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是怎樣的人?
此君爭議頗大,無論是「不抵抗」,還是「西安事變」,以及其私人的感情生活都頗具傳奇色彩。
張將軍參與了1936年中超黑色五分鐘事件:
1936年中超聯賽最後一輪,迎來天王山之戰,國民FC做客西安挑戰中華SOVIET。國民FC由前黃埔足校校長常凱申教授領銜,麾下陣容齊整,氣勢如虹,客場獲勝即可提前問鼎聯賽冠軍,因此志在必得。比賽進行到第85分鐘,國民FC後腰胡宗南抓住張國燾失誤,搶斷後遠射打破僵局。常教練興奮的從教練席跳起,振臂高呼:「還剩最後5分鐘!大家一鼓作氣,給我拿下!」
這時發生一件讓全國球迷目瞪口呆的事:國民FC隊深得教練信任、但又有神經刀之稱的富二代官二代前鋒張學良,夥同門將楊虎城突然衝出場外,暴打主教練常凱申,將其擄至更衣室,宣布罷賽。
張學良自從31年瀋陽五里河球場負於關東FC後,一直承擔巨大壓力,球迷紛紛指責他不回防對於丟球負有主要責任,而楊虎城發現老婆與前北洋國安隊領隊顧維鈞鬼混,心情惡劣,並對常教練獨斷之風素有不滿,這次藉機一起爆發。媒體認為二人毆打主教練的主要原因是,張楊要求參加國際比賽,與日本隊一決雌雄,常教練卻堅持必須先拿下國內冠軍。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見此峰迴路轉之景,中華SOVIET主帥毛range哈哈大笑:「給我狠狠揍他丫的,揍死他!」。
常教練此時鬱悶異常,自從31年在瀋陽五里河慘敗於關東FC,他早已厲兵秣馬,從德國引進一批adidas裝備,並和莫斯科財團商討贊助協定,準備一雪前恥。眼看冠軍到手,卻變生肘腋,被豎子攪局。只好無奈答應組成聯合隊,備戰囂張不可一世的日本隊。
常教練萬萬沒想到,遭遇黑色五分鐘,錯過這次問鼎冠軍的絕佳機會之後,國民FC在聯賽中竟一蹶不振,不久之後被解放FC隊,以摧枯拉朽之勢、三比零的比分打到降級。現在只能參加台灣地區聯賽。
他活那麼久,是不敢去地下見他父親吧。
看到這個問題及答案,不是一點點想罵娘。
我的床頭貼著這些人的照片:漢卿、校長、兆銘、緯兒、翔宇。
為什麼漢卿排第一個,因為作為一個民國控,小六的萌點是在太多了,不是因為他有多好,是因為他太渣了。
我們要先把他看做一個普通人。不要一上來就民族英雄民族罪人的扣帽子。無不無趣。
1 沒主見又輕信的爛人。這點問題校長罵了他N次,小六簡直是別人一騙就走,很搞笑的是他還自以為很有主見,之前那些也就算了,後來在西安剿共碰到段位高的翔宇他就直接「叛變」了,打的是抗日的旗號,不就是想奪回東北么,舊軍閥的那點心思。其二,反觀他還是東北皇太子的日子,郭松齡跟他好到穿一條褲子他還不是保不住恩師,在這點上他很悲哀。
2 紈絝公子。先不說他的風流史,林徽因宋美齡甚至墨索里尼的女兒什麼的,他是個扛不起重擔的人,遇到事情第一反應是開溜,這點上他跟他老子真一模一樣,不過大帥比他更果決,皇帝氣派更足。小六其實從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碰到事情就跟校長撒嬌賣痴,小事慪氣大事哭鬧。蔣某人身邊有這麼一個動不得又趕不走的二逼還真是沒轍。
3 和校長的恩怨情仇。很多人說不抵抗是小六幫校長頂包,晚年小六說沒這回事。事實上有沒有真不是後人說的清楚的,他們互相捻著對方的秘密,帶進墳墓里。小六愛校長是君臣之愛兄弟之情還是各懷心思的同床異夢大家都清楚,六分功利四分私情。校長在西安事變後日記里寫「殺之不忍放之不甘」以及過身後那句「關切之殷情同手足,政見之爭宛若仇讎」,又愛又恨也許是最好的解釋。校長去了讓蔣經國不要放虎,蔣經國去了宋美齡看著小六,這麼綿長的報復。
因為小六所處的位置,他註定是中國歷史的編織者,他有軍事才能,但是不懂政治,他的政治不是全局的政治,他懂女人,不懂感情。
另外一點我堅信,雖然校長到死都認為是西安事變害他丟了中國,但是我覺得沒有兵諫那一出他也拿不下中國,從性格上講,他拼不過老毛。如果當時註定有一人主宰中國,只有老毛。
