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和諸葛亮對魏國不斷北伐的根本目的何在?
後諸葛亮時代,諸葛亮和姜維的討伐活動成效甚微,屢次討伐並未影響到魏國根基,反而導致自己國庫空虛,使蜀國成為三國中軍事經濟最差的一方,在中期即可預見其結果的情況下,精明的諸葛亮為何無休止的繼續討伐活動,是如易中天前輩所說,為穩定本國政治,安內必驤其外么,該說法最接近核心答案嗎
但凡把諸葛亮、蔣琬、費禕、姜維戰略混為一談來講北伐的人對三國鼎立歷史變化全都不理解。蜀漢北伐從225年開始籌備,至262年為止,總共37年。諸葛亮當初分析北伐成功最基礎的一個條件是待天下有變,歷史的局勢則每一年都在變化,不能把數十年的戰略一概而論。而且國防策略是否正確還需要根據敵國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某個時期策略正確不等於一直正確。
諸葛亮時期,曹魏北方受科比能和公孫淵牽制,兵力不能集中防備蜀漢。公孫淵兵力約有十萬之眾,燕國人口約六十萬,是一個僅次於蜀漢的國家。詳細看公孫淵兵多,司馬懿兵少,為什麼公孫淵輸了? - 三國『
《晉書》所統計30萬乃遼東郡人口,未計樂浪、帶方二郡。
《後漢書.郡國志》:記順帝永和五年,遼東郡戶六萬四千一百五十八,口八萬一千七百一十四(此載有誤,以一戶五口記,當在三十二萬口左右,與有《晉書宣帝紀》「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吻合,《後漢書》記載當為二十八萬。)玄菟郡戶一千五百九十四,口四萬三千一百六十三(記載有誤一千當為一萬);樂浪郡:戶六萬一千四百九十二,口二十五萬七千五十。共合計近六十萬口。
東漢末年遼東未發生大戰,青、幽二州人口大量流入,三郡即不增亦不會減少過半。
軻比能在234年才統一了漠南鮮卑,所以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才拉攏到了他。但鮮卑部落軻比能、步度根亦常年侵擾幽、並二州,田豫、畢軌都曾吃過鮮卑的虧。詳細看為何并州地區在三國時期,在題主的認知中其存在感幾乎為0,怎麼說也是東漢十三州啊? - 歷史地理學
公孫淵、軻比能對曹魏之影響並不亞於漢中的諸葛亮,曹魏在幽、並、青三州所投入兵力至少超過十萬。曹魏揚州、豫州、徐州、兗州、荊州的部隊則負責防備孫吳,曹魏軍隊是輪休制度,非戰爭時期一部分主力在後方休養,曹魏大約有十萬中央軍在洛陽。
曹魏在雍、涼駐防兵力,早期大約只有五萬左右,戰爭時期由中央派遣增援部隊。以街亭之戰為例,曹真在雍州部隊大約只有五萬,曹叡領中央軍增援,派張郃領五萬進攻街亭,加上長安本部兵力大約不過十餘萬。後期曹叡聽取司馬孚建議在關中增派常備部隊,又遣冀州農丁五千於上邽屯田。
《晉書?宗室?安平獻王孚》:孚以為擒敵制勝,宜有備預。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宜預選步騎二萬,以為二部,為討賊之備。又以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遣冀州農丁五千屯於上邽,秋冬習戰陣,春夏修田桑。由是關中軍國有餘,待賊有備矣。後除尚書右僕射,進爵昌平亭侯,遷尚書令。
諸葛亮為長期作戰,在漢中實施屯田,又設立督農運糧。蜀軍極盛時兵力十數萬,郭沖認為諸葛亮在祁山時兵力八萬,裴松之認同這個說法。合漢中駐防軍,在諸葛亮時期蜀漢前線部隊就已經超過十萬,諸葛亮並無兵力上的劣勢。特別是228年曹休於石亭大敗,東線非常吃力。234年,孫權領十萬攻合肥新城,陸遜、諸葛瑾令萬餘入江夏。說到綜合國力消耗,曹魏並不亞於蜀漢,況且多線作戰的曹魏會比較被動。
《孫子兵法》云: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
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
雖然國力懸殊,可是讓敵人的主力部隊找不到決戰的地點和時間,一直進攻敵人薄弱的地方就變成了以強凌弱之勢,空有蠻力而無處用就等於沒用。單純的羅列國力和人口,忽略全局戰略才會認為蜀漢、孫吳無可勝之機。
配圖是諸葛亮進攻思路,諸葛亮以漢中為軍事基地,主要走祁山一路出兵,所意圖是截斷天水、南安、隴西與長安的連接,封鎖進入關隴要道,將隴西據以為己有,再以此為根據地,往東可以進攻長安,與漢中部隊形成夾擊之勢,往西北能夠佔據涼州。這個戰略正是建立在動搖曹魏根基的想法上,諸葛亮並不是盲目出兵,亦不是故意打壓魏延。若按魏延的打法,攻陷了長安以後仍然要與魏軍在關中平原交戰,根本不能夠割據所得領土。
