上的樂趣,做一些文字遊戲。

由於維多利亞時代考量文學作品的標準是真誠,而王爾德在意風格不在意真誠,是一種戲謔挑戰,也是一種自鳴得意。雖說欣賞這種戲弄態度的並不多,不過還是存在「哎喲這個人有點意思」之流。

並且,還有很多人就不服了。抖機靈的這麼多,咋王爾德的機靈天下傳,是不是因為他帥?你們讀者是不是這麼膚淺?!

我義正嚴辭的告訴大家。

是。


一個有地位有才華有品位長相中上等膽兒大痴情又多金還是gay的詩人說的段子一般不會太差


簡單來說:

因為他的語言華美,並且不僅限於辭藻優雅,更用人生詮釋之。

能夠為人傳誦的名言多半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類型,例如桓溫的大丈夫不流芳千古便遺臭萬年。當一句話用強烈的氣勢和魅力掩蓋了其邏輯缺陷,就會成為一個頗堪玩味的妙物。王爾德身為沉溺浮華的小貴族,自然深諳其理,他遭人落井下石前的性格也就是這樣表象化的性格。

這樣有魅力的人並不多見,他又願意花心思構造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不赫赫有名,我反倒會覺得不正常。


因為他是早期英倫范最偉大的———段子手
擅長文風———抖機靈,自戀,反雞湯,不要臉


我喜歡他,因為反雞湯。


「 我挑選朋友的標準是他們的美貌。」


「 我年輕時還以為金錢最重要,如今年紀大了,發現那句話一點不假。」


這些看似三觀不正的言辭,出自「毒舌」作家,自嘲自黑的高手王爾德。《自深深處》這本書,是王爾德寫給他的同性戀夥伴道格拉斯的一封長信,愛恨交織的「致前任」。

戲劇化的一生,聲名狼藉,又傾倒眾生。


「不倫之戀」的悲劇


歐洲文藝史從來不缺離經叛道之人。


1871年,法國詩人魏爾倫瘋狂愛上17歲的天才詩人蘭波,同居兩年後,魏爾倫在與蘭波的一次爭執之中,絕望地向他開槍,子彈穿過蘭波的手心,魏爾倫進了監獄。


這場愛情分崩離析之後,19歲的蘭波於同年寫下赫赫有名的《地獄一季》後封筆,直至37歲離世,再無作品。


奧斯卡·王爾德則讓這份「不倫之戀」的悲劇繼續。

奧斯卡·王爾德1854年出生於愛爾蘭,他一生寫下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也因曲折的經歷而為人津津樂道。


他恃才傲物,蔑視倫理道德,1895年,密友道格拉斯·波西的父親昆斯伯里侯爵訴 其「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王爾德被判服兩年苦役。在獄中,他完成了《自深深處》。

一封男人給男人的長信,「我被一個賤人搞得自己也要成為賤人了」

這是王爾德在獄中給他的同性伴侶道格拉斯的書信,多處糾結讓人不忍猝讀。

王爾德寫了很多與波西的生活細節,波西是如何黏著他,如何生活揮霍無度,薄情寡義,波西他生病時,王爾德悉心照顧他,而王爾德生病時,他不管不顧,自己玩樂到天亮。


如同現代話語里所言的「渣前任」,在曆數波西暴戾的脾氣、種種不是、自己為他所花的如同流水的錢以及兩人的分分合合後,他稱波西為「賤人」,並稱「正是被一個賤人搞的我自己也要成為賤人了。」


王爾德一方面責備波西毀了自己的生活與藝術創作,另一方面他又渴望這個負心漢給自己寫信,來獄中看望自己。他一會說要和這個渣男友斷絕關係,一會又說出獄後要見面重修舊好。


信中充滿了愛恨交織的情緒,時而像怨婦一樣絮叨與哀怨,時而又像鬥士一樣冷斥與憤怒,時而又像愛過痛過依然痴心不改之人一樣無怨無悔。


王爾德所說:「我可以抵抗任何事物,除了誘惑。」波西便是他無法抵抗的誘惑。


那年,波西21歲,無比神奇地暗合了王爾德構思於1884年的《道林·格雷的肖像》中的格雷的形象:「猩紅色的嘴唇曲線柔和,藍藍的眼睛坦率真誠,金色的頭髮曲卷有致。」 所有的青春的正直和感情的純真都表現在那裡,讓王爾德為之沉淪。


他讚美他的情人有著「玫瑰花般的嘴唇,金色的靈魂,瘋狂的激情」。直到在監獄,他寫道,「透過那游移的薄霧,有色的薄紗,一切全看走樣了。」


「那麼久遠的日子和現在的你,其間橫著一條生活的長河。這茫茫一片荒山野水,你即使看得見,也難望得穿。然而在我看來似乎發生在,我不說是昨天,而是在今天。受苦是一個很長的瞬間。