看出來了吧,我是張學良的黑粉。
1,爹是東北王。(出身高)
2,民國四大美男, 當時民國的名媛,明星和他剪不斷理還亂…以更有甚者洋妞也愛他,如墨索里尼女兒。(長得帥)
3,風光的時候全國統帥30萬大軍,全國三分之一的地盤都是他的勢力。(男人的力量)
4,心軟下不去殺心,居然拋硬幣反正決定殺不殺楊常,槍斃楊常自損羽翼。(婦人的仁心)
5,西安事變改變中國歷史進程,捅這麼大的婁子,蔣公一直不忍殺他,當然宋美齡也有幫腔。(命中屢有貴人)
6,一輩子如有天助,歷史若是遊戲,他就不能算人民幣玩家了,基本上是開發者模式,上帝視角,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一輩子見金幣吸金幣,見美女勾美美女,第一下打仗沒費力就贏。(氣運騰達)
7,後來失勢了,竟然還有美麗的趙姑娘相伴一生,死心塌地。,(命犯桃花)
8,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戒大煙打嗎啡,嗎啡上癮,人家還能戒掉。(毅力驚人)
9,心大,看他口述歷史真心老頑童,特逗一老頭,晚年回味歷史,那感覺肯定特棒。
(晚年怡然)
10,最後活了101歲,基本是開掛的節奏。(長壽)
- 素質不高且沒腦子的東北紈絝子弟。
- 對日本人在東北的野心完全認識錯誤。
- 東北不抵抗的始作俑者。蔣倒是為他背了這麼多年的黑鍋。
- 國家和民族的罪人。 其罪使日本掀開全面侵華序幕。
- 西安事變脅迫蔣 ,使其放鬆對共黨的剿殺。當然,這是沒用的。皖南事變就是血例。
- 西安事變開始了共黨美其名曰的「全面抗戰」,其實蔣一直都在抗戰啊。
- 蔣對他基本無語,但饒他不死。此人也算廢掉了。
- 和趙四小姐倒是一段佳話。
- 非常高壽。唯宋美齡可與之媲美。
珍貴的張學良九一八後演講視頻視頻 看看視頻先。
別的不說,張先生說話真的太不利索了。
張的主要問題是能力不足而權重,所以危害重重。到不至於說是蠢人。很多對他的誤解,在於不了解當時的大局。
1、918不抵抗保存實力。
但問題是當時日本首相犬養毅一直是歸還東北的態度,第二年515死於兵變,日本才徹底走向侵華道路。
犬養毅死於兵變,足以證明當初並非虛情假意。需要靠兵變搞死他,而不是直接架空、逼其下台,可見當時犬養毅是有足夠實力的。
也許有人可以說張在東北的軟弱促進了日本軍部勢力的膨脹。然而這種事後諸葛亮的判斷要求當事人得出實在太難。
中人之姿的張學良正確判斷了日本首相的態度,然後做出了相應的表現,但沒有預料到日本國內會發生政變。
2、32年1月中丟錦州失東北全境。
拋開犬養毅還在台上的日本國內局勢不談。
32年1月正值蔣介石,張學良的主要政治盟友,下野期間。之後蔣介石的成功復出源自東北軍、中央軍對南京政府命令的不服從。
南京政府謀求抗日,但中央軍註定不配合。而張學良獨自抗日則不僅有軍事上的風險,還有與盟友蔣介石決裂的政治風險。
3、36年12月西安事變。
36年6、7月發生兩廣事變,兩廣反蔣打的旗號就是 要求抗日。蔣之不抗日當為中央軍地盤之外的全國共識。張、楊算不得被共軍忽悠。
之後蔣飛到西安督促張學良剿共,然而一年前蔣介石同樣飛到貴陽督促王家烈剿共,是張學良親自配合將王騙上飛機、解除兵權的。而當初貴州王家烈的剿共積極性之高,打得tg都開遵義會議換領導班子了。
到了36年12月,張對於蔣的信任尚能留有幾分?是否想到王家烈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張發動西安事變,實在是對蔣介石的公德、私德的雙重失望之後的自保行為。不懂軍事,不懂政治,懂女人
張學良,不抵抗而失東北家業,此為不孝;攜幾十萬虎賁倉皇而逃,此為不忠國家;出奔而不能使東北軍抱團,此乃無能;西安夥同楊虎城綁架義兄,此為不義;致結髮之妻於不顧,乃不愛。除了在關鍵時候幫了延安一把我不知道這貨有什麼值得在歷史書留個好名聲。呸!
