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因果論還是決定論(宿命論)?為什麼?


曾經有個X教徒告訴我,南京大屠殺是因為中國人上輩子造的孽太多,這是因果,避不開。

我不知道是他理解的因果論出錯了還是我理解的出錯了。

所以我給了他一拳。

他罵我傻逼,我說,親愛的,這是你前世種下的因。

他說你他媽智障?

於是我給了他第二拳。

他不說話了。

如果XX能現在就來幫他扇我一耳光我絕對就信因果了。

因為他的二逼,我決定打他。

這就是我的因,他的果,我的決定,他的宿命。


本答案中談的宿命論指的是玄學意義或宗教意義上的宿命論,談的因果論是科學意義上的因果論。
————————————————————————————
討論複雜的問題必須分類:

一、橫向對比一大群人與另外一大群人的命運,我傾向於相信因果論。比如說,為什麼我國的功勛科學家基本上是名校培養出來的?為什麼日本人平均壽命比較長?為什麼美國的離婚率比中國高?

二、橫向對比單個人與另一個人的命運,我傾向於中國的一句老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是因果論與宿命論的混合。

三、自我激勵,強調因果論。因為一般人不懂玄學,既然把握不了,只能從因果論著手。

————————————————————————————
換個角度表達一下:因果律比較清晰的在大尺度、大樣本上發生,在小尺度、個例上顯得很模糊、捉摸不透。


假設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長,你幾乎可以以篤定的口吻說一所生源與學風更好的大學的學生的前途優於另一所生源與學風更壞的大學(假設兩所大學的專業設置一模一樣、師資與培養模式差不多)

假設你是一個中學班主任或大學輔導員,按道理說你在微觀尺度上了解自己的學生了,但是你反而很難判定班上兩個學生的前途誰更好。

假設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部長,你幾乎可以篤定說因為某地區的水土特質,所以這地區的人的平均壽命會長一些。

假設你是一個內科醫生,按道理說你在微觀尺度上了解自己的患者了,但是你反而很難判定哪個人活得更長。
——————————————————————————

還有,相信因果論還是宿命論,與一個人的人生境遇與觀察力密切相關:

一、人生比較倒霉的人傾向於宿命論,人生比較順利的人傾向於因果論。那些覺得必須去算命的人往往是被命運在某方面折磨比較深的人,而不是比較順遂的人。

二、所在行業比較靠機遇的人傾向於宿命論,所在行業主要靠硬實力的人傾向於因果論。官員、商人、演藝人員迷信的很多,數學家、程序員迷信的就少很多。

三、高開低走的人傾向於宿命論,其他類型(低開高走、高開高走、低開低走)的人傾向於因果論。所謂高開低走,是指當初大家都認為他很牛,但是結果他不牛,明明是北大畢業卻淪落到小地方與大專生當同事,這種人你很難讓他相信因果論。(我要補充一句,公允地說,高開低走的人一部分是情商與能力低,一部分也確實是運氣差)

四、熱衷於觀察、對比周圍形形色色人物命運的人傾向於宿命論,喜歡從統計學等大尺度看世界的人傾向於因果論。

五、心很軟、同情心強的人可能會傾向於宿命論,心很硬、同情心很弱的人可能會傾向於因果論。心很硬的人的特徵是過分執著於不讓失敗者找一個大家可以原諒他的理由,他們會過於執著的把一個人「混得不好」全盤歸咎於當事人能力不行。


稻盛和夫在《活法》裡面說:相信因果,你才能能夠改變命運。
佛教基本的教義因果報應,六道輪迴。
但是《大數據時代》裡面說,如果因果論嚴格成立,那世界的發展,我們的未來不是都是確定了嗎?
我們的人生不都是確定了嗎?那我們還有選擇的自由嗎?
而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定律和波粒二相性也打破了傳統物理學裡的決定論。
從宏觀上,我們能夠看到很多的因果關係,因果關係更容易讓人民理解和接受,
但是從微觀角度來分析,很多都是概率和偶然。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菩薩最害怕不好的原因,眾生最害怕不好的結果。
所以我們要: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我們需要在原因上多做努力,在結果上能夠坦然接受。


