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會在80後的有生之年壽終正寢嗎?
12-12
當然不是指完全消失,而是基本上進了博物館,沒有固定收入的市場,就像皮影戲一樣。
壽終正寢不太可能,吃錯藥吃死倒有可能。
絕對不會,有些市場不是大張旗鼓的做在表面,而是深入人心。外行人以為它消失了,也許它在那個圈子裡比任何行業都繁榮的發展著。
從市場角度看是不會的,不要小看人「到了一定年齡要做一定事」這種慣性力量。很多人年輕人看不出會喜歡書法、京劇,到了年紀就開始了。不見得是真的愛上,有時候就是覺得這個年紀應該開始聽。總之,始終會有市場,本著風水輪流轉的原則,甚至在未來有望出現一波熱潮。
但提問者說進入博物館,在我看京劇在文革前已經正式停止向前走,因此早就是展品了。以程硯秋為代表的一批有創造力的京劇藝人是一個轉折點。目前的京劇是演繹性的,以不斷重複詮釋舊作品——所謂骨子老戲——為主,並沒有往前走的力量。
即便是詮釋,各門派的後輩水準也都不高,普遍令人失望。包括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王珮瑜等新生代,也沒有放出預期中的神采。當然,每年在春晚上串聯一下的水平,將會始終保持下去。絕對不會。
京劇必然是要死的,但至於在多少年之後會死,不好說。
首先,從消極的角度來說,京劇式微,80後以及90後群體喜愛京劇的越來越少,這是不必否認的,也許未來京劇會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被保存下來,但那時的京劇的標本意義已經大於實際意義了;
其次,從積極地角度而言,京劇誕生於徽班進京以及各地方曲種的相互交流,所以京劇是一種典型的雜燴曲種(並無貶義),京劇要想生存,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變革下去,而不是死守著原來的劇目不放。其實很多所謂的傳統藝術,究其歷史不過一二百年——比如相聲、京劇等,還是處於青春期,未來能發展成什麼樣尚未可知。或許未來京劇會變成與今天迥然不同的樣子,那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京劇,自然也就壽終正寢了。
1.你認為皮影戲現在沒有市場和收入嗎?
2.你認為京劇現在有市場和固定收入嗎?
3.快壽終正寢吧!死也要死的體面!
張火丁的鎖麟囊,票價比一流歌星也差不到那裡去。
在80後中是否消亡不知道,反正90後有喜歡的
我是八零後,我就喜歡京劇~程派,張火丁、遲小秋
絕對不會的。青年京劇演員在成長,青年戲迷也在增長,您可以去調查一下,承認現在喜歡京劇的人不多,但是京劇有回升的趨勢,這也是必然。不僅是京劇,還有好多的地方戲曲,希望大家能夠去了解一下,相信您會受益匪淺!如果您也喜歡戲曲,歡迎與我交流。http://weibo.com/katrinaquo
不會,80後喜歡京劇的也挺多的。
絕對不會的。
雖然現在看來,京劇藝術的受眾斷層還是存在的,但是仍然不乏廣大的粉絲存在,且這個群體正在因為社會的日漸開放而逐步壯大,京劇是中國的傳統戲曲,帶有中國的文化元素,這與中國的文化、中國人的思想是相符的,是中國人文化尋根的一種紐帶,所以,可以說京劇在中國的群眾基礎還是相當不錯的。
從市場來看,京劇受到了世界的關注,國家政策的支持,許多敢於嘗試的京劇演員和研究者正在積極嘗試用新思路來弘揚京劇,擴大京劇的影響,比如王佩瑜、朱強這些人,無論是嘗試中西結合還是改變演出形式,出發點都是好的,無論結果是否遭人詬病,但是都可以說是積極地嘗試,是京劇文化的一部分、京劇文化中活躍的因子。
最後就是我們處在一個和平年代,京劇演出隊伍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梯隊,人們的欣賞水平不斷上升,年輕人的加入使京劇更具活力,和著時代的脈搏。雖然京劇現在並不是主流文化,顯得小眾,但是作為中國文化中最經典的部分,京劇繁榮已是大勢,豈會消亡?
根據長尾理論,京劇是不會消失的
據我所知,是有固定收入的,當然不會是很熱門就是了,屬於小眾
不會。京劇愛好者逐年增加,年輕群體也一直對其保持著好奇心。近年來的優秀演員並不少,關鍵還是在於「高雅而又親和」,新一代不斷踴躍的新思想為這門傳統藝術注入活力,更燃起了眾多戲迷心中的希望之火。何況,現在仍作唐詩宋詞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但誰能說唐詩宋詞不再擁有吸引力、就此「壽終正寢」了呢?經典始終是經典,它們的魅力是持久的,它們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永生。
不會的,進幾年京劇進校園發展的還不錯的!
90後表示看的很帶勁
不會,中國人太多即使受眾再小也會有數量不少的人喜歡
不會。如果放開的話,京劇會有新的改革和發展。越劇就是私人劇團百花爭艷。
我猜不會,認識數位為京劇等戲曲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錢的非專業80後。。。真真的人間有愛。
p.s. 京戲戲文差一點,但崑曲和某些地方戲的詞寫得可真是妙。
會,因為我們有美劇。
京劇很多時候,是被打上Created in China的印記而活著的,在純利潤最大化市場中,它早已灰飛煙滅了。
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劇,無論是遠古時代,莎士比亞時代,還是現在的周更美劇。
我們討論京劇的時候,不要忽視他的本質,他是劇,就應該在劇的範疇討論,而不是文化符號。
「劇」其內核是【緊貼流行與大眾】
京劇大熱的時候,因為它緊貼流行和大眾。現在呢?它似乎是中老年的專利,流行大眾跟他有半毛錢關係嗎?
如果一種被成為「劇」的事物,失去了流行和大眾的靈魂,等待他的即滅亡。
不要到有生之年,等我們下一代開始追劇的時候,京劇已經自己雕刻好華麗的棺材,挖好永固的墳墓,穿好滑稽的壽衣,去另一個地方演出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王珮瑜在朗讀者的朗讀?
※《三國演義》一共被改編了成了多少出京劇,按書中的順序列出來可否?
※有哪些好看到爆的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