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董卓死,李郭逃,如果賈詡沒有跳出來說那一「三國第一毒計」,歷史又會怎樣發展...?

純屬腦洞大開,請各位大神盡情天馬行空


必然會改寫。

沒有賈詡,李郭只能落草了,一點銳氣被王,呂打的乾乾淨淨。

然後獻帝不用到處奔逃。自可穩坐長安。
政令出不出得長安就難說了。
所以曹某再厲害,不至於明目張胆去長安搶獻帝完成他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
沒有漢天子,曹某很多事就不能做,很多人才就不會歸附,也不會發展迅速。

那漢天子與諸侯的關係就變為戰國時代或者晚唐諸藩鎮割據的局面。
至於有沒有三國,什麼時候再統一,那都是未知數。
後面的歷史節點統統會變,不會三分歸晉,沒有五胡亂華……
這種歷史走向難道很難推演?

順便吐槽某大師的奇談怪論,什麼沒有賈詡還有李詡,張詡的別搞笑了。

特定歷史環境下個人因素同樣決定歷史走向。

舉個例子,
北宋亡國,皇室被連鍋端。是岳飛,韓世忠,李綱等文武同心同力輔佐趙構才能重新偏安。

那按某大師邏輯,沒有岳飛,韓世忠,李綱等人,會有其他類似才幹的人出現在類似的歷史環境中?

所以明末和北宋末情況幾乎相同,說好的岳飛怎麼不出現??


偉人,英雄之所以是偉人,英雄,那是因為時代性的獨一無二!

還好《推背圖》出自唐代,不然某些人拿推背圖說事就好了,牽強附會然後「擺事實,講道理」豈不是喜滋滋?


賈詡只是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任何英雄,都是特寫環境下的產物。

陳勝振臂一呼,讓強秦帝國磚崩瓦解,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無人能及,事實上當時比他們能力強的人,那是多的去了;更不意味著沒有他他,大秦帝國就不會磚崩瓦解了,因為在那種反秦力量蠢蠢欲動的環境中,沒有陳勝,會有李勝,沒有李勝,會有張勝。

從這層意義上,在涼州十多萬軍人陷入困境之時,沒有賈詡、會有李詡;沒有李詡、會有王詡領導涼州軍人奮起反抗。因為十萬陷入陷入絕境的涼州軍人,隨時可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當然了,退一步說,即使涼州軍人不能組織起強大的反攻,歷史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因為涼州軍人不能實現聯合,控制中央政府政府的力量,自然是王允、呂布。李榷郭汜控制漢獻帝,無法號令關東地區,王允、呂布控制漢獻帝,顯然也無法號令關東地區。

從這層意義上,王允、呂布控制長安的結果,和李榷郭汜控制長安的結果,不會有本質區別。

第一、他們控制漢獻帝、名義上控制了中央政府,實際控制的地區,也就是長安為中心的地區。

第二、即使王允、呂布控制漢獻帝,劉表、劉焉、陶謙之類的人,也不可能因此放棄割據一方的地位;野心勃勃如曹操、袁紹、袁術、孫堅之類的人,也不可能因此放棄兼并周邊諸侯的機會。

許多人總認為,換一個忠臣,漢獻帝就能如何如之何,其實呢,漢獻帝到了誰的手裡,也是一個傀儡。就算到了劉備手裡,他也是一個傀儡。難道真有人相信,漢獻帝到了劉備的地盤裡,就可以成為真正的皇帝?

許多人總認為,如果沒有李榷、郭汜之亂,漢帝國就可以中興了。其實呢,當時天下大亂已形成了。誰控制了漢獻帝,實際控制範圍,也只是自己軍事力量的控制範圍。

說得具體點,無論王允、呂布控制漢獻帝,還是李榷郭汜控制漢獻帝,實際控制範圍也就是長安為中心的地區。

曹操控制漢獻帝後,自己的軍事影響力到哪裡,控制範圍也只能到哪裡;袁紹控制了漢獻帝也是如此的。無論誰想統一天下,也必須得打一場接一場的兼并戰;絕不會因為他控制著皇帝,就可以一場勝利席捲天下的。