2016年三月一日update:
李敖:張學良是民族英雄。張學良最偉大的是他本可以做東北王,但是張學良熱愛祖國,東北有獨立的本錢卻沒有獨立,比台灣大36倍的地方不肯獨立。他的爸爸為此而死,他自己為了中國的主權獨立尊嚴,被蔣中正從38歲關到83歲。李敖考證九一八事變關於張學良不抵抗的問題時,得出並非張學良本意,而是蔣介石的命令,「918怪張學良不抵抗的人,請看當時「國聞周報」10卷37期吧:「不抵抗主義,不創自張學良,而創自蔣主席。」「國府文告中,對日避免衝突之指示,即是國府對於張學良不抵抗之承認。」蔣介石御用史家梁敬錞「九一八事變史述」結論:「不抵抗之責任,要非學良一人所能獨負。」大家多讀點書吧。」
===========================================
唐德剛:「把個花花公子和政治家、軍事家分開來做,則民國史上實是車載斗量,沒啥稀奇;可是把這三種不同的行業,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體,如魚得水,則學良之外,也就真的別無分店了。」
張最難能可貴,是在情場、戰場外,也有「其政治家的節操與風範,和青年愛國者的熱血」。「他在二十來歲的青年期所具有的現代化的政治觀念,已非老帥所能及……竟能在日俄兩大帝國主義環伺之中、守舊派元老將領壓力之下,義無反顧,歸順南京,幡然『易幟』。須知學良於一九二八年底的易幟,與中國內戰史上的『勢窮來歸』或『變節起義』是截然不同的……『奉張』又何嘗不可『挾寇自重』呢?……但是學良不此之圖,偏要易幟歸順,促成國家統一,最後招致日俄二寇,南北夾攻,終使他獨力難以為繼。」
「或問學良當年何以見不及此?答曰無他,一股青年熱血沸騰而已。……學良當年既拒日又抗俄的干法,實在是一位少年氣盛、忠肝義膽的民族英雄之所為,與當時那些私心自用,假抗敵之名,行投機之實的軍閥、官僚、文人,實無法相比。」
唐德剛的評價得到張學良本人肯定。歷史學家楊天石也稱讚唐德剛:「寫張學良寫的是『全人』,更接近真實。」
===========================================
《紐約時報》在張的訃告《Zhang Xueliang, 100, Dies; Warlord and Hero of China》中稱將張稱為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民族英雄,同時海峽兩岸沒有太多共同觀點的領導人,能夠同時為張先生的死發去悼函,說明了張先生具有一定聲望。
===========================================
宋美齡:「……密經國覽,近日共匪連續報導,對張漢卿頌揚備至,並謂漢卿在囹圄中已有四十四年,共匪對西安事變所以強聒不舍,不外圖利用此事為一懸案,造成公論,為統戰之新穎口號及資料。否則時有四十餘年,何必再提。況漢卿在台生活恬澹自得,且經常研究聖經,復極有領悟。共匪今後所能運用者,乃不外當時軍事法庭審訊之判決,交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管教十年,漢卿當時受共產黨之誘惑,所為固屬荒唐。勝利後大陸淪沉其當時魯莽逆行」(標點為本人添加)
===========================================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李登輝執政後,仍然扣押張三年。1990年6月1日,台灣各界人士為張重獲自由並九十壽辰於圓山飯店舉行隆重慶祝儀式,在當時接受訪問,他說道,自己虛度了90年、對國家社會人民毫無建樹,慚愧萬分,哪有什麼壽可以做,他還引述聖經暗示自己是罪人之魁。
1993年4月,受聘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5月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名譽理事長。1993年12月15日,張學良夫婦定居夏威夷.
===========================================
作為張學良的鄰居,我就說幾句。
老張這個人不簡單,在中華民國的渾水裡淌了那麼長時間,能全身而退的不多。
老張這麼多年也不容易,死在美國,墓地在夏威夷,可見他這個人心態極好,隨遇而安。你看蔣介石至今還沒下葬,等著反攻大陸之後葬於祖墳。
先說說他為啥不抵抗,他沒法抵抗。他要是抵抗了,今天也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你我也都不會知道張學良。他會像所有中國的小軍閥一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想像一下,淞滬會戰,蔣介石手下的訓練有素的德械師,在兵力佔優勢的形勢下還是很快被日軍打殘。東北軍,打內戰,裝裝樣子可以,但是真正和日軍打,我估計,也就72小時的事兒,和日軍接觸72小時,可能建制都打沒了,到時候張學良手下再無力量可用,從此只能在不知名的某個地方了卻此生。
他選擇了保存實力,唯有保存實力,才有可能在未來做出一些努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從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之後,張學良的決定是明智的,東北易幟,阻止了蔣介石將自己殲滅,同時將東北軍全部主力調往北京(對,你沒有聽錯,918的時候東北軍全體都在北京呢,張學良當時正在看戲。)。以應對東北局勢可能發生的變化。
至於說西安事變,只能說張學良,年輕人嘛,又是富二代+軍二代+官二代,又常年在上海混,認識了不少名媛,也接觸了不少西方思想,他的內心是激進的,是渴望建功立業的。共黨也不是忘恩負義的,共黨對他是徹徹底底的心存感激的。
我覺得同情學生並沒有什麼錯,畢竟以當時他所掌握的資料和當時的處境,這是他能做出的最好的決定。
當我站在張學良的書房裡,突然想到,假如我是他,我能否做出更好的選擇,答案是,並不能。
