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耳陳餘由刎頸之交到反目成仇?
為什麼他們會從一對知己好友變成仇人?總感覺很可惜啊。
謝邀。
如果在現代,可以這麼想:
女朋友落了水,男朋友考慮到自己不會游泳,不去救。
女朋友抱怨男朋友不真心,男朋友要她考慮自己不會游泳。
生氣了。男朋友把一千萬銀行卡拍桌上,上廁所了。
女朋友把銀行卡就收了。
高端一點說:友情可以很堅固,但永遠不要用太可怕的誘惑,比如生死,比如權力,來考驗人性。
低端一點說:上廁所記得把機要文件隨身帶著。
余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陳余得罪小吏被打,打算髮怒,張耳止住了他,還訓教他。這裡可以體現,張耳比較能忍,同時,也是兩人中說話更有分量的那一位。
兩人相對。里吏嘗有過笞陳余,陳余欲起,張耳躡之,②使受笞。吏去,張耳乃引陳余之桑下而數之曰:「始吾與公言何如?今見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陳余然之。
他倆關係決裂,是因為這個事:
張耳被圍巨鹿,陳余自知兵少,不敢去救。張耳派人去責備陳余,陳余給了五千人讓人帶回去,全潰了。
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張耳數使人召前陳余,陳余自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數月,張耳大怒,怨陳余,使張-、陳澤往讓陳余曰:「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安在其相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陳余曰:「吾度前終不能救趙,徒盡亡軍。且余所以不俱死,欲為趙王、張君報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餓虎,何益?」張-、陳澤曰:「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後慮!」陳余曰:「吾死顧以為無益。必如公言。」乃使五千人令張-、陳澤先嘗秦軍,至皆沒。
這裡的細節:
張耳處於生死之機,希望陳余盡交情來救他。
陳余知道去了必死,於是猶豫。
在涉及到生死時,雙方都會為自己考慮。
於是趙王歇、張耳乃得出鉅鹿,謝諸侯。張耳與陳余相見,責讓陳余以不肯救趙,及問張-、陳澤所在。陳余怒曰:「張-、陳澤以必死責臣,臣使將五千人先嘗秦軍,皆沒不出。」張耳不信,以為殺之,數問陳余。陳余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豈以臣為重去將哉?」乃脫解印綬,推予張耳。張耳亦愕不受。陳余起如廁。客有說張耳曰:「臣聞『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今陳將軍與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張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陳余還,亦望張耳不讓,遂趨出。張耳遂收其兵。陳余獨與麾下所善數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由此陳余、張耳遂有卻。
張耳責備陳余,追問陳澤等二將下落。
陳余已經不爽了,覺得自己沒做錯。
張耳不相信,不斷追問。
陳余把印綬拍在桌上,鬥氣。
張耳沒要。
到這時為止,只是朋友鬥氣。
陳余去上廁所了。
張耳旁邊的人勸張耳收了印綬。
陳余回來發現被奪了印綬,氣炸了。
徹底決裂。
張耳之國,陳余愈益怒,曰:「張耳與余功等也,今張耳王,余獨侯,此項羽不平。」
這就徹底完了。
說來說去,其實很簡單:
兩個朋友,平時誓同生死。
在生死之際時,一個希望對方不顧生死來救自己,一個希望對方體諒自己顧一顧自己的生死。
生死的誘惑是很大的,很容易出分歧。
吵起來了。陳余就拍了印綬。
張耳受不了誘惑,拿了。
徹底決裂。
權力的誘惑,也是很大的。尤其在那個時代,權力就是生死。
不是他倆多麼不夠哥們,只是他們遭遇了生死和權力這種可怕之極的誘惑。歷史上,能承擔得住這種考驗的,本來就足夠書之竹帛。現在連「男朋友上廁所手機擱桌上了我要不要看一看試一試」都有人會討論「不要考驗人性」,何況古代生死大事?
張耳和陳余,只是兩個,恰好被命運安排了變態考驗的普通人而已。
到目前為止,十二個回答,張公子為首,統統是為陳余說話的,那我只好為張耳說幾句了。
十二個回答,都寫得很好,但沒有一個提到陳余對張耳作的最惡毒的一件事,是讀史不細還是都忘了?不會吧?