關鍵是,李榷郭汜控制長安城後,兩個人勾心鬥角、然後展開火併。

王允、呂布控制長安城,會是什麼結果呢?估計也是勾心鬥角,然後擦槍走火開始火併。事實上,李榷郭汜可以反攻長安勝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王允、呂布相互勾心鬥角。[注]

[注]:允素以劍客遇布,布負其功勞,多自誇伐,既失意望,漸不相平。卓既殲滅,自謂無復患難,頗自驕傲,以是群下不甚附之。

總的來說,當時有沒有賈詡,歷史的走向並不會有多少不同。

第一、東漢帝國已名存實亡了。

第二、帝國已開始了軍閥混戰。

第三、帝國會在兼并漸漸走向統一。

第四、因為川蜀、江南的經濟,在中國的歷史疆域上的比重日益加重,而南北之間的交通還沒有充分發展,所以南北分裂漸漸會成為主流。

當我們把歷史當英雄傳奇看時,難免會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歷史是被某個、某幾個英雄人物在譜寫的。

當我們拋開英雄傳奇的眼光,自然會知道。歷史是由三個重要的部分構成,相對這三部分而言,英雄人物對歷史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第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客觀的自然環境,這是歷史舞台的基礎。

英雄人物再牛,也無法改變這一切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劉邦只能在長城以北建功立業,劉邦再牛,最多也就建立莫頓的事業,而不可能讓長城以北擁有和中原王朝一樣的經濟、政治格局;反過來說,如果莫頓能入主中原,他也必然會建立與漢帝國類似經濟、政治格局,而不可能把長城以北那一套搬到中原王朝。

第二個重要構成部分:生產力的不同的階段,它是歷史的延續;它是無數人經過漫長的時間不斷累積出來的。

英雄人物再牛,也無法超越這一切。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處於石器時代,秦始皇再牛,最多也就是一個大部落聯盟的首腦,而絕不會成為千古一帝。反過來了,進入高度成熟的青銅器時代,西方沒有秦始皇,也會建立羅馬帝國,印度沒有秦始皇,也會建立孔雀帝國。

第三個重要構成部分:幾百萬、幾千萬人構成的社會。

千里挑一的人,智商、情商、勇氣就非常了不起了(對此,只要看一下現實生活中,能在一條街、一個村、一個單位中最前排就坐的人,就可以);萬里挑一的人、十萬里挑一的人,就更不用說了。在幾百萬、幾千萬人的社會裡,這種牛人有多少呢?

在這種牛人扎堆的博弈中,一個人想殺出重圍,成為周冠軍、月冠軍、年冠軍、最後的總冠軍,存在太多可遇不可求的機緣,即使他中途因為各種原因被淘汰出局了,整個舞台的賽事依然精彩。更主要的是,我們再看一下前面兩部分就會知道,他們只是演員,整個歷史舞台的基礎、延續,並不會因為他們某個人的得失成敗,有什麼了不起的改變。


賈詡說:「我還有第二、第三……毒計,你要選哪個?」


賈詡既沒有改變歷史,又改變了歷史。

黃巾之亂,漢朝允許地方保有武裝,抵抗叛軍。漢朝對地方的約束力已經沒有了,事實割據已經形成。自然沒人馬上公開跳反當袁術,但也不會交出權力。 漢朝四百年,氣數也盡了。

賈詡只是改變了改朝換代的方式,而沒有改變改朝換代本身。

古代的問題就是,士紳階層有特權,不用納稅。 他們土地持有成本低, 馬太效應會導致他們的財富越來越大。 而官僚系統又會自我膨脹。王朝後期, 負擔的成本變大, 但可以收稅的土地變少。窮人的財產變少,但負擔增大。 窮人負擔增大後開始造反,平叛又擴大財政支出,惡性循環。 只有作死小能手雍正試圖改變這種趨勢。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我們古代的歷史記載非常嚴謹,但結論十分荒謬,如同說書一般。他們總喜歡把一個非常大的歷史事件的原因(責任)算到一個人頭上。 比如楊玉環是安史之亂的主要責任人,袁崇煥不死,明朝還能續,以及最大背鍋俠張牧之。

好比本朝。 現在人復盤,說沒有西安事變, 就沒有本朝。並講出一堆理由。 這種幼稚的看法,既忽視了歷史的發展規律,又沒有認清當時的歷史形勢。

比如,蔣介石被張學良強迫國共合作,共同抗日。 他重新掌權後,就不懟共產黨啦? 他直到45年才對共產黨動手的? 是他腦子有問題,還是你腦子有問題啊? 他的委員長的位置是充話費送的?我看國民黨才是三分抗日,七分剿共嘞。 多少軍隊領雙餉啊?


