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建築師們很喜歡但普通群眾卻無法接受的建築?


說一個我自己很喜歡的建築---雖然每次和別人神采飛揚地講完,別人都覺得我有病??

他就是-----卒姆托的Bruder Klaus教堂。

外面看是這樣的,雖然平淡無奇,但是還可以對吧?

好了,我們現在從這個三角門進去??

這是裡面的樣子??
就這麼大點??沒了!
滿臉期待的朋友,一般看到這裡,都一臉懵逼(⊙…⊙)

這時,我就開始口若懸河地給他們介紹:

我說你仔細看看啊!那個牆的紋理!有沒有感到很特別?
知道怎麼造的嗎!老!流!弊!了!

首先理念就不同凡響啊!「木、水、火、土與空氣」!道法自然啊!!

造的時候先是砍了111棵樹,搭了個架子,然後澆築上混凝土,你以為就完了?太天真!

最流弊的時候到了——
他一把火燒了木頭!
大火燒了好幾天!
木頭燒乾凈了,只留下了混凝土外殼!
是!不!是!很!流!弊!

看看這建造過程!簡直是神來之筆!

那些紋理就是木頭的紋理啊!還能看到焦炭留下的痕迹!
仍舊可以聞到煙熏的味道啊!有嗅覺的建築!是不是很!流!弊!

還有更流弊的呢!


在牆壁上安了玻璃小球,可以在昏黑的環境里看到點點的微光!


其實是最開始建造的時候,在混凝土上面插了鋼管!簡直是天才天啦嚕!

而且而且!晴天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束聖光!
下雨的時候,抬頭可以看見雨水灑進來!有觸覺和聲音的建築!是不是很!流!弊!

還沒完呢!故意設計了低洼的地面,就是不想讓水分輕易蒸發的!
這樣你就可以在雨天站在一灘水裡了!是不是很!流!弊!

請想像你在一個雨天,淋著雨!
聞著淡淡的煙熏味道!
在一個極其粗狂原始的空間里!

一片昏暗中哆哆嗦嗦的你,
仰頭看向那一束聖光!
細密雨絲打在臉上!
是不是感覺自己離神更近了!

你!就!說!是!不!是!很!流!弊!

建築師前前後後花了七年!才創作了這個流弊的建築啊!

你!就!說!流!弊!不!流!弊!


ps.從頭到尾我的表情是這樣的:

我的朋友的表情一般是這樣的:
聽的過程中:

聽完以後:

-----我是啰嗦的分割線-------
看到很多童鞋很感興趣,猴開心啊~再更新一點吧~本來只是調侃文,下面是一些背景補充:


第一,為什麼這麼小?使用者是誰?

這個建築的甲方是一對村民夫婦,他們想花自己少有的積蓄建一座小教堂,感謝主對他們的恩賜,所以才找到了卒姆托設計。

由於經費有限,不能使用大型機械,幾乎只能用手工的辦法,選擇最便宜的材料和最簡單的結構,所以這是建築設計最開始就遇到的難題。卒姆托也嘗試過用現代的建造手法,最後還是放棄,採取了這種更低技化的營造方式。

第二,為什麼這麼建?

可能大家會覺得,放把火燒了這個東西,有點形式主義,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一個是因為前面說的經濟和技術限制;另一個是來自於建築師的希望:他希望,未來的使用者---十幾位村民,能共同參與到這項神聖的工程里來,一起建造這個神聖的場所。卒姆托的理解:這對他們很重要,是某種程度的謙卑,或說,參與教堂建造是信徒們一種親身奉獻和修行的勞動。

附上建造過程:

先是搭建成了一個帳篷的形狀,用掉了111根木頭。

這是搭建的示意圖,從左至右:木頭結構,細鋼管與模板固定,在模板與木頭之間澆築混凝土,燒了把火脫模。

另外看上圖,建築材料除了混凝土還有泥土和砂石,由於每天村民們只一起往上築造50厘米,最後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有變化的外立面。

火燒掉之後,本來的模具上的鋼管也得以保留。

附上好流弊的建築的平立剖


第三,關於淋雨的問題。

我承認這個東西見仁見智。但是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建築的名字:Bruder Klaus。