反秦起義之前,張耳陳余相交,是張耳有恩於陳余,陳余縱然天才,眼界總是張耳為他打開的:張耳在信陵君門下待過,就算進不了決策層,各種計謀運用,如何謀,如何斷,各種沙盤推演,總是耳濡目染,知道不少。實際上,劉邦應該主要也是年輕時從張耳處聽得學得一些,才在豐沛小夥伴中間一直牛哄哄,很自信,類似精神領袖。嗯,太史公的說法,劉季好大言,各位千萬不要以為,參加呂公家宴時,不出一文錢,卻號稱隨禮一萬元,就是好大言,光會騙吃,呂公如何會一頓飯下來就決心把女兒嫁給他?一定是聽他談話有大的格局,吹起來當年要是信陵君攻函谷關時,春申君出武關,則如何如何,而那些多半是張耳當年在信陵君手下時與那些大腕反覆推演成果。劉邦一生崇拜信陵君,他去世前還特地下令為信陵君安排守墓人,享受王侯級別的待遇:
「秦皇帝、楚隱王(陳勝)、魏安王、齊愍王、趙悼襄王皆絕亡後,其與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齊各十家,趙及魏公子亡忌各五家,令視其冢,復亡與它事。(《漢書·高紀》下)」
(韓王、燕王都沒份,韓還有韓王信,韓也許可以不算亡後,燕應該算亡後了吧?反正這一撥里,沒稱過王而享受這個待遇的,只有一個信陵君)
劉邦只是在張耳處混在人堆里,聽了那麼一兩耳朵,而陳余則是張耳一直帶在身邊,悉心教導培養的,得益必定更多。不要看著後來張耳自身戰績不怎麼樣,就小瞧了他,那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連張良自己單幹了幾年,也只是輸輸贏贏,並沒有能鬧出多大的局面。張耳靠從信陵君門下學來那點功夫,成就了四個王:張耳,常山王;陳余,代王;劉邦,漢王;還有一個瑕丘申陽者,《史記-項羽本紀》: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也算是一時英雄豪傑。(要是算上武臣那個趙王,也可以算成就了五個王)
反秦起義爆發後,陳余功勞比張耳大,陳余不肯無謂送死,沖入巨鹿救張耳,不能算錯,張耳剛從死亡威脅里逃生,嘮嘮叨叨地埋怨個沒完,不妥,聽信人言,奪了陳余丟下的兵符,更不妥,大家都說了,張耳的兒子張敖也沒敢拚死衝進巨鹿去救爹嘛,可大家想想,要是事過之後,張敖把兵符向張耳一丟,張耳伸手拿了,算錯嗎?這有什麼錯?張敖是他兒子嘛,所以啊,張耳老師奪了陳余的兵符,是真把陳余當自己兒子看了,他倆雖然曾經情同父子,畢竟不是真父子,這事張耳老師處理得確實有錯。
但是,但是啊但是,張耳老師畢竟只是拿了陳余的東西,陳余卻動手打了張耳老師,把張耳從項羽封的常山王位子上打走了。到這個時候,要說張耳老師先錯,可以;要說張耳老師更錯,也很難說了,對吧?
可就這麼著,陳余還不解氣,接下來劉邦請陳余出兵一起打項羽時,陳余開了什麼條件?想要我出兵,你把張耳的人頭拿來!這麼狠毒,過分了吧?畢竟十來年一起逃亡,共同生活,共過生死,畢竟曾經情同父子,畢竟人家張耳老師並沒有對你陳余的人身做過攻擊,你也已經狠狠的報復過了,畢竟你陳余沒封著王不關張耳老師的事,那是項羽的事,張耳那個王,也是項羽封的,既然項羽對你不公,那劉邦請你陳餘一起打項羽,你不是順水人情嗎?你已經把張耳老師的王搶了,張耳老師逃在劉邦那兒,劉邦既然開出口來求你,也就是已經認可你陳余是王,不可能回頭再去認張耳那個項羽封的王,你只要跟上劉邦,不論以後的仗打輸打贏,劉邦和項羽都不會再認張耳為王了,張耳老師對你的王位完全沒了威脅,你又何必那麼絕,非要張耳老師死,還要親眼看老師的人頭寄過來?張耳老師在劉邦那兒被迫隱身,看著一個很像自己的人頭被裝進盒子,送到你那兒去,你果然如約出兵了,後來聽說那人頭是假的,你還與劉邦翻臉了!你那麼堅決地要張耳老師死,這就沒辦法怪人家張耳了,他得了機會,帶著個幫手韓信來,寒光只一閃,將軍百戰英名裂……根據《史記-張耳陳余列轉》陳余是兵敗被斬:遣張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陳餘泜水上,實際根據《史記-張丞相列傳》所載:從淮陰侯擊趙,(張)蒼得陳餘。陳余極可能是被俘,然後被處決的。劉邦那時對王一級的俘虜通常不殺:塞王翟王殷王魏王河南王開頭都沒殺,只有陳余,是自己做絕了。張耳和陳余,是前元年七月---陳勝起義當月就加入反秦革命隊伍的,到鬧意氣時,這兩人,已經是全天下堅持到這會資格最老的革命前輩了。唉,做人還是不要太絕的好。一定要弄死張耳老師,才能證明你陳余的成功?要是陳余不提那個過分的條件,跟著劉邦,最後封了王,大方點把張耳老師請回去,封南皮三縣給張老師養老,成就一段千古佳話,豈不贏得更漂亮?