劉協這麼小,身邊的臣子又沒有兵權,你指望他怎麼復興漢室?本來就有十常侍,黃巾之亂,董卓之亂。對於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又有多大可能避免今後的災難?
袁紹當時還想另立皇帝,這個恐怕也是一個過不去的侃。就算劉協有一定的實力,這個事都不可能完全不提。袁紹帳下謀士也不傻,肯定不會坐以待斃。


首先「三國第一毒計」值得商榷。
在大部分人心中,顯然是如果賈詡沒有鼓動西涼軍回師干呂布,那後面漢皇不會那麼悲催。接著漢皇如果重掌權柄,那很可能不會軍閥割據,三國歸晉,不會八王之亂。最重要的,不會有四百年的南北朝。北方不會胡化。也沒有什麼衣冠南渡。
如果真的這樣,多積攢四五百年的文明,可能真的會很強大。
問題是,這可能么?

先不說,人口危機,資源危機,北方降雨線變化這些天然的過不去的坎,就單說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勢力的博弈上,中央政府也未必會勝利。
要說三國第一毒計,在賈詡之前,還有袁紹的引西涼兵入京之計,這直接導致了董卓之亂,再加上袁紹是反董卓的盟主,這恐怕不是偶然。大家也許認為袁紹有這麼多智么,年少時被阿瞞玩得像傻逼一樣,但是別忘了袁紹的背後可怕的集團,是他們需要袁紹站出來。


在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之後,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在這種環境下沒有哪個王朝在之後可以撐下去。


多年後,知乎提問,如果當年有個人說了一條毒計改變了一切,會怎麼樣,下面高票回答:多毒的計也會被破的,因為沒有A還有B


那我腦洞了啊。

近年來,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宿命論是正確的,還是自己選擇命運是正確的。

首先,答案的性質類同於萬物遵守的物理規律,換兩個字就叫「真理」。

不存在一個人信什麼,那就是什麼。如果只看結果,我們的確也可能發現這樣的例子。比如有的人的命運好像是自己主宰的(假設宿命論正確),或者有的人的命運好像是宿命(假設選擇論正確)。

所以這些看上去的混合態本身,都只服從某一條規律。

那麼,問題就此僵住,無法動彈。

終於,在某一天,

我修鍊的境界有所突破。

是否有那麼一條規律,宿命論也支持,選擇論也支持?

有。那就是M理論。M理論比宿命論和選擇論的許可權更高。也可以說是,維度更高。如果說宿命論和選擇論是二維的,那麼M理論就是多維的。

類比,波粒二象性,薛定諤的貓。疊加態。

如果用二維視角再回過頭來思考,也就是,宿命論和選擇論都是正確的。

由於我的境界不夠,我暫時還無法站上多維視角看問題。

但是我足夠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它的答案的二維解讀就是,

歷史會大變,歷史不會大變。

大變的,是何人稱雄,何人主宰天下。然後因此,平民也會由於政策的不同,命運大變。可以說,有很多人的命運會改變,並且延伸個幾十年,就等於全部人的命運被改變了。

不變的,是仍然會具有類同的社會演變。而且時間上,不會差太多。

我們現在存在過的時間,只是一天當中的最後一秒。

那有人疑問,會不會一個拐點導致滅亡?那這還是單獨支持選擇論的想法。按照宿命論,至少到資本主義節點時不會滅亡。不管你怎麼花式到達。


既然題主問的是「歷史會怎樣發展」 那麼我們首先要弄明白,有賈栩的時候歷史是怎麼樣發展的。
我們都知道,東漢搖搖欲墜,名存實亡。天下諸侯傭兵自立,每個人都在搶地盤。
那麼沒有賈栩獻計,漢獻帝就可以坐穩位置嗎?
宦官之亂,農民起義,貪官橫行,買官賣官,這些都加速了東漢的滅亡。
難道賈栩不獻計這些都沒有了嗎?
顯然不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所能做的僅僅是向前推他一把,而不是妄想攔在車輪之前,所有攔在車輪前的人都被碾碎了。
沒有賈栩,東漢依然搖搖欲墜,各地諸侯一樣會搶地盤,最後依然會經歷一段亂世,最後重新歸於統一。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種大勢是絕對不會以個人意志為由而轉移的。也從來沒有轉移過。
至於沒有賈栩,這段故事會怎樣發展,我不知道。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
即使沒有賈栩,這歷史依然滾滾向前。