他是他是15世紀的一位聖徒,50歲時離開家庭進入山谷過上隱士生活,他尤其受瑞士和南德人尊重,因為他在瑞士聯邦過程中對敦促和平做出傑出貢獻、避免了內戰。聖徒出自富貴之家,後出家做隱士,在往後20年間住在岩石間的棚子里,是一個把石頭當作枕頭的人。所以這種促狹,逼仄的空間,非但不是對神靈的不敬,實則是對bruder klaus聖徒的一種尊重與感恩。

相比那些波瀾壯闊的哥特式教堂,也許這個陰暗潮濕的小空間令人不適,但是正是這種體會自然的氛圍,恰巧能將人代入到聖徒當年所處的石室氛圍內,令人感覺和當年的聖徒更近了一點,不是嗎?所有進來參觀的人都非常安靜,當有人在裡面禱告的時候,大家就在外面靜靜等待。
而且,村民們也很喜歡自己動手建的教堂。

說到底,它是個小眾的建築,我覺得能服務好需要服務的人就夠了。有人提到宗教問題,本來是篇調侃文,無意冒犯諸位,僅表達個人觀點。


最後,分享一個建築內的美妙場景:

and 最帥縱火犯-----我男神


住吉的長屋

群眾:建築師大大,這是啥門面啊,怎麼啥也沒有?

建築師:絲綢般光滑的清水混凝土,是對材料最高的致敬!

群眾:怎麼我晚上起夜撒尿還要經過室外捏?

建築師:靜謐的光影撒在狹小的庭院之中,方寸之地,卻是人內心永恆的居所!

群眾:那你能告訴我為啥啥裝飾沒有,覺得好冰冷啊……

建築師:去除繁瑣膚淺的裝飾,你得到的是純粹的棲息之處,材料的魅力才發揮到極致!

群眾:呃,刻意地全部用混凝土算不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裝飾?

建築師:裝飾就是罪惡!less is more!

群眾:好吧……那為啥採光這麼不好啊,我想看看書行不行?

建築師:只有如此陰翳的空間,才能降思緒沉澱,思考人何以為人的終極奧義。

群眾:我可不可以在街上開個窗看看路上的少女啊,雅各布斯說看看街道有利於社會和平穩定啊。

建築師:你都擁有一個宇宙了,你還追求虛幻的泡影!

群眾:哦。(。?ω?。)

建築師心想:這屆群眾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這篇文章不在於批判建築師或群眾的任何一方,只是在大多數情況下,群眾會更加關心現實生活中的內容,建築師更關注抽象的美學或空間品質等問題,本身二者都沒有問題。建築史上那些最不朽的建築無一不是業主和建築師達到高度的默契配合而成。

上面所提到的差異不過是選擇的不同而已,建築師當然需要知道群眾想要的是什麼,但如果完全屈服於群眾,滿大街將是偽劣歐陸風。正如喬布斯說消費者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建築師必須保持敏銳,知道自己能提供什麼,無論任何一面必然會忽視另一面,想做十全十美的建築反而會失去一棟建築應有的銳利和生命。建築不是速食消費品,精神維度尤其重要,建築師有責任提供詩意的空間,這無可厚非。

蓬皮杜有重要的建築意義,當然也無礙它的立面確實很難看,我只能理解為一種具有新美學觀的建築試驗,不能因為它某方面的意義而過度拔高。同樣群眾也應該給建築師更多的理解,到底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可能建築師、群眾的共性會更多吧。


先說觀點,再舉例。

建築師傾心,而大眾排斥,多半有兩類:
一、建築師的理想主義,使得其作為旁觀者,與作為體驗者的群眾,持有不同立場。
簡單概括之,就是那些「只是看上去很美」的建築,建築師們站著不腰疼。


二、經過專業訓練的建築師,才能體會其重要意義和獨特美感的建築。
這個就好比沒有學過美術史的人,普遍接受寫實的美術作品之美,難以get到抽象作品的美。
群眾們表示,怪我書讀的少咯!

以下「第一類」的部分寫於8月份,時隔倆月,懶癌患者終於自己來填坑,把「第二類」加上實例。補在原文後面。

第一類,那些看上去很美的,兩個典型例子。
1、九龍城寨(發現有知友寫過了,還是多補充一些)
首先上一張美圖,這是南華早報在紀念九龍城寨被拆20年的特別製作。

也正是這張美圖和一系列內容,一下子掀起了建築界對九龍城寨的關注和「欣賞」。

那麼當年為什麼要拆呢?