這個問題,很有探討的價值。
因果論,或是決定論,按題主的問法,是默認因果論和決定論不可同時相信這一前提。如果按因果論的思想,人的命運是由自己造的,引用佛經的觀點,今生的一切果因前世的一切因而起。這無異於肯定自由意志的存在,理由是人為可以造因,如果按這個理論,追朔到史前人的第一世代,也是果(宿命),因為佛教的觀念,人道只是萬物之中的某一道,不同的人可能由肉是恐龍,植食恐龍,鳥類,哺乳類轉世而成的,也就是說第一世代的人就已經具備了果報(宿命),支持進化論的人可以理解為物種是帶著因果演化的,人也不例外(本人反對進化論),因此在人類部落最初就已經分出領袖,英雄,先知(巫師),士兵這些角色。所以人從第一代開始(可以抽象的理解為伏羲女媧或者亞當夏娃的第一代,也可以理解為所謂的尼安德特人進化出的第一批)就是有宿命的。這個宿命的果來自尚未出現第一批人類之前的物種的因。在這裡我想補充一點現代命理學界的觀點,有專家認為,生肖就是靈魂的本源,例如屬龍的人最初那一世有差異化的物種是恐龍,蟲,鱷魚,魚類,巨蜥這類物種轉世輪迴而成人,屬雞的人,時間追朔到最早的本源是鳥類轉世輪迴而成,屬子鼠則是海豹,老鼠,水獺,鼬科一類,屬豬則為海豚,鯨,豬。。。依此類推。那麼當一個個體最初第一世代的形象與屬性形成,他未來每一世的因果都可以確定。因為在形成人類之前的一切物種,都可以看成機械,例如獅虎一定會殺戮,蜜蜂一定會散播和構築,羔羊生前死後一定淪為他人食,狼群天生會合作。獅虎不可能吃素,羔羊也絕不會去吃肉現在我們把六道輪迴和靈魂不滅這兩個理論抽象出來,可以斷定每個個體的原始靈魂出現在這個世界的形態,就註定了之後的因果,這個理論也側面反應出,低級動物也有靈魂只是對應的靈魂級別也不高。換言之,我們的靈魂從存在以來就沒消逝過,而往前無限追朔到最初的那一世,或許你的起點是恐龍,或許是魚,或許是靈長類,或許是鳥類。但這個起點就為你的往後成為人之前的所有世代造成了一道無形的軌跡,第一世為龍和第一世為蟲是差異巨大的。成為人之後,很小概率開悟的人,其靈魂將被轉移到另一個對應他好果報的無限平行宇宙(最高級別就是到最完美的那個宇宙,可以等同於天堂和極樂世界的概念),平行宇宙也就是佛教的三千世界。但他承受果報的這一世,無論如何開悟,這一世期間必須承擔的因果都不會消逝,例如一個註定會被暴打的人,他在被暴打之後的反應則是一次造命的開始,或許可以報復,或許可以息事寧人,不同的行為又產生新的因果。而無論任何階級,任何際遇下的人,表現出的精神覺悟,才是體現此靈魂等級高低與是否美好的依據,一切善惡以發心(精神起因)來論,而格局高低以行為結果來算(發心區分善惡真假,結果衡量智能高低)這都是佛教考核每個人背後真相(靈魂)的標準。
再來看看決定論,決定論可以補充佛教迴避的話題,世界是如何來的?佛教的體系和亞伯拉罕教系邏輯上可以互補,以如來,觀世音自在等佛教人物的故事來看,他們有罕見的個性,天賦超群,但這就出現一個無神論的邏輯困難,因為佛祖有大智慧和天賦從而與大眾凡人形成絕對差異化的對比,他開創佛教的這套系統絕非當時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產物,佛經在教徒手中是真理一般的經典,但並沒有論證推導的過程,因此佛經是釋迦牟尼天賦的結果,沒有第二個人能夠複製這種創作。邏輯上釋迦牟尼是被賦予者,那麼必然對應一個幕後的賦予者,在決定論下一切有形者,均是被賦予者,例如不同的菩薩之間有形象的差別,有能力和特點的差異,觀世音樣貌俊美優雅有一千隻手,每隻手上都有眼睛,這便是區分觀世音菩薩與其它菩薩的特點,而具備能力和個性上的特長,就必然小於全知全能,如果我們追問稟賦的原由,菩薩為何各不相同?如果是自身選擇,那麼為什麼有不同的選擇?這問題追問到個性差異便導出最初的因,因果論已經排除了隨機進化出的可能,是被賦予,那麼賦予者是誰?於此只能將時間無限逆向追朔到這一切終極的創造者與賦予者,否則邏輯是不能自洽的。從上文,包括佛教本身的邏輯,一切皆有因果,現在我們追問的是釋迦牟尼和菩薩成功的因,為什麼他們智慧超群?為什麼他們有大善,是天生就善?還是開悟以後理性的善? 是無法與終極的賦予者完全劃清界限的。因此最高層次的神,必然是無形的,超脫時間空間之外,全知全能,奧古斯丁論述了造物主創世在時間存在之前,時間是創世之後的產物,而佛教認為如來佛在未來會被彌勒佛替代,這也側面反應如來的境界是在時間之內,佛菩薩雖出輪迴,但不出時間。佛和菩薩仍然在不斷修行的論述,側面反應佛和菩薩依然有進步的空間,目前是小於全知全能的,但更重要的是這個信息透露出佛教不出時間,受時間影響。決定論的前提下,沒有自由意志,也就不存在因果之說,當你被一個人暴打,你會還擊還是忍受,也是註定的。會成仙成佛的人也是註定的,某市某刻某地點有一隻蚊子飛過也是註定的,宇宙的一切都已經註定,宇宙伴隨時間運動的實質是如影片般被播放,從機械唯物主義看,大爆炸起就一切都註定了,大爆炸的因則是人類不可認知的上帝,他無形卻無處不在,是終極的創造者,賦予者和決定者。有些人或許看到了因果,但沒有看到因果更深遠的意義是一切早已確定。因此決定論是基於因果論再進一步,但二者不能單獨兼容,必須介入平行宇宙(三千世界)才能兼容,我解釋一下, 如果只有一個宇宙,在承認因果論和自由意志的前提下,這個宇宙會有無窮多的結果(宇宙的定義就是時間空間的總和),這是不正確的(原因太複雜,必須另寫一篇文章),而如果有無窮多的宇宙,從一個個體開啟無限多種可能的分支,當你做好事,行善積德,你的靈魂就被調入對應好結果的那個分支宇宙,反之同理,這樣的前提下,因果論和決定論可以互溶,所謂決定論,是決定的某一個宇宙,而因果論橫跨了無盡的平行宇宙。
從個人實踐經歷來說,我更認可決定論,因為我找到論據證明會信佛的人是天生的,佛學高手也具備有規律的命理特徵,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唯物主義者也有既定的命理特徵。一個人哪年會有創業的想法,會有出書的想法,會有跳巢的想法,哪天會想外出旅遊,哪個月家裡電器損壞,或者家裡容易停水停電都是註定的,說明心念也是註定,行動也是。我找不到自由意志作用的空間,因此無法從理性上認可因果論。
補充,雖然結合易學實踐的推理上我較認可決定論,但目前還沒有人可以證明決定論,這對世人來說是無比幸運的。我認為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精神與道德的修養,這個世界是一道程序,作為我們精神意志的表象,一切事件都是註定的,但事件之外存在一部分自由的心念,這也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開悟的關鍵,希望科學早日證明平行宇宙存在,這樣,活著有盼頭,否則生和死沒有區別


1.「因果論」是我所有知識和理智的支撐點。
2.雖然明白有許多事情並不能夠解釋。還是不能相信「宿命論」。
我感覺「宿命論」太空泛(好像能夠解釋一切),也常常太消極,更沒有辦法證明,所以不願意承認。
3.如果是談人生,運氣不論好壞,我都不會用這些理論去解釋自己——人生太精彩,拒絕套牢。


首先表明我是一個宿命論者。
宇宙能運行正因為有他自己設定好的運行法則。
舉個例子,就一台電腦,它不預先設定好各種程序,啟動了電源自己就會自行運行嗎?