張學良就是張學良,他在近代史中留下了屬於他的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剩下的,我覺得只有張學良自己清楚。
是實話,張的個人魅力是很強的,英語說的是很好的,假如我能有張一半的能力,多半也能找個好工作,有個可愛的女朋友。
然而我沒有,我只是張學良的鄰居。
[俯瞰張作霖、張學良瀋陽住宅,本人攝,瀋陽霧霾之中可見一斑,這還是夏天]
張這一輩子,有力量幹壞事,但是他沒有,他不但促進了蔣統一全國,也救了毛一命,對蔣對毛都有救命之恩的人,恐怕全中國也就這一個吧。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賣國將軍,癮君子,風流少帥 教科書為何稱他「民族英雄」
作者:楊清筠
他,是歷史課本中「逼蔣抗日」的民族英雄;他是海峽對岸一度禁忌的歷史罪人;他,是學者口中津津樂道的傳奇樞紐,他是大眾口耳間風流神秘的無邊風月。他在民國混亂多彩、奇人輩出的那樣一個時代亦是奇中翹楚,他在紛繁複雜、難以評說的歷史時代中背負了最為飽滿的爭議。
提到張學良,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遲疑,因為太難給他概括一個合適的詞了。此人無論是軍事史、政治史、情史、養生史,當然現在貌似還要包括因影視劇走紅的風頭,都是可以上熱搜一年不重樣的話題。這個享年一個世紀之久的傳奇人物,生平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自由一點」,這不僅僅是指被蔣介石囚禁半生之苦,更是希望「人們不要把我作為談資在報紙上宣傳」。然而這個願望對於這位周身都是戲劇的「少帥」來說簡直是太奢侈了。比如今天,以他為題材的電視劇正在熱映,而觀眾的熱情也並不比上個世紀少過幾分,而對於這個爭議爆表的政治主角,歷來評價紛紜,當然必須承認其中不乏浮誇矯飾、作勢裝腔者,讓歷史失真。張學良晚年在著名史學家唐德剛先生的整理編撰下,認真地完成了一部口述史,風燭殘年的他在這部作品中也算是實實在在回憶了一番他這跌宕百轉的一生。以此為依據,若要客觀讀讀張學良這段時間的紅線,我們又能讀出什麼呢?
平生無憾事,唯一好女人
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眾所周知一代江湖匪氣十足的鐵骨梟雄,壓根沒什麼文化,戎馬沙場之中跌滾出一身本領,但這種沙石風雨打磨出來的出類拔萃,自小流連於北平燈紅酒綠的張學良是沒有的,空有「我爸是李剛」的底氣,卻更願意把精力投在研究女人上。他曾經那樣陶醉地評價自己「平生無憾事,唯一好女人。」
張學良在口述史中特意提到了他的表嫂,他說這是他生命中第一個女人,也就是在近期熱播的劇中由柳岩扮演的那個角色。這個所謂的表嫂有個很奇特的綽號叫「連長」,因為她以前的職業是暗娼,身下閱男無數,足有一個連之多,故人送外號「連長」。後來被張學良的表哥看上納為了姨太太,這風流成性的女人在看到年僅十幾歲、一表人才的張學良之後職業病當然控制不住,因此她也就成為張學良蜂蝶蹁躚,一生最早的啟蒙教師。
到了該婚娶的年紀,也就是說到張學良一生的正室妻子,一共有三位,結髮妻子是于鳳至,出名的賢良淑德之才女,是張作霖再三要挾之下迫不得已迎娶的,張作霖與其父結交頗深,再一仰慕於小姐溫良之名。張學良貪玩成性,一生犯錯不計其數,但娶了于鳳至可謂他最正確的一個決定。在後來的坎坷日子裡,于鳳至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她痴愛著這個多情無心的男人,臨死之前將所有財產送給這個已經半個世紀未曾謀面的前夫,還請求在她墓穴旁多挖一個空穴,留給張學良合葬——然而,最後的最後,她期待了一生的人並沒有與她長眠在一起,如同她人生的寫照,永遠守著空空如也的身旁,無盡的等待。于鳳至這悲苦的命運,只換來那莽公子張學良一句「唯負此一人」便再無下文。
第二段,是張學良在1922年與谷瑞玉成婚,眾所周知,谷瑞玉出身戲子,貌美才高,一度令張學良迷戀不已。不過最後也因政治原因分開了。
第三段,便是流傳最廣的、與趙四小姐趙一荻的愛情。趙一荻是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趙慶華的女兒,與張學良在一場舞會上相識,兩人一見鍾情,私奔到奉天,趙四小姐全然不在乎張少帥有婦之夫的身份,大膽以身相許,在當時頗傳為一段「佳話」。(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名人的風流韻事就叫「佳話」,如此不堪入目的事好像更應該叫濫交)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囚禁,束縛住下半身行動自由的張學良倒是就此與趙四小姐廝守了半生。
有人據此說張學良一生之愛是趙一荻,這個說法被張學良自己否認掉了。已是晚年老人的他搖頭淺笑著說「不不,她是陪伴我的女人,最愛的女人在紐約」。彼時在紐約的,便是與張學良緋聞極多、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這兩個人的關係撲朔迷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一般。張學良目光幽幽地望向大洋彼岸,饒是顯赫一時的少帥也不敢對時為總統夫人的宋美齡下手,對這個嘗盡香玉的風流孢子來說,也許這個吃不到的女人才是最甜的吧。
雖然總統夫人不敢下手,不代表「王爺夫人」不能下手。張學良說他最喜歡的一個情人,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的太太。除此之外,從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的女兒,到身邊的婢女,都是張學良情人的候選人。這位風流倜儻、縱情聲色的少帥神采奕奕地說道,他年輕時曾有11個情人,他非常喜歡以此作為談資,並驕傲地宣稱:「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盡英雄。我雖並非英雄漢,唯有好色似英雄。」
女人,不過是他枕邊的玩物,好色多情是自豪的事情——這富二代渣男!