九龍城寨原是香港政府、英國與大陸之間的三不管地帶,因協當年簽訂割讓條約時,聲明這一塊位於香港境內的土地仍屬於中國,但大陸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來打擾、或是被當成挑釁的行為,漸漸的就成為無政府的賊窩。
——百度

於是乎,無數私搭亂建,無數藏污納垢,無數罪犯貧民,就這樣聚在一起,像熱帶雨林在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雨水下生長,越來越密,越來越自成一體,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直到1993年,香港政府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決心拆掉它。

清拆前夕,大量日本人來到九龍寨城裡進行考察,在政府允許的一周時間內,繪製了十分精細的建築圖紙。精細到什麼程度呢?

精細到每家每戶的鍋碗瓢盆和晾衣桿的位置……就是這麼髮指!
這一系列圖紙展現了九龍城寨當年的盛況——一個50000餘人(後人研究推測)共同居住的高密度生態系統,也揭示了其中包括貧民、罪犯、妓女等多種底層或邊緣人物在其中生存的智慧。
正如第一張美圖所展示的,這個0.0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發地形成了豐富但結構清晰的路網,複雜而簡單粗暴的垂直交通體系,有機的建築肌理和空間結構,恰好契合了建築師們近些年來無比推崇的「自下而上」地、自發的、沒有建築的建築的情懷。
後來又有很多建築師(其實還有社會學家、記者、史學家等等)在這些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延伸了對這個話題的多方面探討。無數學者,試圖在其極度不合理的狀態中,找尋和梳理出合理的分析,使得它的存在似乎也顯得正義了。

但顯然,歷史上的九龍城寨顯然是「不正義」的。
未經建築分析而美化、合理化的九龍城寨,真實的樣子其實是這樣:

在它作為三不管地段的中間階段,已然成為社會的毒瘤,滋生犯罪的陰溝。香港警方曾出動3000名警員,試圖剷除藏匿其中的黑幫勢力。
無疾而終。
自此,於是九龍城寨更加瘋長,無數鋼筋混凝土互相搭接,向上生長著,像是一個瘋狂的腫瘤,又像是一個洪荒之力的源泉。人口密度越來越大,犯罪和醜惡事件越來越不堪。這裡是賭博和娼妓的聚集地,這裡也是毒品的傾銷和消費場所;這裡聚集著無數無所事事的混混和背後支持著他們的黑幫勢力,這裡也逐漸衍生出包括大量無照診所等各種各樣違法亂紀的營業場所。如果一個小偷溜進了九龍城寨,一路追趕他的警察便就此止步不敢進入;如果一個少女被拖進了九龍城寨,只能在尖叫和姦笑聲中求上帝保佑了。

直到1993年,沒辦法,強拆吧!

顯然,這個讓無數建築師規劃師痴迷的有故事有個性的城寨,卻是當時的香港市民和政府無法欣賞的。事實上,即便是作為旁觀者的當今的人民群眾,想像下,如果身邊有這樣一個地方,你能喜歡得來么?

2、各種古城古村落,陳舊的歷史街區
許多進行鄉土建築研究的同仁們,大概有這種經驗,看到一個保存尚可的古村落,不禁要感嘆先人們的智慧和有機形態的美妙。而事實上,住在其中的人可不這麼想!

比如龍脊十三寨(對,「龍脊梯田」的那個「龍脊」)

順著山勢蜿蜒排列,輕輕地坐落在梯田上,彷彿與世無爭的古色古香的吊腳樓,簡直不要太文藝。

仔細看就會發現,木頭吊腳樓中摻雜了許多白牆的冒牌貨。這些往往捨棄了精妙的木架體系,而採用簡單粗暴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形態上一下子笨重了許多。主要是因為後者在當今的社會經濟技術環境下,更省錢省時。

非木構的長這樣:

事實上,若不是當地政府為了旅遊業對村民的新建住宅進行限制,他們可能直接建成這樣子。

或者這個

好吧,我誇張了點。
當地縣城其實長這樣:

撇開審美差異,在經濟性和實用性上,民眾們的實際選擇,表明後者更勝一籌(哪怕建築師、旅遊觀光者和當地政府都不認可)。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帖子,說什麼大家都說要保存和傳承少數民族的傳統和文化,然後少數民族民眾自己怎麼看。一個少數民族村村長的意思是:憑什麼你們就能住洋樓,吹空調,我們就得住在破木頭房子里?
亦或是:憑什麼你們都學英語走向世界,讓我們的兒女學土話?