認為諸葛亮為了情懷作戰或轉移內部矛盾,什麼以一州之力伐九州或認為諸葛亮自不量力,這些人都是太小看諸葛亮的謀略了。諸葛亮從政治到軍事都是一名實幹家,怎麼可能為了不切實際的想法而盲目進兵。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割據隴西、涼州的戰略擁有實現可能性。
進入蔣琬、費禕時代後,蜀漢的戰略由進攻轉為防禦,主力撤回成都,這並非蔣琬、費禕膽小如鼠。諸葛亮死後,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韓龍刺殺了軻比能,使已統一的漠南鮮卑分裂。三年後,司馬懿北定燕國。其次同事鮮卑各部向曹魏稱臣,慕容、宇文、段等各部由此知名。這意味著曹魏不僅能把幽、並、青的主力部隊回撤,白白得到燕國60萬人口與數萬兵力,國力徒增,曹魏可以往西線增兵。
238年,蔣琬率主力進入漢中,任姜維為涼州刺史,別遣姜維輕軍入羌,頗有戰果。蔣琬的意圖仍是想霸佔涼州,只不過跟諸葛亮不同,直接跳過了南安、天水、隴西各郡,對涼州進行長期侵襲,而姜維兵力不多,成本較少。241年,蔣琬把蜀漢軍事基地轉移到,企圖走漢水、沔水攻取上庸、魏興,幸好蔣琬病重,把兵權交給了費禕。
蔣琬、費禕時代進攻路線,主要由姜維統領不足萬人的部隊避開魏軍邊防主力直接襲擊涼州,戰線最遠處已到達西平郡。247年時姜維把白虎文、治無戴等羌族首領迎入蜀中,以低成本取得不錯戰果。硬傷是姜維兵力過少,難以跟郭淮、夏侯霸決戰,只能以游擊的方式作戰。
244年,魏幽州刺史毌丘儉將步騎萬人北擊高句驪,這說明曹魏在幽州部隊已然不多。同年,曹爽領兵十六萬伐蜀。當時漢中守備軍只有三萬,費禕率主力從成都出兵增援,最終曹爽不得入漢中而大敗。要知道蔣琬、費禕在諸葛亮死後進行了近十年休養生息,而曹魏仍然主動進攻,並不是因為蜀漢經濟沒有發展,而是消滅軻比能和公孫淵的曹魏與諸葛亮時期的曹魏不能相提並論,好在曹爽擅權後激起內部矛盾,曹魏無力再策劃伐蜀。司馬懿解決了曹爽,王凌又密謀立曹彪為帝,一直忙到251年,司馬懿自己也死了,第二年孫權病逝,曹魏和孫吳兩國都進入調整時期,諸葛恪大破司馬昭的東興之戰發生時已在十二月。
回到題主的問題,姜維北伐的根本目的是什麼?253年,費禕被刺。姜維開始掌控蜀漢兵權,他同年響應諸葛恪出兵北伐,當時司馬師剛剛掌權,政權不穩,是非常有利的時期。隆中對所指天下有變,正是此時。結果司馬師取虞松之計,行周亞夫故智,對諸葛恪避而不戰,別遣關中主力進攻姜維,姜維因準備不足,兵糧用盡而撤退。這一次孫吳、蜀漢趁東關大勝北伐,從諸葛恪、姜維主觀看來合情合理,然而儘管孫吳上下反對,蜀漢的張嶷、諸葛瞻也不支持。再從結果看來,這一次進攻都是過於冒進了,徒勞損耗國力。
姜維掌權後更改了蜀漢原來布防戰略,情況如下。
《三國志·姜維傳》:初,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并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姜維把漢中布防改為集中兵力於漢、樂二城,放敵入國門而圍剿之。在武都、隴西地方設立圍守,建立自己進攻天水、南安、隴西的防區,蜀漢軍事重心由漢中轉到了武都。姜維常領數萬部隊在西邊遊走,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大破王經數萬部隊,若能進而攻陷狄道,封鎖涼州與隴西各郡連接,姜維仍然有可能割據涼州。當時曹魏發生了毌丘儉之亂,姜維若不出兵北伐反而不合理。等陳泰、鄧艾援軍趕來,姜維只得無奈的戰略性退兵。第二年轉攻上邽,在段谷被鄧艾擊敗,蜀軍死傷甚重。再次年諸葛誕討伐司馬氏,姜維出兵駱谷牽制司馬孚、鄧艾,由於前一年大敗,姜維沒辦法打硬仗。進攻方向也不再婉轉,令敵人一眼就看得出自己的意圖,於是這一次沒發揮任何作用。至於262年的侯和之戰,已經接近蜀漢滅亡,不在討論範圍。
總結蜀漢37年軍事動向能夠得知,在諸葛亮時期北伐最為有利,光是令曹魏增援雍州就已經能令其國力疲憊,令曹魏在雍州投入大量兵力,沒精力對付公孫淵、軻比能也是好事。諸葛亮奪取三郡以割據涼州也是最妥當最具有可能性的戰略。蔣琬執政時期對國力有恢復之功,但並不是高明的戰略家。司馬懿北攻遼東時,蔣琬沒能籌劃大規模軍事行動,錯過一次機會,又企圖從涪走水路進攻,行險計。費禕時期,國力仍舊平穩增長,姜維輕兵入羌也獲得許多戰果,還有重創曹魏的興勢之戰,但司馬懿發動政變時費禕沒能組織大規模軍事行動也是目光有限。