賈詡出毒計,李郭亂長安,摧毀的是以長安為中心的整個行政體系和中央軍事力量。這個可比董卓來得徹底,老董至少還是自稱太師的,至於你說他想當霍光還是王莽那是後話。只要整個中樞行政架構還在,就天然對軍事力量有制衡力。也就有可能使天子重新掌權,很多時候就是換個頭領的事,獻帝再蠢也還是會下衣帶血詔的。但一旦沒了這些,無論逃到曹操那還是袁紹那,就都只有傀儡的份了。所以,如果不是王允玩火,赦免了西涼軍,重建中央軍事權威,再以天子名義昭告天下。沒了群眾基礎,山東那些傢伙不會繼續幻想割據,不望風入長安歸順才怪。一個個說什麼亂世英雄,還不都是帶著點御林軍精銳跑出去作亂的西園校尉。


你如果真信李傕郭汜是面對王允的嘴刀就倉皇的拋棄軍隊跑路的人,那就沒啥好說了,畢竟AV不需要合理劇情。

事實上李傕郭汜的問題是涼州軍內部產生分歧。兩人都有爭當扛把子而互懟罷了,而希望涼州軍內部暫時團結一致進討長安的也絕不止賈詡一人,就算沒有賈詡獻計,也會有別人。要明白,董卓牛金等人是突然死亡,當時涼州軍內部向心力還在,矛盾也沒大到一定要血濺當場你死我活的地步。面對毫無抵抗力的長安與一味作死的王允,早晚會放下矛盾進軍長安。

港真,倒不如幻想王允別忙著殺人立威,而是趁機把皇室轉回洛陽還更為現實一點。


我個人認為,東晉時期的士族與天子共治天下的局面會提早一二百年到來,而且我也反對沒有賈詡還會有李詡張詡之類跳出來的觀點出現,人的力量有限,但依然是人決定歷史結果,而不是歷史結果反過來決定什麼人出現在歷史。

如果李郭徹底解散,甭管是因為誰或因為什麼,總之就是解散了,兵力很大幾率會分散各地,被馬騰韓遂呂布等人收歸旗下,這樣一來涼州叛軍兵力將大增,王允呂布用於維持漢朝朝廷的可用兵力也會大增,不需要考慮李郭問題,而涼州軍閥覲見天子的行為來看,他們是沒太大心思擴張的,呂布為人反覆但基本盤已經跟漢朝捆綁在一起,後來召他勤王還因為路途遙遠缺糧沒去上而謝罪,能大致看得出比起諸侯,呂布對漢朝朝廷還是有那麼一點親近感可言,起碼再反這個基本盤跟王允不和也不會那麼快。

王允這個人很聰明但性格又特別的軸,並且有認死理和公報私仇的問題,雖然不是不懂得認錯,不過有些情況腦子轉不過彎的感覺,輔佐他的士孫瑞跟黃琬都能在需要時壓下他的缺點,一些記載王允得權後沒有以前那麼能聽進去話的記載,其實主要還是他死了才當做總結評價來提出的,雖然性格因素導致王允做了許多錯誤決定,但仍然有挽回餘地。

所以如果沒有軍事上的戰敗與意外,王允本身作為一個非常軸對漢朝廷忠誠度非常高的大臣,以他為首的政治集團會重新開始紮根,在行事上殺蔡邕,對人事任用決定錯誤,這些雖然會造成巨大影響,卻並不是王允集團敗亡的主要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涼州軍隊造了他們的反,軍事上失敗才導致的死亡。