一片空白沒有任何法則的世界就是一片虛無。沒有先決條件的任何萬物是不存在的。

這個世界不過就是一台無比巨大的電腦在自動運行而已。我們看著電腦中的三維世界角色,正如宇宙盒之外的人看著我們。
人總以為自己能選擇,其實你並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餓了,擺在面前的選擇:吃,不吃。
你會選不吃嗎?身體里的本能已經幫你決定了要選吃,「我」必須要吃。
人「怕死」並不是真的怕死,是怕在死之前必須承受的痛苦。
不吃你就會痛苦,如果你的意志能擊敗這層痛苦,你才能證明你是能選擇的,可是證明的一瞬間你也死了,人生一直在選擇的就是生和死。看似真的是這樣,其實你也不是選擇,因為最終你也得死。唯一能選擇的是死的時間(這一個你又真的能選擇得了嗎?)
所以這一點,上帝太狡猾了。

逆天而行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例如強行不吃飯,然後餓死)。no zuo no die

眾所周知,出身是無法選擇的。那麼有人說,我要努力讀書改變出身。
那麼問題來了,你的智商已經被出身決定了,也就是說,你讀書能去到哪個水平也已經被決定了。
你努力了,也只是發揮了自己應有的水平。學霸輕輕鬆鬆考上了清華,學渣挑燈夜讀考上了大專。這種例子不是見得多了嗎?

那麼從出身能延伸到更大的,周邊的環境,也是你無法選擇的。從小到大的家,不是你來決定的。上學的同學,不是你來決定的,任課的老師,不是你來決定的。你的工作拿到多少錢,不是你決定的,你的企業收入多少錢,不是你決定的。越活著越覺得自己渺小,改變不了什麼,一點東西都改變不了。

宿命論的確立意味著你的人生毫無意義,一切是有註定的。 人在宇宙之中真的微乎其微,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然後承認了宿命論的人就是很悲觀,很消極,放棄人生?
不是的,你仍然要被本能驅使你去吃飯,驅使你去工作和生存,你仍然不敢馬上去(等)死。
你的生存本能(性格)已經是你註定的一部分,會一直影響你的一生。

相反,你會得到解脫,你會得到自我,你會放下過多慾望的包袱,去追求內心真正喜歡的東西。

(試問一下,房子車子金子,哪一樣是你心裡想要的?因為現實,因為沒有這些東西就不是成功的人生,那什麼才是成功的人生?有錢?當官?賺錢也只是人的本能,沒有錢你能活著嗎。錢只是手段)

以前會顧慮:「這樣做了就會怎麼怎麼樣,不行啊」(違背了自己的意願)
現在會想:「還考慮什麼,做了再說」(這件事做不做已有註定,無論結果如何,順從了自己的內心)

我這樣比喻並不是叫你可以為所欲為,而是適當放下某些不應該有的包袱。
(為所欲為太過火了只會影響到了你的生存)

即使發生了不如意的事,可以不開心,但不需要太放心裡。(是天要坑我,我笑笑就好)

至於 多行善事 這個古人以來一直當成能改變宿命的外掛一類的東西我還是將信將疑的
但我還是堅持奉行了,因為這有利於我們的生存。(我少做善事,也少做壞事)

人生唯一能做就是自我滿足一下。 放飛自己吧。

至於某些因果論(毒雞湯)是一樣很毒害人的東西

我努力了,失敗,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是人都知道任何努力都不一定會有好結果。糧食種下了會有天氣的影響而欠收)

多行善事就能改變命運
(做一點小善事就以為積德,背後因為心術不正壞幹了多少壞事)

總相信能改變命運,處處強迫自己做不適合自己的事
(到頭來落得心灰意冷)


想到再補充。
---------------------------------------------
2016.9.16

寫得有點中二,在畢業後最迷惘痛苦的那段時間寫下的。
雖然現在的處境並沒有變化,但心態總算平緩下來。

我知道看這個問題答案的人很有可能也是像我一樣迷惘的人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想要做些什麼
那就從改變身體健康開始
如果你真心想改變自己,那就堅持下去
改變飲食習慣 端正作息時間 多點鍛鍊出汗


身體健康能減輕很多物理性的痛苦(生病、熬夜、腰酸背痛等非常非常多)
並不難,人人都能做到

人還是要有些想要完成的事
雖然是自我滿足

不然怎麼度過漫漫餘生


-------------------------------------

2017.4.6

評論有朋友提到選擇,那我就說下我的選擇觀

在人的心目中,若選擇的得益(或偏向)A大於B大於C,那麼幾乎可以確定的選擇就是A,選擇已經是確定好了。

若選擇的得益(或偏向)A等於B等於C,那麼無論選擇哪個結果都是一樣的。例如你面前有三杯幾乎一模一樣的白開水,區別就是左中右位置不同,那麼無論你喝哪杯水結果也是一樣的,結果沒有發生改變。一樣的結果算是選擇嗎?(然而因為過去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很自然就傾向選擇其中某一杯,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跟選擇A大於B大於C有共通點。也就是說每個人對A、B、C的結果的認知無限接近於數字1,但是還是有小數點級的區別,而在整體上結果都是約等於數字1。而隨著對三杯水的實驗不斷重複,你的認知也會發生輕微改變從而變成第一種情況。)