可無論如何,諸葛亮、蔣琬、費禕時期對蜀漢國力都沒有明顯的損耗,並不存在此三人令蜀漢國庫空虛的說法。自姜維起蜀漢才連年興兵,且把戰線全面由漢中移到武都、隴西,補給尤為困難,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能在祁山屯兵八萬,姜維只能出兵四五萬的原因,戰線拉的太遠。考其根本,姜維雖與陳衹關係不錯,但手握重兵的姜維政治危機感比蔣琬、費禕都沉重,必須要通過軍功來樹立自己威信。其次姜維本是雍、涼之人,對當地人心、地形熟悉,若能在此地獲得根據地,能有效建立起防線,好割據涼州。朝中因為陳衹病死,黃皓秉政,局勢相當緊張,姜維在這局勢上還有了段谷之戰的劣跡,遭到譙周等本土勢力不滿,新上台的諸葛瞻亦對姜維反感,蜀漢面臨著內部分裂,綜合因素下才導致蜀漢國力大幅度下降,百姓面有菜色,其罪當在劉禪昏庸、黃皓奸惡、姜維好戰、諸葛瞻無為身上。當時諸葛亮已死二十年,與他並無直接關係。
關於蜀漢國力看三國里以蜀漢的國力是否怎樣北伐也不會成功? - 歷史
最近還有人問我用什麼地圖,已經回復過許多次了。我用的地圖是發現中國,地圖數據大多由網友編輯,編輯時可用古今對照,許多朝代都有,不過有些地方還不夠精確或有遺漏,有待完善,郡治所在通常不會錯,最難考證只是一些具體屯兵地點,比如古道、峽谷、山丘、古城之類。以攻代守之說是很有道理的,因為當時曹魏國力其實比較虛弱,吳蜀與曹魏國力處在比較接近的一個時期。只要進攻,就能不斷消耗曹魏國力,迫使它不斷動員士兵。如果不進攻,給北方休養時間,國力恢復過來了,就徹底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了。
實際上,隨著諸葛恪之死,東吳就基本不再發動大規模進攻。淮南三叛最後一叛之後,魏國6年沒有大的戰事,隨即就出兵18萬滅蜀(《晉書-文帝紀》),17年後,滅吳統一天下,總共耗時23年。而之前三國已經鼎立了多少年呢?40多年(從劉備進川算起)。
曹魏當時國力相對虛弱有一下兩個原因:
1. 曹操、曹丕等多次南征損失慘重。現在赤壁之戰曹軍疫病嚴重是敗北的主因之一已經是一大共識了。但古代醫療條件差,疫病是很容易造成部隊大量減員的。赤壁之戰一般認為曹軍至少出動了20萬人,本來是以天下之勢擒拿江東,卻反而被孫劉打成了戰略反攻,江陵都未能保住,可見曹軍損失其實不小。曹丕即位後,再次出動重兵總攻東吳,結果頓兵于堅城江陵之下,再次疫病嚴重,「士卒多死」(《賈詡傳》),最後在大好局面下被迫撤圍。石亭之役曹休重兵又被陸遜誘殲,10萬大軍被擊潰,軍械輜重損失不計其數。
這幾仗下來之後,曹操平袁氏、劉表所得到的幾十萬機動兵力,可能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
2. 魏國徵兵已經接近飽和。漢末群雄逐鹿,中原受到嚴重破壞,「生民百餘一」、「萬姓以死亡」(曹操詩),「今雖有十州,不及漢時一大郡」(《陳群傳》)。並且,連年征戰,使曹魏無暇大力清查戶口,甚至只粗略清點一下戶籍,就開始算有多少兵甲(《崔琰傳》)。東漢末年,北方人口至少有3000多萬人(《後漢書-郡國志》),而根據《晉書-地理志》,魏滅蜀之前,政府控制口數卻僅400多萬人。這還是司馬昭"治兵繕甲"6年之後的數據,可見之前魏國能掌控的人口更少。雖然北方的實際人口遠多於此,但政府沒有查到,不能轉化成兵甲,軍事上也沒有用。
魏國政府實際控制人口僅400萬,如果跟蜀吳一樣以10:1之比轉化為常備軍,則魏國總兵力不能超過40多萬人。但實際上魏軍總兵力可能達到60萬(《晉書》司馬昭言,各路勤王軍總兵力50萬,淮南叛軍10萬)。這是因為,看過地圖都知道,魏國國境線漫長,且要防諸胡,兵力一分散,也就沒有多少了。400萬人口養兵60萬,對於魏國來說已是竭澤而漁,很難再增加,所以連打個公孫淵魏臣都是各種叫苦、反對。
相比之下,蜀、吳只要再努力徵兵一把,卻可以集結一支對魏國足夠形成威脅的大兵團,例如蜀國口數94萬可集結兵力10餘萬(《晉書-宣帝紀》所聲稱的諸葛亮北伐總兵力),吳國口數240萬可集結兵力20萬(《諸葛恪傳》)。在局部上,蜀吳甚至可以佔有不小優勢。
因此,蜀、吳北伐,是很有利可圖的,如順利,進可以奪下西涼、淮南,進一步削弱魏國,增強自己(魏國不暇控制的不少人口,如果被蜀、吳拿下,很可能反而可以實力大增)。退也可以不斷消耗魏國,讓它只能應戰,不能爆兵,無力發動滅國進攻。
實際上《後出師表》也就是這個意思:「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為什麼民窮兵疲還要打?因為可以讓曹魏也民窮兵疲。
有不少說法說後出師表其實是諸葛恪寫的,如果真是這樣,其實也很符合他的見解和實際行動。
已攻代守
《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蜀漢之誤:始於荊州、西川兩分兵力..