莫言青松青,有時亦摧折。
莫言圓月明,有時亦虧缺。
莫逆論心素,刎頸定交結。
年發未及衰,交情已消歇。
俄因競分寸,忽爾成楚越。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識欲松枯及月虧,請看陳餘與張耳。
宋 釋智圓
感情這事,勉強不來
感謝邀請
給以後無數挑撥離間的策士提供了一個絕佳說辭:張耳陳余亦刎頸之交也。。。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先看兩人的經歷。
張耳何許人也?據史料記載,得到兩個重要信息:- 曾經在魏公子無忌的門下當過門客。
- 他本是大梁人,是逃命逃到外黃的。
第一條信息說明張耳此人之所以名氣很大,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其在魏無忌當過門客。可是在魏無忌門客中,其功名不顯,所以才智應算平庸。可在當時的秦末,名聲是個很有用的東西,至少直接給張耳帶來了三個直接利好:
第一、因為名氣大,所以一個窮小子娶到了一個富有的美妻。自有錢了,非常任性啊,廣交豪俠,聲名益重,居然還做到了外黃令。並且「名由此益賢」。
第二、高祖還是個老百姓的時候,就跟著張耳一起玩耍,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可見感情是極其的好。不過據我目測,高祖這個流氓肯定是蹭飯居多。
第三、名氣大,名聲好,交友廣闊,所以項羽滅秦後分封諸侯王的時候,很多的人替張耳說好話,於是項王就裂趙地立張耳為常山王,而貨真價實的趙王變成的代王。代地,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再看第二條信息。為什麼說這個重要,因為太史公對於張耳一個大梁人要外逃到外黃的原因沒有交代清楚??「史載:秦滅魏數歲,已聞此兩人魏之名士也,購求有得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真的是這樣?因為兩個人名氣大就要殺掉?顯然這是扯淡。我認為,張耳不可能因為曾是魏無忌門客的關係而遭通緝,沒有那本史書記載說始皇帝一統天下後迫害戰國公子門客的。而且張耳如果因此獲罪的話,不可能到處宣揚自己魏無忌門客這一身份。那麼很張耳可能是在大梁獲罪了才逃命到外黃的。那什麼什麼罪?不知道,反正罪不小,要跨省的。這樣是個犯人,怨恨政府就對了。這就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張耳要起兵造反了。
那麼,陳餘何許人?史書介紹的很簡單啊,就一句,但是這一句當中有兩點極其的重要:- 陳餘是大梁人。
- 此人喜歡儒術。
從這兩點信息可以退出四個推論:
- 陳餘是大梁人,張耳也是大梁人,這就基本交代了為什麼兩人可以引為刎頸之交的基礎。張耳年紀大,名氣大,陳餘自然也就對其極其的尊敬了,而張耳也愛陳餘之才,所以兩人引為刎頸之交。
- 陳餘習得儒術,自然胸懷天下,那麼數次遊歷苦陘,也就可以理解為其為施展抱負而增長見聞之舉了。陳餘富有韜略,世有賢名。張耳也肯定聽過陳餘的大名,不然和一個後生小子引為刎頸交,不丟人么?
- 先秦儒家顏回還是亞聖,荀子儒法交並的治國理念還沒有付出實踐,但儒墨顯學,學子遍布天下。陳餘習儒術,自以顏聖的「仁德」作為立身之本,眾蒼生,懷天下,而不僅僅囿於「孟子之義」般的刎頸之交了。
再看兩人為何交惡的。共有三次:
第一次:張耳和趙王被王離圍困在巨鹿,張耳有兵馬數萬卻不來施救,連張耳派過去求援的張黶、陳澤都被秦軍消滅。於是項羽殺了宋義,引兵渡河,一戰而名聞諸侯,解了巨鹿之圍。
第二次:巨鹿之戰後,張耳數次責難陳餘不來施救,以及張黶、陳澤人在哪裡。陳餘如實告知,張耳以為是陳餘將此二人殺死,並多次詢問。陳餘怪其不信任怒辭將軍之位。結果張耳當真收回了將軍印綬,陳餘憤而離開,公開決裂。
第三次,張耳被項羽立為常山王,盡占趙地,而趙王卻遷代地而王。陳餘以張耳有私心而無復當年同心之志,遂密謀討伐,兩人從此再無和好可能。
這裡就暴露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陳餘是真的貪生怕死不想救,還是真的想保有實力以報君德??張耳覺得陳餘故意不來救,陳餘覺得不是故意不來,是情勢不能。對照其他史載,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有意思的文獻:
第一,宋義之謀。
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第二,諸侯之懼。
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第三,張熬和陳餘之計。
當是時,燕、齊、楚聞趙急,皆來救。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
宋義的話是為楚國謀劃,估計也是諸侯各自的謀劃,就等著鷸蚌相爭,然後漁翁得利。這說明了當時候秦兵確實不好輕易制服,諸侯沒有一個敢上前去搭救,連張耳的兒子張熬夜不敢向前邁出半步,更不要說陳餘了。可是項羽擊殺了宋義,正是陳餘請兵,才有了後來的破釜沉舟,才有了名聞天下的楚霸王。巨鹿之圍,至少有陳餘的功勞。也就是說,陳餘當初裹足不前,不是不想救,是力不能行。
再者,張耳派張黶、陳澤催兵,怎麼說的呢?看文獻: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安在其相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
是不是很搞笑,不論情勢就說什麼我們是刎頸之交,為什麼不來救我和趙王?就算死也要死一起。再說我們還有十分之一二的勝算。這是打仗么?這是兒戲,用刎頸之交來迫使陳餘出兵,那是滅趙的根本,無異於自取滅亡。好說只給了五千兵去搭救,果然不出意外,全軍覆沒。五千兵少么?其實不少了,陳餘收常山兵也不過數萬。由此看,陳餘是英明的統帥。
那麼第二次衝突呢?完全是張耳挑起。張耳是無用兵之謀的,其一開始就是跟著武臣做丞相,而不是將軍。陳餘因張耳的責備憤而交出將軍印綬,這是無奈之舉,沒想到張耳當真收回了,這是毫無道理的。我們知道巨鹿之圍,陳餘是出功甚大的,不但據兵與秦兵相持,而請項羽出兵,更是寫信勸降了章邯,而張耳多次責難,更是百般推讓,不得已交出印綬以正名,誰知張耳居然當真收回。陳餘的憤怒可以想像。
第三次就更可以理解了。陳餘張耳同保趙王,現在張耳居然搶了趙王的地盤,自己做了常山王,而趙王卻到了一個鳥不拉屎的代地做王,情何以堪。陳餘學儒,自然受不了這種氣氛,於是起兵擊敗張耳,迎回趙王,趙王封其為代王,這也算是陳餘有忠君的思想了。徹底和張耳這類亂臣賊子決裂。
從上述看,二人絕交,張耳責任很大。陳餘縱有私心,也絕不會喪趙王與秦軍。擊敗張耳,迎回趙王,兩人根本不可能再成至交好友了。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要交代的,就是張耳跟著韓信擊敗陳餘。這場大戰之前,有個叫李左車的曾向陳餘建議斷韓信糧道,敵必自潰。而陳餘的反應是什麼呢?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
看到沒?陳餘是儒者,不用這種下三濫的計謀,和四百多年錢泓水之戰慘敗的宋襄公何其的相似??