若A、B、C選擇的得益完全不知道,還是那三杯幾乎一模一樣的白開水,其中一杯加了毒藥,一杯加了糖,一杯什麼都沒加,外觀上毫無區別,除了喝下去就沒有辨別的方法(當然你用試劑或者小白鼠做鑒別那還是回到第一種選擇的情況了。),這時候你可以講是有選擇,也可以說是在賭博。也就是說當你一無所知的時候,才叫選擇。即使你選擇了,你仍然不知道有沒選中了毒藥,而是毒藥是不是選擇了你。你又怎麼知道自己能選擇是那三分之一被毒死的人,還是那三分之二平安無事的人?(所以人要不停先取得答案再去規避這種情況,然而又走進了第一種情況的怪圈。)

至於明明選A卻陰差陽錯變成了B這種更加不是你自己的選擇了


宿命論就是說結果已經存在了,而你只是選擇怎樣走向這個結果而已。


我這些想法和文字可以說是對現實毫無意義

在現實中我也只是個無能的人

如果有同類的人看到我的想法,希望能給你力量

世上還有跟你一樣生活無聊而精神痛苦的人在生活

別被痛苦擊垮了自己,想做什麼事就去做。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知道一個物體的速度和方向,我們就能算出下一秒它會在什麼地方,然而這個和哲學能扯上什麼關係呢?好吧,問題來了,我們把視線擴大,如果我們能夠知道宇宙初始時候的狀態,並且我們擁有足夠的計算能力,那麼從宇宙開始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確定的,也就是說你今天早上吃了一個包子這件事是幾百億年前就已經可以算出來的,什麼,還不明白,那再說明一下,我們知道人是物體,是由很多分子組成,分子又由原子組成,如果我們能夠得知你身上每一個原子的狀態,那麼只要計算能力足夠強,你的任何行為,包括你的思想,實際上都是可以預測的,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沒有靈魂的存在,所以你這個人是完全客觀的,你的思維也是由原子所組成的腦細胞的活動,如果這些活動能夠預測的話,你的思維也是可以預測的,明白了嗎?這個叫宿命論,人的自由意志在這個理論裡面受到了挑戰,如果你的思維是可以預測的,那麼你有真正的自由嗎?難道你的思想,你的行為,你的一切,都是已經註定的嗎?還是說真的有靈魂的存在?


無數個因果論之後不就成了宿命論。
我相信因果論。就算在別人認為是運氣的情況下,也是其本身具備了讓運氣砸中的條件,不然為什麼偏偏是你,而不是別人。
我看到有人說宿命論是消極的,逆來順受的。當逆境來襲時,自身的反應就已經達到了因果的選擇,不抵抗也是一種因果選擇。比如說性格內向,不知道怎麼做,所以沒作為。沒作為就已經代表了事情的果。
而且我覺得當別人在抗拒一種框架的限制,說起來是和命運做鬥爭,何嘗又不是一直宿命的表現。有的人命中注定要忍受,有的人註定要掙脫。


相信因果宿命,並不等於消極,反而能在起落時更平和坦然。


不信,因為我是馬教信徒。

我眼中的人生大致相當於大海里的一個水分子。在較小的範圍觀察其運動是隨機的,在較大範圍內其運動是可預測的。


我更相信隨機定律,宿命論只是隨機定律的一個表現而已


宿命論同樣可以用積極的態度看待。
我們可以相信這個世界將按照最合理的路線(宿命)發展(註:1.如果相信宿命論,就不應該認為人是獨立於宿命之外的存在;2.人不能靠宿命論預測事件的發展,除非他能夠完整收集導致事件發生的條件,並按照一定的自然法則組織這些條件進而預測事件的準確走向。因為事件的不可預測,所以對人而言,人是有選擇的,但有選擇是一種假象)


同時,對樓上「
你自己的相信不相信就已經否定了宿命論」表示不贊同(例:電腦也可以對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除非樓上可以完全證明人有自由意志。

以下是引用科學松鼠會網站的一篇文章的節選(對於認為量子力學已經確定世界是不被決定的反駁):
量子力學是非定域的,這在物理界基本上是公認的結論。至於這結論背後是不是真的隱藏著超光速,人們仍然不能確定,儘管它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一種類似的效應,但我們並不能利用它實際地傳送信息,因此,這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並無矛盾。當初,德布羅意那「物質波」的相速度c^2/v就比光速要快,但只要不攜帶能量和信息,它就不違背相對論。量子力學非定域性的認可,並不等於相對論被推翻,相反,相對論和量子論兩者至今仍然是我們所能依賴的最可靠的理論基石。

也許正因為有關『定域』、『隱變數』等等爭論的塵埃未定,有關量子糾纏研究及應用方面至今未出諾貝爾獎得主。貝爾於1990年62歲時,因腦出血而意外死亡。遺憾的是,貝爾並不知道,那年他被提名為諾貝爾獎。

——《走近量子糾纏(11)——阿斯派克特的實驗》


持開放態度,都有道理,都有問題。

因果論有因有果,簡單看是正確的,但因果的複雜性決定了人類目前的認知維度只能認知到部分的因果,總有例外出現,所謂黑天鵝事件。科學理論也只是部分的因果規律總結,從實用哲學角度看,它是有效的;當例外出現時,科學理論就獲得修正和進步。