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摘自蘇洵《項藉》,見姚鼐《古文辭類纂》「論辨類」 [毛澤東讀書的筆記和談話] 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
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摘自蘇洵《項藉》,見姚鼐《古文辭類纂》「論辨類」
[毛澤東讀書的筆記和談話]
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譯東讀姚鼐《古文辭類纂》「論辯類」蘇洵《項藉》的批語(見《毛澤東讀文之古籍批語集》第106頁)
蘇洵的《項籍》是其《權書》中的一篇。文中談到劍門相隔的西蜀盆地的地理特點與歷史上拓展政治基業的關係。他認為那裡作為防守自安的根據地尚不理想,作為進取中原,經營天下的基地則更有諸多不便,上面引的那段話就是他舉的一個例子,其中「諸葛孔明年荊州而就西蜀」一句,引出毛澤東的發揮,提出三國時蜀漢終不能進取天下,首先是因為諸葛亮出茅廬時為劉備設計的戰略本身有錯誤,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告訴他:「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叔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若跨有荊、蓋,保其岩阻,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熟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後來劉備基本上是按此戰略來經營的。
毛澤東著出,這個戰略的弊端,是使本來兵力有限的劉備又分散兵力。毛澤東的批語是頗有史家見地的。劉備在佔據荊州這塊雖然重要但卻是是非之地後,要前去取西川,便只好讓關羽領重兵把守,這是毛澤東說的「二分兵力」。佔了漢中、成都後,諸葛亮又長期領兵經營漢中,這是毛澤東說的「三分兵力」。結果關羽失掉了荊州,劉備盡起傾國之兵伐吳,又大敗而歸,蜀漢的鼎盛期就過去了。餘下來,儘管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勞而無功,只不過勉強維持罷了。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歷史事件,評書中說,京戲中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毛澤東則不然,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毛澤東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於街亭之敗,而在於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毛澤東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一九二○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曾說,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來」;晚年還曾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準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一再流露對李世民能征善戰的讚賞(關鍵啊)君主制御將帥是用兵弊法,兵家大忌。毛澤東在他數十年的戎馬生涯中十分重視對戰爭指揮藝術的把握,賦予前方將帥戰場指揮臨機決斷的全權,充分發揮了前方將帥在戰爭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在整體戰略高度統一的前提下,前方將領必須發揮能動作用,自覺根據戰場實際,機動靈活地組織作戰,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確保實現中央的戰略意圖。宋太宗趙匡義在對契丹的戰爭中秉承「弊法」制御將帥,被毛澤東稱作「無能」、「此人不知兵」,極力唾棄。
老問題還有贊么?呵呵,先上兩幅圖,第一幅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第二幅圖不知道是哪裡的,諸葛亮「六出祁山」,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第一次,值諸葛亮失街亭,是他自己的問題,經驗不夠豐富。街亭不可能守得住,如果多帶些兵,或者在圍攻隴右浪費時間少一些,抓緊時間主力去防備街亭,可取隴右成功並打通羌人通道,手持三州(益州、涼州、南中和一部分雍州)加上曹魏有遼東、東吳、匈奴和羌的威脅在外,對其篡漢逆立反對的士族紛爭在內,又兼之中原數歷戰亂,十室九空,而荊揚益沃野千里尚未開發完畢,蠻族還有大量的可動員人口,形成戰略均勢甚至戰略優勢也不是幻想。結果被曹魏從匆忙應戰中反應過來,張郃迅速擊潰馬謖,使得諸葛亮全線敗退,一次北伐除了收到一些涼州大姓包括姜維和獲得一些人口以外,成果盡失。歷史上的馬謖,似乎是因為敗軍之後逃跑才被斬的,諸葛亮自貶三級也是領導責任。當時曹魏防禦重點是東吳,合肥一帶是東吳和許都的中心點,只能依此守城,而隴右空虛,兵務廢弛,自此之後,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