李郭若接受命運,最後逃遁消失,對涼州軍隊的清洗會從中低層官員開始,在皇甫嵩與呂布的把控下留下一批可以用的人,但戰鬥力有折扣也是必然的。

處理社會與政府事務方面,王允與黃琬都是有很能力的官僚,由於王允性格因素在為他的評價打負分,黃琬有董卓王允作為前車之鑒,加上他的性格與王允不同,肯定會小心行事,雖然地位與名望不及王允,但作為接班人是完全足夠的,甚至有可能在新漢朝朝廷這個集團的發展中,王允的權力逐漸讓渡給黃琬,這也可能要等到漢獻帝年紀稍大,或者群臣的話語權比董卓時期更強才可以實現。

無論是王允還是黃琬,都是同時具備政治與軍事能力的好手,兩人相輔相成沒有直接矛盾,並不像士孫瑞跟王允那樣後來分開。

殺死董卓後,以王允為核心的新漢朝朝廷,聚集了黃琬、呂布、皇甫嵩、朱雋、楊彪等若干非常厲害的良臣名將,雖然王允對皇甫嵩有顧忌又不用,但不意味著長期以往有需要時不會啟用皇甫嵩。

個人認為較早期剛剛掌權時,王允正在摸索自己的權力界限,讓關係更近的人在關鍵位置起領導作用,例如皇甫嵩軍職安撫一事,還未真正安排好長遠計劃,在這一過程里並不能認為皇甫嵩與朱雋不會成為王允日後的得力幫手。

皇帝的名義外加不少士人代表,如黃琬士孫瑞楊彪都樂意依附於漢朝廷之下,政治向心力是統一北方或後來的益州劉備與江東孫吳都不可比的,需要作出的政治妥協代價遠低於地方軍閥對士人的讓步,但終歸還是要有,只是這種讓步的基礎是為了朝廷利益攘奪與權力再平衡。

呂布作為軍閥領袖並不合格,作為下屬的話,雖然不算難以控制,可從袁術袁紹等人的例子來判斷,想要約束是有一定難度,所以日後要麼被朝廷的士人同化的更溫馴,要麼被當槍使在外面作戰,兩個人後來又有些不和,被當槍使的可能性大增,王允性格與士人態度對呂布來說是個致命的扣分點,所以內部問題還是存在的,不過呂布一個人挑不出太大風浪,呂布也不會在推翻董卓這個基本盤後,面對外面不容自己,再次推翻比之前更好的基本盤。

經過一兩年的整理後,漢朝新朝廷首先跟涼州的關係相對穩定,也管不到益州或涼州問題,主要焦點還是會在中原地區,這個時候王允大致掌握內部情況,什麼人該殺什麼人不該殺,什麼樣的人要容忍之類,或多或少有一定掌握,這是他作為領袖必然要付出代價後才能學到的,不過他運氣不好,真正歷史上第一次代價就是要命。

而曹操等人,付出代價後很僥倖的活下來,真的是倖存者偏差下淘汰出來的強者,無論運氣還是其他的。

鑒於二袁在各地拉攏軍閥和地方勢力為自己擴張地盤做準備,夾在中間的曹操必須面對一個關鍵的問題,在袁紹與朝廷之間做一定選擇,這個包括袁紹在內也需要考慮。

袁紹本人對朝廷態度頗不以為然,但這是正史上的,若是假設推演出來的新朝廷,袁紹或許沒法直接表態,主要參與競爭的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陶謙若干軍閥,都必須清楚地方士人與豪強們對朝廷是支持還是無所謂。

歷史上曹操控制的漢朝朝廷依然有荀彧的有限支持來維持,那麼大量因為東漢政府而聚集在曹操旗下的人才,或許會直接流失過去,反過來聚集在王允控制的朝廷下,而離不開的本地勢力,則對當地的軍閥支持度有限,都害怕跟軍閥徹底捆綁,以至於在未來可能存在的戰爭里被中央清算。

如果說要猜測所有軍閥的可能行動,這是不可能的,但大致上的推測少數幾個的動向,則是可以做得到的。

曹操當時處於生存最艱難的時刻,雖然沒有了呂布跟張邈陳宮聯合背叛,但也是夾在東南西北之間,袁紹若保持舊有立場對朝廷不理不問,打算消滅公孫瓚後南下,還是袁術穩定江東與荊州一帶後尋求北上奪取徐州再打曹操的可能,終歸免不了曹操要選擇一個人打下去。