宿命論,認為一切是註定的,它認為人類無法認知全部因果,無法超越固有的認知維度,所以只能接受宿命 。在某種極端程度上,它有它的道理。

但這些都是基於人類認知維度不變的前提,而事實上,人的認知維度會改變。

比如所謂覺悟、得道,就是認知維度的突變。當事人突然認知、體驗到某種全部因果、全知全能。看看聖經新約、道德經等宗教原文,就會發現,他們當中的主角,都宣布他們體驗到類似境界,體驗類似於神,或成為了神,或者與神一體了,體驗到了終極存在、本源。不排除人類中的某些個體發生突變,或者在修行中發生了突變進化----這種意識維度的突然提升,正是宗教吸引人類的原因。

另一種可能是:人類的科學進步最終導致超越人類的智能出現,比如天網之類。人類無法想像它的意識維度,正如在寵物貓狗眼中,人就是神,而人類對超級智能大抵也只能想像,它可能是機器、人與機器的結合,或者是我們的感官無法把握的高維實體,所謂奇點。

科學、哲學和宗教,討論和追尋的終極目標就是超越舊有的認知維度,超越二元式的困果論,或者宿命論。


我推薦以下參考書籍,這些書籍避免了哲學上的泛泛而談,是超心理學家,心理學家,醫生等人從科學的角度說明特異功能,超心理學現象,西方輪迴學(因果論相關),前世催眠等等存在的可能性——很有可能這些超心理學現象是真實存在的。

這些書籍的參考文獻中列有很多科學文獻。

1.Entangled Minds: Extrasensory Experiences in a Quantum Reality;

2.The Conscious Universe: The Scientific Truth of Psychic Phenomena by PhD Dean Radin( 在網上有部分該書的中文版章節——《意識宇宙》,譯者:何宏);

3.Life Before Life: A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s Memories of Previous Lives;


4.Same Soul, Many Bodies: Discover the Healing Power of Future Lives through Progression Therapy by M.D. Brian L. Weiss (Sep 13, 2005)(這類書有很多應已被翻譯,如該書的中文版為——《輪迴:前世今生來生緣》,譯者:施諾 ) ;


5.Supernormal: Science, Yoga, and the Evidence for Extraordinary Psychic Abilities;

另外一些相關的書籍:

1.第一推動叢書?物理系列:量子之謎?物理學遇到意識
【該書從物理上提出量子力學研究的難言之隱:粒子的分身術,意識製造出物質,兩個粒子的分裂是假象,本質是合一的;整個宇宙可能就是虛幻而不真實的(可能是由眾人,眾物所造就)】

2.科學咖啡館系列?沒有時間的世界:愛因斯坦與哥德爾被遺忘的財富 帕利?尤格拉 (Palle Yourgrau)
(該書提到數學家哥德爾對時間,上帝等存在與否的研究)

有興趣的可加入到該豆瓣小組一起討論:

超心理學之無廣告或不相關話題:
超心理學(無廣告,無不相關話題)小組


宿命是過去的因果,今生是過去的因果+現在的因果,今生是來世的宿命。


之前做了一次讀書會的分享,主題跟宿命論還挺有關係的,就把當時準備的東西貼在這裡了。讀的書是《槍炮、病菌與鋼鐵》。

我想講一下我為什麼會想選這本書,然後之後的話題可能會偏很遠~


在我看來,《槍炮》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在講「環境決定論」,僅僅是地理軸線走向不同,就導致了民族之間巨大的區別與不平等?軸線是民族之間不平等的終極因果里的因?


因為之前對宿命論很感興趣,找了很多這方面的材料看。現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之後的語境里,決定論、宿命論、機械論,這三個詞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一開始會對宿命論感興趣,是源於對身邊兩個朋友的觀察,然後開始思考命運這個宏大的命題。A君出身於軍人家庭,家教嚴厲,從小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B君家境相對貧窮,生活作風慵懶散漫。雖然身處同一所大學,可是兩人從大一開始到現在,道路分化得越來越厲害。可以想見十年後二十年後,他們的差距也只會越拉越大。


《槍炮、病菌與鋼鐵》里的耶利問題可以表述為「為什麼同樣是人,世界上不同的地區,發展為何相差如此之大? 」那時候腦海里提出了一個類似耶利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同樣是人,命運會有天翻地覆的差別 」以及,「對這種不平等或者說差別,我們又該如何看待」。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熟悉世界史的人大概會知道,在中世紀之前,我們的世界一直是一個神話和宗教的世界。後來到了十七八世紀的時候,牛頓發現了三定律。人們驚奇的發現,大到天上的星體,小到地上的玻璃球,都可以由這三條簡潔優美的定理所描述。人們進一步想,是不是天地之間,都存在著其自有的規律,一切事物一切現在都可以得到解釋。或者再進一步,這個世界是不是就是一個龐大的機器?(宿命論的起源其實是在更早更早的時候,古希臘就提出過類似的思想;不過我更願意從牛頓時代講起)


拉普拉斯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思想實驗,叫做「拉普拉斯妖」。「拉普拉斯妖」是一個無所不知的智者,他通曉世間一切規律,他知道世界上所有粒子此刻的位置和狀態。因此,他可以知曉過去,推演未來。


到這裡大家明白了么?機械論告訴我們,在絕對的因果律下,由一個起點出發,未來的所有狀態都是確定的。


如果宿命論真的是成立的,生命會變得很可悲。一切都變成理所應當了,意義會被解構,事件會變成虛無,法律與道德會失去任何意義,世界上也沒有什麼值得崇敬與欽佩。這樣的世界顯然我們心裡是很無法接受的。


對抗這種虛無感,我們應當如何去反駁宿命論?


1.1對宿命論的反駁:自由意志

講一個例子吧,有個人從小到大生活在貧民窟,他爸爸販毒被抓進了監獄,他媽媽是個妓女,他從小在貧民窟里受盡欺凌,在暴力中長大,後來他成年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了一把槍,並且在一次酒後爭鬧中,失手打死了一個人。他有罪嗎?