大概就是這個狀況……
建築師覺得好吧,住在裡面的老百姓不幹啊~

……
坑挖得有點大,慢慢填吧……

~~~~~~~~~~~~~~~~~~~~~~~~~16年10月分割線~~~~~~~~~~~~~~~~~~~~~~~~~
二、經過專業訓練的建築師,才能體會其重要意義和獨特美感的建築。
1、盧浮宮
先說說盧浮宮新館加建部分,也就是貝聿銘大師設計的玻璃金字塔相關部分。
選這個是因為人們對它的態度有一個180°的大扭轉,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證大眾審美的不靠譜性。

我們提到的盧浮宮,其實應該指的是這座老建築,建於1204年,原本是法國王宮;在之後的800多年歷史中,不斷加建擴張,形成了如今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的盧浮宮博物館(其他三個是大英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冬宮博物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基礎上新建王宮(並在之後數百年內數代王室的加建中形成U字型的建築主體),故整體呈現出文藝復興風格。

這麼一個厲害的建築,容納了蒙娜麗莎、斷臂維納斯等經典作品,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遊客前來賞玩。但現在網上一搜盧浮宮,出來的都是這樣:

這個玻璃金字塔也是相當厲害,完全由玻璃和鋼組成,延續了貝大師一貫的精準和高品質;重複的玻璃分縫和不帶廢話的細部,將三角錐的集合特性強化到極致。據說當年喬布斯在籌備蘋果體驗店時,也是受到了這個的啟發,進而提出了單幅玻璃更大、分縫更纖細、更燒錢的大塊玻璃界面設計,好像還申請了專利。扯遠了……總之,這個玻璃金字塔現在也成為了巴黎的標誌性景觀之一。可以說,交玻璃金字塔與老建築交相輝映;也可以說,在民眾們的相片里(即視覺關注度上),玻璃金字塔甚至蓋過了原建築的風頭。好厲害的說!
現如今,我們不得不感嘆,面對這樣一個帶有歷史滄桑和皇室壕氣的巨大建築面前,大概也只有一個極致的簡潔的幾何形,才能不露怯吧!既不會對原建築的整體感帶來破壞,又增添了現代感和明確的導引性,簡直就是完美的最優解!!

但是吶,八十年代法國總統密特朗準備加建盧浮宮時,將貝大師的這個設計方案公開時,巴黎的民眾可是打死都不樂意啊!當時新聞里常引用的一句話就是「既毀了金字塔又毀了盧浮宮」。他們紛紛感嘆,我們引以為傲的王宮面前,怎麼能把埃及的玩意搬過來呢!我們這麼牛逼的法蘭西,難道還要一個華人來指點!大概那意思啦,就跟中華人民聽說要在天安門廣場旁邊放個水煮蛋的第一反應是一樣一樣的!!有意思的是,國家大劇院的設計師安德魯是法國人,玻璃金字塔的設計師貝聿銘是中國人,所以也常常被業內開玩笑說是中法人民「互相傷害」「禮尚往來」的典範。哎又扯遠了……

(這張構圖是不是跟上一張玻璃金字塔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話說這個方案可是從世界各地各大建築師的作品中,由世界各大知名博物館的十五位博物館長投票脫穎而出的(十三位投給了貝大師)。還是館長大人們有眼光!總統大人也很有眼光,力排眾議就這麼幹了!
為了排解民眾們的憤怒,建造團隊先是在盧浮宮前的拿破崙廣場上搭建了一個簡易的等尺度的金字塔,讓市民們感受一下。看完之後市民們感覺,好像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呢?看到實物感覺好像好蠻搭的。於是反對聲慢慢就少了,這個優秀的方案也就如期地進行建設了。
然後1989年,玻璃金字塔落成。它不是一個僅供拍照的廣場雕塑,而是一個地下世界的入口。從這裡人們可以通過旋轉樓梯進入地下大廳(不用買票的區域),在廳內仰看地面上充沛的陽光,玻璃此時也好像不存在了一樣。地下大廳既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區域運營,又承擔著通向舊建築展廳入口的功能,大大緩解了原來人們面對著一個巨大規模的U字型建築的漫長立面而不知入口何在的困擾。人流的疏導指引和新建功能的增補,都在這麼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形態中解決了!完美!!
不知道當年那些喊破嗓子反對的法國人,如今來到這個優秀的建築面前,會是什麼感想呢?

2、蓬皮杜
