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上看,中國人會尊重嗎?抑或是中國文化里關於尊重的部分是否有所缺失?

從小我和媽媽走在街上,媽媽指著環衛工人說,你不好好學習就像他那樣,讓人看不起。小學時,和班級里幾個成績不好的同學玩的好,媽媽講,不要和那些成績不好的小孩玩,成績差會讓人看不起,爸爸對餐館服務員經常大發雷霆,而對單位同事領導則截然不同。上大學,我考上南京的一所211中比較好的本科,這時候,我悲哀的發現,不管我怎麼壓抑和掩飾,在二三本的學生面前,我心底都有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其實大學生活和人家一樣是打遊戲掛科混日子。就算遊戲,打lol的莫名的會被打dota的看不起,同理真三的對後者不屑一顧。然後,談戀愛的又會對單身的看不起,宿舍里又各種冷嘲熱諷秀恩愛。太多太多的不尊重和隨意的藐視,進而引發心中卑微的自尊心嗎?放大一下,香港人看不起內地人,北京人看不起上海人,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外地人歧視河南人。明明他人的生活與你無關,也並未妨礙到你,基本而真摯的尊重缺可遇而不可求。


無法回答文化層面的問題,倒是對尊重如何產生有一點體會。

先舉個自己的例子。我生長在城市家庭,從小總聽到周圍人抱怨農村人的種種不良習慣:不講衛生、缺乏公德、貪心、小氣……就我的所見所聞而言,這些看法確實常常得到印證,儘管我並未惡語相向或欺凌鄉下人,但我的的確確不知道如何同那些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迥異於自己的人相處。有一次,我對身邊背著骯髒巨大行囊的農民感到困擾,爸爸在一旁說「不要這樣,人都不容易」,我知道這道理沒錯,但我克服不了心裡的煩躁,我處理不了自己的情緒。直到大學畢業前,聚集著大量農民工的火車站都是我最難以忍受的地方。
情況的改變發生在我工作之後。出於工作需要,我頻繁地下鄉做入戶訪談,開始同那些過去不曾有機會接觸的人聊天:朝我們大叫大嚷跑過來的那個穿著破舊西裝、頭髮髒亂的女人,原來是一個富有經驗的牧民,因為草原禁牧,晚上偷偷放羊,丈夫和兒子每天到戈壁深處挖奇石賣;村裡偶遇的一個瘦干老漢是種植能手,講起田間的事情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家養吃泡椒鳳爪無壓力的精瘦老貓;有個住在滿是蒼蠅的鐵皮屋子裡的男人,因遭遇災害而殘疾,談起在城裡工作的女兒很是驕傲;餐廳里笨拙的女服務員,家在常年缺水的深山裡,出來工作為弟弟攢娶媳婦的錢……
我開始明白,每一個我遇見的人都有鮮活的人生。
幾年前下鄉遇到的一個老農,說過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不了解就不會理解,不理解就不會諒解。」
的確如此。在一個人同你發生接觸之前,他是很容易被分類的:美還是丑?襤褸還是衣冠楚楚?操難懂的方言還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隨地吐痰還是攜帶手帕?但當你同一個人產生過真正的交流之後,就沒那麼容易去輕視或否定整個人。因為你看到了身份標籤之外,更多、更複雜的信息。
反過來說,人們面對掌權者、大人物時不假思索就會態度恭敬起來,也往往是因為其角色和身份。如果剝離角色去了解一個人本身,他真的配得上那麼多讚美和敬仰嗎?也許未必。
我認為歧視和仰視源於相似的原因,那就是缺乏交流和理解。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給一個人貼標籤並據此選擇對待他/她的方式,是最簡單高效的方法。如果說歧視是顯而易見的不尊重,那麼仰視就是另一種不尊重,二者都是基於對某個或某些人的身份想像所做的簡單粗暴的處理。
前幾天看了一個TED演講(TED 「對半開」的同性戀(1)|TED|新浪公開課),講者針對社會對LGBT群體的歧視拍了一個視頻,並說「我覺得如果那些不假思索就制定歧視性政策的人,能夠有那麼一次,直視我們這些人的眼睛,也許會稍微想一下。」
把他人當做一個和自己一樣、活生生的人平等相待,是尊重的開端。我們接納自己,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是矛盾而複雜的,優點與缺點的集合體;對他人的接納也是如此,發現複雜性就是在發現人性。

關於尊重有兩個句式:

1.因為對方人好/博學/年長/地位高/聲名顯赫……,所以我尊重他/她
這是最理所當然的情況。

2.儘管……,但我仍然……,因為我知道 ……
儘管戀人最近的行為令人生疑,但我仍然不會去偷看他/她的手機,因為我知道……
儘管孩子自制力差,但我仍然肯定他/她做出的承諾,因為我知道……
儘管辯論對手腦殘/無知/開黃暴,但我仍然就事論事,因為我知道……
……
這才是挑戰。面對一系列顯而易見的「儘管」,我們為什麼還要選擇尊重?除非能夠親自找出最後那個空格的答案。
適當的教養也許可以規範我們的行為,但如何放下內心的懷疑、傲慢、輕蔑、暴戾,生髮出真正寬容、接納的心態,仍然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尋找理由。這些理由,有人有幸遇到了;有人還沒有找到,並為之苦惱(比如我之前);有人壓根不知道其存在,他們更喜歡用類似「既然……那就……」的句式,他們所見即所得,喜歡揀現成的(不管持有的是雞湯語錄、叢林法則還是偏見),輕率地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還是來點正能量吧。分享一句諺語:
Be kind, for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harder battle.