人們常說的二袁爭天下這個歷史名詞,其實在這裡的曹操能活下來真的是不容易,想要在推演歷史下活下來更不容易。

由於曹操是初平三年進的兗州,也就是192年,這個時候董卓剛好在四月被殺,而曹操在冬天才在青州與兗州一帶站穩腳步,也就是說前腳剛在當地立足,後腳漢朝廷已經開始準備好打你了,也許初平三年打有些太早,不過論兵力、良將可用數量、政治支持度,曹操都是不可能比得過朝廷的。

對於剛剛整備軍事與政治力量的朝廷來講,直接開戰說滅軍閥肯定不是常規合理的做法,更多的應該是折中尋求曹操的歸附,這樣一來既不用在軍制不穩的前提下開戰,也不用消耗朝廷威望與曹操這樣的軍事能人做不必要消耗。

至於曹操對漢朝廷的心態轉變在何時出現,想必不大重要,相信這個時候曹操或許還有幻想,比起袁紹這種假傳何進兵力最後導致漢朝中央分崩離析的貨,曹孟德更適合被拉攏,地理位置上聯合起來對付袁紹與袁術也很順手。

這種情況下,袁紹還要面對公孫瓚與其苦戰,不願意打朝廷的曹操,是否還會站隊在袁紹一處是個疑問,短期內朝廷可能並沒有足夠實力對袁紹開戰,不過外圍軍事威脅會很快就壓迫到中央,讓久經朝堂政治的王允真正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威脅,補充了漢朝朝廷群臣對外部世界了解不夠深刻的問題,三個月到半年左右的緩衝期,然後王允黃琬朱雋呂布等人很快就會開始領兵奪取灰色地帶的控制權,順便拿殘存的黃巾軍、暴民與不願意歸順的小地方勢力開刀,幫助王允、黃琬刷軍事經驗,後補充的涼州兵與新募集的兵力也可以在這些小型戰爭里迅速配合到一起,彌補了之前軍官被清洗的缺點,靠低烈度小規模作戰淘汰出新一批基層將領。

到這裡其實就很難推演下去,以下絕大部分只是根據可能性進行的推演,並不如以上那樣可能性較高,讀者請自行斟酌審閱:

可以肯定的是,王允的執政時間不會太長,最多七年到八年,他的能力受限於年齡,殺董卓時算是壯年末期,執政開始後基本是半截邁進黃土的人,征伐困苦,不適合上年紀又沒經驗和訓練的人顛簸,無論是出去親征,還是不出去在朝廷內管理一大堆政務,健康一定會因此受損。

他死後,黃琬接班基本是百分之百的事情,黃琬稍微年輕一些,所以也不大可能執政太久,但他的性格因素或許能讓黃琬啟用更多士人來輔佐朝廷,起碼王允跟他同時執政的這段歲月,足夠挑選出接班人來代替他們了。

對曹操集團的控制與軍權分薄,或許會造成一系列的衝突或意外發生,這是可能要擔心的地方,完全控制曹操集團在我認為是不可能的,所以漢獻帝或許會選擇與朝廷內的執政者或曹操聯姻,要麼王允、黃琬、楊彪選擇與曹操集團聯姻,高度捆綁後利益一致,逐漸蠶食袁紹地盤,徐州問題太過複雜,不予推演。

基本我認為可以在202年以前大致上壓滅袁紹與公孫瓚,哪怕消滅不了最後也臣服了,也只是沒牙老虎,變成狗而已,能順應朝廷力量的曹操最後還是會得勢,不過肯定比不了歷史上的規模。

袁術作為非常有必要消滅的勢力,還是會遭到多輪打擊,不過沒有劉備呂布等干擾下,袁術或許有可能拿下徐州大部分土地,最後形成以朝廷為中心,曹操為附庸骨幹,一起對抗南部的袁術的情況,同時或許會有天下征討令,東南西北貼邊的共擊袁術,以此作為向朝廷效忠的投名狀。

考慮到這也的朝廷其實與曹操那種靠死人堆里打出來的朝廷不同,雖然具備相當實力,但核心的領導人只是普通的政治領袖,並非一手建立軍隊與政權的奠基人,而真正的領導者終歸還是日後成長的皇帝,權力的分散讓漢朝朝廷無法完全統一政治力量,各地會進入類似滅商後周朝對各地的分封制度,不過沒有了分封則僅僅是普通的政治聯盟而已。