九一八之罪,國殤
張學良一生最大的罪孽,就是日軍侵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中,他棄下廣大的東北三省國土,擁兵逃跑。現在主要言論稱,張學良是因為蔣介石的命令而採取不抵抗政策,而實際上,蔣介石並未下過這樣的命令,這件事張學良在口述史中原原本本地承認過,中央卻是下過指令命其「節節抵抗」,但是他出於自私,下令其部「不加抵抗,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當年響赫一方的東北軍,沒有做任何有效抵抗,迅速縮回關內,使日軍的鐵蹄如入無人之地蹴踏上我東三省曾經富饒安寧的國土,瞬時我同胞妻離子散、哀鴻遍野
此等國殤!倒是緣何!?
張學良在家國大局上,目光和他對待女人時候一樣短淺。
作為曾經實力最強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身上依然遺傳著濃厚的軍閥血統,雖然在皇姑屯事件過後,繼任新一代東北王的張學良就宣布「東北易幟」,歸順中央,但實際上南京對於東北的控制力依然有限,以忠誠耿直著稱的東北兄弟當然是首先擁護他們的少帥。這樣的情況下,張學良對於蔣介石的態度,是非常自私的,他希望通過「易幟」從中央政府得到合法的和平,榨取出多倍的軍費,積累保存實力,但是卻並不想實打實為蔣介石幹事。換句話說,他還是伺機在東北的一匹狼——雖然是匹笨狼。
為何說他笨呢?這小子繼承了軍閥擁兵自重的血統,但卻沒繼承他爹那股嘯聚山林、豪氣勇悍,特別是在民族氣節上的錚錚鐵骨。張作霖曾因不願屈從日本而被炸死在皇姑屯,對蘇俄方面斯大林的陰險態度也一直十分強硬。而張學良對於什麼家國民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見解,九一八事變之後,面對戰鬥力極強的日軍,張學良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保家衛國,而是衡量他自己的實力,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拚命基本上沒有勝算,如果中央還不給予支持,他的東北軍估計會因此成為歷史。「走為上計,只求自保」便成為張學良這個掌控關外兵權的少帥做出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看到,隨著侵華日軍踏上我國的領土,張學良便急令東北軍撤退回關內。本也是一支驍勇善戰的精英部隊,卻未動一兵一卒縮回殼裡,他們背後留下的,是物資雄厚、糧草豐美的沃土,是張作霖畢生心血的兵工廠、軍事裝備,是千萬受異族奴使壓迫的無辜百姓。誠然,東北軍直對日軍難以取勝,但這無法作為完全不抵抗的借口。日軍軍部曾經分析,若與張作霖之驍兵對陣,並沒有速戰速決的把握,而物資匱乏且遠征在外的日本軍隊最擔心的就是持久作戰,一旦戰爭陷入膠著對峙的汪洋難以拔出,將是日本最大的噩夢。中國東北,也是日本最關鍵的橋頭堡,在關於侵華的《田中奏摺》中提到:「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中國東北)。」是否能順利拿下這裡,是日本侵華政策的重要跳板。圓滿的是,我們的核心人物張學良,讓為數不多的日軍幾乎未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滿蒙,從而這些狂徒欣喜若狂地由此斷言,三個月可滅中國。
彼時的張學良正沉淪在注射毒品的泥潭中無法自拔,因為拱手相讓東北,全國上下罵聲一片,壓力巨大之下他更是依賴毒品減輕痛苦,一天需要不停注射含有海洛因的針劑才能勉強度日。
西安事變張學良:我就是共產黨
張學良既然犯過如此負國之罪,為什麼還在歷史教科書中堂而皇之地成為「英雄」呢?丘吉爾曾說:「歷史對我還是不錯的,因為歷史就是我寫的。」張學良也是如此,他的英雄之名得於他人生的政治巔峰——1936年,西安事變。