哎寫的好累,拖兩天再來填坑好了……


羅西的所有作品。

上學時同學老師把他成為「柱式青年」。畫火葬場的表現圖時,他特意把自己的住宅畫成背景,處處充滿死亡隱喻。

「沒有比一個光滑的表面更令人感到悲傷」


當需要「普通」民眾來評論建築時,由於有建築本身和它背後建築師的權威感的影響,普通人首先就會覺得弱勢,甚至無助。當他們不得不對他人評論建築的時候,他們總是會滑向帶有預設偏見的立場。也許體驗者永遠沒法像一個學習建築的人那樣去品評建築,但是建築代表的是任何人都能評論的一種藝術形式。同樣的問題不僅會發生在普通民眾身上,在我們這些尚是淺薄的建築學習者身上甚至尤甚,我身邊很多同學,包括我也曾帶著這樣的心態去看待一些作品。

這些對建築形象「應激式」的偏見對建築本身的詆毀倒無關痛癢,但是這樣的心態阻礙「普通」的體驗者和使用者去感受建築師苦心營造的作品,去享受建築空間的服務。這才是最遺憾的。

那些受到專業內部認可的經典之作,偉大作品,甚至是爭議之作。不代表它們是「對」的,也不代表它們出發點就是要站在對的立場,它們也極有可能可能是失敗的。但是這些作品必然面對這麼多專業的目光審視,它們能被承認或者仍然爭議不斷。至少保證了它們不會是玩弄形式,嘩眾取寵,欺世盜名的東西。他們不會是你身邊很多套路的,倉促的,湊夠表面功夫的東西。這個專業的內容也許十分自由,也沒有特別一致的標準。但這個行業並不寬容,欺世盜名和玩世不恭者不可能得到建築歷史的承認,那些被成為大師的人真不是小圈子互相吹捧出來的,是被整個群體批判出來的。無論是蓋里還是庫哈斯,也許蓋里曲線和大褲衩看上去是在搏出位,但是它們不是隨意的,任性的,娛樂的,不是以製造話題為目的的(雖然可能這才是甲方的第一需求)。

我們要學會尊重這些建築師和他們的作品不是因為他們的權威地位,不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話語權。而是因為即使不懂,不理解也要承認他們的嚴謹,他們的深刻,他們對自己的苛刻。他們的成就使得我們對他們的誤解不痛不癢,但是對於我們,即便你不學也並不關心建築學,錯過了這種去好好體驗的機會都是十分遺憾的,也許你認識不到,但這真的是個遺憾,真的。就像沒有味覺只有饑飽,就像夏蟲不可語冰。


謝傻鳥邀@超現實傻鳥
還在上學 才疏學淺 隨便說說

建築師喜歡但普通人不喜歡的建築 我想大概就是大一的時候,老師說是大師作品但自己卻怎麼都欣賞不來的吧
首當其衝的 蓋里老爺子的
古根海姆博物館

柯布西耶的 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的 薩伏伊別墅

大一剛看到這幾個建築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卧槽丑的好有特點...

作為一個普通人 肯定是看外觀的嘛...這外觀就是丑沒的說...

很多建築至今我仍覺得它外觀丑..然而這並不能阻止我喜歡它 比如朗香教堂 因為它雖然外觀長得像個鴨子 內部卻是醬紫的

時至今日 見了很多外觀漂亮,空間平庸的建築 我不再把建築的外觀作為評價標準 甚至外表越難以理解 丑得有特點的建築 越會引起我的注意 原因有兩點1.我把建築看作場所(空間)的載體,空間是好的,外觀可以丑。2.丑的有特點的外觀暗示了一種故事性 一種強大的內在邏輯(如果沒有強大的邏輯,一般的做法是會做一個還算ok的外立面。有邏輯的建築,外觀往往不出彩。就像如果你的設計比你同學強一大截,那麼你可以不在乎圖面,直接交黑白線稿,這叫無敵是多麼的寂寞)

舉例說明
卒姆托的小教堂 外觀很平庸的

但內部空間以及其氛圍令人著迷

平面是醬紫的

建造過程也很戲劇,放一篇assbook的推文你們感受一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YyMDA4Ng==mid=2649834503idx=1sn=36d9f6680eb3348b081c1900b8f3e431scene=2srcid=0711t6PzU0qEqMDEj0AEU1K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結尾總結一下 群眾看立面 建築師看空間 另外據我觀察 大多數群眾接受不了的流派有:解構主義、高技派、粗野主義


孟加拉達卡國民議會大廈(National Assembly buildings Bangladesh)