我們會認為這個人有罪,道德與法律之所以成立,是我們認為,在扣動扳機的瞬間,他有「選擇的權利」。他可以選擇開槍,也可以選擇不開槍。既然做出了選擇,那麼他就應該對他的選擇承擔責任。


這種「選擇的權利」,是我們認為的自由意志。意識到底是什麼,我們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我們發現,拉普拉斯妖成立的前提是絕對的因果律,但是人的意識遵循因果律嗎?在生活里,我們覺得意志彷彿是跳出於因果之外的,意識是可以產生意識的。就像大多數雞湯都會告訴我們的,意識是可以轉化成行動的。馬克思老人家還說過,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假設人生是一個方程的話,那麼,最重要的變數大概是環境、天賦以及我們的自由意志了。而其中,自由意志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我們還是掌握著我們的命運。


那麼對於一個民族的宿命論呢?環境決定論的的悲劇性,如果從自由意志的角度出發,一個民族似乎只能等待偉人的降臨了,憑藉著偉人的強大意志來改善改善整個民族的命運。但這又與我們從小到大接收到的教育很不符。可是如果時事造英雄,那是不是又陷入了環境決定論的怪圈裡?


1.2反駁的反駁:反對自由意志

講完了自由意志,宿命論者表示不服。他們會跳出來反駁說,所謂自由意志,真的是自由的么?我想舉三個宿命論者可能會採用的例子。第一個是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當時是劃時代的理論。他提到人的行為80%可以由潛意識來解釋,而潛意識又根植於我們的性本能;第二個是一本書叫自私的基因,講的是我們之所以今天的模樣,只是因為基因想要保存自身罷了,人只是基因的載體。作者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忠實擁蹙者,通過「人只是基因的載體 」這個假設性前提,提出了性別的存在、繁衍行為等各種行為的解釋,甚至,意識的進化,也只是基因發現,「擁有意識能使自己更好地保存下去」;第三個是人的本能,像我們的情緒,都是有科學解釋的,比如說恐懼,在遠古時代,如果沒有對黑夜的恐懼,原始人早就在黑夜中在原野里狂奔然後被老虎吃掉了。


針對人生的方程,宿命論者也會提出,自由意志,也只是天賦和環境作用的結果。往往那些天賦異稟意志超強的人,認為他們的命運掌控在他們手中。還有,馬克思老人家還說過,物質決定意識。如果我們斷章取義簡單截取這句話來看,那既然物質遵循著絕對的因果律,那意識也應該遵循著絕對的因果律,這樣,我們又墜入拉普拉斯妖的懷抱中去了。


這有引申到了哲學上也是爭論很久的問題。身體跟意識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身體跟意識是兩分的嗎(二元論)?還是簡單的「物質決定意識」(一元論)?


有點兒類似《黑客帝國》里表述的感覺。裡面講的是計算機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造反並打贏了人類,但它們又不想把人類滅絕,於是就把用各種電線接入人的身體,把人們的意識接入到虛擬世界中(類似於缸中之腦的故事)。而在虛擬世界裡,一部分人發現了真相併覺醒了,並且在地底深處建立了抵抗組織。我覺得影片很有意思的是,其實這是一個嵌套,覺醒的人們活在第二重的虛擬世界中(當然關於這一點,網上有著很大的爭議。我傾向於認為覺醒後仍是虛擬世界),他們自認為他們有著自由意志,他們也在為他們的自由而戰。我覺得引申出來的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自認為自己有自由意志,或者說,我們只是願意相信我們有著自由意志。


兩方火力都很兇猛,所以自由意志存在與否,似乎變成了一個信仰問題。什麼叫做信仰問題?我認為的是,我們看問題一般會用理性用邏輯去思考。得到一個觀點,我們會尋求各種各樣的論據從邏輯角度去支持它。而像基督教,他們要求的是信仰第一,理性第二,你必須無條件的選擇去相信上帝。現代科學很多都從一些直觀的假設出發進行推演,但似乎很少存在有無堅不摧的假設。所以很多人在許多問題上得不到答案是就會訴諸宗教。典型的像是晚年的牛頓。大多人心裡,是願意相信有自由意志的吧~


2.1反駁宿命論:隨機性

反駁宿命論的第二個觀點,是隨機性。這個世界不純粹是因果相關的,還有一些概率事件。典型的像量子世界裡的現象。拉普拉斯妖不能準確預計未來,他只能估計出一個概率。安利一本書,叫《量子物理史話》!量子物理史話里提出了六個學說來解釋微觀世界隨機現象。量子世界存在著不確定性,這點很多物理學家都是「確定」的吧。


而隨機性投射到民族的命運時,很有趣的是,現在有一個觀點認為,歷史是非線性的,歷史是由雜亂無章的隨機性因素構成的結果。而我們只是站在事後,用我們的經驗,和我們得到的結果來歸因而已。不過這個觀點現在被打上了「歷史虛無主義」的烙印,跟主流觀點不是很符合吧。


2.2反駁的反駁:反駁隨機性

但是!量子物理史話六個學說里有一個隱變數學派,講的是,我們之所以會覺得這是一個概率事件只是因為我們無知,我們以為我們控制了所有的變數,但其實背後還有我們觀測不到的隱變數。舉個例子來說,拋硬幣,真的是一個隨機現象么?如果我們控制了所有的變數比如拋射硬幣的力度和角度、空氣阻力等,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準確地預測出每次硬幣的正反面了?就像原始人,他們會認為每天太陽的起落時間就是一個隨機事件,但隨著知識的增進,他們會發現這些都是可預測的。


3.1反駁宿命論:不可知論

反駁宿命論的第三個出發點也是最後一個,即不可知論。解釋不可知論,中文屋子的思想實驗恐怕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想像有一個黑乎乎的屋子裡住著一個只會說英文的人,屋子只有一扇窗戶,窗戶邊上有一個無所不能的翻譯機器。一個講中文的人同屋子裡的人交談,他並不知道機器的存在,但他可以很愉快地同裡屋的人交流,沒有任何溝通障礙。那麼,站在講中文的人的角度,我們認為裡屋的人會講中文么?有點兒類似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不可知論得到的就是這樣的結論,我們認識到的,只是這個世界印在我們感官上的表象,真相究竟是什麼,我們永遠也無法得知。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完美理型世界不完美的投影。有點兒這個意思,「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這個世界太複雜了,面對這麼浩瀚的宇宙這麼巨量的信息,我們不過是憑經驗在做一些判斷罷了。而拉普拉斯妖,他的前提假設實在是太流氓了,人類怎敢憑著這麼簡單的幾個假設而妄圖去推測所有的時空?