1931年之後,逃回關內的張學良失去了東北的地盤,同時也獲得了一個「賣國將軍」的五星好評。這讓他內心相當苦悶,他在反思不抗日問題的同時,也對蔣介石沒有及時支持他產生了很大的怨懟。
之後,蔣介石開始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並令這個失了老窩的張學良將軍去西北剿共,對於這個安排,張將軍內心是拒絕的,倒不是因為他多親共,而是他不想因為和紅軍開仗消耗實力,讓蔣介石坐收漁翁之利;再一方面,抗日這個詞已經像個刺一樣敏感,國難當頭多少讓罪責深重的張學良心裡有觸動。然而,蔣介石放話,如果不去西北剿共,就會將張學良的東北軍分別派向東南,也就是肢解這支他唯一依仗的後盾。所以,張學良面對的選擇就是,和紅軍干,消耗東北軍;或者和蔣介石撕,肢解東北軍。
他選擇了第三條路,和共產黨合作。
這個選擇,影響最大的並不是當事者張學良,而是延安。那時候,長征剛剛結束,倚躲在陝甘寧大口喘歇的,是紅軍僅僅幾萬殘缺部隊,脆弱得不堪一擊。如果那個時候張學良率部猛烈攻擊,那現在的一切肯定不是我們看到的樣子了。但是歷史就是這麼有趣,冥冥中給了我們的鐮刀鎚子這樣絕地逢生的機會。
許多年後,重獲自由的張學良面對記者提到西安事變,脫口而出的話是「我就是共產黨啊!」同時,中共方面也有多方資料證明,張學良確實曾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當然,張學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大概還不如我深刻,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與延安達成協議,希望依靠蘇聯的支持在西北形成割據,對抗蔣介石的壓制。而勢單力薄的延安當然願意,能避免戰爭保存力量,爭取時間,同時震懾蔣介石,都是延安夢寐以求的。
張學良的遲鈍讓蔣介石非常惱火,於是親自飛抵西安。事實上以當時的力量對比,蔣介石要剿共真是很容易,但是家門外日本人插進來一杠,從某種契機上來說,日本的侵略微妙地給某些事情提供了機會。1936年末抗日救國的高潮席捲全國,日軍侵華的鐵蹄下也實在不能內戰,就是在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以「逼蔣抗日」為兵諫之名,發動兵變綁走蔣介石。這其中有他和延安的約定,有各方自私的心意,不知這課本上以「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評價的西安事變,除卻兩個政黨說不清的利益紛爭,又還剩多少「抗日」的成分呢。
然而事情發展的轉折卻是,張學良計劃妥妥的依仗的蘇聯,卻表現出相反的姿態。蘇方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狡猾自負,殘酷多疑,他對於這個曾經製造過「中東路事件」跟蘇方對著乾的東北軍閥始終沒有好印象,對於接納張學良加入中共一事,共產國際也明確反對過。而到了西安事變之後,斯大林完全反目,因為他認為,張學良把時任中國總統的蔣介石抓起來,會引起中國大亂給日本可乘之機,沒有中國作為緩衝帶,日本就會輕而易舉地侵入西伯利亞。
蘇聯的反應讓張學良徹底懵逼了,在他簡潔明了的腦迴路里,中共和蘇共都是共產黨,他想不通我明明幫了中共,蘇共為什麼不幫我……這種問題,延安是不可能給他開一個講座捋清楚的。於是這個帶著一腦子漿糊的將軍,只好在蘇聯以及時局的壓力下,釋放蔣介石,多方妥協,共同抗日。但是張學良他這一番大逆不道的勇猛,也讓火冒三丈的蔣介石將他囚禁長達半個世紀。後來,張學良苦笑著說:「我要是總統,準會槍斃我自己。」這苦澀笑容背後,應該還有除了抗日更多的東西,誰知道最大的贏家又是誰?