建築師路易斯康,美國現代主義末期的大師,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建築學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康是集大成者,在我個人看來,康去世之後建築學諸侯紛爭,再無像柯布、康這樣的人出現了。康是在1974年,從這個建築工地(孟加拉))回到美國時,在濱州火車站心臟病發作去世的。
康在建築圈是大眾偶像型的,極少被黑,建築師們對他的建築也是普遍認同的。不過對於非專業也人士,康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後期作品,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我有個朋友是導演,經歷過完整的美學教育,對於卒姆托的嚴謹,或者zaha那種sexy form,都能認同和接受。但是對於達卡國民議會大廈,他表示:「什麼鬼?」
先上圖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戰爭時期,印度的轟炸機並未轟炸它,因為飛行員以為它是遺迹。

說一下個人對這個建築的感受。剛剛上學那會,翻書翻到過它,當時心裡也是一陣莫名其妙。到是康的另一個建築沙爾克學院(salk Institute)吸引了我。當我後來建築學算入門了以後,再來看這個建築的時候,我不了解它的成因歷史,不知道他的功能使用,不知道康的思想如何在這裡體現,僅僅是看一眼照片,我幾乎就要跪到地上了。如果真的有永恆的建築存在,我相信它就是,如果一座遺迹一般亘古就在這裡注視這片土地。它超脫了時代性的美學語言,用簡單的幾何圖形構造出了極其宏偉的圖景。

如果我去孟加拉,一定是懷著朝聖的心情去看這個建築。

康的私生子曾經拍過一個關於康的紀錄片《My Architect》,封面用的就是它。

截幾張圖

在電影最後在和當地一個建築師對話。 當康的兒子告訴建築師,說這個建築會有10分鐘左右的鏡頭時 ,建築師表示難以置信,如此偉大的建築怎麼能夠只用10分鐘的鏡頭表達。當建築師說著這個建築和康時,一直眼含熱淚。

...


三更:幾天前與一教授討論 作為一個建築師 保持預算不超其實是比較重要的本職工作 可以說此建築在這一點上不太成功
二更:這個本來是我在劉彬彬答案下的一個回復 因為當時討論的是功能性的問題 所以我回答的時候沒有加以修改 貼了圖就上了 因此主要討論的是功能性
關於評論里說是女人屁股blah的形態 koolhaas本人早已否認這個說法 我個人非常喜歡解構主義的建築 也很喜歡到處看房子 關於超預算的問題我覺得我個人很難回答 但要知道流水別墅也比原預算超了5倍呢 cctvheadquarter 就設計本身而言我十分喜歡 關於本少女身份問題真的就是高中生 沒有騙贊嫌疑

根據評論補充一下大樓的設計理念:反skyscaper的層高競爭常態 給予高層建築新的設計理念 給不同角度帶來不同的觀看狀態 同時將cctv的電視產業從分散轉向整體 符合電視產業的環式(loop)產業結構

雷姆本人:
"[CCTV is] a building that introduces new ways of conceptualising, liberating and realising structure that did not exist in China before, and of which I"m sure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architecture will benefit," he said. "It articulates the posi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China."

"The building makes a serious effort to organise a complex entity like CCTV into a coherent whole," Koolhaas said.

———————————————————————————————————————————————————
挺一下@劉彬彬 的回答
我也很喜歡cctv的新樓 更喜歡的是庫哈斯的西雅圖公眾圖書館

作為一個建築師 不僅僅是外觀 最重要的就是功能性 雷姆庫哈斯作為這樣一個世界一流的設計師一定是會考慮的

首先建築的分區是非常明確的 建築的下部由演員所在場所、lounge、以及公共設施如餐廳、廁所等 中部是工作區域包涵了員工區域和另一個lounge 離中部不遠的上部又出現了餐廳、cafe,最上層是meeting place 可以說這個規劃是非常明確的