陳餘好儒術,死則死矣~~
當初張耳交友廣泛,但最重要的一個是劉邦,一個是陳餘。但張耳肯定更喜歡陳餘,所以兩人結為知己,而或許有點看不起劉邦吧。可是史書沒記載張耳陳餘兩人好到什麼程度,又到底是因為什麼一件事情成為刎頸之交的。張耳因罪逃奔外黃,得遇陳餘然後相結一生。入則同生,出則同死。肝膽同心,輔佐趙王成就大業。可巨鹿之圍,恰恰成為兩人命運的轉折點。誤解之由,轉接不開。最後因封常山王,而受陳餘憤恨,終至絕裂,再難回復。陳餘可能萬萬都沒有想不到的,當年最好的朋友最後要卻置自己於死地,而曾經看不上的一個混吃混喝的無賴居然成了帝王,幫助自己打敗了陳餘,並封自己為王,命運就是這麼讓人無奈。陳餘死後兩年,張耳也死去。不知道張耳這來兩年間過的可好,有沒有時常想起當年與陳餘共逐天下時的豪氣與英姿。往事如煙,令人醉迷。
而陳餘呢,少有才名,遊歷天下。沒事到趙國邊境苦寒之地溜達,一定是胸懷報國之志的。後說陳涉不稱王而直取咸陽,立六國後,為秦朝樹敵人,然後號令諸侯,以仁德感召,然後成就帝業。雖史書沒有詳細說這句話誰說的,不過我想陳餘的計謀居多,因為陳餘是學儒的。而後勸服陳涉給兵去略定趙地,也肯定和陳餘少年多次遊歷趙地的經歷有關。然而天下紛紛,人人無不懷利而自益,韓廣、李良的背叛,秦軍、諸侯的逼迫,讓張耳陳餘不得不精誠團結,輔佐趙王。巨鹿之圍,陳餘出力很多,而榮耀卻都歸於了項羽。兩人嫌隙由生,再難彌補。至於項羽分封張耳為王,而趙王遷徙代地,這個忠於君王的漢子怒了,徹底與張耳決裂,縱兵將其擊敗,迎回趙王。這也是儒家的治國之志啊。最後天縱英才的韓信背水一戰,陳餘一代梟雄身首異處,原來是因為自己好儒術,不用奇謀。迂腐啊,可這便是陳餘吧。死得其所,生無可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
張耳。曾為魏信陵君門下客,頗有聲名。後秦一統天下,因罪而去大梁,奔外黃。藉己賢明得嬌妻,貲財貨,廣交天下賢士,得貴人者二,一人劉季,一個陳餘。尤是陳餘,張耳愛才,引為刎頸交。
陳餘。少年英才,胸懷韜略,習儒術,學兵書。嘗數次遊歷天下,由是前趙苦寒之地,心中定有報國壯志,由此賢明遠播。得美人不改其志,交張耳事之如父。陳餘或許因張耳大梁之罪而同奔亡命之途,肝膽相照,日月可嘉。
陳王反秦,二君同往。奈陳王用人唯親,不識豪傑,於是請命攻略趙地,樹秦敵,大楚地,勢日益盛。得聞陳王暴虐,於是勸立趙王,更廣其地,誓與天下英俊爭雄。然李良為亂,禍從內生。於是定戡亂,立新王,收常山之兵,據虎秦之師。
巨鹿之圍,嫌隙有生。是時,諸侯畏秦而救兵不前,耳之子敖不獨列。唯陳餘將兵而謀,請楚兵擊。是時,項籍擊殺宋義自立為上將軍,引兵渡河,破釜沉舟,九戰九勝,殺蘇角,虜王離,降章邯,氣吞山河,巨鹿之圍遂解。圍解,印綬而還,將相不和,顧不復當年刎頸之義也。後,項王宰天下不平,封耳為常山王,王故趙之地,而徙趙王王代,餘遂以耳為不誠之臣,謀以誅。於是借兵攻伐,耳敗亡命漢主,待機蟄伏。
後漢王與項王爭天下,信趙兵,餘必欲得耳首方盟,高祖誆而謀泄,餘背漢事楚,怨由日深。不時,漢王使韓信將兵伐趙,背水列陣,而餘以仁德為居,不用李左車之謀而敗,身死國亡。漢王立張耳為趙王,後二年薨。
初,張耳陳餘同奔亡命,生死不棄,故忍峻吏之辱,恚苦秦之怨。陳王舉義,豪傑並起,二君亂世用命,遂成王業。然世事如棋,一謀而毀千古義,故友成仇,王霸不資,不著春秋業,不得身後名,悲夫,痛哉~~!!仔細回想陳余張耳的友情破裂,根源就是失望。
二人之交絕對不是利益之交,配得上刎頸之交。反目因為失望,失望源自於過高的期望,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面對王離,張耳的兒子張敖尚且不敢前進一步。二人對友情的想法出現了分歧:一起玉碎或者卧薪嘗膽。張耳對陳余的要求應該是出自內心的比對自己的兒子高,所以才會如此憤懣。
可惜張耳面對陳余留下的大印也沒有通過對方的考驗。
相互的失望,走上了敵對戰場。所謂「最愛我的人,卻傷害我最深」。只可惜二人面對的考驗不是刎頸的匹夫之死,而是匹夫逐鹿天下時士之怒。換到個人情景生死與共絕對是可期的,錯就錯在爭鋒天下時的選擇總是會有妥協隱忍後退,而他們之前的友情不允許有任何妥協隱忍後退。
惜哉一個人的一生,如果用上帝視角,拍一部連續的電影的話,你就發現因果糾纏,草蛇灰線。所有的結果,早已經埋伏了原因;所有的答案,早已經醞釀情緒,噴薄待發。
這就是讀史的樂趣。歲月流逝,斗轉星移,器物更換,外表繁雜。然而洗凈鉛華,不變的,還是那一個個人,一個個造物主無意播撒下的,個性迥異因而命運迥異的人。
----------------------張耳與陳余的故事--------------------------
一、
緣起
剛開始的時候,兩人的人生軌跡,就是普通人中的優秀者,被有錢人家看中其才華,娶了有錢老婆的鳳凰男故事。
張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時,及魏公子毋忌為客。張耳嘗亡命游外黃。外黃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張耳,乃謂女曰:「必欲求賢夫,從張耳。」女聽,乃卒為請決,嫁之張耳。張耳是時脫身游,女家厚奉給張耳,張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為外黃令。名由此益賢。
陳餘者,亦大梁人也,好儒術,數游趙苦陘。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陳餘非庸人也。
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秦之滅大梁也,張耳家外黃。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游,客數月。
秦滅魏數歲,已聞此兩人魏之名士也,購求有得張耳千金,陳餘五百金。張耳、陳餘乃變名姓,俱之陳,為里監門以自食。
兩人相對。里吏嘗有過笞陳餘,陳餘欲起,張耳躡之,使受笞。吏去,張耳乃引陳餘之桑下而數之曰:「始吾與公言何如?今見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陳餘然之。秦詔書購求兩人,兩人亦反用門者以令里中。
這裡可以得到三個有用的信息:
1、兩人都有才。所以,鳳凰男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啊,沒兩把刷子,人家白富美會上趕著嫁給你嗎?
才幹是什麼?是認識世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既是一個世界觀與思維能力的體現,也是智商的體現。
懷才和懷孕一樣,藏不住的。
兩人又是老鄉,經歷相似。
這種同,決定了兩人的初始友誼與後來的患難與共。
2、兩人略有區別。特別是氣質脾性上的區別。
這一段對張耳的介紹比較多,即使史書記載有不準確的嫌疑,但是大方面大抵不會差。
張耳絕對是一個交際向的人物。即使考慮到年齡的因素,張耳的天賦氣味,就是交際能力。
女家厚奉給張耳,張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為外黃令。名由此益賢。
給你錢,你能做到千里賓客,地方上的權勢頭面人物都搞定,還能在政治上搞到縣委書記的級別?
你行嗎?
與其說這是張耳努力的結果,還不如說是他本質中的交際天賦與才幹,遇到生髮的土壤,自然開花結果。
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游,客數月。
交際天賦是什麼?是刻意討好、勢利相交嗎?
從張耳交際的範圍來看,這兩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張耳的特性。
陳余是什麼人,是儒生,從後面的表現看,是剛烈執拗的理想主義者;劉邦是什麼人,是市井世俗的世俗現實主義者。而張耳,同他們都能搞好關係。
這需要有很包容的心態和識人的眼光。因為優秀而傾心,因為欣賞而包容。
而陳余呢?前面所說不多,提到三個點,富人嫁女,愛好儒家,與張耳關係好。
後面被秦懸賞、兩人逃跑後的一件小事,很能看出二人的性格差異。
陳余逃跑改名換姓期間,犯錯被小吏鞭打,眼看要忍不住生氣發作,被張耳踩腳暗示,才乖乖服軟被打。
由此可見,陳余還算比較衝動的,當然,他更年輕,年少氣盛也能理解。但是配合上他又喜歡儒家,又有才華,會衝動,很大概率在他身上情感因素影響大。
也許在平凡的年代,這無非就是性格的不同印記而已,兩個人都會取得自己的成就。但是,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代,後續展開了波瀾壯闊的滅秦戰爭與楚漢戰爭,他們被這個時代裹挾,他們也創造和影響了這個時代。而一開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性格差異,在時代動蕩中一步步放大,陰錯陽差,卻又前後呼應,令人嗟嘆卻又合乎情理。歷史的脈絡,就這樣製造著富貴繁榮,絞殺著窮途末路。
二、
衝突
章邯引兵至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郭。張耳與趙王歇走入鉅鹿城,王離圍之。陳餘北收常山兵,得數萬人,軍鉅鹿北。章邯軍鉅鹿南棘原,築甬道屬河,餉王離。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張耳數使人召前陳餘,陳餘自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數月,張耳大怒,怨陳餘,使張黶、陳澤往讓陳餘曰:「始吾與公為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且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安在其相為死!茍必信,胡不赴秦軍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陳餘曰:「吾度前終不能救趙,徒盡亡軍。且餘所以不俱死,欲為趙王、張君報秦。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餓虎,何益?」張黶、陳澤曰:「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後慮!」陳餘曰:「吾死顧以為無益。必如公言。」乃使五千人令張黶、陳澤先嘗秦軍,至皆沒。
當是時,燕、齊、楚聞趙急,皆來救。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諸侯軍乃敢擊圍鉅鹿秦軍,遂虜王離。涉閑自殺。卒存鉅鹿者,楚力也。
於是趙王歇、張耳乃得出鉅鹿,謝諸侯。張耳與陳餘相見,責讓陳餘以不肯救趙,及問張黶、陳澤所在。陳餘怒曰:「張黶、陳澤以必死責臣,臣使將五千人先嘗秦軍,皆沒不出。」張耳不信,以為殺之,數問陳餘。陳餘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豈以臣為重去將哉?」乃脫解印綬,推予張耳。張耳亦愕不受。陳餘起如廁。客有說張耳曰:「臣聞『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今陳將軍與君印,君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張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而陳餘還,亦望張耳不讓,遂趨出。張耳遂收其兵。陳餘獨與麾下所善數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由此陳餘、張耳遂有卻。
趙王歇復居信都。張耳從項羽諸侯入關。漢元年二月,項羽立諸侯王,張耳雅游,人多為之言,項羽亦素數聞張耳賢,乃分趙立張耳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國。
本質上就是一個話趕話的事兒。
不要說好朋友之間,就是夫妻、子女之間,都會有嫌隙的時候。
嫌隙的本質,都是利益與情感的交織:由於情感,就有對方付出的預期;由於現實與利益,對方選擇了優先自利,預期不符。
任何時候,不要抱有期待,沒有什麼付出是必然的。這樣,生活處處是驚喜啊。
張耳被敵人圍困,連親生兒子張敖在旁邊,都不敢去救,但是他傷心、氣憤、責怪陳余在旁邊不救自己,陳余也很無奈,去了都是送死,咋辦?