十幾年後,1949年,周總理說:「如果漢卿(張學良字漢卿)在,得給他一個副主席的位子。」毛主席笑著說「你也太小氣了,給他國家主席都不為過啊。」再後來,我們的歷史書上,張學良將軍意氣風發地立著,下注「民族英雄」。
歸根結底,歷史不能站在某個政黨的立場上去評價,不管是國民黨,共產黨,還是任何中間派。回過頭看,九一八帶給我們的傷痛是有目共睹的,而西安事變,也是最終促使抗日走上全民族團結的正軌。拋去個中是非不管,千年後,這場「促成」應該會讓後人給個客觀評價吧。
再說張學良,從東北王的大公子,到部將簇擁的新軍閥,再到舉國痛罵的賣國將軍,鬧劇一般的政治兵變,最後是孤苦凄涼的階下囚,他本是活得如普通人多少倍的起承轉合,浮浮沉沉,最後給自己貼個標籤,竟然是「唯一愛女人」!也許正如他自己所說,他的人生在36歲西安事變那一年就結束了。九一八、西安,再加上他那一坨混亂的情史,就是貫穿他101歲漫長生命的主線了吧。看來看去,還真就一莽公子耳,他好像除了和女人廝混以外,就不清楚自己該幹什麼、幹了點什麼,只是張作霖之子的身份,以及手握日本覬覦的東北的兵權,這樣尷尬的地位,讓更愛流連花叢的莽公子在那樣亂世之中,偏偏肩負了家國重責。難以招架手忙腳亂之餘,又成了政治漩渦的扁舟,他花了半個世紀時間想清楚,他成就了誰,又打擊了誰,所以同一個人在兩岸有著截然相反的定義。
一介莽公子,奈何負家國。若拋卻政治價值,張學良必然不能舉架到「民族英雄」這樣的地位,他就是個好色貪玩的莽公子,無奈歷史給了他家國天下的人生軌跡。或者,張學良這個在如今時代必定充滿爭議的名字,也許還在等待時間給它一個公允的評價。
欲了解更多歷史八卦,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相關問題:歷史上的張作霖到底是什麼樣的? - 宋燕的回答
論對中國歷史命運起負面作用的近代人物,此人排名前五,當之無愧,汪兆銘都要屈居其後
晚年,他自稱 「罪人」,算是有自知之明
排名在此人之前的,都是 「敏感詞」
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詩,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所以,當年胡適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
自從建國以來,不管是歷史書籍,還是教科書、報刊雜誌、回憶錄、電影劇本等等,都通通讚頌張學良是什麼「愛國將領」、「抗日英雄」、「千古功臣」, 還特別著重稱頌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中,所謂「逼蔣抗日」的英雄壯舉。在一片持久的讚頌聲中,完全刪除了張學良,對國恥日——「九一八」事變應承擔的歷史職責,和圍剿紅軍的罪行。從小學到大學,都是這樣的評說。
張學良到底是甚麼人呢:其實是個十足的民族敗類、大賣國賊、千古罪人。其乃是敗家子、不孝、不忠、不道、不仁、不義之徒。
他所表演的歷史秀如下:
1、易旗謀權求榮:張學良其父張作霖土匪起家,沙場揮韁十幾年,佔據了東三省,統兵20萬,號稱「東北王」。蔣介石與張作霖交戰多年,欲吞東三省未逞。在1928年12月29日張作霖死後不足半年,張學良以實現祖國統一為名,不顧部下全員反對,違背其父遺願,宣布易旗,白白地把東三省奉獻給蔣介石,換了個有名無權的「東北邊防軍總司令」當,坐鎮北京。此為罕見的敗家子也。
2、不報殺父之仇:二十世紀起,日本加劇對東北的經濟侵略,要修大鄭鐵路,張作霖抗衡不準。在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兵敗自北京乘火車回瀋陽時,日本人秘密在皇姑屯埋設炸彈,爆炸火車,現場屍骸累累,慘不忍睹,張作霖受重傷,不治而亡,享年55歲。張學良不但沒有向日本追究此事,不報殺父之仇,反而與日本達成友好協議,又回到北京去當總司令,抽大煙迷酒色,在天津與趙四小姐鬼混。此為十足的不孝之徒也。
3、棄東三省給日本:日本為加快武力侵華的步伐,於1931年9月18日,在瀋陽製造了「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當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數人,在瀋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張學良下令不抵抗,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瀋陽東山嘴子,日軍佔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僅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當時在東北的日本軍僅一萬人,而張學良率領手下20萬大軍不發一槍一炮,慌慌退至錦州,後又逃到關內陝北。東三省淪陷給日本,東北人淪為亡國奴。老百姓送給他一個「不抵抗將軍」的稱號。此為賣國不忠之最也。
4、圍剿紅軍:在「九一八事變「後,1935年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張學良進駐紅軍駐地後方,任陝北剿匪總司令,配合蔣介石,圍剿陝甘紅軍,頻頻向紅軍進攻6次,牽制分散了紅軍抗擊蔣介石的力量。打日本人不行,打同胞卻凶得狠。此為卑鄙的不道也。