休謨蠻好的總結了這一點,「我們無從得知因果之間的關係,只能得知某些事物總是會連結在一起。」「要看見多少只白天鵝,我們才敢下定論說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天鵝問題很是有趣,如果一個人生活了五十年,從小到大 見過的天鵝都是白的,那麼他大概也會認為,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吧。


而且從心理上,我們是不太願意接受不可知論的。承認不可知論,會對我們的科學根基造成多麼大的傷害。這又引出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即,「絕對的真理存在么?如果存在,我們能認識絕對的真理么」。我們發現似乎所有的學科要麼從一些假設出發,要麼從一些歸納推理出發,但這些都並不是堅不可破的。就像微觀經濟學的基礎,我們都知道的理性人假設,他真的成立么(absolutely not!)?


這樣看來,也許我們只能折中地接受相對主義或實用主義,要麼認為真理只在某一範圍內存在,要麼認為適用即可。就像微觀經濟學,就像幾何學,它們仍然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4.宿命論帶來的不平等問題

講完宿命論,以及相應的反駁,與反駁的反駁。我們來看看不平等。我們是不是可以接受部分宿命論的觀點,換一種眼光看看身邊的東西?意識到人的局限性,意識到類似貧富不均,種族主義等,似乎只是上帝隨意擲的骰子。意識到很多東西都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意識到很多人的命運其實都是不得已的。我們應該承認的是,大多數人是沒有能力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的。進而,我們應該怎麼去評判一個人?既然宿命論在一定範圍內成立,那麼,我們是應該以意識強弱(承認自由意志的存在)和功利主義(判斷一個人對自己,或者對社會的效用)來評判一個人么?


問一個問題,是否贊同累進稅制?即收入越多的人繳越多的稅是否合理?生活在一個倡導左派價值觀的國家,大多數人是表示認可的吧。


自由主義者會表示強烈的反對,他們提出的觀點是這樣的。自由市場理論認為,每個人都自私的前提下,將會達到整個社會效用的最大化,即「看不見的手」。而且,在合法的前提下,當我們從市場中獲取報酬的同時,也向社會貢獻了足夠的效用。天賦人權,講的就是,這是上天賜予我的權利和自由。


而如果我們要反駁自由主義者,可以考慮這幾個角度。資本是有馬太效應的,會造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狀況,投射到現實就是大量的貧富不均,基尼係數大幅上升。借用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里的觀點,作者很大一部分是在論證r&>g。宏觀經濟學裡提到的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我們的GDP是由我們的資本要素收入r以及勞動要素l兩部分構成。r&>g表明的是,資本利得大於勞動所得,因此資本家無可避免地變成食利者,富人會越來越富,貧富差距必然擴大。《21世紀資本論》 里闡述的第二個主要觀點,是r&>g這樣的趨勢是在加速的,導致不平等的機制是壓倒性的。類似的觀點我們也可以從馬克思的《資本論》里找到。馬克思講的是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從而出現的金融寡頭。我們的世界,會不會有一天會變成像劉慈欣的《贍養人類》里的第一地球,或者郝景芳的《北京摺疊》中的三大空間?


而我們從宿命論的角度去看,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么?看待自由主義者的言論,我想到的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身處的世界像是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了,而每個人都在拚命往船上爬,想要在船上坐穩自己的位置。身處一個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盛行的時代,我們也確實是只會,當自己在船上坐穩的時候,才會伸手去撈一把洪水中的人。就像儒家告訴我們的,「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只有自己站穩了跟腳,才有這閑情去幫助他人一把。


回歸到前面談過的累進稅制的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簡單粗暴的劃分左派跟右派的方法。左派追求平等,而右派追求的是權利與自由。


而我們之前談的個人命運與宿命,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我們討論的是出身和階級。有一個火過一陣子的英國紀錄片《56UP》,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有的是孤兒院的孩子,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貴族,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一直到的56歲。

「◆ 當年那幾個7歲的上私立學校上層社會的孩子已經按照既定路線,上了牛津大學畢業,然後都做了著名律師,過著上層社會的優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
◆ 中產階級的男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第一個Bruce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成為了一個中學教師,按照他的理想幫助窮困地區的學生,後來回到英國在一個普通的公立學校教書,過著平淡也還安靜的生活;
◆ 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有色人種居多,他們年老以後,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著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類,他們自己常與失業相伴,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他們其實處境堪憂。
◆另外一農家子弟Nick上牛津物理系畢業後,到美國成為一個美國著名大學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個身材外貌氣質極佳的美國妻子,他是這裡面唯一一個成功晉級精英階級的人……