沒辦法,張耳派人來罵他,他也只能分5000兵,去救張耳。
結果,這些兵連帶張耳傳話的兩人,果真白白送死了。
陳余也沒做錯什麼。老實講,最後他還是分兵5000救張耳,就說明,陳余還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
感情用事,會讓人做對的事,也會讓人做錯的事。
後面,大家都知道了,項羽背水一戰,張耳解圍。
然後,就像普通情侶吵架那樣,
你為什麼不救我?
我救不了啊,你親兒子都不敢去,我真沒辦法?
那也不能見死不救,何況還有十分之一二的機會,我們難道不是同生共死的好基友嗎?
我最後不是還是救你了嗎?自己才1萬兵,給了你那兩個小將5000兵去救你。
別騙我了,我那兩個小將呢?是不是被你偷偷殺了,來我這兒死無對證。你怎麼這麼壞?
我不和你這種人說了,沒想到你會這麼怨恨我,會把我當成這種小人。你以為我貪戀這個將軍權位嗎?啪,說那麼多幹嘛,將軍印給你!
張耳也驚呆了,你說什麼話,我又不是這個意思。
然後陳余去上廁所了,將軍大印放在桌上,還在賭氣呢。
壞就壞在這個時候,張耳的賓客教唆張耳拿走將軍印。張耳一時耳軟,緊急決策中,選擇了真的拿走將軍印了。
這次的吵架,兩人決裂的這件事,值得吵一架,但是張耳借著人家賭氣的話,真的奪人兵權。這件事的性質就變了。
但是這件事的性質,最高不過是兩人化友為敵。
敵人不是天天去追殺的,那是小孩子鬥氣。敵人就是利益導向的,可以擊殺,也可以暫時聯合。
張耳有負於陳余,但是陳余你還在逐鹿中原的複雜博弈環境中,任何事,都不能影響自己搏擊時代浪潮的大前提。
與張耳的事兒是個人恩怨,而在時代動蕩中保全自己,實現翻身乃至王侯富貴,這才是陳余首要考慮的問題。
但是很可惜,陳余讓個人恩怨蒙住了眼睛,個人情感佔據了思維方向,導致了個人的悲劇。
三、
決裂
張耳遂收其兵。陳餘獨與麾下所善數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由此陳餘、張耳遂有卻。
趙王歇復居信都。張耳從項羽諸侯入關。漢元年二月,項羽立諸侯王,張耳雅游,人多為之言,項羽亦素數聞張耳賢,乃分趙立張耳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國。
陳餘客多說項羽曰:「陳餘、張耳一體有功於趙。」項羽以陳餘不從入關,聞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縣以封之,而徙趙王歇王代。
張耳之國,陳餘愈益怒,曰:「張耳與餘功等也,今張耳王,餘獨侯,此項羽不平。」及齊王田榮畔楚,陳餘乃使夏說說田榮曰:「項羽為天下宰不平,盡王諸將善地,徙故王王惡地,今趙王乃居代!願王假臣兵,請以南皮為捍蔽。」田榮欲樹黨於趙以反楚,乃遣兵從陳餘。陳餘因悉三縣兵襲常山王張耳。張耳敗走,念諸侯無可歸者,曰:「漢王與我有舊故,而項羽又彊,立我,我欲之楚。」甘公曰:「漢王之入關,五星聚東井。東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楚雖彊,後必屬漢。」故耳走漢。漢王亦還定三秦,方圍章邯廢丘。張耳謁漢王,漢王厚遇之。
陳餘已敗張耳,皆復收趙地,迎趙王於代,復為趙王。趙王德陳餘,立以為代王。陳餘為趙王弱,國初定,不之國,留傅趙王,而使夏說以相國守代。
漢二年,東擊楚,使使告趙,欲與俱。陳餘曰:「漢殺張耳乃從。」於是漢王求人類張耳者斬之,持其頭遺陳餘。陳餘乃遣兵助漢。漢之敗於彭城西,陳餘亦復覺張耳不死,即背漢。
漢三年,韓信已定魏地,遣張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陳餘泜水上,追殺趙王歇襄國。漢立張耳為趙王。漢五年,張耳薨,謚為景王。子敖嗣立為趙王。高祖長女魯元公主為趙王敖後。
與張耳決裂之後,陳余後面的表現真是令人大跌眼鏡,活脫脫一個被拋棄的怨婦,狠毒報復,目光淺短。
錯誤一:負氣出走,自失政治優勢
被奪兵權後,陳余並不是一無所有。作為反秦陣營里的一方力量,沒了兵權,他還有聲望與幾百人的親信追隨,他具有政治資源與組織資源,這也算是不錯的起點好吧。
生於亂世,有幾個人有這麼好的起步條件?想當年,劉秀才幾個人去河北,也沒見得意志消沉,畏葸不前。
而我們的陳余同志,就是一個意志與目標都不堅定的人。
竟然在反秦事業出現轉折,背水一戰搞定秦軍主力,反秦大業是個人都知道要成了的關鍵時期,不去摘桃子,撈取政治資本,而是去什麼鳥不拉屎的沼澤打魚去了。
幾百人去投靠別人,還是抗秦有功的趙國前將軍,總有人給個位置吧?搞得好投中漢王,那就是創業班底;搞得不好投靠了楚王,後面及時投降,那也是富貴子孫。
去沼澤打魚算怎麼回事?