第二次,魏大司馬曹休中周舫之計,曹家千里駒去世,東南方向前有夏侯惇後有曹休,皆為忠誠之士兼之能力出眾,自此之後對吳防禦禍亂不停,諸夏侯曹對於曹魏的拱衛作用眾所周知,諸夏侯曹的二代們除了曹爽曹肇略有才能以外,其餘皆是無能之輩,我們說蜀漢後期面臨人才危機,但是曹魏政權的「親族人才危機」似乎更早爆發,影響力更大,直接導致了司馬氏代曹。諸葛亮藉此之機,以數萬兵力一路伐魏,以期取得有限但極有戰略意義的戰果,主攻方向選擇曹魏主防方向陳倉,應該說也是正確的,陳倉是長長陽關大道的最北端,易守難攻,破陳倉則關中平原無險可守,然而曹魏的郝昭一戰成名。曹真立馬派兵來追,諸葛亮則糧草不足撤退,然後伏兵殺了王雙,然而也基本無功而還。這次之後,魏軍知道諸葛亮厲害,開始重視雍涼軍區的建設。
第三次,諸葛亮派陳式攻打武都陰平二郡,作戰規模不大,屬於誘敵之計,自己帶領主力準備打援。郭淮看到諸葛亮主力來了就堅守未出,這次作戰蜀漢獲得了陰平和武都二郡,雖然人口很少但是獲得了有效的戰略基地,將蜀漢邊界從梓潼推進到陳倉。魏軍派兵還擊,下雨糧草不足撤軍。
第四次,其實是曹真伐蜀,遇到了大雨,曹真只得撤退。之後曹真去世,曹魏失去最後的親族大將一股肱,曹真大將軍為人雅量高致,對曹魏忠心耿耿,對士卒體恤寬厚,在與諸葛亮的三次戰役級周旋中不落下風,因伐蜀失利而抑鬱早死,可悲、可嘆。之後曹魏雍涼軍務落入司馬氏的囊中,也可見到當時曹魏承平已久,二代們均棄武從文不願再戰的天下大勢。諸葛亮派魏延吳懿追擊魏軍,對上費曜和郭淮,結果魏軍二軍皆敗,全部退回秦嶺山脈以北。
第五次,諸葛亮出兵斜谷,準備對魏國主力會戰。相應的,魏國新上台的司馬懿剛上任經驗不足,無視張郃以逸待勞的戰術,結果被蜀軍割麥之後大敗,光下級軍官砍頭就3000多。。士兵損失至少1萬以上,張郃也與此戰中殞命,自此魏五子全歿,英雄時代徹底落幕。諸葛亮後因糧草不濟而撤退,極為可惜。李嚴的表現似乎和演義中不同,操辦軍糧並無不力,但事後參了諸葛一本,平心而論,李嚴能力在蜀漢官僚中出類拔萃,大建宅邸不過是當時高官的常見情況,爭取權力排除異己也是正常的政治鬥爭,惜乎李嚴與諸葛亮一則為私一則為公,二者高下立辯,李嚴不配稱為國之棟樑。
第六次,諸葛亮吸取了2-5次兵糧屢屢出現問題的矛盾,休養生息練兵修武達3年之久,並約孫權攻擊合肥,夾擊曹魏,曹叡政權迎來了第二次危機,但君臣一體,先破孫權後拖蜀漢,成功的將諸葛丞相耗死在五丈原,將星隕落、天命難違,諸葛亮一生忠、義兩全,鞠躬盡瘁,軍事上除第一次北伐犯了戰略失誤以外,其餘幾次可稱天下奇才,遠高於當時的曹真、司馬懿等人,而且就算第一次有失誤,難道就必須算無遺策才算名將么?曹操失誤多少次?由諸葛亮培養起來的後輩軍官也有姜維、馬忠、王平、廖化、張翼、霍弋等人,皆是德才兼備之士,才華在敵國都有高評,在諸葛亮、姜維的帶領下與曹魏周旋,沒看出來這些中層軍官的「素質」比曹魏低多少,難道蜀國滅亡的時候,胡濟、閻宇等人不可大用也要歸罪於諸葛亮么?當時他去世都30多年了!反觀魏吳,魏國後期揚名的只有張特,跟羅憲差不多,除此之外都是滅蜀滅吳的將軍,軍力碾壓,將領的能力反而不易看出,兩軍折衝中蜀漢組織嚴密,較少失誤,魏軍則經常出現問題,與將領素質不幹關係,至於吳國幾乎無人可用,不用多說;政治上各方勢力調和,人民勞而不怨,經濟、技術也得到較大發展,奠定了蜀中後來上千年的經濟基礎,蜀錦也是當時少數的奢侈品,開發南中,大大提高了當地的生活水平,人才上給蜀漢提供了之後20年的執政人選,蔣費董基本都是諸葛亮丞相府培養的人才,之後蜀國政治迅速混亂腐化,文學上前後出師表嘔心瀝血,感情至真透入骨髓,孤篇可以傳世,道德上厲行節儉,忠義兩全,執法嚴明,可謂千古一人,士人永遠的精神偶像。至於什麼「諸葛亮不培養人才」「諸葛亮專權」「諸葛亮不懂軍事」等庸俗小人的蒼蠅嗡嗡,不必浪費時間辯解。
姜維九伐中原,防禦曹爽伐蜀、 洮西之戰大破王經,均為難能可貴的戰鬥勝利,在曹魏承平,自定軍山之後數十年生育教訓之後,國力已日漸增強,遼東、匈奴、羌人也漸漸為其所制,合吳蜀之力已難與曹魏爭雄,在幾乎整個三國的歷史中,均為蜀攻魏守的狀態,原因很多,一,蜀國國內團結一致,除曹丕曹叡年間相對比較平和以外,曹魏一直有動搖國本的權力之爭,將領的忠誠度、信任度也遠不如武帝、文帝的年代,因此不敢輕易用兵,蜀國政治清明,魏國則一直荒淫無度,在任者荒淫無行,凝聚力極差,二,蜀國地理位置優越,秦嶺大部分時間都掌握在蜀軍手裡,三國時代後勤補給壓力很大,幾乎只能靠牲畜(價值要遠高於現在的運輸卡車),一旦失敗損失極大,曹魏三次伐蜀,分別發生在230年、245年和263年,分別都幾乎攢了一代人,加之北人難以適應南方氣候,容易出現病疫,多數時間魏國不敢冒進,三,魏國平定天下是有順序的,先平蠻族,後定遼東,之後才輪到蜀,吳國滅亡更是20年後的事情了,蜀國早滅晚滅,無所謂,四,兵力對比一直沒有足夠優勢,魏國受限於上述原因,伐蜀的兵力一直只能有十幾萬到20萬,即使司馬昭總動員全國兵力也未超過20萬,而蜀國實力也並不弱,第一次北伐諸葛亮6、7萬但屬於攻其不備,之後一直有10萬左右的對北方的作戰軍隊,到姜維後期全國兵力達到了13、4萬,試問17、8萬攻擊10萬,有何勝利的把握?因此曹真、曹爽兩次伐蜀均被擋在了漢中之外,雖然有大雨、長途行軍等問題,但是即使正經打一場,恐怕也未必能贏。