可見,想要打破階級固化,還是要靠基因突變,要麼生個好臉蛋,要麼生個好腦瓜……」

這裡還蠻想舉一個我身上的例子的。我有一個大我一歲的哥哥,我們在相似的環境中長大,小時候幾乎一塊玩一塊上下學一塊做作業看電視。到現在,我坐在一所985大學校園裡跟大家討論哲學,我哥哥連本科都沒有考上。記憶里突然湧起的是初中那會兒,我媽媽跟我說過的話,初中有一次哥哥問媽媽說,為什麼他跟我同樣時間學習,同樣時間玩耍,可是我們的學習成績差得這麼多,是不是他比較笨(當時我們家的教育環境,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偏袒很大。當然這樣很不好,這也是另外的話題了)。也許你會說是我更努力更勤奮。但是不是的,小時候,哪有什麼勤奮努力的意識呀,混著混著日子就一天一天的過了。現在想起來,發現我小時候也並沒有多麼努力,可我就是一個基因突變的產物。


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里有講到,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當我們有了「你的,我的」的這些概念,而且這些「你的,我的」的差距會逐漸累積,帶來了人與人之間的除了自然的不平等之外的第二種不平等(自然的不平等就如同字面而言,比如天賦,樣貌等;第二種不平等簡單理解成精神上的不平等,有些人生來就覺得高人一等 )。而我覺得馬克思很厲害的一點在於,他提出了一種人類社會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廢除公有制建立共產主義社會。這裡涉及到的話題還蠻多的,包括像我們知道的計劃經濟、人民公社化等許多社會主義試驗都失敗了。而文革,我更願意將其看成是創始人打破階級固化的一次嘗試。


這些東西展開來有太多可以探討的了。蠻想開個頭,讓大家換一種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一些事物,像我們一直探討的自由市場的效率與國家干預之間的關係,像我們對待一些歷史事件比如文革比如人民公社等的評價,像馬克思像毛澤東等一些歷史人物的思想和對他們的評價, 像我們身邊的種種事物,等等。


再之後,我覺得羅爾斯的「無知之幕」很有啟發性。「無知之幕」講的是想像我們聚在一起,在不知道我們每個人(包括自己)的基本情況下,去試圖選擇每個人的情況。其實每個人幾乎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發聲的,就像很多富人會反對累進稅制,而大多數窮人會選擇贊同。那麼現在,我們站在無知之幕背後,我們都不知道各自包括自身的情況,進而來選擇我們的狀況。投資學裡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風險厭惡者,所以,站在無知之幕背後的我們,大部分會贊同累進稅制吧。


還有一個跑道比喻可以很好的講「無知之幕」。每個人都要權利可以進入跑道賽跑(自由主義,機會均等,機會公平)。但是如果每個人的起跑線在不同的位置,那麼這是不公平的。如果我們把每個人的起點強行拉平,誰會贏?跑得最快的人會贏,有運動天賦的人會贏(精英級,結果主義,基於績效評價;但天賦知識一種運氣,一種基因博彩)。援引公開課《哈佛公正課》里的話,就是「Yes, those who have been fovored by nature, whoever they are, may gain from their good fortune only on terms that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ose who have lost out.」我想,這是對「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最好的註解了吧。特別是當我們站在相對幸運的一端時,更應當把我們的幸運傳播開來。


最後,是我的一個好朋友的一段話語。「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權力,並且這種改變會隨著他的後代一代代延續更進。但對於一個大群體而言,改變是異常艱難和漫長的事情。和人短暫的壽命相比,群體的改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群體中大多數成員似乎從出生就被註定了這一生。」


承認你的自由意志,也承認世界上存在著的悲哀的宿命和不平等。但是儘可能去改善,不要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諾亞方舟。


最後的最後,放上當我在思考宿命論的時候偶然看見的一段話,特別喜歡。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

推薦閱讀:

小說:郝景芳的中篇《北京摺疊》講階級固化挺好的,劉慈欣的短篇《贍養人類》講的是基尼係數很大的社會會發生的狀況,劉慈欣的短篇《鏡子》很有宿命論的味道。

電影:《雲圖》《黑客帝國》三部曲

書:《槍炮、病菌與鋼鐵》《量子物理史話》《自私的基因》《公正:該如何做是好》《21世紀資本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紀錄片:《56UP》


因果不是簡單的,善惡有報

輪迴也不是「吃了肉,下輩子做豬」

最重要的是,這壓根不是佛教基本教義。。。

具體請看輪迴那點事(翻拍自《正覺的道路》)


佛教不是定命論和宿命論,而是努力論。佛法講因果,也講因緣。
一切的災難與不幸的遭遇,都是過去的所造的。在災難降臨之時,盡量設法處理改善,以盡人事,而不是束手坐以待斃受盡折磨。過去的因加上現在的緣,它的結果就會改變。

摘自《學佛群疑》聖嚴法師


我說這個世界即將發生什麼都已經確定了,首先,你先來確定幾點,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緣由,注意是任何,同意吧。即使一件事是隨機的,它也是有原因的,只是人類無法預測,什麼時候下雨,下多少,人類當然無法知道,但幾點幾分幾微秒下,下多少滴雨是確定的,是因為有確定數目的水蒸氣變成液體的。這裡的任何還包括你的想法,你的想法是因為某個神經刺激,而這神經刺激,又是由於你看見什麼引起的,總之,萬物的產生都有原因的。其次,宇宙有個開端,這點你不確定也沒關係,就當從這一刻,世界靜止了,把這當成開端,之後所有發生的的都是以這為原因,這個也能接受吧。
最後由數學歸納法……有A1,有An和An+1的關係(比數學裡的關係複雜的多,是科學層面的相互關係),也就是一切自然規律,之後的An你說是不是確定了?【我一直想駁倒自己,沒找到理由,歡迎反駁】


相信因果,人生不主動的人,就不得不接受宿命,人生主動的人的宿命,就是自己的因果所創造出來的。


推薦閱讀:

國內市面上有沒有合格的飲水機?
貓是怎麼看待人類模仿它的聲音的?
如何調戲詐騙電話?
你曾經不知道的南北差異有哪些?
什麼樣的音樂能聽出耳機的差別?

TAG:生活 | 人生 | 命運 | 生活經歷 | 生活常識 | 因果 | 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