一句話:沒志氣。
以為過家家啊,賭氣有人看嗎?你是有什麼了不起嗎?地球離了你不轉了?顯得你不慕名利,逼格很高?
錯誤二:情緒折騰,目標不明
後來打贏了,分桃子了。也許項羽對別人有分封不公,對陳余,那真是夠意思了。
誰會喜歡中途的逃兵?逃兵也給了封侯的待遇,不錯哇。
奇葩的邏輯你永遠無法理解,竟然不反思自己的問題,怪別人。張耳那可是堅持革命,一直跟隨反秦陣營入關了。有什麼資格和張耳比?
按道理這事兒和張耳沒半毛錢關係,陳余覺得張耳封王,自己比張耳小,那脆弱的自尊心又破碎了,對張耳更加生氣。
可以說,後面陳余的行事邏輯非常明確,那就是搞死張耳。且不說這點事值不值得這麼做,為了搞死張耳,連自己的安危都不管。既狠毒狹小,又鼠目寸光。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怎麼會被當時的人認為是人才的。
所以說,德才兼備,德在才前。再聰明的大腦,一旦品德有問題,心中有了鬱結,那也是利令智昏,阻礙自己的見識與能力,也害人害己。
然後就聯合齊國,把張耳打了個片甲不留。應該說,這一刻,才是陳餘人生中最揚眉吐氣的一天。可恨沒抓到,不然陳余也許這件事可以翻篇了。
但是不解決根本,還會下一個坑等著陳余跳。
錯誤三:一葉障目,進退失據
按道理,陳余打跑了項羽分封的王,挑戰了項羽的秩序,鐵定是對項羽陣營的叛變。
就算打張耳有挾私憤的性質,那麼更大圖景,應該是考量反了項羽,是否會有更大的回報。
絕對有先後順序,反項羽那是政治抉擇,是重大事項;搞掉張耳,那是私事,是順帶的,絕對不是做決定的依據。
從後面的表現看,陳余完全不是這樣想的。人家就是任性,就是搞死張耳,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一般人的思維,既然反了項羽,那就一條道走到黑,跟著漢王劉邦干啊,抱緊大腿了,還怕沒有你的份?
陳余就是這麼真性情,漢王讓他跟著干,他要張耳的人頭,漢王給了假人頭,他信了,跟著干。等到發現不對,立馬反了漢王。
喂喂,項羽你也已經反過,現在再回去,真的好么?
真是糾結啊,這一輩子還和張耳磕上了。啥事都不用考慮了。
最後結果已經註定了,兩邊都得罪了,那肯定是沒好下場的。
所以啊,這就是一場吵架引發的血案,只不過嵌入了波瀾壯闊的楚漢戰爭,顯得如此一波三折。
事物的發展是非線性的;事物的發展是概率性的。
有興趣的童鞋,可以看看陳嬰的故事,互相對照觀摩,更相配哦。
先在說說司馬遷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司馬遷認為,為什麼以前是那樣真誠的相互傾慕、信任,而後來又相互背叛,彼此的態度是那樣的乖張、暴戾呢?難道不是為了權勢、利害相互交往嗎?(「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豈非以勢利交哉?」)
然而,作為司馬遷的超級忠實大粉絲,個人在這裡卻不大讚同司馬遷的說法。
早年,張耳、陳餘兩人歷盡艱辛,生死相依,這無可厚非。當我們都窮得只剩下內褲時,最珍貴的,也無非賤命一條。士為知己者死,有何不可?
可是,當張耳被圍在巨鹿的時候,已經不是這樣了。
可以想像,隨時會死於秦軍之手的張耳,對於陳餘擁兵觀戰的行為一定是失望之極的,所以才會反覆派人出城求救。他所求的救,不僅是城裡的趙王歇和他自己,更是他們幾十年相依為命的深刻感情。
但陳餘沒法救他。如果陳餘只是孤身一人,那他可以大不了入城,陪張耳同死。但當他的一舉一動關係到手下幾萬人的命運時,他行事就不能那麼魯莽了。這幾萬人跟著陳餘我,是信任我,我何以忍心拿他們的性命去實踐我一個「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諾言?諾言雖重,但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陳餘希望張耳理解他的苦衷,但張耳看到的卻是陳餘的背信棄義。
人生路上,我們都有這樣走著走著就走丟了的小夥伴。
讀書的時候,你失戀了,他可以陪你一起買醉;你開心了,他可以陪你放肆癲狂;在你需要的時候,他總是隨叫隨到。即使吵架,你們也總是能很快和好如初。
然而事情總會起變化。當有一天,我們各自的人生都有了自己另外的牽掛,便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的那種狀態和關係了。
你要一醉方休,我還要回家照顧襁褓中的寶寶;你要我聽你傾述衷腸,我還要趕在下班前把材料做好;你覺得吵架了不是個事,但是我愛人卻覺得你幼稚極端不成熟情緒化,希望我和你少交往。
或許我們對彼此的感情並沒有變。但以前的你我,卻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因為我們都和以前不一樣了。
怎麼辦?