首先明晰下什麼叫尊重?
尊重即對他人的重視,尊重即一種對他人的「愛」。
----------------------------------------------------------------------------------------------------------------------------------
從宏觀上看,中國人會尊重嗎?
明晰了概念之後,這個問題就太可笑了,你尊重你父母么?你尊重你老師么?
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麼答案就是,中國人會尊重人。
看了你的描述,你描述的那種尊重,無非是『兼愛』。即對所有人都一樣的尊重。這玩意兒在基督教裡面叫,主的子民一視同仁。
然而很可惜,兼愛是墨家的提法,孔老爺子反對這種親梳無別的看法,如果對所有人都一樣,怎麼體現我對父母的愛,怎麼體現你是我兄弟姊妹呢?所以要區別對待,這一點也是和基督文明根本上的不同。
所以不是不懂尊重,而是和西方文明有不同而已。

中國文化里關於尊重的部分是否有所缺失?
如果你認定了尊重是指人人平等,一視同仁,那麼中華文明裡面有過墨家的兼愛,所以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說說地域歧視這個事情,這個不是中國人特有的,這玩意兒全世界流行~不用感到自卑~大家都很爛~

在歐洲,德國人被諷沒幽默、法國被笑愛投降;在美國,新澤西享受的是超越我國河南的待遇,熱門動畫片《南方公園》里甚至有一集講主角邀請本·拉登用飛機撞向「入侵」南方公園的新澤西人。

不同地域的發展水平、文化背景本就不同,不同地域的人給其他人的印象也不一樣。除了因為事實上的落後被歧視,情感上的「愛地方主義」作用也很重要。羅素曾在 《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里說到:

不管我們屬於世界上哪個國家,我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都優越。我們把自己的價值標準加以調整,以便證明自己民族的長處乃是真正重要的長處,而其缺點相對來說則微不足道。

地域歧視的產生也差不多是這樣。摘自:@甘震 為什麼中國文化中有嚴重的地域歧視觀念?


宏觀上講,中國人「尊重」的是社會地位,文本上雖然把一個人的德放在很高的位置,但中國文化實際,是極度看重權力地位的,誰讓這個社會幾千年專制,而且跟著專制者混的,有那麼大的特權呢。但這是」尊重「嗎?不是,」勢利「而已。勢利是人和權勢之間的關係,尊重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所以,宏觀上講,中國人不懂」尊重「。而一個不懂尊重的民族,必然繼續茹毛飲血。

但中國正在變化,多元化,個體化,所以宏觀地講已經不具有多少說服力了。


回應韓寒《太平洋的風》,及一點小看法
可以看下這個,對比發現,實際上所謂「尊重」,也只不過是自保或者逐利的一種表現罷了。
健全的法制體系,產生的環境的潛移默化下,「尊重」是相對而言成本最低的一種社交方式,因此才會普及,這方面,大陸任重道遠啊。
最後借老泰溫的一句話:獅子是不會考慮綿羊的感受的。一定意義上可以用在現在的大陸的「尊重」相關的環境中,只是希望這時間不要太久……


這是個比較大的題目

首先第一點,題主問的不是尊重,而是平等的尊重,重點是平等.
第二點,傳統中國的禮,是維持尊卑的工具,是「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而非現代意義上的禮貌


中西方文化的分野始於軸心時代,中國文化完成了為巫覡精神--宗法精神--倫理精神的轉化,西方文化的轉化脈絡為 自然主義--律法主義--唯靈主義.如果用人類的語言來喵述-中國文化是從務虛轉為務實,二次元宅男變身現充,西方就是從二次元轉為徹底中二..(你們這些俗子啊..).