當朝廷擴張到一定極限後,會出現明顯的分界線,各個軍閥的地區版圖大致塵埃落定,並且在一定時間內不變,大致上還是走向了曹操統一北方的道路,不過更為輕鬆,在曹操與袁紹發展起來前就對他們予以壓迫和威脅感,彼此首尾不顧得以讓朝廷增強對地區控制力。

比曹操集團更為鬆散卻又穩定的控制北方後,荊州益州全都姓劉,朝廷也到極限,想必不會強打兩個地區,而是封王換取宗室合作,對江東地區進行壓迫,統一協調開始強迫江東地方軍閥表態。

孫策在這個時候大致上控制了江東,但內部勢力還不穩定,孫策北上打完袁術後,根據他的性格或許有可能與朝廷開戰,互有勝負後朝廷的擴張無以為繼,孫策也沒法深入青徐或進攻荊州,最後槍頭一轉開始妥協稱臣。

當然,也完全有可能打都沒打就稱臣上表,最後全國名義上形成了統一,但軍閥起家的不少家族,以及借著戰爭起家的士人家族,都開始直接從地方影響政治,並且進入中央朝廷與天子聯姻,不過不比王馬共天下時期的事情是,朝廷的軍力在早期依然很強,不會強到說滅誰就滅誰,但打下去傷筋動骨後被打的肯定會被消滅,增加了軍閥與朝廷開戰的風險,也就從而避免了軍閥趁機作亂叛變的可能。

尤其是在益州荊州與朝廷達成共識的前提下,從地理上來看,涼州的韓遂與馬騰最後很大幾率還是會被打,畢竟長安的安全問題要考慮,而且涼州地區叛變多且軍閥心性不定,更重要的一點是削藩。

雖然荊州益州劉氏對地方的控制力很強,外部朝廷想干預恐怕也是杯水車薪,但只要全國名義上統一,削弱同宗劉氏就必然是漢朝傳統議題之一,通過削弱兩地宗室軍閥來逐步加強對當地控制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對涼州的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保證益州或荊州不會聯合涼州直接奔襲長安,又可以在控制荊州後兩路入益州。

考慮到力量有限且軍閥治區的差異,利用宗室與軍閥矛盾來讓江東或曹操進攻劉表的可能性較大。

不過在先削藩還是先削軍閥兩個議題中,我認為後者更安全,前者雖然可以利用軍閥矛盾壓制宗室軍閥,但事後必然出現入荊州軍隊直接越過朝廷接管地方治權,有叛亂可能,類似鍾會入蜀後叛變,或者是沒有叛變但軍閥藉機擴張,朝廷拿到飛地沒法有效控制,最後軍閥還是能對地方勢力滲透接管,達成實際上的控制。

一旦完成對軍閥的控制,例如將軍事矛盾朝堂化,軍閥與士人藉助地方力量在朝廷上更有話語權,外戚跟宦官作用不復在,皇權無法絕對集中,外部宗室被削弱後依然有不少的影響力,那麼結果無非以下幾種:

第一,削藩成功,朝廷完全控制涼州、荊州、益州以及大部分北方州郡,朝廷力量占絕對,皇帝有能力,於是開始對軍閥進行各種敲打議罪或長期征伐來完成再統一,從漢獻帝起最壞可能需要兩到三代人。

第二,利用軍閥削藩後有成果但不足夠,宗室軍閥依舊保有相當力量,一定的削弱讓宗室與軍閥矛盾劇增,雙方都在朝堂上見,東漢末年起始都並非同一先人的宗室軍閥分支與朝廷嫡系分支,外加士人與軍閥們,開始一個互相制衡,口頭矛盾較多的時代。

第三,削藩失敗,朝廷出事,軍閥與宗室失控,又開始大混戰,參考唐末。

第四,削軍閥成功,朝廷碾壓益州荊州完成大統一戰爭,可能性基本看不到。

以上都是根據各個朝代的歷史情況以及東漢末年地理與勢力推演出來潛在的可能性,除了那些根本沒法推演的意外事件,大部分都是合理的認為勢力強即在戰役或政治較量上獲勝,具備很多不合理性,看看就好。