以網上一段說得很好的雞湯做結尾:
成年人之間的友誼,應該是彼此不滲透、不求證、不表忠心,以專業收穫尊重,以人格取得信任。偉大的友誼,不是事無巨細地參與對方的生活,而是在惺惺相惜中保持和而不同。
回答完畢。
以上,節選自個人文章:跟著司馬光混職場∣拿什麼來考驗你們堅若磐石的友誼?,歡迎戳。關於兩人之前的種種故事,文章里有寫,但因為與問題無關,就不粘過來了,歡迎移步公號「流年雜記」。
情隨事遷,感慨繫之矣。——《蘭亭集序》
有一句可能不太有名但很有哲學意味的話:
一個女人對老公說,你當初認識我時是多麼地愛我,可現在為何卻那麼討厭我,要離我而去呢?
老公答:我當初山誓海盟向你求愛,那是我當時內心的真實感受;如今我非常討厭你,也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
患難見真情, 亂世中人性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巨鹿之圍,面對此前橫掃六國的章邯,再加上王離的長城兵團,章邯明顯是想圍點打援,一戰解決各路起義軍。各路諸侯作壁上觀,如果不是項羽這種天才的橫空出現,結果不得而知。陳余的軍隊人數有限,在保存實力活命、出兵送死捨生取義之間,他選擇了折中的方案。兩人之間有隔閡,巨鹿之圍解後,張耳奪陳余兵權後,關係破滅已成必然。 陳余有錯嗎?張耳有錯嗎?都有也都沒有,只能說人性經不起考驗。
首先要確定的是,張陳兩人是否關係好的真的如書中說的一樣不得而知。畢竟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之前都難言說。其次,假如他們的確有真感情,
相愛之深,遇事起變故,就越恨的深。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男女朋友不和平分手,互相都會覺得是對方的錯,互相都會覺得對方欠了自己的感情帳。其實差不多的,張陳二人就是關係真的好,所以,當對方做了自己不能忍受的錯事,就想到自己曾經的付出憤憤不平。當然,從事情到了鉅鹿之戰解圍後,張耳得救,再揪住不放死咬陳錯,張耳錯在先,他是那個先懷疑好友的人,他是那個沒有修復朋友關係的人,他是那個自己得到好處沒有分享的人,他是一個自私的人。當然,說說是一個刎頸之交,但是卻是父子相處的關係,原本就不平等,有更多愛的就放縱,大概是人的天性吧。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豈非以勢利交哉?
張耳的問題。
張耳,是魏國大梁人。他年輕的時候,曾趕上作魏公子無忌的門客。張耳曾被消除本地名籍,逃亡在外,來到外黃。外黃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兒,長得特殊的美麗,卻嫁了一個愚蠢平庸的丈夫,就逃離了她的丈夫,去投奔她父親舊時的賓客。她父親的賓客平素就了解張耳,於是對美女說:「你一定要嫁個有才能的丈夫,就嫁給張耳吧。」美女聽從了他的意見,終於斷絕了同她丈夫的關係,改嫁給張耳。張耳這時從困窘中擺脫出來,廣泛交遊,女家給張耳供給豐厚,張耳因此招致千里以外的賓客。於是在魏國外黃做了縣令。
他的名聲從此更加大起來。陳餘,也是魏國大梁人,愛好儒家學說,曾多次遊歷趙國的苦陘。一位很有錢的公乘氏把女兒嫁給他,也很了解陳餘不是一般平庸無為的人。陳餘年輕,他就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張耳,兩人建立了斷頭不悔的患難情誼。
秦國滅亡大梁時,張耳家住在外黃,漢高祖還是普通平民百姓的時候,曾多次追隨張耳交往,在張耳家一住就是幾個月。秦國滅亡魏國幾年後,已經聽說這兩個人是魏國的知名人士,就懸賞拘捕,有捉住張耳的人賞給千金,捉住陳餘的人賞給五百金。張耳、陳餘就改名換姓,一塊兒逃到陳地,充當里正衛維持生活,兩人相對而處。里中小吏曾因陳餘犯了小的過失鞭打他,陳餘打算起來反抗,張耳趕快用腳踩他,示意不動接受鞭打,小吏走後,張耳就把陳餘帶到桑樹下,責備他說:「當初和你怎麼說的?如今遭到小小的屈辱,就要死在里吏身上嗎?」陳餘認為他說的對。秦國發出命令文告,懸賞拘捕他兩人,他倆也利用里正衛的身份向里中的居民傳達上邊的命令。
陳涉在蘄州起義,打到陳地,軍隊已擴充到幾萬人。張耳、陳餘求見陳涉。陳涉和他的親信們平時多次聽說張耳、陳餘有才能,只是未曾見過面,這次相見非常高興。
劉邦在外國和前六國貴族家能居住幾個月能是普通人嗎?表示對秦始皇的蔑視取得地位才是真的承認地位手段吧,其實這裡說明他們老早有暗中瓜葛,只不過陳勝沒有直接會面,算命的估計是秘密聯絡點,起義其實是有一定組織性的 ,史記裡面最有名的基友故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