5、發動「西安事變」: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經萬里長征,到達陝北,僅有三萬多人,且已精疲力盡,戰鬥力薄弱。蔣介石乘機率部下並糾集閻錫山總計20萬人,向紅軍發起圍攻,蔣介石親自在西安督戰,聲言半月內消滅紅軍。紅軍為挽救危機,對張學良楊虎成開展策反工作,促使張學良聯合楊虎城,於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舉行兵諫,扣押了蔣介石,即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後紅軍又以避免內戰為由,敦促張學良釋放蔣介石,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張學良提出的「六項協議」,即1.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2.驅逐親日派、3.容納抗日分子、4.釋放上海愛國領袖、釋放一切政治犯,保證人民的自由權利、5.停止「剿共」政策,6.聯合紅軍抗日。但僅口頭承諾不簽字。經周恩來協調,張學良於12月25日釋放了蔣介石,並親自護送,到南京被判終生監禁。張學良身為軍人,扣押國家元首和上司,實屬大逆不仁之最也。
6、迷醉酒色納妾:張學良在北京任總司令時,開始過上花天酒地的糜爛生活,抽大煙,嫖女人,在天津與美女趙四小姐,整天戀於舞場,不顧原配夫人勸解,將趙四納為妾;最後在獄中與六十六歲高齡的原配夫人離婚,與趙四結婚,其先後納了11個小妾。此為薄情無義之最也。
來,讓我說件小六子輕易不告訴別人的事。
1932年,汪兆銘和校長冰釋前嫌,就任行政院長。因為小六子崇拜汪兆銘這一點人人皆知,於是國府就派他和宋子文一起去北京見張學良。去找他幹嘛呢?請看小六子六十年後的回憶:
在沉澱了幾十年之後,張學良終於自揭謎團:「汪精衛對我說,現在,你的軍隊應該跟日本人打一下。我就問他,是真打嗎?你中央是不是有所準備,有所辦法?如果沒有,打一下結果會怎樣?一定打敗!那你為什麼要打呢?
他說,現在外面的壓力太大,南京政府受不了啦,你呀,軍隊動一動,跟日本人打一打,就可以了。你要是不這樣,政府恐怕就維持不住了。打一下,可以先平息一下國內反對的聲浪。
我說,汪先生,你這是在說什麼話?讓我的部下打一下,讓我的部下拿生命來換你們的政治生命?我張學良從來沒有靠犧牲我部下的生命,來換取我的政治生命。為這事,你中央政府也好,你也好,都別來找我!」
我覺得小六子隱瞞了一個重要事實沒有說,那就是國府承諾給他提供軍費的,不然派汪兆銘去就足夠了,還要拉上宋子文作甚?
小六子是個什麼人?呵呵。
紅星照耀中國中對張學良的記載,包括事後斯諾對西安事變的過程中,張學良的掌控力極少的傷亡取得與預定的成就等等都給出了正面評價。
比起毛爺爺,張學良是嬰兒,比起蔣介石,張學良是中學生,但比起各位只會嘴炮的知乎俠,張學良已經是教授級別了。
看了幾本史書就覺得自己能指點江山了,可笑!
1958年11月23日,蔣中正與張學良在台灣桃園大溪會面,蔣中正臨走前說:「西安事變對國家的損失太大了!」張學良在日記中留下:「我聞之,甚為難過,低頭不能仰視」-- 轉自維基百科
1.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後, 處事冷靜老辣, 東北易幟有大功於國
2.中東路事件, 盲目自大無知損失嚴重, 東北局勢大壞
3.九一八事變, 膽小無能, 與賣國無異
4.西安事變, 愚蠢(以為蘇聯支持西北五省自治)不知大局, 幸好蔣公斯大林處理得當, 否則難逃千古罵名
紈絝子弟,當初不抵抗跑路到內地,後內心愧對4萬萬同胞,加之某黨一頓忽悠,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其弟及家人在文革中遭到迫害,從此張老對不起了十三萬萬同胞!
小六子,身處紅白兩大帝國主義之間,先受老蔣愚弄,錯估形勢,挑起中東路事件,與老毛子大打出手,損失慘重,徹底暴露了東北軍的虛實,刺激了日本人的野心。九一八,應該堅決抵抗。連東陵大盜孫殿英都懂得,能戰始能言和,先狠狠打幾仗,才能討價還價保存實力。總之軍政皆屬白痴,比起張作霖差遠了
看了幾個高票的答案,都是以「專家」的眼光來看的, 如果讓我站在一個男人角度講,要能成為他,太完美了:
1、長壽,跨了三個世紀。
2、吸過毒後來戒了。
3、白富美願意生死追隨、白頭偕老。
4、徒手擒拿帶槍刺客(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上),另外在湖南軟禁時還手無寸鐵的打跑過土匪
5、年輕時帶的兄弟(呂正操)到老了依然對自己戀戀不忘。
至於做的事對不對、能力強不強、別人怎麼看?反正老子該玩的都玩了,不該玩的也玩了,而且活了100多歲才死。
推薦閱讀:
※人類歷史上有什麼險些可以加快或者改變歷史進程的事件?
※為什麼巴金能和老舍齊名?
※蘇軾是吃貨嗎?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坂本龍馬式的人物?
※有哪些總是讓你混淆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