到了這裡我們將三國時期形勢做一個梳理,有利於評價諸葛亮與姜維,東漢人口高峰期曾經有幾千萬人,但桓靈年間接連天災人禍,兼之連年征戰之後中原人口十無存一,漢中之戰結束於219年,之後基本無大規模戰爭,我個人估計當時全國人口不算匈奴和羌人,未必夠得上300萬,曹魏100萬出頭,遼東2、30萬,孫吳6、70萬,蜀漢3、40萬,曹魏的比例也許就30%多,任意動武容易被群蟻戰術咬死,但地廣人稀,發展潛力大,因此採取守勢首防吳國再防蜀漢,伴隨著國力恢復,先搞蠻族,再搞遼東,最後搞蜀吳由易至難是正確的,兩川並未收到太大的戰亂,人口跟獻帝即位時差不多,所以為什麼隆中對裡邊說益州沃野千里,兼有荊益待天下有變即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蜀漢地窄民稠,正是用武之時,亂世用武又有什麼錯誤呢?打東吳失敗過一次再次嘗試仍有長江水戰之險,沒有把握;東吳四面都受制於人,打西蜀有地利之險沒有把握,兼之曹魏實力第一,戰略上連蜀抗魏選擇,戰術上配合蜀漢作戰也是最好的選擇,一旦攻下合肥,即可直襲許都,曹魏的統治基礎就動搖了,東吳主動進攻合肥數次之多,也有相當的兵力,並不是偏安一隅,那些所謂的「東吳世家偏安一隅」就太唯心主義了。三方都有勝機,總的來看,曹魏佔優,而三方孰勝孰又都有看天時,看地利,看人和。到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228年)的時候,經過近10年的休養生息,我個人估計全國人口已經恢復至400萬出頭,曹魏150萬,佔比近40%,蜀漢60、70萬,東吳不到100萬,遼東3、40萬,南中,山越各20萬,曹魏的實力已經接近蜀吳之和,諸葛亮正是看到如此因此才夙興夜寐規劃伐魏,平南中時,叛亂人數達到萬人,征服之後充抵軍隊人數也不能太少吧,而且一下子獲得了20多萬的居民,這些人經濟非常落後,但是可以抽調去屯田啊!正是有了南中的補充,諸葛亮才有底氣去北伐。因此諸葛亮的國策,是非常正確的,戰爭期間用武,不打仗幹什麼?劉益州劉荊州倒是不打仗,暗弱之主而已,蜀漢攻擊曹魏以弱攻強,也沒有錯誤,戰術上出祁山也有很大的成功的可能性,可惜壯年時稍欠武運而之後又天不假年,所謂「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時」的評價確實到位。
蜀漢滅亡時,曹魏450萬,蜀漢100萬,東吳250萬,估計當時全天下800萬出頭(山越、遼東、南中都已平定),曹魏人口佔比超過了50%且超過了蜀吳兩國,外憂內患都已清除,因此統一全國只是時間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姜維早期還可以看做是繼承丞相遺志,貫徹丞相路線,但到了後期就基本屬於禍國之舉,擅自發動大戰,以至於有段谷之敗,士兵傷亡過萬,致使蜀漢提前數年滅亡,戰爭不是說不能打,而是說忘戰必危好戰必亡,仗打多了,免不了要出些紕漏,諸葛亮失街亭也差點兒全軍覆沒;在256年段谷大敗之後,還要勾結陳祇在朝中明爭暗鬥出兵伐魏,想殺掉主和的黃皓以致於被大家孤立,我就不知道姜維是怎麼想的了。我們想如果不是姜維在劉禪投降之後詐降以復漢室,或者書上有想「勞國給自己立功」或者「欲反叛而自立」的文字(反正沒人知道姜維咋想的,陳壽黑他也沒有別的史料給他洗白了),姜維恐怕就是逆臣賊子了。蜀漢後期主和派抬頭,並不單單是益州豪強安土重遷,或者諸葛亮及蜀漢三傑死後沒人能壓制主和派,這樣想就太唯心主義或者主觀思維了。益州本土派在時勢支持的時候,也是支持北伐的,而益州主和派後期的作為,我認為是正確的,費文偉是荊州派,他也限制姜維北伐,所以北伐與否並不是荊益矛盾,而是喪心病狂派與理性派的矛盾。
姜維歷史評價貶多於褒或者功過相抵基本是問題不大了,但有的罪過本不是該他承擔的,例如連年征戰導致蜀民「面有菜色」也歸罪於姜維。相比之下,曹魏的剝削壓榨其實更狠,一般認為曹操末年兵力就有個20萬左右了,那時也就100萬出頭人口,5人養一個兵,曹魏後期更是可達近40萬的軍隊,當時也就400多萬人,兵/民比例雖然略小於蜀漢,但是蜀漢、東吳恐怕得有n多人都是軍屯民吧,例如東吳蜀漢遷走的那些山越民、南中民,基本上屬於「國營農場」工人吧,所以總體比例,我估計也就是相當,談何「蜀漢壓榨更甚」?而且三國當時都是長期軍屯,諸葛亮伐魏,姜維伐魏都是勝多負少,即使失敗,也很少有段谷這樣的大敗(基本上2次大勝,諸葛亮第5次北伐,姜維背水一戰破王經,數次小勝,小敗幾乎沒有,1次大敗段谷,)。人口、物力損失魏遠大於蜀,光曹真、曹爽那兩次伐蜀(上一句沒算這兩次)損失就多少啊,還不提多年交戰隴右被蜀漢擄走的人口了,也不能把蜀漢的衰弱都歸於諸葛亮、姜維吧。