作為現充,首先要解決的是人-人關係.即倫理,長幼尊卑那一套就自然衍生出來,
作為中二,首先要解決的是人-神關係,即宗教,但是人-神關係的實質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神是人本身,自然神是自然本身)順著這條線發展,近代科學很自然的在西方興起,工業革命,由此,近代化的成果--平等自由民主瓜熟蒂落,這時候才1789年(法國大革命)

中國的近代化1840起步,
一路踉踉蹌蹌.,
好在最後幾十年,
天時地利人和
一應俱全.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明天會更好
論科技史背後的中西方文化分野
當代中國社會結構

推薦讀讀鏈接二當代中國結構 謝遐齡 讀完就懂了

小子不懂裝懂,還望輕噴


如果真要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可能是:從宏觀上講,人類不懂得尊重。歐美人看不起中國人,韓國人看不起中國人,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中國人看不起中國人…(呃…我不是來拉仇恨的)所以說,宏觀上講人類是不懂得尊重的。中國人屬於人類,由此推導…你懂的。
好了,上面的內容略顯胡扯,說點實在的。題主說的這個問題其實真的不是只有中國人會這樣,其他國家的人也是如此,這或許就是人類的通病吧!?如果題主覺得這麼說有點生硬,那麼我舉個簡單的栗子:
A很窮,B很有錢,首先就物質上來說,A是不會看不起B的;其次,B有可能看不起窮人A,也有可能無所謂(這個姑且不論);最後再來一個醬油C,那麼C在物質上是會看不起A的,從而教導他的孩子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立志成為B,以免長大後成為A。說到這裡可能你就清晰多了,題主所說的看不起不尊重應該就是在物質層面上的不尊重。如果非得上升到人倫道德,那麼我也可以告訴你,這是由物質水平差異導致的精神歧視。
再回歸到剛才的栗子,要是A發奮圖強,屌絲逆襲成為高富帥;B紙醉金迷,驕奢淫逸,高富帥終成屌絲。這時候,C的態度可能也會因此改變,非但不會看不起A反而會對A屌絲逆襲的傳奇經歷倍加讚賞,這時候看不起B也不難理解了。
綜上所述,題主所說的不尊重,實際上是物質層面上的不尊重,物質層面更表象易於分別,所以與精神層面上的不尊重似乎還是有點距離。


尊重源於信任,平等,自尊,自愛,自強的基礎上,在一個以官本位為傳統價值觀構建的國度里,卑賤撒謊成性的奴才們才能更好生活下去,才能襯托明君的偉大


關於以上問題,我覺得是傳統文化沒有得以傳承後果,是值得我們各位深思的的問題,為什麼國人的素質和種族歧視會那麼嚴重,我想和國家的發展或學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在韓國人們很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在韓劇里就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在韓國的學校普及射箭這一課程,韓國把射箭稱為國術,是有史可尋的大家可以看下《李朝實錄》這本史書。
下面我來說一下我們偉大祖國吧,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認識,國人都是一竅不通的。應該是說國人的悲哀國人的忘本。
在當下的中國正呈現一股糜爛的崇洋媚外風氣,這就是弱國心態的強有力表現.


因為自卑所以比較。因為自身無能所以藉助外在光環。因為弱小所以愛扎堆。也許是人種問題。
好吧,更主要是文化問題。


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受所謂的儒家教育的結果,基本的規則就是:要麼你跪著,要麼我跪著,反正不會跟人平等相處。(這裡聲明,不是在反對孔子和他老人家的學說,反對的是後面董仲舒等這些妖人們曲解後的孔子學說)

其實發展到今天這麼發達和開放的程度,我們民族都不太會跟這個世界上的其它民族平等相處,大量的人都在說,我曾經給你跪過,你現在必須得給我跪下,天天叫囂打這個打那個,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你就不會平等友愛?他肯定說我不能跟他平等,因為我還被他欺負過吶,我得欺負回來。

現在整個民族受的教育特別要命,簡單點說,要麼你比我強,我給你跪著,大人、洋人、太君,反正什麼都行,可能不是人都行;要麼就是我牛逼了,我來當大爺,你給我跪著,來慢了都不行,來慢了你連跪的資格都沒有。

以前看過一種理論,說所謂的中國社會,一層一層向上數,不過就是不斷放大的家庭。所以所有的規則不過是家庭規則的翻版,要有絕對權威的嚴父,有含辛茹苦的慈母,有隻能秉承孝悌之道的孝子,偶爾出幾個出格的逆子,要不大家一起把他扭過來,要不大家一起把他逐出家門。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來說,那互相不尊重就很好理解了,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為什麼要尊重你一個兒子,況且還是這麼孝悌的兒子,都不帶反抗的。

根據我這麼多年在外面吃飯的經驗,除非是特別親密無間的小夥伴,否則任何一個飯局,大家都得排個順序,就算懶點,也得找個大哥出來。然後整個飯局其實是圍繞著大哥來開展的,否則大家就不會吃飯了,真怪。


推薦閱讀:

被人說長得丑是種怎樣的體驗?
中國是不是亟需心理及精神疾病患者維權及反歧視組織?
如何看待天天快報的文章《蓄臟辮的年輕人:月入過萬蝸居城中村》下網民的評論?
比一般車位大的「女性停車位」是否是歧視?
怎樣看待部分國人忽視西方人的問題而對中國人雞蛋裡挑骨頭?

TAG:中國文化 | 教育 | 歧視 | 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