[ 原文摘讀 ]


我寫這封信,不是要讓你心生怨懟, 而是要摘除自己心中的芥蒂。

我們不幸的最可悲的友誼,已經在公眾對我的謾罵聲中毀於一旦了。但我仍然常常回憶起過去的友情。當想到憎惡、仇恨、輕蔑會永遠佔據我那一度充滿愛的心靈時,我就不禁感到無限悲哀。

教士們以及空談的人,有時把痛苦說成一種神秘的東西,其實痛苦只是一種啟示,只有痛苦,人們才能發現自己以前從未發現的東西,才能以一種不同的出發點來接近歷史的全部。就藝術來說,從前人們通過本能模糊地感覺到的,現在不論是在感情上還是理智上,都能用完全清晰的理念和絕對強烈的感悟去認識到了。


我現在悟到,悲哀是人所能表現出的最高貴的感情,同時也是一切偉大藝術的典型和試金石。藝術家一直在尋找的是靈與肉既合又離、外表現內、形式自我表現的存在模式,這樣的存在模式並不多見。

沾滿女人唇印的墓碑

王爾德說過,人一生中的每一瞬息既是他的全部過去,又是他的全部將來。


果真如此的話,那麼,那個春風得意和文學創作旺盛時期的王爾德,應該又是監獄囚禁時期的王爾德;而那個牛津大學和雅典時期的王爾德,應該又是1900年幾乎默默無聞地死於巴黎拉丁區阿爾薩斯旅館的王爾德。

如今,王爾德安身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里,與安息在他旁邊的波蘭「鋼琴詩人」肖邦、法國戲劇家莫里哀和小說家巴爾扎克不同的是,他的墓碑上沾滿了女性追隨者的唇印。深紅色、粉紅色……公墓工作人員定期清洗後不久,絡繹不絕的唇印又會重新顯現。


世上女子對他的愛慕大抵如此。


「活得快樂,就是最好的報復。」他說。

以上。

歡迎微信關注「大門沒關」 這裡有肉也有故事


因為他說出去的話
只要反過來看
就全是真理。


這就叫所謂抖機靈。哪個時代都一樣, 比起說話的內容, 人們總是更關注說話的方式。 你可以試試把他名言里的相同句式套上不同內容組裝起來,一樣聽起來都很witty, 當然若是相關的飲食男女, 那簡直是以假亂真了!


我不知道別人為什麼喜歡,但他的語錄吸引我的地方在於----真實

王爾德敢於大聲批評人性的虛偽,當我們在討論靈魂的重量和生命的意義時,他卻敢說出類似靈魂不及皮相或金錢等於一切的大實話。雖然他的語錄大多過於悲觀,但每次看到他的語錄,還是忍不住鄙視自己的虛偽。

而且王爾德的語錄大多簡單易懂,討論的都是生活中的大道理,不需要什麼文化積澱便可以讀出其中的諷刺和意思。這也是他的語錄成為一種大眾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至於王爾德語錄中文字的華麗,我沒有太多感覺。之前買過一本書叫《Funny Quotes》,也就是一本名人的抖機靈大全。相較其他作家,王爾德並沒有使用很多的隱喻和節奏,話說的都相當直白。倒是中文的翻譯給語句很多修飾。


一個人把自己有限的才華有意識地全部投入到講俏皮話中去。
許久以前的網紅。


額……知道有高考作文這種存在嗎(′?ω?`)


但凡一個人有天才的自覺,說出來的話都會氣度不凡。


因為讀他的句子覺得有一種一切美好幻想被戳破的痛快感卻又感覺真實得可愛。


文藝青年最大的錯覺:自己是個有趣的靈魂


因為100句里有90句可以給人做自拍的配文。


關於這點。主要是因為太符合現代人的思維,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地戳穿了一些假大空。


「我們都身陷紅塵,但總有人仰望星空」


因為他敢於大聲說出我們羞於說出的人之本性。比如:擺脫誘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屈服於誘惑。哈哈哈哈~~


年輕的時候我以為錢就是一切,到老了才知道 確實如此.


因為你知道他說的違反你一切認知,但是你不僅沒有論據反駁甚至還能看到真理。


其實我覺得他說的話過於絕對且悲觀
感覺這是個被他所認為的愛傷過的人


推薦閱讀:

如何創作一部環形敘事結構故事。?
怎樣理解張愛玲的名言:「成名要趁早」?
喬治·奧威爾身為社會主義的擁護者,為何寫出了《1984》這樣的反烏小說?
江南,今何在,張佳瑋,韓寒,郭敬明,馬伯庸分別是怎樣的人?他們的作品都是怎樣的?
王朔是一位怎樣的作家?

TAG:心理學 | 文化 | 作家 | 文學 | 王爾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