再說一句姜維放棄漢中「重門」政策,「重門」政策即漢中布重兵,禦敵於國門之外,這在正常的兵力對比下是正常的,蜀漢之難,難於上青天,光是陽平關、劍閣就是易守難攻的地方,蜀漢開國時,除了魏延守漢中以外,後邊還有張飛守巴西,馬超守梓潼,成都的門戶前邊有無數牛逼地方,當時的蜀漢兵力也強盛,攜荊州之兵,並益州劉璋的降兵以及馬超部,兵鋒至少十餘萬,西線兵力要超過曹操所以才敢打漢中,加上與東吳屬於盟友,布防兵力不多,所以才可以採取重門策略,而諸葛丞相時期,魏蜀的實力差距也要較小,所以才可以採取「重門」策略,到了後期,魏國一次就可以動員15、6萬,同時可以兼防東吳,蜀漢只有13、4萬人,面對北方只有10萬人,可見實力差距是有多大(即使如此,如果不是被偷渡陰平,蜀漢還是輸不了,估計還是曹魏無功而返。這時候,即使採取「重門」也不夠「重」了,等於沒用,放棄重門,不是姜維的罪責。
蜀地是個別人不容易打進來,你自己也很難走出去的地方。窩在天府之土當個偏安的土豪是極好的,還有美麗的成都妹紙。
可是諸葛亮 姜維志在中原漢室,漢國這個國號不是白起的,漢應該在長安,在洛陽,就是不該在蜀地。諸葛亮的畢生理想 興復漢室 是要在整個九州大地建立一個理想國。坦白來說,就是要解放九州,不單單一個益州。
諸葛亮的策略是在有生之年盡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因為蜀地耗不起。不主動打,就只能坐以待斃,此種情況可參考中國歷史上所有南方割據政權及中央政權的結局。
諸葛亮五次北伐(第三次不能算他主動),基本和魏國扯平並略佔上風。除了馬謖那次用人失誤敗得慘以外,魏軍基本被耍得團團轉,來了打不過,追了又被殺,後來乾脆也不出來,也不追,坐擁九州,卻只能以國力耗,因為魏國也知道諸葛亮耗不起。諸葛亮時代,未見北伐給人民生活質量帶來多大衝擊。相反,比起魏吳兩國的貨幣混亂,漢國市場一直平穩正常,且吏治清明,賞罰有度。
姜維時期對國力損耗較大,這不能全怪他,第一,他不是軍政全才,讓一個魏國降將具有大局戰略思想有些困難;第二,他的權力從來被制約;第三,他能力有限。
不過以漢國滅亡時資產,前些年諸葛亮給積攢下的家底並沒讓糟蹋。
北伐是蜀政權合法性的根源,大家都是你要恢復漢室才聚在一起的,你在西南偏安做小皇帝,誰會跟你劉備,與孫權比起來你有什麼資本。
北伐是蜀漢軍事上的以攻代守 政治上的攘外安內 小國成帝業的必經之事。
諸葛亮時期 蜀漢僅益一州之地 不但人口經濟資源及其有限 境內情況也相當複雜 政治方面 諸葛亮要代表劉備親信集團 處理與以劉章劉表為首的 蜀漢政治第二梯隊關係 還要調和益州本地士族的政治需求 軍事方面 託孤副臣李嚴擁兵自重 除趙雲魏延外 蜀中無一大將 且軍中趙雲老矣 魏延和中軍師楊儀的關係日益緊張 軍政問題愈發膨脹 諸多困難和矛盾需要諸葛亮面對和解決 出於多方面考慮 諸葛亮決定在這個時候北伐。
首先 夷陵之戰後 蜀漢已是吳魏中最弱小的國家 若長期休養生息 積年之後吳魏的軍士數量 經濟水平將是蜀方數倍之眾 彼時再想偏霸一方逐鹿中原已是痴人說夢 所以選擇偏安一隅只能是自掘墳墓 北伐勢在必行 其次 蜀漢內部的問題已無法通過政治途徑協調 北伐可以加強各政治群體的凝聚力 擱置蜀中目前無法解決的政治難題 再次 蜀中人才稀缺 蔣琬費禕馬謖楊儀統統不堪大用絕無帥才 北邊曹真虎視眈眈 司馬不懷好意 若亮死 劉禪處理不當 蜀中的政治問題將全面爆發 除姜維魏延外無人會堅定的北伐抗曹 若孫氏在吳魏戰場失利 蜀漢大勢去矣 基於以上種種 諸葛亮把出師表送到了劉禪的御史台前 並在自己掌權時定下北伐國策 開始北伐。
諸葛亮時期的北伐共有六次 五次主動進軍 一次被動防守 其中 有兩次北伐是有可能成功的 一次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曹魏對蜀漢的北伐不知情 沒有部署防守 諸葛亮舉兵北上勢如破竹 曹魏朝野震驚三郡皆反蜀軍士氣大振 可惜馬謖丟失了街亭這個戰略要地 無疾而終 另一次是曹真臨終前想與諸葛亮決一死戰永滅後患 舉曹魏之兵向蜀漢進發 可惜天降一月大雨曹真無法行軍 最終病死征途 接下來諸葛亮以此為繼的數次北伐只是為了保住蜀漢政權的飛蛾撲火 因為對諸葛亮而言 蜀漢在 興漢才有一絲絲的可能 蜀漢不在 大廈即傾 最後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於五丈原。
正史中的諸葛亮北伐沒有火燒上方谷這回事 司馬懿對諸葛亮的態度一直是避而不戰 諸葛亮抱憾而死 不知諸葛亮在臨終前看到的是他在劉備入主荊州後拱手對劉備說主公天賜雄才 大業必成時的場景 還是他的大漢天子踏著虛空一步步伸出手向他走來 但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諸葛亮活下去 他還會堅定不移的北伐。
世人猶記潘郎鬢髮 無人仍念荀令衣香。
諸葛亮在時 內政還能維持表面上的穩固 到了姜維時期 人心向背 宦官專權 北伐雖在繼續卻已是處處受制 不管是中書要職還是地方官員 對北伐多持反對意見 姜維是少數的主戰派 但當時蜀中的軍事由姜維和費禕分管 二人意見多有不同 直到費禕遇刺 姜維真正統領萬軍北伐 朝內也還有黃皓牽制 到最後廖化等將領也不想北伐了 所以姜維也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果 直到劉禪投敵 姜維仍不死心 詐降曹魏挑撥鍾會鄧艾 最後兵敗身死。