說實話,不知道。。
因為你不知道死在長安兵亂中的,有沒有中興之臣,你也不知道王允到底是不是真的忠於漢室,安知他不是另一個董卓?
另外,反對一下沒有賈詡也會有李詡的說法。雖說歷史潮流浩浩蕩蕩,但是歷史又是無數個巧合的瞬間組成的。單純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生產力創造歷史去解釋歷史的發展,那是機械的套用經典,是死板且不完整的。老馬還說辯證的看問題呢,老馬還說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呢。當一個人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時,只要輕輕一推,歷史就會朝著另一條路狂奔而去。而推一把的原因,也許只是一些簡單甚至可笑的事情。
這也是歷史無法假設的根本原因,因為他有幾乎無限種可能。


董卓死後,李郭二人逃竄,部曲四散。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後王允呂布二人不和,王允以降將徐榮、胡軫攻擊呂布,呂布不敵,率百餘騎逃出投奔袁術。王允率兵追擊時被暗箭射死。徐榮、胡軫內訌相互交戰。獻帝在原董卓部下楊定、楊奉、董承幫助下出長安,輾轉流亡回到洛陽,最後被曹操接到許都。

光賈詡不獻計沒有用,王允靠不住。從他對董卓部下的處置和殺蔡邕等事情上來看,他能力完全不夠拯救瀕死的東漢。


歷史不會變化啊 因為三國是小說啊


沒有賈詡,東漢還是會亡,但如何亡,亡後如何,也一定會不同。西涼軍完全散了,首領被抓,就沒有後來張濟,張繡的勢力,沒有宛城之戰,曹昂不會死,即使曹操勢力同樣佔據北方,長子繼承人也不會是曹丕,歷史會不同,再就不會推測了。


沒有陳勝,還會有李勝王勝。
但沒有賈詡,可能也不會有李詡王詡了。
李傕郭汜可能永遠消失在歷史中了,這是歷史的偶然。
但是東漢朝廷永遠不可能振興了,這是歷史的必然。


所以說,大漢的滅亡從根本原因上說,是其弊端重重,積重難返。賈詡獻計不過是個偶然。


還是個亂啊。。。隨手寫幾句,後面的有空再續。。。(真心覺得大耳賊命好,怎麼看都不像能三分天下的人)

紹以四世三公之身攝政,孟德為大司馬,元皓為大司農;文若為大鴻臚,一時天下略平。
呂布領涼州殘部流竄下邳,為郡守劉備部所殺。劉備以此功勛加鎮東將軍,宜城亭侯。
建安五年,紹死,紹弟術,子譚、熙不和,術自立,譚為熙所殺,熙迫獻帝禪位,自立為帝。漢亡,天下復大亂;史稱三袁亂漢。
大司馬曹操有吞食天地之志,其時危亂,其引兵退青州,擁宗室劉虞為帝,史稱青漢,年號興武。漢舊臣多有附之。不十年,內興文治,理屯田,外攻略,得冀、青、兗、徐、豫之地。然天下終分矣,荊、益、揚皆擁兵自重,實為一國。
興武十三年,平並、幽、雍、涼,北方一統。十五年,虞授操九錫,封魏王。
興武十五年,荊州牧劉表卒,子琦、琮各有效忠,揚州牧孫權藉機攻之,得荊南四郡,殺劉琮,一時僵持。
興武十八年,操引兵四十萬攻荊州,劉琦降,孫權退守。
興武二十年,魏王操薨,子昂繼魏王位,,上下齊效,二十一年,青漢明帝劉虞崩,無子,眾臣擁昂為帝,國號魏,年號黃初,史稱魏文帝。
文帝寬仁忠厚,立九品中正制,門閥多有附之,黃初三年,益州牧劉璋病卒,益州降,五年,征揚州交州,孫權降,天下復一統。


推薦閱讀:

全宇宙最高的物體是什麼?它是由什麼構成的?
如果把《百年孤獨》里的人名換成劉能趙四王雲謝大腳之類的名字,會不會更容易讀下去?
物理學知識翻譯成文言文是什麼樣?

TAG:三國 | 三國演義書籍 | 腦洞網路用語 | 賈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