其次作為一個電視產業headquater 它的功能做到了集製作、直播、辦公於一身的作用,要知道很多時候這些區域是分散在一個城市不同區域的 另外樓為什麼長這樣 它其實是兩幢樓由一個cantilever聯結在一起 整個建築是一個建立環(loop)的工作形式上構造的

在外立面上該建築的造型也是一個突破 是一個結構的突破也是設計師本身設計的突破 是試驗性的新型建築

隔行如隔山這句話我真的極其贊同 建築是為人服務的 我相信這是所有建築師的共識 但是建築師也是具有自我理念的 如果只要功能性 那我們為什麼不批量生產我們的建築呢 從外立面到室內設計 大家都一樣好了 甚至這樣的話藝術也沒有存在的意義 因為藝術對於藝術家是私人性的 建築對於建築師也是私人性的 並不反對你評論的權利 可是當談論到專業性的問題時 我們更不能反對隔行如隔山的話 當沒有了解的時候 我們很難做出最正確的評論 這樣在專業人士的眼中有時就顯得有些可憐了

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高中生一枚 有錯誤望指正 輕噴


九龍城寨 香港
我和我身邊同行朋友大都為之癲狂
我的家人沒有一個理解到底為什麼

這是建築師無法設計的建築 它像植物一樣從土地里生長出來 它的一切幾乎都與教科書以及規範相違背 它赤裸裸的給你呈現出了高密度城市的極限值 儘管一切都是那麼糟糕 但是這個社區卻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爆發出驚人的活力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補充一個個人愚昧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讀:
設計並不是全部以人的需求,或根本不以人的需求來做,而且每個人的需求(包括功能,視覺審美等等)又並不統一;與此同時,建築師在這個設計中還有其他方面的思考或是野心,這些會成為建築師或建築從業者喜歡的部分,但大部分普通群眾可能會喜歡設計的某些地方,但一些不能滿足需求的痛點使之很難接受。
例如現代主義時期偉大的建築師柯布西耶設計的薩伏伊別墅,即使你可能喜歡他的設計理念或是外形,可是一旦你的房子會漏水,相信普通群眾一定無法接受,而然柯布設計建築,為的可是「革命」……


以下為原答案:
答案里沒有什麼日本建築師的樣子,補一個。藤本壯介,Final Wooden House。很建築學的概念:建築師希望打破原有建築牆,地面,傢具等要素的定義與姿態,讓界面變得模糊,希望人能在裡面找到屬於自己舒服的姿態。然而,藤本曾經吐槽自己是不願住在裡面的。。。

圖片來源:archdaily


一,群體概念澄清
建築師和普通群眾作為一個群體概念,其內部審美差異也是巨大的。
建築師分好多種,普通群眾也分好多種。
就像建築師對扎嬸也是褒貶不一,而普通群眾對「福祿壽「大樓也是褒貶不一。並不能一概而論。
因此,我假設題主的立場是站在典型建築師和典型群眾的審美差異的對比上。(我是不是說了廢話,不過還是要澄清下)

二,審美差異範圍的重合和分化

  • 審美重合
  1. 傳統、保守、被奉為經典形象的建築,比如歐洲古典建築,和東方古典建築。圖片例子從上至下依次為:1、2巴黎歌劇院,3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4山西應縣木塔,5宇治平等院鳳凰堂

  2. 對於此類建築,基本上建築師與普通群體都能取得一致欣賞的審美傾向。

  • 審美分化
  1. 趨於先鋒、有別於一般傳統建築形象、造型顛覆的建築,則更有可能建築師喜歡,而普通群眾不喜歡。比如解構主義、高技派、極少主義。圖片例子從上至下依次為:1彼得艾森曼-小泉三洋辦公樓,2蓋里-跳舞樓,3皮亞諾和羅傑斯-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4密斯-范斯沃斯住宅,5洛斯-斯坦納住宅

    產生審美差異分化的建築基本上都是現代建築。而現代建築流派眾多,具體到某位建築師或者某件作品上,建築師群體內部也會有審美差異。

先更到這裡,想到再更。


倆接地氣的,CCTV / 國家大劇院。


作為準建築師,我們喜歡的東西被稱為[理念]。

這東西群眾可能覺得高深莫測,也可能覺得low得不不能再low,其實這很好理解:就是一個建築體現出了他的設計感,那麼他就有資格成為一個優秀的建築,注意是有資格而不是絕對。