姜維堅持北伐的原因和諸葛亮大同小異 但北伐對姜維來說更複雜 除了興漢之外 北伐還蘊含著他因自身經歷產生的對魏國的恨意 而作為諸葛亮政治隊伍中的一員 北伐是對其團隊政治方針的執行 也是姜維必須確保的政治正確 雖然北伐是基本不能成功的 但姜維也不得不伐 只有贏得官渡赤壁那樣的大戰 蜀漢才有繼續發展的機會 所以姜維北伐 僅從事件本身來看很簡單 唯一遺憾的是 綿延四百年的大漢在變成歷史文化符號前的最後時刻 它雄渾的精神最後竟只在姜維一人身上體現 姜維憑著這股氣勁 九伐中原 可姜維的文武全才 一片赤誠最終抵不過黃皓的亂政 譙周的誤國 劉禪的無能 昭烈皇帝經二十年打下的江山 拱手讓人。
姜維這個人吧,作為蜀國北線的最高長官,光是想想都覺得累,大大小小一共十一次北伐,我是真的無法想像在這幾十年裡面對看不到希望的戰爭他到底有多痛苦。面對蜀漢打不打都要滅亡的命運,他不信氣數,偏要強行。我認為,他的北伐至少有兩個無法成功的因素。
首先,兵力不足,諸葛亮時期的長年征戰使蜀漢人才凋敝,資源匱乏。後諸葛時期的將領能力素質完全不能與諸葛時期相提並論。他雖然碰上了魏國的內亂,但每次人家都能及時滅火,使他無法繼續擴大戰果。
其次,隊友太坑,對手太強,由攻轉守時,他誘敵深入扼守劍閣的計劃使蜀漢失去了戰略要地漢中,姜維應當要為此負很大的責任,不過平心而論這八成也是當時唯一能大規模殺傷鍾會所帶領的魏軍的方法了……
至於鄧艾,喪心病狂似的從陰平古道直插成都,劉禪居然連打都不打就投降了……
應該說姜維這個人最耀眼的人格魅力在於他一生從未放棄,即使是在蜀漢滅亡後,他甚至還想通過煽動鍾會造反來複國。在如此漫長的歲月里不停地衝擊命運的桎梏,在如此狹窄黑暗的縫隙里探索光亮,如果單從執著這方面來講他說不定還勝過諸葛亮。
僅僅個人看法,如果說錯還望各位大佬指教…
不請自答,來一發!曹魏無論人口,還是耕地規模都大於蜀漢和孫吳的總和,這個同樣也可以從佔據州的數量得到佐證,基本上是魏八,吳三,蜀一。那年代吳除了三吳地區和江漢一帶其它地區都還未開發,蜀除了成都平原其它地方更是蠻荒之地,而曹魏控制的黃河流域卻是開發較早有沃野數千里和相應的基礎設施和城建,但是前期的戰亂也基本上發生在這一區域,如果一旦等曹魏消化了北方,修養生息過來,吳蜀只能被吊打,事實最後也是如此。所以只能趁赤壁以後曹魏戰略守勢,死命進攻,以期擴大戰略版圖,,個人認為,諸葛北伐就是出於這樣的戰略考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姜維時期攻守之勢易也,但姜維仍是一條道走到黑,個人認為,姜維本來就是好戰分子,//維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而且憑藉北伐不斷加官晉爵 //十六年春,禕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糧盡退還。明年,加督中外軍事。復出隴西,,,後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徵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鍾題。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戎馬//
____這就姜維北伐-陞官-再北伐的套路。
兩蔣為什麼老喊反攻大陸?當年600萬台灣人養著60萬軍隊,好像沒什麼意義,又有第七艦隊罩著,中共撓不到。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不弄出點動靜來,就該本省人上台了,外省人霸佔著中央政府,還有萬年國大,戒嚴,不就是靠著反攻的政治正確么。何況蜀漢北伐還是有機會擴大領土的,甚至真的有可能成功,比台灣好多了,越反攻島嶼丟的越多...
因為蜀中內部政權更替,以及3個流派之間的矛盾,跟隨劉備的老派,荊州帶來的荊州派,蜀中的本地派,解決內部矛盾的方法就是轉移矛盾,朝向外部。舉個例子,日本為了緩解內部的經濟危機,發動了侵華戰爭。道理是相似的。
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後出師表
不作為,要被問責啊。
難道不是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看看現在的台灣就知道了…
諸葛伐魏,是為了實現隆中對
姜維伐魏,則是以攻代守。
先說諸葛。隆中對告訴我們,蜀漢要想成事,需要兼有荊益二州,待天下有變,兩路出兵。然而,荊州已經在孫吳手中,孫劉兩家又是聯盟狀態,取荊州顯然不合適。故諸葛就需要取涼州,從而兼有涼益,待天下有變。這一點從諸葛北伐,先攻涼州,而不是只取長安就可以看出。
而姜維才能資歷皆不及諸葛,為求自保,只能伐魏。
以攻為守,以進為退。
最好的防守 就是進攻
1.為什麼姜維不象諸葛亮那樣寫個《出師表》或其他類似的北伐戰略給劉禪們看,以期得到上面的同意與全力支持?
2.諸葛亮總出祁山一線,徐圖進取,為什麼不從曹魏內部撕開口子,施個反間計什麼的,讓他們內部殘殺分化?
說得好聽點,恢復漢室
說的直接點,以戰避亡。諸葛姜維二者都是智者,他們知道僅憑巴蜀一地如果想修生養息只會把自己拖死,於是不斷通過小規模戰爭使魏國無暇發動大規模滅國戰爭。講到底丞相北伐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滅亡魏國,而是通過戰爭延續蜀國生命罷了。
推薦閱讀:
※諸葛亮、劉伯溫兩個人相比,誰更厲害?
※諸葛亮為什麼會認為『若法孝直在,必能阻我主東征』?
※如何正確的在諸葛亮手下作死?
※諸葛亮為什麼不等到"天下有變"時再北伐?