何為設計感?說白了就是動腦子,動了足夠多的腦子[we are coming~]

一個建築師嘔心瀝血,經歷無數次現場調研,無數次建模推導,無數次繪圖測量,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讓使用者更加舒適?用心做的建築,其中必然有值得稱頌的優點。無數人吐槽大褲衩,其實根本都沒進去過,不知道這樓使用起來有多方便,滿足了多少功能需求?

建築是以人為本的行當,設計同樣是以人為本的,拋開神一樣的甲方不談,使用都沒使用過的人如何評價一棟建築?單看外立面?那對不起,如果你不能忍受不符合你自己審美的美,我只能很遺憾的告訴你,你的審美就是LOW


一些博物館建築,美則美矣,然而不太好用,維護起來還費錢。
譬如原天津博物館,現天津自然博物館的館舍,俗稱「白天鵝」,當年看起來很好看,但是玻璃外牆擦起來不好擦,攏音導致環境雜訊放大,樓板載荷小導致二樓以上無法展「重器」,觀眾動線設計不合理等等……


建築師對建築的解讀是多方面的綜合分數,普通群眾對於流線、空間、構造的了解要相對少很多。至於建築外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沒什麼可對比的。


大家罵得很厲害的央視大樓,普通人都叫「大褲衩」來諷刺。很多建築師都很喜歡的作品,世界級明星建築事務所OMA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個之一。為表尊重,我從來未稱過此樓「大褲衩」。
以及我覺得非建築設計行業的還是別回答這個問題了,什麼銅錢大廈都出來了,倒是覺得普通民眾會喜歡而建築師深惡痛絕的一個作品。以及,在對建築的認知,空間理解以及審美上,建築師不是普通民眾,以我國在審美上的基礎教育,普通民眾與建築師在美的理解上差異還是巨大的,或者說大眾基本沒有審美能力。何況隔行如隔山,一般情況下,丑的東西只不過是設計師為了普通民眾的理解而去做的妥協。圖自己拍的。

倒數第二句做的妥協更多是因為「現實」我說明下。
還有不與結構工程師討論這個建築結構的問題,本來就問的是大眾和建築師,你們討厭我理解,題目不也說了大眾會討厭。還有大型建築都是從社會性研究來展開討論的,在建築學中,結構達不到驅動此類建築發展的能力。


還有有些人說的tg的問題,資源浪費納稅人等等問題,我想說現在建築主要大方向本來有社會問題解決,高端科技議題,環保議題,人道主義議題之分,每個建築都有其側重點,就像如果來批評一個人道主義建築缺少高科技和環保的側重,這樣有意思嗎?

另謝謝 @一隻少女 的回答。
以及美的東西不是說是靠近大眾,大眾覺得美才是美,而是社會各個層級都會覺得美,只不過對美得理解層次有高低之分,才是真的美。就像好看的電影,無論是無腦的看,深入一點點的看,連續幾十遍挖掘的去看,都是好看的。嗯,我說的就是色戒。

關於大眾審美請參考我另外的回答:是什麼讓我國的很多東西看起來很沒有美感? - 劉彬彬的回答


兩個最簡單的例子:
1)埃菲爾鐵塔:剛造出來的時候,鋪天蓋地的批評聲,所有人都說它丑出天際,鋼鐵怪獸不可理喻。一百年後的今天,埃菲爾鐵塔竟然成了巴黎的浪漫象徵之一,遊客絡繹不絕???
2)盧浮宮金字塔:剛造出來的時候,鋪天蓋地的批評聲,所有人都說貝聿銘不尊重盧浮宮,玻璃怪獸不可理喻。幾十年後的今天,玻璃金字塔竟然成了盧浮宮的標誌性看點之一,遊客紛紛起來合影留念???

——————————————————

所有的批評都會煙消雲散,時間最後證明一切。


北京大褲衩


我觀看過此 TED 演講,我想你會覺得它很有趣。

奧雷·舍人: 為什麼偉大的建築物需要說故事
https://go.ted.com/CSHF

了解更多關於在您所有喜愛的平台上觀看 TED 演講的信息:https://www.ted.com/about/programs-initiatives/ted-talks/ways-to-get-ted-talks


居然,沒有人說石上純也,那可是天才級別的建築師,卻有好多人不了解。我先佔坑,回去回答


建築新生。太深不懂。但我就想知道為什麼那些僅僅外觀好看功能不完善空間流線奇彆扭的方案會被老師各種贊贊贊,說好的建築為人服務呢


推薦閱讀:

上海设计院 UA 国际被喷漆的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哪些值得購買的建築大師作品集?

TAG:藝術 | 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